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中对学生社团建设的初探

2022-09-25

学生社团是学生以相同或相近的兴趣、爱好、特长、信念、观点或自身需要为基础、自发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学生志愿型群众团体, 具有参与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机动灵活等特点。[1]社团文化构成了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校园文化的子系统, 是学校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它与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行为文化联系密切, 相辅相成。校园文化是社团文化建设的发展目标, 社团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础保证。

1 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1.1 学生社团——学生自我完善的阵地

大学生最富有激情和创造性, 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生力军。社团有意识地开展一些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可以满足他们求新知、求娱乐、善交际、善表现的心理需求, 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发展。由于拥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 社团成员团结一心、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促进, 完善了知识结构, 培养了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同时, 社团作为一个自发的非正式群体组织, 也相互约定了一些规范, 遵守这些规范依赖于每个成员的自觉行动, 也需要每个成员自觉维护。在此过程中, 实行自我控制, 自我约束, 并逐渐将道德、伦理、惯例、传统等精神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社团通过自娱、自乐、自我完善的途径达到了解社会、学习社会、强体益智、陶冶情操的教育目的, 已成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阵地。

1.2 学生社团——先进教育的载体

当前高校校园里活跃着三种社团, 一是专业学术型, 二是文体娱乐型, 三是社会服务型。社团的活动紧贴校园生活, 学生参与面广, 热情高、效果好。社团活动的开展搭建了学生发展兴趣爱好、展示个性风采的平台, 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比如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会、党章学习小组等, 以社团为依托, 将“两课”的实践教学活动变成学生课外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又多一个较好的平台, 这个平台既能够展现当代大学生政治思想素质, 又为学生提供一个观察社会、关心国家、参与政治的一个重要阵地。使有限的“两课”课堂教学活动, 在学生的主动参与的社团活动中得到了延伸, 使呆板的教材内容在丰富的社会实际的配合中得到了充实, 变得更加有说服力了, 这也使得学生社团的育人功效发挥得淋漓尽致, 大大推进了校园文化建设。

1.3 学生社团——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力军

学生社团具有目的明确、凝聚力强、学生覆盖面广的特点, 学生社团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理论学习、学术科技、文化娱乐、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体育竞技等校园文化活动, 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 在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培养兴趣爱好的同时, 对建设良好的学风、校风, 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社团活动所形成的文化氛围, 对大学生有着直接或潜移化的导向作用, 深刻影响着每个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的选择, 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手段的群体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内容之一, 对大学生有巨大的感染力、渗透力和熏陶力。[2]因此, 学生社团可以称之为开辟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2 学生社团存在的问题

学生社团是高校精神文明的载体, 以其独特的影响力, 广泛的号召力, 在学生群体中有较强的凝聚力。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当前日趋蓬勃活跃的社团在建设和发展上还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2.1 管理问题

社团成员是以相同爱好和专长聚集在一起的群众组织、随意性和流动性大, 这使社团自身的管理工作具有一定难度。有的社团疏于对人员的管理, 到后期出现成员的散失, 甚至有的社团到后期变成了社团内高级干部的社团!这一切都导致了部分社团不能正常发展, 进而导致社团整体的松散。

2.2 可用资源的有限性

目前, 社团经费的主要来源是:学校行政拨款、社团会员自愿交纳的会员费和社会力量的资助。而学校的行政拨款和社团会员交纳的会费是有限的, 社会力量的资助又不稳定。因此, 社团运作经费比较困难。就可利用的学校资源来说, 由于社团往往是学生自发的社会团体, 在很多方面往往不被认可, 活动场地、设施、器械的使用也因此受到影响。

2.3 社团自身定位的迷惘性

据调查, 很多社团缺乏传承意识, 资料积累不够充分, 有些社团缺乏长久的规划, 不清楚社团本身的定位和所应当坚持的特色及发展方向, 不清楚社团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当发挥的作用和应尽的义务。因此, 社团活动的开展存在短期性、盲目性、重复性。缺乏准确的定位阻碍了部分社团的发展和壮大, 久而久之, 使社团徒有虚名, 并在学生群众中造成负面影响。

3 加强学生社团建设的对策

3.1 加强社团的管理

对社团的设立行为、组织行为进行管理。保证社团日常活动规范, 就必须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 如社团设立、资金来源、外联方式、负责人权益等规范性制度。社团一旦成立, 必须有据可查, 相关文件、文书、工作、活动状况等必须记录在案, 以促进社团改革和正常发展。

3.2 宏观把握, 微观搞活, 充分发挥社团的育人功能

学生社团作为学生自愿组成的群众性组织, 成为青年学生“认识自我, 展示自我, 发展自我”的舞台, 在激发学生的“自主潜能”、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方面发挥作用, 是青年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要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以及自己的特长、爱好和兴趣出发, 来确定组织何种社团, 开展哪些活动, 需要谁来参加, 邀请谁来指导等, 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保证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重要的是在创建过程中, 要激发学生的“自主潜能”, 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 提高学生“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3.3 利用各种媒介, 扩大社团影响力

办好一份学生社团工作刊物, 建好学生社团网站社团联合会要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刊物, 这既是向校内外宣传社团和社团工作的一面旗帜, 又是和广大学生交流思想、探讨社团发展经验的园地。同时, 社团还应积极利用互联网这一媒体, 建设社团自己的网站, 介绍社团自身历史, 宣传社团最新动态, 明细社团各项工作, 弘扬社团传承精神, 并以论坛的形式吸引广大学生关心社团建设, 讨论社团发展, 增进社团影响力和凝聚力。

4 结语

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但因其发展的不成熟, 在某些方面还存在欠缺和不足。面对现有问题和潜在问题时, 应有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 达到更深的层面, 从跟本上解决问题, 更好地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推进和谐校园地建设。

摘要:社团为学生发展兴趣爱好、展示个性风采搭建了平台, 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 发挥了学生社团的育人功效, 也大大推进了校园文化建设。但当前学生社团在建设和发展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本文对学生社团的功效及存在问题做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社团,校园文化,功效,建设

参考文献

[1] 沈千帆, 社团人[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 2004.

[2] 郭秋华, 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1]:59.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房地产企业并购中融资风险及对策探讨下一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