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导入研究论文

2022-04-27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数学课堂导入研究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为适应新时期的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逐渐改变,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专业素质的提高。但现如今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问题,传统式的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需要。因此,传统的概念教学将会经历改变,探究式的教学会逐步取代传统教学。

数学课堂导入研究论文 篇1:

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课堂导入研究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时,应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看成是教学时的主体,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了保证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微课做好课堂导入,提高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微课;初中数学课堂;导入

在进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应注意设置导入环节,通过设置一个好的课堂导入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到课堂学习中来,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课堂导入的方式,大致了解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一、设置疑问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注意利用微课创设教学情境,寻找关键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和讨论,对于学生来说,其自身有着一定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注意利用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比如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置问题,让学生进行回答。在设置疑问时应保证问题具备一定的难度,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胜心理。

例如在学习“对数”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拿出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张纸来作为课堂导入的辅助品,教师可以拿着手中的纸张当着学生的面进行对折,并且告诉学生已知条件,让学生知道这个纸张的厚度是1毫米,在经过一次对折后,这个纸张的厚度变成了2毫米,如果再对折一次,就变成了4毫米。这时候,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如果将手中的纸张对折27次之后,该有多少毫米?对于这个问题,学生多数都是感觉到困惑的,无法通过自己以往的数学知识进行推算,也不能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来得到答案,因为过于繁琐。这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形式,为学生展示将纸张叠成27份后的样子,并且告诉学生们答案是8848.18米,有的学生在心中对于这个数字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教师这时就可以为学生展示珠穆朗玛峰,告诉学生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约等于这个数值,增强学生对于数值的认识。通过这一方式,完成新课的引入过程。

二、运用直接导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直接导入的具体的操作方式是指,在开展课堂教学前,教师直接为学生展示本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给予学生一个直观性的展示,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主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保证学生能够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关键的问题上来。数学这门学科其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让学生在掌握一定数学知识的同时,形成一个正确的数学思维。通过在数学导入环节中融入微课的方式,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印象,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

例如在探究“同角的补角相等这个命题一定正确吗”这一问题时,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直接利用微课向学生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找寻有关的资料,帮助学生直接进入到课堂学习中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三、寓教于乐,利用数学游戏进行导入

游戏教学法是学生最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鉴于这一特点,可以引发教师的思考,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时,也可以通过融入游戏的方式,做到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在利用游戏导入课堂教学时,应注意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游戏形式,在开展导入时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时时做到将学生摆在第一位,实现教学的“知行统一”。开展游戏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教师只有在认识到这一点的基础上选择游戏形式,才能更好地保证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高度。

例如在学习“相反数”这一教学内容时,为了更好地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借助于微课,和学生进行实时互动,和学生进行游戏。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为学生展示数字,然后让学生站出来回答这个数字的相反数,比一比看哪个同学的反应最快。对于学生来说,利用趣味化的游戏形式开展数学教学,保证学生能够掌握课堂教学内容。

四、与时俱进,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

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得到了一定的应用。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學时,应学会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利用多媒体技术信息量大、交互性强等特点,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加深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理解。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注意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在进行课堂导入时还是沿用了传统的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了一定的打击。基于现行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应注意做好课堂前的导入环节,通过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导入环节,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改变传统的单一化教学方式,让学生以一个更为饱满的姿态进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这一教学内容时,为了提高本节课堂中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为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比如:埃菲尔铁塔、飞机、课桌,通过为学生展示这个三个实例,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就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进行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新的知识内容。

五、创设教学情境导入,活跃课堂气氛

环境的影响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应认识到这一点,通过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让学生围绕课堂教学目的开展探究和分析,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思考,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

例如在学习“解直角三角形应用”这一教学问题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为学生展示这样一个情景让学生观看:小明有一天突发奇想,想测一测自己家门口的大树的高度。已知小明的手上有一个锐角为30度的直角三角板,小明所站的位置离大树有4米,小明的身高为1.68米,求这个大树的高度。通过这一情景导入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开展课堂探究。又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时,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进行思考,为什么自行车的轮胎是圆的呢,为什么不能是三角形的呢?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将三角形和圆形进行对比,找到这两个图形之中的不足之处,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就“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教学内容进行学习。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充分让学生进行思考。只有当学生进行了深入思考后得到的数学知识,才更具有记忆效果,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于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将传统的教学方式转换为现代化的课堂教学方式,利用微课开展课堂教学中的导入环节,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感受到课堂导入中的新颖性,加强课堂导入环节的趣味性,让学生以一个更为愉悦的心情投入到数学课堂学习中。基于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教师应注意对于传统的数学方式作出改变,通过将微课引入到数学导入环节中的方式,弥补教材中的缺失之处,带给学生更为新鲜的教学体验,提高学生的数学课堂参与性。

[参考文献]

[1]邱烨.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J].学周刊,2015(25).

[2]祝一兰.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浅谈初中数学如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J].学周刊,2015(28).

[3]李平.学生讲数学:实现初中数学课堂高效的催化剂——“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教学实践与分析[J].亚太教育,2015(15).

[4]周润生.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应用“211三案引学”有效教学模式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性[J].品牌(下半月),2015(02).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四十一中学,山东 枣庄 277110)

作者:张梅

数学课堂导入研究论文 篇2:

探究式教学视角下的初中数学课堂导入研究

摘要:为适应新时期的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逐渐改变,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专业素质的提高。但现如今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问题,传统式的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需要。因此,传统的概念教学将会经历改变,探究式的教学会逐步取代传统教学。此类型教学模式可以帮助教师创造有效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运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对初中数学教学进行了深入分析[1]。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初中数学;课堂探究;应用导入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数学作为初中阶段的重点学科,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构建和逻辑思维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应注重数学课堂的教学方法和多元化的教学内容。想要重点加强初中生的探究能力,就要善于运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从中探索新的发展,获得新的学习体验。探究式的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和思考,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为主,从多方面培养学生使得学生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步骤中,在此过程获得知识经验和各项技能[2]。

一、初中数学课堂导入所存在的问题

(一)情境设置问题过多,思考时间较少

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知识,会增加数学课堂上的提问和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提问和小组合作可以增进思维、集思广益,但是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思考练习,当教师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并不多。且有一部分的数学问题并不適合合作探讨,此类问题不仅浪费时间,还得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二)熟悉公式方法单一,不会运用且效率低下。不同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不一,要倡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学习,而不是死记硬背。教师的教学方式很单一且随波逐流,只要有教师找到一个有趣的教学方法,其他教师便会模仿,在此过程中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就会乏味。

(三)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经验作用不大

教育部指出在让中学生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和思想的同时要增强应用技能和数学意识,但在目前,初中的数学教学对于学生来说作用明显不大。如在“方程和方程组”中,教师在讲述方程的实际应用方面并不明确,只是单纯的推导提炼。新课标强调要在必要时适当突破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应用情况,虽然能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但部分教师并没有很好的处理教材内容,反而把教材上较好的内容给删减掉了。

二、数学课堂导入探究式教学的作用

(一)利于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

人类的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探究式的课堂教学是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特征去引导学生探索式学习。而探索式学习最大的特点就是从寻找问题开始,在课堂中由学生自主参与体验,这个特点恰恰决定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所充当的角色并非教学者,而是引导者。探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表达讨论的机会,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探究,在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思维的同时也对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有很大作用。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可以提高自身寻找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教师所需要做的就是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引导暗示,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身的方式。

(二)利于更好的营造课堂氛围

探究式教学的本质就是希望学生可以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上尽可能多的给予学生思索的空间和时间,可以通过设置对应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在此过程中还可以分组进行探究,通过互相启发来产生更多更有创意的设想,到最后教师和学生可以围绕问题展开交流,抒发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此来加深对问题的印象。在教师和学生处于探究式教学时,两者间更多的是追求以平等为基础的相处方式,其中教师尊重学生自我学习方式,学生也可以向教师提出问题和假设,这样的课堂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群体观念,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整个数学课堂的学习氛围中,也有益于学生汲取他人意见和与人交往合作的社交能力。

三、合理运用探究式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导入

(一)举一反三发散学生思维

在数学中,一道应用题不止有一道解法,教师在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技巧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发散能力,不能受教材的单一思维影响,让学生能够多角度多方面的运用自己的思维模式理解问题,而不是禁锢在某一种解题方法中。一题多解更能锻炼学生的答题思维,它通过多种解法使得学生熟悉不同的解题技巧,且为了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问题的求知欲,灵活运用一题多解的方法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是很有必要的,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原有题目的基础上转化某一数据和条件来帮助学生转化思维角度探究问题。

例如,教师在课堂中讲解“三角函数”时,可以由一开始的锐角三角函数延伸至其它角度的运用,一个30°、60°和90°三角形,在记住30°所对应的直角边为斜边的一半(即1/2)的基础上变换边角,就可以得出另外两个角的数值。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按照不同情况运用改变边角关系进行解答,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对三角函数进行拓展,不仅有效提高学生解题技巧,同时还累积了数学知识。

(二)营造探究气氛,加强合作交流

在初中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是尤为重要的,这不仅仅能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还能锻炼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教师想要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就要根据数学本身所具备的特点制定教学方案,营造有益于探究的课堂氛围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个人特点和学习情况进行合理分组,将个人思维与小组思维结合起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和知识扩展。例如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这一章节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了解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后,尝试让学生自己拓展探究圆与圆、圆与三角形和其他形状之间的位置关系。先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检验,在规定时间后再与小组成员进行探讨分享,最终得出统一结论。这样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个人作用,而且还能在小组的探讨中汲取他人的意见和观点,学会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

数学课堂强调学生自主分析,更强调合作。因为初中学生自身学习知识的能力有限,思维也不够开阔,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较为片面,所以就需要通过小组之间的相互合作学习,以此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三)设置情境,丰富教学内容,进行探究实践

人类对于未知的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心,此阶段的学生也是。教师所需要做的就是打破学生的禁锢,激发其好奇探索的种子,课堂教学情境的设置可以以有趣的形式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认识,通过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发学生对数学课本知识进行联想。教学情的设置不仅仅可以体现在日常生活,还可以运用不同的方式,比如表演、游戏的体会和语言表述等,要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和班级特点以及教师的教学风格。

例如在“圆”这一章节中,可以设计一个不同车轮形状的小汽车,使学生在课前有充分的好奇心,好奇课上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中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其它形状的车轮进行行驶,并通过提出“车轮形状为何是圆的?”问题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思维,让学生主动进行讨论分析,主动探究观察问题,由此引出本章节的主题内容,降低学生对数学学习枯燥乏味的看法。

数学教学注重培养数学思维,不仅要求学生把握课本知识,还要求其有能应对考试的能力。总说艺术源于生活,但不仅只有物理和化學源于生活,我们在生活中也时常能找到许多有关数学知识的影子。传统教学局限于课室中,学生对数学的知识和概念多为抽象,想要改变学生对数学的观念,教师可以尝试将数学运用至课堂之外,让学生进行实践。如在学习“三角函数”的相关概念和公式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个课外探究作业,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三角函数测量楼房高度和角度。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准备相应的工具和进行必要的指导,让学生更加顺利的完成应用探索,体会不一样的数学教学方法。在学生成功运用三角函数知识测量出楼房高度时,会对数学的学习更有信心和兴趣。

四、结束语

有效的课堂教学不应该仅仅只是依靠记忆和课堂讲解,还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践。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引入探究式教学,不但能帮助学生提高探究知识的能力,还能使得学生主动参与探讨交流。一种开放民主的教学模式符合学生所认知的学习氛围,在此模式下更能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数学抽象的基本概念和内容,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对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有重要作用[3]。

参考文献

[1] 章楠.基于探究式教学的初中数学课堂导入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9, 000(011):8-10.

[2] 黄贤文.基于探究式教学的初中数学课堂优化策略[J].求知导刊,2020(3):48-49.

[3] 魏玉升.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000(020):P.2-3.

作者:王朝宁

数学课堂导入研究论文 篇3: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研究

【摘要】柏拉图曾经说过:“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导入作为一堂课的开始,不仅决定着整节课堂教学氛围的好坏,还关系着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以及对于新旧知识的掌握。好的新课导入不但可以开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还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影响。如何做好新课导入,才能真正地发挥导入在课堂教学中的重大作用,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和实践进行如下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 新课导入 问题 对策

一、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现状及问题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小学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虽然自身的发展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还是存在着些许的不足。在长期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部分老师对于课堂导入的关注力一直不高,从而让课堂导入存在着越来越多的问题。

1.课堂导入时间过长,且导入形式单一

好的课堂导入,不仅时间控制适当,而且会紧扣课堂教学内容,不会“偏题”太远,否则会造成不良的教学效果。但在现实的数学课堂导入过程中,许多老师却把握不好导入的时间,长时间的课堂导入,挤占了太多后续内容的讲授时间,让整堂课的时间变得更加拥挤,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主题。整节课看起来很热闹,却忽视了真正的课堂教学内容,形式化的课堂导入,打破了教材内容与导入的主次关系,达不到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另外,课堂导入的形式过于单一也是一大现状之一,处于小学时期的学生,身心发育还不成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对较短,形式单一的课堂导入,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也就不能很好地把学生吸引到数学教学中来。

2.导入设计不合实际,缺乏灵活的导入方式

许多老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时很认真,却把课堂导入环节忽略掉,以为一带而过就可以了,有的却加入一些看似热闹却并不实用的东西。以为改变过去数学枯燥乏味的印象,就可以真正地实现数学的有效教学,如此一来,却让课堂导入设计偏离主体教学内容,不利于实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3.忽视学生认知特点,缺乏相应的师生互动

作为人类数学知识发展的初级阶段,小学数学知识大多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小学生虽然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但他们的注意力很难持久是他们普遍存在的主要特征,作为小学数学老师,要充分的认识到这一点,在课堂导入时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来进行。现代数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然而,当今数学课堂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却总是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教师所要讲授的教学内容,师生间缺乏有效的互动。沉闷的课堂导入自然也不会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更不用说真正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了。

二、小學数学课堂导入的对策和建议

1.树立正确的课堂导入理念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理念就像一座灯塔,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而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首先要做的是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充分认识到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重要性及重大意义。真正地树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导入观念,改变过去传统的“一堂灌”的落后教育模式,正视自己在教学中的引导角色,从而在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真正的在课堂导入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2.认真解读新课标,灵活课堂导入方式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新课改提倡的新型师生关系,它不但可以使学生之间形成朋友式的友好关系,真正地实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不是机械地传递知识,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教师和学生只有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建立起良好的关系,相互交流想法、沟通感情,学生才能主动参与并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发挥自身的潜能。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认真解读新课标,不但关注学生的理论教育,情感体验也不能忽视。而且还需要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自主地把注意力引向教师正在讲授的内容,其中的关键环节是教师怎样利用各种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导入过程中注意导入方法的多样化,并在紧扣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等,真正设计出符合学生需求的课堂导入。

3.在增强师生互动的基础上,真正提高教师自身的导入水平

数学新课导入应符合互动性原则,充分考虑如何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增加师生互动,让学生投入到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去。通过一定的情境设置来进行新课导入,让学生和教师在互动中相互启发、学习。并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吸取别人优秀的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的导入水平,找到更加适合学生的导入方法和技巧,在反思中真正地发现、解决问题,找出自己的新课导入之道。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72.

[2]王北生.教学艺术论.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235.

[3]张舟.浅谈数学新课导入法.新课程,2013,(7):122.

作者:韩邦启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职艺术素养教育论文下一篇:自主教学高中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