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培养舞蹈教学论文

2022-05-03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美感培养舞蹈教学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美”,渗透在一切艺术中,是所有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基础。舞蹈中美感的体现,需要美学与舞蹈相交融而产生。舞者需要心中有“美”才能表现“美”,舞者在舞动时将美感意识转换成具体的肢体动作直观地表现出来,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在舞蹈教学中,对学生美感的培养是重点。教师需要积极开展舞蹈美感教学工作,才能让学生在舞蹈表演方面有质的飞跃。

美感培养舞蹈教学论文 篇1:

小议舞蹈教学中美感的培养

摘要:“美”,渗透在一切艺术中,是所有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基础。舞蹈中美感的体现,需要美学与舞蹈相交融而产生。舞者需要心中有“美”,才能表现“美”,舞者在舞动时将美感意识转换成具体的肢体动作直观地表现出来,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在舞蹈教学中,对学生美感的培养是重点。教师需要积极开展舞蹈美感教学工作,才能让学生在舞蹈表演方面有质的飞跃。

关键词:舞蹈 美感 培养 重点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多姿多彩的文化艺术逐步被大众所重视,人们对舞蹈的欣赏水平能力随之不断提高,对舞蹈表演的评判也越发专业,而美是人们衡量舞蹈表演水平高低的一个统一标准。舞蹈中的美是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在舞蹈表演中,高超的技艺不能代表美,醉人的音乐不能代表美,优美的舞姿不能代表美,投入的情绪不能代表美,唯美的情境也不能代表美,它们只是舞蹈中美的一部分,将上述有机统一,交流融合才是舞蹈表演真正的美。

一、从基本功训练开始提升美感

基本功在舞蹈中的地位就如同宏伟建筑物的坚固地基。扎实的基本功,是一名出色舞者的必要条件。基本功与舞蹈是密切相关的,它是舞蹈训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训练学生基本功的同时一定要强调学生注重“美”的体现。由于基本功训练相对苦累与枯燥,学生在训练动机上,往往会演变成“为了训练而训练”。大部分的学生都误认为基本功训练只是纯粹地在练肢体、练能力、练体力。导致训练效果过于“机械化”,让舞蹈与杂技毫无区别。故此,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务必要积极地正确地引导学生:每一次举手、投足,都要仿佛置身于舞台一般,用心感受、细腻处理、完美表现。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即使再简易的动作都能将舞蹈艺术中的“美”展现得淋漓尽致,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表演中,而忘却基本功训练中的苦与累,从而把训练当成享受,把“美”当做习惯。

二、技术技巧同样需要美感

技术技巧是舞蹈艺术抒情达意的一种手段。舞者通过在舞蹈中穿插技术技巧的展示加强舞蹈整体的表现力,凸显主题思想,使得观众对整个舞蹈印象更为深刻。但在如今的舞蹈教学中,较多教师只与学生强调技术技巧的完成度,而忽略技术技巧中必要的美感。“为了技巧而技巧”的现象屡见不鲜,在技术技巧的“快”和“高”之中往往伴随着“滥”和“杂”。技术技巧作为舞蹈中的闪光点之一也要强调美感,没有美感的技术技巧就如同枯枝烂叶般徒有形,而毫无生命力。在舞蹈教学实践中,在技术技巧开范儿前,教师就应该培养学生注重舞蹈技巧美感的意识。在训练时,教师除了要求学生在技术技巧完成的细节处理上要不断完美化,比如最基本的绷脚、膝盖、手型、体态等以外,在技术技巧与舞蹈动作的衔接问题上,在技术技巧怎样巧妙融会情感表现上,以及怎样才能创作出更多既优美又有高超技术含量的技术技巧上也要下一番工夫。这些方面,都是教师们需要努力去向学生引导、强调、精雕细琢,以及教师本身不断研讨深究的。

三、增加艺术鉴赏课程,提高学生对舞蹈艺术美感的认知

人们说学习任何技能都由看、模仿、自我创作三部分构成。培养学生舞蹈美感也是同样。教师必须让学生先明白何为舞蹈之“美”,学生才能懂得如何表现美。在课程设置中,可增设舞蹈艺术鉴赏课,在课堂上,教师给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舞蹈作品。每部作品都需要经过教师精心挑选。在挑选作品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考虑舞蹈类型、舞蹈风格,还要根据学生的年级与水平来选择他们所能吸收领会的作品。每观赏一个优秀作品后,教师应对当次作品予以分析与解读,从而帮助学生深度了解作品,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学生通过众多优秀舞蹈作品的感染及熏陶,能够极大地激发学习兴趣,逐步提升学审美能力。要知道,一个舞者创作美的水平与能力直接取决于该舞者的审美水平。

四、培养学生的音乐感

教师在身体素质、舞蹈感觉、技术技巧、艺术鉴赏这四个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舞蹈美感以外,仍有一点不能忽略。那就是在舞蹈的美感养成中,学生的音乐感(既对音乐的感知)也是不可或缺的。“舞蹈是音乐的回音,音乐是舞蹈的灵魂。”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听不同风格的音乐,并且用心感受,体会不同音乐所表达的意境与情感,学会边听边想,想象在不同的音乐中,应该怎样去表演。当学生对音乐的敏感度逐渐加强后,可加强训练力度。尝试让学生多做即兴训练。教师在课堂上,放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即兴舞蹈。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专项练习后,学生的音乐感,即学生对音乐的敏感度与节奏感等,都会取得明显的进步。

五、结语

美,是所有人喜爱与向往的,它是一切艺术的灵魂。美感的培养,是每一位艺术从业者的必修课。我们必须认识到美感对于舞蹈教学的重要性,积极开展美感训练,争取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全面发展的优秀舞蹈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贵恩.浅谈舞蹈教学中的美感训练.

音乐时空,2014(3).

[2]俞维维.高职舞蹈教学中美感的培养.

大舞台,2013(5).

[3]阎志英.谈如何加强舞蹈教学中的美感训练.民营科技,2007(5).

作者简介:

邓璐(1989- ),女,汉族,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舞蹈学实习研究员。

(责编 张敬亚)

作者:邓璐

美感培养舞蹈教学论文 篇2:

浅谈中职舞蹈教学中美感的培养

“美”,渗透在一切艺术中,是所有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基础。舞蹈中美感的体现,需要美学与舞蹈相交融而产生。舞者需要心中有“美”才能表现“美”,舞者在舞动时将美感意识转换成具体的肢体动作直观地表现出来,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在舞蹈教学中,对学生美感的培养是重点。教师需要积极开展舞蹈美感教学工作,才能让学生在舞蹈表演方面有质的飞跃。在中职学校的舞蹈课教学过程中,舞蹈教师既要重视舞蹈教学的基本理论体系,还要努力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统一,根据高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理解程度等情况,持之以恒的培养学生的“美感”。下面,就笔者的教学经验,谈谈在舞蹈教学中如何进行美感的训练。

一、将人文情怀融入到舞蹈教学中

在进行体育舞蹈教学过程当中,提到学生的“美感”我们就不能不提到人文情怀,这对于舞蹈美感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思想是决定教学成果的关键因素,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应该杜绝反复多讲多练的教学思想,要将人文情怀融入到舞蹈教学过程当中,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让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到舞蹈的美。我们在教学过程当中,不能只是为了单纯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注意与学生内心进行交流与沟通,这样在教学过程当中才可以引导学生逐渐认识到舞蹈当中的“美”究竟是什么以及其重要性所在。而且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通过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可以使学生逐渐打开心灵的窗户,这样就会使学生自身对于舞蹈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过程。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对舞蹈中的“美”也就会有一个不同的认识,他会明白原来每一个舞蹈动作不仅仅是为了完成,更主要的是在表达自己内心的一份喜悦,这样的舞蹈才会称之为最美的。在此过程之中学生也会刻意去追寻舞蹈中的“美”之所在,这也正是我们在舞蹈教学过程当中和学生进行心灵沟通的重要性所在。

二、美感训练应该从基本功抓起

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一般都会要求学生练好基本功,基本功的练习是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为学生今后的表演打好基础,在练习基本功的同时,应该注意美感的训练,特别是在训练基本功的举手投足之间,要让学生意识到,简单的手的动作和脚的动作都能体现出舞蹈艺术的“美”,要让每一位学生做出的每个动作都具有美感,让学员充分体会到课堂就是舞台,树立学生的信心,让学生敢于表现自己,让自己全身心投入到舞蹈中,去创造、传播和享受舞蹈带给自己的精神世界,最终被舞蹈深深吸引,爱上学习舞蹈。

三、在技术、技巧训练中培养美感

技术技巧是舞蹈艺术抒情达意的一种手段。 舞者通过在舞蹈中穿插技术技巧的展示加强舞蹈整体的表现力,凸显主题思想,使得观众对整个舞蹈印象更为深刻。但在如今的舞蹈教学中, 较多教师只与学生强调技术技巧的完成度,而忽略技术技巧中必要的美感。

“为了技巧而技巧”的现象屡见不鲜,在技术技巧的“快”和“高”之中往往伴随着“滥”和“杂 ”,技术技巧作为舞蹈中的闪光点之一也要强调美感, 没有美感的技术技巧就如同枯枝烂叶般徒有形,而毫无生命力。在舞蹈教学实践中,在技术技巧开范儿前,教师就应该培养学生注重舞蹈技巧美感的意识。在训练时,教师除了要求学生在技术技巧完成的细节处理上要不断完美化,比如最基本的绷脚、膝盖、手型、体态等以外,在技术技巧与舞蹈动作的衔接问题上,在技术技巧怎样巧妙融会情感表现上,以及怎样才能创作出更多既优美又有高超技术含量的技术技巧上也要下一番工夫。这些方面,都是教师们需要努力去向学生引导、强调、精雕细琢,以及教师本身不断研讨深究的。

四、在规范动作中,加强美感

舞蹈教学同其他艺术教学一样,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严格的形式要求和规范要求。舞蹈训练无论在什么地点什么场合,动作都要连贯流畅、柔美和完整,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因此,舞蹈教学必须严格的按照规范和要求走,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舞蹈的美,舞蹈动作的规范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一是舞蹈节奏的规范。所谓舞蹈节奏的规范就是使舞蹈表演的节奏和舞台表演的效果相吻合,也就是音乐节奏和舞蹈节奏的一致。如何处理好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的统一,从中体现出舞蹈的美感就是规范舞蹈节奏的教学内容。

二是舞蹈风格的规范。舞蹈的训练结果是由事先所决定好的舞蹈表演风格所决定的,老师在传授学生每一个舞种时,不只是要教会学生舞蹈的动作,而是要求学生了解这种舞蹈的风格,这种舞蹈所流行地区的特点和所具有的时代特征以及每一个舞蹈动作的内涵。如哈族舞蹈的灵活矫健,维族舞蹈的热情、蒙古族舞蹈的奔放豪迈等等,要把舞蹈所代表的味道灌输到具体的舞蹈动作中。

五、培养学生的音乐美感

教师在身体素质、舞蹈感觉、技术技巧、艺术鉴赏这四个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舞蹈美感以外,仍有一点不能忽略。 那就是在舞蹈的美感养成中,学生的音乐感(既对音乐的感知)也是不可或缺的。“舞蹈是音乐的回音,音乐是舞蹈的灵魂。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听不同风格的音乐,并且用心感受,体会不同音乐所表达的意境与情感,学会边听边想,想象在不同的音乐中,应该怎样去表演。 当学生对音乐的敏感度逐渐加强后,可加强训练力度。尝试让学生多做即兴训练。 教师在课堂上,放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即兴舞蹈。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专项练习后,学生的音乐感,即学生对音乐的敏感度与节奏感等,都会取得明显的进步。

六、在欣赏舞蹈作品中培养美感

我们都知道舞蹈分为很多种类,每个种类都具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例如,我曾经欣赏过的新疆舞分支中的哈萨克舞蹈,哈萨克人是马背民族,他們的舞蹈就以表现马背生活为主,以骑马生活为主要题材,双肩耸动是哈萨克舞蹈中的基本动作,表现出哈萨克人对马背生活的深深热爱。

又例如,家喻户晓的舞蹈作品《千手观音》,这部舞蹈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千手观音》是典型的新古典舞,新的古典舞被称为“圆形的艺术”,在《千手观音》就体现出来各种各样的圆,因为舞蹈的前后部分都是以静立原地、变换手势为主。21位演员通过不同的手势造型,画出了全圆、半圆、三分一圆、四分一圆,以及各种圆之间的变换过程。而在这些圆形行云流水般的变换和每一个圆形造型的固定之中,观众们更是看得畅快淋漓,感受到了舞蹈的魅力。

经常欣赏优秀的舞蹈作品,会使学生感受到各种舞蹈的魅力,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丰富精神世界,开阔视野。

任何一门艺术都讲求美感,没有美感的艺术就不能称其为艺术,所以美感训练是每一位艺术家都经受过的训练,是艺术人生中的必修之课,舞蹈艺术更是如此。

总而言之,美感训练是舞蹈教学中最基本的训练,也是最重要的基本训练之一,它和基本功的训练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如果说基本功练不好,就跳不出流畅的动作,如果舞蹈动作中缺乏美感,舞蹈动作就会苍白无力,毫无欣赏价值,如果两者都缺的话,那就不能称之为舞蹈了。因此,舞蹈教学应该落实在美感训练上,重视美感训练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积极开拓美感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优秀舞蹈人才。

作者:段莎

美感培养舞蹈教学论文 篇3:

刍议舞蹈教学中的美感培养

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它的动作来自于生活,是通过加工、提炼和美化了的人体动作;它贴近生活,是对生活最直接的反馈。通过舞蹈可以反映社会、生活及自然现象,可以说明问题、抒发感情、讴歌我们美丽的祖国,可以表达舞蹈创作者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反映生活的审美属性。舞蹈是一种体现人体美的艺术,是提高人们审美兴趣、表达情感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舞蹈课的教学中我认为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和提高非舞蹈专业学生对舞蹈艺术美的表现能力。

一、加强基本功训练,提高学生的肢体表现能力

基本功是指从事舞蹈艺术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它包括身体的力量、软开能力、控制能力、平衡能力、协调配合能力以及身体快速做出反应的敏捷能力。学生要想跳好舞蹈必须进行严格系统的基本功训练,就像一个连字都不会写的人,他绝对写不出好的书法,更谈不上创作出好的文学作品。

如:我们在观看舞蹈表演时,同样一个舞蹈作品,前者是专业舞蹈演员表演的群舞《天山姑娘》,后者是普通大学生学演的群舞《天山姑娘》。前者舞者有较好的基本功、良好的表演能力,表演的动作整齐划一,把维吾尔族姑娘那种开朗、奔放、幽默的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她们的舞姿挺拔优美,再加上摇身晃头移颈和流畅的旋转,好像把观众带到了“天山”,令观众心旷神怡、回味无穷;而后者舞者因为没有进行过舞蹈基本功训练,也没有掌握维吾尔族舞蹈的风格特点及舞姿,再加上表演能力差,导致表现出的动作僵硬、松懈、呆板和不协调,学演动作差距太大,没能把《天山姑娘》舞蹈创作中的那种意境和美展现给观众。所以作为一个舞蹈老师,要把舞蹈的基本功训练作为重点来抓,要让学生知道基本功训练是舞蹈成功的基石,是舞蹈必备的条件。要让学生克服身体自然体态中的各种毛病,针对身体进行系统的力量、软开能力、控制能力、平衡能力、协调配合能力及敏捷能力的训练,尽量使学生具备舞蹈表演所需要的身体素质能力,熟练自如地应用手、眼、身、步及各种动作的分格韵律,这样才能达到展示舞蹈的肢体美、抒发舞蹈的情感,去创造、传播和享受舞蹈带给我们的美。

二、学习各种舞蹈的风格特征,掌握舞蹈的美感体现

舞蹈根据不同的风格、特点分为古典舞、芭蕾舞、民间舞、现代舞。如:获二十世纪舞蹈经典作品金像奖的舞蹈《金山战鼓》就是一个古典舞蹈作品,舞蹈中扮演梁红玉的演员,具有扎实的舞蹈基本功,掌握了古典舞中圆、曲、拧、倾、收、放、含、仰以及形神兼备和刚柔相济的风格特征,根据舞蹈角色需要应用和提炼了古典舞舞蹈语汇,并以腰部曲线运动的动律牵动全身,把古典舞的停与放、静与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古典舞蹈中的美展现给了观众,塑造了英雄形象。

再如我们欣赏过的舞蹈《珠穆朗玛》它是一个藏族民间舞蹈,作品主要以桌子和弦子为动作素材,充分发挥了藏舞水袖撩摆的作用。演员掌握了藏舞膝关节连绵柔韧的屈伸和连绵不断、小而快、有弹性颤动的动律,表现出了藏族舞蹈由于膝关节松弛和手臂柔美摆动的那种美,把藏族人民对圣洁的珠穆崇拜的那种美,通过作品都表现出来了,给观众带来了美的享受。还有我们欣赏过的汉族舞蹈《大姑娘美》,演员塑造出的那种泼辣、开朗、大方的东北妮形象使把东北秧歌的那种美劲、俏劲和泼辣劲展现给了观众,观众对东北姑娘的形象有了具体的认识。

通过对舞蹈作品的赏析,我们知道,每一种舞蹈的风格特征都是各不相同的,也就决定了舞蹈的表现形式不同。作为一名舞蹈老师要掌握各种舞蹈的风格特征,正确指导学生去学习和领悟,练就扎实的舞蹈基本功,通过系统的学习,掌握每种舞蹈的特征和表现形式,这样才能展示出各种舞蹈中的美。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用优美的示范,激发学生学习和展示舞蹈美的欲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全身心地投入到舞蹈美的展示中去,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舞蹈美感意识的表现能力。

三、舞蹈课和艺术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审美标准

舞蹈课是知识积累的过程。传统教学中,教师占主导地位,传授舞蹈基础知识,教学方式主要是围绕“讲解——训练——讲解”周而复始,学生变成了被动接受者,对舞蹈课学习的兴趣降低了。

为了提高舞蹈课的教学质量,要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种舞蹈艺术实践活动,把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舞蹈实践中去,注重学生对舞蹈知识的应用、体验、赏析和创造。要强调艺术实践过程中的感性认识,它是教学活动的延伸,也是对舞蹈课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检验,它们是相辅相承的。

我校自2002年开设艺术教育舞蹈课以来,就进行了教学创新,注重舞蹈课和艺术实践活动的结合。为了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学校每年会定期组织两次大的文艺演出,再加上两年一次的艺术节、全校艺术教育展演及暑期艺术实践活动等等。所有的活动我们尽量层层推荐,要求参与面广,调动了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经常参加艺术实践活动的学生,同没参加艺术实践的学生通过对比我们发现,他们之间的差距拉大了。参加各种艺术实践活动的同学,在艺术实践活动中,通过欣赏、比较,提高了审美标准,找到了自己的差距,激发了学生掌握舞蹈知识的兴趣和动力,促进了舞蹈课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所以在通过一定的舞蹈知识学习后,要安排和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种艺术实践活动,把理性认识上升为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对舞蹈知识更广泛的学习兴趣,达到展示舞蹈美的目的。

四、运用赏识教育法,激发学生们展示美的欲望

所谓赏识教育,它的核心就是尊重学生。作为一个教师,尤其是舞蹈老师,首先要做到对学生信任、尊重、理解、鼓励、宽容和关心。舞蹈课是师生面对面的交流,老师的语言、表情和情绪的投入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对舞蹈基础差、接受能力慢的学生要多给予鼓励,在动作完成质量差的情况下,在评价的言语上要注意,不要出现“你咋这么笨”、“这么简单的动作也做不上来”、“动作太难看”、“动作同老师差距太大”等挖苦讽刺的语言;更不要去扩大模仿学生的不正确动作,造成学生过早地给自己下结论,认为自己不是学习舞蹈的料,对学习失去信心。如果用“动作好多了,但注意放松手臂,肩下沉”、“身体的感觉不错,再注意脚背用力往前推”、“动作不错,再注意情绪的投入和美感的表现”等先肯定再指出问题的评价语言,就会收到另一种效果。同学们学习的热情高了,课堂气氛活跃了,他们就会在轻松愉快中接受舞蹈知识、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也提高学生对舞蹈美感的表现能力。

作者:李中侠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农村公路工程设计论文下一篇:贿赂刑法解释反思论文

热门文章

美感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