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资金配置权行分析论文

2022-04-11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商业银行资金配置权行分析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通过对差额资金管理和全额资金管理模式进行比较分析表明,全额资金管理能够有效实现资金集中统一管理,业务经营统一引导,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统一管理,有利于充分发挥银行的整体性和规模效应,因此,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银行采用。但全额资金管理可能导致权力向总行集中,从而会对分行的积极性、灵活性等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收权与授权有机结合或许是一种比较合适的方式。

商业银行资金配置权行分析论文 篇1:

企业内部银行实践探索

一、引言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为实现资金集约经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效率,强化内部经济责任考核,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借鉴商业银行管理实践,建立内部银行统筹资金运作,以协助实现企业整体战略。

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和业务领域的拓展,部分企业内部管理日渐表现出专业化、集团化的特点,需要建立内部银行进行资金管理。企业内部银行模拟商业银行运作模式,以向各责任中心(下属分子公司,下同)归集、分配和核算资金为手段,通过资金专业化运作和管控,在降低财务风险的同时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进而达到推进实现企业整体战略和绩效考核科学化合理化的目标,但是内部银行在运行过程中尚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内部银行,最早被称作厂内银行,是企业参照西方管理会计中责任中心概念,在企业内部设置的资金管理和分配机构,通过责、权、利的划分,将企业内部下属各责任中心的自有资金和来自外部的融资集中起来,模拟银行操作,借助结算、信贷、利率等经济杠杆手段,统筹运作。内部银行的主要职能是将企业集团资金资源集中起来,通过减少各责任中心资金占用,调剂彼此资金余缺,加速资金周转,分清相互间的经济责任,实现目标成本管理和内部经济责任制考核。本文阐述了企业内部银行的内涵与职能,分析了内部银行的一般运行模式和优势,深入剖析了内部银行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

二、企业内部银行模式与优势

内部银行一般以内部银行支票作为结算手段,按照市场化等价交换原则操作,通过产品服务买卖的结算,计算成本和盈亏。

1.企业内部银行一般运行模式。

现实中因企业建立内部银行的目的不同,其运行模式侧重点也不同,据此可分为以责任核算为主和以资金结算为主两种形式。前者是以盈亏考核为目的,强化责任核算,落实企业经济责任制;后者以实现企业内部经济往来结算为目的,通过资金存贷管理达到资金的集约使用。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和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SAP(Systems Application and Products in Data processing 系统应用与产品的数据处理)等信息化手段的使用推广,从实现集聚经营和提高效率角度出发,企业内部银行运行模式也越来越多地体现出责任核算和资金结算相互融合、相互借鉴的态势。

2.内部银行的优势。

内部银行站在集团公司角度,与各责任中心直接与外部银行合作不同,其在节约资金成本、提高整体融资谈判能力、控制资金风险、科学配置企业资源等方面具有外部银行不可替代的优势。

(1)内部银行的专业化分工,有助于提升企业资金管控水平。内部银行将资金结算、信贷职能从日常设置的财务部门职责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资金管理,通过岗位职能分工,既可以解决内部企业资金过于分散、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又可以整合企业内部资金,减少企业多头开户,降低账户的分散管理风险。

(2)内部银行通过对票据往来的审查监督,有助于企业内部监督和协调。内部银行在为各责任中心办理经济业务过程中,可以通过对票据往来的审查监督,检查财务结算制度的落实和执行情况,维护财经纪律,并根据月度资金计划和流动资金定额,作出存流量分析,及时与各责任中心反馈协调。对于出现超出定额或超出账期的现象加收该部分资金的占用息,并予以督促整改,将资金管理与经济责任制相挂钩,根据绩效指标考核结果进行奖惩,引导各责任中心明确自身担负的责任,提升绩效评价质量。

三、企业内部银行存在的问题

内部银行毕竟是企业内设机构,不同于法律意义的市场化独立运作主体,在实施企业内部市场化进程中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产生出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1.内部银行在企业中的地位、角色与其职能不匹配。

一方面,现实中由于国家法规和管控体制的约束,内部银行的组织架构设计更多地依附于现有的财务部门,仅作为财务部门内设的资金中心来进行管理。有的企业虽然名义上单独设置了内部银行,但其负责人也往往由财务部门负责人兼任,这看起来方便了管理,但并没有体现内部银行职能的核心作用,相反容易造成内部银行就是收划款机构、收息中心的印象。另一方面,内部银行在自身运作中又更多地将经营视线放在企业内部,只考虑资金的分配、结算及利息的计提,不能站在战略高度谋划资金资源总体配置,人为限制了自己角色的发挥,有违内部银行设立的初衷。

2.内部银行资金定额的核定缺乏科学性和灵活性。

尤其是运用“单轨制”管理的企业,通常将年度目标经济责任状中可以动用的资金总额指标简单地核定为资金定额,采取总额化管理,没有科学合理地划分各项资金定额占比,没有考虑行业、季节和市场等因素变化带来的结构性影响,造成实际执行中出现流动资金定额过高或过低,或流动资金定额与固定资金定额不匹配的现象;还有部分内部银行将资金定额等同于可借出资金总额,定额设置过于僵化单一,简单认为只要责任中心总额不超支就行,而对于资金出现长期大额溢余时则放任自流,不能随时根据经营情况变化予以增减定额。

3.内部资金利率调整滞后,利率级差不大。

资金都是有价格的,企业内部银行作为资金价格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资金池的监管人,需要时刻关注池中水容量的变化,并根据资金来源不同和流动性高低随时拨付或补充。而调节蓄水量最主要的杠杆就是资金利率。

当前内部银行中普遍存在利率调整的滞后性和缺乏产业导向的前瞻性,不能根据外部银行间市场和宏观金融政策变换及时调整利率水平,造成资金要么过多,要么过少。如2015年央行五次调低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市场间流动性相对较为宽松,但部分内部银行利率管理中未能应及时对此作出反应,造成责任中心产品成本相对较高,影响了其向内部银行拆借的积极性。从利率级距划分上来看,内部银行受制于金融背景专业人员的短缺,缺乏对责任中心相关产业和行业经营的分析研判,不能针对性地按照各行业责任中心特点拉开资金利率差距,资金价格一刀切,过于强调利率的刚性管理,忽视了责任中心个性化要求。

4.内部资金分配尚不能满足需求的现象依然存在。

主要表现为内部银行在汇聚企业闲置和零散资金时措施得力,效率较高,但在责任中心面临市场急需资金支持时,服务相对较慢,反馈时间较长。究其原因,一是内部银行资金安全存量留存不足;二是内部银行缺乏统筹规划,资金投放更多地表现出年初或季度、月度开始时放款过猛,造成时间性额度分配紧张,均衡性差;三是内部银行在对外融资受限或外部贷款需要审批等待时,没有明确、详细可行的应急方案,不能及时解决责任中心拓展业务的迫切性。

5.内部银行考核指标不完善。

目前内部银行对责任中心的考核只限于每年存贷款总额是否完成,资金成本是否控制在限定范围内,而对于资金运用效率和安全性缺乏考核,且从整体上看内部银行考核指标过于单一,过于强调效益指标,忽视管理指标,过于强调定量指标,缺乏定性指标,没能体现内部银行在企业战略实施中的统驭性作用。

四、企业内部银行完善的对策建议

企业内部银行的完善和加强,可以更好地提升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完善企业内部核算体系,全面加强企业内部的核算与管理工作,确保企业内部运行的高效、有序,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1.从战略高度重新定位内部银行在企业中的地位。

(1)充分体现内部银行在企业中金融资源配置中心的作用。内部银行地位的提高需要站在全集团资源配置角度进行考虑。资金是企业的血液,“现金为王”的观念不能仅仅体现在企业口号中,而应深入到企业文化和制度中,这就需要企业从治理层到经营层重视内部银行的地位,从制度完善和组织保障上促进其作用的发挥,提高其资金监管的权威性。

(2)重新梳理内部银行职能,反映企业战略要求。内部银行首先是企业的内部银行,其存贷款、结算和服务都应紧紧围绕各责任中心业务进行,其经营行为也应体现企业集团战略发展要求,要有进有退,有重点有目标。首先内部银行应从宏观上加强对企业发展方向的研究和理解,积极参与战略的制定,重视每一年度的集团财务预算的变化、分解和落实,关注各责任中心资金重点投资方向,包括其固定资产投向、营销规模和产业转型方向的变化,把握其盈利模式和资产账期变化的特点等,进而专门有针对地设计、整合其资金流管控模式。其次从制度和流程层面上鼓励、支持和引导内部银行员工开展调研,深入各责任中心现场,了解其经营个性化需求和面临的资金缺口,提前做到对未来资金总体规模心中有数,在保证资金安全储备量的基础上,优化存贷量规模,实时保持合理结构和相应弹性。最后应加强与外部合作银行的沟通,将各责任中心销售账户统一化,开展内部挖潜,横向协调,相互调节彼此间溢缺,借助银行先进的资金结算系统缩短在途时间,提高资金归集投放效率。必要时可与银行合作建立票据池,进行托管质押服务,尽快变现,减少资金的占用量。

2.切实解决内部银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发挥资金价格杠杆作用,确定差别资金定额和利率。内部银行应根据不同的责任主体核定不同的资金定额和财务收支计划,同时建立不同等级的利率,拉开级距,使各个责任中心真正成为责、权、利的承担者。如对于成本费用中心可以主要根据其年度预算中可控成本费用予以核定,利率一般为基准利率;利润中心以可控利润指标作为核心,其资金定额一般根据年度经营预算、资金使用量分布,参照基准利率上浮一定比例予以确定,而投资中心更多的是使用长期资金,需要相对固定的利率价格,可以采取商业银行长期贷款利率予以相应浮动。当然利率等级确定的影响因素较多,如企业战略定位、预算内与预算外资金等,内部银行应综合考虑后决定,但分类管理是大趋势,且应该做到随着国家利率涨跌及时进行相应的市场化调整。

(2)将资金融通与加强会计监管结合起来。内部银行与外部商业银行相比,在企业信息占有数量和质量上具有很大优势,可以通过完善会计核算报表指标开展监管,不应只局限在付息债务预算、融资和担保预算、临时周转资金预算范围内,而应从资金源头上提前介入业务流程,要求各开户责任中心定期提交财务报表并按照规定格式披露资金大额收支流向、资产负债情况和各项质量指标。建议充分运用管理会计中价差与量差分析原理,对消耗定额进行分解,开展对比分析,将实际运行情况与内部银行预算比较,将当期值与往年同期值相比,将重点分析与一般分析相结合,做到分析有深度有广度,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并积极跟踪其事后整改,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随时掌握其财务状况与动态变化,在保证企业整体正常负债水平和降低财务风险基础上,处理好资金收支平衡。

(3)加强对资金效率、资金安全的考核。内部银行的资金属于有偿使用,需要定期进行绩效考核,考核企业资金是否得到了最大限度地使用,所得与所费相比是否合适。内部银行也应像商业银行一样,通过信用等级评估,建立资金运用效率指标来对责任中心进行评价,强化不良资金清收,督促贷款及时归还。在实践中可以增加每单位资金投入产出率,净营运资金新增效益比,固定资产投资年度是否达到形象进度比等指标来进行。资金安全程度的高低可以采用应收账款呆滞评级,不良或超货龄存货占比等定量指标,并结合专家打分法等定性方法来进行。

(4)降低运作风险,开展定期审计。内部银行的职能决定了其是个高风险的部门,涉及内外两个风险源,具体包括信用风险、流动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如果运作不规范,轻则导致企业内部资金资源浪费或失控,重则造成融投资功能丧失。因此,应建立以风险导向为基础的内部控制体系,严格按照规定流程操作和核算,做好收放款环节的风险评估和监测,每年开展定期审计和专项审计。

(5)提高内部银行人员素质,建立多梯队跨专业人才库。按照国家的“十三五”规划对产业结构布局的要求,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企业内部银行也应以此为契机,优化人员结构,培养一支熟悉金融产业和经济政策的高素质队伍。具体体现在明确人员职责分工,岗位设置向一线倾斜,在保持结算员、计划调度员岗位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行业分析师、贷后监督员等岗位,实现全业务全过程在岗位职能上的全覆盖。通过专业培训和定向培养、校企合作等多种方式,完善在职人员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形成多层次跨专业的人才储备。

内部银行作为企业的资金配置中心,为企业实现资金集约经营,通过资金杠杆引导责任中心产业投向,促使企业人、财、物和信息资源的相互融合,提高资金利用的效益和效率。内部银行在节约资金成本、科学配置企业资金资源等方面具有外部银行不可替代的优势。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建立内部银行,统筹资金运作,以协助实现企业整体战略。

作者:侯建

商业银行资金配置权行分析论文 篇2: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

摘要:通过对差额资金管理和全额资金管理模式进行比较分析表明,全额资金管理能够有效实现资金集中统一管理,业务经营统一引导,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统一管理,有利于充分发挥银行的整体性和规模效应,因此,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银行采用。但全额资金管理可能导致权力向总行集中,从而会对分行的积极性、灵活性等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收权与授权有机结合或许是一种比较合适的方式。

关键词:商业银行;差额资金管理;全额资金管理

文献标志码:A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的流动变成了信息的流动,为了充分提高资金效率,必须建立合理而有效的资金管理模式。我国商业银行的资金管理模式由计划经济时期的统收统支的管理模式,过渡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差额资金管理模式,近年来,则纷纷引入全额资金管理模式。

一、商业银行资金管理模式的发展演变

现代商业银行普遍实行总分行管理体制,分行在总行的授权范围内开展经营活动。在这种管理体制下,总行对分支行的资金管理模式大体上可分为统收统支管理模式、差额资金管理模式和全额资金管理模式三种。

(一)统收统支管理模式

统收统支管理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资金管理模式,是商业银行在计划经济时期或经济较为单一时期所采用的资金管理模式,与当时的财政收支体制相对应。这种资金管理模式注重总行对分支行的统一凋控和管理。在该模式下,一切存款的运用权全部集中于总行,由总行统筹安排,分支行不能自行支配;一切贷款由总行统一计划,逐级下达,分支行只能在总行下达的指标范围内掌控贷款。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商业银行基本实行的是统收统支的资金管理模式。

统收统支的管理模式适应了计划经济时期国家的总体发展战略,但统收统支管理模式的缺陷也很明显。由于管理过于僵化,分支行几乎没有任何机动权限,自然也没有管好用好资金的积极性,严重影响了资金的灵活调配和资金运用效率。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统收统支的管理模式已基本退出历史舞台。

(二)差额资金管理模式

差额资金管理是指分支行的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首先在内部进行安排和配置,即分支行根据自身资金来源,自主安排资金运用,自求平衡,只有当资金剩余或短缺时才通过上存或下借与上级行发牛资金往来。差额资金管理模式下,分支行资金管理和营运部门独自负责辖区备付金、联行汇差清算、存款准备金、系统内拆借资金、同业拆借等资金运作,差额部分才发生上存、下借行为。

差额资金管理模式吸收了统收统支管理模式的经验教训,具有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优点,因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被我国商业银行普遍采用。

(三)全额资金管理模式

全额资金管理是指通过内部资金转移价格(FTP)将分支行的全部资金来源集中缴存到总行,各分支行的资金需求则由总行全额配置。该模式的特点是资金来源全额集中、资金运用统一调配及转移产品体系分类计价(即根据不同产品,确定不同的FTP)。全额资金管理模式下,分支行的二级缴存、上存、下借、联行往来等内部资金业务不复存在。

全额资金管理关键是全额资金转移的实现。全额资金转移是指商业银行总行资金管理部门(一般是司库部)与各经营单位(包括分行及总行资金营运部门)之间按一定规则全额有偿转移资金,达到核算业务资金成本或收益等目的的一种内部资金管理模式。该模式下,总行与分支行之间进行全额转移资金的价格称为内部资金转移价格(Funds TransferPricing system,简称FTP),即经营单位所有资金来源项目均以对应业务品种的FTP价格全额转移给司库部,并获得相应收益(称为资金价值VOF);经营单位所有资金运用项目所需资金均以相应业务品种的FTP价格全额向司库部购买,并支付相应成本(称为资金成本COF)。

全额资金管理通过对所有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分类计价,实现了资金的统一集中配置、业务经营统一引导、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统一管理等重要目标,因而近年来被国内外先进银行所普遍采用。如兴业银行从2011年开始在全行范围内,全面实行FTP系统;农行在2011年9月成功实现了以总行为资金中心的全额资金管理。

二、差额资金管理VS全额资金管理

(一)差额资金管理与全额资金管理的区别

全额资金管理与差额资金管理有着诸多差异:一是资金管理模式上存在差异。如前文所述,差额资金管理模式下只有资金差额部分才发生上存、下借行为;全额资金模式下,各分支机构的对所有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都通过资金中心进行,实行集中调控、统一配置、收支两条线管理。二是定价方式不同。差额资金管理由分行对产品进行定价;全额资金管理按产品线分类确定FTP价格,每笔资金来源均以该业务的FTP价格全额“卖给”资金管理中心,而每笔资产业务所产生的资金运用,则以该业务的FTP价格向资金管理中心“购买”。三是流动性管理模式不同。差额资金管理模式下,各分支机构负责自身的流动性管理;全额资金管理模式下,全行的流动性管理由资金中心统一负责,从而最大限度地剥离了分支机构的流动性风险。

(二)全额资金管理具有诸多优点,越来越受到青睐

对银行来说,通过全额资金管理,对所有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分类计价,从而实现资金集中统一配置,业务经营统一引导,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统一管理。可以说全额资金管理代表着现代商业银行资金集中管理的发展方向,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国内银行采用。如中国农业银行自2009年开始在总行统一安排下,首先在一级分行层面推行全额资金管理改革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并于2009年10月,实现了一级分行为中心的全额资金集中管理,2011年9月成功实现了以总行为资金中心的全额资金管理。交通银行自2010年起开始推行全额资金管理架构下的资金转移定价体系,并建立起全行一体化的本外币资金管理与营运架构和流程。

全额资金管理有诸多优点:一是可以集中全行的资金来源,实现总行集中管理全行资金,充分发挥总行资金管理的优势和规模效应;二是实现总行对分支机构的控制,防范分支机构的“异常”资金行为,防止出现个别分支机构拖垮全行现象出现(如巴林银行就是被其新加坡分行拖垮);三是有利于实现对全行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的全程监控,实现统筹安排,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定价,传导业务发展战略意图;四是统一进行流动性管理,总行作为清算支付的最后担保人。通过FTP计价转移,各种金融产品的利率风险,从业务经营单位分离出来,全部集中到总行资金中心,由总行统一管理,在规模效应下,经营单位之间的利率风险还可以在银行内部部分对冲,同时有利于形成专业化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团队。简单地说,全额资金管理最重要的表现就是资金权限向总行集中,实现统一对外和规模效应。

三、全额资金管理对商业银行意义重大

全额资金管理使分行的作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全额资金管理是否不利于分行积极性的发挥还有待考察。

(一)全额资金管理使分行的作用发生根本变化

全额资金管理模式下,总行和分行的作用也逐渐发生根本性变化,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分行权限在收缩,总行权限在扩张。

全额资金管理模式下,总行对资金来源统一归集,对资金运用实行统一配置,银行的整体性和一致性表现得更加突出,但分行独立运用资金的权力却大大缩减。在极端情况下,假定清算系统完全高效运转,分行的负债部门吸收存款后直接将资金“卖给”总行司库部,分行的资产部门则直接向总行司库部“购买”资金。这时,分行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独立王国”,分行的各个业务部门变成了总行相应业务部门的延伸,这将使分行行长不再全面负责各项业务,而只是总行在当地的行政代表。这将产生另一个重要问题,即一线业务部门的经理究竟直接向总行的部门经理汇报还是向分行行长汇报,抑或是双重报告?三重报告?但不管怎样,分行的权限将受到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分行的积极性是否比差额资金管理模式下更高,还有待考察,毕竟全额资金管理模式的运行在我国还不到十年的时间。

(二)哪种模式更能激励分行,我们拭目以待

毫无疑问,全额资金管理使银行的统一性、一致性、整体性淋漓尽致地得到体现,总行的资金管理权限越来越大,可以集中统筹资金,有效传导管理层的战略意图,但这种“大总行”的发展思路可能使分行的作用发生根本性改变,甚至对银行整体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一是分行的积极性可能受挫。现代管理理论要求实现激励和协调相统一,总行权限的扩张和分行的积极性却是相互矛盾,全额资金管理模式下,随着总行权限越来越大,分行的积极性可能受挫。

二是分行的灵活性可能受到限制。由于各分行所处的区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各分行掌控的资金规模各异,分行根据自身条件和当地环境,合理管理和营运资金的效益未必低于总行。

三是全额资金管理可能会导致资金流动更加复杂。一线的业务经理可能需要同时向总行司库部汇报、总行部门经理汇报、分行行长汇报,形成双重报告甚至多重报告制度,资金流动可能更加复杂。

四是全额资金管理对司库的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全额资金管理要求司库必须对全行资金头寸做出准确、及时的分析、判断和预测;司库必须根据市场状况,准确、及时地制定和修订资金价格;司库必须全面负责全行的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管理;司库必须根据市场走势和管理层意图科学、合理地配置全行资金。可以说将司库推到了风口浪尖,作为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企业,银行司库将处于中心位置,对司库的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五是全额资金管理可能会导敛总行更加官僚化。全额资金管理对司库根据市场变化和管理层的意图统筹安排资金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到底将全行资金向哪个业务、哪个部门、哪家分行或哪个条线倾斜,这不仅是科学,更是艺术。如果司库能很好地处理,自然会使全行资金效率大幅提升,但如果司库不能较好地实现其职能,可能出现总行的官僚化倾向更加严重,这样影响的将是全行的资金效率而且,很多时候,一线的业务经理往往比坐在总行办公室的管理人员对市场更加敏感。

虽然全额资金管理模式更有利于实现总行对资金的统筹安排,但究竟哪种模式更能激励分行,令额资金管理是否会导致资金流动更复杂,是否会导致总行更官僚化等这些深层次问题,还有待观察,还需时间检验。

(三)收权与授权有机结合或许更有效

在将分行资金管理和营运权限收归总行的同时,适当给予分行一定的资金管理权限或许更能激励分行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全行资金管理效率。因为这不仅有利于总行统筹安排资金,同时兼顾了分行的积极性和灵活性,或许更好。

作者:刘健

商业银行资金配置权行分析论文 篇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支持实证分析

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河北石家庄市050000

摘要:金融支持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指出了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金融支持;实证分析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农民有什么样的金融期盼与资金需求,金融制度安排与金融资源配置就应该作相应的跟进,以形成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为此,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对河北省11个地市的2346户农户 其中种植业813户,养殖业473户,运输业257户,建筑业139户,农产品加工业231户,其他275户。以下简称样本农户和637家县域企业其中涉农企业198家,采掘业47家,制造业230家,建筑业42家,餐饮业83家,其他37家。以下简称样本企业进行调查,以期全面反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资金供求状况,剖析农村金融的供需矛盾,在此基础上寻求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路径。

一、对农村资金需求的现实考量

(一)农村资金需求总量刚性扩张趋势明显

问卷调查显示,“十五”期间样本农户资金需求量扩大2.4倍,样本企业资金需求扩大2.3倍,分别以年均60%、58%增长。农户的融资面与融资额均为扩大之势。户均资金需求由2001年的3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7.4万元,融资需求正由分散小额向集中大额的方向转变,呈现刚性增长态势。

进入2006年,融资需求更趋旺盛。有69.6%的农户有贷款需求,计划扩大融资30%以上的企业占了近四成。由于受供给不足的影响,近年来农村资金缺口有增无减。2005年样本农户资金缺口高达2363万元,样本企业资金缺口为273858万元,分别是2001年资金缺口的3.7倍和2.5倍。

(二)农村融资用途多样化特征突出

从2006年农户贷款用途的性质上分析,用于生产经营与生活需要的分配比例为6.21。深入分析借贷资金的用途,发现非农产业和农民建房、供子女上学等资金需求占据一半左右的比重,贷款出现脱离传统第一产业的发展趋向。据统计,“八五”以来,河北省农村工业、农村建筑业、农村运输业平均劳动生产率是同期农林牧渔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13.8倍、2.8倍、3.3倍,与此相应的贷款需求意向也比较强烈。

(三)农村融资来源多元化渐成趋势

对样本企业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十五”以来企业自我积累和自我筹资的能力明显增强,资金来源结构呈现多元化、多样化趋势。调查的样本企业2005年全部资金负债中,11%的资金来源于企业自有资金11%为股东入股资金5%为向社会融资12%为商业信用净融入资金39%为国有银行贷款10%为农信社贷款12%为其他渠道融资。农户资金来源中,61.7%为自筹资金14.8%为民间借贷资金23.5%为银行信用社贷款。从过去五年的发展趋势看,虽然银行和信用社贷款依然是融资的主渠道,但在企业负债中的占比成下降趋势,由2001年的57.5%下降到2005年的49.3%,下降8.2个百分点,融资出现一定程度的“脱银行化”趋向,民间借贷、社会集资、股东入股、商业信用等融资发展迅速。

(四)农村资金需求数额大、周期长倾向明显

伴随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发展,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公共事业投资力度的加大,过去那种只满足于农户家庭小规模传统种植业的小额贷款已非主流,大额贷款、中长期资金需求越来越高。调查显示,农户用于传统种植业维持简单再生产的资金需求逐步减少。农村规模种养户和特种养殖经营户、产业龙头企业扩大再生产投资需求数额大、时间长,如栽植林果、饲养奶牛等项目生产周期一般为2—3年,甚至更长,对信贷资金的需求也相对较多,少则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甚至几百万元。如购买大型农用、运输、建筑机械一次性资金需求在3—40万元之间。

(五)农村建设资金财政与金融次第投入渐成趋势

随着“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的落实,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扩大,农村资金投入呈现财政转移支付在前、市场性的金融手段逐步跟进并相互融合的特点。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业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等需求,必需首先依靠财政力量提供供给。根据国家“农业支出预算安排,增长速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的规定,河北省2006年安排省级财政预算投入资金12.43亿元,比上年增长8.31%,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十一五”期间,河北省将投资63亿元规划改造中低产田786万亩,进行生态综合治理30万亩,扶持有偿项目150个,参股经营项目25个,贷款贴息项目50个。

伴随财政对“三农”不断投入,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将会形成巨大的金融需求。今年初,农发行总行与河北省政府签订了《农业政策性金融合作协议》,在今后三年内向全省提供500亿元政府信用额度,其中200亿元专项用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300亿元用于支持购销企业收购粮棉油。

(六)农村金融服务向全方位多样化需求发展

当前农村对金融服务有多样化需求,除贷款需求外,快速便捷的存取款业务、银行卡业务、投资理财服务如代销国债、基金、投资性保险和证券产品、子女助学贷款、务工贷款、住房贷款、消费信贷等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二、对农村金融资源供给不足的现状审视

(一)县域金融机构缩减,金融服务功能弱化

伴随国有银行改革和集约化经营,基层金融机构纷纷弃农奔城,造成支农金融主体缺位,农村金融服务战线大幅度收缩。2005年,全省共有国有商业银行县及县以下机构1853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农发行142家,农村信用社5157个,邮政储蓄网点997个。与2001年相比,县域金融机构网点减少1358个,从业人员减少8299人,与网点大量缩减相伴而生的是信贷增量不足。

不仅如此,表面看来目前由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三家涉农金融机构组成的“三足鼎立”支农格局,也己经“空心化”和形式化。农业发展银行几乎定位于专营政策性粮油收购资金供应和管理的“粮食银行”;农业银行从具有传统经营优势的农村金融阵地退出农村信用社事实上成为农村金融的“独立军”。“一社难支三农”且改制后的农信社,法人地位从乡一级上升到县一级,正从农民互助组织衍变成与国有商业银行为伍的官办银行,服务“三农”的宗旨发生了动摇。据唐山市调查,农村信用社存量贷款中约有20%以上投放于市区大中型企业。由于支农金融主体定位不准,功能模糊,使农村发展资金陷入财政无力投入、政策金融无权投入、商业金融不愿投入、合作金融力不从心的尴尬境地。

(二)信贷投入不足,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

表现之一支农贷款 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之和增长速度落后于经济增长速度,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不够。2003年以来,支农贷款已明显低于第一产业增长速度。2005年,全省金融机构农业贷款余额831.8亿元,比上年增长3.9%乡镇企业贷款余额449.4亿元,比上年下降4.4%。而当年农业产值增长6.2%。可见金融尚未成为支撑农业经济增长的主力支柱。

表现之二农村贷款增幅大大低于城市贷款增幅,金融资源配置在城乡之间严重失衡。“十五”时期,全省投放县及县以下的贷款简称农村贷款年均增长只有5.6%,比城市贷款11.5%的年平均增幅低了近6个百分点。到了2005年未,农村贷款不增反降,出现罕见负增长,比上年下降0.8%。

表现之三县域商业银行贷存比不断降低,并长期低于全省贷存比,对存款资源的利用显著不足。

表现之四农村信贷资金供给渠道狭窄。目前,农村信贷资金供给除了人民银行少量的支农再贷款和有限的农村信用社贷款外,尚缺乏其他资金注入渠道。特别是一些资金需用规模较大、使用时间相对集中的农业龙头企业,资金紧张问题尤为突出。调查的隆化县三北种业有限公司,是“国家种业基地”,“中国种业五十强企业”,2005年资金缺口高达5000万元。

(三)多家分食农村金融资源,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失血”现象严重。

一是邮政储蓄只存不贷,超常发展。2005年来,全省邮政储蓄存款余额667亿元,比年初增加128亿元,增长23.7%,占全部金融机构储蓄存款增量的15%高于全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增速7.3个百分点。

二是国有商业银行多存少贷,上存资金。从对72个县市国有商业银行调查情况看,2005年上存资金802.7亿元,占到当年各项存款余额的33.8%,上存资金是2001年的2.3倍,成为资金外流的主要管道。

三是信用社投资有价证券,分流资金。据72个县级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统计,2005年认购投资各种债券64.5亿元,约占信用社外流资金的57%。

四是拆借资金或异地贷款,投放外地。据72个县市国有商业银行统计,2005年共净拆出县域外或信贷投放县域外资金4.5亿元,比2001年增加2.2亿元。

农村现有的金融制度实际上是一种从农村获得净储蓄的机制,存在明显的缺陷。国有商业银行在县域的经营内容己经由提供贷款和金融服务为主变为了以吸收存款为主。被视为经济发展“血液”的金融资源正源源不断地从农村尤其是贫困落后地区流向中心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大量农村资金“非农化”,使得农村资金“失血”严重。

(四)金融市场品种单一,贷款定价偏高

近年来,县域金融机构的存贷款种类没有大的变化,依然保持着传统的经营模式,适合农业发展的中间业务和结算种类相对较少,银行卡和网络业务在农村还是空白。特别是作为金融支农主体的农村信用社,仍然习惯于“春放秋收冬不贷”的经营理念和以存贷款为主的经营方式,贷款期限以一年内的短期为主、贷款额度以几千元为主、贷款利率以“一浮到顶”为主。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地位,使得金融产品创新缺乏内在动力,高浮的农贷利率也与国家的惠农政策相悖。问卷调查显示,企业认为利率过高的占37%贷款手续繁琐的占45%;可抵押物不足的占40%;担保人难找的占26%。农村金融产品开发的滞后、服务品种的单一、服务手段的落后,严重抑制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

(五)结算渠道不畅,“肠梗阻”现象严重

大部分农村金融机构还不能实现电子信息化服务。银联卡还不能在农村乡镇使用,资金结算难以实现“一汇通”。大部分农信社尚未开通全国联网的大额支付系统和小额实时支付系统。在商业银行瞬间即可到账的资金,农信社至少要2—3天才能到账。调查的张家口市,金融从业人员人均拥有PC机0.36台,在农村乡镇人均只有PC机0.22台用于存取款的ATM机总共有12台,平均16万人一台。结算渠道上的不畅与农村资金要求跨行跨区流动的矛盾加剧,既给客户带来了不便,也给农信社自身经营带来许多尴尬。如不能吸收贷款对象的派生存款和经营性存款失去了对信贷对象资金流动的监控,不利于防范农贷的风险流失了不少优质客户。

(六)保险市场发展缓慢,保险对农业经济补偿机制严重缺失

目前,河北省8家财产险经营主体中,仅人保财险经营农险业务,依托所辖分支机构直接承保或委托乡镇政府、银行、信用社、兽医站等单位代为办理。所开办的主要险种分为种植业保险和养殖业保险两大类。虽经十几年的努力,农村保险市场展业困难。据统计,2001—2004年,人保财险共承担风险保额累计116.7亿元,共收取农险保费2771.1万元,累计支付赔款2253.6万元,81.3%的高赔付率高于79%农业保险经营盈亏平衡点,使农业保险难以为继。近年来保额、保费持续下滑,承保面逐年减少,2001—2004年保额分别为39.7亿元、36.0亿元、22.8亿元、18.2亿元,保费分别为989.7万元、812.8万元、603.6万元、365万元。农险赔付率居高不下,其中养殖业保险赔付率高达120%,保险公司单险种核算亏损。

三、对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的分析

通过对农村资金供给与需求各层面的考察与分析,可以看出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远小于需求,资金供给不足、配置不合理、使用效率低,其症结与矛盾焦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金融支农体系不完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金融机构全方位地支持“三农”,要求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民间金融乃至证券、保险体系设置合理、服务全面,但目前的农村金融组织仍然存在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功能混淆不清、利益冲突、机构单一的局面。农信社垄断农村金融市场,但无力满足农村发展的金融服务需求。

(二)金融资产的趋利性与农业的弱质性矛盾难以调和

金融机构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其商业化运作必然导致资金在满足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实现趋利。然而,农业是弱质产业,其自身固有的高投入与低产出决定了它具有高风险,从而成为金融机构不愿涉足的高风险区域。

(三)农村金融机构传统单一的经营方式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多样化的资金需求不相适应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金融机构支农的经营理念、经营方式和金融产品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农村金融机构现有的信贷管理方式、落后的经营模式、低下的服务水平和单调的金融产品与此要求相去甚远。

(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佳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需的良好环境不协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有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这一环境要求与金融机构实现利益和规避风险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社会信用体系、会计与审计准则、中介服务体系、企业改革及银企关系协调等方面的内容的协调运作、相养相生。而现在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远不尽如人意。农村征信体系尚未建立,缺少完备的信用信息披露制度,农村信用担保机构缺位,涉农金融法律滞后,执法环境也不理想。

四、加大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度的政策建议

(一)重构农村金融体系,增加服务主体,尽快培育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实现金融机构的多元化

着力打造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合作性金融机构和民营金融机构等多种形式金融机构并存、合理分工、功能互补、有序竞争的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金融组织保障和金融制度保证。

(二)打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为新农村建设创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要步调一致,协调运作,建立诚信社会、诚信农村,诚信个人的信用环境。一是要建立农村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为农村企业和个人建立信息档案。二是要大力培育小额农贷组织和信用担保机构,使之与农信社之间既保持竞争又充满生机和活力。三是加快农业保险制度建设,把农业保险纳入农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四是建立失信惩戒机制,打击逃废债行为,降低金融风险发生率。五是在立法上给农村金融主体宽松的公平的法律环境,加强法制监管,保证其健康发展。

(三)实行金融政策倾斜,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

各金融机构要积极探索创新适应农村、农民需要的金融产品,为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以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需求。一是加大结算改革和结算工具创新力度,畅通结算渠道,加速农村资金周转。二是实行分类支农的信贷政策,大力支持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着力提升农业的规模化、组织化、集约化和产业化水平。三是建立农业信贷风险基金,发挥对农业经济的补偿作用。同时,运用财政、税收、金融、再保险等经济手段支持和促进农业保险发展。四是完善中央银行“窗口指导”和调节机制,实现金融资源在城乡间的合理配置。五是在农村推行票据业务,发挥票据业务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四)国有商业银行应重新审视和调整农村市场经营策略,满足多方面的需要

一是针对基层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合中小企业的评级授信标准与管理系统,做到既“抓大”又“顾小”。二是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限,真正做到责、权、利统一,充分调动基层行放款积极性。三是加大对金融生态环境好的地区和信用企业的授权授信,促进建立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正向激励机制。

(五)实行财政税收政策倾斜,引导信贷资金流向农村

要想引导更多的资金流向农村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要让金融机构有利可图,因此,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或鼓励措施,对投向农业领域的信贷资金国家可给予税收上的优惠或财政资金补贴,以调动金融机构支持农业的积极性。

课题组长王景武

课题副组长李小秋

课题组成员:曹吉平

王建国

郑向阳

李允

张双英

刘莉亚

张文红

梁春燕

课题执笔人郑向阳

刘莉亚

责任编辑刘洋

作者: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课题组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法学本科阶段法律职业道德论文下一篇: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探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