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考研资料

2022-11-27

第一篇:中国古代史考研资料

中国古代史资料

中国古代政治史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和发展趋势

秦朝————汉朝————隋唐————宋朝————元朝————明清

确立 巩固 完善 强化 加强 顶峰

集权 专制

↓ ↓

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 | → 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维护国家统一,有积极意义 加强专制,消极作用多

发展趋势:不断加强,从集权到专制

二、分裂与统一

1、分裂的原因

⑴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占主导地位)

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削弱和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政治腐败)

⑶封建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激化矛盾)

⑷各族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2、统一的原因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原因:

⑴秦汉以来,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有效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⑵从思想上看,中华民族很早就产生了统一的思想要求,经儒家发展为“大一统”思想,成为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的思想根源。

⑶民族融合使民族之间的凝聚力加强。

⑷中原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使少数民族向往中原。(被征服)

3、评价:

⑴分裂是历史发展的支流,处于短暂的、次要的地位。

①从时间看,封建社会分裂时间不超过几百年。

②从朝代看,重要的朝代都是统一的王朝,影响巨大、深远。

③从分裂时期看,分裂孕育着统一,出现局部统一。

⑵对分裂与统一要具体分析,尤其是国家分裂不能一概而论,不能对分裂简单地加以否定。

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处于主要地位。要充分肯定国家统一的历史进步作用。

三、治乱兴衰

1、产生治世的原因

⑴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

在长期战乱、分裂,新王朝建立之后,统治者一般都能认识到人民的力量和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而调整统治政策,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采取修养生息政策,使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出现治世。

⑵统一的局面下,政局稳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开元盛世)

⑶在社会出现严重危机之后,经改革调整而出现中兴局面。(光武中兴)

⑷开明的民族政策使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友好交往。(贞观之治)

⑸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2、出现乱世的原因

⑴统治黑暗、腐朽。如皇帝不理政事,重用奸臣、宦官等人,造成外戚或宦官专权的现象。(汉、唐、明)

⑵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或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激化)

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割据势力膨胀的现象。ex:东汉、唐末

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矛盾激化。ex:西晋

⑶农民战争的作用。地主大量兼并土地,造成农民流亡,引起农民起义。

⑷自然灾害。

3、认识

⑴对治世肯定其进步作用,但也要看到,各阶级的地位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这一社会基本矛盾没有改变,正是统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使社会出现治世。

⑵乱世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危害。但是:

①处于乱世的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共同斗争,有利于民族融合。

②在局部统一地区,统治者为了自身的生存而加强恢复和发展经济,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③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七国之乱和安史之乱,虽然都是叛乱,但结果不同。七国之乱之后,中央集权加强;安史之乱之后,中央集权被削弱。

四、调整和改革

1、相同点

⑴背景相同。都发生在推翻前朝的大规模农民战争之后,统治者都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认识到人民的力量。

⑵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2、措施(相同与不同)

⑴经济:

①解放生产力。

前期-解放劳动者本身和释放奴婢;后期-放松人身依附关系、

②减轻人民负担——从十五税一到三十税一。

③把人民和土地紧密结合起来——安置流民,更名田等。

⑵政治:

①约束统治者,生活节俭,澄清吏治(隋文帝、唐太宗、明太祖)

②减轻刑罚,缓和阶级矛盾

③加强中央集权,解决内部矛盾

3、评价

⑴调整或改革后,从经济上看,推动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国力富强(不同朝代富强的程度不同,东汉较差),多出现治世。

⑵从政治上看,调整或改革后稳定统治秩序,保证社会安定,完善封建统治制度,推动封建社会的发展。

⑶从文化上,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4、历代改革

⑴管仲改革——奴隶社会富国强兵的改革

⑵商鞅变法——地主阶级封建化的政治改革

⑶王安石变法——封建社会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

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分裂与统

一、治乱兴衰、调整和改革之间的关系

⑴中央集权的加强、调整和改革与分裂统

一、治乱兴衰是密切相关的。联系起来认识:分裂时期多乱世,说明改革或调整不成功;而不成功的改革造成分裂、乱世。统一时期多为盛世,说明改革或调整成功;反过来,成功的改革促使统

一、盛世出现。

⑵调整和改革、分裂统

一、治乱兴衰与中央集权的加强与削弱密切联系。

⑶体现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六、政治思想

1、法家的法治思想

⑴法家思想顺应了由分裂到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反映了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⑵法家提出具有发展进化因素的历史观,体现出新兴地主阶级改革旧制的进取精神。

⑶法家思想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封建制度的建立,而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世沿袭了两千多年。

⑷法家思想提倡严刑苛法,不利于长治久安,加之统治者滥用民力,超出了农民阶级所能承受的程度,使阶级矛盾激化,秦王朝二世而亡。

2、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实践证明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是统治阶级实行的一种宽松的政策。

⑴它适应当时的社会需要,起到促进生产恢复与发展的作用,出现治世。秦汉以后,每逢大乱,人民贫困时,统治者多采用“修养生息”政策——道家的治国之策。如汉、唐、明等朝。

⑵在社会稳定,生产发展以后,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就不再适应政治、经济的发展,如汉朝“文景之治”时出现了王国问题、匈奴问题等,西汉政治思想从无为到有为,从道家到儒家。

3、儒家的“大一统”思想

孔子“仁”和以德治民→孟子“仁政”和民贵君轻→董仲舒“大一统”思想

儒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巨大。它客观上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巩固;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及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

4、政治(统治)思想发展的趋势

百家争鸣→一家专制(秦)→独尊儒术

5、统治者的思想控制

⑴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仕;清朝文字狱。

⑵利用宗教(西汉以后,统治者利用宗教加强思想控制)

中国古代经济史

一、经济发展的原因

1、国家统

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政局稳定

2、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

3、大规模农民战争的推动。

4、中原人民的迁移,使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传播,使所到之处经济发展。

5、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和中外交流

6、科学技术的发展。

7、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二、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般表现

1、农业

农业发展一般表现为: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提高、水利工程的兴修、治河工程、农作物的引种、开垦土地的亩数(增加多少)、产量数(增加)、人口数(增加)。

2、手工业

手工业发展表现为:⑴手工业部门的多少:纺织、冶铁、制瓷、造纸等。⑵分工扩大、花色品种的增加。⑶产量的提高,技术水平的提高和质量的提高。

书上讲到的手工业的发展包括:西汉开始用煤冶铁;北宋也用煤,徐州是冶铁中心;明朝用焦炭炼铁(佛山)。

3、商业

商业发展的表现为:商品种类的增加、商品质量的提高、城市的出现和扩大、对外贸易的发展和货币的变化。

4、重大水利工程

⑴秦朝灵渠。⑵汉武帝治河。⑶隋朝大运河。⑷唐朝大面积治河。

⑸五代钱塘江海塘。⑹元朝漕运修建运河。

三、中国古代经济发展阶段特征

1、奴隶社会——匹马束丝。

2、封建社会

⑴战国、秦汉时期的阶段特点

①商品种类繁多;②中原市场形成;③封建城市兴起。

⑵隋、唐时期的阶段特征

①城市繁荣,唐中期后商业日益发达;

②政府对商业市场在时间、地点上有严格限制;

③对外贸易发达,政府设置市舶使。

⑶五代——元朝时期的阶段特征

①北,南宋商品经济发展及特点;

②城市经济繁荣,打破时、空限制;

③出现新型货币——纸币;

④设置边贸易市场——榷场;

⑤粮食、农副产品(茶等)和手工业原料(丝等)大量进入市场;

⑥海外贸易发达。

⑦元大都、漕运、海运和海外贸易(泉州港等)。

⑷明清时期的阶段特征

①出现专业性的城市

②明初对外贸易发达——郑和下西洋;

③互市;

④资本主义萌芽。

⑤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四、重要的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

1、重要的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

⑴征税依据的变化:

人头税→土地财产税→田亩为主

(汉) (唐) (清)

说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放松,封建制度逐渐衰落。

⑵征收物的变化:实物+劳役→货币地租。用银两收税,说明商品经济发展。

⑶税种的变化:税种繁多→逐渐减少。征税手续简便。

⑷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兵役到可以代役。以庸为标志。

⑸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收重税。

2、与政治联系

历代经济政策,都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当这种调整适应当时生产力水平时,就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发展,阻碍社会进步。

五、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评价:

①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农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②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在生产力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坚持重农抑商政策,把商、农发展对立起来就违反了经济发展的规律,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

六、江南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有三个明显的特征:

⑴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及劳动力),体现了当时劳动力的最高水平。

⑵南移趋势在国家处于分裂或割据、战乱时期最为突出。

⑶政治中心南移对经济中心南移有一定影响。

2、历史的启示

⑴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

⑵充分合理地利用外来劳动力、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⑶经济发展必须得到领导者的重视。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一、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

1、汉族与少数民族交错杂居,呈现出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

2、由于各民族经济发展方向不同、水平不同,农业民族与周边游牧民族之间存在矛盾,有时发生战争。

二、民族关系的主要类型

1、同一国家内部的民族之间的关系

2、不同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

三、民族关系的表现形态

1、和平

和亲——作用是削弱民族偏见,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互市——由官方控制的民族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互市场所一般在边境地区。

会盟——两个民族政权以缔结“和约”或“和议”的办法来约束双方的行动。

2、民族关系的主流、总趋势是友好交往、和平共处。是各民族人民在共同创造中华民族的文化,共同开发祖国。各民族人民在互相学习和交流中,在共同的劳动中,共同反抗斗争中相互融合,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四、民族融合的概况

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初步发展时期。兼并战争加强了华夏族同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促进民族融合。

2、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确立、发展时期。在统一的国家范围内,各民族之间得到更充分的交流,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汉族形成。秦北与匈奴、南与越族、西与西域各族的关系及开发西南,加强了中原与少数民族政治、经济上的联系。

3、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时期。

特点:

①处于封建经济发展时期,民族融合的过程主要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

②五族内迁,出现民族大融合局面。

③少数民族无长期的、稳定的政权,说明这时少数民族的发展程度较为落后;

④孝文帝改革,缩小南北差距,出现统一趋势。

4、隋唐时期的民族融合(统一时期的民族融合 ) 特点:

①各民族政权与中原王朝关系密切、友好,战争较少。

②唐中央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建立都护府、都督府直接统治边疆地区,加强各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联系。

5、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时期。

特点:①多个民族政权先后并立;

②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深入扩展,如设太学、创造文字、仿汉制建立官制、兵制等典章制度;

③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元统一后北方的“汉人”包括契丹、女真等族人;

④出现了新的民族——回族。

第二篇:中国古代礼仪资料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又叫《小戴礼记》。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

到西汉前期《礼记》共有一百三十一篇。相传戴德选编其中八十五篇,称为《大戴礼记》;戴圣选编其中四十九篇,称为《小戴礼记》。东汉后期大戴本不流行,以小戴本专称《礼记》而且和《周礼》《仪礼》合称“三礼”,郑玄作了注,于是地位上升为经。

《礼记》不仅是一部描写规章制度的书,也是一部关于仁义道德的教科书。其中最有名篇章,有《大学》、《中庸》、《礼运》(首段)等。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译:大道的流行,是以天下为世人所共有。选举贤能之人共同治理,大家讲信用,和睦相处,彼此合作,所以人们不只是亲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施慈于自己的儿女,更能推延仁爱,使所有老人都得以安享天年,壮年人都能贡献才力,儿童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健康成长,鳏寡孤独以及残废疾病的人都能得到丰厚的供养。男的各尽其职务,女的各有其家庭。货物资源恐怕其放在那里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不必私藏在自己这里。力气唯恐没有全部从身体中使出来,而不必计较是不是为自己做事。因此,人人都能诚实相待,和睦相处,故不会有阴谋诡计发生,也没有劫夺偷窃杀人越货的事情出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样美好的世界就算是真正的大同世界了。

〇从西汉到明清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为什么《礼记》越来越受重视,而《仪礼》越来越被漠视呢?因为《仪礼》记的是一大堆礼节单子,枯燥乏味,难读难懂,又离现实生活较远,社会的发展使它日益憔悴而丧失了吸引力。而《礼记》呢?它不仅记载了许多生活中实用性较大的细仪末节,而且详尽地论述了各种典扎的意义和制礼的精神,相当透彻地宣扬了儒家的礼治主义。历史和现实的经验使封建统治阶级越来超深切地认识到,在强化国家机器的同时,利用以礼治主义为中心的儒家思想,吸引广大知识阶层,规范世人的思想和行动,是维护统治联序从而获得“长治久安”的不容忽视的大政方针。这就是《礼记》受到历代王朝的青睐,以至被推上经典地位的根本原因。几千年来,对中华民族意识形态影响最大的书是儒家的书。从所起作用的大小来估计,《礼记》仅次于《论语》,比肩于《孟子》,而远远超过《荀子》。西汉以后,《礼记》由一部儒学短篇杂编上升为泱泱大国的一部重要经典,这史实本身,就值得注意。

儒家十三经

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 、《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1.礼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译:礼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呢?回答说:人生本来就有欲望;如果想要什么而不能得到,就不能没有追求;如果一味追求而没有个标准限度,就不能不发生争夺;一发生争夺就会有祸乱,一有祸乱就会陷入困境。古代的圣王厌恶那祸乱,所以制定了礼义来确定人们的名分,以此来调养人们的欲望、满足人们的要求,使人们的欲望决不会由于物资的原因而得不到满足,物资决不 会因为人们的欲望而枯竭,使物资和欲望两者在互相制约中增长。这就是礼 的起源。所以礼这种东西,是调养人们欲望的。

( 《礼论》,是荀子著作中最重要的一篇,系统论述“礼”的起源、内容和作用。以“性恶论”为基础,认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就会产生争夺和混乱。制定礼义调节人的欲望,避免纷争,保持安定。礼有“养”和“别”,“养”即“养人之欲,给人之求”,满足人的物质欲望和需求,“别”即“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两者相互依存。文章详细分析礼的内容,重点论述丧祭之礼,提出“隆礼”的观点,指出礼是治国的根本,是“人道之极”,“天下从之者治,不从者乱,从之者安,不从者危,从之者存,不从者亡”。 )

2.“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终。终始如一,是君子之道、礼义之文也。”

译:礼,是严谨地处理生与死的。生,是人生的开始;死,是人生的终结。这终结和开始都处理得好,那么为人之道也就完备了。所以君子严肃地对待人生的开始而慎重地对待人生的终结。对待这终结与开始就像对待同一件事一样,这是君子的原则,是礼义的具体规定。

3.成年礼(也称成丁礼)由氏族长辈依据传统为青年人举行一定的仪式,才能获得承认。华夏族的成年礼,为男子冠礼,女子笄礼。经书记载,实行于周代。按周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然天子诸侯为早日执掌国政,多提早行礼。传说周文王十二岁而冠,成王十五岁而冠。古代冠礼在宗庙内举行,日期为二月,冠前十天内,受冠者要先卜筮吉日,十日内无吉日,则筮选下一旬的吉日。然后将吉日告知亲友。及冠礼前三日,又用筮法选择主持冠礼的大宾,并选一位“赞冠”者协助冠礼仪式。行礼时,主人(一般是受冠者之父)、大宾及受冠者都穿礼服。先加缁布冠,次授以皮弁,最后授以爵弁。

4. 冠礼

衍生名词

冠岁:男子二十岁 弱冠:刚成年 冠者:成年人

冠字:男子二十而冠,并赐以字 冠士:已行过冠礼的成年之士

冠子:已行过冠礼的男子,指二十岁成年男子

“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将责四者之行于人,其礼可不重与?

故孝弟忠顺之行立,而后可以为人,可以为人,而后可以治人也。故圣王重礼。故曰:「冠者,礼之始也,嘉事之重者也。」是故古者重冠,重冠故行之于庙,行之于庙者,所以尊重事。尊重事而不敢擅重事,不敢擅重事,所以自卑而尊先祖也。”

第三篇:中国近代史资料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社会矛盾发生了变化,革命任务发生变化,从这三发面说就没错. 鸦片战争以前中过是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以后,通过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在经济方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社会矛盾也发生了变化,有阶级矛盾转化为民族矛盾

革命任务也发生变化,在鸦片战争前,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任务,中国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所以说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客观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打开了中国国门,打破了中国相对封闭的格局,促进了自然经济的瓦解,西方近代先进的技术和生产方式部分地进入了中国(洋务运动兴起和早期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就是证明),与此同时西方近代文明也进入了中国。这些都在客观上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走向近代化。

但必须说明,这些都只是西方侵略在客观上为中国带来的附加性效果。主观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入侵中国绝不是为了促进中国的发展,而是为了其本国资本主义发展而试图控制中国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西方国家用武力入侵的方式打开中国国门,割占我国的领土,破坏我国的海关制度,这都严重践踏关于国家主权不得侵犯的国际法,严重破坏和侵蚀了我国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主权;西方国家大肆掠夺我国经济和自然资源,仅《辛丑条约》就迫使中国赔款4亿5千万两白银,本息合计达9亿8千多万两,长期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西方国家还屠杀我国人民,仅仅南京大屠杀就杀害30万中国同胞。这些都足以证明,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入侵对我国是一场不可不扣的灾难,是西方国家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

3.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的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在这以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再也不能建立起比较稳定的政治,从而为中国人民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辛亥革命给人民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自古以来,皇帝被看作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绝对权威,如今来皇帝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被怀疑、不可以被抛弃呢?辛亥革命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阀门。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以振兴事业为目标,设立实业部,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以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随后的几年成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革命政府还提倡社会新风,扫除旧时代的“风俗之害”。这些变化不仅改变了社会风气,也有助于人们精神的解放。辛亥革民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也推动了亚洲各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列宁指出“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具有世界意义,因为它将给亚洲带来解放并将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

4.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

辛亥革命的失败,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阶级根源。

第一,中外反动势力的武力镇压和破坏,是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中国作为半殖民地国家,帝国主义在中国有举足轻重的力量。武昌起义后帝国主义国家拒绝承认南京临时政府和提供借款。

第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是辛亥革命失败的另一重要原因。首先,资产阶级革命党缺乏远见和足够的勇气,看不见或看不起广大人民的决定性作用,脱离了广大人民。其次,资产阶级革命党同盟会缺乏一支训练有素的强大武装部队。再次,财政困难直接制约着军队的发展。另外,中国资产阶级患有软骨病。一方面,它憎恶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阶级的压迫;另一方面,它政治思想不成熟,随时存在妥协的可能。

资产阶级革命党内部矛盾也出现得过早、过于尖锐。许多人是为了建立中华民国而主张推翻清朝政府,准备切实贯彻三民主义。但是也有人只是简单主张排满革命,两眼只盯住“驱除鞑虏”,其他重要内容,如民权主义或民生主义则不甚关心。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决定,在中国建立并巩固资产阶级共和国只能是一种良好的愿望,最终都不能成功。

4、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失败原因:(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指导思想的局限性,领导集团的腐化。(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的力量远大于革命力量。

历史意义:太平天国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加快了封建制度崩溃的历史进程,还一定程度的打击了外国侵略者,捍卫了民主独立,延缓了中国殖民地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精神极大鼓动了中国人民,对后来的中国革命和欧亚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奠基者。

经验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第四篇:中国近代史资料

中 国 近 代 史 书 目 资 料 汇 编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2010级历史学系

史鉴研究小组

二零一一年九月 中国近代史参考书目

一、近代通史类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此书为“现代化”研究范式的滥觞作,有多种版本,选一即可。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 吉尔伯特·罗兹曼编:《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10卷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2009年版。 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中国现代化历程,全三册,虞和平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曾业英主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 现代化新论续篇——东亚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罗荣渠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国外中国近现代史研究述评,张注洪、王晓秋编,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

中国革命史,过去的“两课”教材之一,编者、版本繁多,任选一种,都有助于理解“革命史”的研究范式及其话语体系。 毛泽东选集,1-4卷,版本越早越好。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版

唐德刚 《晚清七十年》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二、晚清史类

《剑桥中国晚清史》费正清等,多种版本,选一即可。 魏斐德:《洪业——清朝开国史》, 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周锡瑞:《改良与革命》,中华书局,1982年。 何伟亚:《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茅海建著,三联书店,1995。 戊戌变法史论,汤志钧著,群联出版社,1955。

帝国主义在旧中国的投资,吴承明著,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 辛亥革命史,三册,章开沅等主编,人民出版社,1980。 义和团运动史,廖一中等著,人民出版社,1981。 甲午战争史,戚其章著,人民出版社,1990 。

太平天国通史,茅家琦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 洋务运动史,夏东元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 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侯宜杰著,人民出版社,1993。

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石泉著,三联书店,1997。 晚清政治革命新论,郭世佑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

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王立新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 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全四册,刘志琴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1998。

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熊月之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三、民国史类

陈志让:《军绅政权》,三联书店,1980年。 魏斐德:《上海警察,1927-1937》,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小科布尔:《上海资本家与国民政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杨天石:《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胡素珊:《中国的内战-1945-1949年的中国》,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

中华民国史纲,张宪文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 剑桥中华民国史,费正清等,有多种版本。

中国抗日战争史,三卷,军事科学院军史历史研究部著,解放军出版社。

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徐茅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中华民国史研究述评,曾景忠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民国纪事本末,魏宏运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99。 中国社会通史.民国卷,朱汉国主编,山西教育出版社。

民国社会经济史,陆仰渊、方庆秋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 中国文化通史.民国卷,黄兴涛,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 中华民国史,张宪文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中华民国外交史,石源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罗志田,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中华民国文化史,史全生主编,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

国民政府与民国经济,虞宝棠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中华民国实录,1-10册,罗元铮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 唐德刚:《胡适杂忆》,华文出版社,1992年。 李宗仁口述、唐德刚撰写:《李宗仁回忆录》,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日本侵华七十年史》,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邹谠:《美国在中国的失败》,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中国革命的策略在国际背景下的演变》,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 石川祯浩:《中国共产党成立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张国焘:《我的回忆》,东方出版社2004年。 李德:《中国纪事》,同上。 弗拉基米洛夫:《延安日记》,同上。 郑大华:《民国思想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一、参考资料

1、《清史稿》,赵尔撰主编,共529卷。

2、《清实录》,清沿明制,每一个皇帝死后,都要根据这个皇帝生前在位期间起居和日常办公的有关档案,用编年体的形式编撰,其中《宣宗实录》、《文宗实录》、《穆宗实录》、《德宗实录》包含丰富的近代史资料,实录是记载皇帝的活动,记载他所发出的谕旨、批答奏章,是最高层的核心文献,因此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3、《东华续录》,王先谦在同治光绪之际,编撰《东华录》,共计5朝,其中道光、咸丰、同治三朝属于近代史范围。

4、《光绪朝东华录》,朱寿朋主编,其内容只记载光绪一个朝代,所以人们称之为《光绪朝东华录》,是研究近代史的一个很重要的材料。

5、《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80卷,咸丰朝80卷,同治朝100卷,按年编写鸦片战争前到同治年间清政府对外交涉的重要档案,从1836年到1874年,共39年的时间,是研究近代中国对外关系和研究近代中国前期帝国主义侵华的珍贵资料。

6、《清朝续文献通考》,主要记载了清朝的典章制度,对于研究清朝的典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7、《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是中国史学会成立之初编写的,这一套资料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1-6),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1-6),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太平天国》(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1-8),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1-8)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

《中法战争》(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上海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 《中日战争》(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1——8),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戊戌变法》(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1——4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义和团》(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1-4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辛亥革命》(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北洋军阀》(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附:《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中法战争》续编,中华书局1996年版。

《义和团运动档案史料》及续编,中华书局19

59、1990年版

8、《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由沈云龙主编,台北:文海出版社出版,正编、续编、三编。

9、翦伯赞、郑天挺:《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中华书局1980年版

《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严中平等编,科学出版社,1955年出版。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共4册,科学出版社,1957年出版。 《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三联书店,1957年出版。 《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彭泽益编,三联书店,1957年出版。 《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中华书局,1962年出版。 《中国近代外债史资料》,中华书局,1962年 《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中华书局,1962年。 《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

11、外交史方面的资料: 《清季外交史料》,由王彦威、王亮父子所辑,共273卷,其中包括《光绪朝外交史料》、《宣统朝外交史料》和《西巡大事记》。 《中外旧约章汇编》,共3册,由王铁崖等编,汇集了自中国开始对外订立条约起,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止,所有中国对外订立的条约、协定、章程等,按时间顺序编写。

二、参考书目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人民出版社,1981 肖致治主编:《鸦片战争史》上、下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王庆成:《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思想》,中华书局,1985 《太平天国大文献和历史——海外文献的刊布和文献史事的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 孔飞力(美):《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罗尔纲:《太平天国史》,中华书局1991年版 简又文:《太平天国典制通考》,香港:简氏猛进书屋,1959 李时岳、胡滨:《从闭关到开放――晚清“洋务热”透视》,人民出版社,1988 夏东元:《晚清洋务运动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石泉:《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三联书店,1997 桑兵:《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 章开沅等编:《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研究:1860-1919》,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黄彰健:《戊戌变法史》,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54,台北,1970 汤志钧:《戊戌变法史》,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钟书河:《走向世界: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北京:中华书局,2000 李文海:《世纪之交的晚清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路遥等:《义和团运动史研究》,齐鲁书社,1988 章开沅:《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 章开沅、林增平主编:《辛亥革命史》,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金冲及、胡绳武:《辛亥革命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

5、1991年 李新主编:《中华民国史》第一编,中华书局,1981 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 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 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施坚雅:《中国农村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马敏:《官商之间——社会巨变中的近代绅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作用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中华书局,1984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杨国强:《百年蜕变——中国近代的士与社会》,上海三联书店,1997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1989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陈志让:《军绅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三联书店,1980 周育民:《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萧公权:《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与大同思想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 丁伟志等:《中西体用之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刘鉴唐:《中国近代教案史》,四川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 (日)藤村道生:《日清战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 丁中江:《北洋军阀史证》,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2年版 谢本书等:《护国运动史》,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周策纵《五四运动》,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杨念群:《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互动的比较研究》,三联书店,1997 关晓红:《晚清学部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

三、工具书

《中国近代史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版 《中国近现代史论著目录总汇》,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中国近代史专题研究述评》,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曾业英:《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

四、杂志

人大资料《中国近代史》《历史学》《经济史》《中国哲学史》等 《近代史研究》《历史研究》(期刊) 《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丛刊)

人物传记类

毛泽东传 作者:(美)特里尔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孙中山全集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编 中华书局出版 蒋介石传 何虎生 著 华文出版社出版

蒋介石:1887-1975 上、下 师永刚、张凡著 华文出版社出版 曾国藩传 萧一山著

李鸿章传 梁启超著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晚清有个李鸿章 赵焰著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袁世凯全传 王忠和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周恩来传 金冲及主编 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

一颗清亮的大星—胡适传 胡仰曦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张学良口述回忆录 唐德刚整理

注:以上书籍仅供“史鉴”史学小组内部参考,所选大都是经典专著,可根据个人兴趣重点阅读,也可自己另选参考书籍。

第五篇:成人高考中国古代史民族复习资料

(一)春秋战国时期第一次民族融合:

为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奠定了基础。

(二)两汉时期与边疆各族和民族关系:

1.匈奴:北方民族(和战);东汉时期匈奴分裂。

2.西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西域都护设置;东汉经营西域。

3.西南夷:武帝西南夷地区设郡。

4.百越:华东、华南地区的越人部落总称。武帝设郡,进行有效管辖。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第一次民族融合高潮:五族内迁(“五胡”)

实质上是促进了封建化,封建化又有利于民族间的融合,为隋唐时期的统一繁荣准备了条件。

(四)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1. 突厥:

⑴兴起于阿尔泰山一带,统一我国西北地区,与中原有贸易往来。

⑵隋朝分裂为东西突厥,隋末东突厥强大。

⑶贞观时期大败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东突厥灭亡,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⑷唐太宗征服依附西突厥的高昌,置安西都护府,统辖高昌故地;

唐高宗时大破西突厥,西突厥灭亡;

武则天时又置北庭都护府,与安西都护府分治天山南北。

2. 回纥(回鹘):

⑴在色愣格河一带受突厥汗国奴役;东突厥灭亡后南移归附唐朝。

⑵唐太宗任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8世纪中期回纥首领骨力裴罗统一各部,唐玄宗册封他为怀仁可汗。

⑶安史之乱期间,回纥出兵助唐平叛;唐肃宗开始与回纥可汗和亲。

⑷8世纪后期改名回鹘;9世纪中期回鹘汗国瓦解西迁(维吾尔族、裕固族)。

3. 靺鞨:

⑴分布于松花江、黑龙江流域;7世纪中期靺鞨的黑水与粟末两部强大。

⑵8世纪前期,唐朝在黑水靺鞨设置都督府,黑水靺鞨地区正式划入唐版图。

⑶7世纪初粟末部首领大祚荣建立政权;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统辖忽汗州,粟末以渤海为号,也正式划入唐朝版图。

⑷渤海手工业以纺织为主“鱼牙绸”“朝霞绸”唐在登州设渤海馆接待商人。

4. 南诏:彝族和白族祖先;8世纪前期首领皮罗阁统一六诏,玄宗封云南王。

5. 吐蕃:(藏族祖先)。

⑴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创制了吐蕃文字。

⑵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唐蕃自此结为姻亲之好。

⑶8世纪初金城公主嫁与吐蕃赞普;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长庆会盟”。

(五)五代、辽、宋、夏、金、元第二次民族大融合时期

1.北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⑴宋辽:

①10世纪初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创制文字;耶律德光得幽云十六州改国号为“辽”。

②辽统治者采取“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

③宋辽和战:1004年澶渊之战、1005年澶渊之盟。

⑵宋夏:1038年元昊称帝学汉制创文字;1044年宋夏和议。

⑶宋金:

①1115年完颜阿骨打称帝建金,推行“猛安谋克制”。

②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靖康之变”。

2.南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⑴与金的对峙:岳飞抗金“郾城大捷”;1141年宋金“绍兴和议”。

⑵1276年,元(原蒙古部落)灭南宋。

3.元朝的民族融合

(六)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蒙古:

⑴明代蒙古族分为鞑靼、瓦剌等部;永乐年间,鞑靼和瓦剌首领先后接受明明封号;明中期修缮长城;明后期,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修好,明朝封他为顺义王。

⑵明末清初蒙古分为漠南、北、西三大部。

⑶清采取“联蒙制汉”的方针;清三代时期粉碎准噶尔贵族割据势力统一天山北路;清朝在乌里雅苏台设将军,在科布多设参赞大臣掌管蒙古各部。

2.新疆:

⑴清朝居住在天山南路的回部贵族大小回卓兄弟发动叛乱,清军迅速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⑵1762年,清朝设伊犁将军,统管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⑶1771年渥巴锡率领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3.西藏:

⑴明朝在西藏设立卫所任用藏族人担当各级官吏;建立僧官制度。

⑵清入关后,顺治帝赐与五世**“**喇嘛”封号;康熙帝赐与五世**“**额尔德尼”的封号;雍正帝派驻藏大臣标志清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加强;乾隆年间,清朝建立了金瓶掣签制度。

4.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⑴明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立宣慰司、土知府各级政府机关“土司制度”。

⑵永乐年间,改设贵族布政使司“改土归流”,大部分地区仍实行土司制度。

⑶清康熙年间平定“三藩之乱”为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创造了条件。

⑷雍正帝大量委派流官代替土司。

5.台湾:

⑴1683年清军进军台湾,郑克塽投降,台湾纳入清朝版图。

⑵1684年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对外关系

(一)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

1.朝鲜:(汉武帝、光武帝) 往:铜镜、漆器、铁工具;来:檀弓、果下马。

2.日本:汉武帝时与日本30多个小国有密切联系;东汉光武帝时赐金印。

3.越南:往:铁犁牛耕、水利工程;来:象牙、犀牛、珍珠等。

4.丝绸之路:陆上、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及作用。

5.与西亚的往来:安息利用丝绸之路与汉朝交往。

6.与欧洲的往来: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行至波斯湾《;后汉书》记载166年,大秦安敦王朝派使者回访,这是正史中关于中国同欧洲往来的最早记载。

(二)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1.唐朝的对外交通路线

2.对外关系:新罗、日本、东南亚、印度、中亚、西亚、欧非各地。

(三)宋元时期的对外关系

1. 北宋政府在广州设置“市舶司”负责管理对外事务和贸易,征收。

2. 南宋政府采取鼓励外商的政策,设有供外商居住的蕃坊。泉州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贸易港。

3. 辽、金在边境设置榷场。

4. 元朝在各港口设市舶司;同欧洲非洲有交往(马可波罗在元世祖时来到大都、元朝的畏兀儿族人列班扫马,成为我国第一位访问欧洲各国的旅行家)。

(四)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

1. 1405-1433年明成祖派郑和出使西洋。

2. 明朝,戚继光抗倭(俞大猷)。

3.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租借澳门为暂居贸易地,后来强行租占澳门。

4. 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清初郑成功于1661年打败荷兰殖民者;1662年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5. 明清之际,俄国侵略者强占了雅克萨和尼布楚;168

5、1686年康熙帝两次亲征;1689年《尼布楚条约》签订(中俄东段边界)。

6. 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政策中国逐渐落在世界潮流后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国古代名人名言录下一篇:中国好课堂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