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择偶偏好看人口素质的代价传承

2022-12-11

1 人口素质现状以及该研究意义

近几十年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 我国人口素质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口素质这一概念包含了许多方面, 不能用单一标准来衡量, 从多方面来看, 我国现今人口素质存在以下几大特征:生育水平逐渐下降, 人口总量增速放缓、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显著提高、中高等教育人口增加, 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人口社会结构不平衡性显现。[1]总体而言, 我国人口素质有较为显著提升, 但接下来发展趋势如何, 其代际传承规律是怎样的, 本研究旨在就此问题给出一些方向与参考。

2 人口素质传承简单模型分析

2.1 几个假设

(1) 孩子的素质只取决于父母双方的素质, 与其他因素比如个人发展机遇没有关系;

(2) 人们的择偶选择完全随机, 不受主观客观因素影响;

(3) 男女人口均等;

(4) 将母代人口素质分为高、中、低三类, 在此基础上假设男女人口素质比例如下:

由于无法确定具体高素质、一般素质、低素质人口的高低, 所以在此根据一般常识作出假设:假设男女高素质人口均为总数的1/10, 一般素质为3/5, 低素质为3/10。现进行随机配对。

2.2 随机配对结果分析

进行配对后结果如下:

1.高 (男) 高 (女) =1/100 2.高 (男) 中 (女) =6/1003.高 (男) 低 (女) =3/100

4.中 (男) 高 (女) =6/100 5.中 (南) 中 (女) =36/100 6.中 (男) 低 (女) =18/100

7.低 (男) 高 (女) =3/100 8.低 (男) 中 (女) =18/100 9.低 (男) 低 (女) =9/100

总和是1。

根据以上条件, 现在我们把高素质男生与高素质女生的后代定义为高素质的。人口占比1/100。把高素质男生中等素质女生的后代定义为中上素质, 人口占比12/100。这一部分的后代统一归类为高素质后代总体占比13/100。

将高素质男生与低素质女生、高素质女生与中等素质男生的后代定义为中等素质, 占比为3/100+3/100=6/100。将中等素质女生中等素质男生的后代定义为中等素质, 占比为=36/100。这一部分的后代统一归类为中等素质后代, 总体占比42/100。

再将中素质男生与低素质女生, 中等素质女生与低素质男生的后代定义为中下素质, 占比为18/100+18/100=36/100。将低素质男生与低素质女生的后代定义为低素质占比为9/100。这一部分的后代归类为低素质后代, 总体占比45/100。

现在看一下结果, 在当前条件下, 高素质后代占比为13/100, 中等素质后代占比为42/100, 低素质占比为45/100, 这是一个悲观的结果。低素质人口占比较高且被低估了, 因为高素质与低素质的结合在现实情况中没这么理想, 模型中这种情况拉高了人口素质, 即中等人口数量被高估, 低素质人口数量被低估。

3引入择偶偏好因素的分析

以上分析抽象掉了许多现实因素, 最基本的, 人们的择偶选择不可能完全随机, 根据自身情况对另一半都存在一定偏好, 接下来, 我们引入该因素进行分析。

对于高、中、低素质的定义, 这三者之间的界限本身就十分模糊, 想完全界定几乎不可能, 其中涉及的因素十分庞杂, 此处以常见的几个因素进行简单界定, 以此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如下:

参加调查人数一共113人其中男性46人, 女性67人。在以下几个选项中, 选择高素质的占46.7%, 共53人, 选择中高素质的占35.4%, 共40人, 选择中等素质的占17.7%, 共20人, 中低素质与度素质另一半无人选择。

可见高素质的人在择偶关系严重供不应求, 中等素质与低素质供过于求。那么现在怎么分配这种关系?按照常理, 我们使用从顶点到低端依次抉择的方法, 即高素质的先选择, 然后中等素质, 然后低素质。如此, 高素质的群体会相互选择, 造就总体占比1/10的高素质后代。然后中等素质的选择, 在高素质被选择完的情况下, 只能依次选择中等素质的另一半, 即造就6/10的中等素质的下一代。接下来低素质的互相配对, 造就3/10的低素质后代。

这又得出了一个悲观的结论, 即在排除其他现实因素, 仅考虑人们择偶偏好的情况下, 产生的下一代素质构成取决于上一代的素质构成。

与此类似的, MIT著名经济学家Dan Ariely的书《The Upside of Irrationality》中有个实验, 给100个男女大学生编号, 1~100男单女双, 但自己不知道自己的数字, 只能看见别人的, 然后让他们去找异性配对, 争取配出来数字最大, 奖金越多。

过程和结局都出乎意料:首先大数字的人旁边马上围满要求配对的人, 然后因为竞争太激烈, 渐渐有人放弃退而求其次去找数字减低的, 接着被围的人因为一开始选择太多待价而沽, 最后失去选择“门当户对”的对象机会, 只能保底选个和自己相差较大的。而数字小的则备受冷落, 最后只能互相凑对, 或通过交易来找人凑对。

这个实验带来的结果与本文的分析结果有类似之处, 可以看为该实验中人的素质高低由财力高低定义, 最终结果也是相似条件的人相互配对。

4 结果分析

根据以上两个模型推论, 在下一代素质的高低只取决于上一代的素质构成, 人们择偶选择完全随机的情况下, 此时, 下一代的总体素质有下降趋势。而在引入择偶偏好的情况下, 下一代的素质水平与上一代完全等同。这两个结论是悲观的, 现实中的情况远比此复杂得多。该模型的假设缺少以下因素:

4.1 教育

在上一代素质给定的情况下, 下一代素质除受上一代影响外, 由于大多数国家提供的广泛受教育的机会, 这种国家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对下一代素质有着至关重大的影响, 一国教育资源越充裕, 以上推论就越难以实现。

4.2 社会环境

由于各地生活环境存在较大差异, 较发达地区的社会环境能给下一代提供更广阔的视野, 更大的发展机会, 而贫困地区则反之。现实中, 上一代的因素在强大的社会大环境下会被有所弱化, 例如贫困地区的高素质上一代的后代与发达地区中等素质上一代的后代其素质构成是难以确定的, 在此情况下, 并不一定高素质的后代就比中等素质的后代素质高。

4.3 男女人数不均等广泛存在

由于现实中男女人数不可能完全均等, 由此上述模型的结论在现实中需要修正, 以中国情况而言, 男多女少, 相对素质较低的女性存在找到更高素质男性的机会, 而不是像模型中的绝对匹配, 由此下一代总体素质构成有平均化的趋势, 而非单纯的悲观下降。

4.4 其他因素

除此以外, 个人机遇, 感情因素等等都对该模型的结果具有重大影响, 针对现实情况, 需要引入具体合适的因素才能得出更为确切的结果, 但以上分析仍具有参考意义。

摘要:在以创新为经济发展主要驱动力的今天, 人口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一环。本文欲以择偶偏好为切入点, 通过上一代人口素质对下一代人口素质影响的分析, 阐述人口素质的代际传承状况, 对现今人口素质的提升与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人口素质,择偶偏好,代际传承

参考文献

[1] 饶伟.我国人口素质及其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11.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基于外贸流程的动态外贸单证课程教学探究下一篇:关于建筑工程以创新促创优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