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2022-09-10

我们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不难发现, 对语文感兴趣的学生, 在课堂上的表现异常积极、主动、活跃, 听课时全神贯注, 与教师配合默契, 积极地思考、踊跃地发言等。在这种情况下, 师生双方积极、向上健康的情感被充分调动起来, 学生完全沐浴在一种美好、和谐的氛围中, 他们听说读写的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锻炼, 情操也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 整个教学呈现出勃勃生机的局面, 课堂效率随之得到提高, 教学获得了成功。这种美好的教学境界应该成为每位语文老师孜孜以求的目标。然而, 观察语文教学现状却不难发现, 应试教育的现象还普遍存在, 大量的机械性操练, 大量的烦琐课文分析仍然充斥着课堂, 学生上课的主要任务就是听和记。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 还会有多少学生喜欢语文课, 把学习语文知识看成是一种乐趣呢?要想改变这种现状,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师生互信情感, 激发学生求知欲

我们在教学中不难发现, 如果学生和教师的感情好、关系近, 他们就乐于学习这门课。这就告诉我们, 师生感情不仅是师生交往的基础, 而且也是培养学生对教学内容发生兴趣的关键。一旦师生关系破裂, 很难设想学生会继续对关系恶化的教师所教的学科发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所以, 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就要注重培养师生间的感情。一方面, 教师要做到热爱学生。只有热爱学生, 才能摘下那副看待学生的“有色眼镜”, 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密切和他们交往, 取得他们的信任, 才能鼓励他们不断地进取, 也才能培养起他们健全的人格。只有学生喜欢你, 才愿意上你的课;只有学生信任你, 才会向你提出许许多多有趣的问题。你讲得再生动, 生动不过评书、动画片, 生动不过足球赛和游戏。但是, 教师有自身不可替代的优势——人格魅力, 这是其他媒介所没有的。良好的人际关系缔造环境和创造性学习的乐趣。如果教师有魅力, 充满激情, 品德良好, 做事公正, 真正做孩子的朋友, 那是任何明星都无法和他竞争的。师生间形成真正的感情交流, 会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另一方面,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 对其点滴的进步都应表示赞赏, 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愉快的体验, 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帮助学生克服消极心理, 为培养兴趣打下基础

有些学生没有一种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他们对语文不感兴趣, 是因为害怕语文很难, 或是自己的基础差, 担心自己学不上去等等。这就告诉我们, 不能忽视对学生良好心理状态的培养。因为兴趣是可以由自己产生的, 关键是自己要有积极的态度。教师在一开始, 就应该利用心理暗示的方法, 帮助学生克服消极、悲观的心理, 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在学习过程中, 遇到不懂的地方, 感到乏味时, 教会他们在内心对自己:“这个地方我没学懂, 再继续学学, 学会了一定会很有趣的。”同时, 创造性地使用一些方法, 增加学习内容的趣味性, 这样, 学习内容就会较容易地被掌握。前心理学家西·索洛维契克曾做过一个实验, 证明了积极的态度能促使学生积极地思维, 从中培养起学习兴趣。具体做法是每天学习开始之前做以下的活动: (1) 面带微笑, 搓着手, 做出跃跃欲试的样子; (2) 同时, 脑子里不断地想:下面的学习内容将是我能理解的, 我将高兴地学习; (3) 提醒自己, 一定要努力去学习, 要比平时更细心一些, 要花更多的时间。结果, 这个小小的实验改变了学生们以前消极的学习态度, 并从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到了乐趣。由此可见, 教师要善于运用一些符合实际的方法, 帮助学生克服消极的心理状态, 对培养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三、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让学生想学

现在的学生有许多兴趣, 他们喜欢踢足球、唱歌、上网、看电视……可就是不喜欢读书。究其原因, 课业负担过重是其中之一。学生承受着学习的负担, 失去了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学习其他知识的时间和机会。他们的头脑早已被课业的重负压昏了, 早已厌倦了这样的读书方式, 还有什么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我们应该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实行精讲精练, 来提高课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这样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的课堂, 应该充满生机、充满活力, 师生的交流活跃, 学生的反应敏捷。课堂上最怕出现死气沉沉的局面。一个班对语文不感兴趣的学生虽然只有少数, 但教师却不能置之不理, 如果不采取措施制止纠正, 这种情况就会蔓延, 以至于不可收拾。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出来, 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学生就不以为苦, 并且从中获得乐趣。这样就要求教师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率,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

1. 因“材”施教, 不能千篇一面。

这个“材”, 指的是教材, 就是说要按照不同课文实施不同的教法。中学生具有好奇好胜的特点, 新异的刺激能引起他们的浓厚兴趣。如果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更新与变化, 就可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新的探求活动, 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仍然采取长期以来形成的那种“教学八股”, 不管什么样的课文, 也不管学生的实际能力, 总是从介绍背景、时代开始, 然后解释词句, 划分段落, 归纳中心思想, 最后概括主要写作方法、写作特色等。这种教法虽然也有可取之处, 但所有的课文都用这种模式来套, 就必然千课一面, 毫无新鲜感, 学生上课就会表现出无聊、不安等发腻的情况。所以, 上课要有新鲜感, 就不能千课一面。

2. 课堂要充满趣味性, 使学生迷恋。

要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迷恋上它, 教师就得努力把课上得情趣横生。如果教师的讲课干巴巴的, 只求完成教学任务, 那么学生肯定坐立不安、无精打采, “盼望着下课, 盼望着明天”。适当幽默、诙谐的语言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 更能调节师生间感情, 使感情更融洽。学生在轻松环境中既陶冶了情操, 又汲取了知识的营养。此外教师授课时表情变化也很重要, 老师表情随着课文内容改变而相应变化, 把自己的感情尽量融合在书本上, 学生会被老师这种认真而丰富的表情所感染, 从而提高学生的自觉性。所以, 教师必须要采用种种灵活的形式吸引学生。教学时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 形成悬念。我们都喜欢听长篇评书, 因为这样的文学形式总是在关键处立刻煞住, 这样就吊住了听众的胃口, 使听众欲罢不能, 非连着听不可。这种急于知道事情发展的来龙去脉, 想知道结局如何的心理状况, 在青少年身上现得尤为突出。教师抓住这一特点, 在课文的起始阶段有意识地制造悬念, 可促进学生阅读课文, 探讨课文中深层的含义;在课文结束时设一悬念可促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做更进一步的探讨。 (2) 开拓想象。阅读需要想象, 运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通觉”, 让学生再现文章或诗词中所描绘的人和景, 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死板的文字变成活生生的画面和形象, 增添了语文课的趣味性。 (3) 设置情境。所谓情境, 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 建立起来的师生间的、或学生间的情感氛围和学习的环境, 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 以达到增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 增强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提高教学效率。比如《敬业与乐业》一课授课时我们可以一开始设置一个“职业选择”的情境。在说明文的教学中同样可采用实物展示的方法, 创造一个学习的情景, 有效地吸引学生。比如课文《中国石拱桥》在解说“赵州桥”时, 我们出示了依照图片, 让学生观察, 再与书上的文字对应起来, 学生兴趣很浓, 弄清了赵州桥的构造、形式方面的特点, 教学任务也顺利完成, 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投影仪、多媒体等已在课堂中逐步得到运用, 这样就可以在设置情境方面发挥优势, 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4) 培养角色意识。即引导学生进入角色, 去体验, 去假想, 去把自己的生活、感情和课文所展示的以及老师要展示的生活、感情相比照、相联系……由于时间、场合等不同, 课文题材、体裁等差异, 学生角色变换的训练方法和途径也有着不同。比如教学诗歌, 就应该重视朗读法, 让学生以诗作者的身份朗读“自己”的作品;教学剧本, 就可以让学生角色朗读, 让学生“扮演”剧中的人物。

教无定法, 最关键的就是教师在认真备课、精心准备的前提下, 把语文上得有“语文味”, 不能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机械操练的方法来学习,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体现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 才能发挥好学生身上的天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 运用多样的、不拘一格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我国催化剂使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下一篇:试论大数据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