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及教育的探索与思考

2022-10-27

高校学生社团作为我国共青团团结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组织团体, 近年来, 已迅速发展并逐渐成为校园文化的主阵地,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社团的产生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 让有着相同爱好, 志同道合的同学们走到一起, 切磋技巧, 拓展视野, 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的能力。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它希望在高校继续继承和弘扬校园文化, 迎合当前的素质教育全新理念, 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大学生。所以高校学生社团的组织管理与引导教育工作一定要做好做细致。

一、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及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 指导思想

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也是坚持发扬我党指导思想的有效平台, 是高校学生社团发展建设不可或缺的核心组织。为此, 高校方面也要坚持当前素质教育所倡导的“以人为本”基本指导思想, 从社团成员发展及社团发展根本动力两大方面思考先进教育理念, 明确社团发展依靠谁和为了谁两大问题, 为社团长期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 同时思考如何管理社团, 发挥其应有的大学生教育作用。

(二) 基本原则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教育的关键就在于它应该深刻认识和摸清高校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 以为社团未来发展明确思路, 规范客观要求, 最终保证其发展基本原则的有效执行。在本文看来,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及教育是要不断提升自身服务水平以强化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沟通能力培养的,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 高校学生社团发展建设必须遵循以下3点原则。

首先是科学管理原则, 要加强社团领导功能作用并为其合理定位。所谓科学发展是希望结合大学生主观意识与学习意愿给予适合于他们成长的教育内容, 有效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在学校党委正确领导下科学有效指导社团中成员的日常管理及教育工作。换言之就是要做到对社团发展工作的科学定位, 为大学生营造生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也让他们在社团中发挥更好作用。其次是动态、分类监管管理原则, 要在高校学生社团中还继续成立“团中团”, 即学生自我管理机构、社团联合会以及社团管理委员会。这些机构的建立其特色就在于结合大学生自身特点, 提倡管理自主性, 所有管理及教育程序都严格走民主、公开路线, 从校团委到指导教师团队再到大学生进行3级动态管理, 走可持续的、有序的发展路线, 建立一个相对科学且适合于社团及大学生管理教育的组织结构模式。比如说建立兴趣爱好型社团、特长发展型社团、学科辅导提高型社团、就业活动型社团等等, 在动态、分类监管的基本管理教育原则下更好规范社团的健康有序向前发展。第三是自主参与原则, 要在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实现对学生的自主策划与自主参与。因为大学生在思想上是具有独立性、差异性和善变性的, 所以学生社团在管理与教育过程中要发挥主导优势, 从宏观层面上把握大学生社团的整体向前发展, 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参与、策划社团管理及教育建设过程, 保证发挥他们相对强烈的自主意识。在这一过程中, 大学生的创新意识、领导能力等等潜在能力素质更容易被激发, 它也切实发挥了社团应有的教育指导作用。

从另一层面讲, 自主参与原则也是希望为社团大学生提供一个能够自主发展、自我创造的有效平台空间。具体讲就是要围绕他们在社团中的自我管理、教育、锻炼与服务功能等等展开各项主题社团活动, 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综合素养和动手实践能力, 让他们在社团中实现自我个性化价值。

二、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创新模式

(一) 建立准入管理制度

高校学生社团在管理与教育两方面都要做到创新, 首先在管理制度方面就要做到全面创新, 严格把好申报、审核与批准3道关, 建立机制健全的社团准入制度, 在准入制度基础之上成立筹备小组, 不断完善社团组织机构的相关规章制度, 具体来讲就要做好以下8点。

第一, 要首先明确社团全称、组织机构与相关职责内容。

第二, 要结合社团管理宗旨及校内活动范围定位社团管理建设规模与发展方向。

第三, 要在社团管理中充分利用准入制度, 赋予社团成员相应的社团资格、权限、义务和成员管理相关规范。

第四, 要在社团中构建民主化的管理制度, 全面执行机构产生程序。

第五, 社团负责人及主要学生干部应该承担起相应责任, 当然也要为他们配置相应的任免及考核程序。

第六, 在准入制度构建的基础之上明确高校学生社团的资产管理及使用相关原则。

第七, 要在定期修改章程程序, 保证社团准入制度长期无瑕疵。

第八, 要做好社团终止程序与终止后经费的处理工作。一切终止程序的实施都要首先做到有效衡量社团成员的成长需要, 为拓展成员的综合素质而服务。要明确一点, 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及其准入制度应该以促进学生人才培养为基本目标, 从根本上杜绝社团发展泛滥的现象出现, 特别是做到合理规范社团发展, 引导社团所有成员不断发展进步。

(二) 建立激励管理制度

高校大学生需要在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激励, 这也是高校学生社团存在的意义。在激励管理制度下, 社团指导教师、干部、学生成员的积极性与责任心都会被有效激励。而在学生社团管理部门, 也应该综合物质、目标、精神激励等等方面实现全面管理优化, 确保社团管理制度的有效性与全面覆盖, 不断增加学生社团的发展动力, 同时建立社团的激励与考评制度。比如说可为学生社团成员计入相应学分, 定期给予他们相当的表彰奖励。再思考如何结合学生社团工作与学习生活提升成员素质, 构建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 并将其纳入到学校综合素质教育培养与评价体系当中, 形成相对完善的激励机制, 最大限度提升高校大学生的学习与参与主观能动性。

再一点就是为高校学生社团建立维权制度, 其制度建设目标就是全心全意为社团成员服务, 合理帮助和引导大学生享受到集体利益, 共同参与社团维权过程, 承担起社团一员的有效责任, 如此可起到鼓励每一名社团成员为社团健康发展出功出力的良好效果, 始终保证所有社团成员都拥有参与活动的自主权利, 也确保社团和谐健康发展。

三、高校学生社团教育的创新模式

高校学生社团应该起到它应有的教育作用, 这是社团建立的关键, 也是引导社团管理工作优化的核心驱动力, 这里简单谈两点。

第一, 管理者及社团成员要主动建立社团活动平台, 为社团争取各种场地与经费, 并定期购入设备, 为大学生自主开展社团活动创造契机, 持续性拓展和丰富他们的社团活动内容。目前许多高校社团都会采用扶持各个专业院系相关管理工作及教育任务的综合管理方法, 在搭建交流互动平台后引导社团参与进来, 组织开展各项与专业相关、社会教育相关的社团活动, 这强化了社团与院系专业教研管理工作方面的有效联动, 为专业学生更好学习专业知识创造了契机, 例如目前结合大学生专业就业的社团活动平台就定期积极开展顶岗实习、企业应聘等等校内外活动, 结合校企合作理念为大学生社团教育活动活跃创造了更多机会。第二, 高校学生社团在教育层面还建立了相对健全完善的学生社团激励机制与相关考评方法。它主要用于完善注册管理登记与考核评比表彰相关制度, 例如社团评优活动。在某些高校的学生社团活动发展机制中已经出现了“精品社团”、“优秀社团干部”、“社团年检”、“社团内人才推优”等等板块, 它从某种程度上形成了社团工作鲜明导向, 为进一步促进学生社团的教育作用创造了条件。

四、总结

高校学生社团要同时发挥管理及教育双向作用, 所以如本文所述目前国内各个高校也正在全面发展优化社团管理工作, 持续提升其教育有效性, 为高校大学生创造更加个性化、民主化的学习生活发展空间与互促互进的交流互动体验平台。

摘要:高校学生社团是教育引领大学生成长进步的第二阵地, 相比于课堂教育它的教育涉猎范围更广, 可探索内容更多, 对学生影响更大, 不容忽视。在本文中, 将充分利用文献综述法、综合讨论法等等方法, 结合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及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探索思考其管理教育过程的有效途径。主要探索思考了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及教育的基本内涵、包括分别论述其在综合管理及教育两方面对高校大学生的发展促进作用。最后得出为高校大学生创造更加个性化、民主化的学习生活发展空间与互促互进的交流互动体验平台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一结论。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指导思想,原则,教育管理途径,探索

参考文献

[1] 张兰兰.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7 (43) :16-17.

[2] 杨坤, 孙婉, 许勇.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创新精神培养深度融合的实践与研究[J].经济师, 2018 (6) :186-187.

[3] 杨龙兴, 章学彭.高校学生社团教育引导作用及路径分析——以南昌地区高校为例[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3 (3) :5-10.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基于BP神经网络的高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下一篇:糖尿病合并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