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教育情况工作汇报

2022-11-29

工作汇报,顾名思义就是对一定时间周期或者任务周期内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并以文字的方式撰写出来,对于取得的成绩、不足进行总结,以便于更好的完成工作。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镇教育情况工作汇报》,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镇教育情况工作汇报

**镇教育情况工作汇报

一、基本情况

**镇地处闽南金三角的东溪流域经济中心,东邻洛江区马甲镇,西接本市康美镇,南临丰州镇,北连梅山、洪梅镇。晋江支流东溪横贯境内,省道307线泉永德公路穿越南北。全镇面积87平方公里,镇区面积l O.2平方公里,辖4个社区委会,l 8个村委会,人口万人,旅外侨胞、港澳台胞5万余人。现有小学24所,在学生8074人;完中校l所,在校学生1227人;初中校3所,在校学生4653人,学龄人口入学率3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2所镇办幼儿园,1所社会力量幼儿园;25个村办校管的幼儿园(班),在园幼儿总数1521人,学龄幼儿2049人,入园率74%。。连续五年教育两基工作顺利通过省、市政府的检查评估,中心小学获得南安市教育两基先进单位。

二、领导重视,措施到位

我镇于XX年全面启动“双高普九”工作。成立实施“双高普九”工作领导组,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担负起实现“双高普九”目标的责任。

l、加大经费投入,确保“双高普九”工作良性运行

我镇根据实际情况,多方筹措资金,集中财力解决办学困难问题。在镇财政处于相当困难的情况下,挤拨资金,确保教育经费的投入。XX年我镇自有资金l058万元,投入教育265万元,占25%,用于初中校、小学教师工资、山区补贴等,另投入建小学配套室27万元,危房改造255万元。教师工资全部兑现。XX年计划镇财自有资金投入教育万元。(其中l一5月份已投入万元,洪新中学8万,四都中学5万,**中心小学lO万,其它费用万。6一l 2月份应投入:四都中学教学楼10万,**中心小学60万,洪新中学40万,**中心小学广场40万,各中小学修缮费40万,各山区边远校教师补贴lO万)。

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育素质

首先抓好学校领导班子的建设,提高班子成员的整体素质。先后对学区撤销后中心小学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对4所中学的班子进行充实,对部分小学的领导进行考核选拔,使得一批德才兼备的同志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提高班子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同时,我镇中小学坚持校长上岗制度,并不断参加各种培训,目前中小学校长已有4人参加高级研修班培训,有l 0人进入十五期间校长提高班培训。

其次是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力争配强师资力量。我镇重视中小学教师的学历提高和各项培训工作,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全镇中学教师371人,其中专任教师368人,本科毕业7 1人,本科在学18人,大专毕业253人,高级教师l 7人,中级70人,全镇小学专任教师4l2人,本科毕业6人,本科在学3 5人,大专毕业l90人,占专任教师%,大专在学l09人,中级职称86人。

3、巩固“两基"成果,实现“双高普九”目标

首先,加强控辍工作的组织领导。镇政府每年与各中学、中心小学签订控辍责任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制止流生。其次发动各方力量对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给予减免或助学。中心小学对370名二女户学生进行减免,对24名特困学生进行发放扶贫助学款,中心小学、新侨中学建立扶贫助学基金会,城监中队对6名特困生发给每人200元助学金,商会开展特困生挂钩扶贫助学工程,镇党政成员每人扶持一名贫困生。

通过各种巩生制度和控辍措施的落实,全镇小学在校生辍学率O%,适龄入学率%,残疾少儿入学率95 .2l%,初中阶段入学率为95%,初中阶段辍学率%。

4、加快完善学校内部设施建设,从速从快改造危险校舍

一是完善学校内部设施建设。我镇中小学克服重重困难,想方设法多方筹措资金,加快教育技术现代建设步伐。全镇中学共投入资金170万元装备计算机400多台,多媒体教室6间,语音室6 间。小学共投入资金270万元,共有多媒体教室6间,语音室6间,电脑600多台,电脑室24间,打印机50台。加快小学十配套建设步伐,投入1 00多万添置各种教学设备。

二是加快学校危房改造工作。近两年来,镇政府认真制定改造计划,逐校规划,有条件先建,无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拆建,力争至XX年完成所有危房改造。目前已完成了**中心小学迁建、三林小学、葵山小学的危房改造。

(1)、已改建5920平方米,其中四都中学实验楼一座2810平方米,办公楼一座1458 平方米,共投入资金240万元,由旅港侨胞戴明瑞(150万元)、港南联会(40万元)、镇政府(40万元),鼎力资助,现已投入使用。前峰小学教学楼725 平方米已竣工,注礼第二小学900平方米教学楼已竣工。两所学校均由华侨和镇政府集资建设。

(2)、正在改建面积7399平方米,其中燕溪小学3500平方米、拟投资230万元、东林中心小学559平方米、葵山小学1500平方米、大洋小学1040平方米、福林小学800平方米,因资金短缺进度较慢。燕溪小学由戴明瑞先生和镇政府共同捐建,东林中心小学由社会贤达捐(集)资建设:葵山小学由镇政府投入l2万元,并发动邵逸夫、许书展、开元寺等捐资建设:大洋小学由企业家王金凤投资58万元拆建。福林小学由多方集资捐建。新侨中学投入350万元,新建校舍8011平方米,投入资金30万元添置教学设备。

5、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办学水平

我镇中小学积极参加基础教育课改实验,中心小学开创“课改论坛”的网上投稿,得到教育部基教司领导的赞扬。新侨中学、中心小学被评为南安市课改先进单位。同时,新侨中学顺利通过省级达标中学、洪新中学通过泉州市达标初中,**第二中心小学、注礼中心小学通过省农村示范小学验收,**中心小学新基础实验顺利通过专家结题。

三、存在困难和问题

普通教育存在经费缺口大,办学条件改善受到制约,中小学在改善办学条件过程中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是小学十配套建设举步维艰,进程缓慢;二是教育技术信息现代化的问题,中小学取消上机费后,各校计算机室的维修、升级、耗材已成为制约信息技术教育的瓶颈,小学计算机课的开设目前计算机故障没钱维修现象日益严重,一部分小学多媒体教室的设置资金没着落。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硬软环境设施均需大量的办学经费是目前实施素质教育重中之重;三是危房改造资金不到位,村镇财政没能力负担危房改造的巨额支出。危改进度受阻,镇政府努力坚持以财政25%投入教育,同进争取多渠道筹措资金投入,争取不断充实中小学的教学设施和设备。

我镇基础教育发展几年来虽然取得不少变化,但短期内要改变教育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状况,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还须做艰苦的努力。我们将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树立效益意识,积极探索教育发展的新体制、新模式,加快教育改革的发展的步伐,为我镇早日实现“双高普九”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高虹镇教育工作有关情况汇报

2012年8月

近年来,随着高虹镇节能灯行业的快速发展,“新高虹人”(外来务工人员)不断增多,解决本地和外来人员子女的入托入学问题成为迫切需要。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镇中心学校和各幼儿园认真落实教育工作有关要求,努力让所有适龄孩子“有学上”和“上好学”。

一、教育事业现状

2012年暑假,根据市政府的要求和市教育局的安排,结合我们高虹镇的实际,我镇撤销了镇中心学校初中部,变九年一贯制为六年制;平稳撤并了3所不规范的备案制幼儿园。原在高虹镇中心学校就读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初中生,分流到天目初中、锦城三中和青山初中就读。本镇户籍小学生和“新高虹人”子女小学生,在高虹镇小学就读。目前,本镇共有1所小学、3所幼儿园。德胜校区为一二三年级,福胜校区为四五六年级,全校可容纳1300余名小学生。幼儿园3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所——高虹镇中心幼儿园(德胜园区为托小班,福胜园区为中大班)。2所杭州市农村规范民办幼儿园(景亮幼儿园、长溪幼儿园),原3所备案制幼儿园的幼儿安排到中心园就读。全镇小学和幼儿园共有教职工130余人。

二、教育发展理念

1、教育优先发展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我镇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需要,把我镇的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事业逐年推上新台阶。最近三年(从2010年起),我镇加大教育事业投入1650多万元。其中基础设施投入1500余万元,在福胜山上新建和改扩建了小学教学楼和中心幼儿园,并铺设上了塑胶田径场;德胜校区也正在改造、扩建中,计划在现校区北面再征地13亩,明年也将铺设塑胶田径场。一位在高虹任教并退休的老校长说,“过去六十年,不如最近这几年”。几位高虹籍的市人民代表在参观视察了福胜新校区后感慨,自己的母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年暑假里,镇政府花代价对3所在卫生、食品、场地等方面不规范的备案制幼儿园进行了撤并,尽可能消除幼儿园安全隐患,让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2、教育服务经济。

近年来,随着高虹镇特色产业——节能灯行业的快速发展,企业招工需求有增无减,“新高虹人”(外来务工人员)人数也不断膨胀。随之而来的是“新高虹人”家庭子女的读书问题成为企业招工的难题。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帮助解决企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入

2 托问题,保障他们“有学上”和“上好学”。根据学校和企业的初步报名(正式报名是9月2日)情况,2012年秋季开学,镇小学共开设33个班级,1300余名学生。一二三年级各6个班在德胜校区;四五六年级各5个班在福胜校区。其中“新高虹人”子女800多名,占了65%。全镇3个幼儿园(1中心2规范)在园幼儿近1000人,本镇幼儿近300名,外来幼儿占了70%多。基本满足企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园入学需求。

3、教育要培养人。这些年来,高虹镇在发展教育事业上秉承“教育是培养人的”这一理念,教育资源共享,不分本地生外地生,所有在校学生一视同仁,平等享受全校教育资源。从培育教师爱心、开展关爱活动、成立家长学校等方面积极探索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新模式。开展“2+1成长伙伴”—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长期陪伴关怀项目,一个高校志愿者和一个义工成员结对一户外来务工家庭关爱活动;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长期陪伴,打造第二课堂加户外体验的活动;“同在蓝天下,共享童年乐”趣味运动会;走进工作车间、体验父母工作艰辛的“感恩教育”;一把爱心剪,一段深深情,免费为学生理发的爱心活动等等。通过多种多样的关爱活动,让外来务工者子女享受到第二故乡的阳光教育,让孩子们健康茁壮成长。

三、困难和问题

1、资金相当紧张

这两年的教育基础设施投入达1500多万元。根据现行的政策,市财政对一类乡镇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补助只有50%。教育费附加本来按比例返回,每年有七八十万元,但今年到现在没有下拨一分,据说义务教育保障体制要调整。目前,教育基建工程款尚有500余万元还欠着。“尊师重教”是我们的一贯传统,全部是乡镇自行负担,每年的教师慰问经费要20多万元。

2、学生人数不可控

据统计,近六年来,学校每年的班额都以两个班的速度在递增,但教学资源相对有限,每年都是绞尽脑汁想办法,挖掘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保证扩班教室到位,今年也是如此。学校虽然虽然新建了教学楼,撤掉了初中部,但还是比较紧张(因为食堂改造拆掉了四间教室),德胜校区减掉了舞蹈室和图书室、压缩办公室来保证18个班级的普通教师到位;福胜校区虽然撤掉了初中部,学校也只能把实验室拿来当普通教室用。学校的这些做法都是为了能够保证每一位学生有书读。今后,根据节能灯产业发展形势,外来务工人员人数也很难预测,“新高虹人”学生人数同样也不可控。教育事业发展也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

第三篇:XX镇创建教育强县工作情况汇报

铸就现代化教育平台再创新世纪教育新高

**镇地处**北部沿海,位于风光旖旎的象山港畔,背靠大陆,三面环海,总面积76.28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积21平方公里,现辖有21个行政村,人口16213人。**自古以来物产富饶,民风淳厚豪放,是有名的水产养殖基地。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更是蒸蒸日上,快速前进。特别是今年国华浙能**电厂落户**,为我镇经济的高速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现**镇已被列为临港开发区。XX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3.07亿元,财政收入达924.79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00元。目前,全镇共有中心学校1所,小学1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幼儿园6所。全镇初中共有8个班级,教师20人,学生323人;小学共有21个班级,教师39人,学生856人;幼儿园入园幼儿359人。基本建成了农村教育合理的网络体系。我镇于一九九五年顺利完成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工作,通过了“两基”验收,一九九九年通过宁波市“两高”验收。自县委、县府提出了创建省教育强县的奋斗目标之后,我镇抓住这个有利时机,迎难而上,经过多方努力,全镇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教育实力进一步增强,教育面貌焕然一新。这为我镇教育迈向现代化铸就了广阔的平台,这将为地方经济的辉煌,做出应有的贡献。现将我镇在创建教育强县工作中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具体做法

1、高度认识,统一领导,努力营造“创强”的气氛。创建教育强县是全面实现我县人民走上小康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拉动我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次难得的机遇,创建教育强县是经济发展的催化剂,这不光光是县委、县府的事,而是我们全县人民共同的大事、要事,也是我们**人民的重事。自县委、县府提出创建教育强县的目标之后,**镇政府立刻把教育工作纳入到政府工作的总体规划之中,把“创强”作为一项首要工作,列入政府工作的日程之上。镇政府召开教育工作会议,制定了有关教育发展计划,目标。并且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亲自带队走访每一个学校,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镇党委副书记、教育副镇长为副组长,教育干事、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强”领导小组,提出了本镇“创强”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工作方向等。并且把“创强”工作列入政府工作的责任考核内容之中,使“创强”工作在我镇真正落实到实处。今年初,县委、县府向**镇政府下达了有关“创强”的工作任务。在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之下,我镇的工作方向更加明确了。接着,镇政府与各部门、各学校签订工作责任状,主管领导亲自抓此项工作,一层一层落实,一层一层严抓,切实把“创强”工作的各顶内容真正落实到每一个角落。自年初以来,**镇的“创强”工作逐步加强,镇政府与各部门、各单位、各村经过充分协商,认识到一切工作以“创强”为重,于是,全镇上下展开了一场以“创强”为主要内容的全民运动,镇文广站、各校大力宣传“创强”的意义,各村也积极营造良好的“创强”氛围,使每个家长都知道“创强”工作,使每个群众都认识到“创强”工作的重要性。各校在“创强”工作中更是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到“创强”工作中来,每个学校都争创“强校”,使各学校的管理及日常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道路,推动了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使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要性深入人心,经过努力,我镇形成了两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为龙头的办学体系,使我镇的教育得到了优化。

2、政府重视,社会筹资,加大对于教育的投入。教育要发展,投入是关键。我镇在教育的投入上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实现了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筹资为辅的体制,使办学条件和教育设施得到切实改善。伴随着我镇的工业产值逐年稳步增长,教育附加费也逐年增长。为保证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镇政府力保“三个增长”、“两个提高”,做到足额征收,专款专用。自XX年至XX年教育附加费这一项收入就已累计达215万元,镇政府已将教育附加费全额用于发展教育事业上,重点用于危房改造和新建校舍上。俗话说得好,“家和万事兴”,**镇这个大家一向以来群从基础好,集体观念强,对公共事业十分关心,对教育事业更是热心。自1999年开始,我镇已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危房改造、新建校舍工作。但要彻底改变我镇原来的教育格局与面貌,单靠镇政府的能力一下子难以达到。我镇在原来,除中心小学外,其余中、小学校舍都是危房和破旧校舍,教育基础建设较为薄弱。但自从要建造校舍的消息传开以后,社会各界纷纷捐款出力,就XX年10月至XX年9月这一年的时间里,我镇自筹资金达到300万元,其中企业家捐款达140万元,建成了中心小学新校舍。XX年5月,当镇政府决定要建中学的消息传开后,**镇的社会各界又一次掀起新一轮捐款浪潮,各位企业家纷纷解囊相倾。宁波生命力集团老总尤明杰早在XX年就出资15万元资助建造镇中心小学,这次又划拔了30万元捐助学校。他的一番肺腑之言更是道出了一名**人的心声,让人感动。他说,加快**教育的发展,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我们也有责任,我曾当过民办教师,深知教师的辛苦,只有改善教学条件,才能让他们安心为我们家乡工作。华东机电刚刚征地150亩建了新厂房,总经理尤孝文听说家乡建校舍缺钱,硬是挤出40万元无偿捐给学校。宁波福托有限公司老总尤林茂也捐了30万元。宁波天普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江峰搪铝、三木、变流设备等企业老总们都来了,相继解囊相助,又一次捐得150万元,至XX年8月,顺利建成了投资280万元的中学新校舍。到今年,当再次要建造镇中心学校教师宿舍与薛岙九年一贯制新校舍的消息传出后,薛岙及峡山的企业家们又一次捐款相助,到目前资金已到位,并成功招标。峡山经济合作社早在制定建设规划时,就把当时被称为“夹心肉”的黄金土地无偿提供给学校,一共40亩,不久又预留30亩用地作为学校长远发展之用。真可谓“众人拾柴火焰高”,正因为如此,所以我镇的诸多教育难题都能迎刃而解。到XX年下半年投资300万的薛岙九年一贯制新校舍及投资120万元的中心学校教师宿舍相继动工建设并建成后,届时,我镇将全面告别身处破旧校舍的历史,完成危房改造任务,基本达到省、市教育现代化建设标准的要求。

3、合理布局,夯实基础,逐步走向教育现代化。学校要发展,规划是龙头。只有合理布局了,学校的现代化才会得到保障,才会得到发展。我镇原有小学八所,地域分散,办学规模偏小,基本上是一村办一学,生源不集中,校舍破旧问题突出,这样师资力量得不到合理的分配,并且由于学校的分散,各村经济能力有限,大多数小学还存在着危房的问题,办学条件极差,制约了**镇经济发展的后劲力量。1998年,镇政府到现场办公,做出撤并学校的决策。为了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化了大量的精力,终于做通了村民的思想,使村民从落后的村族观念转移到正确的科学思想观念上来,从而成功撤并了2所小学,到XX年中心小学新校舍建成后又乘机撤并了4所小学,现只剩下中心学校和薛岙小学两所。学校数量减少了,财力也集中了,办学的力量自然也就加强了。XX年镇初中新校舍建成后,在县教育局领导及各方的大力支持下,把镇初中和镇中心小学合并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镇中心学校。并规划到XX年九月,把薛岙初中教学点和薛岙小学合并成另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薛岙学校,现薛岙学校已成功招标,马上将动工兴建。这样全镇学校调整为两所,从而做到合理使用经费,资源共享,均衡教育,减少重复建设,从而达到提高办学质量的目的,同时减少学生流动,使生源稳定并充足。使我镇的办学方向成功走出了一条由“小校”到“大校”,由“大校”到“优校”,由“优校”到“强校”的道路。随着中小学新校舍的建成,配套设施和相应的设备也逐步跟上,除XX的镇政府拨款20万元建成小学食堂和学生餐厅外,XX年又拨款40万元建好中学食堂和学生餐厅,使食堂和餐厅符合卫生安全规定,经县卫生监督所检查合格,另外又投资40万元建造与新校舍配套的活动场地和校园绿化。中心学校的中学部还在今年配齐音乐室、劳技室等设备,目前在办学设备方面已基本上达到了现代化办学设施的要求,办学条件已得到明显改善。

4、强练功底,提升素质,切实提高教育的质量。为有效推进素质教育在我镇遍地开花,跟据县委、县府颁发的《深化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我镇在办学思路上也摸索出了一些自己特色的运行机制。要办好学校,除了硬件条件外,还要有好的教师,现我镇小学教师学历均在中专以上,合格学历100%,中学教师学历均为大专学历以上,合格学历100%。并积极鼓励中小学教师参加高学历培训,每年镇财政都拨出一部分经费奖励获得高学历的教师。近几年来,参加并获得大专学历的小学教师共有18人,占小学专任教师总数的56.25%;中学参加并获得高学历的教师共有7人,占中学专任教师总数的46.67%。在县教师进修学校的组织和指导下,我镇让全体教师都参加校本培训、按需培训。近几年来,广大教师参加了教师基本功培训、新大纲培训、教学技能培训、教育科研培训等。通过培训,教师提高了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有教育教学论文在县里、市里获奖;不少教师被评为教坛新秀,极大地提高了我镇广大教师的业务素养。在学生思想上,我们始终把学生的德育工作放在第一位,不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几年来,中小学都获得“县文明学校”等称号,在校生违法犯罪率为0。尤其是中心学校的小学部还被评为“日常行为规范达标学校”、“省十佳少年科技校”、“县安全综治先进集体”和“少先队县雏鹰大队”等荣誉称号。学校还非常重视安全教育、卫生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优化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研究性、探索性的学习。每个学校常年开设教研课,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心学校还开展了信息技术教育课,注重体、艺、科技教育,形成了富有我镇特色的书、画、数奥等教育科目。如在小学开展的艺术和科技等特色活动中,经常取得优异的成绩,就近几年,学生书画作品在县、市获奖的累计达四五十人次;学生舞蹈与器乐等多次获县级以上奖项;数奥兴趣小组的学生多人次在县里获奖,并闯入决赛,获全国

二、三等奖。通过素质教育,学生的素质普遍得到提高,得到了个性的充分发展,也使我镇的教学质量常年名列全县前茅,为高一级学校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素质的人才。尤其在XX年的中考中,四个班级212人参加考试,**中学正取生达8人,超过分配指标一倍以上,被知恩中学录取的达17人。在风华书院招生文化素质测试及小学毕业考中,历年成绩都名列农村学校的前茅。这些成绩都是有目共睹的,正是因为这样,才使得我镇的教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一份付出,一份回报,正是在我们**镇政府的广大工作人员、尤其是学校的教师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艰苦创业、辛勤劳作之下,源源不断地为教育事业输入各种养分,我镇的教育事业才会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才会如此蓬勃发展、永保活力。才会使地域面积小、人口小的**小镇打造成教育强镇,经济强镇,在**之中屈指一数。

5、改革创新,持续发展,整体盘活教育的潜力。教育改革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动力,是全面推进素质的根本保证,也是当今社会发展时教育的要求。在我镇的教育事业上,也不断地进行改革创新,探索有益的发展道路。自镇教委机构撤销以后,成立了镇教育经费结算中心,各校财务工作统一由结算中心管理,使财务制度得到了规范,使有限的教育经费,在镇教育结算中心的统一领导之下,合理、有序、有利地利用,真正做到了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在学校管理体制上,实行中层领导公开选拔,竞争上岗。通过自荐、资格审查、演讲、考评和公示等程序,使一批优秀的教师脱颖而出,走上了学校中层领导的岗位,使学校形成了良好的领导班子,使学校的老师更发挥出其内在潜力,更好地为教育服务。我镇在教育工作中,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镇政府在政府工作中明确制定全镇教育的计划,要大力发展基础教育,扶持成人教育、幼儿教育。在基础教育中,为了巩固“普九”的工作,每学年都做好摸底排查工作,逐个对照学龄儿童入学情况,制定好各种各类表格。对不明情况的学龄儿童,派专人专门登门拜访,摸清情况,落实学校,绝不使每一个学龄儿童流失在外。不断提升自身的办学质量,不断规范收费工作,使学生满意,使家长满意,使社会满意。正因为如此,自1996年以来,中小学入学率、普及率、巩固率都达到100%,初中升学率达到80%以上。

学前幼儿教育也有长足发展,全镇现有6所幼儿园,其中镇中心幼园为国有民办,其它均为民办。在幼儿教育的师资队伍中,许多优秀的教师扎根农村,其中有三名教师为公办。这样我镇的幼儿教育形成了以镇中心幼儿园为中心,辐射全镇的格局。弱势群体在我镇的教育问题上也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全镇共有54名特困生,我镇通过与各单位、全体党员、干部结对子的形式得到了妥善的解决。并且学校还采用减免学杂费,社会各界捐赠的形式,使一批在经济上存在一定困难的学生能安心学习。对外来民工子女,针对民工为我镇、我县的经济做出不少贡献但经济相对困难的情况,采取一系列减免借读费的优惠政策,畅开接纳民工子女,使民工子女能得到教育,使民工安心为**工作。成人教育也稳步发展,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在水产养殖这个品牌上大做,针对**地处沿海,水产养殖较多的特点,成校特地请有关技求人员下乡为渔民讲解知识,有时深入海岛为渔民服务,收到了不错的成绩。

二、达标情况

1、普及程度

(1)全镇6—11周岁儿童1092人,已入小学1079人,已入初中13人,入学率100%。

(2)全镇12-14周岁少年740人,已入小学140人,已入初中550人,初中毕业50人,入学率100%。

(3)6-14周岁残疾儿童1人,已入学1人,入学率100%。

(4)小学毕业生135人,已毕业135人,毕业率100%;初中毕业生167人,已毕业166人,毕业率100%。

(5)小学毕业生135人,升入初中135人,升学率100%;初中毕业生166人,升入普高46人,升入职高88人,升学率80.24%。

2、办学条件

(1)学校占地面积49520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42平方米;学校建筑面积11424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9.69平方米。

(2)学校装备教学仪器:中心学校达到I类;薛岙小学达到III类。电教设备:中心学校达到II类;薛岙小学达到II类。音乐、体育、美术器材、劳技器材:中心学校均达到规定要求。图书:19444册,生均16.49册。电脑:63台,平均每18位学生1台电脑,达到省平均水平。中心学校体育运动场地10200平方米,相关体育设施正在建设完善中。

3、教师队伍

(1)小学教职工总数39人,其中专任教师32人,大专学历18人,中专学历14人,学历达标率100%。继续教育参加率100%;校长培训率100%。

(2)初中教职工总数20人,专任教师15人,其中大专学历8人,本科学历7人,学历达标率100%。继续教育培训率100%;校长培训率100%。

4、教育经费

(1)教育附加费征收XX年

48.49万元XX年

61.87万元XX年

105.6万元

(2)年生均教育事业费小学:XX年953元;XX年1593元;XX年1970元。初中:XX年868元;XX年1376元;XX年1959元。

三、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打算对照教育强县的要求,我镇还存在着不少差距,主要是:

1、校舍不够完善。虽然我镇已加大投资力度,建造了镇中小学的教学楼和师生的食堂、餐厅,但还未建造师生宿舍,使师生只能暂住于教学楼上,影响了教学辅助房的正常发挥。

2、设施不能满足。教学仪器劳技、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教学设备按教学需要还有较大距离,电脑及有关电教设备体育设施、图书等还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3、生源不足。虽然中心学校合并后已基本达到18班,但初中的学额不足,生源外流现象比较严重。明年的薛岙九年一贯制学校也只有9班。

虽然我镇的教育还存在着以上几个不足,但我们会加倍努力克服,争创教育的辉煌。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计划投资100万元,力争在XX年3月份前建成中心学校师生宿舍。

2、配齐中小学劳技室、音乐室、美术室及教室“四机一幕”等设备;并且发挥图书室功能。

3、争取生源不流失。努力提高办学质量,提高师资水平。并提高教师地位,使优秀教师安心本镇的教育事业,使本镇的教学质量在全县独树一帜,使学生满意、家长认可、社会赞同。并且全免民工子弟入学借读费,以此来吸引民工子弟生源。

4、完善成人教育,发挥成人教育中心的作用。

5、建造田径运动场,明年首先建造好校内田径场及相关的活动设施,其次把峡山经联社规划的运动场土地用起来,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在XX年前建造好标准运动场。

6、推进教育改革,办好特色学校,使**教育成为我县的一个窗口。我们相信,不管我们将要面临的发展道路如何曲折、如何艰难、如何漫长,只要通过我们全镇上下干部、教师、群众的共同协作、共同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镇的教育明天将会更加光明灿烂,**镇的经济明天也将会是天马行空,一跃千里。

第四篇:余井镇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情况汇报

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新时期党的组织建设和农村党员干部教育的一项新的伟大工程,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全新的工作。为抓好这项伟大工程建设并有效发挥其作用,余井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认真传达贯彻上级有关精神,明确指导思想,精心组织,扎实有序开展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各项工作,强化终端站点播放管理员日常管理,加大硬件设施建设及检修力度,进一步转化学用成果,突出抓好远程教育“建管学用”工作,使全镇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余井镇是潜山县城的北大门,距县城10km,全镇总面积134平方公里,城镇规划区面积5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6.2万人。现有党员1680人,党支部32个,其中村党支部13个,居委会支部1个。共设终端接受站点15个,现有党员1680人。在县委组织部、县电信局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各接受终端已全部安装到位,目前已按照上级要求,做到了标牌和制度上墙,组织和人员到位,管理员操作熟练,收看次数达标,收看记录完整等基本要求。工作中我们管理实现规范化、设备维护及时化、学用实现经常化,远程教育工程的“党员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的目标正已初步得到显现。

党委组织部门要按照活动要求,精心制定实施方案。要把“双创双争”活动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纳入创先争优活动范围,纳入到基层党建工作三级联创目标考核体系中。要落实县乡村党组织抓创争活动的责任,明确责任人;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选派干部、大学生“村官”、站点管理员的作用,不断提高服务水平。要切实加强具体工作指导,把“双创双争”活动与日常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活动取得实效。要加大先进典型宣传力度,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推动远程教育工作再上新水平。

二、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健全机构

为做好远程教育领导工作,切实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任务来抓,镇党委、政府专门召开党政领导班子会议,对此项工作进行具体研究和布置,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远程教育领导小组,并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全面抓好远程教育人员队伍建设工作。

2、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为使广大党员群众对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有更好地了解,通过召开镇、村两级干部会议和实地操作培训、广播宣传等途径,大力宣讲开展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实用性,使广大党员群众充分认识到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目的及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为抓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扫清思想障碍,从而形成良好的学用氛围,进一步推动了我镇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深入开展,通过在全镇开展“双创双争”活动,以创建先进教学服务平台、创建示范终端站点、争当优秀站点管理员、争当学用标兵为创先争优活动重要载体,激发和调动了广大远程教育站点和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性。

3、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实行科学管理

抓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镇党委在努力抓好站点建设的同是,从建立完善管理队伍,健全站点规章制度等方面入手,强化对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具体采取“三抓”:一是抓好站点设备建设。为抓好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省委组织部配备了专门远程终端接收设备,但各村原有的电视机等大多已老化,为适应现代远程教育的需要,镇党委采取政府补一点、村本身解决一点的措施,共投入3万多元,配备了15台电视机,为远程教育的开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二是抓好站点人员培训。每个村挑选一名年纪较轻,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村干部作为终端站点管理员,邀请县电教办及县电信局专业技术人员专程到我镇为15个终端站点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他们基石掌握了操作技能,为逐步提高他们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打下了基础。三是完善管理制度。根据管理人员职责及有关制度,按章操作,规范运行,将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同时健全收看记录簿,信息反馈登记册、设备器械登记簿、站点名册等资料,将每次收看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信息反馈等详细进行登记,及时向镇反映各村远程教育工作情况,让镇远程办充分了解、掌握全镇各站点利用情况,以便有效地提高其使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形成远程站点建管学用长效机制,将远程教育纳入到基层党建工作目标考核体系中,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选派干部、大学生“村官”、站点管理员的作用,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五是镇党委定期开展督查活动,及时掌握各村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开展情况,根据需要下发整改通知书,为更好地发挥远程教育服务党员干部学习使用工作的需要。

三、作用及效果

1、通过远程教育学习平台,广大党员干部学习更便利,学习内容更丰富,学习教育更富有成果,学习画面直观生动,提高了党员群众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电视上网”在课件学习时带有画面和解说,且内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生动直观,让党员干部和基层群众更容易接受,让广大党员群众能自觉地参加学习,从而提高了远程教育的实质性作用,提高了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开拓了视野,锤炼了党性。直观感受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升华了自我,深入学习了解和掌握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增强了履职能力。

2、发挥了培训农民的阵地作用。注重远程教育与农民培训增收相结合,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和多媒体制作技术,对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进行实用培训。一方面,把农业科技知识方面的培训与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具体项目实施有机地结合起业,帮助群众学以致用,让他们在实际生产中提高技能,获得效益,增强“学、用”的实效性。另一方面,满足了现代农民的文化知识需求。

3、开阔了视野,增强了农民的创业本领。通过远程教育的学习,农民群众的视野开阔了,有了致富思路,感知了农村的天地大有可为,农业文章大有可作,余井村、天圣村、柴阁村多次邀请省、市农业专家到村开展油菜、蔬菜、马铃薯、小西瓜等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转变农民的生产观念,逐步走向专业化、集约化的道路。目前余井村的千亩油菜示范片成为我镇的农业示范基地;科兴菌业也在大力兴起,柴阁村种植业合用社,被评为省级合作示范社;松岭的油茶基地也在大面积的开发,天圣村的天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集养鸡、绿化、养鱼为一体的生态化模式已基本形成。

以上是我镇在开展远程教育工作以来的一些做法及取得的成效,但我们认识到此项工程还存在着不足之处。因此,在接下来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三农”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农民群众关心和关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着重在规范提高和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全面推进远程教育各项工作的开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做出更大的努力。

2011年12月8日

第五篇:XX镇贯彻落实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情况汇报

我镇高度重视,在 2011年2月9日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后,迅速传达了此次会议精神,并对下一阶段教育工作做了部署。现将贯彻落实的具体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传达精神,进一步提高教育工作的认识

2月13日,我镇召开了党政班子联席会议,镇科技副镇长XXX传达了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市政府副市长张家强的讲话精神。2月17日,分管教育的科技副镇长王晓梅组织中、小学校班子学习了全市教育工作会,并召开了全镇中小学校长会议,学习了全市中小学教育实施意见及目前校园安全工作。派出所也参加了会议,并就如何加强校园周边环境安全作了讲话。

镇党委、政府始终站在全局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到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强化抓教育就是抓发展后劲、抓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把加强教育工作作为领导干部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把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真正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二、切实加强领导,把教育摆到优先发展地位

我镇加强领导,不断强化责任意识,为教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体制保障。一是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教育的班子为副组长,学校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教育管理领导小组,统领全镇的教育发展工作,做到全面部署工作,层层分解任务。二是不断规范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教育信息化、继续教育等方面,保证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不断形成体系协调完整、规模逐步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发展相对均衡的教育发展格局。三是建立考评和激励机制,将教育工作作为各学校年度工作目标,作为考核学校及教师业绩的重要依据。

三、加大教育投入,逐步改善教育基础设施

尽管我镇财政压力大,资金紧张,财力有限,但对教育的责任不容我们懈怠。教育经费成逐年增加态势,投资新建了两所学校:XX幼儿园及希望小学,继续巩固素质教育成果,目前正进行设计规划工

作。通过加大对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改善教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为我镇教育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仍然以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思想统揽我们的工作全局,解放思想、科学谋划,使我镇教育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XXX人民政府

2012年2月17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造价员考试心得技巧下一篇:镇纪委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