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衔接教学研究论文

2022-04-26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化学衔接教学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历年高考题中离子反应属于高频考点,也是高中生化學学习的重点与难点。本文分析在高中一年级化学中的离子反应与初中化学复分解反应有关衔接问题。

化学衔接教学研究论文 篇1:

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研究

摘要:复分解反应是四个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有着一定的地位,教师要将这一知识点讲深讲透,使学生建立全面的化学反应观念。文章就初高中复分解反应的知识呈现与衔接教学作了有关阐述,以期对一线教师的教学有所启示。

关键词:学生中心;复分解反应;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 .issn.1008-0546.2019.09.003

一、前言

《國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2020年)》提出“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抓住课堂上的45分钟,紧紧围绕这节课的主题展开教学,因此,教师在课前就要“精备,应对复杂课堂”,做好备内容,备学生,备方法,将一节课的各环节做到了然于胸,以便课堂上如鱼得水,收放自如。“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1],还需要教师能够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好引导,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眼动,手动,思想动,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激情课堂中,达到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复分解反应的要求是:“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能用于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2]。”有关复分解反应的要求,相对来说比较低,也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现状。但是,如果教师在讲解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只是照本宣科,学生对此概念的理解就会比较浅显,对后续的学习也会造成障碍。所以,在初中阶段,讲解复分解反应的时候,要做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为学生进入高中阶段进一步学习化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初、高中化学教材中复分解反应内容的比较

1.-个版本教材中复分解反应内容呈现

初中化学三个主流版本(鲁教版、人教版、沪教版)中复分解反应的内容比较,见表l[3-5]。

2.苏教版高中教材中复分解反应内容呈现

纵览高中化学教材,有关复分解反应的内容,则要比初中阶段的内容详细得多,现以苏教版高中教材为例,列出有关复分解反应的内容见表2[6]。

3.初高中教材中复分解反应内容比较

(1)知识呈现的内容不同

由于考虑初高中学生所处年龄段的不同、其心智与理解能力的差异,导致初高中的知识呈现的内容有较大的差异。初中化学教材主流的三个版本中,对复分解反应的知识,都是停留在一个定义、一个实质或反应条件;而高中化学教材,所呈现的知识就比较广泛,从发生复分解反应的范围,到实质、离子反应、电解质、电离等概念,都一一呈现,让学生对复分解反应的学习更为全面。

(2)知识挖掘的深度不同

三个版本的初中化学教材,只是对复分解反应的定义进行了阐述,对复分解反应的形式进行了描述,对学生的要求只是停留在初步认识阶段。而高中化学教材,则要求学生“能通过实验证明水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平衡,能从电离、离子反应、化学平衡的角度分析溶液的性质”[7],这个要求就比初中化学更深入了。

(3)知识考查的能力不同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提升学生有关物质结构的基本认识,深入认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8]。”要求学生在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等方面有所提升,显然,在学生能力方面比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就高多了。

三、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初高中衔接教学策略

1.利用首因效应,强化概念教学

“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简单来说就是‘先人为主’。一般来说,最初印象一旦形成,要改变它就不那么容易了,即使后来的印象与最初的印象有差距,很多时候我们会自然地服从于最初印象[9]。”利用首因效应的心理规律,在讲解复分解反应的过程中,要把概念讲透彻了,强调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往往是酸碱盐之间在水溶液中发生的离子交换,还要生成沉淀、气体或水;这里的沉淀,可以结合教材附录“部分常见物质的溶解性表”,识记初中常见的几种沉淀:BaSO4、BaC03、CaC03、Mg(OH)2、Al(OH)3、Fe(OH)2、Fe( OH)3、Cu(OH)2、AgCl这九种沉淀;复分解反应生成的气体,初中阶段主要是NH3和C02两种。同时,介绍电离的概念,说明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介绍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比如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的反应,其反应见图1。

2.重视情境再现,引导探究教学

鲁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先是在讲解酸的化学性质时,定义了复分解反应,然后到纯碱的性质时才讨论复分解反应的实质,这时候,我们可以再现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情境,让学生重回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强化定义的教学,再深入学习复分解反应的实质。于是可以进入附录“部分常见物质的溶解性表”,分析不同的阴阳离子组合成的酸、碱、盐的溶解性,说明阴阳离子重新组合形成沉淀、气体或水的相关情况,学生对复分解反应的实质也就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3.联系三重表征,细化内容教学

张丙香、毕华林教授将三重表征界定为,“具体是指宏观表征、微观表征和符号表征“们。”初中化学有关复分解反应的教学,教师可以联系三重表征,细化内容教学。首先,从宏观角度阐述复分解反应,强调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其次,从微观角度分析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学习部分常见物质的溶解性表,深入理解复分解反应的概念。然后,从离子反应的微观角度,探索复分解反应的机理,从而将学习推向纵深。

4.抓实讲练结合,反馈知识教学

针对复分解反应,教师联系三重表征,将知识进行梳理,学生掌握得如何呢?教师还要设计相关的习题,反馈学习的效果。在练习阶段,教师可以出示如下习题: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

(2)判断下列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能发生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不能反应的说明理由。

Ca(OH)2+Na2C03; NaCl+Cu(OH)2。

(3)下列离子能在pH=2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

A. SO2-、Fe3+、Na+、OH-

B.K+、SO2-、Cu2+、N03

C.CL、K+、SO2-、Na+

D.Ca2+、CL、C03-、Na+

(4)可以把KCl、BaCl2、NaOH三种无色溶液一次区别开的试剂是

( )

A. Na2S04

B.Na2C03

C.CuS04

D.H2S04

(5)某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氯化镁、碳酸钙、硫酸铜、碳酸钾和硝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现进行以下实验:①将该混合物放入足量水中,得无色透明溶液;②向①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③在上述①的溶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据上可推断原混合物中肯定有____,肯定沒有____,可能有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实验中肯定发生的反应_______ 。

通过以上有梯度的习题进行训练,从不同的角度考查学生对复分解反应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邱长永.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也谈构建初中化学生态课堂的高效性策略[J].化学教与学,2014(2):44-4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10

[3]毕华林,卢巍.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8:4-46

[4]王晶,郑长龙,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72-78

[5]王祖浩,王磊.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52-60

[6]王祖浩.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15-55

[7][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29-31

[9]钱红云.教育中“首因效应”的利与弊[J].江苏教育,2018(4):64

[10]张丙香,毕华林.化学三重表征的界定及其关系分析[J].化学教育,2013(3):8-11

作者:邱长永

化学衔接教学研究论文 篇2:

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研究

【摘要】历年高考题中离子反应属于高频考点,也是高中生化學学习的重点与难点。本文分析在高中一年级化学中的离子反应与初中化学复分解反应有关衔接问题。

【关键词】离子反应;复分解反应;衔接问题

前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抓住课堂上的45分钟,紧紧围绕这节课的主题展开教学,因此,教师在课前就要“精备,应对复杂课堂”,做好备内容,备学生,备方法,将一节课的各环节做到了然于胸,以便课堂上如鱼得水,收放自如。“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1],还需要教师能够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好引导,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眼动,手动,思想动,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激情课堂中,达到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复分解反应的要求是:“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能用于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有关复分解反应的要求,相对来说比较低,也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现状。但是,如果教师在讲解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只是照本宣科,学生对此概念的理解就会比较浅显,对后续的学习也会造成障碍。所以,在初中阶段,讲解复分解反应的时候,要做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为学生进入高中阶段进一步学习化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初三化学复分解反应教学现状分析

(一)初三化学教材大纲中复分解反应内容。有关酸碱盐的反应中[3],从生成物情况来说,学生已接触过生成水的反应(中和反应)和生成气体的反应,尚缺生成沉淀的反应,为了引出复分解反应的概念,教材特意安排了演示实验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沉淀的内容来强化复分解反应的概念,进而用讨论的方式归纳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达到利用必要的信息(如溶解性表)来应用复分解发生的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二)初中化学复分解反应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题时,对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认识学生很容易理解并掌握区分和判断某个化学反应是不是属于复分解反应,但是让学生判断给定的两种物质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时,学生感到非常困难。为了突破学生学习瓶颈,通常我们要求学生先判断给定的两种物质属于酸、碱或盐,其次,根据溶解性表或根据中和反应生成水或根据碳酸盐与酸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最后通过复分解反应类型写出产物。对于从反应物方面的讨论,在初中阶段不作要求。

二、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初高中衔接教学策略

(一)利用首因效应,强化概念教学。“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简单来说就是‘先入为主’。一般来说,最初印象一旦形成,要改变它就不那么容易了,即使后来的印象与最初的印象有差距,很多时候我们会自然地服从于最初印象。”利用首因效应的心理规律,在讲解复分解反应的过程中,要把概念讲透彻了,强调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往往是酸碱盐之间在水溶液中发生的离子交换,还要生成沉淀、气体或水;这里的沉淀,可以结合教材附录“部分常见物质的溶解性表”,识记初中常见的几种沉淀:BaSO4、BaCO3、CaCO3、Mg(OH)2、Al(OH)3、Fe(OH)2、Fe(OH)3、Cu(OH)2、AgCl这九种沉淀;复分解反应生成的气体,初中阶段主要是NH3和CO2两种。同时,介绍电离的概念,说明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介绍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比如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的反应,其反应见图1。

(二)重视情境再现,引导探究教学。初中化学教材中,先是在讲解酸的化学性质时,定义了复分解反应,然后到纯碱的性质时才讨论复分解反应的实质,这时候,我们可以再现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情境,让学生重回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强化定义的教学,再深入学习复分解反应的实质。于是可以进入附录“部分常见物质的溶解性表”,分析不同的阴阳离子组合成的酸、碱、盐的溶解性,说明阴阳离子重新组合形成沉淀、气体或水的相关情况,学生对复分解反应的实质也就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三)抓实讲练结合,反馈知识教学。针对复分解反应,教师联系三重表征,将知识进行梳理,学生掌握得如何呢?教师还要设计相关的习题,反馈学习的效果。在练习阶段,教师可以出示如下习题:(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2)判断下列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能发生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不能反应的说明理由。(3)某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氯化镁、碳酸钙、硫酸铜、碳酸钾和硝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现进行以下实验:①将该混合物放入足量水中,得无色透明溶液;②向①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③在上述①的溶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据上可推断原混合物中肯定有____,肯定没有____,可能有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实验中肯定发生的反应。

总之,结合教材课程核心素养要求,提出离子反应教学的注意点:要把握好教学要求,全面解读教材,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切忌要求过高过急,克服随意扩展延伸,用大量练习代替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弊病。

参考文献:

[1]倪继光,曹右娟.初中化学酸碱盐部分教学探微[J].华夏教师,2019(09):32.

[2]叶舒妍.复分解反应的学习困难及教学建议[J].亚太教育,2016(10):92.

作者:凌雪梅

化学衔接教学研究论文 篇3:

高中化学与大学有机化学的衔接教学研究

摘 要:迎合当前有机化学教学现状,通过问卷调查总结高中化学与大学有机化学衔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各类先进理论的指引,结合调查数据提出衔接策略,避免两者之间出现过大脱节,以期能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为高效,保持求知热情,为各学科的衔接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衔接教学;有机化学;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有机化学在整个化学教育框架中具有“启发性”及“铺垫性”作用,且课程难度相对较高,对学生学习性及发散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致很多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未能详尽认识到个体差异性,未能令学生真正体味到学科中蕴含的趣味,单纯以完成教学目标为主要目的,很难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一、有机化学教学现状

1.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成效不容乐观

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未能充分感受有机化学所蕴含的广博知识及思想火花碰撞所带来的乐趣,甚至心存抵触情绪。这种心态对学生后续学习是非常不利的,究其原因,并非学生执意如此或是基础太差难以领悟,而是教学方式乃至思路存在不足。

2.教师有机化学教学设计与实施缺乏与时俱进的突破

随着社会迅猛发展,有机化学学科中的实质内容并没有与时俱进,甚至与若干年前的内容基本是一致的,然而在此情况下,社会却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该情况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策略方面与时俱进,借助最先进的理念抓住学生的兴趣,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现实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弊端主要表现在:(1)教学过程本末倒置,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沟通不畅很难形成真正具有启发性的交流;未能充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诸多方面限制了思维创新。(2)教学内容缺乏变动,很难实现与时俱进的突破;忽视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无法有效衔接;知识传授相对肤浅,未能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3)教学评价过于单一,分数成为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忽视了过程乃至思维方式培养的重要性。

二、有机化学衔接教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1.系统理论与理解性学习研究

衔接是客观存在的,应将其看成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来考虑。大学有机化学是对高中化学的进一步拓展和外延,二者的衔接应基于教育的阶段性特征和整体性特征,结合学生整体信息的需求,从教学目标、过程、内容、方法及评价等各个方面改善衔接教学现状。

聚焦于理解性学习的教学研究成果表明,通过七个途径可以实现理解,有六项指标可以表明理解,分别是:解释、释义、运用、洞察、移情以及自我认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有机化学的教学内容和评价方案进行新的构建,帮助学生从一知半解的学习状态中走出来。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教育教学要依据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低级到高级。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高中生学习新的抽象概念和规则时,在某些达不到的领域往往需要具体经验的支持。教学不仅要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还要能够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年龄阶段学生的特殊兴趣和需求,提出不同的教学任务,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做好各个阶段教学工作的衔接。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经验与新知识的衔接,不可过于突兀地直接灌输新概念,应该循序渐进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整合与完善。教学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注重引导与沟通的重要性,主动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在教学评价时,教师也要注意方式的多元化,以防出现偏颇,注意对学生自主建构水平的评价,而非单纯依靠分数进行单一化的衡量。

4.最近发展区理论

衔接教学实质为借助教师的引导,将学生的潜能充分激发,使其通过自身的感悟及努力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并探索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于每位学生而言,一旦探索到了“最近发展区”,就极有可能结合实际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意识到学生间的差异性与独特性,在学生已有水平的基础之上设置课堂教学,使学生通过合作达成相应的学习目标,而不至于使他们感到很容易或很困难。

三、有机化学衔接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有机化学学习,培养创新意识、探究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必不可少,笔者以西安市某大学本科二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发放关于有机化学衔接教学现状的调查问卷,深入了解与分析当前高中化学与大学有机化学衔接教学的现状。本次发放问卷调查总数309份,收回的有效问卷为301份,问卷回收率为97.41%。根据问卷调查统计的结果及分析,发现确实有一些问题存在于当前有机化学的衔接教学中:(1)教学过程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师生互动少,学生并未真正地参与学习、独立思考,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束缚了学生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2)教学内容偏向于针对性地传授知识,忽视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未能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和思考,没有很好地开发和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未充分利用有机化学自身的学科特点。例如,结合化学实验加深学生对物质性质或化学反应的理解;利用各种模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等。(4)教学评价的方式过于局限,常常将考试的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学习的主要标准,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形成性评价,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能力培养。

四、有机化学衔接教学的设计原则

为使有机化学衔接教学过程更为科学、合理,需进行优化设计,以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设计过程需要以系统的方法和思想从两方面进行分析:即教学的需求和实施的过程,同时根据教学目标探索教学过程中的诸要素,对教学采用的策略及媒体进行设计组合。

1.衔接方式

当前衔接教学主要有两种方式:单立式衔接与嵌入式衔接。单立式衔接即单独开设一门衔接性课程或一段衔接性教学内容,难度介于目标课程与衔接课程之间,使学生在开始正式学习前对已有基础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初步具备学习新课程的能力。嵌入式衔接即在每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总是先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在此基础上学习新课程。本文提倡嵌入式衔接教学,可分散学生已有知识的调用与复习时机,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2.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

核心概念建构体现在教学内容上就是应当有所侧重地选取教学内容并围绕学科核心概念展开,以具体事实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针对有机化学课程,学生对核心概念原理的建构应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聚焦点,选取关键性的概念原理对学生学习产生持久性的影响并表现出一定的迁移作用。

理解性学习理论提出了表明理解的六项指标,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就是致力于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教师在设计有机化学教学目标时,必须以系统观点为指导,从整体、有序、动态的观念来出发考查有机化学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作用、功能间的相互关系,使教学目标在行为、认知、情感等方面都更适合学生的发展,促使学生在灵活运用知识的层次上达到理解性学习水平。

3.教学思路与教学活动

教学设计要有科学的思想和清晰的思路,应将教学过程的主线确立为“情境—问题—探究—发现—整合”,在课前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认真寻找其“最近发展区”,为学生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利用问题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在多样化信息资料的辅助下展开探究,从多个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对比与整合,通过交流讨论与相互评价得出结论,搭建新知识平台。

教学活动过程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其能动性,正确把握教师的角色及学生的地位,尊重每个学生并提供平等的机会,建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和谐平等的关系,促使学生在共同合作中进行自我知识建构,掌握知识本身的同时也能从中进行反思,学会如何正确学习。

五、有机化学衔接教学的实施策略

1.课前研究教材,做好知识衔接

余立先生认为,教学应先于发展,从实际情况出发掌握每个学生现有及潜在的发展水平,明确其“最近发展区”,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规划可激发学生潜能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体现在有机化学教学中,教师课前“备教材”的同时更要“备学生”,对教材内容和结构进行细致研究,基于学生由简单至复杂、由抽象至具体、由低级至高级的思维与认知发展规律,设置科学的教学目标,促使学生自我建构知识体系,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2.改善课堂教学策略,优化衔接教学效果

传统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仍以讲授式为主,辅以媒体教学,较少引入其他教学策略,明显缺点便是教师始终为课堂的主体而非主导,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师生互动过少致使学生不能独立思考、主动参与,对始终如一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缺乏兴趣,依赖于教师的讲授而很少主动探究,其思维发展及学习能力深受束缚。为此,本文建议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如自主学习式、合作探究式、思维导图式等,改善有机化学教学现状,优化衔接教学效果。

3.实施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并存策略

教学评价应适应于每个学生的发展,终结性评价仍为当前化学教学过程的主要评价方式,单纯以检查、测试等考核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明显存在弊端。本文倡导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手段,使终结性与形成性评价策略并存,依据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灵活采取不同的教学评价策略,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进行综合考查,促进学生多向发展,最终达到个性的全面协调。

4.重塑学生自信心,开发个体最佳学习方案

建构主义理论指出,知识获取过程是学习者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借助外界手段主动构建具有一定个人意义的新经验。当今社会极力倡导“终身教育”理念,要求每个人必须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布鲁纳认为,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任意课程时得心应手。因此,教师应注重学生自学能力与学习习惯的培养,在学习方法和逻辑思维方面给予指导,帮助学生重塑学习信心,同时开发适合个体的最佳学习方案,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有机化学。

参考文献:

[1]文华.高等教育系统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吕林海,王爱芬.理解性学习与教学的思想源起与内涵论争[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8(3):53-57.

[3]陈瑞芳,郑丽君.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当代教育教学的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7(5):44-45.

[4]杨维东,贾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述评[J].理论导刊,2011(5):77-80.

[5]陈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J].学术交流,2007(3).

[6]何善亮.最近发展区的多重解读及其教育蕴涵[J].教育学报,2007,3(4):29-34.

[7]李德前.优化教学设计:构建高效化学课堂[J].化学教学,2011(2):23-25.

[8]李森.现代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9]王秀慧.现代课程理念背景下大学师生的主体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

[10]余立.教育衔接若干问题研究[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11]剑萍.大学教学论[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编辑 薄跃华

作者:李向东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职业中专会计教学论文下一篇:语文优化创新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