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院校新闻传播管理论文

2022-04-17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财经院校新闻传播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中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创新策略在于人文、社科与信息学科大跨度交叉的教育模式,应通过强化教师的实践经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将新闻传播教育落到实处。

财经院校新闻传播管理论文 篇1:

基于CESI视角的全国财经院校科研实力分析

摘要: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 依据CESI数据库平台, 以CESI收录的财经院校为研究对象, 从各学校论文的产出量和引证量的角度来分析其科研实力,为学校的学科建设提供参考, 以期促进财经院校学科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  CESI  学术生产力  学术影响力  财经院校

自2015年国务院印发《国家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 以来[1],各高校围绕“双一流”建设的目标就如何产出一流成果,培养一流人才做足功课。“ 双一流” 建设的核心是一流学科建设,而科研成果的分析与监测是建设高水平学科的必要手段。因此,找出与“一流学校”的差距,知己知彼,充分了解本校的科研产出,才能做好学科建设规划。

1  数据来源

中国学科影响力评价平台(Chinese ESI简称CESI)是以期刊论文作为评价主体,对国内科研机构和学者的学术成果论文进行评价。系统收录了自1990年以来所有带CN号的中文期刊和中国机构发表的所有外文期刊元数据。支持对各学科的中文期刊发文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各学科发文量、被引量,以及被CSSCI、CSCD、北大核心等收录量关键指标进行分析。外文期刊数据涵盖近十年中国机构发表的外文期刊论文,包括且不限于SCI、SSCI、A&HCI、EI收录的全部论文。同时,每两个月进行数据更新,能够为学科评估分析提供最新结果[2]。

具体检索方法可根据需求, 在作者机构字段输入学校名称, 在学科类别中进行学科选择,并可以进行年代限制。本次研究选自2019年4月更新的数据, 涵盖了2009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共11年间的数据内容。

2  财经院校学术生产力与学术竞争力的分析

CESI 涵盖了中国全部高等院校以及具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的研究所的科研信息[2]。收录全部院校为3189所,其中划分为财经院校的有182所,其中标注为211财经院校的有5所,分别是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5所财经院校的一流学科是应用经济学的有3所院校: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其他2所学校的一流学科分别是上海财经大学的统计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法学。

评价一个高校的科研实力常常用到学术生产力和学术影响力。业界认为近 11 年论文数可以反映高校长期的学术生产力[3]。用当年论文数反映高校短期的学术生产力[3];近 11 年论文被引次数可以反映大学长期的学术影响力[3],用近 2 年论文被引次数反映大学短期的学术影响力[3]。

本研究主要采用统计分析法,同时辅以比较研究法[4],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对比看看财经院校与全国高校的科研情况。

2.1   全部学科对比

2.1.1长期学术生产力和学术影响力情况

本文选取2009-2018年的数据来反映长期的学术生产力和学术影响力。

从CESI检索可以看出,2009-2018年间,在CESI收录的182所财经院校的长期学术生产力和学术影响力情况如下:

从长期学术生产力来看,11年发文量较高的5个财经院校依次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37087篇)、中央财经大学(26157篇)、西南财经大学(24577篇)、安徽財经大学(20799篇)、东北财经大学(19901篇)、江西财经大学(19385篇)。与排名第一北京大学219231篇相差6倍。与排名前20名大学的平均值134615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从长期学术影响力来看,11年引证量最高的5个财经院校依次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3525次)、中央财经大学(76211次)、上海财经大学(67199次)、浙江工商大学(66754次)、东北财经大学(61208次)。与排名第一北京大学1550347次相差18倍多。与排名前20名大学的平均值847939次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其中篇均被引最高的5个财经院校依次是上海财经大学(4.38次)、浙江工商大学(3.73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3.21次)、东北财经大学(3.08次)、中央财经大学(2.91次)。与排名第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0.26次相差较大。

篇均被引次数不甚理想,论文被引次数需要加强。

2.1.2短期学术生产力情况

本文选取2018年为当年的数据来反映短期的学术生产力。

从CESI检索我们可以看到各财经院校的短期学术生产力情况如下:

2018年发文量较高的5个财经院校依次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328篇)、安徽财经大学(2306篇)、中央财经大学(2196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965篇)、江西财经大学(1638篇)。与排名第一北京大学19414篇相差8倍多。与前20名大学的平均值12210篇相比,仍有数量级的差距。

2018年引证量最高的5个财经院校依次是浙江工商大学(309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92次)、江西财经大学(204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88次)、中央财经大学(186次)。与排名第一清华大学8533次相差巨大,相差27倍多。与排名前20名大学的平均值5224次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2.1.3短期学术影响力情况

本文选取了2017-2018年论文被引次数来反映短期的学术影响力。

从CESI检索我们可以看到各财经院校的短期学术影响力(2017-2018年)如下:

2年发文量较高的5个财经院校依次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5647篇)、安徽财经大学(5444篇)、中央财经大学(4702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3903篇)、江西财经大学(3682篇)。与排名第一上海交通大学43431篇相差7倍多。与排名前20名大学的平均值28090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2年引证量最高的5个财经院校依次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585次)、中央财经大学(1996次)、上海财经大学(1779次)、浙江工商大学(1757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731次)。与排名第一清华大学48857次相差18倍之多。与排名前20名大学的平均值29030次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总体来讲,财经院校发表的论文质量还有待提高, 各校在追求论文数量的同时也应注重论文质量的提升。

2.2 应用经济学对比

众所周知高校的核心工作是重点学科建设,因此,加强对学校重点学科科研成果分析, 有助于重点学科建设。下面我们以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为例,对比分析综合类高校与财经类高校在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的学术生产力与影响力, 旨在明确高校之间的差距, 以期促进财经院校重点学科建设与发展。

从CESI检索可以看出,11年间,在CESI收录的全部院校里,在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的论文引证量排名中,只有 6所财经高校进入全国排名前30名,依次是 中央财经大学(第10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第11名)、上海财经大学(第12名)、东北财经大学(第13名)。西南财经大学(第14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第20名)。应用经济学的论文引证量分别是40235、36332、35887、33544、33494、27368次,与排名第一的中国人民大学的85504次相差1倍以上。

11年应用经济学的论文发文量排名中,有 4所财经高校进入全国排名前10名。依次是中央财经大学排名第3,为13885篇;西南财经大学排名第4,为13836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第5,为13492篇;东北财经大学第8,为10321篇。

从检索结果可以看出,中央财经大学无论是发文总量、还是论文引证量都位居第一位, 其应用经济学实力较强, 值得其他财经院校学习。

从CESI检索可以看出,2009-2018年间,在CESI收录的182所财经院校里,在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的论文引证量排名中,只有有21所财经高校进入全国排名前100名,大部分学校在国内都排到100名之后,可见财经类高校科研水平发展不平衡。对比全部学科情况,财经院校在应用经济学方面论文数量和质量都在提高, 与一流大学的差距在缩小。

2.3 财经高校全国优势学科

CESI把各校位于全国学科被引量TOP50%的学科列为全国优势学科,其中财经院校的优势学科及排名如下表:

从表1可以看出财经高校共有20个学校进入了全国优势学科排行, 其中涉及的学科门类有21种, 分别为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社会学、统计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农林经济管理、 民族学、教育学、法学、公安学、公共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设计学、安全科学与工程、系统科学、新闻传播学美术学、体育学、美术学、轻工技术与工程。

其中能够进入全国学科排名前10名的学科依次为东北财经大学的工商管理(第5)、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法学(第8)、工商管理(第9),上海财经大学的应用经济学(第9)、中央财经政法大学的应用经济学(第10)。学科集中度相对较高。

3 结论与建议

从以上分析发现各校学科发文量与总被引次数的排名存在较大差异,科研水平发展不平衡。论文质量增长慢于数量增长,引用数排名落后于论文数排名。

在2009-2018年11年间全部学科发文引证量排行榜中,进入全国前200名的学校有6所。依次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45名)、中央财经大学(155名)、上海财经大学(172名)、浙江工商大学(175名)、东北财经大学(190名)、西南财经大学(195名)。进入全国前500名的学校有28所。

2017-2018年2年间全部学科发文引证量排行榜中,进入全国前200名的学校只有2 所,依次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58名)、中央财经大学(189名)。进入全国前500名的学校有 26所。

在2018年全部学科发文引证量排行榜中,进入全国前200名的学校也只有2所,依次是浙江工商大学(188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93名)。进入全国前500名的学校有23所。

从全部学科来看,财经院校近几年的科研情况不容乐观,无论是从长期的学术生产力、学术影响力方面还是从短期的学术生产力、学术影响力方面排名都有下滑,应该引起各校高度重视。

从应用经济学方面来看,通过检索结果分析发现,财经院校在科研生产力方面排名靠前,呈稳定上升趋势,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是在影响力方面还有待加强。学术影响力已经成为制约大部分财经院校建设双一流的主要瓶颈。鉴于此,建议财经院校注重以下几方面:

加强学科人才建设,人才是学科建设的核心,除了根据学科发展加大优秀师资引进力度外,还可以柔性引进学科带头人,带领学科团队快速出成果。

加大对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鼓励教师不仅要在科研数量上出成绩,还应根据学科发展,针对成果的影响力区别奖励,引导教师发表高水平论文。

加强校际间的合作,特别是与国际高水平的大学、机构合作[5],实现资源共享,扩大学校学科的影响力。

加强校企联合,鼓励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同时通过来自企业的项目资金支持来进一步促进学科发展。

通过CESI数據库的引证分析能够定量揭示各高校的优势和弱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财经院校在全国高校科研竞争力排名里的真实位置,便于高校决策者发挥自身的优势,找出问题和差距,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竞争力和影响力[6],以提高我国财经院校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EB/OL].[2015-10-24].]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11/05/content_10269.htm

中国学科影响力评价平台(CESI)试用通知[EB/OL]. [2018-4-24].http://www.lib.buu.edu.cn/art/2019/5/24/art_18582_561159.html

董彦邦;贾佳;. 中国大学学术生产力、学术影响力和学术卓越性的特点分析——基于台湾“世界大学科研论文质量排行榜”的视角[J]. 高教探索, 2016, (09): .

李艾青;林焕翔;史国华;. 基于ESI和InCites的新兴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发展分析——以UM和KAIST为例[J]. 重庆高教研究, 2019, (02): .

胡雯;. 基于ESI数据库的湖北省高校科研竞争力的计量分析[J]. 图书馆研究, 2017, (05): .

邱均平;孙凯;. 基于ESI数据库的中国高校科研竞争力的计量分析[J]. 图书情报工作, 2007, (05): .

作者:高峰

财经院校新闻传播管理论文 篇2:

浅谈中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创新策略

摘要:中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创新策略在于人文、社科与信息学科大跨度交叉的教育模式,应通过强化教师的实践经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将新闻传播教育落到实处。

关键词:中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改革;创新策略

中国的新闻教育从1917年徐宝璜为北大学生开设《新闻学》选修课,到1918年10月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拉开了中国新闻教育的序幕。1998年以前,中国新闻教育一直采取传统模式:“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以新闻职业技能训练为教学重点。”这种模式为中国新闻事业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大大地促进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但也存在着学术含量不足,导致“无学可教”。培养的学生“后劲不足”的弊端。1998年,在中国新闻教育史上具有着划时代意义,这一年,中国教育部将传播学列入新闻教育的领域,大大增加了中国新闻教育的学术含量。中国的新闻教育从此跨入了新闻传播教育的行列。从此,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新闻传播教育不仅在一些理工类、外语类、体育类、政法类、财经院校中生根发芽,而且在一些民办院校、高职院校中也遍地开花,中国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在重视总量扩大的同时,忽视新闻传播教学质量的提高,致使新闻传播教学不能完全适应新闻事业的需要,出现了“育人”与“用人”脱节的现象。面对新闻事业的新的挑战,中国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事业必须紧扣时代脉博,与时俱进,尽快找到对策,走出困境。

一、确文人文、社科与信息学科大跨度交叉的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模式

一是确立多种学科大跨度交叉的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传统的新闻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了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采、写、编、播工作的需要,通过专业知识的讲授,职业技能的训练,培养新闻传播的专门人才。然而,由于传播学教育已经引入到新闻教育的领域,中国的新闻教育已经演变为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原有的培养目标已经不适合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实际情况。与此同时,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及第四媒体的崛起,对传统的新闻教育事业又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为此,必须确立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理念,加大传播视野,将人文、社科与电信、计算机等信息学科进行大跨度交叉,营造一个独特的文理交融氛围。学生在学校不仅要接受文、史、哲等人文学科教育,接受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行为科学教育,还要接受电信、计算机等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要将新闻采访与写作这样的核心课程始终贯穿于新闻传播教育之中,加强新闻采访与写作基本功练习,要加强学生对网络采访、计算机写作、电脑编排、网络系统编辑、网上搜索与网络传输等技能训练,同时学生要多涉猎诸如文学、艺术、教育、经济、政治、体育、哲学、心理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做到博采众长,成为一个杂家,成为一名适合时代发展和形势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即既有浑厚的人文功底、扎实的新闻传播理论基础,又具有现代传播技能,同时集采编与制作于一身,力争做到一专多能。

二是打破专业界线,重新调整课程体系。目前,中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主要分为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播音与主持五个专业,应根据学科发展新思路和市场需求,将五个专业统一划分为报刊采编、媒介管理、网络新闻、广告策划与制作、广播电视采编、主持人、图片传播等专业方向,同时加大选修课的比例。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新闻业发展的需要。作为地方的新闻院校,在开设的课程上,还要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开设一些有用和对路的课程,有针对性地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

二、强化教师的实践经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是强化教师的实践经验。教师是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主体性因素,是培养优秀新闻传播人才的先决条件。只有合格的高水平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为此,必须强化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特别重视教师的在职培养和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对从事新闻传播教育的教师,要着重培养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尤其是现代新闻传播的最新理念的接受能力和信息能力,学校可有计划地分期分批组织教师到国外或国内知名新闻院校去学习和深造,同时,在教学管理上,学校应将教师是否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具有信息能力作为对教师年终考核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提高他们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其次,要加大对外聘教师的聘任力度。要经常聘请本校中文、历史、哲学、法律、经济、管理等学科的专家教授为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授课;同时也要加大对新闻业界的优秀记者、编辑的聘任力度,聘请新闻业界优秀的记者、编辑为客座教授,不但能够及时的把新闻业界最新信息传达给学生,而且增添了新闻教学的活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是要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新闻院校要充分利用学校内部的各个资源,积极建立多个新闻传播教学实践基地。要将学校的校报、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社团的刊物变成自己的实践基地,还有充分发挥新闻传播自身的优势,在新闻学院办内部刊物,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一展才华的机会,还可以筹办网络电视台,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其次要建立媒体实践基地。高校应该和当地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建立广泛而深入的联系,有条件的院校甚至可以和中央级媒体建立联系,这种做法使学生虽在校内学习,却同时受到来自新闻单位的培训和熏陶。同时,学校应与相关媒体建立良好的关系,签订协议,建立学生的新闻实践实习基地,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实习机会以保证学生能够较好地进行实习。

三、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将新闻传播教育落到实处

一是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地采取满堂灌的方式,应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可以采用讨论式教学与模拟教学等方式。案例教学是指以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前沿性的案例为教材,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提供的客观事实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判断和决策的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不是简单的理论加例子,而是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案例中,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模拟教学是指针对教材中的某一章节内容,模拟当时的情景,进行实际演练。比如,针对报纸编辑学这门课程,可以进行模拟编辑部情景的实习,可以给学生准备大量的稿件,让他们进行选搞、编辑等,同时让学生完成对一份报纸的设计、编排和制作并现场进行讲评,增加学生对报纸编辑技能的掌握程度。

二是积极探讨实行新闻传播教育、新闻研究与新闻实践一体化的布局。新闻传播教育、新闻研究和新闻实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新闻教育是适应现代报刊的发展及其对新闻从业人员的需要而产生、发展起来的。伴随着新闻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新闻学、传播学逐渐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日益得到社会认同,传播学学科的兴起使新闻教育整合为新闻传播教育,并对新闻实践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制约。同时,报纸、广播、电视的发展壮大以及第四媒体的出现又为新闻传播学的建立与完善提供了依据,奠定了基础。然而,我国却存在着新闻传播教育、新闻研究与新闻实践分割的现状,这种现状带来的弊端是新闻传播教学远不适应新闻实践的现实和长远需要,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与新闻实际工作不相适应,新闻在职人员的文化素质与新闻传播事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等等,为此,应该积极探讨新闻传播教育、新闻研究与新闻实践一体化的格局,新闻传播教育、新闻研究与新闻实践属于社会大新闻系统的三个子系统,由具有组织、领导、协调和学术权威机制的各级记者协会和新闻学会统一领导、规划、协调、管理、发展。新闻实践子系统由新闻媒体构成,是新闻传播教育和新闻研究的基础;新闻传播教育子系统是大新闻系统的上层部门,由高校新闻院系和新闻单位培训中心双轨组成,服务于新闻实践和新闻研究;新闻研究子系统由新闻研究会所、高校新闻院系、各新闻媒体的研究所以及各级新闻学会构成,是大新闻系统的咨询机构,新闻研究为新闻实践和新闻传播教育提供理论指导。三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依赖,缺一不可,同时责任明确,有利于新闻传播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更主要的是这种“一体化”的构想能够将新闻传播教育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王兰爽)

作者:于伟龙 白嘉新

财经院校新闻传播管理论文 篇3:

新闻传播类专业卓越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摘要:为顺应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大潮,作为北京市属高校,肩负着为首都培养多样化人才的重任,需要进一步优化各种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我院新闻传播学专业卓越人才为研究对象,探讨卓越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可能原因,并试图从发挥各校强势学科带动优势,校内外导师联动,打造新闻传播教育生态圈,培养学生的媒体职业素养等方面寻求突破口。

关键词:高校教育改革;新闻传播学;卓越人才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飞速发展,当前社会环境纷繁复杂、瞬息万变,市场竞争空前激烈。新形势下,作为时代“瞭望哨”的新闻传播行业,如何紧跟时代步伐,培养出适应当前市场需要的专业人才,便成了学者们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本项目以试点培养的高校卓越人才为研究对象,从我校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生专业认同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反思。

一、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动态发展中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卓越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是一个育人和育才的长期工程,在选拔和培养优秀人才过程中存在着几大难题。

(一)文科生多于理科生,课程改革推行难

大多数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大多是文理科兼收,但其中文科比例远大于理科。为了适应互联网科学技术的需要,很多高校要求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开设数学课、统计学等课程。对于大多数文科生来说,学习较为吃力,容易出现厌学、畏难的情绪。本学院从2015年就具有了招生管理类硕士研究生的资格,但一直不太理想,究其原因在于文科生的数学成绩普遍不高。2018年开始转向招收新闻传播类硕士,不再考核数学成绩,才迎来招生的重大转机。

(二)专业技能和学业成绩难取舍

大多数人认为新闻传播学科的人才要性格外放、善于沟通,其实这是一种偏见。对于性格较为内向的同学,学习勤奋踏实,学业成绩也好,但不太爱表现自己,很容易在选拔中被忽视;有些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较好的同学,学业成绩有可能较低。要选出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并非易事,需要考验教师“识英才”的眼力,这为制定标准的人才选拔方案无形中增加了难度。

(三)学生重实践轻理论

自媒体时代,打破了以往的技术壁垒,新的媒介生态系统重新建构,这是摆在新闻传播教育面前较为严峻的问题。传播学卓越班的定位是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希望学生能更好地把所学与实践对接,与行业对接,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各种实习机会比普通班学生更多,学生乐于学习各种技能,但普遍认为新闻传播理论知识过时,在实践中用不上。

(四)频繁的人员流动,学生归属感弱

卓越人才是经过大学一年的学习比拼后,从每个普通班中选拔优秀的传播人才,并有着严格的淘汰机制。若表现不佳,便重新回到普通班,反之,普通班表现好的学生也可以升到卓越班。由于这种流动的机制,班级成员归属感弱。其次,由于全校全院的大力支持,卓越班有着大量的实习机会和利好条件,但有些投入却事倍功半。卓越班级的学生往往会有着莫名的优越感,浪费了不少宝贵的学习资源和机会。

二、问题出现的可能原因

(一)师资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高校教师大多来自各高等院校的博士生,业界经验较少,擅长讲授自己熟悉的领域。对于一些新开设的课程,高校教师由于经验欠缺、时间有限,一般很难轻松驾驭,这也是导致高校课程改革难以推进的重要原因之一。以2013级传播学卓越班的一门课程《传播学概论》为例,这门课是由几位老师共同承担,庞大的专业师资队伍能够扩大学生的理论视野,也是一种较为新颖、高效的教学方式。但这种授课方式也有弊端。例如,几位老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轮流上课导致学生需要频繁地适应各种老师的教学风格,有时候会出现拖慢教学进度的情况,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学院副院长陆彦明认为,目前来看,现在“双导师制”面临的困境是缺乏抓手。到底如何将“双导师制”的作用充分释放出来,还是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作为高校卓越人才的试点班级,需要大量聘请业界人士或知名人士来担任新开发的课程。这些外聘教师一般都比较忙,完成主业之余,才能挤出时间给学生集中上课。这与教学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相悖,导致出现的问题是,业界老师的正常工作状态被打乱,学生的听课状态以及教师的教学效果都难以保证。本学院有一门课请的是外聘老师,课程时间都已安排好,但那位老师一直没时间,只能挤出周末坐飞机从上海赶过来给学生上课,老师很辛苦,学生的学习效果卻很一般,抱怨还很多。

(二)学科专业性不强,学生专业认同感欠缺

正如教育家顾明远教授说:“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即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如果一种职业是人人可以担任的,则它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新闻传播学专业属于交叉类学科,尤其是传播学专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专业课程设置不够专。大多数学校开设传播学的专业课,和新闻学、广告学等专业的课程没有太大的差别,造成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感不强。第二,学科知识散乱。传播学专业没有独立的学科边界,借鉴的是大量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传播学研究的是一切社会传播问题,对于本科生来说,如此广阔的视野,挑战非常大。学生若没有其他学科的知识背景,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在听课时就容易停留在事物的表象认识。近几年来,很多学生毕业后转而攻读其他学科的研究生或改行,造成传媒类优秀人才的大量流失。

三、新闻传播类教育如何面对挑战

去年,我校迎来了第一届卓越班的毕业生。这5年多来,从中发现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同时也有了新的解决思路。

(一)发挥校级平台优势,打造多元新闻传播教育生态圈

作为财经类高校,我们发挥财经类资源优势。2015年4月10日,我校与经济日报社举行了正式签约仪式,共建经济新闻人才培养基地。双方一致围绕培养经济新闻人才为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深化校媒合作,适应当前全媒体时代发展需要,不断提高新闻传播人才的质量。按照共建协议,双方将共同组织有经验和具有较强研究能力的编辑记者与学校教师编写新闻传播案例教材和大学特色教材、共建精品课程和实习实践基地、共同开展业务骨干培训。同时,依托基地共建新型研究平台和国家级研究智库,充分挖掘和利用经济日报传媒资源,创办以各类新型终端为平台的舆情研究产品。[1]

2015年7月,我院先后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以及北京工商大学等四所高校就学院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专业设置、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讨。2016年,与三里屯SOHO北京尚诚同力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建校外实习基地。2017年9月,与经济日报、首都之窗、蜻蜓FM、灵思云途、尚诚同力等多家实习基地开展实习基地建设研讨会。2018年1月,与北京北视英特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签订校外人才培养实习基地协议。■

综合各高校的培养模式,不难发现,设立在文学院下的新闻传播类专业更多的是追求“厚基础”,以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为代表,学习多学科综合知识,力求将传播学和文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人文社会学科进行有效融合。华中科技大学的网路传播专业则更具体,学校强调“文工交叉、应用领先”,将目标更直接地放在大中型网站设计、策划和运营上。■

(二)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采用竞争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95后”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个性张扬,集体意识较为薄弱。教师在引导过程中,既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同时教师需要转换思维,加强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培养他们的团体协作意识。首先,充分利用校报、校电台、校电视台等校内资源,鼓励学生自己办报、全程策划和推广各种活动,如宣传学校的食堂美食、“最美女神”、各种晚会节目等,创建有特色的校园公众号,以及参加各种专业比赛。这些成绩与评优评模奖学金、“2+2”国外交流学习等机会直接挂钩。每年学院会为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同学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分享他们的社会实践成果,同时也鼓励更多学生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

2.校内外师生联动,优化教育教学水平。业界有着丰富的案例资源优势,高校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理论专业优势,和业界教师多开展成果交流活动,两者形成优势互补。实践教学中,不同的教学内容有着不同的授课方法,教师应根据自身的教学优势,以及章节特点的需要有选择地选取探索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等先进的教学方法,既能避免理论的枯燥,同时也能让同学们有不同的听课体验。同时,聘请校内外专家、业界人士来校讲座,拓宽师生们的专业视野。2017年3月,资深IP策划人、乐视影业制片人宫明月老师为卓越班做一场题为《IP经营让你的IDEA价值百万》的专题讲座。2017年5月,“中国MP4第一人”张亚玲女士走进2014级传播学卓越班分享法国文化及礼仪,为提升传播学卓越班说服与传播运作的素质、能力,言传身教,提供帮助。2017年10月,邀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围绕“互联网发展的‘下半场’:技术逻辑与价值准则”为主题的学术讲座。

(三)培养学生的媒体职业素养和责任意识

伴随着互联网长大的“95后”大学生,“上网”已是生活的常态,大部分的信息都来自于网络,大多数学生毕业后,也将从事与互联网相关的工作。作为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有一般网民的媒介素养,同时有着更高的要求。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说:“人人都可以参与新闻的传播,而不可能人人都具有职业道德,也难保证每个人都受到过新闻专业的严格训练,通过他们所传播的信息,很难说是真正新闻还是无知之见。”[3]凯丽·巴札尔盖特将媒介素养教育划分出三个不同的目标层面,一是技术和应用层面,如策划、录制和编辑录音,录像作品;二是语言、语义、美学和价值观层面,如媒介内容的鉴赏,对其中的“偏好”和“固定模式”的辨别能力;三是结构层面,媒介作为社会机构,其结构、经营和运作层面的知识。大多数专业学生能达到第一个层面的要求,其实媒介素养教育有必要适当降低“免疫”的调子,将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定位在学生解读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孩子们不应再继续被保护与隔离,而要试图鼓励年轻人按照其自身特点作为文化生产者批判地参加媒介活动。[4]

第一个层面是了解和掌握技术应用层面。作为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不仅是要了解互联网的各种知识和应用,更重要的是合理运用各种网络应用,能够为自己、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的正面效应。其次,互联网是一个人们重新“部落化”的公共空间,不同小团体,参加着各种虚拟的集体性活动,发出的网络信息真假难辨。作为新闻传播专业人士,我们需要提高网络信息辨别能力,尤其是辨别一些不可信的网址以及虚假信息的能力,尽量减少其他网民在网络世界遭遇谎言和欺骗的機率,增加他们对网络的信任感。再次,提高解读媒介信息的能力。媒介传递信息并非“镜子式”的再现,而是经过后天选择和加工。记者进行新闻报道时,都带有其倾向性,我们在解读信息时要时刻保持警惕。最后,与一般大众不同,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并创造有意义的信息,是当前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基本要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传播者。

注释:

(1)信息来源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官网(http://whycbxy.cueb.edu.cn).

参考文献:

[1]张佳宁,李伟.首经贸与经济日报社共建经济新闻人才培养基地[EB/OL].首经贸新闻网:http://news.cueb.edu.cn/xxyw/rcpx/68157.htm,2015-04-10.

[2]余红.我国985、211高校传播学专业培养方案分析[J].东南传播,2014,(01):12-16.

[3]丁静.博客新闻挑战传统传媒[J].传媒观察,2008,(05):16-17.

[4]黄旦.媒介观念与媒介素养研究——20世纪西方媒介素养研究综述[A].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Center for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tudies for Fudan University)、复旦大学媒介素质研究中心(Center for Media Literacy of Fudan University)、复旦大学新闻学院(Journalism School of Fudan University).“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22.

作者:刘吉冬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实验探究兴趣科学实验论文下一篇:电力通信直流电源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