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信贷配给研究论文

2022-05-03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我国信贷配给研究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农村的发展需要增加资金投入,但目前在我国农村正规金融市场上却存在着严重的“惜贷”现象,农村贷款难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农村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了农村金融机构与借款人之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造成了我国农村信贷市场中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户和企业的“惜贷”行为,引发了农村信贷资金的外流,最终导致更为严重的信贷配给问题。

我国信贷配给研究论文 篇1:

中小企业信贷配给存在性的争论与实证检验方法探析

摘要:信贷配给与信贷资源配置、货币政策传导以及企业投资决策均密切相关,因此得到了大量关注,但是信贷配给是否显著仍然是理论界争论的问题。检验信贷配给是否存在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政府财政货币政策以及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当前我国大量中小企业受到信贷约束,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因此需要实证检验中小企业信贷配给是否存在。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贷配给;融资

一、前言

2002年开始,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周期,信贷也开始扩张,随之而来的是经济开始过热,信贷增长过快,国内出现了流动性过剩。虽然研究表明我国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是在实施出口导向政策和采取“事实”上钉住美元汇率制度的前提下,在积累外汇储备的同时发放了大量的基础货币,但是流动性过剩的直接表现是经济体中货币投放量过多,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因此国家出台“从紧货币政策”以疏导流动性过剩的压力(唐双宁,2007)。而“从紧货币政策”的核心在于“紧信贷”,加大信贷的窗口指导,控制信贷增长,这样外部失衡导致的流动性过剩问题通过压缩国内货币创造加以缓解。然而,我国信贷迅速扩张的同时,也出现了明显的信贷集中现象,大量中小企业仍然融资难,农村地区依然缺乏信贷投入,某些产业(如农业)仍需要加大信贷资金支持力度,信贷约束现象在我国普遍存在。这种以“紧信贷”为核心的“从紧货币政策”无疑会加剧中小企业的信贷约束,缺乏信贷资金投入的地区和产业将更加萧条或萎缩,特定群体的借款入会受到更加严重的信贷约束。一方面流动性过剩,另一方面却仍然有大量中小企业受到信贷约束,这种近乎矛盾的现象需要实证检验中小企业信贷配给是否存在来深化认识。

二、信贷配给理论及其存在性的争论

(一)信贷配给理论发展脉络

信贷配给得到了大量理论分析的关注,一个原因是信贷配给对于信贷资源配置、货币政策传导和企业投资决策都异常的重要。信贷配给是指在信贷市场上利率不能出清市场,存在超额信贷需求的状态。《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对信贷配给的定义为:“信贷配给是信贷市场的一种状况,其中,按照所报的契约条件,贷方提供的资金少于借方的需求。”信贷配给(Credit 1 Kafioning)最早于1776年由亚当·斯密提出,凯恩斯在《货币论》中也对信贷配给有过描述,提到“未被满足的借方资金需求”是影响投资数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很早就提出了信贷配给现象,但长久以来只限于现象的描述和简单的解释,未能上升到理论高度。直到二战后,信贷配给作为“可贷资金学说”(Availability Doctrine)的一部分开始流行,该学说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把信贷配给看作是由特定的制度约束引起的一种持久的非均衡现象,如利率上限等。然而,许多国家金融自由化后信贷配给现象仍然存在,甚至更为严重,因此大量研究开始批评该学说缺乏微观基础。至此,对信贷配给微观基础研究便引起重视。20世纪60年代,一些学者从银行风险控制出发对信贷配给进行了研究,其中Hodgman(1960)以理性行为人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基础,构建了信贷配给模型,提出了向后弯曲的信贷供给曲线,以后的研究多半基于这种思想。虽然霍奇曼等的信贷配给理论具有了比较令人信服的微观基础,但只能解释银行为何对单个借款人进行借款数量控制,无法解释“随机选择型信贷配给”。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大量学者开始把不完全信息理论(ImperfectInformation)应用于信贷配给的研究,基于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道德风险(Moral Hazard)和监督审查成本(CosdvMonitoring)解释信贷配给均衡的形成(Stiglitz and Weiss,1981)。至此信贷配给理论建立了比较坚实的微观基础,特别是近来现代合约理论的大量理论思想、模型和分析方法被用于信贷配给问题的研究。

(二)信贷配给存在性的巨大争论

尽管信贷配给的理论分析取得了大量成果,但是就信贷配给是否是一个显著的现象在理论界还存在激烈的争论。一些理论家认为信贷市场存在信贷配给且显著,而另外一些理论家则表达了不同的观点,称即使存在不对称信息,一些其他的方式而不是信贷配给可以被用来解决市场上存在的问题。例如借贷双方间的内生信贷合约,代表著作是Gale and Hellwig(1984),表明最优债务合约可以通过谈判来解决借贷双方之间的激励问题,这种情况下信贷配给不一定存在。Riley(1987)认为S-W模型所分析的信贷配给局限于不同风险群体的边际类型群体,因此信贷配给不显著,Stiglitz and Weiss(1987)则认为tKiley的结论具有模型的特殊性,所以缺乏普遍性。同时另外一些观点认为合约机制可以被用来消除信贷配给,这些机制包括抵押担保、声誉机制和长期信贷合约等。抵押担保具有甄别功能,能够解决信贷过程中的逆向选择问题,还具有激励功能,能够缓解信贷过程中的道德风险,因此有效运用抵押担保可以消除信贷配给(Bester,1985;Chan and Kanatas.1985;Boot and Thakor,1994)。然而Stiglitz andWeiss(1986)指出抵押担保本身也会形成逆向选择,所以银行不一定提高抵押担保要求来出清市场,另外抵押担保是有成本的,阻碍了抵押担保在信贷合约中的运用,因此信贷配给还是可能存在。同样一些学者认为长期信贷合约类似于抵押担保,可作为甄别搜寻机制克服逆向选择,可作为激励机制克服道德风险,从而信贷配给不会存在(Webb,1991)。但是如今普遍的观点是认为这些合约机制虽然能够部分克服信贷配给,但难以完全消除信贷配给。由此,就有必要对信贷配给存在性进行实证分析。

三、信贷配给实证检验的途径

然而信贷配给存在性以及配给程度的实证检验仍然是个难题,Kiyiotaki andMoore(1997)认为信贷配给的检验可以区分为两种途径:一是利用总量数据去分别估计信贷的需求和供给曲线;二是利用企业数据去观察一些金融变量,如现金流和净现值等,考察是否能解释企业的投资决策而每种途径下又存在不同的方法。当然,随后许多新尝试被做出,但是信贷配给实证检验主要有两种途径。

(一)基于信贷配给定义

实证检验信贷配给存在性的第一种途径是基于信贷配给的定义。Freixas andRochet(1997)认为“即使借款入愿意支付信贷合约的所有价格和非价格要求,借款人的贷款申请仍被拒绝,这时可以说存在

信贷配给”,信贷配给存在性的直接证据是存在过剩的信贷需求。这种方法的主要困难是难以直接度量信贷配给(Iaffee,1971),为了直接确定信贷配给存在性以及配给程度,必须了解在各个利率下信贷需求和信贷供给的大小,信贷配给的程度可以用当前利率下被配给借款人信贷需求和信贷供给的差来度量。但是借款^实际的信贷需求与贷款人的意愿信贷供给是无法直接可知的。在缺乏信贷需求与供给的直接信息的情况下,一些间接的方法被采用,如调查法或采用代理变量。Harris(1974)利用美联储“银行借贷条款变化的季度调查”检验信贷配给的存在性,结论支持存在信贷配给oJaffee(197I)则运用代理变量法通过结构性信贷市场模型对信贷配给进行了详细的实证检验。代理变量法的最大问题是代理变量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反映信贷配给,因此不论是调查还是代理变量都难以准确反映信贷配给。然而,由于近来非均衡市场建模和估计技术的发展,非均衡结构模型可以直接估计,有助于实证检验信贷配给的存在性和度量配给程度(Laffont and Garcia,1977;sealey,1979)。

(二)基于信贷配给的影响

实证检验信贷配给存在性的第二种途径是基于信贷配给的影响。信贷配给的一个后果是商业信贷利率是粘性的,无法对公开市场利率做出完全的反应,那么就可以通过检验信贷利率对市场利率的调整速度来确定是否存在信贷配给。Goldfeld(1966)发现信贷利率对公开市场利率的调整相当缓慢,然而Slovin andSushka(1983)发现信贷利率的调整并不像Goldfeld的结论,不支持存在信贷配给,而King(1986)则得出了“混合结论”。信贷配给存在时,另一个后果是企业投资决策将不得不依赖内部收入,Kyotaki andMoore(1997)认为利用企业数据去观察一些金融变量是否能解释企业的投资决策就可以证实是否存在信贷配给,如现金流和净现值。还有一个检验信贷配给的方式是考察担保化的信贷所占的比例,如果信贷配给广泛存在,当信贷紧缩时,这个比例会上升,因为未担保化的信贷将受到配给,而退出信贷市场。基于信贷配给影响而发展起来的检验方法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缺乏信贷合约的微观数据,目前利用微观信贷合约数据对信贷配给进行检验的文献很少,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Berger and Udell(1992)采用美联储对银行贷款条件进行调查时所获的季度数据对信贷配给进行了检验。数据由大约一百万笔微观信贷合约组成,包括将近340家银行在每个季度第二个月的第一周的一天或几天内,对于国内的工商业、建筑和土地开发信贷的详细条件。

四、我国信贷配给实证研究状况和方法的选择

国内关于信贷配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用西方信贷配给理论分析我国的信贷配给现象,当然部分学者也注意到了我国作为转型国家信贷配给所具有的特殊性,例如朱恒鹏(2002)、文远华(2005)等。在理论分析方面国内信贷配给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但男人遗憾的是尚没有专门文献对我国信贷配给存在性进行经验分析,虽然易秋霖(2005)借助于Burkett的双曲交易函数对1998-2003年我国信贷市场的非均衡状况进行估计,但是却侧重于非均衡的估计,以及Lu,Thangavelu andHu(2001)认为没有充足的证据表明我国存在信贷配给,但却是利用1994-1999年的数据对我国国有企业的借款和投资行为而做的实证检验。因此我国中小企业信贷配给实证研究相当缺乏,从而使得理论分析结论得不到证实,相关的政策建议也就缺乏基础。

检验信贷配给是否存在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政府财政货币政策以及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当前我国大量中小企业受到信贷约束,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因此需要实证检验中小企业信贷配给是否存在。然而,信贷配给存在性实证检验的两种途径都面临各自的难题,正是由于这些难题,信贷配给存在性的实证检验进展比较缓慢,在我国则更为缺乏。基于信贷配给定义的检验方法面临信贷配给难以直接度量的问题,关于信贷供给与需求的直接信息无法先验地获取,当然近来非均衡建模和估计技术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而基于信贷配给影响的检验方法面临微观合约数据难以获取的问题,而且这些检验方法都是间接地验证是否存在信贷配给,其准确性受到怀疑。缺乏信贷合约的微观数据也正是对我国信贷配给进行实证检验所面临的问题,因此在我国适合采用宏观总量数据,运用非均衡市场建模技术和估计方法,注重从数据本身出发,从整体上对我国信贷配给的存在性以及配给程度加以认识。

作者:王兴忠

我国信贷配给研究论文 篇2:

我国农村信贷配给问题研究

摘要:农村的发展需要增加资金投入,但目前在我国农村正规金融市场上却存在着严重的“惜贷”现象,农村贷款难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农村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了农村金融机构与借款人之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造成了我国农村信贷市场中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户和企业的“惜贷”行为,引发了农村信贷资金的外流,最终导致更为严重的信贷配给问题。应该加强农村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信用水平,更好地克服或减弱农村金融机构与借款人间的信息不对称,切实解决农村信贷配给难题。

关键词:农村信贷 信贷配给 非对称信息 信号

一、我国农村信贷市场的现状及问题

(一)总量配给

由于我国农村信贷市场具有不确定性、不完全信息和不完全和约的特征,信贷市场必然是不完全的,并表现为不透明性和稀薄性。一方面农户和农村企业的贷款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大量资金滞留于银行等金融机构,银行被认为“惜贷”。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的估算,农业部门至少有四成左右的信贷资金缺口。

2003年底,在全国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中,农业贷款只占5.3%,在2004年7月底全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69884.39亿元中,农业贷款余额10090.62亿元,所占比重仍然仅为5.94%。全国乡镇企业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也呈下降趋势,农户和乡镇企业贷款困难问题加剧,正规金融组织无法很好地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据统计,全国乡镇企业贷款余额占(正规金融机构)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由1997年的6.7%下降到2004年的4.8%。农业部对江苏省武进县个体私营企业的调查显示,年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中有45.1%认为贷款难,年收入500万元以下的有86.5%认为贷款难。

(二)结构配给

结构性信贷配给主要表现为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所提供的贷款难以满足农户需求,农户贷款主要依赖于非正规金融机构。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对两万多农户的调查,2003年底,从全国范围看,农户借款中银行信用社贷款占32.7%,私人借款占65.97%,其它占1.24%。从各地区来看,在作为重要农业区域的中部地区,农户来自银行的贷款仅占5.36%,私人借款则占了71.26%;东部地区农户借贷资金中绝大部分也来自民间金融。一项调查资料表明,大多数农户对金融机构提供的存款服务基本满意,但是半数以上的农户对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服务不满意,农村企业贷款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据湖南农调队对全省3700户农户的抽样调查,2003年从银行和信用社得到贷款的农户有218户,所占比例仅5.9%;据江西省农调队对全省2450户农户的抽样调查,2003年有574户有借贷行为,占23.4%,其中从银行或信用社得到贷款的有120户,占被调查农户的4.9%;从2001年至2003年,从银行或信用社得到的贷款仅占农户总借贷收入的13%-23%左右,而民间贷款所占比重76%-86%。据安徽省农委从农村调查点了解的情况,2003年农民户均借款中,来自银行、信用社的占12.6%。来自民间借贷的占83.5%。

二、信息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农村信贷配给原因分析

(一)农村信贷市场中的逆向选择

在信贷市场中逆向选择的含义是指“较高的利率意味着较大的贷款风险,高风险项目驱逐低风险项目”。金融市场中的逆向选择是签约之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当越有可能陷入不利境地的借款人越有可能得到贷款时便出现了逆向选择问题“冒的风险越大,借款人越是想得到贷款,这是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可能不会归还贷款。”因为逆向选择使贷款人很可能承担坏的信用风险,因此,即使金融市场上有良好信用记录的借款人也不愿放贷。由于农村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特性,使低收益、低风险的农户和中小乡镇企业因获利能力小不具备与大厂商竞争资金资源的能力而退出农村信贷市场。

(二)农村信贷市场中的道德风险

金融市场中的道德风险是签约之后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当借款人存在激励从事从贷款人角度来看是不良的投资活动时,贷款人便遭遇了这种风险,因为他们使贷款归还的可能性极小。借款人存在激励投资于高风险的项目,这种项目如果成功,借款人将获得丰厚的利润;一旦失误,损失由贷款人承担。借款人也存在激励把资金用于个人目的,将偷懒而不是勤奋工作,或者把资金投向能增加自己的权力和地位的非赢利项目。在这种情况下,道德风险就会产生。农村信贷市场上,非对称信息的存在会引发农民的道德风险行为。当农户与银行签订契约之后,银行无法对农户从事的各项活动进行密切的监督,农户就会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优势采取机会主义行动,从而损害了银行的利益。农民的机会主义动机所引发的“道德风险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改变借款用途。由于国家对农业生产的扶持政策,农民向贷款机构申请农业贷款可获得某些优惠。而对农民的消费贷款则不提供优惠。当农民拿到贷款后。利用银行的监督困难改变贷款用途,用于非生产性开支甚至是投机性交易。二是拖欠贷款。甚至拒不还贷。

三、解决我国农村信贷配给问题的对策

(一)完善社会征信体系建设,增强主体信息对称程度

1 企业征信体系建设。我国人民银行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推进企业征信工作,全国各商业银行与该数据库联网查询。但由人民银行推动建立的企业征信方式实际上是一种同业征信,会限制企业信用信息的采集范围和企业征信数据库的完善。一个可以提供高质量企业征信的数据库,应该囊括一国所有企业的成套征信数据。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企业征信数据库的建立应该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情况下选择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实行政府特许经营模式,可以吸收国外的政府经营模式和企业自由经营模式这两者的优点,既能够避免征信机构投资过于分散和行业无序经营,又能够充分发挥政府在宏观管理上的主导优势,以保障征信数据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覆盖国内的主要大中型企业。

2 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借鉴国外有关个人信用制度的先进经验,科学、客观的个人信用评分体系应当建立在完整、有效的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应当包括个人的信贷偿还、纳税记录等。实行个人信用实码制并逐步扩展个人基本账户制度是建立个人信用档案制度的关键。我们应当结合我国国情和试点城市个人的信用状况,积极严格进行个人信用资料的调查与征集、设置个人基本账户、建立科学严谨的信用评估指标体系,从而建立一整套可操作性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个人信用制度。因为这会对个人今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我们要将每个人的收入、纳税及其他各种经济行为都记录在案,以备银行以信用信息判断借款人的财产、了解个人收入的真实性和稳定性、还款意愿等关键性内容,以决定是否对其贷款和贷款多少。

(二)完善担保机制,增强制度约束

1 成立联户担保小组。保小组由居住在金融机构服务辖区内有借款需求的农户借款人组成。联保小组成员责任包括负责各成员贷款的申请、使用、管理和归还在贷款本息未还清前,成员不得随意转让用贷款购买的物资和财产。联保小组成员对借款人的债务承担连带保证责任,经小组成员一致决定,可以开除违反联保协议的成员。在贷款时,还要按照借款额的一定比例用于设立小组互助金。小组成员的活期存款和小组互助金要在贷款银行专户存储,归小组成员所有。当借款人还清贷款本息后,小组成员可自主决定处理存款和小组互助金。

2 成立组建专门的信贷担保公司。专门的信贷担保公司应由政府牵头组建,其宗旨是以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实施农业现代化为导向,以政府预算拨款加会员会费形成财力支撑系统,以公司为运作主体,主要服务于农民。解决农民融资难问题,不以盈利为目的。通过政府拨款或者会员交纳会费等方式筹集资金,信用担保机构通过专业化的经营信息资源、专门人员的利用与培训以及专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降低信息搜集与处理的成本。从而有效地降低风险。因此,我们认为以政策性互助性担保为主建立融资担保体系是解决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必然选择。

(三)积极发展实物信贷,有效防止道德风险

为了生活和生产经营需要,可以允许农户和乡镇企业以实物作为抵押物向银行申请特定用途的贷款,特别对于由于需要购买大型设备、固定资产等而产生的生产性贷款需求。可以借鉴住房抵押贷款、汽车贷款等耐用消费品信贷模式的成功经验,采取首付+按揭的模式,分批次贷款。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一次性贷款所产生的高风险,同时还可以根据还款人的每个月的还款记录,考察借款人的信用,减少信息不对称。比如购买一个低挡的收割机农民需要支付7万~9万元。对于此类生产性贷款需求就可以设计一个实物贷款:贷款的期限可设定为1年~10年的中长期。最高不能超过30年;金额、首付比例主要根据贷款用途来设定;贷款金额最高为实物资产评估价的60%-80%;抵押设备的条件要求借款人对该设备具有完全产权:银行利率及还款方式可以银行利率执行同期人民银行规定商业贷款基准利率或上浮10%:还款方式为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自行选择。

(四)立足本土信贷人员信息优势,加强信贷人员专业培训

与目前流行的“农村信贷员应从城市下放”观点不同的是,本文认为农村信贷员更应该走本土化道路,这主要是因为本土化信贷员拥有更多关于农村社区及社员信息,有利于降低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减少信贷配给,实现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户的共赢。信贷管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其工作人员只有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技术方法和经验,才能胜任。鉴于当前我国农村信贷员业务素质不高、风险意识较差、机会主义行为盛行的现状,有必要提高他们的业务素养和风险意识。所以,还必须加强对信贷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其管理风险的能力和技巧。

作者:沈思柱 卢西彬

我国信贷配给研究论文 篇3:

风险态度、农户信贷与信贷配给

摘要:笔者利用张家港市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Probit和Logit模型实证风险态度与信贷配给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农户风险态度与信贷配给呈显著的正向关系,农户的风险规避意识越强产生的需求型信贷配给越强烈。农户的风险态度决定了风险成本与风险溢金,进而影响了信贷行为及其信贷配给程度。缓解农户信贷配给应从政府、金融机构和农户三方面着手。

关键词:风险态度;信贷配给;风险成本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1&ZD14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11XJC79000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SWU1309229)。

作者简介:庞新军(1975-),男,江苏徐州人,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生,西南大学讲师,主要从事创业农户金融研究;冉光和(1955-),男,重庆潼南人,重庆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村经济研究。

一、文献综述

信贷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农户是否存在着信贷配给?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程郁等(2010)认为中国农户中有借贷需求的比例超过70%,农户的信贷需求缺口占其贷款需求的56.72%。已得到贷款的农户中绝大部分也面临着严重的“服务配给”和“数量配给”(杨俊,2010)。朱喜等(2010)研究发现信贷配给是否存在与信贷用途有很大的关系,农户信贷用于农业投资时不存在信贷配给,若用于非农投资时面临着严重的信贷配给。钟春平等(2010)通过对安徽省的研究也表明了农户不存在着明显的信贷约束,绝大部分农户的信贷需求可以得到满足。Subhash 等(1995)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认为农户获得的供给信贷充足,农户获得借贷少的原因在于需求不足。另外,学者们更多关注的是欠发达地区农户信贷关系的研究(霍学喜 等,2010),对于发达地区农户信贷关系的研究甚少。发达地区农户的信贷问题明显异于欠发达地区,农户风险态度会对信贷配给程度以及信贷用途产生不同的影响,进而影响了农户的信贷行为。马小勇等(2011)认为农户风险规避特征对正规信贷余额的影响不显著,但是对非正规信贷约束产生负的影响;程郁等(2009)也认为农户的风险规避行为提高了农户感知的信贷成本导致其信贷获取预期的下降,从而产生了需求型信贷约束。

二、风险态度、农户信贷与信贷约束的理论假设农户风险规避的特征决定了其偏好保留确定性收入,而尽量回避信贷带来的风险成本,信贷约束表现为需求风险型信贷约束,当通过制度化的信贷约束与农户风险规避偏好联合作用,形成了收敛信贷需求的机制,加强了农户信贷需求的压抑性选择偏好(程郁 等,2009)。

假设1:农户风险态度规避性越强,对风险成本的补偿要求越高,越容易受到需求型信贷约束;对于风险爱好的农户来说,可能受到的需求型信贷约束较小。

三、农户风险态度与信贷描述性分析对于农户风险态度的度量,主要有基于N-M模型的直接法和间接方法(等价物方法)。在具体操作上可以利用等价物(ELCE)和风险产出(ELRO)通过访谈法或者实验法引出调查对象的风险态度。考虑被调查者回答问卷能力、风险态度分布以及国内外学者普遍使用的方法基础上,本文采用ELCE方法获取农户的风险态度。

在ELCE方法中,等价物是利用风险产出与效用价值匹配得到。假定农户如果出现最好的风险产出其效用值是1,出现最坏产出的效用值是0,二者出现的概率都是0.5。离散支付的风险前景用(x1,x2,…,xn;p1,p2,…,pn)来表示,其中xi表示第i个支出,pi表示第i个支出的概率,且∑ni=1pi=1。首先询问农户在一个最好的风险产出与最坏的风险产出之间确定一个无风险产出(确定等价物)与两种风险产出的组合效用价值相等。然后再次询问农户在前一个无风险产出与最坏风险产出(或最好的风险产出)之间确定一个无风险产出使得其效用价值与前一个无风险产出与最坏风险产出(或最好的风险产出)的组合效用价值相等。这个过程一直到所获得数据足以能够引出该农户的风险态度为止。

对于信贷约束的测度,本文通过设计问题:“是否需要信贷”、“若需要信贷,是否得到了全部金额”以及“是否主动申请、申请后放弃、申请被拒绝”。如果农户选择不需要信贷或者需要信贷且得到全部金额定义为不受信贷约束;如果农户需要信贷且没有主动申请或者申请后自动放弃定义为需求型信贷约束。

本文研究地区是中国比较发达的张家港市,其在农业方面存在着规模经济与个体农户经济并存的特征,存在融资需求的强烈动机。首先确定样本总量,再根据各镇农业人口总量确定各镇应调查的农户数量。然后采用二阶段抽样方法进行抽样。第一阶段在各镇随机抽取村庄,第二阶段随机抽取已抽中村庄的农户。调查是在张家港市城乡一体化办公室协助下,由西南大学学生于2011年7~8月份进行的。调查问卷涉及农户特征、农户风险、农业特征、地理因素以及农村金融等。共调查244位农户,其中有效调查问卷237份。

1.样本农户风险态度分布

样本农户中,农户风险态度为风险规避、风险中性和风险偏好者分别为32.06%、35.44%、32.50%。以往的研究认为农户是风险规避者,但调查表明三种风险态度的农户比重趋于一致。农户的风险态度与财富有着密切关系,样本农户所处的发达地区总体上经济状况比较好。

2.样本农户特征

从农户的年龄、最高教育程度以及家庭经营收入分析发现,农户平均年龄41.46岁, 30~50岁的农户占样本总数的82.70%。农户总体教育水平较高,平均教育水平高中及高中以上农户81.01%。家庭经营收入1万元以下的占到2.53%,农户家庭经营平均收入7.23万元,10万元以上的农户家庭23.63%。以上数据说明,张家港市农户受到的教育水平比较高,家庭经营收入比较富裕。

3.农户信贷行为分析

调查表明农户信贷主要来源民间资本,亲戚或朋友是其资金的第一来源,达到99户。选择金融机构58.88%,高利贷5.92%,其他信贷来源4.36%。说明在农村普遍存在着友情借贷,这可能是由于我国农村金融交易的成本较高、手续复杂,以及信贷风险较高导致了信贷需求供给双方强化了农户信贷渠道的选择。从信贷期限看,主要集中在6~12个月和1~3年,即中短期贷款(51.79%)。信贷期限在三个月以内的7.18%,信贷期限在5年以上的7.18%。样本农户信贷额度在3万元以上的农户达到61.42%。其中在10万元以上的农户18.78%,信贷额度在5000元以下的只有17.26%。

4.农户信贷配给类型

参考赵丙奇(2010)的需求型信贷配给分析,表1显示了样本农户的需求型信贷配给分布状况。

农户的信贷配给程度为55.70%。其中,影响农户信贷配给的主要是由于害怕失去抵押物以及对投资机会前景的不乐观而导致的风险配给50.75%;其次是由于利率太高而产生的未借贷配给程度达到44.69%。

5.不同风险态度下农户信贷用途与信贷配给

调查表明,当农户为厌恶风险者时,农户信贷的主要用途是供子女上学、看病和建房子,其次是婚嫁丧葬、日常开支。从信贷配给程度看,分别是供子女上学11.39%、建房子10.54%、看病10.12%。可见,对于风险厌恶的农户来说,生活性信贷受到的配给程度相对较大。但是我们也发现虽然做生意、购买农机、买车等投资性信贷和改善性信贷的需求绝对数量不多,但配给程度比较严重,说明农户有着强烈需要利用投资改善生活状态的需要。从风险偏好者来看,信贷用途主要是做生意、买车和建房子。总体上,风险偏好农户信贷配给相对较低,信贷配给主要是投资性信贷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消费性信贷。对于风险态度中性的农户来说,信贷的主要用途是建房子14.34%、做生意11.81%、买车10.12%;从信贷配给的绝对数量看,买车6.32%、做生意5.90%、建房子5%;从信贷配给程度看,饲养种植77.78%、农产品加工75%、购买农机66.67%、买车62.5%等用途受到的配给比重较大。对于此类农户,信贷配给主要表现在投资性信贷用途上。这进一步佐证了前文的假设2。

四、农户风险态度与信贷配给的计量模型

(一)模型选择及相关说明

(二)农户风险态度与信贷配给计量结果

(三)不同风险态度下信贷用途与信贷配给

从信贷用途与信贷配给关系看,风险规避和风险偏好型农户的信贷用途对信贷配给的影响分别在10%和5%水平是显著的;风险规避型农户的信贷用途中基本生活型信贷对农户的信贷配给影响最大,达到0.8785;风险偏好型农户的信贷用途是投资型时,信贷配给达到0.2106;风险中性农户趋向投资时其配给程度达到0.0699,但是这种影响不显著。可见,不同风险态度下农户的信贷用途对其信贷配给的影响程度不同,与理论假设2相符。这主要是由于风险态度与农户的财富有决定性的关系。一般来说,财富越多的农户其风险态度更多表现为风险偏好型,此时农户信贷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利用市场机会获得较高的投资利润率和规模收益,以及提高生活品质的改善性生活的信贷需求。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农户风险态度对信贷配给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农户风险态度与信贷配给有高度的显著正向关系,风险态度决定了风险成本与风险溢金,农户的风险规避越强产生的需求型信贷配给越严重,进而对农户的信贷行为产生影响。不同风险态度下农户信贷用途与信贷配给密切相关。风险规避型农户基本生活型信贷配给较大;风险偏好农户投资型信贷和改善性信贷的配给

参考文献:

程郁,罗丹.2010.信贷约束下中国农户信贷缺口的估计[J].世界经济文汇(2):69-80.

程郁,韩俊,罗丹.2009.供给配给与需求压抑交互影响下的正规信贷约束:来自1874户农户金融需求行为考察[J].世界经济(3):73-82.

霍学喜,王静.2010.西部地区农户资金借贷的调查与思考-以陕西泾阳、洛川县为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33-37.

马小勇,白永秀.2011.农户个体特征与信贷约束:对两类信贷市场的比较分析[J].软科学(2):94-98.

杨俊.2010.覆盖率:农村金融需求和供给-基于“20000户农户借贷情况问卷调查”的分析[J].金融发展评论(3):121-135.

赵丙奇.2010.农户民间借贷信贷配给:来自600农户融资的实证考察[J].社会科学战线(4):65-71.

钟春平,徐长生,孙焕民.2010.信贷约束、信贷需求与农户借贷行为:安徽的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11):88-100.

KIM Taehun.2011.The Measurement of farmer’s risk attitudes using a non-structural approach[J].Journal of Rural Development,31(2):63-80.

(编校:少卿)

作者:庞新军 冉光和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美中学数学教育论文下一篇:政策环境风险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