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二人转的民俗文化论文提纲

2022-09-24

论文题目:《聊斋志异》子弟书研究

摘要:《聊斋志异》自诞生之日起,便被改编成各种艺术形式,不断流传。其中以聊斋俚曲、单弦牌子曲、子弟书、评书、鼓词等数量可观。而《聊斋志异》子弟书的思想与艺术价值别具一格。《聊斋志异》子弟书是以《聊斋志异》为题材改编而成的说唱艺术作品。本论文依据相关文献资料,从主题思想、艺术特色两个方面深入研究《聊斋志异》子弟书文本,在此基础上,挖掘《聊斋志异》子弟书的文化内涵。本篇论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语,共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聊斋志异》子弟书的选题来源和研究意义、研究历史与现状、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为正文,包括四章:第一章依据相关说唱作品著录情况,系统梳理《聊斋志异》子弟书的参考底本校本情况、篇目内容、改编动因。第二章主要从《聊斋志异》子弟书的主题意蕴和劝诫思想两个方面探究《聊斋志异》子弟书的主题思想。在论述过程中,结合相关资料,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个方面论析《聊斋志异》子弟书的改编意图。此外,《聊斋志异》子弟书主题大体可分为五类:反映爱情婚姻和家庭伦理、颂扬美好品行和真情、讽刺丑恶品行、追求爱情与科举、公案主题相互交叉、其他类。《聊斋志异》子弟书主题不仅较为集中、凸显爱情,而且多重主题相互交织使得故事情节更加丰富。《聊斋志异》子弟书的劝诫思想将从劝诫思想的呈现方式、劝诫思想的内涵指向、劝诫思想的哲理性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三章以《聊斋志异》子弟书文本为依据,以《聊斋志异》原著作参照,结合不同书目中《聊斋志异》子弟书的篇目内容,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语言三个方面对比论证《聊斋志异》子弟书的艺术特色。在结合具体篇目展开论述的过程中,可知《聊斋志异》子弟书的语言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与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相比,《聊斋志异》子弟书不仅塑造了典型的人物形象,而且对部分故事情节进行了删改。第四章从《聊斋志异》子弟书的民俗文化和消费文化两个方面阐释《聊斋志异》子弟书的文化内涵。《聊斋志异》子弟书中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因子,大体包含观音信仰、婚姻仪礼、节日习俗(寒食节)、民俗活动(赛神演戏)等。根据百本张、别野堂《子弟书目录》中关于《聊斋志异》子弟书售价情况的记载可推断出《聊斋志异》子弟书的消费情况。比较对读《聊斋志异》子弟书和由聊斋故事改编而成的东北大鼓曲目文本,可知东北大鼓曲本唱词取材于《聊斋志异》子弟书。加之,阅读其他东北鼓曲类作品,可知《聊斋志异》子弟书对东北二人转产生了影响。此外,《聊斋志异》子弟书唱词延伸至京韵大鼓曲目文本,拓宽了《聊斋志异》的文化空间。结语部分在前面章节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学者们在《聊斋志异》子弟书方面的研究成果,总结《聊斋志异》子弟书改编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同时,肯定《聊斋志异》子弟书对《聊斋志异》传播的贡献以及独特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此外,《聊斋志异》子弟书对其他艺术作品创作的影响等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聊斋志异》;子弟书;改编;民俗文化

学科专业:中国古代文学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来源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聊斋志异》子弟书概况

第一节 《聊斋志异》子弟书文献梳理

第二节 《聊斋志异》子弟书篇目统计

第三节 《聊斋志异》子弟书作者的改编动因

一、主观因素

二、客观因素

第二章 《聊斋志异》子弟书的主题思想

第一节 《聊斋志异》子弟书的主题意蕴

一、爱情主题的集中抒写

二、多重主题的融合叙写

第二节 《聊斋志异》子弟书的劝诫思想

一、劝诫思想的呈现方式

二、劝诫思想的内涵指向

三、劝诫思想的哲理性

第三章 《聊斋志异》子弟书的艺术特征

第一节 《聊斋志异》子弟书的人物形象

一、女性形象

二、男性形象

三、人物形象的叙事功能

第二节 《聊斋志异》子弟书故事情节的改动

一、故事情节的铺叙与精简

二、精巧的细节描写

三、故事结尾的删改

第三节 《聊斋志异》子弟书的语言特色

一、富有节奏感的句式结构

二、词句表达的差异性

三、雅俗共赏的语言风格

第四章 《聊斋志异》子弟书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聊斋志异》子弟书的民俗文化

一、信仰习俗

二、婚姻仪礼

三、节日习俗

四、民俗活动

第二节 《聊斋志异》子弟书的消费文化

一、《聊斋志异》子弟书的消费情况

二、拓宽了聊斋故事的文化空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聊斋志异》子弟书篇目统计情况

附录二:《聊斋志异》子弟书《洞庭湖》和东北大鼓《洞庭湖》内容对比

附录三:图表目录

致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语言文字应用管理论文提纲下一篇:有教育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