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积累习惯,提高语文读写能力

2022-09-12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 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 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 收获一种命运。”就是说习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好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 需要一个逐渐培养的过程, 一旦形成便受益无穷。

课程标准在阅读目标中十分强调语言的积累, “没有积累, 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 也决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 当然也学不好语文”, 写作的基础正是阅读和积累, 即不但要广泛阅读, 还要懂得积累。在实际教学中, 学生腹中无物,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加强学生学习中积累习惯的培养, 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形成。

1 培养阅读的习惯

语文学习离不开阅读, 几乎所有的学生写作时都胸中无物, 词语贫乏, 说得跌跌撞撞, 写得磕磕绊绊。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在读的基础上加以积累, 为语文的阅读分析和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 规范阅读内容:读中外名著和伟人传记, 与高层次的思想对话, 天天读一、两分钟, 有好处, 学生这个年龄可塑性大, 伟人的传染力、教育力, 远远超过老师的, 学生与大师为伍、与伟人为伍的时候, 很多教育尽在不言中, 一旦形成习惯, 学生会终生受益。

其次, 指导阅读方法:根据不同的文体特点和自己不同的阅读需要, 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如粗读、精读、跳读、浏览等, 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适当的作一些摘抄和记录, 已被写作时需求。

2 积累分析文章的方法和技巧

方法和技巧是阅读和写作文章的工具, 积累并掌握各种文体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也就等于拿到了语文学习的钥匙, 以记叙文为例, 其具体做法是:

(1) 看标题信息, 类似作文审题, 而揣摩记叙类型, 则是指阅读的审题目标要比作文单一, 即通过对题意的揣摩, 要能辨出该文的记叙对象, 在写人、记事、绘景、状物中, 到底是以哪个为主。

(2) 抓记叙要素, 这是由文体特点决定的, 因为记叙文的内容, 无论是哪种类型, 一般都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真六要素。

(3) 理行文线索, 即领悟文章脉络、顺序, 目的是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借此可以准确的划分全文的结构层次。

(4) 挖掘中心思想, 目的是理解作品的意义, 这是记叙文在思想内容方面要达到的终极目标

(5) 分析表现手法, 是从写作特点方面分析记叙文的基本要求, 目的是为自己习作寻求借鉴。一般可以从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语言表达方式, 烘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文学手段, 锤词炼句及比喻、拟人等种种修辞方法几个角度去考虑。由于记叙文表现手法多样, 而阅读时间有限, 宜结合继续对象, 抓其中最主要、最突出的。

3 积累精彩语言和写作素材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阅读笔记, 运用各种方式积累美词、美句、美段、美文。每段文字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 或平实质朴、溢满真情;或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如临其境;或哲理深厚、寓意深刻, 读之品之, 都使我们获得审美愉悦, 灵魂得到净化, 思想升华。这样的“美言”摘抄后, 鼓励学生反复朗读, 力求背诵, 并对语段进行语言赏析评论, 甚至能够仿写, 以致使自己使用时, 做到信手拈来, 口吐珠玑, 学为己用

在积累语言的同时, 在教学中及时向学生推荐社会热点追踪、时事风云、成长励志、品德修养等方面精典素材, 可采用剪贴, 摘抄等方法加以积累, 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 知识层次、能力程度有选择地阅读, 丰富自己的知识, 增长才干。篇幅较长的材料, 提倡学生尽力用自己的话简洁概括, 如果能再加上几句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评论, 写出自己的心情随笔, 就是积累上升到更高层次了。

“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 同时还可以切实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在教学工作中, 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牢记心中, 让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勇敢前行。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让数学融于生活——将创新教育具体化下一篇:食品安全影响下粮油检验工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