就业公共管理论文

2022-05-14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就业公共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随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逐步打破,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成为促进充分就业的重要手段和必经之路。广东省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省份,在推进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就。但是,城乡间、地区间以及不同人群间的公共就业服务资源分布不均衡,使广东省促进充分就业面临着巨大挑战。本文在回顾成就和分析挑战的基础上,试图提出合理的对策思路。

第一篇:就业公共管理论文

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压力管理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和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面临严峻挑战。一部分高校毕业生由于种种原因成为了就业困难群体,这一群体的就业问题是高校学生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成为了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怎样解决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缓解他们的就业压力成为解决这个问题的重中之重,通过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压力的来源及造成他们就业困难的成因,提出了针对性的就业指导策略,对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促進他们充分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压力管理

一、引言

据教育部公布的新的数据显示,随着高校的教育改革和扩招,高校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随着在校大学生人数和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面临着很大的挑战,由此在高校中形成了就业困难群体,他们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如果他们的就业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就业压力得不到缓解,会对他们的身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影响身心健康,严重时会导致抑郁的倾向。[1]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改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基本途径。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所以在就业上会面临更多纷繁复杂的问题,解决中国的就业任务更加艰巨和困难。目前我国的劳动力供应已经达到了历史的高峰,每年新增就业人口约1800多万人,近几年新增工作岗位的数量估计在800万左右。这导致我国的失业率和自由职业者的人数不断上升。[2]

高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不适应目前就业的形势,各种制度和管理模式不合理,社会用人制度不公正,户籍、人事制度尚未完全改革,加上高校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有较高的期望就业问题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媒体报道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750万,多于“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14年20多万,201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增加到765万。随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的增幅呈现下降趋势,同时,由于大量城镇失业下岗人员、军队退伍人员以及中学毕业后不再继续求学的学生步入求职择业大军中,大学生就业压力激增。大学生就业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3]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是指在就业过程中,由于自身的因素(身体、学习状况或能力状况)或其他原因导致就业竞争力不强,而影响了自己的就业选择,难以找到理想职位的大学生人群。

研究目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全社会就业问题的重点,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就业问题上面临严峻的挑战。为解决就业困难群特的就业问题,探讨了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主要特征,分析造成他们就业压力的主要原因,以制定有效的就业压力解决策略,缓解他们的就业压力,促进他们的充分就业。

研究意义:解决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缓解他们的就业压力有利于他们的充分就业,减少对身心发展上的不良影响,也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调整教育结构,合理分配资源,有效促进和解决大学生的就业困难问题。

二、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主要特征

1、心理承受能力不足。在面临比较难的任务和工作时退缩和不敢轻易尝试和挑战,而且抗压能力比较差,心里比较敏感和脆弱,轻易会被一些挫折和失败打倒,缺少从头再来的勇气。心里承受能力较弱。

2、专业知识的学习不到位。对于就业来说一方面就是考察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了解他们如何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是基础。就业困难群体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不到位导致他们无法在就业的时候脱颖而出。

3、社会参与感不强。很少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缺少与别人沟通交流的机会,对各种团体活动和社会性的活动不感兴趣,不愿意参与到其中去。

4、角色转换困难。从大学生的身份转换到就业者,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还不太适应,在学校里就是上下课与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对于初入社会的学生来说,他们可能比较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5、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欠缺。喜欢独来独往或者局限在自己的舒适圈,缺少与别人交往的机会,导致在很多事情上都无法或者不知道如何与人进行交流和沟通,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也会面临碰壁。

三、造成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压力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

1、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当下,我国的很多高校同样存在类似的种种问题,比如:在培养的方式上就存在一定的差距,越是重点的名校他们的培养模式会大部分重心放在科研及研发的能力上,很多大一部分的科研项目一直位居国内前几的水平。即便是这样,在所有的本科教学上同样存在着很多消极的影响,很多的老师把工作重心放到科研上,很少一部分心力放到对学生的培养上,对学生的授课内容及深度更是少之又少、考试仅仅形式化、育人的态度颇显消极。正因为如此,导致很多的高校在学科建设当中形成了很严重的倾向性,使得文化及理想的教育发展不平衡、学科类结构框架分配不均,最终的弊端就是这些种种因素导致学生毕业后无法成为市场的需求型人才,达不到社会需要的能力。有些民办高校甚至由于资金的问题在“追求文,避其理”的发展模式下不断走独木桥,这种急功近利的教育模式限制了学生对于未知的探索形成了禁锢思想,限制了学生的想象,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过于饱和的市场学生很难去立足。[4]

2、高校对毕业生就业指导不到位。伴随全国的高等院校扩大招生的情况,大学生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导致当代大学生形成了巨大就业压力,面对着社会需求人才激增,内激了大学生的竞争。面对当下的就业状况,很大程度的原因是因为学校没有给学生过多的关于就业方面的引导以及课程和实践性的指导。[5]高校缺乏这方面的指导使得学生初次踏入社会会很吃力,尤甚者甚至会迷失自己,不管哪一类学科都应建设一个就业指导的领导团队,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职业规划等方面的知识及计划,全方位的引导学生树立适时的就业观念、有计划性、有目的性的全方位的认知。

3、学校与用人单位合作与联系不够。就目前高校的情况来看,很多的高校未能与企业有较多的合作关系,也就是说无论是企业的供求数量,还是专业的设置都不能满足当下的社会发展需求,面对就业压力大学生们更是无从选择,在新时代的规划中,校企合作已经是未来高校发展的主流方向。对于大学生来说,除了在学校中完成自己的学业以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毕业时面临找工作难的问题,任何人都会面临这个问题,但是对于就业困难群体来说,确实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压力,很多高校忽视了大学生的这个问题,没有为他们的发展作长远的考虑。

4、就业结构不合理。由于很多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导致学生虽然经过了几年的专业课学习,但是却与社会的就业实践不挂钩,学到的东西却不能运用到自己找工作的过程中去。就业结构上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限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严重,比如规定男女在工作上的类型和比例,有些工作适合女生而有些工作适合男生去做,性别差异导致的就业难的问题非常突出,传统的男人在外工作女人在家洗衣做饭带孩子的思想导致女生在找工作时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所以就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应该引起社会的重视。

(二)主观原因

1、个人专业能力不足。大学毕业生在毕业时都会面临找工作的问题,有的人找工作比较难,而有的人就会相对容易一点。而对于专业对口的工作,考验的就是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的运用,学习的知识多少和是否能够有效运用到找工作的过程中都非常的重要,所以说就业困难群体很难就业一大主要原因就是个人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不够和专业能力不足。

2、缺乏表现力。除了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作为基础之外,找工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面试过程中的表现能力,而面试过程中主要是考察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眼神、动作、表情的全面的综合,所以说语言表达和肢体动作传递给面试官的信息非常重要,就业困难群体可能就缺乏这一方面的能力。

3、社会适应性不强。从学校到社会,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转变,对于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来说,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在学校学好相关的知识和解决就业问题,导致他们对与这两者无关的事情漠不关心,很少参与到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中去,对校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参与感不高,这样也缩小了他们人际交往的范围,使他们局限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害怕与其他人交流,减少了人际交往的机会,所以最终导致了他们很难适应社会的节奏。

4、对就业期望过高。很多毕业生都会对自己以后要从事的工作抱有很高的期望,对工作的各种条件和要求也比较高。比如:在薪资方面要求至少5000+,双休和节假日也会发工资等;在地域上希望自己可以在一线城市,提供住宿等;还会对工作环境和设施等提出很高的要求,导致他们很难找的合适的工作,没有认清现实和没有评估好自己能力的大小。对于较好的工作自己达不到他们的招聘要求,而对于一般的工作他们又不是很满意,所以导致他们就业困难。

5、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模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的就业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在大学里基本都会开设相关的课程教学生提前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通过综合考虑自身的条件和因素,对自己的未来择业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规划。对于就业困难群体就是对自己未来想要从事的工作比较模糊,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和计划,导致他们在面临就业的时候非常困难。

四、缓解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压力的指导策略

1、政府加强干预和指导。首先要完善各项有关就业的法规和章程,如完善劳动法、规范用人单位的招聘制度、加大对人才市场的管理和调控、管理好就业中介的行为以及完善各项保证就业者合法权益的保障制度。其次应该在完善各项法规章程的基础上使这些法规得到贯彻实施,强调人才市场用人的公平性原则,规范秩序,反对就业歧视,政府应该加大监管力度,切实保证就业者的各项合法权益。出席相应的就业者扶持政策,减少雇佣未成年劳动者的措施。

2、用人单位与学校加强合作。学校应该主动的与用人单位加强合作和联系,为大学毕业生未来寻求工作提供一定的路径。现在很多专业都是校企合作办学,这样就会为一些就业困难者以后的就业提供了方便。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就业实践进行一定的指导,也可以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实习机会,方便他们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企业可以对就业困难群体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可以考虑把他们发展成为以后企业的培养对象,毕业之后可以到他们的企业去工作,但是前提是学生要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不是谁都可能顺利进入企业中去。

3、高校重视毕业生就业问题并进行指导。在当下激烈的就业竞争中,高校不仅应将本校的教育指标作为目标还要加强对学生就业方面的指导工作,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避免盲目从众。还要指导学生从事多方位的就业任务,包括撰写自己的创业计划书等,让大学生适应当下市场形式,择优选择与自己匹配的就业岗位,做好学生未来的就业规划,指导学生全方位的去分析自己,这样有助于大学生明确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可以建立一个稳定且实际的目标。

4、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和心理素质。根据调查显示,大多数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对自己未来的就业问题没有一个清晰的规划。在就业之前要学会分析就业形势,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和切实可行的目标,并且在就业的过程中不断不断变脸自己的各种能力,发掘自己的潜力同时也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在大学时就应该制定一些目标,锻炼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一个清晰明確的规划,让自己尽可能地减少迷茫,少走弯路。在学校还应该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团体活动,扩大自己的交往范围,认识一些新朋友,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还要学会自我调节,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学会认真分析和调节,避免对自己的身心带来一定的压力,学会客观的评价自己,认清自己的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结语: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需要妥善解决,高校专业设置也需要更新和优化。同时也需要多方的援助与支持,需要家庭、社会和就业困难者的有效配合。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促进他们能够充分的就业。有效解决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有利于其家庭情况的改善,也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国家栋梁。解决好他们的就业问题是国家重要的经济问题,也是关乎社会稳定的政治问题,会长期影响一个国家的社会价值观、社会文化思潮、社会行为内化与凝固,甚至它还潜移默化地生成与改变国家的民族性。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问题的解决工作任重道远,需要社会、家庭、企业、学校等多方形成合力,不断研究、总结经验,努力形成一套完整、规范、科学的帮扶体系,以缓解他们的就业压力,帮助其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张莹,刘瑾.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压力管理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04:171-172.

[2]陈永晴,徐铮.试论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与帮助[J].考试周刊,2011,32:192-193.

[3]陈木坤.浅析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职业指导[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7,3403:263-265.

[4]向中坤.浅析应对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职业指导策略[J].就业与保障,2020,24:57-58.

[5]徐礼堂.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帮扶策略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2802:36-39.

作者:翟樱

第二篇: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促进充分就业的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逐步打破,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成为促进充分就业的重要手段和必经之路。广东省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省份,在推进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就。但是,城乡间、地区间以及不同人群间的公共就业服务资源分布不均衡,使广东省促进充分就业面临着巨大挑战。本文在回顾成就和分析挑战的基础上,试图提出合理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基本公共就业服务 均等化 充分就业 对策

就业是民生之本,和谐之基。基本公共就业服务是促进社会充分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从政府职责和扩大就业目标的内在要求看,只有通过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和就业扶持政策普惠化,帮助有就业愿望的人员实现就业,才能达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目标。《就业促进法》对基本公共就业服务作了详细规定,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实现有了法律上的保证。推进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是加快统筹城乡就业步伐,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直接动力,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一、广东省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经济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凭借雄厚的经济和财政基础,广东省建立了覆盖面较为广泛的基本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县级以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均设有就业服务大厅、人力资源市场或职业介绍中心等“一站式”综合就业服务场所,所有市、县(区)和500多个乡镇(街道)劳动力市场信息网与省实现联网,初步实现“一点登陆,全省查询”。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服务和援助制度初步形成。在全国率先建立城乡和省内外统一的就业登记管理制度及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对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实行统一的就业援助制度,率先出台《广东省“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办法》。实施城乡就业援助工程,帮助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

在注重基本公共就业服务网络硬件建设的同时,广东也逐步建立起具有自身特色的劳动就业法规政策体系。遵循“公平对待”的原则,把城镇与农村、本地与外地劳动者平等纳入法规调整范围,赋予城乡劳动者平等的权利待遇。颁布实施《广东省流动人员劳动就业管理条例》、《广东省职业介绍管理条例》等20多个地方性法规,涵盖了平等就业、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维权等各个方面。2002年以来,陆续出台了60多个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政策文件。2008年,广东省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在扶持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开发公益性岗位、建立城乡平等就业制度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二、广东省推进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面临的挑战

广东省作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的省份之一,吸纳的外来流动人口约占全国的1/3,多年来一直是吸纳流动人口的第一大省;但是,广东北部山区、粤西、粤东经济发展起步晚,与珠三角发达地带差距较大。流动人口规模庞大、服务和管理难度大、地区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因素。使得广东省在推进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面临着巨大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本公共就业服务资源分布不均

城乡之间及不同地区之间公共就业服务基础平台建设、人员配置和财政投入等分布不平衡,大量的优质服务资源集中在发达地区的城镇尤其是大中城市,以及少数发达的农村地区,而欠发达地区及广大的农村地区,基本公共就业服务资源相对匮乏。

(二)基本公共就业服务质量和水平不均

长期以来,政府提供的公共就业服务的重点放在城镇,城乡间基本公共就业服务水平差距较大,农村居民和外来人口、流动人口享受到的公共就业服务较少。不同地区公共就业服务现有的技术、设施条件及服务队伍状况的不同,造成地区及城乡间基本公共就业服务能力的差异,导致人们实际享有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存在差别。

(三)基本公共就业服务体制二元化及权益不均

不同地区及城乡间公共就业服务状况的差异,在相当程度上是受到长期实行城乡分离的二元结构,就业安排体制实行城乡二元化,财政投入重城轻乡、重工轻农等政策和制度影响,导致城乡居民各种就业权益及公共就业服务享有的权益失衡。

三、推进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内在要求

推进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促进充分就业,要求区域间公共就业服务资源均等化,城乡间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一体化,各类劳动者享受公共就业服务权利公平化。具体而言,在实践中应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一)公平与效率并重

公平确保按照基本的社会价值目标配置公共就业服务资源,效率则保证经济社会整体较高的投入产出比。二者具有内在一致性,效率为公平的实现提供物质基础,公平反过来促进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二)统筹兼顾,重点突破

统筹城乡、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公共就业服务,重点解决城乡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打造城乡一体的优良的就业服务环境,着力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和就业能力,为劳动力在城乡、区域及产业间灵活转移提供软硬兼优的服务平台。

(三)以政府为主导,有效整合市场和社会资源

公共就业服务覆盖面广,投入量大,其均等化的实现关系到亿万民众的生计,必须以政府为主导力量,创新财政投入机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在此基础上,有效整合市场和社会资源,确保均等化顺利实现。

(四)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循序渐进

目前,广东存在着常住人口多、人口流动性大、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不同区域及城乡间公共就业服务水平不均衡以及产业政策调整对劳动力转移就业要求高等实际困难。因此,必须合理规划,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循序渐进,建立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长效机制,确保均等化促进充分就业的可持续性。

四、广东省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促进充分就业的对策思路

(一)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和体系。增强政府职能部门的公共就业服务供给能力,以高供给效能促进服务均等化

一是有效发挥政府在基本公共就业服务中的主导作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构建规模更大、档次更高、覆盖更广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营造良好的就业服务环境,推动公共就业服务高效供给。在正视区域、城乡基本公共就业服务水平存在一定差距的前提下,在全省统筹制度安排。保持各地平衡发展。参考国内外先进经验,给予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政策上的倾斜照顾,逐步缩小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在城乡、区域和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差距。

二是逐步提高政府购买公共就业服务成果的比例。积极探索购买公共就业服务的方式,以分区域方式培育市场化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通过招标采购、合约出租、特许经营、政府参股等形式,将原由政府承担的部分公共就业服务职能交由市场主体行使。尽快把某些公益性、服务性、社

会性的公共就业服务职能转给具备一定条件的非赢利性民间组织。

三是不断满足公众日益多样化的服务需求,提高公共就业服务的效率和公众满意度。重点运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全省统一的基本公共就业服务供给信息平台,改善基本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的技术手段。

(二)创新公共财政投入分配方式,增强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资金保障

一是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探索改革财政管理体制,为均等化的实现提供财政基础。按照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的要求,完善省以下分税制财政体制,适当扩大地方财政的权限和财力,使各级地方政府在均等化的实现过程中拥有与事权对等的财力保证。探索改革财政管理体制。变本级财政为辖区财政,落实各级政府辖区财政的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责任。为实现均等化提供切实的财力支撑。

二是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增强基本公共就业服务的均等化的资金保障。改革以税收返还为主要形式的转移支付制度。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切实加强县乡政府的财政保障,增强农村基层政府提供基本公共就业服务的能力。

三是根据就业形势变化和就业服务需要,健全基本公共就业服务管理经费保障制度。通过理顺全省的财政管理体制,探索实行省级直接对县的财政管理体制模式。优化政府之间的财政转移支付机制,按地区承担的就业服务工作量合理分配促进就业专项资金等各种公共就业资金。多渠道筹措公共就业服务管理经费,合理调整经费的支出结构,建立稳步增长的公共就业服务经费投入机制。加强对基本公共就业资金的监督监察,保证专款专用。简化拨付使用手续,完善支付办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创新失业保险基金使用模式,建立积极就业型的失业保险制度

一是创新资金使用模式,扩大失业保险资金促进就业的对象范围。探索将财政就业专项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分别投入的“双轨制”模式改为促进就业专项资金以失业保险基金为主体的“单轨制”模式。失业保险基金结余数量较大的珠三角各市,可以将失业保险基金作为政府促进就业资金的主渠道。逐步扩大失业保险促进就业资金的受益群体范围。促进就业的对象可以逐步由领取保险金期间的失业人员,先扩大到所有参加失业保险的人员,进而覆盖所有登记失业人员,情况允许的地区可进一步覆盖农村富余劳动力。

二是提高失业保险促进就业资金的支出比例,增加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支出项目。在保证失业保险待遇支付的前提下,可探索将失业保险促进就业资金的支出比例提高到不超过上年度失业保险费征缴总额的30%,结余多的地区还可将比例提高到滚存结余的30%-50%。少数结余不足或收不抵支的地区可以通过财政途径另外拨付资金予以支持。支出项目可由各地市根据实际情况在全省统一规定范围内自行选择。珠三角发达地区可以先行一步,标准可以适当提高:东西北和北部欠发达地区应积极创造条件,增加适合当地情况的支出项目。

(四)完善服从和服务于产业政策调整的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制度,优化全省人力资源配置和就业结构

一是建立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制度与产业升级、转移和人口优化互促共进的良性机制。着重研究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战略背景下的就业服务需求变化趋势,提供适时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创业服务、职业介绍和就业培训等服务手段,加快建立“双转移”背景下的以城乡劳动者就业与失业登记、就业准入资格、就业扶持政策、就业服务待遇和参加社会保险“五个统一”为主要内容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管理和服务制度。

与既有成熟的规章制度有机衔接。推动失业人员凭《广东省就业失业手册》进行劳动合同备案和享受政府提供的就业、教育、居住、卫生(含计生)、医疗等公共服务及扶持政策。提高就业服务的针对性,逐步完善跨地区信息沟通机制,引导用人单位合理用工,促进劳动力有序流动。

二是扩大公共就业服务政策扶持范围和对象。推行就业援助实名制和承包制。建立并完善就业援助的有效机制,加快制订出台全省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工作规范,建立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就业援助工作流程。推动建立公益性岗位申报制度,以社区公益性服务岗位的开发为载体,大力创办形式多样的援助载体,提高特困人员托底安置能力。

三是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和智力扶贫在公共就业服务中的力度,促进全省人力资源素质结构和区域结构的改善。对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逐步实现及本省每年未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实行半年至3年的技工教育或职业技能培训,对在岗劳动者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对有创业愿望和能力的劳动者开展创业培训,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公共就业服务补贴资金。

(五)建立政府公共就业服务绩效评价机制和效果跟踪反馈制度,确保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高效推进

一是建立健全基本公共就业服务绩效评价体系。包括公益性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失业保险和创业服务等方面的单项和综合评估。完善评估程序,严格规范目标制定、执行、评估等环节。引入多元化的评估机制。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以劳动者实现稳定就业为中心,以劳动者满意为尺度,积极引入外部评估机制。

二是将衡量各类劳动者就业状况的重要指标、基本公共就业服务数量和质量指标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范围。逐步增加基本公共就业服务数量和质量指标的权重,约束和引导公共就业服务部门的行为。加强对公共就业服务决策活动的监督,完善监督制度和机制。

三是建立基本公共就业服务支出绩效评价机制。从可支配的财力均等化和服务结果均等化两个基点衡量,从投人类、产出类和效果类三个层面分别设立多项评价指标。落实部门和人员责任,建立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分工和问责机制。财政绩效评价部门要把各项指标落实到各个具体的业务部门,并将其作为部门预算中分配财政资金的重要依据。劳动部门要在财政绩效评价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问责操作程序,将基本公共就业服务评价指标列入本部门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

作者:孙向南

第三篇: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就业能力提升措施研究

[摘 要] 根据案例研究,在就业率问题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的综合就业率较高、考研升学率较高,灵活就业率较高;在就业方向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较集中、考取公务员较少、到基层就业较少,考研升学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新途径。提高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措施: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制订科学教学计划、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创业创新能力、加强卓越人才培养等。

[关键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毕业生;就业现状;就业能力;就业指导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21. 097

0 引 言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以下简称郑州航院)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信管)专业,于1998年由科技信息专业更名而来,是在教育部调整高校本科专业目录时,“将原有的科技信息、管理信息系统、经济信息管理、林业信息管理和信息学等专业进行合并,而组合成一个新的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并将其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具有现代管理科学基础,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理论方法,能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管理和规划工作的信息管理人才”。

为了提高信管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提升信管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现对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方向进行统计分析,探索提高信管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措施,以增强专业教育与就业指导的针对性。

1 信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分析

2011年,郑州航院的信管专业被评为河南省特色专业。该专业以工业企业为主要服务方向,同时服务国防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重学生实用技术技能的培养。现以郑州航院信管专业2003-2016年毕业生就业统计数据为例,分析信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状况。

1.1 综合就业率分析

2003-2016年信管专业毕业生人数及其综合就业率统计分析如图1所示。由图中数据可知,该专业每年毕业生人数基本在150人以上,综合就业率基本处于90%以上,2009年就业率达到100%。14年来,该专业毕业生平均每年有175名毕业生,年度平均就业率为98.08%。从发展趋势看,2010年以前,每年毕业生人数变化较大,之后基本保持在180-190人,说明信管专业在招生方面正趋于稳定,而信管专业发展也在趋于成熟与稳定。从综合就业率来看,2003年和2008年处于两个低谷期,其他年度基本保持稳定,这说明低谷期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由大的社会环境影响产生的,需要高校管理部门与教师进一步采取措施,积极应对社会就业难的大环境,努力提高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创造有利条件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

与相关专业对比,档案学专业近14年来平均每年毕业生人数为88人,其综合就业率为94.58%。通过两个专业数据对比可知,信管专业无论在专业人才输出上,还是综合就业率方面,都具有绝对的优势,说明信管专业每年向社会培养和输出的专业人才数量较多,且就业率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社会对信管专业人才的需求较大,而郑州航院较好地适应与满足了这一社会需求。究其原因,信管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和交叉性的专业,其培养的专业人才具有复合型特点,能适应多种工作类型,就业面广,而现在社会又是信息社会、大数据时代,社会对信息分析处理方面的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比较大,故信管专业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较高。

1.2 就业类别分析

毕业生的考研升学率与灵活就业率,是毕业生综合就业率所包含的两项内容。“灵活就业是指在劳动时间、收入报酬、工作场所、保险福利、劳动关系等方面不同于建立在工业化和现代工厂制度基础上的传统主流就业方式的各种就业形式的总称”。灵活就业的形式主要到不需要签订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的一些用人单位就业,这些用人单位的工资待遇不高,劳动条件不好,保险福利待遇不高,劳动关系运作及生产组织管理不规范。这些单位以微型企业、小型企业以及家庭作坊式的单位为主。考研升学率和灵活就业率虽然包含在了综合就业率内,但不同于主流就业方式,故对其进行分析。

信管专业毕业生2003-2016年考研升学率和灵活就业率统计分析如图2所示。在考研升学方面,14年来平均每年考研升学人数为14人,平均升学率为8.4%。相比于档案学专业,14年来每年考研升学人数平均为4人,平均升学率为6.34%,信管专业在平均升学人数和平均升学率方面均具有优势,说明信管专业相比于相关专业考研升学率较高。从发展趋势上看,自2003年以来,信管专业考研升学率基本保持上升趋势,在2009-2012年达到最好,均突破11%;近三年有下降趋势,但在2016年达到考研升学率的最高值(13.46%)。

在灵活就业方面,信管专业近14年来灵活就业人数平均为48人,灵活就业率平均为27.43%,比例较高。而郑州航院档案学专业14年来灵活就业毕业生平均为19人,平均灵活就业率为29.1%;二者相比可知,信管专业灵活就业人数大大高于档案学专业,说明有较多数量的毕业生沒有实现优质就业,信管专业毕业生的培养还存在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因此,学校应进一步改革完善人才培养工作,进一步提升该专业毕业生培养质量,使该专业毕业生更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在灵活就业率上,信管专业要低于档案学专业,说明信管专业总体上就业质量要优于档案学专业。从发展趋势看,由图2中数据可知,2010年是一个转折点。在2010年以前,信管专业毕业生灵活就业率较高,2005-2007年度其灵活就业率超过50%,说明部分信管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差。2010年以后,灵活就业率大大降低,基本不超过25%,但近两年又有上升趋势,需重点关注。

2 信管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分析

从2003-2016年度信管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看,信管专业毕业生主要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其他企业、基层单位就业,还有升学考研、待就业等。2003-2016年信管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分析如图3所示。由图中数据可知,14年来信管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方向是除国有企业、三资企业以外的其他企业,所占比例高达74.19%;而其他就业方向所占比例均不超过10%,依次为考研升学率(8.28%)、待就业(6.4%)、国有企业(4.28%)、三资企业(2.24%)、事业单位(2.12%)、政府机关(1.67%)、基层单位(0.82%)。这说明信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各类企业单位,符合学校信管专业所培养毕业生的定位,也有少部分毕业生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就业。从信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单位统计显示,该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各类企业工作,在政府机关和基层就业较少。但毕业生就业的单位类型过于集中,势必会增加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增加就业压力。

从14年来信管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分析可知,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特点如下:

(1)信管专业毕业生考取公务员的较少。信管专业的毕业生有少部分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就业,即考取公务员的比例较少。随着国家有关就业政策的调整,特别是进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实行的是公务员“逢进必考”制度,信管专业毕业生进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人数一直较少,除了公务员考试对工作经验、专业、学位等方面要求的提高等客观因素,信管专业毕业生考取公务员的基本理论知识欠缺,公务员应试技能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2)到基层就业的信管专业毕业生较少。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受到国家重视,各级政府制定了有关鼓励政策,采取了激励措施,搭建了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平台,如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创新政策措施,完善服务保障机制,引导大批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有力推动了基层事业的发展”。但从信管专业就业去向分析看,14年来信管专业毕业生到基层单位就业平均只有0.82%,说明信管专业毕业生到基层单位就业的较少,对到基层单位就业思想认识不到位,到基层单位工作积极性不高,与基层单位和基层发展对各类人才需求还有一定差距。高校要加强教育引导,进一步转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改善基层单位的人才结构,更好地促进基层经济社会发展。

(3)升学考研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新途径。从图3可以看出,14年来升学考研率平均为8.28%,与档案学专业相比信管专业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较高。随着形势的发展,职业岗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了更好地就业,一些毕业生选择考研,通过提高学历来提高就业能力。因此,有部分信管专业毕业生选择继续求学,提升学历层次,增强就业筹码,以实现就业质量提高。

3 信管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提高的措施

解决信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问题,使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是高校和学生共同承担的责任,需要共同努力,发挥各自的优势,积极寻求培养信管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有效措施及方法。

3.1 自我认知全面,设计职业生涯規划

信管专业学生要认真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掌握自我认知的方法,分析自我优势能力与不足,并针对就业能力方面的不足,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通过撰写职业生涯规划,对当前就业形势和就业环境的分析更理性,自我认知更全面,自身素质与目标职业要求的差距查找更清晰,自我职业定位更明确,就业能力的锻炼计划更有针对性,更有利于缩小自身素质与目标职业要求之间的差距,这样可为顺利就业打好基础。大学生通过制订切合自身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既能尽早确定就业目标,厘清自身存在的差距,又能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积极锻炼就业能力,逐步提高综合素质。

3.2 参加活动踊跃,锻炼社会实践能力

大学生参加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及社会实践活动,既是了解职业、认识职业、锻炼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专业理论联系职业实际的有效方法。因此,信管专业学生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进行职业生涯体验,培养职业意识,提高职业素养,锻炼就业能力。通过社会实践可充分了解职业,明确职业岗位具体要求,逐步缩小自身能力与职业岗位要求之间的差距。大学生通过参加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及社会实践等活动,可使学生多方面受益,甚至影响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所以,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积极参加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及社会实践活动,如科技创新竞赛、创新创业大赛、专业见习与实习等,通过参加这些社会实践活动来锻炼各种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3.3 强化特色建设,制订科学教学计划

加强专业特色建设,使信管专业逐步形成专业基础理论深厚,计算机能力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强,并“具有一定的管理知识背景的专业特色,以适应目前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需要。要根据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需要,明确信管专业的培养目标。”制订既能体现信管专业特色、又能体现信息技术和管理背景的教学计划。信管专业教学计划既要立足于专业基础理论的教育,厚技术,又要注重学生管理能力、就业能力、信息技术、管理背景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这种培养方式既切合了信息社会对信管专业毕业生懂技术、通管理等高标准的要求,又突出了信管专业的专业教育。

3.4 适应社会发展,优化课程体系结构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了应对数字化信息时代的需要,要做好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作,需要信息技术支撑,这需要优化信管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如根据信息分析的需要,增设大数据分析技术方面的课程;“根据信息安全的需要,增加信息安全管理课程;根据信息开发使用的需要,增加信息系统开发与设计方面的课程”。信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要宽口径、厚技术,目的在于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信管专业的“课程建设,既要合理设置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减少专业必修课的数量,又要扩大专业选修课的数量。”信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还要与国际接轨,使学生了解国际上信管专业的发展状况,适应国际学术交流和人才交流日趋频繁的发展趋势。

3.5 建立实习基地,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改革是当前许多高校所面临的共同课题,为了提高实践教学水平,需要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构建一个以企业为核心,并拓展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大中型企业的实习基地网络”。高校要经常与实习基地联系,合作模式应进一步创新,并注重合作双方的效益。进一步完善课程实习、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形成完善的信管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以提高信管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课程实习是根据课堂理论教学的内容,带领学生进行少量课时的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实习。认识实习则是有关专业课程结束后带领学生进行的相对集中专业操作技能的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主要是学生基本学完专业主要课程以后,到实习基地或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具体信息管理工作的集中实习。

3.6 加强分类指导,培养创业创新能力

信管专业毕业生要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增强其就业竞争力,还需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根据大学生职业定位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类指导。对考研升学的学生,开设考研辅导班或课程,对学生考研、填报志愿、复试、调剂等进行全程指导。对有志从事公务员工作的学生,开设公务员考试辅导课程或培训班,对考取公务员考试的笔试、面试及技巧进行指导。对到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管理与信息分析工作的学生,在进行卓越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加强专业实践锻炼,建立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基地,分批组织学生到专业见习实习基地实习,指派实习指导老师进行全程指导。对于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加强创业教育与指导,建立大学生创业制度,设立创业扶持资金,创建创业孵化基地,选聘创业指导老师进行创业指导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要卓有成效,观念需进一步转变,思想认识需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模式需创新,校园创新创业文化要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养需重视,既重视课堂教育作用的发挥,又要重视创业孵化基地作用的发挥,使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逐步得到提升。

3.7 培养模式创新,开展卓越人才培养

要创新信管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可探索应用“卓越人才”培养模式。该培养模式采用“1+1+1+1”培养方案,前三个“1”主要在校内三年学习期间完成公共基础课及学科基础课的学习和基本信息方法、工具的实践能力训练,学生的实习实训、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等要贯穿于三年学习过程;最后一年主要在企业完成衔接的学科基础课的学习及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训,实训贯穿整个学习过程,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其培养方案以信息管理技术应用+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为主线,以体现基础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实训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特点,注重学生信息管理与信息分析能力的培养。同时,专业实验课程设计、专业教学和毕业设计与企业实际项目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分析处理能力,更好地适应信息化发展变化的需要,从而增强信管专业毕业生的职业竞争力。

进一步改革信管专业的教学方式方法,以企业信息管理的实际需求为导向,构建以专业能力提升为导向的模块化教学体系、以信息管理项目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重点培养信管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可采用模拟教学法等,对课堂教学方法进一步改进,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对实践教学的改革,将实践教学内容模块化,可设置专项实训模块、课程实验模块、信息系统项目模块及能力拓展训练模块等,每个模块的内容可进一步细分,划分为若干个子模块,以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在课程设置上,重新调整核心课程的主要内容,以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为核心,将课程体系划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应用模块和实践模块,建立以“信息分析、处理”为核心的培养方向,形成一个多层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学科兼顾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课程体系。通过卓越人才培养,使信管专业毕业生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与职业道德、富有人物情怀、具有信息系统构建意识、具备较强信息分析与设计能力、能适应社会发展变化,能在信息化过程中从事系统规划、需求分析并掌握深厚技术支撑的信息系统工程师,为信管专业毕业生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总之,通过教育教学方法方式的改革,加强专业特色建设,注重分类指导,强化卓越人才培养,不断完善信管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可使信管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逐步提高,其就业能力也会进一步增强。

主要参考文献

[1]马费成,宋恩梅.信息管理“专业课程链”的建设与实践[J].图书情报知识,2014(2):4-10

[2]张煜明,朱莉.档案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04(2):46-48.

[3]李春灿.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培养研究[J].职业时空,2014,10(5):11-17.

[4]唐重振.论行政管理學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改革[J],成功:教育版,2008(11):32-33.

作者:李春灿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药品绿色消费论文下一篇:幼儿性教育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