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环保教学论文

2022-05-02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初中生物环保教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寂静的春天》是蕾切尔·卡逊的作品,书中描绘了地球未来的发展,幻想了环境的变化,自此激发了人类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在21世纪发展的当下,“可持续发展”更是成为了一个重点的发展方向,社会对于环境保护越发重视。环境保护也成为了人类发展过程中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成为了我们努力的方向。

初中生物环保教学论文 篇1:

浅析初中生物教学中环保教育的渗透

【摘要】随着世界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对环保也越来越重视。作为初中基础课程之一的生物学科,是进行环保教育的主要途径,因此,必须引起初中生物教师的高度重视。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该千方百计地做好环保教育的渗透,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素养。

【关键词】生物教学 环保教育 实施方法

环境保护应该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而环保教育是做好环境保护的根本。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许多内容都与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生物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的资源优势,切实做好环保教育的渗透。下面,笔者结合初中生物教学的实际,就环保教育的渗透问题与各位同仁进行探讨。

一、立足生物课堂教学,加强环保教育的渗透

环境保护问题是初中生物教材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在进行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环保部教育的渗透,长期以往,就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环保教育。一是充分利用教材中环保教育资源。对于生物教材中与环境保护有着密切联系的相关内容,应该将这些题材作为环境保护教育的重要资源进行利用。例如苏科版教材中《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7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圈中的稳定与协调》(8年级上册),都是进行环保教育的资源。二是有效整合课外环保教育资源。有的教材中缺乏环保教育的实例,而且篇幅短小,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地挖掘课文环保教育资源。可以充分引入从网上、书籍、报刊上获得的环保教育资源,并将其引入生物课堂教学,与课内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以弥补教材资源的局限性,增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开阔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受到良好的环保教育。例如,在教学《环境的污染与保护》(苏科版8年级下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寻找例子,如乱扔生活垃圾,使用一次性筷子、饭盒和塑料袋,工厂乱排放污水、废水等。其中一次性筷子的原料是树木。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就会导致大批的森林被砍伐,而森林具有保持水土、提供清新氧气、吸收有毒有害气体、净化大气环境的重要功能,森林一旦被破坏,就会出现水土流失甚至发展泥石流等恶劣性灾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在教学青蛙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课前搜集资料,了解青蛙的捕食能力,让学生明白青蛙在扑食害虫方面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做到不捕杀或食用青蛙。还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观察青蛙、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将做实验所用的青蛙完好地放回大自然,以此让学生受到保护青蛙、保护野生动物和保护大自然的环保教育,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开展生物探究活动,做好环保教育的渗透

《初中生物新课标准》指出: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初中学生具有好动性,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开展生物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受到良好的环保教育。一是充分借助多媒体,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多媒体课件可以将五彩缤纷的大自然展示出来,还可以将环保的相关图片、视频等播放出来,让学生在多媒体课件的创设的良好情境中开展学习探究活动。二是分组合作,开展生物学习探究活动。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以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活动。例如在教学有关野生动物时,教师可以将动物世界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了解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对野生动物的喜爱和保护之情。然后,再播放捕杀、贩卖野生动物的违法犯罪活动的图片、视频等,让学生运用生物链的相关知识去认识这些行为的危害,从而激发学生产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情感,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野生动物与人类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三、加强课外实践活动,践行环保教育理念

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环保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地组织学生开展生物课文实践活动。为了达到初中生物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定期组织开展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

一是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课余实践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校园环境进行仔细地观察,对学校的受污染情况和环境绿化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等,指出学习环境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所学的知识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二是充分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大自然,开展生物实践学习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在实践中充分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到公园、社区中调查环境受污染情况、植树造林情况,写成调查报告。三是利用一些特殊的日子举行专题讲座,通过校报和墙报、手抄报比赛等活动都可以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例如,3月22日“世界水日”、3月12日“植树节”、4月2日“世界地球日”,这样不仅能弥补单一的生物课堂教学的许多不足,还能加强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到环境保护的队伍中来。例如,在实践课堂上,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利用板报、墙报、小册子、手抄报以及网络等各种渠道,向学生宣传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让他们懂得环境保护的迫切性与必要性;倡导每个学生从身边的一些小事做起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在每学期的社会调查实践活动中,我们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针对环境所包含的范围,选择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可行的内容进行调查研究。

四、结语

总而言之,环保教育是生物教学中的重要内容,生物教学是进行环保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该将环保教育作为主要的教学任务加以落实,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立足生物课堂教学,开展生物探究活动,加强课外实践活动,践行环保教育理念,做好环保教育的渗透。

参考文献:

[1]潘明慧.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思考[J].凯里学院学报,2009,(03)

[2]杨大琼.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09)

[3]李俊梅.生物学教学与环保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0,(25)

[4]陈辅云.生物教学如何渗透环保教育[J].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2010,(Z1)

作者:李晓静

初中生物环保教学论文 篇2:

初中生物教学中环保意识的渗透探究

摘要:《寂静的春天》是蕾切尔·卡逊的作品,书中描绘了地球未来的发展,幻想了环境的变化,自此激发了人类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在21世纪发展的当下,“可持续发展”更是成为了一个重点的发展方向,社会对于环境保护越发重视。环境保护也成为了人类发展过程中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成为了我们努力的方向。而当代青少年对于环境保护的认识多来源于教育,我们需要将环保意识合理的渗透到课程教育中,构建人与环境和谐的关系。本文从初中生物教学出发,对环保意识的渗透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生物;环保意识;渗透策略

一、深入挖掘生物教材内容,了解环保现状

要想让学生具有环保意识,首先就需要引导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现状。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需要对生物教材中的环保知识进行深入挖掘,让学生对我国环境的保护现状进行全面了解,明确自身环境保护的责任。

例如,在教授“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趣味化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现状。教师可以开玩笑的语气告诉学生“人所排出的尿液和粪便属于身体中的废物,但是对于植物来说这些废物却是宝物”。在人体的代谢废物中含有很多物质是可以促进植物生长的,粪便和尿液中所含有的細菌数量和种类会对身体的健康造成影响。如果病人的排泄物中含有传染类的细菌,就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但是我国的很多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生活污水的排放更加的随意,严重污染了环境,对土壤、地下水等均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对教材中这些隐藏的环境保护知识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现状,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基础。

二、围绕教材内容,激发环保意识

在落实环境保护教育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环保意识是最为主要的内容。教师需要立足与生物教材,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落实环境保护的行为。在初中生物教材中有很多环境恶化对生物圈造成破坏的知识,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围绕这些知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例如,在教授“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知识时,本章节的教学重点就是引导学生关注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让学生养成爱护绿色植物、热爱大自然以及保护环境的意识。围绕本节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进行教学延伸,引出生活中人们乱砍乱伐树木,破坏生态环境,导致水土流失的现状,让学生意识到包括绿色植物对于保护环境的积极意义。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植物破坏所造成严重后果的图片,激发学生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结合生活实际,践行环保行为

环境保护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养成学生环境保护的行为,让学生主动地去落实和实践环境保护工作。在初中生物教材中有很多知识内容都会映射出环境保护的知识,教师还需立足生物教材,引导学生去实践环境保护的行为。

例如,在教授“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一课时就涉及了很多环境保护的知识且与我们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人类活动对生物圈所造成的破坏是多样的,如乱砍乱伐导致生存环境和动植物的正常生长受到影响;树木过度砍伐导致沙尘暴;鸟类捕杀过度导致鸟类数量不断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稳定性造成影响;水域环境受到污染导致赤潮、水华现象的出现;野生动物猎杀导致很多珍稀动物灭绝等。人类的很多行为都会导致环境受到影响。教师需要针对教材中的这些内容,让学生从身边入手对环保行为进行实践。

四、多样化课外活动,渗透环保教育

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学以致用,环保教育的目的也是为了养成学生良好的环保习惯,然后应用到实践中。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不能过于局限,还需以教材为依据,创设多样化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灵活的应用。

例如,教师在课余时间可以组织学生对校园环境进行观察,让学生对校园的生物种类、绿化情况、环境污染情况等进行观察和统计,并对这些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到大自然环境中进行实践,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知晓环境保护从我做起的意义。如,在教授“人与环境”的知识时,组织学生对自身所在的社区进行调查,对社会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自身所学的知识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对于优秀的建议可以文件的形式上报社区的有关部门。同时,教师还可利用一些特殊的节日,如植树节,让学生结合自身所学的生物知识,对植物种子发芽的过程进行观察和分析,总结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环境影响因素等。通过这些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知晓自身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突出学生环境保护的主体作用。总的来说,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多样化的课外活动,是渗透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主要途径。

五、由“大”到“小”的教学方式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从广义和狭义层面来对环境保护进行理解,基于广义层面来说,环境保护不仅包括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还涉及了对地球生物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在落实具体行为时我们需要从整个生物圈的层面出发,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而从狭义的层面来说,环境保护就是从生态环境自身出发,结合自身的所见所闻所感,从生活实际落实对学生环境保护态度的培养,养成学生正确的环境保护行为。两者的不同在于,前者的保护对象是整个生物圈,当然这其中不仅包括了动物和植物,还涉及了一些看不见的微生物等。后者重点是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在北师大版初中生物教材中,涉及了很多生物和生物圈方面的知识,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以公平的态度去对待生物,不管是微生物,还是看得见的庞大动物,亦或者是矮小的花草和高大的乔木都有属于自身的价值,是食物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例如,在教授“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一课时,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绿色植物对于生态环境的作用,对于大气的作用,对于空气氮氧平衡的作用。同时,植物还能稳固土壤,减少土壤水分的流失,对于沙漠化以及河流洪涝等均有较大的预防作用。如果在水中种植合适的绿色植物,还能净化水质,促进水循环。从这些知识入手与后面的章节教学内容进行联系,将环保意识渗透其中,可以对学生的环保意识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可让学生从狭义的层面出发,对身边的环境保护问题进行分析,在家庭、社区、学校中奉献出自己的环保力量,逐步的影响身边的人和事。

总结:综上所述,初中生物课程是一门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的课程,其中涉及了很多生态环境的知识。教师从这些知识入手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素养,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环境保护的一份子。

参考文献:

[1]万长征.论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环保观念渗透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012(026)

[2]郭 颖.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新途径探讨[J].试题与研究,2018(9)

[3]姚 娟.初中生物教学中环保教育的渗透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012(008)

[4]姚 娟.初中生物教学中环保教育的渗透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012(008)

[5]辛莲追.初中生物教学中环保教育的渗透路径分析[J].中外交流,2019,026(047)

(作者单位: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北旺乡初级中学 065000)

作者:杨振富

初中生物环保教学论文 篇3:

刍议初中生物教学中环保教育的渗透途径

摘要:本文的内容首先分析了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环境保护教育的现状,然后讨论了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环境保护教育的渗透方法,包括教材的灵活运用,扩展课程内容,培养环保意识和学习环境保护知识;模拟场景,主题活动等创新型教学方法;整合日常生活细节,组织课外活动,让学生投身于环境保护的实践。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环保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恶化越来越严重,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早已迫在眉睫。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必须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理念,而且必须将环境保护教育渗透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投入到环境保护的实践中去。

1将环保教育渗透到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必要性

从环境保护层面来看,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了巨大的压力,生态环境保护受到严重破坏。社会经济影响生态环境的保护,环境恶化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今,我国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只要体现在环境保护与发展现状不平衡,从而影响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稳定与和谐。环境恶化是在破坏我们依赖的地球,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巨大威胁。当今国际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已经达到影响我们正常日常生活的程度,实行环境保护,不仅是我们的责任,也是对人类自我保护的让步。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知识,提高学生在中学阶段的环境保护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环境保护教育的现状

当前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基生物理论的学习以及学生的生物考试成绩,大多数初中生物教师只是依照课本内容死板的进行教学,没有进行知识拓展。即使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关于环境保护的知识,也只是简单的一笔带过,不会深入的,系统的进行教学讲解。因此,目前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尚未完成对环境保护教育的渗透,也没有灵活地利用生物学教材中所包含的环境保护教育资源。

3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环境保护教育的渗透方法

3.1灵活使用教材来拓展课程内容

初中生物教科书的内容包含了许多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因此,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生物教师应灵活运用生物教科书,探索其中的环保知识,并适度给学生拓展环境保护的知识。例如,在七年级第一单元的课堂教学“生物和生物圈”中,老师可以介绍人类活动破坏生物圈的案例,从而使学生可以掌握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了解环境恶化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合理设计“生物和生物圈”的课堂教学,引导孩子学习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和具体方法。另外,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地拓展环境恶化会破坏的生物生态系统的内容,使学生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

3.2培养保护意识并教授环保知识

环保教育渗透到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必须正确引导学生树立保护意识,另一方面,老师必须将有关环境保护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是一个长期并且潜移默化的过程,首先,教师必须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的现状,并分析环境污染造成的严重危害;第二,老师可以在教室里贴上与环保有关的口号或基本常识,环保知识的传播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只有具备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才能真正实现对生态环境保护。有许多常见的环保知识。例如,三种工业废物是指污水,废气和废渣,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三种废物是指粪便,垃圾和污水。

3.3情景主题导入,自主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情景主题的导入以及教学方法的自主创新来指导学生,激发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环保意识。例如,教师可以使用公益广告视频“无需让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变成人们的眼泪”,引出“节约水资源”的主题,让学生通过情景主题教学来激发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树立“节约用水是光荣,浪费水资源是可耻”的保护意识。此外,教师可以开展以“经济发展重要还是环境保护重要”为主题的环保知识辩论赛,并鼓励学生在激烈的競争和辩论中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环保知识,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加重视环境保护的知识。

3.4结合生活实际,落实点滴小事

教师在开展环境保护教育时,应将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正确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以环境保护为己任。实际上,日常生活中存在许多容易被忽略的环境污染问题。例如,对纸张的巨大需求导致对森林过度的砍伐,并且纸浆的排放会造成水污染,节约纸张就是珍惜森林保护河流。汽车尾气排放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乘公共汽车或骑自行车可以合理地减少空气污染。教师将环保教育渗透到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必须融入日常生活的细节,并在生活的小事中落实生态环境保护。

结束语

生态环境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两者同样重要。自然环境的保护离不开环境保护教育,学校和教师应探索生物学科所蕴含的环境保护教育的潜力和资源,并将环境保护教育渗透到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1] 胡晓东.探讨初中生物课堂如何渗透环保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7(14):184-185.

[2] 辛宁,张秋红,丁素娟.关于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环境教育渗透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7(34):104.

[3] 尤文建.STS 教育与环保意识在生物教学中的渗透[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4):111.

作者:高永龙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质量监管建筑工程论文下一篇:导流措施水利水电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