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实验课教学改革论文

2023-02-27

食品微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食品微生物学的课程教学, 不仅需要考虑理论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同时也必须注重实验教学[1]。通过实验课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 巩固已学到的理论知识, 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于活跃思维﹑提高创新能力起着积极的作用[2]。因此, 实验课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学质量的高低, 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进行实验教学改革, 重视实验环节, 提高教学质量, 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3]。

微生物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和本科教学评估中遇到的突出问题[4]。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老师, 更应该更新教育观念, 改变多年来形成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法, 将创新教育的思想和方法落实到日常教学工作中, 培养出不仅具有丰富理论知识, 并且具有高素质、有创新和探索精神的综合性人才[5]。

一、食品微生物实验课目前现状

首先, 实验内容简单, 缺乏专业特点。目前, 许多高校的学生无法体会到实验的意义及微生物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作用。其次, 实验环节存在严重不足, 难以保证实验效果。学生的预习往往留于形式, 收获甚微, 在实验过程中, 有的学生技术操作不规范, 不能正确使用仪器, 数据记录或处理不正确, 遇到问题不知如何应对, 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实验报告抄袭严重。再者, 缺乏有效的考核方法, 不能客观地反映实验成绩[6]。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一) 减少验证性实验, 增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比例。

验证性实验相对较多, 试验性、综合性实验相对较少是目前实验教学课程中的突出问题。这不利于学生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设计性实验是一个连续、系统的研发实验, 这类实验的开设, 对于强化学生的实验技能, 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启迪创新意识大有裨益。通常实验室要提供若干个实验项目,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 这有利于因材施教, 激发学生实验的兴趣, 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我们将微生物的检测原理、方法、步骤以及培养基的制备、灭菌、接种、染色、形态观察、分离纯化、菌大小测定、菌落记数、抑菌试验和生化反应等一系列实验融于整个教学内容之中;同时我们还精选了一些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前生产水平的设计性实验, 如:“酸奶制品中乳酸菌活力的测定”、“啤酒中酵母菌的分离与鉴定”等[3]。

在设计性实验中, 通过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 并且通过老师交给学生一种连续的完整的食品微生物技术方法和手段, 使原来孤立的、不连续的实验形成一个连续的整体, 培养了学生对食品微生物实验操作的整体认识, 养成工作有序的良好习惯, 对学生毕业后很快胜任工作大有裨益[7]。

将某些综合性的实验课题应用于实验教学, 让学生根据前面所学实验技术设计新的实验方案, 将不同的实验技术综合运用。这不仅有利于巩固所学的实验技术, 激发学生的兴趣, 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如未知菌的培养、分离、纯化、记数和鉴定;大型真菌的野外采集、分离和初步识别;谷氨酸菌发酵条件的初步探讨和生长曲线的测定等。

(二) 注意基础技术训练内容。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内容的更新应根据本学科具体特点, 培养学生的目标以及学科的发展需要而确定。首先, 在实验项目选择上强调基础性, 如显微镜的使用、培养基的配置、灭菌锅的使用、微生物无菌操作技术、接种、革兰氏染色等微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技术, 是实验课教学的基本实验技术, 是实验课的基本内容, 一定要突出其在食品微生物学实验内容中的地位和作用[8]。

(三) 将科研课题知识融入课堂讲解内容, 增加学生新的知识。

科研课题大多是一些热点问题, 学生在课本上无法得知。因此, 虽然有些科研课题因条件所限不能作为实验内容, 但可以将这些知识融入到教学课堂。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前, 结合教师本身及广大食品微生物专家的科研工作, 用一定的篇幅讲述国内外研究及工业生产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及有价值的产品, 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目前研究较热的关于极端微生物的特性分离所需的极端微生物, 如嗜碱性纤维素的筛选可以从碱性土壤取样, 根据其产生纤维素酶并且耐碱的特性, 利用添加纤维素的碱性培养基, 通过培养后观察是否有透明圈来筛选嗜碱性纤维素酶产生菌。这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极端微生物的认识, 而且可以建立微生物筛选模型。

(四) 食品微生物学网络资源的应用。

微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同时也是分子生物学的基础学科, 其研究对象是人们通常情况下看不见的微小微生物, 因此在实验之前看一些动画、短片等可以加强启发性和直观性良好的效果。在网络技术和网络资源不断发展和丰富的今天, 将网络资源应用到实践中可以产生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网上英文文字材料是进行微生物学双语教学或英文教学的良好的辅助材料。同时可将网上下载的典型细菌、真菌和病毒的个体形态的高清图片编辑到课件中, 在实验课教学中能给学生更深的印象。

(五) 采用关键控制点提高食品微生物实验课教学质量。

关键点是教学过程关键步骤及相连两部分教学内容的连接处, 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每次实验均包含若干个关键控制点:教师首先根据实验的特性确定其中若干个关键点, 即实验操作中的重要环节, 要求学生掌握的重要内容。

关键点应适于教师检控学生的实验完成情况:关键点是可以对学生完成实验的质量给予评价, 能够评出优良等级的实验环节。这样便于教师量化实验成绩。

关键点是连续的, 贯穿整个实验环节, 关键点应相对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避免对学生的管理时紧时松。这与实验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和能力培养的递进性一致的。

采用关键点控制和反馈调节方法, 可以从各种渠道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 对于分析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非常有利。重要的是要求教师针对课程内容恰当的制定关键点, 适度地把握反馈调节机制, 无疑也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实践证明, 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适度地引入微生物实验课教学, 形成以关键点控制和反馈调节为核心的教学质量保障系统, 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提高实验技能, 达到实验教学的最终目的。

(六) 改革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成绩的考核方法。

实验考核包括器皿包扎、接种、制片技术、显微镜使用技术、微生物分离技术、微生物计数技术、培养基配制及灭菌技术等。实验课的考核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很重要。为了使学生的实验成绩反映对实验的掌握程度, 应采取以下考核方法:1、实验课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综合评定, 其比例为6:4。平时成绩由实验验证的操作情况及实验报告综合而成。期末考核实行抽签考核方式, 将本期所做实验内容综合成若干张题签, 在分成若干组。每张题签上由口试题和操作题, 专业老师现场监考, 按题签对学生进行口试和操作成绩的评定。2、实习报告由专业教师批改评定成绩。3、理论考试题加大实验内容题的比例。这些改革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 促进了学生对实验操作的主动性、积极性。

(七) 全面开放实验室, 提高教学效率。

现在的一些师范院校的食品微生物实验室多半是半封闭、半开放的。为保证基础性、提高型、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正常开展, 使学生真正地融入到实验研究中, 提高实验的效率, 就必须全面地开放实验室。

学生可以运用已掌握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独立自主地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实验研究;平等地与教师分析探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修改实验方案;还可以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研究。开放实验室的工作环境和科研氛围提升了学生的科研素质, 更增强了学生独立工作的信心, 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率。

三、准确把握讲授、示范、指导的尺度

实验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但教师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准确把握讲授、示范、指导的尺度。每次实验前, 教师要给学生布置实验预习内容, 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和思考, 要求学生做到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方法步骤心中有数, 思路清楚, 提倡学生把自己当作实验的设计者。实验开始, 学生首先讲述自己的实验方案, 并上台操作演示。然后,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方案和操作演示, 进行具体分析比较, 重点讲授并示范本实验的技术要点和成败的关键。实验过程中, 教师要巡回检查, 发现具有普遍性的问题, 要向全体学生反复讲解;对于个别问题, 要单独指导。同时要求学生重视每个细小的操作环节, 做到严肃认真, 一丝不苟。

四、建立校外实习点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及专业兴趣, 让学生走出课堂, 实地参观学习, 了解食品微生物在实际中的应用。将传统的实验项目, 如“细菌总数的测定”, 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让学生亲自参加自来水和桶装水的抽检。通过这样的实验不仅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了饮用水卫生检验方法, 而且也培养了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度的责任感及良好的专业心理素质。学生在校外实习能使学生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可以补充校内实验课的不足, 是实验课的延伸, 可使学生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 尤其在目前高校教育经费不足的情况下, 校企合作, 多建立校外实习点显得十分重要。

五、结论

通过近几年各地食品微生物实验课教学内容改革, 不仅节省了教学时间, 而且提高了教学实验效率。新体系的建立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特别是新技术和新知识在实验教学中的渗透, 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的了解, 拓宽了他们的视野, 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验技能的掌握程度, 增强了科研意识和专业信心。通过实验环节和考核方法的改革, 培养了学生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 将不断地探索与改革, 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而努力。

摘要:食品微生物实验课教学是食品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为提高其教学效果, 从调整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独立自主的工作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食品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刘绍军.《食品微生物学》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分比取向[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0, (3) :74~75.

[2] 许喜林, 石英, 吴晖等.食品微生物学教学初探[J].微生物学通报, 1998, 25 (2) :121~122.

[3] 谢主兰, 吴红棉等.改革食品微生物实验教学, 注重综合能力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2, (5) :43~44.

[4] 扈玉婷.微生物学教学改革初探[J].微生物学通报, 2001, 28, (1) :94~95.

[5] 杨文博.优化微生物学教学[J].微生物学, 1996, 23 (3) :183~185.

[6] 田洪涛, 贾英民, 张柏林等.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改革初探[J].微生物学通报, 2002, 23 (3) :102~104.

[7] 刘慧, 李红艳.实验技术与管理[J].微生物学通报, 2004, 21 (3) :80~83.

[8] 李秀婷, 宋焕禄.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体会及改革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18) :217~218.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无痛内镜下取上消化道异物42例临床分析下一篇:答辩式考试在高职高专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中药鉴定技术》实践考试方法的创新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