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2022-09-12

依达拉丰是一种新型脑保护剂 (自由基清除剂) , 对自由基有明确的清除作用。我院神经内科自2008年10月至2010年5月, 使用依达拉丰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36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8例, 其中男35例, 女33例, 年龄45~79岁, 平均 (65.53±6.57) 岁。对照组68例, 其中男34例, 女34例, 年龄44~79岁, 平均 (66.41±5.91) 岁。所有病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1], 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病例入选标准: (1) 急性脑梗死发生在72h之内; (2) 中国卒中量表 (CSS) 评分在25~40分之间; (3) Bathel评分在45分以下; (4) 排除有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者; (5) 排除有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者; (6) 排除既往有脑卒中并遗留神经功能缺损者。2组病例的年龄、性别、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指标经统计学分析, 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基础用药, 均口服拜阿司匹林0.1g1d1次;静滴复方甘露醇250mL1d1次或1d2次 (根据病情决定) 。观察组予依达拉奉30mg, 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滴, 30min内滴完, 每天2次;对照组予脉络宁20mL, 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 1d1次。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1.3 疗效评定

神经功能缺损 (采用CSS量表) 评分:0~15分为轻度神经功能缺损, 16~30分为中度神经功能缺损, 31~45分为重度神经功能缺损;Bathel指数 (BI) :用以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0~24分为极严重残疾, 25~49分为严重残疾, 50~74分为中度残疾, 75~95分为轻度残疾, 100分为正常。

2组病例分别于入院时、用药后第7、14天进行CSS和BI评分;并分别于入院时、用药后第7、14天予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4项检查, 以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以表示, 并用t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完成观察者66例, 2例未完成观察者均为放弃治疗;对照组完成观察者65例, 3例未完成观察者均为放弃治疗。

2.1 CSS评分

结果见表1。从表1可见, 治疗后2周内2组CS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观察组降低更明显, 疗效从第2周开始显现 (P<0.01) 。

2.2 BI评分

结果见表2。从表2可见, 治疗后2周内2组BI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观察组增加更明显, 疗效从第2周开始出现 (P<0.01) 。

2.3 疗效比较

结果见表3。从表3可见, 治疗2周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

2.4 副作用

观察组有1例于用药2d后出现皮疹、瘙痒, 停药后恢复正常。

3 讨论

经研究证实, 自由基在脑梗死后脑损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其不仅可以直接导致细胞膜损伤而致细胞死亡, 还可以诱导细胞凋亡而导致继发性脑损伤。急性脑梗死后缺血半暗带区血流再通超过时间窗时限, 可导致再灌注损伤。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主要包括自由基过度形成, 自由基“瀑布式”连锁反应, 神经细胞内钙超载, 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作用等。缺血再灌注产生自由基的机制, 包括黄嘌呤氧化酶的形成增多、线粒体内细胞色素氧化酶系统功能失调、儿茶酚胺的增加及中性粒细胞的释放等[2]。自由基对脑组织的损伤主要发生在缺血再灌注期, 因此, 及时有效的清除自由基, 可明显减轻脑损伤。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自由基清除剂有尼莫地平、谷胱甘肽、胞二磷胆碱等, 根据循证医学, 到目前为止, 尚没有研究证实这些自由基清除剂对脑梗死有确切的疗效。依达拉奉是一种合成的新型自由基清除剂, 化学名称为3-甲基-1-苯基-2-吡唑啉-5-酮, 是一种小分子物质, 其分子量为174.20, 且是一个脂溶性基团, 可快速通过血脑屏障, 进入脑组织中起作用。依达拉奉作为新型自由基清除剂, 是目前唯一被临床试验证明有效的可用于治疗脑梗死的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的体外实验证实可清除自由基, 抑制脂质过氧化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减轻脑水肿和脑组织损伤, 延缓神经细胞死亡, 减轻神经功能障碍[3,4,5]。顾学兰等临床研究证实, 依达拉奉能有效的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失和日常生活能力, 亦能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远期的日常生活能力, 且无明显不良事件发生, 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安全、有效的药物[6]。

本组中观察组和对照组自治疗第2周开始CSS及BI评分、临床疗效均有改善, 但观察组改善更明显 (P<0.01) , 说明依达拉奉对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有确切的疗效。该药副作用轻微, 本文观察组中, 仅有1例出现皮疹、瘙痒, 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 说明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可靠的。由于自由基对脑组织的损伤主要发生在缺血再灌注期, 因此, 对有适应证的患者, 应及早给予依达拉奉治疗, 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对照试验, 选择1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分为观察组 (68例) 和对照组 (68例) 。2组均给予拜阿司匹林、复方甘露醇作为基础治疗, 观察组应用依达拉奉, 对照组应用脉络宁, 分别比较2组7d和14d的疗效。结果 依达拉奉组治疗14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1) ;依达拉奉组临床有效率为88.24%,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41% (P<0.05) 。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有确切疗效。

关键词:依达拉奉,脑梗死,自由基

参考文献

[1] 中华神经科学会.脑血管疾病分类诊断要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 (6) :379.

[2] Matsuo Y, Kihara T, Ikeda M, et al.Role of neutrophils in radical production during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 of the rat brain:effect of neutrophil depletion on extracellular ascorbyl radical formation[J].Cereb Blood Flow Metab, 1995, 15:941.

[3] Yamamoto Y.Antioxidant activity of3-methyl-1-pheny-2-pyrazolin-5-one[J].Redox Rep, 1996 (2) :333.

[4] Watanabe T, Yuki S, Egawa M, et al.Protective effects of MCI186on cerebral ischemia:possible involvem ent of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and antioxidant actions[J].Pharmacol Exp Ther, 1994, 268 (3) :1597.

[5] Yamamoto T, Yuki S, W atanabe T, et al.Delayed neuronal death prevented by inhibition of increased hydroxyl radical formation in a transient cerebral ischemia[J].Brain Res, 1997, 762 (1、2) :240.

[6] 顾学兰, 丁新生.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05, 24 (2) :113.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东欢坨矿井下-690排水系统的改造及优化设计下一篇:创新乡镇财务管理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