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激发的高中历史论文

2022-04-22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兴趣激发的高中历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学习兴趣的激发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和改进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当下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背景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重视。在实际的教学中,高中历史教师要不断寻求有益于学生兴趣发展的教学措施,积极带动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效果。

兴趣激发的高中历史论文 篇1:

历史学习兴趣的激发

[摘 要]兴趣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思考的内在动力,高中历史教学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以专业影响激发学习兴趣;历史课堂教学生活化;教学方法多样化;巧用诗歌、成语典故。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学习兴趣

[文献标识码]A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思考的内在动力。然而初中历史课一直不受学生、家长的重视,学生对枯燥的历史不感兴趣。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总是希望每节课都能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乐学、爱学,感知传统文化。但是,如何把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呢?

一、以专业影响激发学习兴趣

如果教师的教学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学生就不会对这一学科有足够的认识,学习兴趣就无从谈起,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让学生在扩展知识面的基础上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内容的生动性、趣味性只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直接的乐趣,只有当学生认识到学习内容的结构与内涵、在学习中产生有成功的体验时,才能产生持久的兴趣。学习是学生生命投入的过程,只有当学生不断获取成功体验、不断获得成长的愉悦感时,兴趣才能愈加深厚,当学生在深层的幸福愉悦中产生方向性的感受时,志趣就产生了。而深刻影响学生学习动力与学习情感的就是这种较为持久的兴趣,甚至是终身秉持的志趣。这就需要教师的专业影响。

二、历史课堂教学生活化

历史课堂生活化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如在讲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课中的“中共‘一大’制定我党奋斗目标和中心任务”时,可通过问题“如果是你处在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你觉得我们斗争的对象应该是谁?我们的革命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你如何对待资产阶级,是把它当作敌人还是朋友?”来帮助学生理解“一大”对当时中国认识上的不足。然后接着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不足呢?”这样我们的历史课就加入了现实生活中的新鲜元素。同时,学生通过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不仅感受到了思考的乐趣,也提高了学习历史的兴趣,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鉴古知今。

单纯的课本学习是不会生成兴趣的,要变换一种角度学知识,让学生以生活的视角成为接近知识、驾驭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主人,那么,在知识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中,学生就是主体,就能够体验到知识学习的快乐。知识不是学生被动接受的负荷,而是成为学生不断走向成功、不断成就自我的工具。如此一来,知识学习何苦之有?

三、教学方法多样化

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应该根据各种教学方法的不同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新鲜感,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一课时,可以运用讲授法、图示法、讨论法等联合教学,先用讲授法,引导学生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时间、主要成就、影响,然后用图示法,对比第一次、第二次两次工业革命,最后用讨论法总结出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这样在新旧历史知识的对比下,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了,主观能动性被调动起来了,教学质量自然得到了提高。

教师将学习方法转变为学习要求和学习提示之后,学生则乐于参与其中。蔡元培先生说:“得了结论,不过趁他人的现成;得了方法,才可以引起研究的兴趣。”方法是通向研究兴趣的主要途径,有了研究兴趣,才可以实现学习的目标。方法教学的价值意义即在此,当教师不急于、不忙于讲解知识点的时候,方法的引导便成为必然,学生就会自己运用方法自动回到知识学习、能力发展的主体道路上去。

四、巧用诗歌、成语典故

“文史不分家”,在历史教学中运用诗歌、成语典故等可增强历史教学的趣味性,使历史课成为文采飞扬的文学课堂。如楚庄王与“问鼎中原”,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在教学中,只要教师巧妙安排,精心设计,多用诗歌、成语典故,便可使枯燥的历史鲜活起来。这样就一定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其积极主动地学习,增长历史知识,达到“学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

此外,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也能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喜欢赞扬是人的天性,学生更是如此。赞扬既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又是学生学习兴趣激发的“发电机”,一个常带微笑、经常赞扬学生的教师,他的课学生一定喜欢,一定有兴趣学习。所以,在教学活动中,笔者都尽量表扬每一位学生,“我相信你一定能……”“你能够……”之类的话语经常出现在笔者的课堂上。因此,学生都很喜欢笔者所教的历史课,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亲其师,信其道”。

总之,要上好历史课,教师除了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外,还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课标要求,创新教学方法,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历史,享受学习历史的乐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李远.激发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研究——以北京H中学学生为例[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1.

[3] 李娟.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作者:孙乃凤

兴趣激发的高中历史论文 篇2:

论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对高中历史的学习兴趣

【摘    要】学习兴趣的激发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和改进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当下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背景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重视。在实际的教学中,高中历史教师要不断寻求有益于学生兴趣发展的教学措施,积极带动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历史  课堂教学  学生兴趣  激发措施

在实际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和提高受到越來越多教师的重视和注意。在一些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一部分教师对这一教学策略的运用达到了理想的教学程度和教学要求。但是,纵观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整体教学状况,还存在大量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顾及不到位的情况,这严重影响了高中学生在历史课堂的学习氛围和学习进度。为此,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学生,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制定恰当的、适合学生学习兴趣激发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流程,来不断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进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具体来讲,教师可以从转变教学理念,改善教学手法,改变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等相关的措施入手,对当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的教学问题加以解决,最后实现师生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认识和分析。

首先,在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注重以教师为主体,但是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标准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做好“传道、授业、解惑”的本职工作,还需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实际上,在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提升对整个课堂教学进程的有序开展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在这种教学情况下,教师的教学就需要格外的重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教师改变自身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首要的就是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设置和安排中要是时时刻刻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不论是在对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还是在对教学方式的选择上,都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判断,真正做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以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比如,在高中历史的选修课程的学习中,教师往往需要在众多的参考资料中选择出固定的一种作为学生日后学习和了解的重点。在对这一参考资料的选择上,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会自作主张的进行选择,学生只能到时候按部就班。但新课改教学背景下,教师需要变换一种教学方式,在对参考资料的选取上可以采取询问或者征求意见的方式进行,当然,教师在询问学生的意见时也需要让学生对各种参考资料的利弊进行大致的了解,以此来做出理智的选择。

其次,在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做好备课的初步环节,尤其是备学生这一环节。在以往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的教学往往注重和依托于自身的教学经验,因此,在具体进行课堂授课之前,很少能够对教学的内容和与教学相关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进行一个详细的了解和分析,这样教师就很难制定切合学生实际需求的教学计划,毕竟教师面临着不同的教学对象,就需要采取不一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原本所使用的教材也有可能发生了改编等一系列的变化,为此,教师更应该做好备课的准备,以防止课堂教学中紧急情况的发生,对新任教师来说备课这一环节更是尤为重要。

具体来讲,教师的备课需要涵盖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这三个方面的环节。在备教材中,教师要做的就是更新自身已有的历史知识结构和框架,有的时候由于考点的变化,教师的教学重点也会发生变化。在备学生方面,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不仅要考虑到学生对历史学科学习的兴趣,还要考虑到学生的课堂参与的热情和参与的积极性等多方面的教学影响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根据学生具体的教学兴趣和教学实际情况,对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而在准备教学方法的时候,教师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而逐步地加入一部分能够体现现代化教学因素的教学方式,并能够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促进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多样化。比如,在讲解抗战相关的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与之相关的视频,如一些纪录片,让学生们在认识和了解那段历史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的爱国情感的提高。

最后,在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带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在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能够对学生学兴趣的提高产生积极的影响。具体来讲,教师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可以包括现代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小组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以及情景教学、课堂提问等多种教学方式。现代多媒体教学是一种融合了声音、动画、影视等多元因素在内的教学方式,教师对这一教学方式的引用,能够为学生提供耳目一新的教学感受,并且能够进一步促进和带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小组教学合作的教学方式的应用,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和改善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学生的自我学习,其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能够得到有效激发。

与此同时,教师如果在小组之间加入一些竞争机制和竞争因素的话,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的热情就能够在更大的程度上被激发出来。为此,在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制定人文化的教学评价标准,教师可以将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发言表现记录在内,将其作为综合评价学生日常学习表现的一个重要指标和标准。同时,教师采取课堂提问的教学方式也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和融合,帮助教师建立与学生之间和谐互动的教与学的关系。但与此同时,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应用也不能够过于花哨,无论是对多媒体的运用,还是对小组合作交流方式的使用,教师都需要把握一个度,并保证课堂教学秩序的有序进行。

总之,在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能够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方式、方法有很多,教师只有在采取了适当的教学方式的基础上,把握好对教学方法的适度使用的前提下,才能够促进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作者:江育东

兴趣激发的高中历史论文 篇3:

如何激发学生对高中历史课的兴趣

摘 要:高中历史课程内容繁多,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常规的历史教学容易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既无法实现历史学科的思想教育功能,也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和高考命题注重的学科能力。因此,本文试图在总结历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试述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 运用“设计引人入胜的导言启发兴趣”等七种方法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历史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方法 学习兴趣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5.038

高中历史课程内容繁多,时空跨度大,涉及面广。很多时候,教师为了教学进度,课堂上照本宣科、满堂灌输,课后,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对历史知识死记硬背,结果使历史课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失去了对历史课的兴趣,由于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进而直接降低了历史课的教学效果。在推行素质教育和强调学科素养的今天,要促使学生在历史课上充满热情,积极地去探究、获取历史知识,就必须用有效的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设计引人入胜的导言启发兴趣

古人云:“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引人入胜的导言在课堂教学中具有先声夺人的力量,可以缩短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利用反映历史背景的诗句“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来导入“红军长征”,学生就会产生迫切了解该诗产生的时代背景的想法。讲述“九一八事变”时,先播放一段音乐“松花江上”,不仅能及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使接下来的教学在一种轻松而又激昂的气氛中进行。在讲授“西安事变”时,先讲述西安事变的经过,当学生的兴趣被有效地调动起来时,再来分析该事件发生的背景及其意义,就能启发学生认真理解,深入思考。这样,以引人入胜的导言作为一节历史课的开始,先声夺人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领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根据我三十年的教学实践, 采用引人入胜的导言是启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这一方法的首要环节是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出启发学生兴趣的精彩导言。

二、采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激发兴趣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效果可能相差二十倍”。在历史教学中,生动有趣、饱含激情的语言描绘能使学生身临其境。例如,讲授“义和团运动”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教师采用流畅准确的语言,不仅能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这些重要知识的兴趣,同时,这种慷慨激昂的气氛能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气节。讲授“隋唐文化”和“郑和下西洋”时,教师洋洋洒洒,妙趣横生的语言,可以激发学生去领略中国古代历史的兴趣。我非常赞同“讲台就是一个舞台”的说法,站在舞台上的教师采用旁征博引,据本溯源,娓娓叙述,丝丝入扣,诙谐而不油滑,严肃而不生硬的语言,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使学生越来越喜欢历史课。通过实践证明,生动有趣的语言是感染学生情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这一方法的关键环节在于教师备课时,要充分理解授课内容,并将这种理解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三、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

历史是一门涉及古今,横贯中外,包容人类社会生活中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民族关系等多个领域的一门学科。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因此,在授课方法上要加强历史课与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而且还能够通过拓展学生知识的广度、深度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授“洋务运动的破产”时,教师可以联系政治学科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原理来进行分析讲述。同样,在讲授“中国人民解放軍战略反攻”时,可以借助地理知识,为学生分析当时的战略反攻为什么首选中原战场,根据学生喜欢深究事物本质的特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精彩的分析推理中完成教学任务。这样,根据学生善于思维联系的特点,借助与历史教学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辅助历史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还增加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感到“学然后知不足”,所以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兴趣的一种重要方法,这一方法的关键是教师在运用其他学科知识时,要注意分清主次,切不可喧宾夺主。

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兴趣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以前的历史课堂教学只能用一些挂图、图片等教具来辅助教学,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现在课堂教学大多采用多媒体现代化手段,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投影仪及相关的教学软件将一些历史事件通过音频、视频直观地展现给学生,既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又能帮助学生对历史进行直观的理解和记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与此同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把握好利用多媒体的度的问题,注意学生对课件的消化和对课本知识的落实。

五、采用教学归纳的方法引发兴趣

知识面宽,知识点多,知识结构散,是造成学生对历史课产生畏难情绪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对一些知识进行归纳,将一些知识点串联起来,采用教学归纳法教学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以“品”字形来记忆魏晋南北朝时期,魏、蜀、吴三国的位置;以“人”字形来理解隋朝大运河的走向,便于将知识化繁为简,激发学生的兴趣。另外,用拉线索的方式把大量分散、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变成主干分明、脉络清晰的知识网络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例如《世界近代史》有三条粗线索:其一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逐步建立世界体系;其二是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扩张及民族解放运动;其三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这一方法不仅使历史课丰富精彩,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其关键在于对知识的归纳要巧妙和准确。

六、进行课堂提问增强兴趣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相互作用的,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必须在教学中开展“双边”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展“双边”活动的一个最好方式就是课堂提问。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用难易适度,带有启发点拨性的问题对学生提问,起到投石激澜的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例如,在讲授“抗战相持阶段”的历史时,教师可以首先设问:“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侵华战略方针有何改变?”在学生回答之后通过课堂提问,师生互相启发,互相补充,探索越来越深,学生的求知欲不断得到激发,变得越来越强烈。这一方法能够起到教师学生相互激发的作用,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关键是教师所设问题要讲究角度、难度、跨度、坡度、广度、密度,特别是难易程度要视具体的学生而定,难易适中,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从而获得启发。

七、运用情感教学升华兴趣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必须在教学中保持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上,教师要用挚爱去理解、信任、尊重学生,赢得学生渴求跟从教师学习知识的愿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例如,教师平易近人、笑容可掬的教态,让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泉,在轻松愉快之中得到知识面的拓宽和思维境界的升华。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慈祥、鼓励的目光,可以使学生紧张的心情得到放松,智慧得以展现。而遇到困难时,教师和蔼可亲的讲解会坚定学生学好历史的信心。同样,课堂上不能随意地挖苦、讽刺、嘲笑学生,学生有进步时,要相信他们所付出的努力,要鼓励他们更上一层楼。学生有骄傲情绪时,要让他们明白“学海无涯”的道理。学生有困难时,要支持和帮助他们战胜困难,教师“动之以情”的教学,能让学生感受到温暖,更加热爱学习,积极向上,对学习充满信心,这一环节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把握好对学生“爱”与“严”的关系,对学生既要关心爱护,又要严格要求。

总之,激发学生对高中历史课兴趣的方法很多,主要是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因材施教。教学中需要多种方法交替使用,或多种方法同时使用,才能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常存不减,使历史课的魅力常存不衰,使教师的历史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不管采用哪一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都必须以历史教学为中心,切忌喧宾夺主,弄巧成拙。

作者:张云亚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在校大学生股票投资论文下一篇:自主教学中小学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