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行政管理体制建设

2023-04-02

第一篇:试论行政管理体制建设

试论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前 言

乡镇政府在我国整个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三农”(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过去,我们靠农业的积累、农民的贡献和农村的支持,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和工业化体系,但另一方面,城乡二元结构也日益强化,农村发展越来越落后于城市,广大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众并没能很好地分享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成果。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各项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农业税,给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带来了深刻变化,使得乡镇政权组织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弊端。对乡镇政权组织、领导班子、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服务水平等都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

乡镇政府是我国最基层的政权。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中,乡镇行政体制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为此,乡镇行政管理体制亟需改革。本文从发展农村经济、培育农村自治组织、深化以职能转变为核心的乡镇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建立农村公共财政体制等方面对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行论述。

1 一 我国乡镇行政体制改革的背景

我国农业税费的全面免除于与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使得农村工作的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乡镇政府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挑战。

(一)农村税费改革

农业税费改革从2000年以安徽省为试点单位,并逐步扩大到四川、重庆、甘肃、青海、山东等16个省份。于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①。农业税费新农村建设中乡镇行政管理创新研究改革的基本目的是减轻农民负担。农业税费取消以后,乡镇政府从下乡催收税费这一项工作中得以解脱,但随之而来的是乡镇财政的短缺,乡镇债务无力偿还,农村公共设施建设资金匾乏。乡镇政府除了配合税费改革的需要进行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之外,必须应对处理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偿还乡镇债务等一系列问题。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当前,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支持保护的条件和能力。同时,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农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农村社会事业、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却相对滞后,这已经明显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党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举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义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②。新农村建设的总的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应该说这20个字包含的内容丰富,涵义十分深刻。既要求经济发展,也要求社会发展;既要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又要加强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

① 朱秦. 取消农业税后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09,(03) . ② 谢开勇,童敬党,王秀梅. 创新乡镇行政管理机制 促进新农村建设[J]. 理论导刊, 2009,(04) .

2 二 当前我国乡镇行政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行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为我国农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我国农村税费改革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的实施,我国现行乡镇行政管理也存在着许多弊端,这些弊端严重的影响了我国乡镇职能的发展,阻碍了我国新农村建设工程的实施。笔者认为当前我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乡镇行政区划不合理

1983年,改革人民公社体制、恢复乡镇建制以后,各地在90年代初期对乡镇规模已进行过较大幅度的调整。但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一些地方乡镇规模偏小的问题仍然很突出。目前全国21000多个建制镇中。3万人以下的乡镇占大多数,人口密度很高的东、中部地区有些镇也只有一两万人①。乡镇规模小,乡镇个数就多,乡镇政府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也随之增加,直接加重了国家财政和农民负担。

此外,乡镇规模小不利于城镇化的发展,不利于乡镇企业和农村人口就地向城镇转移。据统计全国2000万家乡镇企业中,仅有很少分布在建制镇上,90%以上的企业分散在农村,农村的工业化长期与城镇化发展相脱节,不能形成城镇的集聚效应,这是我国城镇化进程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乡镇行政管理方式落后

众所周知,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形成的行政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并未有根本上的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界定不清的现象仍然相当普遍。不少乡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仍沿用传统的行政手段、计划经济模式对村委会创办的某些生产、服务项目指手画脚,对农民的各种经营活动给予行政指令,却不提供相应的生产、流通、技术方面的信息。

其次,由于乡镇主要领导和各部都直接介人生产和经营活动,使乡镇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作为辖区内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决策者和规划者、各种利益的协调者、对工农业生产及经营活动的调控者和监控者的功能。政府职能界定不清必然会导致乡镇行致工作方式上的一系列问题,诸如依靠行政命令,工作方法单一,制度不健全,主观随意性大,管理缺乏规范,甚至出现严重破坏法制的现象。

(三)政府职能庞杂、错位

一是乡镇职能泛化。政府管的事情越来越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无所不包,收税收费、招商引资、计划生育、社会治安无所不干,如同一个全能的政府。有的乡镇职能错位、政企不分,既是财产所有者代表、又是企业经营者代表 ① 杨康. 试论转型时期我国乡镇行政体制[J]. 法制与社会, 2008,(30) . ② 张新光. 中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模式的历史沿革与反思[J]. 理论与现代化, 2007,(01) .

3 和社会管理者代表,直接参与微观经营。有的在发展经济中职能越位,强制农民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有的代替农民决策去办企业、发展经济。

二是乡镇机构设置重叠。机构设置的不合理,必然导致职能错位;责任分工的不合理,必然导致职能错位、越位或不到位,甚至产生违法行政行为。三是由于权责不一致,弱化了乡镇应有的职能。乡镇在职能职责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现在乡镇,而根源却在上级部门。有的上级部门偏离了责权一致的原则,通过行政命令和资源配置权,把一些本该属于自己抓的工作下放给了乡镇,使乡镇疲于应对若干的“一票否决制”,弱化了应有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①

(四)党政不分、政事不分

党政不分,主要表现为党委一元化领导与乡镇长负责制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够好。按照规定,乡镇行政工作实行的是行政首长负责制。党委对政府工作实施领导主要是把宏观、把方向,做好统揽和协调工作。但事实上,在乡镇一级,党委与政府基本上是混在一起的,几乎所有的工作任务和指标对每一个干部都同等下达、同等考核。以党代政、党政不分的现象较为普遍②。这种党政一体化运作的现象与党政分开的改革目标是格格不入的。

同时,在乡镇也普遍存在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僵化、政事不分等问题。由于职能界定不清晰,部分事业单位严重依赖业务主管部门,业务上主管部门怎么说就怎么做,经费上有财政拨款作保障,人员也由主管部门统一安排,实际上成了主管部门的附属物,造成这些事业单位缺乏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并且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和法律责任,从而使这些事业单位法人意识淡薄、责任意识淡薄。

① 韩玲梅,张霞,黄祖辉. 制度视角下的村民自治:现状、发展及途径[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9) . ② 朱建波. 当前村民自治改革的制度变迁困境[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

4 三 深化我国乡镇行政体制改革的措施

新农村建设是党和政府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我国的最基层政府—乡镇政府,引导新农村建设的各种任务。当前乡镇行政管理存在问题已经制约了新农村建设,因此,进一步完善明确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我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政府是社会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主体,要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科教文卫等公共事业,为农村群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

乡镇政府如何才能履行好这些职能呢?乡镇政府处在农村工作的第一线,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已经进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只有加快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政府职能的履行才能落到实处。

笔者认为,乡镇政府首要的任务,就是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对农村的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寻找农村经济发展的切人点和生长点,尤其要通过产业政策、区域规划、科技示范,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等多种方式来引导结构调整①。加快农村城镇化、工业化的步伐,提高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水平以及农村科技水平,拓宽农民增收的空间,挖掘农民增收的潜力,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持续提高。

(二)培育农村自治组织

农村自治组织,包括村委会、各种经济合作社、协会等,它是农民可以自由进退的互助性、服务性组织。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农民以一家一户为独立主体,面对纷繁复杂的农业大市场,在农产品的销售、农用物资的购买、农业信息的获取上,往往处于劣势,对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弱;同时,原子化的农民也需要与行政管理部门沟通,参与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②。

因此,培育农村自治组织,完善农业服务网络,强化农村自我管理能力是农村行政管理职能转型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可以填补农村行政管理职能转移后形成的管理空白,而且能够为农民抗拒市场风险、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低成本、高品质的服务,是农民进行政治参与、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维护自身权益的新型途径。

(三)深化以职能转变为核心的乡镇政府管理体制改革

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有三方面:

① 郭靖. 论如何建构现代乡镇行政管理体制[J]. 现代农业, 2008,(11) . ② 麦佶妍. 浅析乡镇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的关系[J]. 岭南学刊, 2008,(03) .

5 一是转变政府职能。就是按照建立服务型、责任型和参与型政府的要求,重新界定乡镇政府职能,从发展型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注重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支持,注重农村社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确立,社会发展的公平性和效率,以及农村社会预警和应急机制的建立等,削弱、淡化、转移、合并那些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职能,处理好国家、市场、农民的关系①。这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

二是优化政府机构。要在确保社会稳定的前提下严守乡镇机构编制只减不增,积极稳妥地推进机构改革,切实加强行政管理部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创新乡镇事业站所的运行机制,妥善安排分流人员,解决高成本、低效能的问题。

三是提高乡镇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从“以农养政”时代向农民收取税费的角色,转变为“善政养民”时代服务者的角色,需要提高乡镇公职人员的服务能力。为此,应完善对公职人员的选任和考核评价机制,推行上级考核和社会公众评议的双重机制,让农民拥有按法定、民主的程序选举和评价公职人员的权利,使考评对象始终“对下负责”,服务于农民,真正成为农民利益代理人和维护人②。

乡镇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是转变政府职能,目标是建设服务型政府。乡镇政府的主要职能是落实国家政策、严格依法行政、做好市场监管、发展乡村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应借助取消农业税带来的改革助推力,推进职能转变,全面提高政府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四)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建立农村公共财政体制

取消农业税后,乡镇机构在无法向下汲取资源的情况下,会为了获得更多的上级财政支持和转移支付,“对上负责”而不“对下负责”,对此,必须规范和完善财政体制,解决乡镇财政收支的巨大缺口和巨额债务,保证免税的好处真正使农民受益。

一是要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的额度和力度。对取消农业税后形成的财政缺口,应及时足额地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方式予以补齐。除保证用于县乡基层组织以及农村义务教育、计划生育、农村优抚和五保户供养等方面需要的转移支付资金外,还要加大对乡镇承担的社会公共产品的转移支付力度,避免过多的资金用于养机构养人,提高转移支付资金的效益。

二是要按照属地化原则。明确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和“财权”。提高乡镇财政的分配比例,保障取消农业税后乡镇人员应有的行政成本的开支③。三是要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公共财政应以农村的公共需要为前提,要有利于推动农村行政管理部门公共服务机制的形成,确保财政支出主要用在民生问题上。

① 郑立新. 创新乡镇行政管理机制的做法、成效和启示[J]. 福建理论学习, 2007,(04) . ② 杨顺湘. 我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J]. 人文杂志, 2009,(06) . ③ 张新光. 20世纪以来我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 兰州学刊, 2007,(01) .

6 参考文献

[1] 朱秦. 取消农业税后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09,(03) . [2] 谢开勇,童敬党,王秀梅. 创新乡镇行政管理机制 促进新农村建设[J]. 理论导刊, 2009,(04) . [3] 杨康. 试论转型时期我国乡镇行政体制[J]. 法制与社会, 2008,(30) . [4] 张新光. 中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模式的历史沿革与反思[J]. 理论与现代化, 2007,(01) . [5] 韩玲梅,张霞,黄祖辉. 制度视角下的村民自治:现状、发展及途径[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9) . [6] 朱建波. 当前村民自治改革的制度变迁困境[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 [7] 郭靖. 论如何建构现代乡镇行政管理体制[J]. 现代农业, 2008,(11) . [8] 麦佶妍. 浅析乡镇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的关系[J]. 岭南学刊, 2008,(03) . [9] 郑立新. 创新乡镇行政管理机制的做法、成效和启示[J]. 福建理论学习, 2007,(04) . [10] 杨顺湘. 我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J]. 人文杂志, 2009,(06) . [11] 张新光. 20世纪以来我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 兰州学刊, 2007,(01) . [12] 张怀平. 改革创新乡镇行政管理体制[J]. 学习月刊, 2004,(09) . [13] 宋瑞芝. 全球视野下的民主化研究:当代民主化浪潮研究述评[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7,(05) . [14] 王素云. 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的反思与展望[J].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6) . [15] 潘丽萍. 村民自治进程中乡镇政府的政治与道德责任[J]. 闽江学院学报, 2006,(04). 7

第二篇:试论建筑行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山西工商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内容摘要】

21世纪以来,我国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新型轨道,各种市场结构发生转型,并且逐渐趋于完善。国民经济快速发展,随之我国的城镇建设、住宅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我国的建筑业已经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纵观我国经济建设的各项指标,综合显示,建筑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和价值。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无形中也在催促着施工建筑行业要尽快实现改革。也在管理层面上有越多的要求。尤其,管理的机制,融进了发展与创新的新时代因素。

【关键词】管理 体制改革 市场现况 建筑行业

第 1 页 共 13 页

试论建筑行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山西工商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目 录

内容摘要................................................................1

关键词..................................................................1

目录....................................................................2

1、 绪论.................................................................5

2、 建筑行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7

3、 新的建设体制初步形成.................................................7

3.1建筑业和工程建设法规体系形成...................................8

3.2建筑市场运行规则和管理制度初步形成.............................8

3.3建筑市场专项整治取得一定成效...................................8

3.4开放、透明、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格局初步形成.....................7

4、 建筑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9

4.1建筑业在国民经济发展重要地位...................................9

4.2社会经济结构转型要求新型建筑管理体制...........................9

第 2 页 共 13 页

试论建筑行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山西工商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5、 建筑管理体制改革的途径...............................................9

5.1推动建筑业结构调整,提升行业竞争力..............................9

5.2进一步强化政府市场监管职能,不断改进管理方法....................9

5.3通过自身的结构调整来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来求的生存与发展…

..................................................................10

6、 建筑业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10 6.1建筑业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10 6.2建筑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10 6.3建筑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模式.......................................11 6.3.1国际化的管理模式..........................................11 6.3.2多元化的投资模式..........................................11 6.3.3严谨化的执法模式..........................................11 6.4管理体制上的服务创新...........................................11 6.5管理体制上的信息化创新.........................................12 6.6管理体制上的结构创新...........................................12 6.7管理体制上的政府手段创新.......................................12

第 3 页 共 13 页

试论建筑行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山西工商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7、结束语................................................................12

8、致谢.................................................................12 参考文献................................................................13

第 4 页 共 13 页

试论建筑行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山西工商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试论建筑行业管理体制的改革1. 绪论

为了顺应市场潮流,在风云莫测的市场竞争与社会变革中有立足之地。管理体制就得随市场的进展而发生改变,旧有的管理模式显然已不能够应用于现今的市场状况,要以实际的市场情况来订立新的管理模式。这就需要管理从体制从根本上的一个创新与改变。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一个与时代共进的新型建筑业,也为我国的建筑业的长久发展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

2. 建筑行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

众所周知,建筑施工企业推行项目管理体制改革是从1986年国家计委推广鲁布革工程管理经验开始搞的。如果把它向前延伸到1982年世行在我国第一个贷款项目实行国际招投标开始,可以说到目前为止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84年我国工程建设实行招投标制到1986年国务院领导提出学习、总结鲁布革水电站工程引进世界银行贷款建设项目开始为探索研究阶段。鲁布革水电站位于云南省罗平县与贵州省义县交界处,引水系统工程是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的工程项目。1982年,国际上有8家大承包商进行了投标,标底为14958万元。最后,日本大成公司以8463万元的标价中标,比标底低43% 。这与我国参加投标的水电l4局形成了相当大的反差。该项工程于1984年开工,1986年7月竣工。在此项目上日本大成公司只用了30个人组成的“鲁布革工程事务所”进行管理,而施工单位仍用我国的水电l4局。在4年多的时间内创造了著名的“鲁布革效应”。此项目无论是在质量还是速度上都为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做出了非常好的示范作用。当时我国在工程建设方面历来是“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而鲁布革经验给我国建筑业带来了深思,并引起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当时国务院指示国家计委总结鲁布革经验,改变当时建筑施工企业体制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提出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对中国的施工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并以国家计委施工局为牵头单位组织当时的国家体改委、劳动人事部、建设银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抓这项工作。鲁布革工程经验包括:工程管理、施工技术、劳务管理、配置等方面,第一次把竞争机制引入工程建设领域,实行招投标、进行施工项目总承包管理,科学化组织施工现场管理机构和作业队伍,提高效率,追求工程经济效益。所以可以说,从1984年到1986年在项目管理上是个学习国际项目管理经验和做法,为在我国推行这种新型管理模式所进行的探索研究阶段。第二阶段,是从1987年五部委联合颁发的计施(1987)2002号文件为起点,到1993年内蒙古呼市会议为项目法施工的试点推广阶段。这期间建设部先后在兰州、沈阳、西安召开试点工作会议。在

第 5 页 共 13 页

试论建筑行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山西工商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桂林召开了第一次研讨会,特别是1992年成立了项目法施工研究会,建设部正式提出要在施工企业中以项目法施工为突破进行企业内部配套改革。1993年,建设部和项目法施工研究会在内蒙古召开了试点工作的总结交流大会,会议上提出了要在全国推广项目法施工,并将原l8家试点企业扩大到50家,并制定了“分类指导,专题突破,分步实施,全面深化施工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这次会议并就项目法施工形成了具有一定力度的l3个理论观点。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实践操作者对理论的深思和理论研究者对实践的深思。这两个深思标志着项目法走上了一个新台阶。第三阶段,以l994年建设部在九江召开的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会议为起点,到1997年西安项目管理工作会议推出学习全国优秀项目经理范玉恕先进事迹,为全面推广和深化完善项目管理阶段。这一阶段建设部颁发了《关于推行项目管理的指导意见》政府主管部门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照国际惯例对推行项目管理做大量的调查研究和系统的、科学的总结.并从理论和实践高度上,进一步明确了推行项目管理的指导意义及目的的运作方式。并提出了推行工程项目管理要实现“四个一”的管理目标。第四阶段,从1998年建设部提出,全面运用项目管理现代化管理方法创建优质工程的先进经验到现在,为项目管理理论的提升和实践运行规范的阶段。特别是1999年以来项目管理委员会受建设部委托连续三次召开专题研讨会,重点围绕推行中存在问题,就进一步深化和规范项目管理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会议就项目部的建立及其与企业、项目经理与企业法人代表之间的关系,项目经理地位以及责权利的确立等问题形成了《会议纪要》。从2000年元月开始.建设部组织有关企业、大专院校、行业协会等30多家单位编制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并以[建标(2002)12号文]正式颁发,于2002年5月1日起施行。通过对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体制改革过程的回顾和对产生“项目法”的这一段历史的追溯,我们可以了解到,从“项目法施工”到“工程项目管理”,是国有大中型建筑施工企业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潮中为求得生存发展,解除困境,在学习鲁布革工程项目管理经验过程中,在多方面探索中逐渐形成一个“组织施工方法”的新思路。它的目的是为了区别于近40年来我国施工企业套用苏联计划经济所形成的以固定行政建制为对象的生产经营方式。其内涵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加快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以项目管理进行企业施工生产方式的变革和内部配套改革;一方面是在工程项目上按建筑产品的特性及项目的内在规律组织施工。而且这一思路经过广大企业的大力推行和广泛推广,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大家知道我国传统的管理体制存在的重要弊端可以概括为三个落后:一是对生产要素的占有方式落后;二是对生产资料的支配方式落后;三是施工企业的生产要素固化,流动方式落后。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和工业生产方式的影响,国有建筑企业一般都是按照行政层次建立了局、处、队的“三级管理,三级核算”体制,绝大多数施工企业都是采用固定建制式的组织形式,对生产要素特别是对劳动者采取固定式,导致自有工人

第 6 页 共 13 页

试论建筑行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山西工商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过多,均呈劳务密集形态,并以此来支配和占有生产资料,进行施工生产管理。企业不是按照不同地域的工程项目需求来合理流动配置生产要素,而是采用拖家带口的投入方式,极大地浪费人、财、物等资源。正是这样的三大弊端严重桎梏了国有施工企业的生产力,使国有施工企业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挑战,无法同国际承包商竞争。但是随着1986年学习借鉴国外经验和以后一系列与项目管理相配套的改革措施的出台以及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深入,国家提出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以后,标志着我国的建筑企业改革已进入了机制转换、制度创新、配套改革的新阶段。我国的建筑业就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新轨道。建筑行业的管理体制也在这种时代一次次得进行创新与进步。尤其在21世纪后,与国外企业的交流贸易逐年增多,各种投资各种项目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建设的规模越来越高新化,国际化,高档化;也带来了技术与建筑工艺的多面化,规范化,技术化。在与外界的知识以及技术交流中,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的建筑业管理制度的改革。我们要取其精华,尽可能地降低一切生产风险,包括安全风险,管理风险,以及成本风险等。我国的建筑业在整体上有着较为光鲜的进步,但是也有各种管理上的疏漏与问题。譬如出现的:地方黑社会或者地方政府的强权保护与限制,项目管理由多方干涉;员工的职责落实得不明确等。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市场机制运行不合理有关,与此同时,还与当地政府的指导力度不够,地方人员法律意识以及职业意识不足有关。

3. 新的建设体制初步形成

3.1建筑业和工程建设法规体系基本形成

1998-2002年,是我国建筑业发展史上出台法规数量最多、法规效力最强的时期。这一时期出台的有关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有关行政法规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部门规章有:《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筑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市场管理规定》、《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建设工程监理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认定办法》、《建筑市场稽查暂行办法》、《建设工程设计招投标管理办法》、《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建筑业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暂行办法》、《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管理办法》,等等。这些新近出台的法律、法规、规章,加上以往出台的有关法规,以及地方的有关地方法规和规章,

第 7 页 共 13 页

试论建筑行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山西工商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建筑业和工程建设法规体系。为配合这些法规和规章的实施,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了包括房屋建筑工程、城镇建设、城市规划、水利工程、公路工程、铁路工程、矿山工程等在内的十五部分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为加强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的监督、检查提供了技术依据,建筑市场运行有法可依的局面基本形成。

3.2建筑市场运行规则和管理制度初步建立

1998年以来,先后建立和完善了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新的建筑安装企业、勘察设计、工程监理、招标代理、造价咨询企业资质管理制度;工程招标投标制度、质量监督制度、安全监督制度、工程监理制度、施工许可制度、施工图审查制度、工程竣工备案制度、不符合标准的新技术应用的审定制度和应用国外标准的备案制度等等。

3.3建筑市场专项整治取得一定成效

依法查处了建筑市场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建筑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特别是针对严重扰乱建筑市场秩序、影响工程质量的突出问题,开展了专项治理工作。一是查处不办理施工许可、不委托质量监督等违反建设秩序的问题;二是查处规避招标和搞假招标的问题;三是查处非法转包、分包、挂靠、无证和越级承包的问题;四是查处违反标准规定,尤其是违反强制性标准规定、降低工程质量和造成工程隐患的问题。通过查处治理,对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保证工程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3.4开放、透明、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格局初步形成

有形建筑市场作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建筑领域腐败现象的重要措施,列入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2000年工作要点》(中发[2000]1号)。目前全国96.7%的地级以上城市已普遍建立了有形建筑市场(建设工程交易中心),76%的有形建筑市场与政府管理部门实现了机构分设、职能分离、监督与服务分开,服务功能进一步健全,管理运作进一步规范。在此基础上又将信息管理技术应用于有形建筑市场。目前已建立了“中国工程建设信息网”,并与全国半数以上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地级城市实现了联网。信息网络的建成,逐步实现了网上信息公开和网上报名投标,提高了工程交易透明度,强化了建筑市场监管力度,这对防止腐败、保证工程质量、促进建筑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4.建筑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第 8 页 共 13 页

试论建筑行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山西工商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4.1建筑业在国民经济发展重要地位

建筑业在资源配置中起着一种确定、优化、成型的枢纽作用,建筑业对高敏经济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对国民经济的增长方式的变革也有着重大的作用,是把固定资产转变为生产能力的重要环节,而且建筑业服务业、制造业、资本领域等的参与能力也越来越强。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方式是市场经济追求的目标,建筑业可以称得上是整合资源形成生产能力的关键环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筑业的发展质量和发展水平体现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着国民的生活品质,同时也对社会公众的生命财产有直接的影响。 4.2社会经济结构转型要求新型建筑管理体制

国内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管理体制转型越来越快,由前工业经济向后工业经济转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由速度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型,由传统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由能源资源投入粗放型向资源集约型转变,社会生活方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必然要求政府有相应的经济体制与之相适应。建筑业作为生产要素资源配置的重要环节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要适应经济转型的变化,就必须对建筑业的经济管理体制进行创新。

5.建筑管理体制改革的途径

5.1 推动建筑业结构调整,提升行业竞争力

建筑业服务方式的多样化、柔性化、个性化趋势要求政府放松规制,也只有放松规制政府才能保证自身管理的适应性和有效性。放松规制可以激发市场主体自身的创造性。放松规制实际上是市场权力的回归,同时也意味市场主体责任的强化。政企分开、产权多元化等措施,不仅有利于企业自身的管理和发展,也有利于强化市场监管,坚持公正执法,有利于消除各种形式的行业保护、地方保护。同时也只有消除了地方或行业保护,地方和行业主管部门才能真正以社会公共服务和公共利益为重,才能发挥政府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5.2 进一步强化政府市场监管职能,不断改进管理方法

随着建立公共行政管理体制的提出,与社会各层面通过合作、协商、合作伙伴、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其本质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从而使公共管理活动取得公民最大限度的认可。实际上从长期的角度而言这种社会监督更高于政府监督,它不仅包括对政府监督之退出领域的监督,包括政府监督对象的再监督,也包括对政府监督自身的监督。

根据建筑业的现状和技术创新的迫切需要,当前应突出资金、服务和机制的建立,建立多层次的资金支持体系,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政策调整建立建筑企业技术创新的机制。

第 9 页 共 13 页

试论建筑行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山西工商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5.3 通过自身的结构调整来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来求的生存与发展。

首先可以创新企业的服务模式,大力发展工程咨询服务业。这是为了适应市场化的进程,对投个资方式和项目管理方式进行改革,鼓励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工程项目,实现工程总承包和设计施工一体化,国内建筑业如果想要进军国际化市场,实现产业升级,就必须完善服务业的资质管理方式,创新建筑业的服务模式。

其次是积极引导建筑业的信息化和产业化。社会的发展,建筑业工程项目日趋复杂化、多样化,醒目管理精益求精,传统的管理手段很难实现高效和精确,所以建筑业应该通过信息化技术来提升企业的经真理,尽快提高信息化的应用水平,满足经济发展要求。政府应该积极支持建筑企业的信息化。

再次是支持建筑业积极地开拓国际市场。国家应该按照市场发展规律,对建筑业进行战略重组,对有管理、技术和资本的工程公司进行扶持,完善相关的金融服务体系,实现股权多元化,建立建设多变的服务体系,政府在建设方面,在国际上积极地进行磋商和多边谈判,加强国内参与海外承包监管,从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支持企业发展海外工程承包业务,政府为之提供信息服务,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

6.建筑业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6.1建筑业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

我国特有的市场经济资源配置中,建筑业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体现在它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上,以及优化配置民族产业上。作为我国的一个重量级的支柱产业,建筑业不仅仅影响着我国经济的主要发展趋势,也是我国经济得以长久发展的一个不朽的齿轮。建筑业的管理是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动而逐渐趋于完善的。建筑业能够带动第三经济的飞速发展,在传统的将土地等固定国有资产或者私人资产转化为生产力时,通过现在拥有的最新技术以及管理手段,能够带动起相关的运输行业、服务行业、监管行业、以及生产行业的进步与发展。建筑业将来自各方面的行业以及资源充分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优化的资源整合,将资源利用到最大化,起着一种无形的链接与枢纽作用。 6.2建筑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

要实现经济快速有效的转型,我们就要对建筑业的发展进行改革,也要对管理体制进行相应的改革。建筑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是要将管理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前工业体制,逐渐向市场经济的后工业体制进行改革。改变旧有的管理路线以及管理模式,顺应现代的进程发展。 6.3建筑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模式 6.3.1国际化的管理模式

第 10 页 共 13 页

试论建筑行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山西工商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我国在WTO的浪潮影响下,国际化成为了现代建筑业的重要议题。国际上标准的管理模式以及各种多面化的管理方式,影响着我国建筑业管理层面的发展。建筑业有着走向国际创收、创汇的巨大潜力。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在国际建筑承包市场中也具有很大的潜力。通过走向国际承包市场,既能发展经济,扩大影响,又可以带动资本、技术、劳务、设备及商品输出创收外汇。建筑业对外承包和劳务合作有一定的实力,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已先后与世界170多个国家或地区签订了6.3万多份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同,合同总金额超过400亿美元,累计派出国外人员近百万人次。面对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以及来自五湖四海的机遇挑战,我国建筑业的相关部门以及中上级领导就要跟紧这个时代的脚步,根据我国国情,制定出一套适应我国发展与进步的新型管理模式。不仅仅具备国际化的知识技术,也具备我国独特的管理风格。

6.3.2多元化的投资模式

我国国有企业的配置重组,以及公有制比例的降低。新型的民间与自主建筑企业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社会上的各种设施建设的投资方向也发生了改变。民间企业与私人企业的参与投资,还有部分外资企业的涌入,令旧有政府投资模式发生了一个根本上的转型。政府出资投资的基础设施项目越来越少,整个市场的投资模式凸显出多元化的形式。 6.3.3严谨化的执法模式

要保证管理的质量与力度,信息化对政府的监管部门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在接到一个重要的建筑项目时,政府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力量,通过获取并排查出有效的信息,就可以了解到拥有较高信用度以及较多业绩成果的承包商。利用数据库,对承包商的优劣进行对比研究,为项目的最终执行与完工做足前期工作。关键的,是要建立一个专门的管理数据库,实现政府监管部门对项目施工的全程监管。信息一旦有了一个完善的系统进行管理,就有利于政府对项目的透明化监管,能够随时跟踪建筑进程,督促工作的进行与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以及对成本的降低具有促进作用,而且能够大大缩短工时,实现建筑周期的提前化完工。 6.4管理体制上的服务创新

要想进军到建筑业的国际化开放融通市场,我国的建筑业就必须实行资源优化以及产业化的发展与升级。能实现这个目的的,就要发展并且完善服务业,对工程的执行、投资的项目、投资以及管理的方式,都可以设立一个服务咨询平台。不仅仅是方便了企业间的联系,还能够帮助建筑业的发展,帮助第三产业链的发展。 6.5管理体制上的信息化创新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这句话用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的建筑业,一点都不为过。高效的

第 11 页 共 13 页

试论建筑行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山西工商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管理,才能成就精致的工艺。管理层面的精确性与电子信息已经是密不可分的关系。政府要大力建设建筑业的信息化管理,建立一个透明化的监管系统,将管理工作切切实实落实到位。信息化的创新,对充分运用到实际的管理工作上,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6.6管理体制上的结构创新

市场是建筑业最大的指导方向,依据市场正确的导向进行内部的管理结构创新。管理体制的调整,是在根据施工状况下的,针对相应的施工问题进行的实质有效的调整。结构的创新,能够更好地解决各个管理层之间的矛盾,起到衔接管理与管理之间的一个重要作用。管理的体制,要从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信息交流上进行一定的结构创新。 6.7管理体制上的政府手段创新

政府作为一只有形的手,能够充分调动起宏观调控的力量,对市场规模与体制进行合理的调整与规范。政府要充分发挥其所具有的职能与力量,对市场施行切而有效的管理模式。与此同时,政府要意识到,政府的力量只能够作用于市场的调控,而不能够针对企业与项目进行干涉与调配。政府要明确自己作用的方向所在,才能够杜绝与避免地方执权干涉以及政府出台保护等影响建筑业发展的现象。与此同时,政府要充分利用好民众的力量,通过社会的眼光来监察建筑业在公共事业中的发展。政府还应该支持各行业的往来与交流,为社会各阶层的友好合作做出贡献。政府还可以建立相关的监管部门,对建筑业的施工管理进行一定的监管以及协助,强烈抵制不良行为与有损治安的现象发生。政府在支持建筑业发展的同时,应该为其构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一个好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生产力的发展。政府还应当适当地为建筑业指导方向,引导其发挥出自身的创造性与潜力,适当放松政府机制,令企业自身更好地去发展。

7.结束语

建筑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对于建筑行业,尤为如此,尽管我国政府对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已经日益重视。甚至是前所未有开始重视,但是依旧存在不少客观的因素和主观的因素,使得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立法工作、监管工作仍有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我坚信,思想上的重视,加上行动上的不断进步、努力,未来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面会取得更多的创新和更多人性化管理的突破。

致谢

历时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将这篇论文写完,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都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度过了。尤其要强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姬慧老师,她对我进行了无私的指导和帮助,不厌其烦的帮助进行论文的修改和改进。另外,在校图书馆查

第 12 页 共 13 页

试论建筑行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山西工商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找资料的时候,图书馆的老师也给我提供了很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在此向帮助和指导过我的各位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感谢这篇论文所涉及到的各位学者。本文引用了数位学者的研究文献,如果没有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帮助和启发,我将很难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

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我了很多你问素材,还在论文的撰写和排版等过程中提供热情的帮助。

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学友批评和指正!

【参考文献】

[1]郭少博.施工装备管理体制改革探讨[j].陕西水利.2009(05): 11-12. [2]刘东敏.浅谈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管理[j].科学之友.2011(22):59.

[3]唐荣华.我国现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改善措施[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05):90.

[4]张清会.EPC模式下的工程项目管理[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1(21):142. [5]徐波.建筑管理体制创新的前景分析[J].建筑经济,2003年第4期

[6]朱悦锋,王敦森.关于建筑管理体制的创新研究[J].建筑技术,2011年第6期.

刘勇同学:

论文修改后,结构更加条理。再把格式调整一下就可以了。

指导教师:姬慧

第 13 页 共 13 页

第三篇:试论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体制的改革

摘要:我国国有企业里最主要的资产是国有资产,国有资产归全民所有,并由代表全民利益的人民政府来集中行使所有权,类似于西方的政府企业。这种情况下,选好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我国的企业管理仍存在各种弊端,因此也迫切需要国有企业进行领导干部管理体制改革,而且要有有力的措施来引导体制管理走向现代化、正规化。

关键词: 国有企业 领导干部 集权性 管理效率 管理体制 改革措施

我国国有企业就是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企业,在国有企业里最主要的资产是国有资产,国有资产归全民所有,并由代表全民利益的人民政府来集中行使所有权,类似于西方的政府企业。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要表现形式。

国有企业与国家有着紧密的联系,一方面其生产经营要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依据,以保证实现国家特定的政治目标;另一方面为确保国有企业社会功能的实现,国家又赋予国有企业以法律上的特权,并享有国家的优惠待遇。虽然目前国有企业不足全国经济总量的50%,但它始终控制着能源、交通、电讯等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并在国家经济晴雨表上占据着支配地位 改革开放后,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进行了全方位的体制改革,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体制改革作为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所谓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体制是指国有企业中领导机构设置、人事隶属关系、管理权利划分、干部培养选用、绩效评价、激励约束等具体体系和制度的总称。

1 我国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意义

在国有企业中实行严格的党管干部和政府直接管理企业,有它积极的一面,有利于用强有力行政手段保证实现经济目标,实践证明也是非常有效的。但随着改革开放政策逐步深化,原有的国企领导干部管理体制的弊端就日益暴露出来,与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企业干部管理极不协调,已严重阻碍了国有企业的正常发展,成为我国经济体制问题重症区之一,已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 1.1 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口

搞活国有企业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目前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国有企业已具备较强的经济基础和思想准备,下一阶段国有企业改革,应当下决心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 首先解决好人的关系问题,尤其是要解决企业领导者的选择和管理问题。这就是改革的一个突破口。

1.2 适应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需要,关系到国有资产安全和保值增值

国有企业各级管理者作为国家授权经营管理国有资产的主体,面对如何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和保值增值。目前国有企业还没有真正走出困境,在各种类型的企业中,国有企业还是发展最慢、效益最低的。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统计,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6447亿元,仅比上年增长17.4%,而且这部分赢利主要靠的是中央直属的资源性、垄断性企业,2005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中的亏损企业亏损额达到1026亿元,是历史上第二个亏损高峰。因此国有企业必须进行战略调整,重点之一就是企业领导干部管理体制改革。我国在加入WTO后,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国有企业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开拓海外市场的进程中面临着严峻考验,人力资源已成为决定国企成败的主要因素。这种情况下,选好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也迫切需要国有企业进行领导干部管理体制改革,

1.3 领导干部管理体制变革事关国企改革成败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代表政府和企业行使国有资产的使用权和经营权,因此国企改革中对“人”的要求几乎是首当其冲,为何时至今日,国有企业改革仍未取得预期的成效?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改革过程中未能抓住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国有企业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这既有一个如何才能挑选到合格的企业领导人的问题,又有一个如何管理企业领导人的问题,而这两个问题,现有的国有企业干部人事制度都没有解决好。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提出的2005年国资委五大任务中,对企业领导干部的管理就占了两项,足见其重要性,因此,改革国有企业干部人事制度,对于真正搞好国有企业,实现改革的预期目标,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2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

经过多次改革调整,我国很多国有企业基本上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逐步适应了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正显示出勃勃生机。但也无庸讳言,还有相当多的企业改革并不彻底,没有触及根本。很多国有企业虽然实行了公司化改革,但大多是行政性翻牌公司,竞争力弱、效益低下。究其原因,是因为企业作为一种成熟的组织结构,最重要的就是要处理好资产关系和人的关系,其中不乏管理制度,人的关系决定企业运作方式,然而,我们以往的企业改革更多地侧重于资产关系改革,对人的改革不够,归结起来主要有这样一些弊端: 2.1 管理层次不清,董事会无法成为企业真正的法人代表

按照现代公司制,股东按股份比例推荐董事,形成董事会,董事会代表股东行使决策权,对股东负责;由董事会聘任经理人员进行日常经营管理,经理层对董事会负责,这样的层次是清楚的,是现代企业制度所要求的。但是在实际中,企业领导干部多为行政任命,国家不仅仅是任命国有企业董事和董事长,连经理层也一起任命管理,而且更注重经理层的选拔和任命,经理层的实际权力远远大于董事会,董事没有实际意义,就只好来个董事兼副经理,有时甚至是把那些不便安排的干部作为董事。对有的大型国有企业,仍然延袭传统行政人事下管一级的方式,甚至连中层干部都由政府来考察任命。这种管理层次上的混乱,造成董事会成了摆设,实际上是剥夺了董事的权利,造成出资人不到位和内部人控制现象,违背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初衷。 2.2 管理方式简单,前期发现和后期监管缺位

长期以来,我们总是习惯于把党管干部原则与其实现途径等同起来,无论行政机关或企业单位的干部,都采取同一个管理模式,都要拿在政府手里亲自管,对现有国企高管人员的管理往往局限于考察和任命,而对干部的前期发现和后期监督激励缺乏应有的重视。干部管理部门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深入了解公司实际情况,管理部门对由自己考察任命的干部,一般情况下也只是到要调整时才去考察一次,勿勿忙忙选拔或交流,很难了解所选干部的真实情况,有的公司,上级组织部门一年到头可能还去不了一回,又怎谈对企业干部的了解和日常动态管理,又怎能保证所选干部是否称职。 2.3 选拔机制单一,过多依靠行政机制而缺乏市场机制

目前国企领导干部基本上实行任命制,而且大部分由政府官员调任,有时象征性的拿出部分“虚职”进行市场化选拨,并不能对国企领导干部管理带来实质性变化。过多依靠行政任命,造成国企领导干部人才匮乏,部分行政官员的素质和水平不能完全胜任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但因为担心外聘的人员不好管理,不如用自己人放心,经常直接由政府官员调任企业经理,甚至由行政机关不合格干部的转型,有的干脆身兼二职,既当经理又兼官员;另一个方面,不少国企领导干部把在企业任职给自己仕途镀金,干好企业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能够提拔到政府机关任职,在企业管理上必然导致很多短视行为,竭泽而渔,弄虚做假,为其任期增光添彩,却给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损害。 2.4 干部绩效管理不到位,有效激励不足

长期以来,特别是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调动人工作积极性的方法,主要是靠情感激励,用主人翁责任感和思想政治工作调动积极性,这种激励是不全面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可以较好地解决了人的工作原动力问题,这就是利益驱使,利益驱使产生危机感,形成责任感,最终合成积极性。利益驱使不是万能的,但在现实生产力水平上和人的思想觉悟水平上却是行之有效的。没有良好的激励机制,难以吸引人才,更用不好人才。根据零点调查公司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有近六成的国有企业中存在人力资源危机,约有三成五的国有企业认为,人力资源危机对其企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其中,中高层管理人才流失是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危机的重要表现形式绩效考核不到位,有效激励不足还使一些企业经营者切身利益与工作成果联系不紧密,造成动力不足,积极性受挫,心理失衡,转而通过非法手段谋取私利。近几年国有企业成为干部腐败问题的高发区,有的国有企业几任领导干部前赴后继,纷纷落马,与干部绩效管理不到位,有效激励不足不无关系。

3 我国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体制改革方向和措施

3.1 创建适应市场经济的领导干部和选拨机制。

国有企业一直以来遵循行政管理制度,即“党管干部”,以管理干部的方式来管理企业负责人,管理层更多被看做“特殊的公务员”而非企业家。传统的干部人事制度与现代公司治理之间的不协调使得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的工作并不顺利。 提高国企的管理效率,关键要创建产权代表和经理人筛选机制,向社会公开招聘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充分利用市场竞争机制,遴选出真正优秀合格的企业家,让高管人员的组成趋于多样化,有海外招聘的国际化经理人,有活跃在国内市场上的经营管理人才,有内部培养提拔的精英人才,还有历史沿袭下来的党群干部。市场化选聘的最终目的就是筛选思想好、业务精、作风正、有魄力的人才走上国企领导岗位。

3.2 改革绩效考核体系,制定合理的近远期考核目标,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

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就必须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的业绩考核评估体系。企业在对高管人员进行激励时,必须有一个综合的短中长期绩效考核和激励计划,一是业绩考核要有利于企业兼顾近期效益和长远发展,在重视短期利润提高的同时,必须把资产质量的提升、资本结构的改善放到更为重要的位置上。二是业绩考核要有利于企业走内涵为主的发展之路,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重视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三是业绩考核要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把鼓励科技投入,调动科技骨干积极性作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四是对“一岗双责”的企业党员领导人员必须进行经营业绩和党建工作业绩双重考核,与薪酬挂钩,真正做到生产经营与党建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当然不同企业,规模不一样,考核的标准也不同,不能单纯强调利润指标,应该综合考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竞争性领域里的国有企业,其赢利指标不得低于银行长期利率,对以社会效益为主的企业,可以制定负效益指标。按照国有企业的不同类型、行业和规模等, 制定综合性的指标体系,实行企业分类定级考核。 3.3 加强政治思想道德建设和业务学习,提高领导干部的管理能力

国企领导干部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领军人,位高权重,其思想道德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关系到国有企业的成败兴衰。当前世界信息发达,新思想新技术层出不穷,原有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知识在不长的时间内将会过时,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适应区域经济竞争要求,多形式多渠道地组织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进行再学习,通过继续教育提高国企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现代经济管理能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增强驾驭复杂多变经济环境的能力。

4 我国国企领导干部管理体制改革需要注意的问题 4.1 领导干部机制要与企业发展水平相适应

目前国企所进行的一切改革实施的几乎都是经理人治理式的改革,容易导致的问题是将广大的企业参与者排除在管理责任之外,工人缺少应有地位和权利。 国企领导干部与员工收入差距急剧扩大,不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不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搞活国有企业重要意义之一就是创造社会效益,让广大职工也能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要在国有企业建立高低有别、梯度合理的分配机制,既要注意调动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又要保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2 必须建立相应的配套措施,总结经验后加以推广

改革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制度,对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实行聘任制,也不能单兵独进, 要防止出现“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如果没有一套可行性较强的用人体制,可能引起人事纠葛,各种利益的争夺将影响改革的进程。必须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实行全国联网,防止出现伪造学历、业绩欺诈等行为;修改或对有关法律法规作出补充说明,规定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公司等社会中介机构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使之真正承担起从外部有效监督、约束国有企业领导人的社会职能;大力整顿规范股票市场,充分发挥其客观评价企业业绩、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实行竞争上岗和淘汰下岗制度,对下岗分流人员要进行妥善安置等等。在条件尚不具备的时候, 不要急于全面推开,可先选择若干企业进行试点,积累经验后再加以推广。

总结 通过以上论述,主要阐述了我国目前国企级一些单位的领导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和不健全,要解决这一问题,让我过现在企业更进一个层次,合理按照科学发展观运行,提出一些管理上的措施好和改革。不足之处还请老师更改指正。

第四篇:试论农电企业的营销体制

关键词:营销管理 弊端 农电企业 营销管理流程

【内容摘要】目前,农电企业仍在沿用的营销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管理型”基础上的部分功能调整,没有完全根据市场形势和用户需求设置,更多地只是考虑了农电企业的工作习惯。近些年,特别是“两改一同价”之后,这种营销体制已暴露出其与市场经济、与农村社会发展的极大不适应性,并至少存在着导致企业效益受损、产生虚假现象、指标管理误区、增加企业经营风险等六大弊端,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

1. 缺乏完善的营销分析机制,导致企业效益大量流失,发展能力下降。农电体制改革形成了“三公开”“、四到户”“、五统一”的新型农村用电管理模式,但营销流程的陈旧脱节,影响到科学管理体制的效能,农电企业仍未摆脱粗放式经营的习惯。面对偌大的农电市场,没有很好的方式和渠道了解市场、研究市场、细分市场,不利于贴近市场,贴近客户,导致供电企业对客户了解不够,对市场的适应能力较弱。倘若一个供电所的营业区一旦出现管理不善,将会造成较大范围的经营亏损。作为供电企业,由于对市场的细化管理不到位,将致使安全风险、经营风险等压力接踵而来。

2. 传统的抄、核、收一体化,导致了营销中的虚假现象产生。作为营销管理最基层的组织,供电所服务于千家万户,具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尽管实现了收支两条线,但对供电所和农电工的抄、核、收的管理工作还不尽规范。收费、核算、汇总、上报相互不制约,抄收不分、收报不分,导致一些供电所和农电工在用电性质、线损管理中弄虚作假现象比较严重。

3. 单一的指标管理习惯存在较多漏洞,营销工作陷入指标管理的误区。陈旧的管理理念认为,指标完成越好,企业经济效益就越好。目前,在农电营销管理中,多数是从单一完成指标的情况来衡量工作质量,缺乏指标分析实时化,忽视了过程管理。在供电所抄、核、收没有分开的情况下,简单的指标管理易造成供电所为完成指标而完成指标,在电费核算中反算指标,添加内容去完成指标,造成电费、电量滞留在基层,易引发不廉洁行为。

4. 服务下限的不确定,增加了企业经营风险。⑴农村用电管理实行“销售到户、抄表到户、收费到户、服务到户”后,基本解决了影响供电企业形象和社会形象问题。但是,在改制前,乡、村两级都设有管电组织,与电力企业关系密切,用电管理中出现一些难题时,乡、村两级干部会积极主动帮助解决,县电力企业的外部环境也就相对宽松。农电体制改革后,乡、村两级组织中的大部分人都认为自己手中没有了电权,没有了管电利益,在出现问题后熟视无睹,更有甚者人为设置一些障碍,无形中给农电管理产生了阻力。

⑵实行“四到户”管理后,服务范围扩大、人员增多。由于对“四到户”政策存在模糊认识,无限延伸了服务,加大了服务成本。户表以上资产划归电力企业后,按照资产是谁的就由谁管理的原则,电力企业的安全责任越来越大。由于没有服务下限,在客户中存在着凡是因电事项,电力部门都应服务的思想意识,致使供电企业承担了一些不该承担的责任。农村设备老化、零星维护增多,增加了服务难度,一但出现电力故障,在服务不到位的情况下,易造成群众误解,影响企业形象。由于服务对象素质较低,对电力是商品的认识不足,交纳电费意识低,收缴电费困难,易造成拖欠电费,增加了经营风险。

5. 陈旧的观念,致使企业内部缺乏营销合力。农电体制改革后,突出了供电所营销和服务职能,在农电职工中树立了营销和服务意识。但在县供电企业内部机构设置上,已不能适应当前电力市场营销和服务的要求,企业员工普遍缺乏营销意识,存在着经营部门只管指标,生产部门只管电网建设,财务部门只管核算的现象。在制订工作流程时,以部门为主,各自为政,缺乏全员全过程的营销理念。

6. 农电工用工制度的不确定,给营销和服务工作增加了难度。⑴在现行营销体制下,广大

农电工成为“四到户”管理的主体,由供电企业统一招聘,集中管理,而这些人的责、权、利不统一,用工制度不确定,没有解除其后顾之忧,在供电企业也没有一个合理的地位,很难有一个主人翁的心态,在思想上不能与企业保持高度一致,在面对农村用户这一弱势群体时,钻经营的空子,损害企业形象和企业利益。

⑵随着供电所规范管理的实施和越来越大的市场需求,农电工的工作日益繁重,考核力度越来越严格,使之工作压力非常大,但待遇偏低,造成心理上不平衡,滋生利己主义,导致在农电管理工作中不能够尽职尽责,降低了工作积极性。如何实施农电企业的营销流程再造?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落后的营销管理模式越来越明显地影响到企业实力的积累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影响到农电事业的发展进程。要摆脱这种影响,办法只有一个,坚定不移地走流程再造之路,努力实现管理创新。近两年,河北省栾城县供电局从建立“站所合一”模式、确定科学的用工制度等三个方面入手,成为实施流程再造的实践者。

(一)建立“站所合一”的供电所管理模式,更有利于营销管理和优质服务。供电所作为供电企业的最基层组织和服务窗口,负责农村千千万万个电力客户的用电营销管理和供电服务工作,直接关系到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关系到电力企业的社会信誉。建立适应企业营销管理和优质服务的供电所管理模式,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升服务质量的基础。

供电所管理模式大致可分两种形式,一种是沿用原来乡电管站的管理模式,以行政区域划分营业区,即“一乡一所”模式。另一种模式是以变电站的供电区域为营业区,即“一站一所”,也叫做“站所合一”管理模式。“一乡一所”管理模式有利于与当地政府合作,对电力的供应使用进行协调管理,尤其是近两年电力供应不足,各地实行的计划用电工作,得到了广泛支持配合,但易造成企业过多参与政府其他工作,给企业带来了工作压力和社会矛盾。随着电力企业市场化运作的逐步深入,政府部门管电职能的进一步减少,这种管理模式的优势逐步减弱。对于企业内部营销管理来讲,该模式不利于各种指标的测算及管理。

供电所变电站实现“站所合一”,以变电站供电区域划定供电所营业范围。由供电所负责该区域内供电的销售、抄表、收费和服务工作,负责供电区域内10千伏及以下配网设备的运行检修、事故处理等和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安全防范、设备巡视和环境建设等任务,并将10千伏设备的安全运行、设备评价、供电可靠率、电压合格率和高、低压线损率等指标分解到供电所,抄、核、收分开,减少中间环节,取消供电所核算和电费会计,实现高度的收支两条线。这种模式的建立,使供电所的工作越来越专业化,成为营销和服务的执行者、操作者“。站所合一”管理模式与“一乡一所”管理模式相比,便于线损管理、电费回收、安全生产等工作的细化管理、量化考核,有利于供电企业的生产管理、电力营销和供电服务等工作,有利于加强行业管理,实现集控和可控。

(二)建立适应农电发展的科学用工制度,提高农电工素质,有利于农电队伍的稳定。 农电工是实施农电营销最基层的主体。实施供电所规范化管理,加强供电所营销和服务,农电工是决定性因素。因为再好的管理方法,要靠人去执行,再先进的技术,也要靠人去运用,要深化和细化管理更需要人来创新。因此,建立以人为本,适应农电发展的用工制度,增强农电工责任意识,提高农电工素质,是做好营销管理和优质服务的关键。

综观目前农电工管理模式,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松散式管理,一种是紧密式管理。松散式管理是一种注重指标,强调结果的管理。这种模式下,指标的刚性执行度较好,但营销活动中的政策执行容易出现偏差,可能出现人为干预完成指标,指标完成表象的背后,隐藏了效益的流失。紧密式管理是一种既注重指标完成,又注重营销过程的管理。这种管理模式,符合现代管理学提倡的注重过程管理的理论,有利于营销活动中政策的执行,有利于工作的统一管理。

农电工用工制度又可分为长期固定制和雇佣制。长期固定式管理是完善了合法的用工制度,

建立了长效劳动关系的模式。采用长期固定用工制度,解决了农电工后顾之忧,农电工的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保持一致,企业对个人制约力增强,个人对企业依赖性增强,农电工能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但给企业的人员管理带来了压力。雇佣制是指农电管理人员被企业雇佣或被社会团体雇佣,与电力企业没有直接的劳动关系,两者之间所建立的是为完成某种任务,而签订的一种协议。这种管理模式,从很多方面减轻了企业人员管理方面负担,但企业对基层的控制更间接,落实电力政策易发生偏差。不论采用何种用工制度,采用何种管理方式,都应从提高农电工队伍政治素质和专业技能着手,提高农电营销管理水平和优质服务质量,以适应营销服务到户的需要。

创新农电工管理手段,提高农电工素质,是加强营销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公开招聘、定向培训等方式,为农电队伍注入高素质的新鲜血液,优化农电队伍知识和年龄结构,通过定编、定岗、定责,并制订严格的考核机制,实行优胜劣汰,形成动态的用人机制。解决了农电工素质低、年龄偏大,影响农电发展的弊端。通过加强培训,提高农电工政治素质和专业技能,树立职业道德观念,强化责任意识。通过明确薪酬、办理保险等手段,留住心,留住人,最终形成一支人员相对稳定、精明强干的农电职工队伍。通过建立“责任风险抵押金”制度、工作年限福利待遇制度、工作绩效累积考核制度,在工作方式、工作行为、工作责任上加以约束,以现代的用工制度和人性化的管理,调动人员积极性,杜绝不规范行为的滋生,提高管理水平,推动农电管理由粗放型管理向规范化管理的转变,增强供电所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建立营销和客户服务一体化系统,规范营销和服务行为,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树立科学的营销管理和真诚的服务理念,建立营销和客户服务一体化系统,将营销管理与优质服务有机结合,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在营销中搞好服务,在服务中搞好营销管理,实现经营工作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由工作事务型向思维型、由单一任务型向综合效益型的转变,提高管理质量和水平。

1. 管理创新,注重过程的监督、控制。

随着供电企业逐步进入市场经济,企业的经营理念也逐步由过去的以生产建设为中心转变为以营销服务为中心,实现这个转变,需要不断地创新营销和服务理念,注重营销服务流程管理。营销客户服务一体化体系,涉及业扩报装、电费核算、投诉,故障抢修等业务,需要生产、调度、财务等其他部门的通力协作,实现“一口对外”,前台服务、后台支持的营销管理服务体系。

树立大营销服务观念,电力营销客户服务不是孤立的体系,对内需要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大力协作,与调度系统的实时数据采集进行连接,便于对电力需求进行分析和预测;与生产系统的配网管理地理信息结合,实现业扩工程的模拟现场勘察、客户投诉、故障报修、停电范围分析等,不只实现调配一体,更需要实现营配合一。与财务管理连接需要对客户的应收、实收、欠费情况进行对账、考核;与远程抄表连接,实现变电站、大用户、低压用户自动抄表,准时结算,实时进行线损理论计算,与统计线损比较寻找管理漏洞,分析指导线损管理;与计量管理系统相连,及时掌握变电站和客户电能计量装置设置方面的信息;与 MIS 系统有机整合,为全局范围内的经营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对外需要金融等部门的大力合作,与银行系统实施银企联合收费,方便客户就近交纳电费。

在实际工作中,应以国家电网公司颁布的《县级电力企业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技术规范》和现代管理为基础,结合科学和严谨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建立营销信息管理系统,统一核算,减少中间环节,克服人为因素,加强营销全过程的监督考核,提高指标完成的质量,改变用单一指标来衡量经营管理工作的误区。

没有效益的服务不是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服务需要和企业的经济效益相结合,只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优质服务,将失去市场,失去竞争力。营销和服务的过程就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的过程。促进企业的发展,满足客户的需求,建立适应现代化供电企业需要的营销和客户服务一体化系统。目前,开发的营销信息管理系统涵盖了电费核算、业扩报装、计量管理、用电检查、线损管理、客户服务和供电所综合管理等内容,是改变传统营销管理方式的有效体现。具有“高度集中管理、网络闭环管理、时限警示管理、流程标准管理、电费回收实时管理等功能,规范了电费核算程序、计量管理程序、线损管理程序和客户服务程序,实现了数据共享,确保了各项数据的准确性,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电费核算系统的工作流程是:在月度电费核算时,农电工将抄见电量数据输入抄表器,通过电费核算系统上传至电费结算中心,系统自动检索供电所上传的表底数据,检查用户档案变更情况,如供电所的数据和电费结算中心的数据不一致时,则将审查结果返回供电所。在全县电费数据采集完毕后,系统在1个小时内核算完毕,并自动生成总电量统计表、分行业电量统计表等营业报表,为经营分析、指标考核提供了准确数据。供电所按照核算结果打印电费票据,向客户收费。

应用营销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电费集中核算、集中管理,取消供电所电费核算和电费会计,实现下级指标上级核算,规范了供电所和农电工的经营行为,实现了户务档案的集中管理、高度统一。加强了电费结算过程中的审核纠错能力,有效避免了私自增减电量和户数、改变用电性质等现象,促使了供电所必须实抄、实录、实报的自觉性,提高了电量实抄率、电费实结率,堵塞了管理漏洞,使营销工作从定性管理转为定量管理,实现对经营指标的定量考核,强化电费结算的可控、预控。

在低压电费结算和低压业扩报装系统应用中,我们调整了管理科室的职能、职责、职权。以供电所为单位的电费核算系统都是开放性的,没有监督,更没有制约,各管理人员、操作人员都有随意调整、改变电费数据的能力,为完成指标随意调整,使新业扩报装数与电费结算数不能及时相统一。业扩档案和电费档案的相对独立,使新增、变更用户不能及时结算。新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对业扩、电费、计量等户务档案的集中管理,高度统一。

通过应用营销信息管理系统,我 们体会到,只有将供电所抄、核、收分开,由上级核算下级的指标,有利于加强电费核算全过程的监督考核,避免结算不实、数据不真实、抄表不到位、营业户数不准、低压线损波动等问题,有利于规范供电所和农电工的经营行为。

2. 体制、服务创新,重组企业内部流程。市场经济条件下,现行县供电企业还没有摆脱传统管理体制的约束,其适应市场和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能力有待于加强。虽然供电企业都建有客户服务中心等窗口服务单位,但其效果不尽相同。究其原因是企业内部职能单位在职能、职责、职权上没有适应现代企业的营销管理和优质服务的需要,过于强调部门的利益和权利,缺乏紧密的协调和配合,没有形成全员营销的大环境,较难实现客户中心等窗口单位“一口对外”的效果。

此外,县供电企业还存有一个误区,认为客户服务中心是窗口,只是对客户服务业务的代理,而其他职能科室没有必要主动为客户提供服务,这是体制形成的。客户服务中心的目标就是服务,就应该让服务中心全权对外。要改变这种现象,就需要改变体制,调整职能、职责,赋予客户服务中心更大的职权。

在新形势下,如何满足客户的需求。我们认为,为客户提供的服务应集中在一个统一的对外联系窗口——电力客户服务中心。客户服务中心履行着企业利益和客户利益的双重身份,把所有直接与客户接触的服务职能全部纳入客户服务中心的管理范畴,统一管理和调度企业的服务资源,在电力企业和客户之间建立“优质、方便、高效、规范”的服务和信息交流的桥梁。对内赋予客户服务中心“指挥、协调、监督、考核”等职能,对外综合“业扩报装、电费结算、电力110指挥、用电咨询和校表”等业务。所有的对外用电服务业务,都在客户服务中心办理,局领导和所有科室为后台支持,全力为客户服务中心提供服务保障。那么,如何建立后台保障前台的服务机制呢?首先要转变职能、转移职权。生产、财务、安监等部门

围着营销转,营销部门围绕市场转,营销人员围绕客户需求转,避免各自为政,架空前台,受控于后台,实施整体营销服务,强化县供电企业的市场营销功能和客户服务功能。形成各部门协同配合的大营销服务格局。

随着客户服务中心职能的逐步扩展,把客户服务中心定位在什么样的一个层面,是保证客户服务中心职能正常实施的关键。建设初期,在制度不完善,工作流程不顺畅的情况下,把客户服务中心定位在班组,指挥不了科室;定位在科室,相互间也难以配合;由企业副职兼任,其他副职也不能很好协调;只有让企业一把手兼任,才能对工作进行协调。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必须有一套高效的营销运作机制与之相适应,否则,优质服务只是一句空话。所以,要靠制度来加强管理,实现高度集中管理,真正意义上实现“一口对外”,把对客户的服务贯穿于电力营销活动的始终。

营销和客户服务一体化系统的应用,为企业营销管理和供电服务的现代管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规范的营销管理促进了优质服务,优质服务又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了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规范了营销管理,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工作流程的简洁,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客户得到一致的、优质的服务,提高了服务质量;从定性管理发展到定量管理,加大了考核力度。

营销和客户服务一体化系统为各部门的工作质量提供了考核依据。通过业务承办的时限报警,对超时限工作进行定量考核。通过电量异常提示、线损报表等,对经营指标定量考核。通过流程跟踪,发现薄弱环节,发现不合理流程,及时督办和改进。通过投诉举报和事故报修的反馈结果,进行超时限考核。

随着以营销服务为中心的经营思想的确立,电力营销和服务也要与时俱进,通过不断调整、完善营销和服务理念,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建立一个规范的、高效的服务型、效益型的营销服务平台,实现县供电企业内部的协调统一,最终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第五篇:试论企业高层管理团队的建设

2006春进修班19号欧阳骏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由个体式向集约型转变,情势瞬息万变,彼此竞争激烈,关系错综复杂,靠“孤胆英雄”是不可能成功的。由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已越来越受到民主决策理念的挑战,以团队为核心的企业结构重建思想也就应运而生。 所谓团队,就是由少数有互补技能、愿意为了共同的目的、业绩目标和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的人们组成的群体。它几乎成为将个人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统一,从而实现组织高效运作的代名词。它总是同高难度的工作任务、成员的全心投入、广泛的互动交流和全面的协同合作以及对创新矢志不渝的追求紧密联系在一起。

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模式不断更新变化,市场竞争越趋激烈,现代企业加强团队建设已越来越必不可少,企业里几乎每名员工都在一个团队或交叉在数个团队里担任成员,因为现代企业不仅依赖于管理者和操作员的个人能力,而且依赖于他们相互配合的能力、变革创新的能力,以便予以配合相得益彰。

任何期望在高度变化的环境中生存、发展与壮大的企业都需要学习建立团队的技巧。任何行业都不例外,如要寻求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必须正视如下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

在不同类型的团队建设中,高层管理团队(TMT,TopManagementTeam)是最为关键的。高层管理团队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球企业领导者的重视,并且成为西方组织行为研究的一个热点。

著名的80/20原则(帕累托原则)认为20%的少数往往占有80%的财富或者发挥80%的作用力。按100%员工都在不足层次的团队担任不同角色的理论而言,在企业里,高层管理团队就是这20%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提高管理管理团队的水平,才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营绩效。

进入二十一世纪这个信息化经济时代,面临充分市场化的竞争和与国际接轨,竞争会更加激烈和残酷,企业生存的难度更加提高。现代企业高层管理团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领导班子),对于企业的成败兴衰,甚至生死存亡,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究其原因是:

(一)责任重大。他们在企业中扮演核心的角色,负责制定企业战略和重大问题的决策。

(二)任务特殊。他们的工作涉及面广,有很强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

(三)举足轻重。他们的好坏对于企业发展的影响非常大,往往大于CEO个人素质的影响力。管理学上说过,一只狮子带领的群羊会比一只绵羊带领的群狮更具备战斗力,因此,全球企业领导者越来越致力于培养叱咤风云的雄狮,期望他能带领企业披荆斩棘、所向披靡。

承担如此重任,高层管理团队的成员作为个体,应当是出类拔萃的精英,他们必须具有由自己承担群体苦难与重大责任的能力,必须具有以恭谦待人行为所建立起来的而不仅仅是依靠法定职位来维持的领导权威,必须具有市场竞争意识而且熟悉和掌握现代企业制度经营管理的职业才能。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必须解放,观念必须创新。高层管理团队更应如此。 中国古代有一警句,叫“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世界现代著名企业微软的首领比尔。盖茨反复向员工强调:“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意在使员工保持创新的紧迫感。英特尔公司的葛洛夫也有一句名言,即“惟有忧患意识,才能永远长存”,英特尔公司在发展中一直战战兢兢,不敢有丝毫懈怠。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危机理念赋予这些企业一种创新的紧迫感和敏锐性,使企业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新能力。高层管理团队要率领企业持续发展,首先必须有危机感和创新观念。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打破墨守陈规、固步自封的旧思维,抢占先机,占领时代的制高点。

由于我国历史上经历了长期的封建社会,封建家长制的领导观念,至今在许多企业中,仍奉行“只要手中握有职权,就有影响力,就可以当好领导”的观点。著名的管理学家巴纳德(C.l.Barnard)早就严厉批判过这种认为“有权就能领导”的观点,把其称之为“权力授予论”,并提出应当确立“权力接受论”。现代管理学认为,部属的积极性,至少40%要靠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来调动。人们把企业家的“非权力影响力”称为企业家的第七层境界。现代企业家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统领各层面员工的秘诀,关键的是令人慑服的影响力和令人钦佩的魅力,而不是令人生畏的权力。事实证明,领导魅力在实现领导

职能的过程中越来越发挥出重要作用,现代的领导观公式应当是:领导=权力+威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权威。

个人修炼是基础,团队修炼是融合,必须兼容并蓄。高层管理团队的建设更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同舟共济,荣辱与共。团队既然是集体,就难免有不同观点和性格,关键在于如何在目标一致的前提下,求大同存小异,相互谅解,相互支持,相互协同。高层管理团队也不例外,个体之间总有差异,有的人雷厉风行,说干就干;有的人纵横比较,办事稳重;有的人个性较强,直言不讳。为了搞好团结,就一定要强调作为企业领导层同舟共济团结一致的重要性。高层管理团队成员彼此之间既坦然相见,尊重对方,不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二是公字至上,乐于奉献。是不是把企业、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是衡量一个管理者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高层管理团队的成员,都要清楚自己的一言一行,对于员工的影响力。要深刻认识到:有德无能者掌管企业,固然是企业的悲哀,而有能无德者掌管企业,则是企业的灾难。面对激烈的竞争,企业要有一批公字至上、乐于奉献的管理者,有了这样的群体,企业才能与时俱进。

三是追求完美,敢为人先。由于事物不断发展,追求完美就是不断前进的过程。原本优秀的人或原本优秀的企业,追求完美就是要不断地否定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四是制度管人,公平公正。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代企业高层管理团队不仅要依照国家的法律法令,并结合企业的实际组织规章制度的建立,更要率先执行。公司必须确立“以制度管人”的原则,制度一旦形成,就必须严格执行。

概言之,作为企业高层管理团队一名优秀成员,他应既是叱咤风云统领千军万马的统帅,又是仁爱宽厚亲切随和的凡人;应既是智谋天下的企业家,又是谦逊好学的求索者;应既是令行禁止的表率,又是勇于负责的志士。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我们面临的是从物质经济型向信息知识型转化的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倾力培养员工浓厚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其创造性思维能力,打造高度柔性、横向网络、符合人性、能持续创新发展的学习型企业。

在创建学习型组织过程中,领导发挥的作用和新角色的转换,是企业迈向学习型企业过程中的重要保障。如何创建学习型企业,我认为应该做到这几点:

一是率先学习,不甘落伍。高层管理团队应认识到,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里,经验主义已越来越行不通,只有自我加压,自我超越,努力学习,不断提高,使自己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管理知识、全新的观念,机智的应变能力,建立博学多识的基础,才能厚积而薄发,才能形成竞争优势,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二是正面宣传,确立企业人才观。新世纪充分市场化的竞争,WTO及与国际接轨,信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知识、智能的竞争会越来越表面化,这一切,预示了企业间竞争的残酷及企业生存难度的质变。企业要持续发展,需要从心理、思想和行为方式上实现由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

三是转变思想,树立全新学习观念。如何使员工转变观念,认识学习知识对提高综合技能的重要性呢?不能简单地指责员工,而应正面引导。要让员工明白,学习不仅是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运用知识的能力,提升创新能力,从而促进个人成长和企业发展。

高层管理团队要成为执行的模范,任何组织的真正作用在于发挥其效能,而不是摆设和做秀。高层管理团队主要从事决策性、战略性、综合性的管理工作。有的管理学家认为,一个企业的成功,30%靠策略,40%要靠执行。IBM总裁鲁.郭士纳认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和管理者应该具备三个基本特征;明确的业务核心、卓越的执行力和优秀的领导能力。”中国的评论家更坦言:“我国绝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仅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绝不缺少各类规章制度,缺少的仅是对规章制度不折不扣的执行。”的确,无数企业的案例证明,执行力强弱是企业管理成败的关键。因为,管理者不仅仅是策略的谋划和制定者,更重要的应该是实施和完成策略的倡导者、鼓动者、执行者。

总而言之,构建一个强有力的高层管理团队,就是要让每一高层团队个体都要努力去做到敢于创新、勇于修炼、勤于学习、精干执行,这样才能形成一个高风亮节、出类拔萃、深谋远虑、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团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三立培训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水利局的整改报告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