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心理学论文提纲

2022-09-21

论文题目:基于人格特质模型的美德实在性研究 ——从实证科学的视角

摘要:20世纪后半期,以心理学、进化生物学为代表的实证科学对道德论题的兴趣愈发浓厚,道德哲学对实证科学的借鉴也逐渐增多,以道德问题为对象的跨学科研究方兴未艾。在此背景下,世纪之交,以多里斯、哈曼为代表的哲学情境主义,引用社会心理学质疑人格特质的证据,质疑甚至否定了美德的实在性。这一挑战不仅动摇了美德理论的规范性基础,更危及了美德伦理学独立的学科地位。面对这一危机,美德伦理学采取了一种消极的辩护策略,基于概念辨析与逻辑推演,指出情境主义质疑的漏洞,以理论思辨应对实证质疑。这种研究层次上的错位,没能有力地化解情境主义的质疑,从而对美德实在性进行有效辩护。伴随实证科学介入道德研究的论题范围更加广泛、层次更为深入,以实证的道德心理学、实验道德哲学为代表,道德研究逐渐形成了一种自然化面向。然而,实证科学在以自然化的研究方式取得成果的同时,也以其描述性的方面侵蚀着道德理论的规范性,对传统道德哲学的论域与研究方法带来冲击。至此,关于美德实在性的争论成为了传统道德研究与新兴自然化道德研究博弈的焦点。对美德实在性的有力辩护,不仅关乎美德伦理学的形而上学基础与其学科地位的独立性,更关系着传统道德哲学应该以一种怎样的方式融入自然化的道德研究,以期更好地发挥哲学理论的引领作用,实现其理论分析方法的思辨功能。此时,从实证科学的视角出发,与情境主义形成对话,使得美德伦理学参与到自然化道德研究中来,对美德实在性进行有效地积极辩护,具有了更为重要的意义。着眼于此,立足于道德研究自然化的历史背景,本文尝试探索一种以哲学理论与思辨方法作为思想工具,基于人格特质大五模型的实证科学研究,对美德实在性进行积极辩护的新路径。首先,从哲学情境主义理论与论据的源头入手,剖析社会心理学与哲学情境主义质疑美德实在性的证据与逻辑,考察心理学理论与情境主义论据在美德实在性论题中的适用性与有效性,对情境主义在心理学与美德伦理学中的质疑对象——人格特质与美德特质之关系进行辨析,以此,剥离出美德实在性的实证内核——特质。其次,从心理学的特质研究入手,结合对美德实在性进行积极辩护这一最终目标,梳理并评析心理学中的各种人格特质模型,以实证基础最为扎实的大五模型,来证明人格特质的实在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人格特质与美德特质的隶属关系,以美德特质的关键子特性为核心,结合进化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神经科学的研究,证明美德特质的实在性,为美德实在性提供积极辩护。最后,梳理、分析并反思自然化道德研究在道德判断论题中的阶段性发展,剖析其存在的方法论问题,以及神经科学机制与道德判断在研究层次上的错位,将人格特质作为补充,融入道德判断的双加工机制。据此,在道德研究自然化程度日益加深的背景下,面对哲学情境主义对美德实在性的挑战,美德伦理学进行消极回应的被动局面,本文从实证科学的视角出发,在美德理论与哲学思辨方法的引领下,以剥离美德实在性之实证内核为起点,基于心理学、神经科学、进化生物学对人格特质大五模型的实证研究,实践了一种以心理学的人格特质为线索对美德实在性进行积极辩护的新策略,对美德实在性进行了较为有力地证明,捍卫了美德的形而上学基础。同时,基于美德伦理学的视角,通过哲学反思,审视道德判断双加工模型的问题,以人格特质对其进行补充。本文围绕美德实在性与道德判断机制的研究,对于发现实证科学在道德研究中的价值,划定其界限,为传统道德哲学更好地融入自然化道德研究,充分发挥哲学理论的引导作用,实现哲学反思的批判功能,提出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有益方案。围绕这些内容,本文的引言、正文的五章内容、结语,可以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引言,梳理了道德研究的自然化趋势,通过分析美德实在性争论对美德伦理学之规范性与学科地位的威胁,以及,在道德研究自然化的背景下,美德实在性争论作为传统哲学研究与自然化道德研究博弈之焦点,从实证层面对其进行积极辩护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第一章,分析了实证科学介入道德研究的必然性、必要性与合法性,呈现后文以实证科学知识的视角对美德实在性进行积极辩护的合理性所在。第二部分:第二章,通过回溯哲学情境主义质疑的逻辑、证据,以及美德伦理学进行的消极辩护,对美德的实在性争论进行实证分析,剖析解决美德实在性问题的关键所在。第三章,对情境主义在心理学中的质疑对象“人格特质”,与其在美德伦理学中的质疑对象“美德特质”,进行概念辨析;同时,结合心理学关于美德量表与人格量表的研究,发现二者之间的隶属关系。由此,形成基于人格特质模型对美德实在性进行积极辩护的策略,并对心理学中的各种人格特质模型进行梳理与评析。第四章,以大五模型产生的经验路径、进化适应功能,以及神经质、外倾性等人格特质的神经解剖学特征为依据,证明人格特质的实在性。第五章,进一步分析美德特质与人格特质的隶属关系,确定“利他”与“共情”这两个关键的子特性,通过利他的进化路径、心理机制,以及宜人性的神经解剖学特征,证明存在美德特质,实现对美德实在性的积极辩护。第三部分:第六章,以情感-理性之争为线索,评析道德判断机制发展的三阶段,审视其基于实证科学局限性,在对复杂道德判断的研究中,存在的方法论、个体性等问题。最后,以人格特质作为为底色,对双加工机制进行补充。第四部分:第七章,在对美德实在性进行积极辩护、对道德判断机制进行反思与补充的过程中,实证科学逐步显现了其在道德研究中的价值与局限性,哲学理论与思辨思维也找到了其发挥框架作用与反思功能的路径。以此为基础,结语阐发了实证科学在介入道德论题中所应遵循的开明自然主义哲学立场。

关键词:自然化道德研究;美德实在性;人格特质;大五模型;道德判断机制

学科专业:科学技术哲学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道德研究的自然化面向

1.1 实证科学介入道德研究的必然性:扶手椅式道德研究的局限

1.1.1 思想实验基础的可靠性受到质疑

1.1.2 思想实验在逻辑上面临着二难困境

1.1.3 框架效应与被试自身的非伦理特征造成的偏差

1.2 实证科学介入道德研究的必要性:道德的语境敏感性

1.2.1 道德知识与道德理论受语境限制

1.2.2 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受情境制约

1.2.3 语境是实践道德的重要来源

1.3 实证科学介入道德研究的合法性:道德与实证科学的连续性

1.3.1 基于神经科学对道德判断机制的描述

1.3.2 基于进化视角对道德起源的推论

1.3.3 基于语言学类比对道德先天论的猜想

1.3.4 基于社会心理学对美德实在性的质疑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对美德实在性争论的实证分析

2.1 哲学情境主义对美德实在性的质疑

2.1.1 多里斯对全域性特质特性的质疑

2.1.2 哈曼对美德实在性的否定

2.1.3 哲学情境主义的哲学意蕴与实证内涵

2.2 美德伦理学的消极辩护

2.2.1 情境主义对美德概念的误解

2.2.2 对“情境”的重新解读

2.2.3 情境主义夸大了情境对行为的影响

2.3 情境主义质疑的有效性分析

2.3.1 概念辨析:“美德”与“特质”的同一性与差异

2.3.2 人格特质是对美德实在性进行积极辩护的起点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从“人格特质”实在性到“美德特质”实在性

3.1 美德特质是人格特质的子集

3.1.1 美德量表与人格量表的强关联性

3.1.2 从“人格特质”到“美德特质”的辩护思路

3.2 积极心理学的特质理论

3.2.1 积极人格特质的VIA量表

3.2.2 VIA的经验匮乏性

3.3 人格心理学的特质理论

3.3.1 基于大众心理学的人格特质理论:CAPS模型vs.混合特性理论

3.3.2 终结人-情境之争的特质理论:FFM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FFM对人格特质实在性的证明

4.1 FFM产生的两条经验路径:词汇学分类、问卷调查

4.1.1 词汇学假设

4.1.2 问卷调查

4.2 FFM的进化适应依据

4.2.1 心理机制的进化适应特点

4.2.2 FFM的进化适应功能

4.3 FFM的神经解剖学特征

4.3.1 人格神经科学FFM研究常用的技术手段及其特点

4.3.2 FFM神经科学研究的两阶段及研究重点、样本特征的变迁

4.3.3 FFM模型外倾性与神经质的神经解剖学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宜人性特质对美德实在性的积极辩护

5.1 宜人性作为典型的美德特质

5.1.1 美德是去除“可评价性”的人格

5.1.2 美德量表与NEO PI-R的强关联

5.1.3 利他-共情是人格与美德的连接点

5.2 利他性的进化路径与进化机制

5.2.1 进化的利他与心理的利他

5.2.2 互惠利他与间接互惠

5.2.3 美德特质的其他进化路径:亲缘选择、群体选择

5.3 s MRI与 f MRI对宜人性脑区与功能的确认

5.3.1 s MRI对宜人性与PCC、梭状回、STS脑区关联的确认

5.3.2 f MRI对宜人性与TPJ、m PFC脑区活动的确认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以人格特质为底色的道德判断机制

6.1 道德判断机制的演进

6.1.1 以理性认知能力为核心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6.1.2 以情感为核心的社会直觉论模型

6.1.3 双加工模型及其后续研究

6.2 双加工模型的不足

6.2.1 双加工模型的方法论问题

6.2.2 忽略了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6.2.3 个体道德判断vs.亚个体层面的神经机制

6.3 融合人格特质差异的道德判断机制

6.3.1 个体差异影响道德判断结果

6.3.2 融合人格特质之道德判断机制的猜想

第七章 自然化道德研究的价值与界限

7.1 自然化道德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7.1.1 充分实现哲学理论的指导、反思作用

7.1.2 自然化研究方式倒逼哲学概念内涵的精细化

7.1.3 描述性事实有助于规范性理论的发展

7.1.4 实证科学启发道德研究的新视角

7.2 自然化道德研究的推论界限

7.2.1 避免从具体结果推导出到一般结论

7.2.2 避免从人工论题推导出普适结论

7.2.3 避免从事实结果直接导向规范性结论

结语 开明自然主义的道德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教学探讨论文提纲下一篇:人事制度创新管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