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下地方政府投融资制度建设研究

2023-01-12

1 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

在地方政府投融资中, PPP模式具有巨大的作用, 然而我国目前还不具有完善的与之相关的法律, 因此, 对PPP模式进行相关法律的建立与完善十分必要。在法律上, 提高PPP的立法等级, 对PPP立法进行统一, 以此将当前现有的低位阶法律规范所带来的不好影响进行消除。与此同时, 应当以《招投标法》、《预算法》等现存法律做好相应的对接工作, 以防止各法律之间存在冲突, 从而不但使各种法律法规之间更加具有协调一致性, 而且还能使法律的权威性得以增强[1]。修订招投标法、公司法, 以及专门制定法律, 以此来明确确定私主体的准入问题, 防止因法律上的空白而产生权利寻租。

2 建立健全监管机制

基于PPP模式主要针对的是公共服务项目, 是为公共利益服务, 因此, 对其实现有效监管必不可少, 建立健全监管体制, 以实现项目建设与经营的全过程监管。无论是运营时期, 还是招投标阶段, 都必须纳入监管范围。从项目决策开始, 严格筛选投标人, 其中包括其财务、专业以及关系管理能力的核查[3]。项目竣工后, 严格监管私主体的特许经营期, 防止私主体出现违规运营, 从而影响公共利益, 违背公共服务项目的宗旨。此外, 对于公主体中的行政人员, 为了防止其对私主体进行公权力的滥用, 必须加强监督其对债务管理决策的过程, 防止出现违规行为。

3 构建完善的融资和风险分担机制

一般而言, 公共服务项目都有比较大的规模, 施工建设周期也都比较长, 需要较大的投资金额。所以, 对项目放贷的金融机构, 在审核过程中必须依据法律规定严格进行, 所可使用的保障措施包括抵押、担保等。与此同时, 金融机构应当及时对符合条件的项目进行放贷, 尽可能满足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

4 建立完善的纠纷解决机制

通常情况下, 诉讼周期都比较长, 如果采用诉讼的方式来解决公共服务项目中的纠纷问题, 这将会对项目的进展造成严重影响, 不利于项目的顺利进行。因此, 对这类问题的解决可以使用仲裁机制作为常用手段。

5 制定完善的金融、财政等配套政策

第一, 进行专项基础设施基金的设立。对于各地方政府, 需要进行省级基础设施专项基金的设立, 将其作为主要的资本金基数, 再进行其他方式的融资, 如依靠社会资本、贷款以及财政拨款等。在发展的初级阶段, 资金的募集可以通过私募发行的形式进行, 同时限定发行对象, 主要集中于机构投资者, 如银行、保险和基金等。随着基金的发展, 在面向社会及民间资本进行公开发行[2]。第二, 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基于当前的税收优惠政策, 并对国外经验进行借鉴, 制定更多的PPP模式下项目的税收优惠政策。结合项目实际特点, 减免企业部分营业税、所得税等。第三, 充分发挥增信措施。增信制度的建立可通过政府贴息以及政策性担保等进行。通过政策性担保机构的建立, 以对公共服务项目进行担保, 并名曲额规定公私主体的风险。

6 构建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

由于地方政府对债务信息并不公开, 社会难以了解政府的债务状况, 这大很大程度上对政府的公信力造成影响, 限制了其融资能力, 因而社会资本也都望而却步。因此, 尽快建立实施信息披露制度, 向社会公开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等各种财报经济数据十分必要。只用公开透明的地方政府债务信息, 才能使社会的监管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进而有效防止地方政府出现违规融资情况, 同时, 这对于社会投资者而言, 能够对投资风险进行更加有效的评估。

结束语

经过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 目前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 对于政府部门而言, 应当在一些经营性项目, 尤其是具有一定竞争性质与盈利性质的项目中进行退出, 放开准入限制, 转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这些项目的建设, 使投资结构逐渐趋于多元化。PPP模式拓宽了政府投资项目的融资渠道, 实现了政府部门与社会资本的合作共赢, 有利于公共服务项目的建设, 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当前, 我国政府正在推进PPP工作改革, 并陆续出台了相应的方针政策。而在PPP工作推进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 建立PPP模式下地方政府投融资制度, 以规范市场行为十分必要。

关键词:PPP模式,地方政府,投融资制度

参考文献

[1] 刘旭辉, 陈熹.PPP模式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推广运用研究——以江西省为例[J].金融与经济, 2015 (02) .

[2] 袁义淞, 李腾.政府风险规避视角下的PPP模式委托代理模型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5 (01)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频开关电源的技术与发展论文下一篇: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