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和感悟范文

2022-05-24

第一篇:思考和感悟范文

对脱贫攻坚感悟和思考

对脱贫攻坚的感悟和思考 2 篇 【篇一】

当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啃下最硬的“骨头”,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铲除最后的“荆棘”,需要每一名帮扶干部重整行装再出发,坚定必胜信心,发扬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鼓足最大干劲、保持最硬作风、落实最强责任、用尽最强力量打好最后的总攻,确保全面小康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项都不能丢、一步都不能迟,以真抓实干的实际行动兑现“小康路上不落一人”的庄严承诺和诤诤誓言。

软硬兼施,啃下深度贫困“硬骨头”。胜利在望,最后的“硬骨头”却并不好啃。在百米冲刺决战决胜的最后关头,广大扶贫干部要发扬苦干、实干精神,查漏补缺,奋力冲刺。倒计时精准到分,作战图按天推进,收入表分毫必较。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等关键硬指标,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建立整改台账,明确责任、正排工序、倒排工期,采取超常规措施和超常规努力,高标准、高质量抓好整改工作。

开展排查,在找准“根子”上下功夫。“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研究问题、制定政策、推进工作,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因此,广大扶贫干部要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不断增强看问题的眼力、谋事情的脑力、察民情的听力、走基层的脚力。通过干部定期走访、群众自主申报、大数据实时监测……等方式开展地毯式排查,画好扶贫作战图,逐

户分析贫困户的致贫根源,致贫痛点、脱贫堵点,切实做到找准问题,有的放矢。

精准施策,在开好“方子”上下功夫。针对找到的致贫“病根”,制定好查漏补缺、细化到户、细化到人的帮扶措施。打好发展产业、促进就业、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兜底保障等扶贫组合拳,持续加快补齐短板弱项,切实“把准病灶”,精准施策,对症下药。真正做到一户一策、一村一案解难题,切实做到缺什么补什么、补短板一补到位。

标本兼治,在治好“里子”上下功夫。要在脱贫成果的长效上下功夫,就要做到“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相结合,“输血”和“造血”相结合,保持责任、政策、帮扶、监管的连续性、稳定性,不踩政策“急刹车”,帮助贫困户持续发展经营,防止返贫复贫,确保脱贫成果的成色和质量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最后关头,帮扶干部要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负责的态度,鼓足敢于争先的勇气,拿出敢于决战的胆气,亮出敢于决胜的豪气,迎着困难上,顶着困难干,将全部精力投身到脱贫攻坚一线,一刻不停、一步不错,坚决打赢这场输不起、等不得、没有退路的攻坚战。

【篇二】

2020 年实现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当前,脱贫攻坚进入收官时期,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我很荣幸能够参与完成这项伟大的历史任务。当然,在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我也在“三见”扶贫的工作经历中不断成长。

初见扶贫,惆怅不已,初出茅庐心恐慌。2019 年 9 月,我考取了内蒙古自治区选调生,成为了一名基层干部。按照组织安排,我被分配到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塔尔湖镇丰裕办事处丰华村担任支部书记助理,作为一名刚出校园的毕业生,对基层和扶贫了解甚少的我,便“懵懵懂懂”地开始了自己的基层扶贫之路。那时正赶上第二批主题教育的开展,办事处、村两级把主题教育和脱贫攻坚工作结合起来,组织干部对农户住房和水冲厕所问题进行排查和整改,我也参与其中。由于我是外地人,在考取选调生之前从来没有来过巴彦淖尔市,更听不懂这里的方言,所以第一次入户走访,我十分恐慌,担心听不懂本地话耽误了工作。在办事处包村领导和村干部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丰华村贫困户边某的家,开始排查住房和水冲厕所,经过一连串的询问,包村领导让我记录该户所排查出问题,可我却似懂非懂、一脸茫然,不知从何下笔。这天回来后,我惆怅不已,担心以后的工作无法继续下去。

二见扶贫,懊悔不已,上下求索学经验。在这之后,由于语言不通等原因,我很抗拒下村,总是想安安稳稳待在办公室里工作,也常心想,我一个大学生下村能学到些什么呢。可是没多久,当工作任务纷至沓来的时候,我才发现,不下村根本就无法了解

具体的情况,无法完成方案的制定,无法完成报告的编写,甚至连一张表格都填不了。毛泽东同志曾说“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明白这一道理后,我懊悔不已,主动跟随包村领导干部下村入户。说实话,对于刚走出校园的我,下村入户这是一项陌生的工作,如何向农户询问生活困难、排查解决问题、做好农村工作,这一切,都要从头学起。还记得村支书说,要想做好农村工作,就必须要让农户把你当成自己人。去他家里拉拉家常或者打扫打扫卫生,农户就会认可你,愿意和你说心里话,因为你这么做就说明你心里已经有了他们。

一年来,借着主题教育和精准扶贫工作的机会,我成为了一名包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队员,这让我获得了越来越多下村的机会,也让村委会变成了我的第二办公地点,为了更好地适应工作,我还积极学习当地方言,尽量避免与村民产生陌生感。今年以来,随着脱贫攻坚工作进入尾声,各类扶贫任务接踵而至,我同驻村工作队其他成员积极入户,同时和村委干部一道,帮助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推动发展村集体经济建言献策,助力对接下一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时至今日,我再也没有当初高高在上轻视农村工作的想法,与之相反,我明白了农村和农民对于基层工作者的意义,也更愿意脚踏实地和村民们走在一起。

三见扶贫,孜孜不已,志在必得迎决战。今年 3 月,办事处进行分工调整,我成为了扶贫办的一员,开始专职从事脱贫攻坚工作。都说扶贫工作最能锻炼人,确实如此,对上我们要对接十

八个行业部门和县扶贫办,对下我们要面对各村驻村工作队和扶贫助理,乃至贫困户本人。今年以来,为迎接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工作,我每天都很忙碌,组织驻村工作队对贫困户的基本信息、生产生活条件、帮扶责任人信息、家庭收入情况、“两不愁、三保障”情况、十项政策落实情况以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情况。对动态管理人员进行核查,给予公益性岗位等帮扶措施,对督察反馈问题进行整改,对村、户档案进行整理,同时还要计划和对接好下一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时至今日,随着国家普查的结束,脱贫攻坚工作也即将收官,我对自己的成长和扶贫工作的圆满完成充满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下一步,还将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基层干部,我会继续保持孜孜不忘初心态,做好脱贫攻坚的后续工作,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第二篇:美术鉴赏课的感悟和思考

班级:

姓名:

学号:

早在小学接触《美术》课本的时候,我就很喜欢哪些花花绿绿的东西,每天都好奇地翻看上面五颜六色的画,毕竟那个时候年纪小,没有接触过美术方面的教育,理解力也有限,所以,根本看不懂哪些花花绿绿的东西是怎么来的,又有着怎样的意义。只是觉得它们隐隐约约里透露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指引着我们向往美术世界的美妙和神奇。

随着年纪不断增长,阅历和理解力的提升,再加上在初中高中接触的一些美术作品,自己也慢慢地对美术产生兴趣,很向往能对其进行更深一步的了解和学习。不过,作为非专业的我来说,我还是不能读懂大多数的美术作品,而且,对世界上的美术作品不够了解,有时候看见西方的美术作品就感到头疼,自己根本理解不了那些作品的意义是什么。

大一下学期选课的时候,我很高兴有《美术鉴赏》这门课,从小就对美术感兴趣的我来说,想迫不及待地开始学习这门课程了,真想自己能看懂每一样美术作品的意境和意义,让自己在充满着奥妙和神奇的美术世界里自由翱翔。之前我也接触过一些教授美术课程的事务,像美术绘画补习班之类的见过不少,也见过一些介绍学习美术的课本,简单地翻看浏览一下,觉得美术学习真的很难,也担心自己在这方面可能不会太顺利,不会像自己设想的那样简单学习就能理解看明白所有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尽管如此,我还是对美术感兴趣,充满了无限的好奇。所以我很高兴自己有机会学习这门课程。

第一节美术鉴赏课开始之前,我还以为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女老师给我们上课,结果,是一位男老师。这和我预期的有点差别,我还是比较喜欢女老师给我们讲述美术的奥妙与神奇呢。不过,第一节课上完我就不这么想了,我很庆幸由这位男老师给我们上课。从老师精心的多媒体课件和完整清晰的解说中,我能明显的感受到老师对美术的热爱和崇敬,能感受到老师对此次授课严谨的态度,感受到老师对学生的责任心,老师的课件做的很详细,很细致,里面不仅有理论知识的讲述,还有各种美术作品图片,在给我们讲述理论知识的同时借助图片等实例进行理解,学习效果真的是事半功倍。

我还记得第一节课老师给我们讲述了美术的分类,以及中西方美术的区别,特别是讲述中国的建筑时,老师讲的特别清楚,中间不时给我们讲述一些跟建筑有关的民间传说和故事,加深了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除此之外,老师在讲述课程的时候还进行了课堂互动,学习兴趣提高了不少,课堂氛围也活跃很多。总之我很喜欢《美术鉴赏》这门课程。

在《美术鉴赏》这门课程上,我学到了很多。比如中西方美术的区别和不同,在讲建筑一节课时,我学到的特别多,比如建筑分为民居建筑、陵墓建筑、园林建筑、宗教建筑、宫殿建筑、工程建筑等六类,建筑应具备实用、坚固、美观三个要素,而且还要具备双重性、层次性、表现性、文化性等四个属性。除此之外还学到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特征。中国古代建筑结构技术采用木结构,大梁、斗拱、隼卯等等,中国古建筑群组布局变现为四合院形式,它们的艺术形象主要变现在屋顶。中国木结构建筑具有嗅觉上气息芬芳、视觉上纹理自然、技术上防震等等优势,但是它们同时还具有不防火、不防虫蛀,易腐等不足之处。这些,都是在《美术鉴赏》课堂上学来的知识。

除了学习了中国建筑的知识外,西方的艺术美术作品老师也给我们做了详细的介绍和解说。不过,我最头疼的也是西方的艺术作品。

西方艺术作品很丰富,反应生活和现实的作品数不胜数。但是,我还是觉得西方的艺术作品很难理解,上节课的时候,老师给我们看了一件绘画作品,那作品就好像是一个思绪混乱的人拿着铅笔在画纸上乱划一样,一张纸上面全是乱七八糟的细线,又像是一团乱的不能再乱的麻绳混在一起一样,可是就是这样一件作品,竟然卖到了天价!!!我理解不了,我想不明白,就是这么乱的被人们称作“作品”的东西怎么会那么值钱?

除此之外,断臂的维纳斯雕像也让我想了好多,我是在想,她那双手长什么样?如果那双臂没有断掉,活生生的存在在这件作品上,她会湿怎样的仪态,她的双臂会是在做什么?我想,艺术家的工功底就在这上面体现了,正是因为作者把那双臂去掉,才激起了我们无限的想象和猜测,无形之中给了这件作品无限的关注和神秘感,同时,整件作品无处不体现着人体的无限魅力,美丽的曲线,人体皮肤的光滑圆润和献身布衣的褶皱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人体的美丽动人。 另外,我还非常喜欢《蒙娜丽莎》,喜欢看她那神秘的微笑,老师说每年都有很多人去卢浮宫看这幅画,而且很多人看着看着会流眼泪,我不知道老师说的是不是真的,我也搞不明白达芬奇怎么能将一个普通的女人画得这么逼真,怎么会把她刻画的如此真实!蒙娜丽莎的微笑很神秘,那个时代,那种际遇,能拥有这种笑容,我真的理解不了。

此外,我对西方美术作品中的雕塑关注最多的还是他们的艺术家对人体的刻画非常逼真,像《掷铁饼者》等,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表达的跟真实世界的一模一样,甚至比真实世界的还要有力,浑身的肌肉都处于紧绷状态,随时准备把铁饼掷出去,看着就拥有一股要跃跃欲试的冲动。

学了这些课,看到这些艺术作品,我感触最深的还是西方作品中艺术家们对人们意识的表达和鼓舞,他们的作品,通过对身体部位的深度刻画和对人物表情的描写,生动地表达了作品中刻画的主人公的遭遇,清晰地像人们展示了作者的思想,表达了和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况。

学习了这些课之后,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除了在基础知识上的进步之外,我认为自己收获最大的就是对西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理解的进步了,摆脱了之前看到一些美术作品就没有头绪只知道看简单的画面的状态。再看到别的美术作品时,知道从什么方面分析和理解了,知道怎样把握作者的思想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意境了。比如说,我们要鉴赏一尊雕塑,我们可以从它的作者、历史背景来分析它的创作背景,再根据雕塑的具体细节来分析作者的意图,根据雕塑人物的动作等来推测刻画的主人公的思想,进而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这么多神奇伟大的作品是一个奇迹,但美术本身又何尝不是一件伟大的艺术品何尝不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第三篇:《生命教育》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生命教育》

班级:AP10054班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上课时间:2011--2012年第一学期13-18周 所选话题:

1、生命的孕育(2011年11月21日)

2、善待生命(2011年12月12日)

3、生死当如歌,视死当如归(2011年12月19日)

《生命教育》

标题一:生命的孕育(2011年11月21日)

很高兴能选中《生命教育》这门有趣、充满活力且具有教育意义的课程。第一节课,老师就给我们讲述了生命的孕育。

生命的孕育,真的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开始只是一粒小小的种子,经过不断地吸取养分,它那顽强的生命力就开始慢慢地勃发,成长,直至长成参天大树,或是繁花似锦。常常感叹于生命的神奇与美丽。看着身边可爱的宝贝,也常常忍不住幻想将来老婆孕育宝贝的那一段美丽而充满期盼的幸福时光。

一枝从污泥里长出的夏荷,竟开出雪一样洁白纯净的花儿; 一粒细细黑黑的萤火虫,竟能在茫茫黑夜里发出星星般闪亮的光。 一株微不足道的小草,竟开出像海洋一样湛蓝的花; 一只毫不起眼的鸟儿,竟能在枝头唱出远胜小提琴的夜曲;

一条柔软无骨的蚯蚓,居然能在坚实的土地里如鱼在海中似的自由遨游。

上课时,高老师给同学们讲述了生命的来源,播放了生命孕育视频的整个过程,以及女人希望自己能体验怀上宝宝的幸福感。

此时我便想起生活的种种困难。生命的孕育就像一杯苦酒,饮了,便是寂寞、无奈的愁绪和不甘失败的奋斗。它必须随着时间的流逝,化作沁人心脾的佳酿。因为生活其实是终生的跋涉,终生的追求。别得意于自己的一帆风顺。笑过之后就必须背起行囊,因为前方还有另一个遥远的目标等待你去孕育、跋涉。别为自己碌碌无为而感到惋惜。不必悲观,因为你正在孕育新的奇迹。有一天,你会站在成功的颠峰,一览众山小。别悲伤地浪费你的青春。请从现在起孕育生命,因为青春不是一个时期,而是一种心境。二八芳龄有之,八十老人也有。别埋怨挫折太多。苦过之后就必须上路,因为前方已为你孕育了胜利的曙光,勇敢地走下去,你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

标题二:善待生命,善待身体(2011年12月12日)

活着的时候能时刻想着“我还活着,这是多么幸福的事啊!”——这便是善待生命。

《生命教育》

人生来世上是偶然的,而走向死亡是必然的。谁都知道生命是宝贵的,但很少有人懂得善待生命、服务生命。

大地春来,万物峥嵘,让我们感到生命的活力。这激情涌动的时节,有谁不去享受这人间时光的美丽。 健康是生命中的绿色;健康是人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健康就掌握在我们的手中;健康要从生活的点滴做起。只有失去健康的人才懂得健康的重要。

由此让我想起现在大学生活。特别是冬天,当太阳透过玻璃窗晒进宿舍时,很多同学都还躲在被窝里舍不得起床,早餐也不用吃。长期以往,也许会导致胃病。大家总是习惯性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比如头痛,有没有想过,这其实是洗头没有吹干头发引起的?手脚突然有点麻痹,可能是一直以来喝酒过量导致的?而身体肥胖有没有想过是因为自己一直吃太多含脂肪较高的食品又不锻炼?对于各种疾病,我们多少都有些讳疾忌医的心理,就像躲着鬼一样躲着病,就希望他永远不来临,像鸵鸟一样不问不闻。而当一旦自己或者亲人朋友身体出现问题时就显得惶恐不安。

善待生命,善待身体。健康的身体是生命的本钱。如果不懂得珍惜自己的身体,让自己的身体劳累过度,那是对生命的不负责,对自己,对辛苦养育你的父母、对时刻关心你的亲戚朋友的一种不负责。人生短暂,健康时要懂得珍惜,不要当生命走到尽头时才倍加珍惜,生命需要用真心演绎,需要尽全力走好每一步,需要用心呵护,切不能为一时的美色之欢、一时的酒肉穿肠而贪婪,忘掉了患病的潜在,病情恶化的祸根。保重身体宁要一生清贫,不贪图一时富贵,这才是做人之悟性。

医学专家在痛惜人类挥霍生命,糟蹋健康的同时,大声向社会疾呼:健康来自于日常生活,为了健康,我们一定要尊重科学,规范自己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从身边的点滴入手,活出健康的幸福的人生!

标题三:生死当如歌,视死当如归(2011年12月19日) 生死是命顺自然,人生总要有起点,也有终点。人生苦短多磨难,有苦有乐也有甜,时光美丽失无返,倍要珍惜每一天。因为生命值得我们去好好珍惜,值得我们用心去领悟,感悟生命的每一次美,记住生命中的每一次快乐。

无论病魔怎么折磨你,我们也要与命运抗争,战胜了自我,战胜了生命,要有活着的勇气。因为,上帝只赋予我们一次生命。

生命是如此的脆弱,生命又是如此的顽强。我们用生命唱着一支一支永远的山歌,这也是我们因为激情而萌生了活力,有了活力就要承载生命。生命也会老去,生命的消逝和岁月的流逝一样,我们真的是无能为力!有谁能留住岁月的脚步?又有谁能掌控生命的长短?我珍惜生命的存在。既然活着,就要尽量去诠释出她的真正意义,为别人做出更多的贡献和服务!

生命是初生的无知,少年的纯真,青年的朝气,成年的稳健,老年的不息。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

《生命教育》

增长,那些幻化的浮躁渐渐远去,心境更趋于平静,更加淡漠了凡尘的纷扰,对生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你要怀有健康而珍惜的目光善待自己的生命,你应该用自己的热情去维护、浇灌自己的生命之花。

你的信念首先要告慰自己,不要因生活中小小的不如意而私下扭曲生命的辉煌,更不能轻言放弃生命的脉搏。知足常乐,善待生命,快乐的享受每一天,让生命之花盛放出永不凋谢的花朵!想想在你的生活中,曾经喜过悲过,欢过苦过,笑过泪过,情过欲过。

生死当如歌,视死当如归。当我们快要离开人世间,去另一个属于我们的天堂时,不要忘了要为人间留点自己仍有用的东西,为其他人带来光明,也让我们的生命能在另一个生命上得以延续。

生死当如歌,视死当如归。人生与浩瀚的历史长河相比,可谓短暂的一瞬。权势是过眼云烟,金钱乃身外之物。对生命的感恩,只有抱着一颗常人的平常之心,去看待生命,去珍惜生命,生命才会更有意义。感受生命,珍爱生命,生命之花盛放出永不凋谢的花朵!

对本课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经过这7周的学习时间,让同学们懂得如何对待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高老师您的讲课方式经常给大家播放一些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关于生命的热点问题,这毫无疑问深受大家的喜爱,同时也能让同学们感悟出大学生活的真谛。不过我觉得上课时不应该把教室的灯光都关掉,可以开着后面的几盏灯。因为长时间关着灯上课、看着多媒体屏幕会使学生的眼睛越来越近视。希望经过高老师这一学期有意义的生命教育课,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开心,越来越精彩。

最后,真心地祝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以及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以及医学方面的进步,老师您大女儿的病能够在奇迹中康复!

第四篇:圆明园的历史感悟和现代思考

目录

内容提要 ................................................................................................................................... 2 关键词 ....................................................................................................................................... 2 参观圆明园 ............................................................................................................................... 2 圆明园的毁灭 ........................................................................................................................... 5 历史原因追寻 ........................................................................................................................... 6 修复争论 ................................................................................................................................... 7 圆明园毁灭的现代思考 ........................................................................................................... 7 参考文献 ................................................................................................................................... 8

1 / 8

思政实践报告

内容提要

圆明园,曾经大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多处的一所皇家园林,却被西方列强无情的焚毁了。现在经过修整的园林,绿树依然茂盛,部分建筑依然独特,可人们偏偏在乎的是那被毁的残垣断壁!圆明园的毁灭,与中国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脱不了关系,主要是封建科技的落后;还有当时国人的思想有关,封建思想主宰的人们对富贵钱权的奢求。我们从实际出发,通过对圆明园参观和认识,结合当代中国在国际上的形式地位,分析当代中国人,尤其我们大学生,应该如何正确认识这段历史,报效我们的国家。

关键词

火烧圆明园

落后就要挨打

忧患意识

自力更生

参观圆明园

以前去圆明园只是简简单单出自对圆明园名气和美的向往——当今的圆明园,经部分修整以后的圆明园气势宏伟,美不胜收。虽然形式上仍然保持着中式古建筑的风格,但她也融入了很多的现代因素。今天的人们去游园,其目的不过是欣赏圆明园的美丽景色,观看圆明园中独特的建筑风格,遥想旧时王谢堂前燕,现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其带给我们的好奇与向往是必然的。当然,也有人怀着对历史的追忆来寻找历史的遗迹。

当我们拿起思政实践课题的时,我们都在思考该如何去做。现在的中国,我们不能说已经繁荣富强,但毕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国民生活也得到大幅的提升。就是这个思之若安的年代,西方列强(现在用这个词并不为过)仍然对中国虎视眈眈!如何对现在的安逸思考呢?一个国家的生存需要较强的忧患意识,中国在历史上遭受过沉痛的打击,而圆明园是这样历史的见证,也是非常能带给我们启发的地方。思之再三,我们小组选择在圆明园参观,记录见闻与感想。

这一天早晨我们来到实践目的地——圆明园。这座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海淀镇之北皇家园林遗址,占地约5300亩,这里曾有着繁茂的林木,丰沛的水泉,兼具江南和北方风光双重特色,也曾今享有"万园之园"的好称。这里虽然曾号称“万园之园”,现在却是剩一些断 2 / 8

言残壁了。或许到这里来的人大都数是来悼念那段无法忘怀的历史吧。毕竟这样一个倾注清朝各代帝王心血,凝聚了清朝各族穷苦百姓血汗的皇家园林,却在1860年和1900年先后惨遭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抢掠焚烧,如今仍然瑰宝未归,景点残缺。圆明园记录着中国人的屈辱史。

刚步入圆明园,虽然是冬天,这里的美景依然尽收眼底,草坪、绿树、奇石„„似乎我们所有人都忘了自己来这里的目的,丝毫看不出这里曾今是遭受过大火焚烧和毁坏的地方。我们可以想象当初建设圆明园工程的艰巨与宏大,偌大的圆明园,在没有现代工业机械,没有高科技的辅助之下,古人是如何做到把这些石头搬运到此地?又是如何把这些园林一块一块的建立起来的?一串串的问题,在我们脑海里闪现着。由于我们此时前去时是冬天,圆明园里花草树木没有往日的争艳,一些落叶乔木只是光秃秃的枝条倒垂着。但是石缝里有着些许干枯的的草也,当春天来时,这些小草会重新萌芽,生长,圆明园内又将是绿地一片。正应那句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正如曾今在贫穷与硝烟中挣扎的中国人,不怕被压倒,跌倒了再爬起来!沿路除新培植的花草树木外,还有依稀可见的断垣残壁。看着这些破败的遗迹,想像着它们当初的辉煌,无不让人痛心疾首。

好奇。十二生肖本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化,面对他们的疑惑我并不觉得奇怪。遗憾的是那些瑰宝早已毁于他们先人之手,而如今他们所看到的,只是一些仿制品罢了,当然,也有一些兽首已经找回,收藏在不同的博物馆内。现在,我们不应该对这些外来人有什么偏见,但是曾经受够了欺凌的中国人心中永穿过小道,三人一起来到十二生肖的收藏馆。面对这些游人,而且更多的外国人,他们似乎这些东西很是

接着往前走就是西洋楼遗址了。每个人的心情并没有刚到时那么好了,这应该是很正常的吧。西洋楼几乎是每个来圆明园的人都会去的地方,不是因为那里有什么美景,而是因为那里是侵略留下罪证最有力的地方,是我们和侵略者争论时最有力的证据。西洋楼景区位于 3 / 8

远有一道抹不去的伤疤!

长春园北界,是我国首次仿建的一座欧式建筑群,由谐奇趣、黄花阵、养雀笼、方外观、海晏堂、远瀛观、大水法、观水法、线法山、线法画等十余座西式建筑和庭院组成,占地约7公顷。西洋楼是欧式园林,是借鉴西方的艺术想法,由中国的匠师建造。据记载西洋楼在乾隆十二年开始筹划,乾隆十六年秋季建成第一座西洋水法(喷泉)工程——谐奇趣,乾隆二十一年至二十四年,基本建成东边花园诸景,乾隆四十八年最终添建成高台大殿——远瀛观。据说西洋楼全盛期,清宫制有一套铜版图,为建筑立面透视画共20幅。乾隆五十一年成图,由宫廷满族画师伊兰泰起稿,造办处工匠雕版。图幅面宽93厘米,高58厘米。回想这些历史,对古人的聪明智慧着实佩服。走在遗址旁边的小道上,看着一块块倒在地上的石头,烧黑的石块,摧毁的石像,这些断垣残壁,叫人对侵略者犯下的罪行产生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恨!从游人的表情上可以看出大家对眼前景色的遗憾之情。人们低声地诉说自己看过复原图的美,而此时看到的残虚,心里感觉有极大的落差。是的,昔日的美丽,我们无法挽回,也永远没有机会看到,我们只能默默的悼念历史。当我们在参观时,无意中听到旁边的一位家长对身边的孩子说:“孩子,看到没?这些都是以前西方侵略者破坏的,一定要牢记着一历史!”听到这些,我们我们主动地凑上去,和那位爸爸闲谈起来,后来才知道他是一个老师老家远在四川,我们奇怪的问他为什么冬天来北京旅游,他说是看亲戚,顺便带孩子来转转。这只是一段小插曲,也是一个知识分子作为,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感到欣慰。当然我不是很赞成这种朝鲜似的激进的教育方式,和平的年代不赞成对异国的敌对。但中国的家长都会把这历史告诉孩子,让我们国人一代代都铭记这一国耻,才是中华民族能有伟大复兴的动力!

最后,我们着重参观了圆明园内的大水法。大水法应该是当年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后留下最具代表性的遗址了。大水法其实是一座喷泉组合,是欧洲人传教士蒋友仁设计和监造的。据说在大清王朝时期,中国风在国外盛行,欧洲国家都派遣使者参观圆明园。乾隆十二年,有使者向乾隆介绍了欧洲的水法,乾隆皇帝便想在圆明园中建筑一座西洋化的宫殿,殿内外部都要装置自动喷水机,由另一位意大利人传教士郎世宁介绍友人蒋友仁参加设计工作。有称蒋友仁的任务是

蒋友仁是利用数学上的知识和以书本上的图案文字为参考,设计了圆明园的喷水工程并取名为“大水法”。可以想象,当年乾隆皇帝坐在大水法对面的观水法,是多么的畅快自在。据 4 / 8

在中国传教,建筑工程不是他的专长,但他学的是数学,并保有许多有关喷水池建筑书籍。

说这处喷泉若全部开放,有如“山洪爆发,声闻里许”之宏壮,在近处谈话须打手势, 其壮观程度可想而知。但可悲的是,在大水法建成不久,乾隆皇帝就下令关闭大水法的机械给水系统,而改为人工提水,理由是:机械这种雕虫小技,不足以依靠!由此可见,乾隆对于科技的态度比雍正还恶劣,认为只有马刀才是正确的,仍旧奉行2000年前的那套方法——闭关锁国。据记载,1793年,英帝国派遣代表团访清,乾隆对特使马嘎尔尼勋爵说:清乃天朝大国,不用与蛮夷之国互通有无。而马嘎尔尼勋爵见识过圆明园并被之震撼后,离开时说:清国就好像一艘破烂的头等战舰,没有好的指挥官,就不会再有纪律和安全!

圆明园的毁灭

10月遭英法联军野蛮的劫掠焚毁,以后又经历了无数次毁灭和劫掠。史书上记载,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正当清政府对侵略者屈膝退让,答应接受全部“议和”条件,择日签约时,英国侵华头目额尔金、格兰特,为了给其侵华行为留下“赫然严厉”的印象,使清政府“惕然震 惊”,竟借口其清政府逮捕公使应该说清王朝的自高自大,是造成圆明园毁灭的根本原因吧。正是在咸丰十年,这一世界名园于1860年额尔金想通过烧毁圆明园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应该为逮捕公使和劣待俘虏等暴行负责的是中国皇帝和他的走卒,而不是中国老百姓。据说报复行动的前几天,额尔金命令在北京全城张贴公告,宣示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目的:“任何人——哪怕地位再高——犯下欺诈和暴行以后,都不能逃脱责任和惩罚;圆明园将于(1860年10月)18日被烧毁,作为对中国皇帝背信弃义的清史上对洗劫圆明园有如下记载 :

和劣待战俘,悍然下令火烧圆明园!

惩罚;只有清帝国政府应该对此负责,与暴行无关的百姓不必担心受到伤害。” 5 / 8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绕经北京城东北郊直扑圆明园,当时,僧格林沁、瑞麟残部在城北一带稍事抵抗,即行逃散。法军先行,于当天下午经海淀,10月6日傍晚,侵略军闯入圆明园大宫门。此时,在出入贤良门内,有二十余名圆明园技勇太监同敌人接仗,“遇难不恐,奋力直前”,但终因寡不敌众,圆明园技勇“八品首领”任亮等人以身殉职。至晚7时,法侵略军攻占了圆明园。管园大臣文丰投福海而死!

可见,当时英法联军早就做好了洗劫圆明园的准备。英法侵略者究竟抢走了圆明园多少宝物,由于园内的陈设什物及其帐目都一并被抢毁一空,所以已永远无法说清。以下资料或许可藉以管中窥豹。清室史料表明,圆明园内当时仅陈列和库存的欧洲各式大小钟表即达441件,劫后幸存的只有一件大钟。事后查缴被土匪抢走和侵略军“委弃道途”的一部分失散物件即达1197件,这充其量只不过是园内物件的千分之一二。据当时《泰晤士报》一则通讯称:“据估计,被劫掠和被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600万镑”。实际上,被英法侵略军抢走和破坏的物件,有很大一部分实属无价之宝。这摧残人类文化的滔天大罪,实在令人发指!

但是,圆明园的悲剧并非只在这一次发生。在1900年,八国联军再次入侵北京烧杀掳掠,当时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奔西安更可悲的是,当时的中国人——八旗兵丁,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把园残存和陆续基本修复的共约近百座建筑物,皆拆抢一空,使圆明园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其后,圆明园的遗物,又长期遭到官僚、军阀、奸商巧取豪夺,乃至政府当局的有组织地损毁。北洋政府的权贵们包括某些对圆明园遗址负有保护责任者,都倚仗权势,纷纷从圆明园内运走石雕 、太湖石等,以修其园宅!

悲哉!我们自己可以想象一下: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这一番别出心裁的巨人建筑,被誉为“万园之园”。就这么毁于硝烟!

今天,在很多人心目中,大水法的残垣断壁就是圆明园的象征。圆明园罹劫并经百年风雨,大水法附近多以石材为主,残存的巨型雕柱、石龛和石屏风,仍十分醒目、壮观,成为游客必到之处。但也难免成为中国人的心疾。

历史原因追寻

为什么会这样?封建帝王的愚昧首当其冲!“机械这种雕虫小技,不足以依靠。”乾隆皇帝,所谓的一代明君都能这么认为。古代帝王的自以为是可想而知。既然自称“天府之国”,何以被眼中的羔羊践踏?当时四万万五千万国人难道真的就能忍得下这口气么。不会,当然不会。我们是龙的传人,是啊。龙的传人。但是那又怎样?血肉之躯,又如何能抵挡枪炮!只因为没有技术,没有先进的科技。当时八国联军的一只几千人的洋枪队竟然可以将清王朝引以为傲的八旗军打的节节撤退。别人就是仗着自己手中有武器精良的武器。“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从来不变的真理。其次,一些中国人自败家门。八国联军再次侵华后,八旗兵丁, 6 / 8

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把园残存和陆续基本修复的共约近百座建筑物,皆拆抢一空,使圆明园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其后,圆明园的遗物,又长期遭到官僚、军阀、奸商巧取豪夺,乃至政府当局的有组织地损毁。甚至在新中国成立的文革时期,一些人也偷偷将圆明园中的一些宝物、石料运走!

修复争论

如今面对圆明园是否要修复引起了大家的争议,这一旷世奇闻的建筑,很多人想其恢复原貌,让我们一睹其风采。可我觉得历史就是历史,我们不应该去篡改它,让这一文化遗址留着,它能时刻昭示历史,提醒我们不要忘记这一国耻。重新修复遗址会破坏里面的东西,那又是一种新破坏。因此,我们无需去修复遗址,只需整形园内的水系山形,清除垃圾、坟岗,拆迁住户、单位,恢复园林原有面积和整体风貌。使圆明园的精神风貌得到体现即可。

圆明园毁灭的现代思考

当然,对于圆明园的毁灭的思考,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中国古代封建主义的领导上,还有中国人自身的传统素质。西方列强烧毁园林,抢走文物,有豺狼之行;可中国人呢?一些人在火烧园林之时趁火打劫,哄抢文物,趁国难之时盗取钱财实为狐犬之举!

而现今,世界依然将中国围堵,一个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自然成为那些资本主义国家的眼中钉,肉中刺!当然,对于现在的中国,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可是对于这样的思考还会有多少呢?在这个国际文化大融合的时代,中国已渐渐的被西方文化同化,来自发达国家的各种产品占据着广大的中国市场,以致有一些中国人拿着索尼相机,开着奔驰福特,打着iphone,嘴里还大谈特谈中国的汽车行业、电子行业什么什么的发展太恶心了,真不知道这种恬不知耻的言论他们是如何说出口的!中国技术的发展需要国家慢慢去开发研究,也需要广大中国人的支持,更需要时间,而不是一些麻木不仁的风凉话!对于如此“现实”的中国人,实在为人所不齿。

作为现代的中国人,我们更应该警惕。“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古人早已给了我们国家兴亡的启示。纵观世界格局,或许在阿富汗,在伊拉克,在利比亚等这些受过强制压迫的国家,也有像圆明园一样被摧残过的地方吧;而曾今侵略中国的列强,如今又限制中国的发展,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等一系列问题亟需解决,我们政府需要国民的支持,而在这些问题上一些人只觉得中国政府不够强硬,怎么强硬?是开着外国的汽车强硬还是玩着外国游戏强硬?国家的强盛应该寄托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奋斗和大家的团结上,而不是自相抱怨。事实上,中国的国耻日不止一个,每个人应该铭记于心才对。我们的前辈已经给我们创下了厚实的基础,我们当代大学生,作为祖国新生的力量,应该挑起肩上的担子,为国家,为民 7 / 8

族奉献自己。

最后,让悲伤勉励我们:侵略者虽然烧毁了我们美丽的圆明园,但是毁不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不畏困难的精神!圆明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侵略者罪行的见证,她将永远激励着华夏儿女为振兴中华而奋发向上!

参考文献

《清史》圆明园选节;

《国宝档案》栏目组20080116期(圆明园寻宝)。

8 / 8

第五篇:家长与幼儿园老师沟通互动的感悟和思考

与刘老师沟通互动的感悟和思考

做一个好家长难吗?难——要想做好家长工作,需要全身心的爱孩子,需要对幼儿进行仔细观察、需要认真地对待孩子的每一个问题、需要频繁地与孩子交流、需要对孩子耐心引导、需要不怕辛苦……

庆幸的是,在我感到迷茫无措的时候遇到了刘老师,刘老师真的是一个非常认真负责的老师,她总是以十足的耐心对待每一个孩子,总能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并积极与家长沟通,解决问题。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刘老师,说刘老师就像是另一个妈妈一样可亲可敬。

而且,刘老师一向设身处地的为孩子和家长着想,总是会换位思考,站在孩子和家长的角度去看问题,再加上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熟练的教学技巧,深得所有家长和孩子的喜爱。

我作为家长非常感激刘老师对孩子如此精心的呵护和教育,同时也希望我能像刘老师一样和孩子相处融洽亲密。为此,我经常和刘老师沟通交流,从刘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育儿知识,令我颇有感悟,受益匪浅。现在,就让我谈谈一直以来与刘老师交流的成果和感悟吧!

刘老师教会我,要教育好一个孩子一定要从“爱”开始。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塑造美好心灵的力量。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孩子必要的关心和帮助。要抽时间和他们谈心、交流,共同活动,拉近距离。只有注入了爱的教育才能引起孩子的共鸣,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做一个充满爱心的家长,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孩子佩服,从而仿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只有有爱心的家长,才能培养出有爱心的孩子。

我们要相信孩子的接受能力,同时又要正视孩子的接受能力。有的父母总是认为孩子还小,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许做,在爱的名义下过度保护孩子。这样做,一方面使孩子受到过分限制,使他们的能力得不到适当的发展。另一方面,孩子也会在过度的限制中,厌恶说教。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如果不能对孩子有足够的了解,就很容易走弯路,走错路。孩子的个性不同、年龄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智能组合等都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要采取易于未成年人接受的、喜闻乐见的方法。还要让他们多多参与。教育不是你说我听,而是要让未成年人在参与的过程中进行自我教育。所谓自我教育,就是孩子们懂得自己要求自己,自己监督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控制。只有孩子们真正参与进去了,他们才能有所感受,才能在感受中形成正确的认识。

与此同时,作为家长要做到育人先育己。把对孩子的教育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儿童时期是每个孩子成长阶段的关键时期,好多习惯在这期间养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好的教育会决定孩子的一生。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要时时以身作则,从现在做起,从小事抓起,从点滴做起。同时,又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平时的一言一行都要小心谨慎,说到就要做到,使孩子有榜样可学。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不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与刘老师的交流也使我深知孩子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让我充分感受到了家庭教育的紧迫感、使命感。我也会在今后的生活中与刘老师一起,积极探索,让孩子的身体和思想都能得到健康的成长和发展,让孩子成长为一个积极向上,对社会有用的人。

郭姝含

郭姝含的妈妈杨海荣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设计任务书范文下一篇:暑期三下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