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弱势群体医疗保障论文

2022-04-17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城镇弱势群体医疗保障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基于CGSS2008数据,将自评健康转化为基数性质的健康不良指数,进而应用Wagstaff等发展起来的集中指数和不平等分解方法,区分城乡考察中国居民与收入相关的健康不平等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中国城镇和农村均存在显著的偏富人的健康不平等。收入对健康不平等起到了最为重要的作用,贡献率在城乡分别为60%和37%。

城镇弱势群体医疗保障论文 篇1:

大医院在社区医疗卫生工作中的作用探讨

【摘要】医院作为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进行医院与社区之间的双向转诊,可有效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大医院对社区医疗卫生工作的发展责无旁贷,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提升社区卫生服務的质量,提供技术支持并培养人才,搭建转诊平台,真正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发挥作用,实现小病到社区,大病在医院的目标。

【关键词】大医院;社区医疗卫生;作用

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城市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人民群众享有初级卫生服务的基础,是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一级。针对目前我国人们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政府希望通过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将医疗服务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增加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价格低廉的医疗服务。这就需要集中大部分优质的卫生服务资源,充分发挥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功能达到标准要求,在这一方面,大医院应当发挥应有的作为。

1 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改革现状

我国医疗卫生改革已有20多年的历程,在此期间,医院的环境、规模、建设、设施设备等都有了发展,培养出了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人才,医疗卫生技术明显提高,在某些地区医疗卫生水平甚至可以与国际接轨。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发展中累积了丰富的资源,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事业提供了保障。但改革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也产生了一些问题:

1.1 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低

大部分优质的医疗卫生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村周边及偏远地区的群众看病就需要长途跋涉,花时间、花钱、花力气进城看病,而基层医院在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中逐渐萎缩,不能为看病人群提供有效服务。

1.2 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低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之间差异也很明显,尤其是近年来贫富悬殊逐渐加大,大部分群体仅能解决温饱问题,健康需求很大。一方面因为无法支付基本的卫生服务费用,需要就诊的不去就诊,需要住院治疗的不去住院治疗;另一方面先富起来的人群希望得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

1.3 医疗卫生服务经费不足

现阶段我国投入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经费并不充足,如何将有限的投入运用到医疗服务的重要环节,最大限度的发挥医疗服务资源的效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4 弱势群体医疗保障程度较低

现阶段我国城镇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只占城镇总人口的一半不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也很小,保障力极低。大多数农民工和弱势群体看病就医不敢去城市大医院,城市大医院也没有相应的针对弱势群体的惠民政策。

1.5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现状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是以社区为导向的一种初级服务模式。社区化服务逐步成为了主要的医疗卫生服务发展方向,有效解决了医疗卫生服务事业的普及性问题。我国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起步已二十年有余,但发展尚不平衡,规模悬殊、水平不齐、设施简陋、信息缺漏,与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差距较大。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短缺、能力不强,在预防保健基本服务等方面难以满足居民的需求。正是由于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薄弱,群众大小病都去城市大医院就诊,大医院越发人满为患,并且无论大病小病都治,使群众感觉看病难、看病贵。

2 社区服务与大医院合理分工协调发展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与医院作为新型医疗服务体系的两个部分,社区服务主要负责承担所辖区域居民的健康管理、预防、免疫、保健,常见病、多发病的首诊以及大病的发现与转诊。大医院则主要负责承担重大和疑难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新技术的研究工作及临床应用。通过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与大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将患者进行合理分流,合理配置和共享医疗卫生资源。通过促进和鼓励大医院参与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推动医疗卫生资源向社区服务转移,实现医疗卫生资源的调整,形成城市两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将大医院的专业性及综合性与社区服务的普及性及辅助性有机结合起来,为群众提供覆盖范围广、服务质量高、就医成本低的医疗卫生服务。

3 大医院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的作用

3.1 深入开展社区延伸服务

我国现阶段大力发展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推行社区服务“首诊制度”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正在发展当中。缓解了大医院人满为患的现象,以及超负荷运转的局面。对医院门诊的就诊数量、住院数量、手术数量等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因此城市大医院应根据国家发展要求,创新思路,调整战略,帮助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利用自身优势,将资源、技术、人才投入到社区服务中,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设点送医上门,减少群众就医的路途跋涉,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服务。

3.2 为社区服务提供技术支持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自试点至今已经取得了较大成绩,但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仍存在技术不足、素质较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社区医疗服务的质量,未能真正满足群众的基本需求,群众对于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信任感缺失,普遍更愿意去城市大医院问诊就医。城市大医院技术力量雄厚,可派遣技术骨干到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点坐诊,为社区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也可分流城市大医院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3.3 搭建科学的转诊平台

要想实现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与城市大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促进区域间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大医院需以技术和人才优势,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提供帮助,解决社区服务中的疑难杂症,在双向诊治中发挥更大作用。双向转诊需要明确原则和程序以及责任和权利,制定出规范的流程制度,搭建科学的转诊平台。

4 结束语

城市大医院无论在人员、设备还是技术力量方面都具有较大优势,在建设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中,需要大医院积极配合,提供技术及人才的服务,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事业保驾护航,为群众提供便捷、安全、放心的医疗卫生服务,才能真正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燕虹.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问题研究——以山东省为例[D].山东农业大学,2015.

[2]朱银波,冉玉春,周静等.社区医疗卫生改革现状与发展[J].医学信息,2014,(22):671-671.

[3]徐东雨,郑琳琳,娄岩等.我国社区医疗服务质量综合评价的因子分析[J].重庆医学,2017,46(8):1134-1136.

作者:赵海霞

城镇弱势群体医疗保障论文 篇2:

中国居民与收入相关的健康不平等及其分解

基于CGSS2008数据,将自评健康转化为基数性质的健康不良指数,进而应用Wagstaff等发展起来的集中指数和不平等分解方法,区分城乡考察中国居民与收入相关的健康不平等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中国城镇和农村均存在显著的偏富人的健康不平等。收入对健康不平等起到了最为重要的作用,贡献率在城乡分别为60%和37%。对城镇健康不平等产生正向贡献的其他主要因素还包括就业状况、年龄和教育等。对农村而言,则主要是相隔集镇中心距离、地区变量、年龄因素中的60岁以上人口。为降低健康不平等,政府应在改善收入分配、推进教育公平和延伸社会弱势群体医疗保障覆盖和服务可及等方面加大政策实施力度。

关键词:

作者:周靖

城镇弱势群体医疗保障论文 篇3:

医疗保障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近年来社会上对多数人特别是弱势群体享受不到医疗保障、卫生服务的现状与“国民平等地享受健康权益”的目标相距甚远啧有烦言。要解决卫生服务公平性问题,首先必须建立起惠及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全民基本医疗保障是实现卫生服务公平性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社会上对多数人特别是弱势群体享受不到医疗保障、卫生服务的现状与“国民平等地享受健康权益”的目标相距甚远啧有烦言。要解决卫生服务公平性问题,首先必须建立起惠及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全民基本医疗保障是实现卫生服务公平性的重要途径。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已经对医疗保障制度做了大量探索,比较总结他们的经验对建立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比较研究国际上主要医疗保障制度,得出对建立健全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启示。

一、国际上主要医疗保障制度模式比较

当今世界上主要存在5种社会保障模式,我们在建立全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时,对其进行具体考察,了解其成败得失,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是必不可少的。

(一)国家保障型医疗保障模式

应该说,国家保障型医疗保障模式,是最先出现的现代医疗保障模式。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模式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实行国家保障型医疗保障模式的,是实行市场化改革以前的社会主义国家,它与计划经济体制和公有制相联系。最早建立这种医疗保障模式的,当然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建立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其理论根据是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出的社会扣除理论。

我国在改革开放前建立的医疗卫生保障模式,基本上也属于国家保障型。当时分别建立城市的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和农村的合作医疗,中国特色鲜明。可惜后来放弃了。目前只有社会主义国家古巴非常成功地坚持此种模式,而且做得更科学、更规范、更可行。进入21世纪时,古巴的全国免费医疗,在国家保障型医疗保障模式中,可以说时是硕果仅存,而且比当年苏联和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公费医疗做的好得多。

(二)国家福利型医疗保障模式

国家福利型医疗保障险模式以英国和瑞典等北欧国家为代表。在这种模式下,全民都可以得到“从摇篮到坟墓”几乎无所不包的社会保障,在医疗方面强调国民广泛平等地享受医疗服务,国民看病不需要交费或仅付挂号费等一点象征性费用,全部或基本享受免费型医疗保健服务。政府或国家直接建立和掌管医疗卫生事业,医生及其他医务人员享受国家统一规定的工资待遇。国家医疗预算按全国各地的人口需要进行分配,从而使每个人平等享受国家医疗服务得到保障。国家福利型医疗保险模式的保障资金主要来源于税收,国家财政负担自然沉重;它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但也因此而缺乏激励机制,医疗卫生服务的效率相对说来也比较低。

(三)市场主导型医疗保障模式

美国是市场主导型模式的典型,医疗卫生的供给和需求由市场决定,政府只负责为穷人、老人医疗买单和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包括政府举办的老年人医疗照顾制度、贫困人群的医疗救助制度和特殊人群的医疗福利保障计划等。老年人医疗照顾制度是由联邦政府举办的针对65岁以上老人的医疗保障制度,覆盖了13%的美国人口。医疗救助制度是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举办的针对穷人的医疗保障制度,覆盖了10%的人口。医疗福利保障计划是为联邦政府雇员、军人、退休军人及其家属、军队伤残人员、土著人提供医疗服务的政府项目。对占人口65%的一般国民都是通过购买各种私人医疗保险得到医疗保障,主要是有收入的职业人群以及他们的家属。市场主导的结果是,医疗服务越来越好,但医疗价格也越来越高。2004年,美国的医疗费用占GDP的15%左右,美国人均年医疗费用为5000多美元。美国的医疗卫生投入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但其医疗卫生结果指标,如平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均排在发达国家的最后。同时在如此高额投入下,美国仍有近5000万人口没有医疗保险,占总人口的20%。

卫生服务具有较强的公共性和外部性,需要政府监管和政府干预,过度市场化必然导致居民卫生服务差距扩大,违背公平原则,显然,市场主导型医疗保障模式不符合我国卫生服务公平发展的要求。

(四)社会共济型医疗保障模式

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创立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国家,是社会共济型医疗保障模式的典型。德国是以社会保险作为医疗卫生主要筹资模式并以公共体系作为服务主体的国家,其医疗保险制度强调社会的和谐与平等,并通过强制性保险制度分散医疗风险。被保障者的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社会保障费用由政府、雇主和劳动者三方分担,保障(给付)标准与个人缴费相联系,国家规定了统一的疾病基金最低福利标准。法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建立的医疗保障可归入此种模式。应该说,这是典型的发达市场经济形态下的医疗保障模式,具有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公平性高、组织效率高等特点,它既能使公民都享有一定的社会保障以维持社会稳定,又不至影响经济活力和企业的竞争力。但是,这种模式但也面临费用上涨过快等问题。

(五)积累储蓄型医疗保障险模式

也有人称积累储蓄型为强制储蓄型、个人积累型,新加坡是这种模式最成功的代表。在新加坡,医疗卫生保健的筹资体制是建立在个人责任的基础上的,这一自负责任的原则具体表现在医疗储蓄和医疗保护方案上。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强调以个人责任为基础,政府仅分担部分费用,以保证基本的医疗服务。同时,病人必须自付部分医疗费,而且享受医疗服务水平越高,个人付费也应该越多。为了使个人能够承担起自己的医疗费用,由政府通过立法对劳动者的医疗保险进行强制储蓄,并单独设立自己的个人医疗储蓄账户。为了补充医疗储蓄方案,新加坡政府于1990年开始,又推出了医疗保护方案,这是一项基本的、低费用、大病保险计划。它的设立是为了帮助参加者支付大病或慢性病的医疗费用。与医疗储蓄的强制性不同,医疗保护是自愿参加的。积累储蓄型医疗保障模式有利于提高个人的健康责任感,激励人们审慎地利用医疗服务,尽可能减少浪费,同时还能帮助付不起医疗费的重病人群和无钱付费的贫困人口。

但积累储蓄型这种主要靠强制个人为医疗进行储蓄的医疗保障制度模式,也不可能成为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模式,因为该模式强调的是个人付费与医疗保障相对应,虽然能保证居民本人的医疗费用风险在其健康与生病时期分摊,却由于缺乏在健康人群与生病者之间分散风险的机制以及完全缺乏再分配机制,显然不利于中低收入阶层,无论是从风险分担还是从公平的角度来看,它都不适用于我国,因为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增强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实现人人享有健康权。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从道理上讲,我国原则上应该实行全民公费医疗模式;根据中国目前的经济规模,如果能像古巴那样国家每年拿出国民生产总值的近9%用于公共卫生事业,我国也完全能够实行全民公费医疗模式。不过,考虑到:⑴ 自从探索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来,有话语权特别是有决策权者,均对实行公费医疗模式持否定态度;⑵ 长期以来我国公共服务方面欠账太多,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财政压力很大,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支出不宜单兵突进;⑶ 更为重要的是,目前居民的道德素质、思想水平尚不适宜本人完全不缴费的公费医疗,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公费医疗造成的医疗资源的滥用和浪费已经证明,因此,我们只能暂时舍弃公费医疗模式,也就是说,社会共济型这种医疗保障制度模式,是我国现阶段的次优选择。

二、对我国医疗保障模式选择的启示

鉴于我国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是很高,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医疗消费水平差距大,又处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城镇化加快,就业格局变化大的形势下,作为一种妥协,可以将社会共济型医疗保障的制度模式作为解决我国居民基本医疗保障的基本选择。但是,我们任何时候也不能忘记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社会共济型医疗模式也只能为基础,还必须吸收其他模式的优点,特别是公费医疗模式的灵魂——尽可能加大政府投入、尽可能减轻居民负担(以能约束其节约医疗资源为限)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惠及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模式。

(一)充分发挥财政在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中的作用

我国卫生服务公平性差,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没有尽到责任,财政投入不足。1997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中发[1997]3号)曾经明确指出: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政府对发展卫生事业负有重要责任,各级政府要努力增加卫生投入。但中央的精神没有得到很好贯彻。我国的卫生总费用中,本应减轻的居民负担反而快速增长,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全部卫生费用比例由1990年的35.7%上升到2002年的58.3%,而应该逐步增加的政府预算卫生支出,本来就很低却又呈下降趋势:政府卫生支出占全部卫生费用的比例由1990年的25.1%下降到2002年的15.2%(2003年,古巴卫生费用的86.8%由政府预算支出)。这种情况虽然引起了中央的重视,2003年以后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收效不大,以2006年全国医疗卫生总费用为例:2006年全国的医疗卫生总费用是9843.3亿元人民币,其中政府卫生支出1778.9亿元,仅占18.1%;社会(企业等)卫生支出3210.9亿元,占32.6%,居民个人卫生支出4853.5亿元,几乎占一半(49.3%)。为落实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要求,改变这种局面刻不容缓。

从现在起,我们必须按照中央的要求,建立和完善政府卫生投入机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要增加对卫生的投入,逐步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公共卫生服务由政府拨款向城乡居民均等化提供;基本医疗费用也逐步实现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为此,必须做到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逐年提高。我们认为,长期照此坚持下去,不仅到2020年时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可以建立起来,就是过渡到以国家保障型模式(公费医疗)来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也大有希望。

(二)实现全民基本医保必须与卫生服务体系的完善同步进行

长期以来,我国的卫生资源分配高度集中于大中城市和综合医院,广大农村和城市基层社区卫生资源配置严重不足,形成一种倒金字塔型的城乡医疗服务体系。这一方面导致城市综合医院承担了大量不必要的常见病、慢性病的诊疗任务,另一方面又造成基层医疗机构的功能退化以及患者沉重的医疗费用负担。事实上,我国乡村卫生院、所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公共卫生防疫和保健、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全民卫生保健的基本渠道。并且,由于其服务内容的预防性、康复性和简便性,在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又能减轻公众的经济负担。在当前国家财力相对有限、医保层次较低的情况下,如果医疗服务始终集中于大中城市和综合医院,那无论是从卫生资源可及性还是从卫生费用可控性角度看都无法保证全民医保的实现。而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为城乡居民提供方便、保质、免费或低价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是全民基本医保的现实选择。

(作者单位: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作者:韩子荣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手机软件开发技术分析论文下一篇:社会责任管理中小企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