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氏历史名人典型故事

2023-01-29

第一篇:耿氏历史名人典型故事

历史高考典型例题

1.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

)

A.宗法制的终结 B.察举制的完善 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的推行

2.《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臵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了( ) 郡县制

B.分封制

C.井田制

D.宗法制

3.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 ( )

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

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

4.姜铎在1961年发表文章指出:“洋务派所进行的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活动,尽管它的政治动机和目的是反动的,力量是薄弱的,效果是不大的,但在一定程度上,它反映和代表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新方向,因而在改变古老落后的封建经济,促进中国近代生产方式的发生和发展方面,不能不在客观上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本意是要说明洋务运动(

)

A.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改变了落后的封建经济 C.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D.促进了社会制度的变革

5.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材料反映了

A.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 B.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 C.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 D.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

6.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这句话着重强调美国联邦宪法( ) A.创造了新的宪法体制

B.不具有普适性 C.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具有借鉴意义

7.明隆庆初年,“ 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这说明当时(

) 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 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 C.政府厉行“海禁”

D.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 8.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

)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9.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 A.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B. “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 C.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D.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10.《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 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 ) 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产 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11.《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

) 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C.百姓皆重农抑商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

12.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隅,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

)

A.佛教传入颠覆传统观念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佛教与儒家伦理相抵触

13.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由此可知,还魂纸

①生产遍布全国各地 ②降低了生产成本

③制造工艺更加复杂 ④扩大了原料来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 15世纪学者费奇诺说:“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在佛罗伦萨)几乎所有以前原本消失的自由科目,如诗歌、雄辩术、绘画、建筑、雕塑、音乐都复活了。”这反映了在该地 A.希腊罗马文化开始兴起 B.人文精神得到传承 C.宗教改革思想开始传播 D.启蒙思想影响巨大

15.近代一位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

A 领事裁判权

B 片面最惠国待遇

C居住及租地权

D “门户开放”政策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宋应星(158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鳊《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二

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了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1)根据材料

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15分)

(2)根据材料

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10分)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殷墟即发现了来自南海乃至阿曼湾的海贝。齐国借助“边海”的地理条件,发展“鱼盐之利”,成为春秋战国时最为富庶的国家。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即已出现,魏晋而后,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明朝前期,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 ,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明后期,郑若曾针对倭寇等问题,在《筹海图编》中明确提出“海防”的主张:“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于大洋。”而明、清政府常常采用“海禁”的办法。到鸦片战争前,“各省水师战船,均为捕盗缉奸而设”。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文》等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体系,通商口岸不断增加。魏源认为海运“优于”河运者有四利:利国、利民、利官、利商。1842~1846年,茶出口增长一倍,丝的出口增长将近五倍;1846~1856年,茶出口增长55%,丝的出口增长三倍多,海关税收从1861年的490余万两增加到1902年的3000余万两。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附设福州船政学堂。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制造的第一艘近代海轮“惠吉”号下水,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1885年,海军衙门设立。随着西方商品与资本输出的扩大,部分国人提出与列强进行“商战”。1904年,张謇上奏朝廷,请准各省成立海洋渔业公司,购臵新式渔轮,发展海洋渔业。19世纪60年代后,清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条约,允许百姓出国,“毫无禁阻”,仅南洋地区,就有中国移民500万人。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

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晚清海洋利用的主要变化及启示。(8分)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 第二十章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第二十一章两条路线、两个战场 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 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 3.平型关大捷

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

第二十二章

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发表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第二十三章

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第二十四章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第二十五章

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

第二十六章

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

第二十七章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无奈件投降 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台历史事实。)

(所提修改

第二篇:历史中考典型题目精选

东汪镇中学八年级历史选择题精选

一、选择题部分

1、“虎门销烟”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第一幅浮雕,其历史意义在于( )

A、林则徐主持禁烟运动 B、表明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侵略者的紧强意志 C、鸦片战争爆发 D、清政府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2、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3、下列历史题材的影片,主要反映第二次鸦片战争相关史实的是( )

A、《林则徐》 B、《鸦片战争》 C、《火烧圆明园》 D、《甲午风云》

4、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面积最大的列强是( )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美国

5、130多年前却有外国军队侵入了北京城并放火烧毁了圆明园,这外国军队是( ) A、英国军队 B、法国军队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6、“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两则材料都( )A、赞扬开发边疆的献身精神 B、盛赞同一位著名历史人物 C、哀悼战死疆场的民族英雄 D、歌颂抗击侵略的伟大壮举

7、梁启超说:“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大梦唤醒”的表现是( )

A、地主阶级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掀起洋务运动 B、各地人民的反清斗争风起云涌 C、甲午战败,清政府被迫割地、赔款 D、资产阶级开始领导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8、一家日本企业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重庆开设了一家工厂。此事最有可能发生在( ) 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中 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D、甲午战争后

9、“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说这番豪言壮语的,是在中日黄海战役中英勇牺牲的民族英雄( ) A、佟麟阁 B、邓世昌 C、戚继光 D、赵登禹

10、戊戌变法期间,一个英国外交官来到中国,此时他不可能了解到的情况是( ) A、英国在中国的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的管辖 C、外国商人在上海租赁土地、开设工厂

B、沙俄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D、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由外国军队驻扎

11、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下面是某导游对北京历史的介绍,不正确的是( ) A、近代史上三次被列强占领 B、公车上书打破了知识分子不得过问朝政的禁令 C、是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发源地

D、解放战争时期和平解放

12、毛泽东曾说:“(在中国)讲重工业,不能忘了张之洞”。这主要指张之洞创办了( ) 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 C、大生纱厂 D、汉阳铁厂

13、洋务运动的内容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

A、创办军事工业 B、创办民用工业 C、兴办新式学堂 D、派留学生出国

14、近代中国第一批留学生在轮船招商总局门前的合影,它拍摄的时期是( )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甲午战争 D、辛亥革命

15、“洋务运动是中国迈向近代化的开端”,对它的本质含义的理解应该是( ) A、它是地主阶级的改良运动 B、它促进了官僚资本的发展 C、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 D、它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16、洋务运动是( )

A、一次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运动

B、一次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运动 C、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D、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17、近代史上富有青年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积极支持变法( ) A、康熙帝 B、道光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18、北京承载着中国历史的辉煌与屈辱。1895年居住在北京城的居民可能看到的是( ) A、英法联军烧杀抢掠 B、康有为、梁启超组织公车上书 C、慈禧太后仓皇出逃 D开国大典

19、戊戌变法期间,一个英国外交官来到中国,此时他不可能了解到的情况是( ) A、英国在中国的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的管辖 B、沙俄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C、外国商人在上海租赁土地、开设工厂 D、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有外国军队驻扎 20、“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这副对联歌颂的是( ) A、毛泽东 B、康有为 C、邓小平 D、孙中山

21、你知道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主张的是谁?( ) A、李鸿章 B、孙中山 C、毛泽东 D、邓小平

22、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表述错误的是( )

A、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B、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地在湖北武昌

C、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23、近代中国出现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 )

A、鸦片战争 B、辛亥革命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十一届三中全会

24、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 D、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性质

25、小芳到图书馆查阅有关国民党历史的资料,发现有用民国纪年记载的历史事件,此事件最有可能是( )A、虎门销烟 B、戊戌变法 C、武昌起义 D、台儿庄战役

26、北京大学之所以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与下列一位人物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密切相关,他是( )A、陈独秀 B、鲁迅 C、胡适 D、蔡元培

27、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人拥护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指( ) A、民主与科学 B、民主与法制 C、民主与自由 D、博爱与人权

28、下列有关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历程表述正确的是( )

A、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 B、学制度-学思想-学技术 C、学思想-学制度-学技术 D、学技术-学思想-学制度

29、如果你要研究新文化运动的有关问题,主要应该参考( )

A、《万国公报》 B、《民报》 C、《新青年》 D、《申报》

30、“国内专电:免曹(汝霖)令已下。”此电文反映了1919年哪一运动取得的初步成果( ) A、戊戌变法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31、周恩来总理曾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一前一个“天安门”和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北平和平解放 D、开国大典

32、有一总影片叫《开天辟地》,你认为最符合这一片名的历史事件是 ( )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南昌起义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D、红军长征

33、下列不属于五四运动的口号为( )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B、“废除二十一条”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D、“实业救国”

34、《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培育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 其中属于沪浙(上海、浙江)红色旅游区的主题是( )

A、开天辟地,党的创立 B、遵义会议,生死攸关 C、延安精神,革命圣地 D、开国大典,国旗飘扬

35、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是因为(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北京学生举行抗议活动 C、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 D、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36、红色旅游是当今旅游的热点。潍坊市某校夏令营计划暑期组织一次红色旅游。他们选择了上海。你认为他们主要是为了了解( )

A、辛亥革命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红军长征 D、中共七大

37、下列口号中,哪一个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 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废除二十一条” 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38、小明同学是广东惠州人,他自豪地说:我家乡有一位名人,是率领“铁军”独立团屡建战功的北伐名将。请指出他是谁( )

A、叶挺 B、贺龙 C、廖仲恺 D、彭德怀

39、首先举起图55所示的军旗,是在( )

40、小明为井冈山市“红色旅游推介会”撰写宣传语,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 A、五四运动的发源地 B、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 D、改革开放的窗口

41、王老师在一次历史课上说:我爷爷就是1928年冬天在井冈山入伍的。请你指出他爷爷当年参加的是( )A、新四军 B、中国工农红军 C、八路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

42、我们的人民军队诞生于( )

A、武昌起义 B、广州起义 C、“八一”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

43、“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萧湘直进”毛泽东诗词中描写的这支军队( )A、是起义的主力军 B、参加了北伐战争,北誉为“铁军” C、创建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 D、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44、某中学组织一次主题为“重走长征路,感受中国工农红军光辉战斗历程”的社会实践活动,下列最佳活动地点是( ) A、遵义 B、沈阳 C、广州 D、福州

45、八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编写《红军长征》剧本,他们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A、巧渡金沙江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B、遵义会议,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红一方面军同陕北红军会师吴起镇 D、井冈山会师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

46、毛泽东《七律、长征》诗中的“大渡桥横铁索寒”指的军事行动是( ) A、渡过湘江 B、四渡赤水 C、巧渡金沙江 D、强渡大渡河

47、右图西安事变这则新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

A、表明日本把侵略魔爪再度伸向了中国东北 B、是逼蒋介石抗日的爱国行动

C、标志着日本挑起全面侵华战争 D、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实现

48、关于西安事变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目的是逼蒋抗日 B、主要原因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 C、结果是实现和平解决 D、意义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49、蒋介石对日军侵略采取的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全境沦陷。东北全境沦陷始于(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台儿庄战役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八七会议 D、井冈山会师 50、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

A、粉碎国民党亲日派的企图 B、为全民族利益实现共同抗日 C、力图改善国共两党的关系 D、加剧国民党内部的矛盾

51、对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国共合作表述正确的是( )

① 都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 ②都是在中共的努力下促成的 ③都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④都有利于当时社会矛盾的解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大学生中传唱着许多歌曲,这些歌曲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 ) A、歌唱祖国 B、追求理想 C、抨击时弊 D、抗日救亡

53、74年前,那场日本军队对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和俘虏大规模的集体屠杀,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这指的是

A、建立731 那队、用人体作细菌实验 B、“扫荡”抗日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 C、南京大屠杀,连续六星期屠杀30 多万人D、轰炸重庆等后方城市,造成无数平民伤亡

54、马可·波罗赞它是“世界上最绝妙之桥”、“独一无二”。 1937年,这座桥却被战火笼罩,宣告一个新的抗战时代的来临。此桥是( )

A、赵州桥 B、卢沟桥 C、泸定桥 D、金水桥

55、歌词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国家存亡在此桥!”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 A、九一八事变 B、南京大屠杀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56、罗家伦在《凯歌》中写道:“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烟火飞扬。漫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诗人描绘的狂喜情形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抗日战争( ) ①使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 ③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的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7、下列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会议其内容对应错误的是( ) A、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B、遵议会议—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C、洛川会议—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D、中共七大—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58、1945年8月,《新华日报》的一篇社论中写道:“八年间的死亡留徙,苦难艰辛,在今天获得了报酬了„„接受了他们的无条件投降。”材料中的“这一天”是( ) A、8月5日 B、8月10日 C、8月12日 D、8月15日

59、近代史上,使台湾失而复归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的开展 B、中华民国的建立 C、五四运动的爆发 D、抗日战争的胜利 60、据《军政》杂志载:“晴天霹雳太行山,万里阴霾一鼓收。英帅朱彭筹此役,意扶危局定神州。” “文中”此役”指的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大捷 C、百团大战 D、淮海战役 6

1、按照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鸦片战争》 ②《井冈山》 ③《甲午风云》 ④《血战台儿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③②④ D、③④①② 6

2、决定中国在抗日战争中取得胜利的最主要因素取决于( ) A、是否实行了全民族的抗战 B、是否得到了国际援助 C、是否对战争作了充分准备 D、武器是否先进

63、假如你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马关条约”、“通商口岸”、“双十协定”这三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城市是( ) A、南京 B、北京 C、苏州 D、重庆 6

4、在“烽火中的周恩来”版面中,能选用的素材有( )

①南昌起义 ②秋收起义 ③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④重庆谈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③④

65、毛泽东说:“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插上一刀”的军事行动是指( ) A、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人民解放军发进辽沈战役 D、人民解放军发动淮海战役

66、山东蓬莱农民唐和恩使用过的竹棍上,刻着他在解放战争时支援前线所经过的战线,包括山东、安徽、江苏三省有关的城镇和村庄的地名。由此可判断,他支援过下列哪次战役( )A、台儿庄战役 B、淮海战役 C、辽沈战役 D、平津战役

67、李明同学在学校网站开辟的“人民解放战争”专栏中选用了图1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图2三大战役示意图两张图片。以下所拟小标题最合适的是( )

A、由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

B、由重点进攻到全面进攻 C、由战略防御到战略决战

D、由战略反攻到战略决战

68、右图(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城)反映的历史事件与解放战争时期的一次著名战役密切相关。该战役是( )A、平津战役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69、“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距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这首著名七律所反映的是历史上哪次战役?(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70、中华民国38年应是公元( ) A、1938年 B、1948年

C、1949年 D、1950年

80、下列毛泽东诗词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狮过大江 ②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③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④雄鸡一叫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③①④ D、②③④①

8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其原因是( ) ①辛亥革命的推动 ②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掠夺 ③实业救国潮流的影响 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

2、1915年,吴老太爷从浙江绍兴来到上海,他不可能看到( )

A、西式洋楼里,穿着高开叉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陪洋人吃西餐B、轮船往来于黄埔江上,汽车穿梭于南京路口C、《申报》刊登了身着中山装的男士照片 D、拖着长辫的男人正在用欧元购买“洋油”和“洋布”

83、1901年清政府某官员要给远在武昌的湖广总督发送消息,下列传递方式中能够使用的最快捷的是( )A、乘飞机 B、发电报 C、乘火车 D、乘轮船

84、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假如你是一位已经接受新生事物并生活在当时的上海某政府官员,你不可能( )

A、坐轮船、火车去北京购买商品 B、向你的上司行跪拜礼、称 “老爷” C、发电报问候亲人、与朋友照相 D、在报纸上看新闻、休闲时看电影

85、电视剧《闯关东》中曾有传武兄弟剪辫子的情节,请问民国政府颁布剪辫令是在( ) A、洋务运动期间 B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C、戊戌变法期间 D、辛亥革命后 8

6、在1898年的上海,一位清朝官员不可能做到的是( ) A、阅读《申报》 B、参观“轮船招商局” C、买一本商务印书馆编印的书籍 D、观看无声电影《定军山》 8

7、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历史背景的电视剧中不可能出现的情景是( )

A、在城市看电影 B、有钱人家拍照片 C、市民穿新式礼服 D、成年男子留长辫 8

8、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上海,你不可能经历( ) A、乘轮船、火车出行 B、使用无线电话与亲友联系 C、翻阅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字典 D、阅读《申报》了解国内外大事

89、“它是1898年中国最轰动的出版物,它介绍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这部著作是( )

A、魏源的《海国图志》 B、严复的译著《天演论》 C、陈独秀的《敬告青年》 D、鲁迅的《狂人日记》

90、研制出世界先进的制碱工艺,打破西方国家对碱业的垄断,为我国制碱工业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A、侯德榜 B、张謇 C、詹天佑 D、茅以升

91、有感于民族危机的到来,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国主张,对于这一主张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是当时先进中国人的救国主张 B、“师夷长技以制夷”是当时中国人所能达到的先进认识

C、“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唤醒了不少中国人,在挽救民族危机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D、当时国人应认识到既学西方的技术,又学西方的制度,中国才不会屡战屡败 9

2、下列文艺作品中,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抗战斗志的是( )

A、《狂人日记》 B、《义勇军进行曲》 C、《最后的晚餐》 D、《英雄交响曲》 9

3、假如你是晚清的一位读书人,在1906年,你不可能做到的是 ( )

A、在京师大学堂接受高等教育 B、研读严复的译著《天演论》,对进化论思想充满兴趣 C、通过魏源的《海国图志》了解世界 D、参加科举考试

94、北京大学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为振兴中华做出过巨大贡献。下列说法与北京大学历史相符的有( )①前身是京师大学堂 ②其建立是洋务运动的成果之一③它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④是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5.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甲午中日战争 ②鸦片战争 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④第二次鸦片战争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③④①

D.④③②① 9

6、以下条约中同时有割地、赔款、通商三项内容的是

①《南京条约》②《马关条约》③《辛丑条约》④中俄《北京条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

7、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02年,他一生可能经历哪些事情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⑤林则徐虎门禁烟 ⑥义和团运动

A. ①②④

B.③④⑥

C. ②③④⑤⑥ D. ②③④⑥ 9

8、中国共产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得到的最重要教训是

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必须把工作的重点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C.必须建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必须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9

9、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开始的标志是

A中共一大的召开 B中共二大的召开 C 国民一大的召开 D 黄埔军校的建立 100、下列哪些事件促进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义和团运动 ④辛亥革命 ⑤新文化运动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②④⑤

第三篇: 名人故事:名人励志小故事汇总

1、战胜残疾的巴雷尼坚持

巴雷尼小时候因病成了残疾,母亲的心就像刀绞一样,但她还是强忍住自己的悲痛。她想,孩子现在最需要的是鼓励和帮助,而不是妈妈的眼泪。母亲来到巴雷尼的病床前,拉着他的手说:孩子,妈妈相信你是个有志气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双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好巴雷尼,你能够答应妈妈吗?

母亲的话,像铁锤一样撞击着巴雷尼的心扉,他哇地一声,扑到母亲怀里大哭起来。

从那以后,妈妈只要一有空,就给巴雷尼练习走路,做体操,常常累得满头大汗。有一次妈妈得了重感冒,她想,做母亲的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尽管发着高烧,她还是下床按计划帮助巴雷尼练习走路。黄豆般的汗水从妈妈脸上淌下来,她用干毛巾擦擦,咬紧牙,硬是帮巴雷尼完成了当天的锻炼计划。 体育锻炼弥补了由于残疾给巴雷尼带来的不便。母亲的榜样作用,更是深深教育了巴雷尼,他终于经受住了命运给他的严酷打击。他刻苦学习,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大学毕业后,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于耳科神经学的研究。最后,终于登上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领奖台。

2、焦耳求知好学

英国着名科学家焦耳从小就很喜爱物理学,他常常自己动手做一些关于电、热之类的实验。

有一年放假,焦耳和哥哥一起到郊外旅游。聪明好学的焦耳就是在玩耍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做他的物理实验。

他找了一匹瘸腿的马,由他哥哥牵着,自己悄悄躲在后面,用伏达电池将电流通到马身上,想试一试动物在受到电流刺激后的反应。结果,他想看到的反应出现了,马收到电击后狂跳起来,差一点把哥哥踢伤。

尽管已经出现了危险,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爱做实验的小焦耳的情绪。他和咯咯又划着船来到群山环绕的湖上,焦耳想在这里试一试回声有多大。他们在火枪里塞满了火药,然后扣动扳机。谁知砰的一声,从枪口里喷出一条长长的火苗,烧光了焦耳的眉毛,还险些把哥哥吓得掉进湖里。

这时,天空浓云密布,电闪雷鸣,刚想上岸躲雨的焦耳发现,每次闪电过后好一会儿才能听见轰隆的雷声,这是怎么回事?

焦耳顾不得躲雨,拉着哥哥爬上一个山头,用怀表认真记录下去每次闪电到雷鸣之间相隔的时间。

开学后焦耳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做的实验都告诉了老师,并向老师请教。

老师望着勤学好问的焦耳笑了,耐心地为他讲解:光和声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光速快而声速慢,所以人们总是想见闪电再听到雷声,而实际上闪电雷鸣是同时发生的。

焦耳听了恍然大悟。从此,他对学习科学知识更加入迷。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认真地观察计算,他终于发现了热功当量和能量守恒定律,成为一名出色的科学家。

3、电报迷与看报迷坚持

爱迪生是世界上有名的发明大王,他的发明有一千多项,像电灯、留声机、电影机等都是他发明的。

然而童年的爱迪生因为家中贫穷,只上过几年学,他十二岁便到火车上去卖报了。不能去学校读书,他就自学。他非常热爱学习,一边卖报一边看书看报,抓紧时间学习和做实验。

爱迪生的父亲平时对家里人要求很严格,他规定全家每天晚上十一点半前必须关灯睡觉。可是,爱迪生卖完报纸回到家常常是晚上十一点了,这样他回家后就没时间做自己喜欢的实验了,这可怎么班呢?这对于喜欢自己学习、摸索的爱迪生来说,简直是难以忍受。于是他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能让爸爸支持自己做实验。

一天,爱迪生用铜线在树上架起了电线,直接接到他的好朋友家里,并把当天卖剩下的报纸和一台电报机留在朋友家。晚上会到家后,他爸爸要看报纸,爱迪生说今天的报纸卖完了。起先他的爸爸并没有非常可惜。爱迪生为了引起爸爸的兴趣,就开始说起今天报纸的内容如何新鲜有趣,没有看真是非常可惜。爱迪生的爸爸听到他讲得如此绘生绘色,真的非常想看。于是他问爱迪生还能不能想办法找一份来。爱迪生说,他的朋友佳丽还有一份,他可以用电报把报纸的内容传过来。这个时候爱迪生的爸爸想看报纸的瘾上来了,于是就痛快地答应了他。

爱迪生的爸爸看到儿子自制的土电报机还真能用,心里非常高兴。心想,这孩子也不简单!从此以后,他就再也不阻止爱迪生晚上道电报实验了。后来爱迪生经过艰苦地努力,终于成了世界上伟大的科学家。

第四篇:历史名人故事

历史名人故事 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陆羽弃佛从文》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少年包拯学断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万斯同闭门苦读》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唐伯虎潜心学画》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林则徐对联立志》

这个故事讲的是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则。林则徐小时候就天资聪慧,两次机会下,作了两幅对联,这两幅对联表达了林则徐的远大志向。林则徐不仅敢于立志,而且读书刻苦,长大后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受到了后世的敬仰。

《文天祥少年正气》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

《叶天士拜师谦学》

叶天士自恃医术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有一次,叶天士的母亲病了,他束手无策,多亏薛雪不计前嫌,治好了他母亲的病。从此,叶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于是他寻访天下名医,虚心求教,终于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名医。

《李清照少女填词》

宋代女诗人李清照才思敏捷,一生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她个性爽直、自由、不羁一格,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文学天赋。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她触景生情,即兴填词的故事。

《杨禄禅陈家沟学艺》

杨禄禅受到乡里恶霸的欺负,他不甘心受辱。一个人离开了家,到陈家沟拜师学艺。拳师陈长兴从不把拳法传外人,杨禄禅也不例外。不过,杨禄禅的执着精神终于感动了陈长兴,终于学到了拳法,惩治了恶霸,也开创了杨式太极拳。

《王献之依缸习字》

王献之,字子敬,是东晋大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他自己也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王献之三四岁的时候,母亲就教他背诗诵诗,到五六岁的时候,就能够出口成章,顺口吟出几句诗来。和他的哥哥王凝之相比,越发显得机警聪敏,而且还特别喜欢习字。王献之家有一只大水缸,本片的故事,正与这个大水缸密不可分!

《朱元璋放牛读书》

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从小连私塾都没有念过,但是他聪颖过人,勤学好问,终于成为建立明朝的开国皇帝。

《柳公权戒骄成名》

柳公权从小就显示出在书法方面的过人天赋,他写的字远近闻名。他也因此有些骄傲。不过,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没有手的老人,竟然发现老人用脚写的字比用他手写的还好。从此,他时时把“戒骄”记在心中,勤奋练字,虚心学习,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匡衡凿壁偷光》

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屈原洞中苦读》

这个故事讲述了,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王十朋苦学书法》

王十朋从小聪颖过人,文思敏捷,可是书法却不如人意。于是,他痛下决心,一定要练好书法。终于,宝印叔叔的指点下,他终于悟到了书法真谛,成为一名大书法家和文学家。

《王羲之吃墨》 被后人称为“书圣”的王羲之,小的时候是一个呆头呆脑的孩子,每天都带着自己心爱的小鹅悠悠逛逛。王羲之每天刻苦练字,却被老师卫夫人称作是死字,王羲之很是苦恼,在小鹅的启发下,王羲之在书房写成了金光灿灿的“之”字,但却误将馒头沾墨汁吃到了嘴里,留下了王羲之吃墨的故事。

《范仲淹断齑划粥》

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省吃俭用。终于,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以磨砺自己的意志。经过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

《车胤囊萤照读》

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从小家里一贫如洗,但读书却非常用功,车胤囊萤照读的故事,在历史上被传为美谈,激励着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囊萤照读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从我们要给大家讲的这个有趣的故事,你一定会明白。

《司马光警枕励志》

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张三丰创太极》

张三丰,名全一,又名君实,号三丰,又号元元子,因不修边幅,又名张邋遢,辽东懿州(今辽宁彰武西南)人,明朝英宗时被封为“通微显化真人”。关于他的传奇故事当时曾经广泛流传于民间,甚至把他看成了神仙。我们大家都知道太极拳吧?太极拳最大的特点就是柔中带刚!你知道张三丰到底怎么创造的太极拳吗?本片要说的,正是这个故事。

《诸葛亮喂鸡》

诸葛亮,字孔明,东汉三国时期徐州琅琊郡阳都县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如果你看过《三国演义》,肯定不会忘记诸葛亮。至今,诸葛亮的智慧一直被后人所传颂,许多人甚至把他当作了智慧的化身。可是你知道吗,在诸葛亮的小时候,为了上学,发生过一些故事,好玩极了!

《玄奘苦学佛法》

玄奖是唐代一位高僧,为了求取佛经原文,玄奘从贞观三年八月离开长安,万里跋涉,西行取经,终于到达印度,历时十七年,著有《大唐西域记》,为佛教和人类进步、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岳飞学艺》

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抢,并率领王贵,汤显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

《厉归真学画虎》

五代画虎名家历归真从小喜欢画画,尤其喜欢画虎,但是由于没有见过真的老虎,总把老虎画成病猫,于是他决心进入深山老林,探访真的老虎,经历了千辛万苦,在猎户伯伯的帮助下,终于见到了真的老虎,通过大量的写生临摹,其的画虎技法突飞猛进,笔下的老虎栩栩如生,几可乱真。从此以后,他又用大半生的时间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见识了更多的飞禽猛兽,终于成为一代绘画大师。

《沈括上山看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当读到这句诗时,沈括的的眉头凝成了一个结,“为什么我们这里花都开败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沈括约了几个小伙伴上山实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咋暖还寒,凉风袭来,冻得人瑟瑟发抖,沈括矛茅塞顿开,原来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来得比山下来得晚呀。凭借着这种求索精神和实证方法,长大以后的沈括写出了《梦溪笔谈》。

《徐霞客志在天下》

有一天,江边发生了一件怪事,很多人在打捞落水的石狮,却怎么也找不着。这时,一个叫徐霞客的小孩说,只要溯江而上,就能找到石狮。果然石狮找到了,大家都赞誉这个聪颖的小孩。原来他就是长大后成为伟大地理学家、旅行家的徐霞客。

《华佗拜师学艺》

华佗,字元化,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沛国(今安徽亳县)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华佗发明的“麻沸散”,是一种很有效的全身麻醉药,比西方的麻醉药要早一千六百年左右,华佗对世界医学的贡献非常巨大。不要以为华佗一生下来就是神医,华佗小时候学医,经历了千辛万苦。

《皇甫谧浪子回头》

皇甫谧,魏、晋年间人,是西晋著名的学者和医学家。皇甫谧小的时候玩劣异常,被村子里的人称为小霸王,一次,他将同窗受气包家的枣树的树皮铲掉,使得枣树枯萎,全村人看到他,都不理他了,在婶婶的教育下,皇甫谧终于浪子回头,成为了一个有用的人。

第五篇:历史名人故事高二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着精深的智慧,远大的抱负,无比坚强的毅力。他们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后世的人们作出了表率,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这,就是名人。下面为诶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历史名人故事高二,欢迎查阅。

历史名人故事高二1

那次朋友请王安石吃饭,佳肴满桌,但王安石独对那盘鹿肉感兴趣,频频伸箸,几乎是一个人把它消灭干净了。朋友后来到王安石家做客,与王安石夫人聊起,说王公太偏食,只喜欢吃鹿肉。王夫人问:这盘鹿肉摆在哪一边?那朋友说摆在王公那头,王夫人说:那就是了,下次,你请客,你把一盘芥菜放他面前,看他吃什么。

王安石其实没任何偏食,只不过是哪一盘菜靠他最近,他就向这一盘菜伸筷子。如果以一次偏食,去判断王安石之爱好,准吗?宋仁宗也曾经这么判断过王安石,也错了。

一天,宋仁宗突然说要请大家去钓鱼,满朝文武自然展颜开怀。

王安石也随大流,跟大家来到现场,只是他似乎对宋仁宗特地安排的这次娱乐活动没一点兴趣,独自闷坐在那里,敛眉默神。

王安石可能有嗑瓜子的习惯吧,他一手支颐,一手抓碟,把摆在碟子里的皇家玉豆一颗接一颗地往口里送,送豆进一颗,嘣脆咬一颗,心不在焉,把满碟豆子吃完了。远处,有一双眼睛在瞄着,那是宋仁宗。群臣都夸王安石是能臣,宋仁宗听多了,他想起用王安石,于是将王安石从地方调来中央,安排在自己身边,察其言,观其行。也许在宋仁宗看来,工作时间往往难以看出大臣的性情,而在活动中看人,比在工作中看人更靠谱,所以他组织了这次垂钓活动。

而这次,宋仁宗没有看上王安石。不是因为王安石好沉思不合群,而是那碟子里的豆子蒙住了宋仁宗的眼睛。宋仁宗看着王安石吃完这一碟豆子后,作出了一个几乎可以断绝其前程的判断:王安石是百分百的奸臣。

碟子里的豆子,其实只是鱼饵。宋仁宗觉得,一个人沉浸在自己的心事里,误吃一粒,可以理解;错嚼两粒三粒,也情有可原,但这么一碟鱼饵都被吃完了,这不是作秀吗?这不是故意装深沉吗?这次垂钓活动之后,宋仁宗把王安石晾起来了。王安石从地方带来的万言改革书,被宋仁宗高高挂起。

宋仁宗看人的方式不对吗?我们都是这么看人的,三岁看老,一钱落职,相人一面定人生死,从一滴水里看太阳光辉……我们都自诩是识人大师,可以从一个细节识别他人之好坏、之忠奸。然则,世界上最复杂的,可能就是人了。指望一眼把人看准,哪那么容易?多半会把人的品质看扁了,把人的性情看反了。人生到了盖棺都难以论定,哪能一时可以论定?

历史名人故事高二2

相传,范阳节度使安禄山骁勇善战,屡立战功,但是,总也得不到重用。一天,听人讲起飞将军李广的故事,这个大男人不禁泪如雨下——难道我注定要和飞将军一样,终生玩命却得不到任何回报?他想起了自己的一个家丁不久前向他介绍的那个叫做杨国忠的地痞无赖,那人鬼精灵得很,说不定会有什么主意。可是家人跑遍了大大小小的酒肆、妓院,四处打听不着此人。后来听说他居然是当今皇帝宠妃杨贵妃的远房哥哥,已经进宫做官去了。这消息让安禄山差点儿死过去——这么一个无赖,居然也当上了官?!而且据说是身兼数要职。

安禄山托人打听到了杨国忠的住处,不惜血本上了一份大礼。向杨国忠表达了自己战功赫赫却不得重用的遭遇,杨国忠看见大礼,自然是深表同情。他觉得安禄山骁勇善战,值得培养,便把安禄山引荐给了杨玉环。杨玉环见安禄山生得勇武,顿时喜爱不已,当即认作干儿子。并向他传授了一个升迁秘笈——当今圣上喜爱胡旋舞,你如果会跳这种舞,并且在适当的时候展示,比在疆场上立战功重要得多。安禄山忙问哪里去学?杨玉环当即为他跳了一曲。安禄山哪受过这待遇,跪在地上山呼“娘娘千岁千千岁”,那舞蹈极其轻盈,跳起来疾如飞鸟。安禄山万万没有想到体态如此丰满的娘娘千岁居然会跳这样的舞蹈,心中佩服不已。杨玉环为他引荐了一个民间胡旋舞师,专职教他。安禄山体重足有200斤以上,如果达到疾如飞鸟的境地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为了达到目的,安禄山不惜力气,五年寒暑终成一代胡旋舞大师。此后,杨玉环专门为他安排了一次在皇帝面前显露的机会。安禄山的表演引起了玄宗极大的好感,他对这个胖大的家伙如此精于舞蹈而感到诧异。安禄山五载苦修,一朝成为宠臣,因为胡旋舞。而后来的马嵬兵变,杨贵妃被逼自尽,也是因为胡旋舞。

安禄山的成功,可以说是得益于唐玄宗所创造的当时最豪华的宫廷娱乐圈儿,他感动了宫廷娱乐圈儿的总策划,而恰恰这个总策划的另一个职业是皇帝,于是,剩下的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历史名人故事高二3

苏东坡才华出众,加上长得玉树临风、风度翩翩,因此拥有大批的粉丝。虽然苏东坡“星途坎坷”,但这些忠实的粉丝却一直追随,对他不离不弃。

“天王巨星”苏东坡苏东坡任杭州通判时,喜欢到西湖游玩。有一天,苏东坡游览西湖时,忽然着到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驾船追了上来。苏东坡不知其来意,一时愕然。女子激动万分地说,她自小就仰慕苏东坡,但一直无缘相见,现已嫁为民妻,今日亲眼看见自己的偶像,也了却了多年的愿望。之后,美女粉丝给苏东坡弹奏了一曲古筝,便驾船翩然而去。苏东坡无比感慨,为此,他写下一首《江神子》。

苏东坡谪居黄州时,有一个叫李琪的粉丝,非常想要苏东坡的签名墨宝,但一直没有机会。多年过去了,李琪仍拿不到偶像的签名墨宝,眼看苏东坡就要调离黄州,她心急如焚。离开当日,黄州官员设宴为苏东坡饯行,宴席就设在李琪所服务的酒店。真是天赐良机,李琪决定豁出去了。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苏东坡酒兴正酣。看到时机成熟,李琪便捧着酒杯跪拜在偶像面前,随即拿出自己的随身汗巾,求苏东坡签名墨宝。苏东坡倒也爽快,让李琪取来笔墨,挥手便在汗巾上写道:“东坡七载黄州住,何事无言及李琪?”到此,即掷笔袖手,复与宾客谈笑。只写两句?这可把李琪急坏了,于是她再次跪拜,求苏东坡再续。苏东坡大笑,接着写了两句:“恰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留诗。”书毕,在座宾客无不击节赞叹,李琪也了却多年心愿,激动得流下眼泪。

苏东坡59岁时被贬至惠州,当时,他的邻居温氏有个女儿叫温超超,年方16岁,貌美如花。在当时,16岁已经是谈婚论嫁的年龄了,但温超超的眼光极高,任提亲的踏破门槛,她就是不肯嫁人。直到苏东坡被贬谪到惠州,她才算是找到了意中人,她高兴地对人说:“嫁人只嫁苏东坡!”于是,每天晚上,温超超不顾其淑女形象,愣是翻过高墙,来到苏东坡窗前听他吟诗诵读。一个晚上,窗外的温超超被苏东坡发现了,慌乱之中,温超超马上就跑回家中。苏轼跟踪寻到温家,问其缘故。温父无奈地告诉了苏东坡实情。苏东坡并不是好色之徒,他答应温父,要给温超超找到一个好归宿。但天有不测风云,不久,苏东坡就又被贬到海南儋州去了,此事也因此不了了之。到苏东坡遇赦放还,途经惠州时,温超超已经抑郁而终。

在京城的皇宫里,苏东坡的粉丝也不在少数。当时,皇宫中的皇太后、皇后、公主和不少宫女都是苏东坡的超级粉丝。她们对苏东坡的一贬再贬非常愤慨,但始终无能为力。北宋元丰年间,“乌台诗案”案发,苏轼被逮捕下狱。宋神宗当时也是苏东坡的忠实粉丝,看到自己的偶像入狱,神宗为此闷闷不乐。后来,皇太后向宋神宗哭诉,搬出了当年宋仁宗“吾为子孙得两宰相”的祖训,为苏东坡说情。最终,宋神宗决定对苏东坡从轻处理。所谓的“吾为子孙得两宰相”,其实就是前任皇帝宋仁宗对苏东坡爱戴有加的一个体现。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在宋朝疆域之外,也有苏东坡的粉丝。有一回,苏东坡的弟弟苏辙出使辽国,在辽国,苏辙惊奇地发现,辽国人常常向他打听苏东坡的情况。后来,苏辙在给苏东坡的信中写道:“谁将家谱到燕都,识底人人问大苏。”由此可见,苏东坡在辽国也有极大的影响力。当时高丽国有两个兄弟,也是苏东坡的忠实粉丝,他们分别取名为金富轼、金富辙。轼和辙,正是苏东坡兄弟的名字,由此又可见,苏东坡被外国人崇拜的程度。

历史名人故事高二4

魏源是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改革家、史学家、地理学家和文学家。人们常常称赞他博古通今、造诣精深。人们所不知道的,是与他同时代的另一位英才。

再高几厘米就会倒塌这位英才的名字叫石昌化。

魏源15岁在县试中,认识了小他一岁的竞争对手石昌化。主考官发现这两人年龄虽小,文章都属上佳。因为难分伯仲,便将他俩同时“拔置前茅,赞为双璧”。第二年,魏源和石昌化又同时参加了“府试”,分别获得冠军、亚军。

魏源能成功,绝对是“梅花香自苦寒来”。他的爱好就是读书,甚至因为在书房里待得太久,连自己家的仆人都认不出来了。

石昌化在认识魏源后,感到自己的见识与学问与魏源还有一段差距。一心争强好胜的他开始琢磨,自己该如何缩短差距,赶上魏源呢?

石昌化开始给自己加码:魏源读书读到三更,那我就读到五更。魏源读到五更,那我就通宵熬夜。如此拼命的他没想到,“梅花没香苦寒枯”。由于过分刻苦,石昌化患风寒引发痨病,进而呕血。

身体垮了,学业也就无从继续,这个早年与魏源站在同一起跑线的神童,因为过分苛求自己,失去了参加殿试的机会,“以病剧而不得与魏同捷”。

魏源不努力,绝对成不了魏源,石昌化过于努力,却只成为历的一个无名小卒。

你知道大树能长多高吗?科学家说,一棵大树再怎么具有生命力,也只能长到122米到130米,不是大地撑不起它,而是它自己撑不起自己。在130米的极限,再长一米,甚至哪怕几厘米,都可能自己压垮自己,轰然倒塌。其实在人生中,读书、工作、理想都是如此。要十分努力,却不可超出自己的能量极限,尤其不能把别人的高度当成自己一定要达到的高度,否则往往不成功,却逼苦了自己。

历史名人故事高二5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你知道第一个说这句话的人是谁吗?

这句话出自北宋名相吕蒙正所作的《破窑赋》。可能很多人对这篇《破窑赋》并不熟悉,但它却是一篇流传一千多年的富有人生哲理的文章。

相传此赋是作者吕蒙正为了劝诫太子而创作的,当时年轻气盛的太子(宋真宗)不服管教,气走了很多老师,吕蒙正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将他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婉婉道来,竟让太子一改常态,经常虚心向他人请教。

除了文章写得好,吕蒙正还有哪些能耐呢?为何他能三次当上宰相?

吕蒙正小的时候过得非常不好,他的父母感情不睦,父亲宠妾灭妻,还将正妻也就是吕蒙正的生母刘氏赶出家门。

刘氏发誓不再嫁人,她独自抚养吕蒙正,过着贫穷困顿的生活。

吕蒙正学习勤奋,他认真读书,后来高中状元,被朝廷任命为将作监丞、升州通判,从此步入仕途。

吕蒙正身上秀的品质就是为人厚道,对人宽容,他坚守正道,每每有不公正的情况,别人都明哲保身,他却敢坚决反对。

正是因为他所具备的这些品质,使得他迅速获得了宋太宗的重视,一路加官进爵。

吕蒙正升至副宰相的时候,有同僚嫉妒他,在他上任的第一天就泼冷水,说什么这小子也当上参知政事了呀!当时很多人都为吕蒙正鸣不平,有的人性子急,当即便要派人去调查说这句话的人,打算以后狠狠地教训他。

但是吕蒙正拦住了他,他说:“如果知道了那人的姓名,那我便会一辈子耿耿于怀,所以还不如不知道他是谁呢!”

还有一次,宋太宗让吕蒙正推荐一个可以出使辽国的使者,吕蒙正推荐了一位姓陈的官员,但宋太宗一听是他,便说此人不合适,没有同意。

过了一段时间,宋太宗又问吕蒙正出使辽国的合适人选,吕蒙正明知道宋太宗不喜欢陈姓官员,仍然推荐了他。

宋太宗见到以后,气的他把文书一把摔在地上,冲吕蒙正语气不善的说到:“你怎么这么固执?”

吕蒙正一点也不害怕,他对宋太宗说:“不是臣固执,而是陛下不能明察,这个人是最合适做出使辽国的使臣的了,其他人都不如他,臣不愿意对陛下阿谀奉承,是为了不耽误国事啊。”

宋太宗听完他的话,冷静下来,事后宋太宗对左右的人说:“朕不如吕蒙正的气量啊!”

不止如此,吕蒙正有个老同学叫温仲舒,此人经常说吕蒙正的坏话,而吕蒙正却能不计前嫌地向皇帝推荐他。

吕蒙正是北宋朝廷的一股清流,他出身寒门,深知贫苦百姓的难处,再加上他天性孝顺,忠厚仁善,刚直不阿,所以深受百姓的爱戴。

在吕蒙正之前,只有开国功臣赵普做到了三任宰相,赵普之后便是吕蒙正三任宰相。

后来,吕蒙正辞官归隐,皇帝仍对他念念不忘,他的后人都受到重用,皇帝还隔三岔五给他赏赐,最后于六十八岁时逝世。

历史名人故事高二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速交警个人先进事迹下一篇:公司劳动合同模板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