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探析

2022-10-11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 把整个世界连接在了一起, 大学生作为最富有生气和活力的社会群体, 已成为网民的主力军。据调查显示, 在我国的网民中, 21至35岁的占88.4%, 大专学历以上的占86%。但是互联网就像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 大学生从网络上获得了大量的知识信息, 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拓展了他们的活动范围。另一方面, 大量的不良信息和低俗的价值观侵蚀着大学生的头脑, 使得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问题越来越严重, 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迫在眉睫。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

(一) 淡薄的网络道德意识

由于网络的隐蔽性与匿名性, 每个人的网络存在都是虚拟的数字化符号, 人与人的交往也表现为符号与符号的互动。[1]一份调查显示, 13.2%的大学生认为“网上聊天谁也看不见, 互相欺骗是很正常的”。对于不文明语言, 22.4%的大学生认为“网上可以使用, 但是现实中不可以使用”;10.6%的大学生认为“网上和现实中都可以使用”;35.1%的大学认为在网上复制、抄袭文章是不道德的行为;16.1%的大学生不认为在网上私自使用别人的账号是不道德的。[2]也有资料显示, “有48.7%的男生光顾过黄色网站, 有14.3%的女生接触过黄色信息”, 有66.1%的学生不认为诚实守信是网上最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这表明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比现实中的道德意识更加淡薄、更加冷漠, 网络道德的缺失最终将导致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荣辱观的扭曲, 导致道德认识模糊, 道德情感淡漠, 道德意志薄弱, 道德行为失范, 导致整体道德素质的下降。

(二) 非道德和非法的网络言论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网络已成为民意表达的公众平台, 网络言论的兴起使网络世界充满了自由的空气。[3]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 包括大学生在内所有网民都可以通过网络自由地向社会传播信息, 可以自由而平等地表达自己对社会、对政府、对某个事件的看法和意见, 从一定意义上讲, 网络促进了民主和法治的进步。但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开放性, 使得网络言论显得自由散漫、是非难辨、真伪难分。年轻大学生由于社会阅历尚浅, 分别是非的能力不强, 常常发表非道德甚至非法言论, 这些言论或者低俗下流、或者恶意攻击的、或者尖酸刻薄, 有的侵犯了他人隐私、有的诋毁损害了他人名誉。这些非道德和非法的言论, 导致网络环境的混乱和恶化, 更使得部分大学生人格错位、情感冷漠、责任意识薄弱, 有损于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 违法甚至构成犯罪的网络行为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网民不仅可以通过网络自由地发表言论, 更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网上交友、网上购物、网上娱乐等一系列行为。但是, 网络窃密、网络盗窃、网络诈骗、网络色情、网络赌博、网络洗钱、网络侵权等一系列网络违法犯罪行为也应运而生, 各种不同的欲望导致部分大学生也铤而走险, 加入到了网络犯罪的行列中。网络犯罪必须要以网络技术为支撑, 大学生的网络犯罪往往都渗透着大学生的智慧特征, 他们大都具备着高超的技术、缜密的逻辑思维以及无限的想象力, 如他们经常实施的信用卡犯罪、通讯技术犯罪、盗用合法网址为不合法之用, 从中牟取暴利。还有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网络经济诈骗、制作黄色网页、传播黄色信息等非法活动。[4]大学生是主要的网民群体, 同时也是难以管束的网民群体, 大学生的种种网络违法犯罪行为非常不利于网络环境的治理, 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

(一) 网络具有虚拟性、匿名性

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很大程度上是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重要诱因, 正因为网络社会的虚拟性使得网络道德问题显得如此突出。现实社会在一定意义上是一个“熟人社会”, 传统道德依据社会舆论、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来判断一个人的品质, 主要依靠人们自觉的内心观念来维持。网络具有虚拟性和隐蔽性, 网络社会比现实社会更加隐蔽, 更难以管理和控制。[5]在网络中, 每个人都可以伪装自己的面目, 并且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 发表不同的网络言论、实施不同网络行为。在现实生活中遵纪守法的大学生成为网民后一旦放松了自我约束就有可能目无法纪, 将传统道德的各种要求和规范统统抛于脑后, 久而久之便弱化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法律意识, 极易导致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 进而导致犯罪。

(二) 大学生心理尚不成熟

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 心理尚不成熟, 他们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容易上瘾, 但是对于网络上并存的多元文化以及多种信息又不能很好地进行辨别。他们极易受到外界刺激, 非常健康和优秀的大学生一旦沉迷于网络, 都可能导致心理和行为的扭曲。特别是当面临就业、学业、情感、家庭、工作的压力并且难以排解时, 他们寄希望于借助网络释放现实生活中的压力, 达到心里暂时的平衡和满足, 因为在网络上, 他们可以无限地放纵自己, 完全没有约束。但是, 网络社会毕竟是虚拟的, 在网络中的短暂放松并无助于现实问题的解决, 回归现实的大学生必须重新面对现实, 当现实问题依然无法解决时, 常常导致大学生出现生活幻想、人格扭曲甚至心理障碍, 他们只有重新在网络中寻求逃避和安慰, 这使得大学生心理发展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三) 受社会不良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也受到了深刻的影响和冲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个人利益最大化”金钱和利益成为许多人主要的追求目标和对象,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思想严重地侵蚀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准则, 整个社会都面临着道德下降和信仰缺失的危机。必须面对的一个事实是“个人本位”、“拜金主义”、“享受主义”的思想意识和追求物质欲望的满足已较广泛地存在大学生头脑中, 多元的价值观以及社会不良风气严重冲击与削弱了大学生的道德鉴别力, 部分大学生不能明辨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 没有正确的是非荣辱观。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 大学生的道德准绳更加松懈, 各种网络道德缺失的现象比现实生活中更加突出。

(四)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失位

学校德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价值的引导, 在于帮助学生自主构建道德价值体系, 形成完美的人格。高校在开设计算机课程, 教授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同时却忽略了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和网络法制教育。网络为新道德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 但高校和广大的教育者似乎并没有充分地认识网络道德呈现的新特点, 大部分依然沿用这传统道德教育的那一套内容和方法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没有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进行系统地研究, 即使教育的方式和内容有所改变, 但仍未跟上网络发展和大学生网络意识变化的步伐, 这使得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无法得到及时有效地疏导和回应, 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措施

(一) 加强大学生网络认知教育

我们在开展计算机知识普及的同时, 更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认知教育, 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 合理利用网络。现代社会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 期望通过禁止校园附近开网吧等方式阻止大学生上网是不现实和不可取的, 我们应该在计算机课程、思想道德教育课程或者形势与政策课程中加入网络认知教育的内容。通过网络认知教育让大学生认清网络性质和利弊, 让大学生明白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让大学生懂得上网应遵守的原则和应有的心理和心态。从而引导大学生带着健康的目的上网, 客观、理性地参与网络活动, 恰当、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 在网络中获取知识, 接受教育。

(二) 加强大学生网络慎独教育

网络是一个独立和自由的空间, 大学生可以在良莠不齐的信息中自由选择, 随心所欲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独立自主地参与网上活动, 家长、老师或者通过其他技术手段都很难对学生的上网过程进行全程监控。正如马克思所说:“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6]网络的自由和独立迫切需要通过大学生自身的自律来实现自我约束。而慎独精神和网络的道德自律要求不谋而合。“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自我修身方法, 最先见于《大学》和《中庸》, 原文是“君子必慎其独”。所谓“慎独”或“慎其独”, 就是持守或牢固地保持自我的道德本性和本心, 《辞海》中的解释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 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高校应在思想道德教育内容上增加对大学生的慎独教育, 教育学生即使在网络上也要保持自我的道德本性, 保持同现实生活中一样的道德要求。

(三) 加强大学生网络法制教育

法律是对公民最低限度的道德要求, 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应有之义。虽然由于网络管理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我国在网络管理领域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但并不是无法可依、无章可循, 我国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关于进一步加强移动通信网络不良信息传播治理的通知》、《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等关于网络安全、网络版权、网络隐私的法规和规章。高校应进一步采取各种措施, 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 特别是增加对网络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力度, 传播网络法律知识, 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 使他们知法、懂法、守法, 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要求约束自己的网络言论和行为。

(四) 加强大学校园网络文化管理和建设

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平台和方式应该与时俱进, 高校应大力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管理和建设, 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成为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 将大学生从社会网站吸引回来。通过实名制注册、域名监管、绿色过滤软件等措施净化校园网络环境, 加强校园网络管理。通过建立大学生所关注的求职就业、心理健康、科技创新、志愿服务、校内交友等各专门站点为大学生提供有用有效的信息和服务, 通过校园网络平台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化需要, 并且注重对校园网络文化的研究, 注意对校园网络建设内容的更新和规划, 通过建设绿色网络文化, 引导网络文明新风。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越来越突出, 其中有主客观各方面的原因, 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网络认知教育、慎独教育、法制教育, 规范大学生网络言论和行为, 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网络道德,认知教育,慎独教育,法制教育,校园网络文化

参考文献

[1] 武宜娟.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新探[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4) .

[2] 刘薇.网络道德失范挑战德育青少年问题受关注[J].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53/6568/643797.html.

[3] 李钦锋.试论网络言论自由与宪法权利的实现[J].中国法律信息网:http://www.law-star.com/cacnew/200910/295046681.htm.

[4] 大学生网络犯罪探析[J].天津日报:http://tech.qq.com/a/20070521/000204.htm.

[5] 张丽萍.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9 (3) .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1.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下一篇:依那普利致无尿一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