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论文

2022-04-16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学校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是在与人相处时尊重他人,是与人友善的一种行为方式,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表现。孔子也曾说,“不学礼、无以立”,一个健全的人格,与“知礼”是不能分开的,因此,在学校教育中,让学生自觉养成文明礼仪,知礼、明礼、守礼、践礼,是学校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

学校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论文 篇1:

学校校本课程研究的思考与实践

一、对课程的认识

1.什么是课程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这包括学校教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在西方教育学中,课程(curriculum)一词是由拉丁语(currere)派生出来的,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拉丁语中课程一词的名词形式意为“跑道”,动词形式意为“奔跑”。我理解为,课程就是让学生在核心素养的跑道上向着人生的目标方向努力“奔跑”,这是课程的基本内涵。

2.课程的基本观点

在学校课程的研究过程中,充满着讨论和辨析,不同时期、不同思想形成了不同的观点和流派,这些观点可能不全面,就现在来说,甚至有一定局限性,但毋庸置疑,每个观点都有其独特的见解,都有其值得借鉴的现实意义,我们要辩证地认识和理解。

课程教材论。代表人物是夸美纽斯。这种观点认为,课程内容就是学生要学习的知识,而知识的载体是教材,因此,课程即教材。

课程活动论。代表人物是杜威。他认为“课程最大的流弊是与儿童生活不沟通,学科科目相互联系中心点不是科学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他强调课程重点要放在学生做什么上,而不是放在学科体系上,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的质和量决定于学生而不是课程。从校本课程开发上理解,课程即活动的观点体现得比较深刻。

课程经验论。代表人物是泰勒。他认为,课程内容就是学习经验,而学习经验是指学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教育的基本手段是提供学习经验,而不是向学生展示各种事物,这种观点强调学生是主动参与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的质和量取决于学生而不是课程。

3.课程的基本分类

从课程开发的主体来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国家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符合国家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地方課程是国家课程的补充,针对不同地区的社会特点和要求开设。校本课程是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设的课程。

从课程基本内容上看,可分为:文化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隐性课程等。文化、活动、实践课程是显性课程,也是主体课程。隐性课程是除显性课程外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资源、环境、文化等,能对学生成长进行有益的系统影响和渗透。

4.课程的主要作用

课程是实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载体,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学校一切教学活动的核心载体;对学校进行管理、评价、检查、监督的基本依据和标准;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保证等。

二、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的特点和要求

1.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的基本特点

规范性。要遵循三级课程管理的基本要求,结合学校教育实际,科学、规范地实施,有思想指导、有具体方案、有规范管理、有过程考核等。

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在小学阶段,更要强调课程的生动性、直观性和趣味性,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发展学生的能力和特长,把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作为课程开发的基本宗旨。

实践性。立足学生的未来发展,把校本课程开发最大限度地与学生的现实需要、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结合起来,强调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成长、在实践中进步的思想,着力培养学生特长和实践能力,注重彰显学生人性,陶冶学生性情。

主体性。以学生为本,始终把关注人的发展放在核心地位,重视为各种人才培养,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开发课程,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分层教学。

多元性。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历史文化、教育实际、学生特点和校内外诸多教育资源,拓展开发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突出课程的多样性和实效性。

连续性。校本课程要突出连续性,要有特色品牌课程的建设思想,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潜心研究和实践,才能使校本课程努力实现由小到大、由粗到精、由表至内的跨越发展,最终形成支撑学校特色办学的品牌课程。

2.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

基于办学理念。办学理念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精神统领,校本课程只有服务于办学理念才能成为有根之木、有源之水。校本课程能更加生动、有效地挖掘和突出办学理念的内涵与追求。

基于学生发展。校本课程始终要把学生的素养作为中心任务,努力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这是开发校本课程的本质追求。而我们在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中,就存在着写在纸上、说在嘴上、挂在墙上的现象,追求形式多样和表面热闹,追求参观的效果,而在真正对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本质追求上落实不到位。

基于奠基未来。在小学阶段,校本课程的建设指导思想要放在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的基本要求上来,重点在学生兴趣爱好、习惯品质、个性特长等基本素养等方面做文章,关注基础性、实效性和参与度,关注全体学生,关注全面发展。高精尖人才的培养不是小学阶段的主要任务。

基于学校实际。校本课程开发一定要结合学校的历史、文化和特点等实际,在发展上要量力而行,一步一个脚印逐步发展,结合师生现状科学规范实施。既体现学校的发展特点,又符合学校办学需要,反对假、大、空的校本课程。

基于地域、历史、人文资源。校本课程开发要突出本土化、特色性,重视当地地域、历史、人文等文化精神的挖掘、传承和发展。这样的课程既有广泛的价值认同和群众基础,又有一定的不可复制性,更具有独特性和强烈的生命力。

基于中华文明。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明发展,在人们心中形成共同价值观文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资源,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学校可以结合办学理念和实际进行选择开发。

基于文化打造。课程建设过程本身就是学校文化打造的过程,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中最本质、最生动的重要内容。学校文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载体和源泉,影响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一所学校的文化决定着课程的品质,而校本课程开发又极大地丰富和彰显学校文化的内涵,它不仅传承文化,而且建构、提炼、发展着学校文化。因此,一定要把课程建设与文化打造紧紧地结合起来,突出品牌思想,把课程文化做大、做强、做精,努力使之成为学校发展的一张张“特色名片”。

三、“星光课程”的思考与实践

1.“星光课程”的核心理念

我校努力打造“星光课程”体系,校本课程的开发始终把彰显渗透“星光灿烂卓越人生”办学理念作为核心理念。“星光灿烂”的核心思想是:学校坚信,每一位学生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都是明星,学校要努力为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发展条件、打造良好环境,让每一位学生都能闪亮发光,实现“星光灿烂”的育人环境和价值追求。“卓越人生”的核心思想是:学校要始终明确奠基学生未来的思想,关注学生身心、思想、品质、个性、兴趣、习惯、特长等关系学生一生发展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学生卓越的未来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我校的“星光课程”在办学理念的统领下,突出彰显“闪亮自己照亮他人”的发展思想,引导学生在追求自己发展的同时,时刻关注他人,学会尊重、学会合作、学会共存,实现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2.“星光课程”的思想建构

为更加深入有效地推进“星光课程”建设,在实践中,学校非常重视课程建设思想体系研究,逐步建立了一整套较完整的思想建构系统,统领指导校本课程的实施。我校的课程思想体系主要包括:品牌内涵—办学理念—课程思想—本质追求—育人目标,即星光教育—星光灿烂卓越人生—闪亮自己照亮他人—带班育人语言训练思维发展技能提升—全面发展有特长人格健全有个性。课程思想的系统化、制度化,能更加科学地指导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进一步确保课程开发的方向性、科学性、有效性和独特性。

3.“星光课程”的建设思想和实践操作

我校“星光课程”的发展模式突出“四轮驱动全面推进”建设思想,以“星光学生”“花式跳绳”“校园足球”“选修课程”为四个核心驱动轮,全面实施“品德行为、传统文化、艺术修养、体育竞技、健康生活、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的培养,培植和开发一系列的校本课程,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全面实施“星光学生”特色校本课程。为深入推进学生评价制度改革,建立一个更加科学、有效的学生评价体系,十多年来,我校一直致力于开展“星光学生”评价体系研究。针对小学生特点,学校把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归纳提炼为“文明礼仪、敬老美德、环保节能……”等十颗星,学校认真研究编写“星光学生”校本教材,根据学生年龄发展特点,分别按照低、中、高段结构进行编写,各个阶段对每颗星的考核、评价标准不同,按低、中、高学生的发展规律,建立学生螺旋上升的发展机制。以班会课为主要载体加强“星光学生”的课堂教学,要求班主任教师根据校本教材内容和考评标准进行认真教学指导,学生以月为单位,开展创建活动,每位学生一个月可申报一至两颗星,为加强过程管理,每班建立“星光学生考评团”,并组建十个管理考核小组,分别对申报的学生进行管理、监督、考核和认定。重视“星光学生”的表彰宣传,学校通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小组考评、教师推荐等考评机制,每月对“星光学生”进行一次集中表彰。同时,学校还建立“十星级学生”的表彰制度,每学期对各方面都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在学生中树立学习榜样和标杆。“星光学生”校本课程的实施,牢牢抓住了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为学生全面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

全面实施“花式跳绳”特色校本课程建设。我校是“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学校”,为落实“健康第一”“全员参与”的教育思想,学校深入开展“花式跳绳”课程研究,把“花式跳绳”作为每个实小学生必备的一项体育技能。为规范推进,学校先后编写了“花式跳绳”校本教材,编排绳操,编制绳操挂图,把“花式跳绳”纳入体育课进行教学,要求体育教师每周上一节绳操课。为强化全员参与度,学校大力开展“花式跳绳”特色体育大课间、月冠军争夺赛、跳绳达标、跳绳考级、跳绳运动会等一系列活动,目前,学校跳绳活动的氛围非常浓郁,学生体质健康得到明显提高。同时,学校还非常重视跳绳拔尖人才的培养,制定跳绳十五个级别的考级标准,在全校学生考级评价的基础上,学校对达到高级以上级别的学生进行考级认定,并进行表彰奖励。组建学校班级、年级、学校跳绳队,重视对跳绳人才进行持续跟踪培养。通过努力,学校跳绳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多次代表学校在省、市活动中进行表演,组队参加重庆市小学跳绳比赛中获得团体总体第六名、多人次获重庆市跳绳总决赛单项前三名的好成绩。现在,“花式跳绳”已经成为学校发展和对外宣传的一张特色“名片”

全面实施“校园足球”特色校本课程。我校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为打造校园足球品牌,学校成立了“星光足球学校”统领校园足球运动,足球学校突出彰显“踢好球、读好书、做好人”的办学思想,采取“学校+俱乐部”“体育教师+专业教练”的发展模式,与遵义市萌芽俱乐部签字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利用俱乐部专业人才和发展理念,提高校园足球运动的发展品质。足球运动突出全员参与思想,是实小每一个学生必学的运动技能。把校园足球运动纳入体育课教学,采取体育教师+专业教练的形式,提高足球教学质量。学校非常重视足球活动,每学期开展一次全校性“校园足球联赛”,以年级、班级为单位开展比赛,男女生同时上场,每届足球联赛,是同学们最喜欢、最开心、最兴奋的活动。非常重视足球人才的培养,学校以班代表队、年级代表队、学校代表队为载体建立三级人才梯度培养机制,在加强专业训练的同时,更多地创造机会与仁怀市内外学校进行活动交流。我校校园足球虽然刚刚起步,但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16年,学校足球队获得仁怀市足球联赛冠军、遵义市小学足球联赛第三名,学校一次性有5名学生同时入选遵义市青少年足球代表队,将于明年四月出征德国青少年足球联赛。

全面实施“选修课”特色校本课程。在关注学生全员参与的同时,学校为重视加强特长学生的教育,开设了一系列的特色选修课程,为特长尖子学生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学校把选修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进行规范管理,先后开设了合唱、管乐、鼓乐、乒乓球、花式跳绳、舞蹈、手工制作、剪纸、笛子、电子琴、篮球、科技制作、腰鼓、武术、作文、主持、朗诵、电脑等20等多门选修课程,选聘校内外专兼职教师,制定课程计划,统一课程时间,明确课程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切实加强选修课的过程监管和考核评价。各类特色校本课程的开设,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一個发现、展示、培养艺术才能的坚实舞台,培养了一大批特长尖子学生,不但发挥着传、帮、带的重要作用,更为学校教育教学注入强劲的活力和动力。

应该说,学校校本课程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和特色打造最重要的载体和途径,同时,也是学校办学过程中一个亟待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课题。学校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一定要把握学校教育教学的本质追求,始终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始终与学校发展实际相结合,始终把全员发展与个性特长培养有机融合起来,进一步加强方法研究、模式创建、过程管理和特色打造等,努力提高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水平,努力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作者单位:贵州仁怀市实验小学)

作者:杨安荣

学校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论文 篇2:

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的策略

摘 要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是在与人相处时尊重他人,是与人友善的一种行为方式,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表现。孔子也曾说,“不学礼、无以立”,一个健全的人格,与“知礼”是不能分开的,因此,在学校教育中,让学生自觉养成文明礼仪,知礼、明礼、守礼、践礼,是学校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小学;文明礼仪;内涵式发展

中华民族向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文明礼仪是我们优秀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有修养、有道德的重要部分,小学生还在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在小学教育中要格外注意对他们人格的培养,教育其成为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社会新人。同时,在小学阶段就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对于实现学校的内涵式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1 從理论角度出发,提升德育教育。

学校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领地,是学生养成文明礼仪习惯的重要场所,学校的德育工作对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职责。因此,学校要特别注重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从制度、教学到一系列德育主题活动的开展,都要以促进学生养成文明礼仪习惯,以此实现学校的内涵式发展。首先,要开展相应的文明礼仪理论课程,有专业老师进行细致的讲解,辅以一系列轻松且具有教育意义的视频等,让学生对基本的礼仪知识有个整体的把握,并能自觉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其次,学校要开展多种多样的文明礼仪主题活动,让学生在亲自参与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受到文明礼仪的教育,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通过扮演角色体验文明礼仪给人与人的交往带来的便利与好处,同时,学生们还可以通过参与这些文明礼仪的主题活动,加强彼此之间的交往和了解,提高学生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不自觉间形成文明礼仪。学校通过文明礼仪教育,形成自身特有的德育体系,丰富学校的发展内涵,增加学校的竞争力。

学校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工作,离不开班主任的大力支持,班主任是和学生相处的最为密切的人,班主任对这项工作的支持、理解,直接影响了文明礼仪的教育成效。因此,学校要注重对教师理论文化的培养和提升,要组织班主任们进行有关德育方面的知识的培训,保证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们具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同时,还可以邀请一些文明礼仪教育专家走近校园,进行相应的授课、调研,为学校接下来的文明礼仪教育提供意见等,为教师们的继续教学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促进师生文明习惯的快速养成,实现学校的内涵式发展。

2 开设相应课程,让文明礼仪成为学生的必修课。

学校可根据学生们的年龄、身心发展状况、实际生活情况等,引入相应的礼仪教材,让文明礼仪成为学生们的必修课。可将思想品德课、班会课等课时作为礼仪教学的主要阵地,让礼仪教材走进小学课堂,教育学生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等等,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礼仪教导,使学生充分感受中华文化的文明礼仪的魅力,了解基本的礼仪常识,自觉践行良好的礼仪规范,提升自己的修养和素质。同时,学校还可以专门开设文明礼仪课程,结合礼仪教材,以及学生们的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现代技术等,让文明礼仪在学校形成人人学习和践行的高尚品格,让文明礼仪影响每位师生,使学校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风气,丰富学校大发展内涵。

3 抓好文明礼仪建设,促进学生良好习惯养成。

为了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学校可制定相应的规则来督促学生,例如《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将一些文明礼仪明了化、制度化,例如不说脏话、不迟到、不早退、不谩骂同学、见到老师要主动问好、不在书桌上乱刻乱画等等,将这些基本的文明礼仪制度化、精细化、明了化,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风气。同时,学校还可以借助升国旗、国旗下的讲话、校园广播等等形式进行文明礼仪的传播,小学生对一些新鲜的形式普遍比较赶兴趣,所以,要善于创新,利用新的方法和形式引起学生们的关注。同时,还可以出一系列文明礼仪的黑板报等等,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主题鲜明、具有宣传教育意义的方式,提升学生对文明礼仪的认识和践行,创设阳光、和谐、友爱的校园环境,丰富学校的内涵式发展内容。

4 家校联合,形成文明礼仪教育合力。

小学生文明礼仪的顺利养成,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加入,小学生由于其生理、心理、年龄等方面的特点,对家长的依赖较大,家庭教育在小学生的成长中依旧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因此,学校在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时,要注意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教师要主动通过联系本、微信群、QQ群等方式,和学生家长取得沟通,转变学生家长只注重孩子学习成绩的观念,使家长意识到文明礼仪在小学生的行为规范、道德培养方面的重要性,让家长也参与到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中来。这样,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内外结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今后的人际交往、工作生活等等方面的行为准则提供前提基础。因此,定期举办家长会、亲子运动会等等,不仅可以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教师和家长也能取得更加密切的联系和沟通,在学生的学习上、日常生活习惯上等等方面,都能有更深的了解,为学生今后的成长提供更加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帮助学生成长,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成为一个知礼、明礼、守礼、践礼好孩子。

5 结语

学校在进行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时,要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注重文明礼仪知识的宣传、讲解,提升学生对文明礼仪的认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教育,例如课堂讲学、课外文明礼仪主题活动、写作比赛、创设相应情境让学生体验、图文并茂的黑板报等等,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将文明礼仪内涵其间,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使学生具有很高的个人修养。这样,才能不断达成学校的内涵式发展目标,与学生一起共建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高晓瑜.绽放文明礼仪之花,涂亮幸福人生底色[J].中国教育学刊,2012(S2).

[2]孙军,张乐天.小学礼仪校本课程的研制与实施[J].教学与管理,2010(20).

[3]蒋兰波.中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意义和策略[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07).

作者单位

辽宁省阜蒙县七家子学校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123100

作者:白洪亮

学校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论文 篇3:

提高主题班会教育的实效性、深化德育工作内涵

[摘 要]主题班会是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活动的有效形式之一,主题班会课活动实施过程中,班主任的主体性体现在活动的策划、设计和指导实施上,班主任老师通过指导作用将活动的目的、教育理念蕴含其中;学生的主体性则体现在活动的“主角”地位上,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的选题、内容设计及方案的落实,在活动过程中认知、体验、锻炼,从而实现学生的发展与成长。班主任实现以上教育目的有效保障举措是:认真选择主题、精心设计方案、周密做好会前动员、人员安排、内容及场地策划、主持人过程掌控能力的指导、主题班会后的总结深化工作。

[关键词]主题班会;德育;内涵

主题班会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的形式和重要阵地之一,也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有效手段,更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桥梁,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我校多年来在主题班会开展过程中,摸索出一套提高主题班会教育的实效性、深化德育工作内涵的具体做法,提高了主题班会的实效性,深化了主题教育的内涵。

一、明确德育目标,做好选题工作是提高教育实效性的首要条件

召开主题班会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及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选择合适主题,确定恰当的内容、题材是实现教育目的首要条件。

1.选题过程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班主任确定主题方式及内容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可以采取拟定一个大致范围,然后由学生确定主题方式;也可以采取个别征询,或动员每位同学出主题;或由班干部在广泛听取同学意见的基础上选定。这样的选题方式选出的主题代表学生普遍存在的,感兴趣的,关心的问题,这样才能使大多数同学从活动受到启发和教育。例如,我校104012班学生离校下厂实习前的最后一次主题班会,班主任通过学生自命主题投票选举方式确定了感恩类别主题,确定的班会主题为《心存感激与爱同行》。会上同学们畅谈入校以来感受到的来自校领导、班主任、任课老师、宿管老师的教育、关心、爱护,畅谈自己的感受,变化收获,发自内心,感人至深。

2.题目选择有利于学校教育的深入开展。针对不少学生着装不文明现象,学校每年新生入校教育工作中,安排美学讲座及文明礼貌月活动。我校不少班主任利用主题班会将学校教育与学生素质培养与班级的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利用《知文明礼仪,做文明学生》、《文明礼貌从“我”做起》,《懂礼仪规范,做文明人》等系列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社交礼仪与美学知识,在学生中形成学礼仪,懂规范,与人相处知书达理,做有修养的文明学生良好氛围。

3.选题有深度,利用继续开展拓展教育。我校每学期学校都要聘请法律人士召开专题法制讲座,为进一步巩固学校教育效果,引导学生深化法律知识理解与内化,不少班级把枯燥法律知识与表现形式活泼的主题班会结合起来,开设《道德与法,爱与希望》主题班会教育,将学校教育进一步升华与拓展,于此同时开展《有多少生命可以重来》、《诠释生命的价值》,对学生进一步进行拓展教育

4.选题与社会、学校、班级当前的需要紧扣,体现时代性与实际性。主题班会的选题要结合社会、班级及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社会教育是学生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结合社会热点对学生加强教育非常有意义。例如:2014年针对南京“迎青奥活动”,我校部分班级开展了《我为青奥添风采》主题班会;围绕南京倡导爱护紫金山活动,开展以《绿色人生》为题的主题班会;毕业班开展职业道德与团队精神教育,选择《职业道德从业之本》、《从学生到企业人》的主题,为学生进入企业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二、收集素材、认真做好班会教案设计是工作提高主题班会教育实效性的基础

主题确定下来之后,班主任要指导学生们根据主题设计方案、准备素材。一般说来,一份完整的班会方案设计应包括活动背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几个重要环节。班主任作为活动的总设计师,应充分结合班级、学生特点,紧扣活动主题,认真构思和设计好主题班会方案。方案设计的核心应放在主要活动项目的设置和安排上。主题班会成功与否主题是灵魂,方案是基础,选材是关键。班会中离不开大量点题的案例的准备。案例选择要注意以下四原则:

1.近——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

2.小——小事着眼、小处着手

3.实——真实可信、不乱编造

4.亲——亲切感人、可亲可信

案例收集渠道有以下三个途径:(1)班主任自己查阅。平时加强阅读,只要看到可用于班会的德育资料,就做笔记或记下书名、页码备用。(2)家长推荐。与家长电访或面谈中,请他们帮助留意、查找、搜集有关教育的好书、好文章,以便互相交流。(3)学生推荐。请学生在自己的阅读中筛选有关问题的好文章,推荐给大家。例如:开一个关于就业方面的主题班会,版主人组织学生准备国家有关的就业政策、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怎样参加面试、如何适应不同的环境等材料。在围绕主题准备的材料同时还要求同学把这些材料整理成发言稿,加以文字上、语言上的润色,使所要探讨的问题生动形象,容易让人接受。

三、做好学生的思想发动、人员落实等会前筹备工作是提高主题班会教育的实效性关键

主题班会开展过程中是学生进行体验教育与自我教育过程。做好准备工作是开好班会实现教育目的关键。良好教育成效实现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更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学生的参与程度反映了学生在这项活动中受教育程度,为此班主任要充分发动学生,使学生成为班会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班主任可采用讲述,讲解,谈话等方式,向学生宣传班会的目的、内容、形式和要求,以便使学生对班会活动产生兴趣,并积极投入到准备活动中来,提前布置任务,让每一位同学都做准备。如:“告别坏习惯”主题班会,要求每位同学搜集一则名人告别坏习惯的故事,要同学思考自己有哪些坏习惯;如何改正坏习惯两个问题;确定发言对象。如:《纪律与自由》采取辩论式主题班会,开好此主题班会不仅仅要选择出正反方的辨手,还要指导他们选好辩题;以“学习经验交流”为主题的班会要选出每科成绩拔尖的学生来谈他们的学习经验同时让每个学生谈谈自己学习中的经验或者困惑等。

四、做好班会内容,形式等策划工作是提高主题班会教育的实效性主要手段

班会的形式直接关系到班会活动的效果。班会形式应该依据教育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来决定,做到形式为内容服务,形式与思想性、知识性、教育性统一起来,溶为一体。其中典型的表达形式有:

1.说理、讨论理式主题班会。这种班会主要是对问题进行论证和阐述,以统一、提高学生认识。如:,“如何塑造美好的我”, “纪律与自由”的主题班会就可以采用这种形式。论理式班会有多种样式,如:直接论理、辩论明理、研讨识理等。论理式班会目的很明确,要把“理”说透,使学生信服,所以要求论证有据,内容翔实,逻辑严密。

2.交流式主题班会。这种主题班会主要是学生间相互学习和借鉴,也可请校外的人物与学生交流。如: “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我”,“做人与创业”等主题班会就可以采用这种形式。交流式班会要创造一种和谐、融合的气氛,引发学生对所交流的经验钦佩和赞赏之情。

3.文艺型主题班会。文艺型的主题班会是通过班级文艺表演形式进行的。具体形式有:讲故事、唱歌跳舞、诗歌朗诵、相声、猜谜等,其它文艺表演,也可以是绘画、书法、摄影等。如: “看看我的风采” 。这种形式的主题班会是学生展示才能、发挥创造性的好机会;也是引导学生自我教育的好机会;还是培养学生组织能力的好机会。它可以活跃气氛,寓教于乐,使学生受到情感上的激励和熏陶,所以很受学生欢迎。班主任要尽量使多数学生都有“机会”,即使没有文艺表演能力的人,也让他们有“活动”的余地,能够各得其所,兴致勃勃。

4.竞赛式主题班会。这种形式的主题班会是针对学生竞争心理、好胜心理所采用的一种活动形式,竞赛内容有知识性的竞赛,判断是非的竞赛,某种能力的竞赛等。如:“我和安全交朋友”的主题班会,以安全知识竞赛这种形式开班会,通过小组之间竞赛、同学有奖抢答、每个同学抽签必答等环节,在气氛热烈氛围班会中学生掌握了必要的安全知识。这种形式准备过程中要广泛发动学生参与,发动得越广泛,学生参与积极性越高,班会效果也越好。

5.纪念性主题班会。纪念性的主题班会主要指对历史事件和名人的纪念,对重大节日、传统节日的庆祝等。它往往与社会的纪念活动、庆祝活动合拍。例如:2011年我校以建党90年周年纪念为题材举办了全校性的主题班会展示活动。这种班会班主任要把纪念什么、庆祝什么与教育什么结合起来,寻找到最佳的结合点,使学生在熟悉的纪念日、庆祝日里,得到新的东西,受到进一步的教育。要注意纪念性班会教育效果的延伸,不要纪念日一过,班会上所得到的也就消失殆尽。

6.模拟式主题班会。所谓模拟式主题班会就是模拟一种情境,使学生进入到那种情境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以达到教育目的。如:“企业人应具备的素质”主题班会,通过“招聘现场会”的模拟、企业工作现场模拟形,引导学生重视个人语言表达能力、身体语言培养及守纪、服从、守时等良好习惯的重视。青年学生想象力丰富,喜欢贴近他们生活的东西,这种班会组织得好,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以上介绍了六种主题班会形式,我们选取的班会形式不需单一,只要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可以是多种形式相结合。

五、精心做好主题班会各个环节设计工作是提高主题班会教育的实效性实效的保障

精心设计主题班会的各环节、落实涉及的问题是发挥教育实效的保障。例如:每个环节多长时间?谁主持会议?哪些同学发言?个人发言内容是什么?什么时候讨论?什么时候提问题?等等。把开会的程序设计好,在操作中就不会乱,可以沿着事先安排好的次序一项一项地去落实。班主任指导学生在做程序设计时应该多与学生们沟通交流,因为他们才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离开了学生的积极配合,主题班会是不可能开好的。主题班会筹备过程中班主任一定要落实好发言的学生和内容,提前把准备要讨论的问题告知学生,让大家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为了使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可以在班会中穿插合适的游戏。比如:在“告别坏习惯”主题班会中,可以让同学们把平时的坏习惯用小品的形式集中反映出来。小品由同学们自己设计、排练。邀请嘉宾有针对性地谈对某问题的看法,可以使学生受到更全面、深刻的教育

六、精心做好场地的安排工作是发挥主题班会教育实效性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场地的安排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哪里,即地点;二是会场的布置。一般情况下,开主题班会主要的地点在教室,因为教室最方便,减少了很多的麻烦。但是有些主题班会我们可以选择在户外或者是与主题有密切联系的地方,选择在外开班会,学生们的反应会十分的兴奋、好奇,积极性和参与性也会大大地提高。在教室开会,我们可以对桌椅板凳进行重新布置成U型,增添一些装饰物来烘托气氛,甚至还可以准备音响影视设备让学生们过一把瘾。会场布置最重要的是突出主题、美观大方。比如:辩论式主题班会,正、反辩手的书桌摆到教室的最前面,分开正反两方,正、反两方的选手分坐两边,面对观众,下面分成两个“阵地”分别坐着其拉拉队员;又如座谈式班会,座位可以排成圆形,中间留空,会场美观大方。

七、做好主持人挑选、指导工作是提高主题班会教育的实效性的“技术支持”

主题班会的主持人选择十分关键,主题班会过程中控制班会场和处理突发事件,除了班主任临场指导外,一般由主持人来把握,这需要主持人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选择主持人还要根据班会的形式,如:以老师说为主的班会和以学生参与为主的班会,选择的主持人就不同。

班主任要提前做好主持人过程掌控能力的指导工作,指导学生做好遇到背离话题或是冷场这两种情况如何去维护和转换话题,更好地表达中心、突出中心,控制与调节会议进程,使会议不偏离既定的目标,始终能够紧扣主题,把教育活动推向深层。在班会的最后,班主任要小结 启发同学们去思考,扩大教育影响,给班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八、做好主题班会的总结、深化、升华教育是提高主题班会教育的实效性的重中之重

在主题班会当中,学生的认识有时并不是一致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有时还有分歧。有些发言往往有片面性和局限性。由于学生的年龄、知识和认识水平方面的原因,他们往往只能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而看不到本质;有些仅凭个人好恶来判别事物的善恶、美丑,尚缺乏客观的标准;有些发言有明显的个人感情色彩,缺乏理性的分析、判断。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就要利用会后的总结来启发、诱导和点拨,使同学们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认识到召开班会的目的,认识到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

主题班会开会后,班主任应该和学生们一起进行认真的总结,看看这次主题班会开得好在哪里,不好又在哪里?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找出不好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对策。只有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吃一堑长一智,主题班会才会越开越好。班主任除认真考虑主题班会的内容、组织形式外,还要认真考虑主题如何深化和成果如何巩固,怎样让学生在班会外的学习生活中进入并保持最佳状态。这就需要搞好主题班会的外延,并在总结中善于“借题发挥”,点到实质,“举一反三”,以教育多数学生。同时还要搞好“追踪教育”,以深化主题和巩固成果。

班主任在会后还要进行必要的“追踪教育”,一是在主题班会活动之后,要及时掌握来自学生中的信息反馈,抓住学生思想情感方面的变化,继续加以引导,促其升华。力争在每次活动之后,让学生们的心灵深处留下一点有价值的东西,并使他们在行动上有所表现。二是班会做出的决定,班委会要认真监督执行,并付诸行动,从现在做起。只有这样,主题班会的成果才能发挥出它的效用。

参考文献:

[1]丁如许的《打造魅力班会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从主题班会课看班主任专业化成长》  班主任工作网.

注:本文系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级重点课题《中职学生思想德育建设有效途径和方法探索》(编号JG1301)的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王迎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职院校学生教学管理论文下一篇:构建和谐社会战略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