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教坛汗洒桃李

2022-07-26

第一篇:情系教坛汗洒桃李

情系教坛终无悔 一片丹心育桃李

——我市部分优秀教师风采

文字整理:石泽凤

学高身正 垂范教坛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宁国中学校长李为民

他孜孜不倦从教30余载,学科专业知识扎实,教学教研成绩突出,是宣城市目前唯一在岗的中学化学特级教师;他呕心沥血引领学校发展十余年,精通业务,善于管理,工作出色,被安徽省教育厅专家组高度评价为“专家学者型校长”;他是一名理科教师,却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且兴趣广泛,多才多艺,文学界的朋友们称他为“校长诗人”。他以对教育事业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被当选为宁国市政协常委,宣城市政协委员,安徽省人大代表。2011年,他又荣获中国工人阶级最高奖项——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并作为安徽省劳模代表赴京接受国家领导人颁奖。他为自己画了一个诗意般的素描:培桃育李为民忙,痴情教坛一书生。这正是宁国中学校长、特级教师李为民教育人生的真实写照。

从教三十余年李为民在教坛精英云集的宁国中学崭露头角,脱颖而出,从普通教师、骨干教师、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拔尖人才、特级教师,一步一个台阶地登上了教师业务成长的巅峰;从班主任、教导处副主任、分管教学副校长、校长、名校长,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了教育管理事业的辉煌。

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精一行。他常说:“做校长是一阵子,当教师是一辈子,即使不做校长,我仍然是个好教师。”担任校长期间,他始终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他的一系列荣誉都是靠教学专业的硬功夫“铸”起来的。在安徽省中学化学界,他是颇有名气的专家;在宣城市中学化学界,他被同仁们推选为化学学会理事长。仅此,在我省校长队伍里也不多见。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句话很贴切地印证在李为民及其管理的宁国中学上。自他1998年担任宁国中学校长以来,宁国中学的发展便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教学成绩与学校面貌齐头并进。尤其是高考成绩神奇般地提升,使宁国中学声名鹊起,享誉皖东南大地。在他担任校长期间,学校事业全面发展,各项工作成绩显著,宁国中学连续三届荣获“安徽省文明单位”,跨入了安徽省高中名校之林。

满腔热忱 一心为校

——记宁国市港口中心小学校长李胜美

从教几十年来,她曾连续多年被评为地、市级模范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并连续当选为中共宁国市第

九、

十、十

一、十二次党代会代表;2004年被评为宁国市教体系统“巾帼十杰”,2005年荣获宣城市“巾帼建功标兵”称号,2006年又被评为宣城市中小学优秀校长,2009被评为宁国市十大女杰。2010年被评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学资源

2003年8月,包括原港口、山门、太平三个中心小学及港口煤矿小学四个单位合并组建了新的港口镇中心小学,当时共有17个村完小及教学点,有些学校硬件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办学效益低,针对这种状况,李校长争取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指导,进行了大幅度的布局调整,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为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加强干部管理,增强发展后劲

港口中心小学是我市目前规模最大、教师最多的小学。李胜美担任校长一职起,就致力于学校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工作,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逐步让港口小学的教育教学管理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轨道。近年来,李校长又在干部管理方面进行大胆尝试,2009年学校公开竞聘选拔港口镇中心幼儿园园长,这在全市小学人事制度管理上开了个先河,2010年暑假,学校又率先在全市实行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取得了圆满成功。注重教学质量,提高办学品位

李校长始终把教学看做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她经常与教导处的同志在一起商谈教学改革的措施,制定教改方案。经常挤时间深入课堂听课,帮助教师分析教学的得失,共同探讨课堂教学的方法;她要求年轻教师要积极参入教研课题的研究,近几年,学校先后有多项课题在宣城市和宁国市立项结题。同时把“合格+特长”的作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学校先后成立了计算机、艺术、书法篮球、乒乓球等多个兴趣小组,并为他们提供专门的活动场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受到社会和家长的高度评价。

无悔的选择 青春的光彩

——记津河中学教师、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邓小卫

邓小卫,中学英语高级教师,现任津河中学政教处副主任。已过不惑之年的他,有着一长串荣誉称号:宁国市“青年骨干教师”、首届讲师团成员、“讲三德,做三好”标兵、“优秀教育工作者”、宣城市“军训标兵”。2011年5月,他荣获全国优秀团干部称号,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纪念“五四”运动92周年暨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和全国优秀团员、团干部、团组织表彰座谈会。善于学习,善于总结

在从事英语教学工作中,他坚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道理,善于根据学生实际,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他的课堂上总是欢声笑语,深受学生喜欢。

邓老师还通过开展各种的课堂活动,把英语课堂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平台,使学生在学好英语的同时,还获得了演讲、交际、动手等能力,尤其是培养了学生自信、进取、乐观、合作等良好的心理品质。他所带班级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无悔选择,不懈追求

邓小卫在担任团委书记期间,成立了津河中学志愿者队,后被共青团宁国市委升格为津河中学志愿者站。分年级部分别开展了敬老、助残,环保等志愿者活动。2010年津河中学青年志愿者们参加了“文明创建我先行”志愿者活动,积极参与“争创第二届省级文明县城”活动,被共青团宣城市委授予“优秀志愿者站”称号。

畲乡深山女教师 三十二年桃李情 ——记云梯小学教师叶巧荣

叶巧荣,女,中共党员,1962年10月出生,1979年9月参加工作,是宁国市云梯畲族中心小学毛坦教学点唯一一名教师。32年来她本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扎根在宁国最偏远的农村教学点;参加工作后,一干就是32年的班主任、32年的教学点负责人、32年的老师、32年的妈妈;她没有惊天的壮举,有的只是默默的坚守,是用平凡而崇高的师德之光、照亮山区孩子纯洁的心。

云梯畲族乡毛坦村山高路险,距离中心小学有20多公里山路,交通不便给村里的低龄学童带来了诸多困难,叶巧荣高中毕业就被选招当了民办教师,几十年来,她在这所学校既当老师又当妈妈,山区村民地广人少,家长整天忙于农活,很少有时间管自己的孩子。

三十多年来,无论天寒地冻,还是刮风下雨,她都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她的两个孩子都是暑假出生的,孩子一满月她就走上了讲台,没请一天产假。

三十多年来,她一直担任着毛坦小学负责人、一二年级班主任及所有教育教学工作。附近的村民每天都会看到:第一个到校的是叶老师,把学校门打开,迎接每一位学生,下班最晚的也是叶老师,等所有学生走光了才离开学校。

她任教三十二年,也就做了三十二年的班主任,对待每个学生她做到“宽而有度,严而有方”,当学生不小心犯错时,她会给予宽容一笑,当学生胆怯不敢向前时,她会给予真心的安慰和鼓励,当学生调皮捣蛋时,她总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给予真诚的批评,又送上和风细雨的叮咛,她时常把微笑绽开给学生,把鼓励、赞赏传达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着真爱。三十二年来,叶巧荣由青年而中年,由黑发到两鬓斑白,但不变的是她对自己这份事业的默默坚守,她的工作也得到了党和人民的认可,先后被评为曾宪样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宁国市岗位责任制先进个人及云梯畲族乡优秀党员,优秀教师。

爱的旋律,伴你我共成长 ——记宁国市城关幼儿园教师李海燕

自1993年毕业来到宁国市幼儿园,工作已有19个年头了,李海燕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着简单、温馨而深情的音符;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成就,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她以拥有这份平凡而富有创意的事业而骄傲和自豪。

19年来,她一直担任班主任,2006年开始同时担任年级组长工作。工作中,她勤奋努力,认真踏实,时时以一个合格而又优秀的教师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热爱幼教事业,关爱孩子,善待家长,团结同事,不计个人得失,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作为幼儿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基本功,更要拥有一颗永恒的爱心。工作中,李海燕始终坚持做到“爱心、细心、耐心”,关爱每个孩子。

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李海燕不断创新,付出了很多心血和汗水。她辅导的幼儿卡拉ok、讲故事、绘画等多次获省、市一等奖;编排的幼儿舞蹈多次获得宣城市、宁国市一等奖;参加排练的幼儿体操,获得全国银奖,省一等奖;编排并参加演出的教师节目多次获宣城市、宁国市的一等奖。今年,在宁国市建党90周年大型庆典文艺汇演中,她编排并参演的自创情景诗朗诵《千年宁国》获市领导的高度赞扬。十几年来,她以满腔的热情、大胆的创新,用爱心和孩子们一起绘制爱的音符,共同演奏出了美妙悦耳、经久不息的乐章!

创新、坚持、收获

——记安徽材料工程学校教师项群

项群,中学一级教师,现在安徽材料工程学校担任体育和计算机教学工作。先后被评为宣城市《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先进个人、获劳动部高级技能及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并在全国首届职教优秀教案评选中获二等奖、安徽省中职技能大赛“网络综合布线”获第一名,在今年首届对口体育高考中,他教的学生100%达本科线。

项群自1987年参加工作以来,始终战斗在教学一线,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地、踏踏实实工作,始终坚持“不管别人如何评价,我为教学多努力”的良好心态心态投入到教育教学当中,其中有酸甜苦辣,有成绩和喜悦,这一切都让他更加坚信和热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

项群老师在教学中善于为学生创设自由空间,他在教学、训练及竞赛过程中,总是穿插一些放松的活动,如: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去放松或者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方式等。在十多年的教学过程中,项群从来都不是仅备一套教学计划或是生搬硬套教学计划,而是不断地创新方法,针对教学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设计多种方案,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并检验。他总结出:创新+坚持=收获,这也是他在安徽省中职技能大赛“网络综合布线”收获第一名的一个秘诀。

在项群的教学过程中,一直都穿插着“苦心”,这种“苦心”在今年的对口高考体育训练中转化为学生的信心,使学生在日常训练的态度上,由被动变主动,由“要我练”变成“我想练”和“我要练”,最终取得了本科达线率100%的优异成绩。

甘于平凡 乐于奉献 ——记方塘学校教师戴建国

他,96年毕业于芜湖师专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先后任教于东岸初中、天湖学校、方塘初中。在从事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的十五年里,他勇挑重担、恪尽职守、任劳任怨。他用满腔挚爱书写一个农村教师的无悔选择。

十五年来,戴老师一直担任着初中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特别是担任了十年毕业班的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作为偏远落后的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他对学生嘘寒问暖,关怀备至。在每一届学生身上,他都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倾注了全部精力,像家长也像保姆,是良师更是益友。他注重养成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致力塑造学生的健康心灵和可贵品格。他细致入微的工作方式和春风化雨般的爱心培育了一个又一个优秀班集体,实现了一届又一届莘莘学子的美好梦想。在语文教学方面,他勤奋学习,精研教材,注重教研,落实常规,向课堂要质量,于课下求效益。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状况,注重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多年来他先后多次受到地市级表彰,教学论文和优质课多次在市内获奖。如今,新的目标又在眼前,他又将踏上新的征程,努力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培育更多的桃李。

在平凡中收获喜悦 ——记天湖学校教师周子林

1990年从宁国师范毕业后,周子林老师被分配到一所偏僻的农村小学任教。农村小学的条件艰苦,但热爱教育的周老师却不以为然,兢兢业业,一干就是四年。

1994年,周老师被调往东岸小学,由于师资力量薄弱,教数学的周老师同时代了学校里的体育课。光阴荏苒,几个春秋就这样走过。

2000年,接到调往天湖学校的通知,从那时起,就深深地扎根在了天湖学校这片贫瘠的土地上。

在学校里,他除了钻研自己的教学业务,总是找学生谈心,倾听他们的忧愁、烦恼。为他们出谋献策,安慰他们,鼓励他们,让他们尽快恢复安居乐业的心情。很多学生家庭境况很差,没有钱买书买作业本,周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想想自己贫困的家庭,摸摸干瘪的口袋,但还是忍不住从生活费中挤点钱为学生买来了书本和学习用品。每当遇到天气突变或者赶不上班车回家的学生,他总是放心不下,只好又亲自把孩子送回家,寒来暑往,那条泥泞的小路留下了周老师深深浅浅的足迹。碰到孩子生病,那更是急坏了周老师,夜里八九点也要背着学生到镇上看医生。从事教育工作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无论条件多么艰苦,他都毫不退缩。

现在,年近半百的周老师还坚守在教育第一线上,并代了几个班的数学课,还担任了班主任工作。他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在校园里,哪怕看到地上很小的一张纸片,他都会弯下腰来,捡起来放到垃圾桶里。他处处以身作则,让学生和同事十分敬佩,而他自己也乐在其中。

多年来他多次被评为“宁国市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等,并获得宣城市“优秀班主任”光荣称号。

在育人中成长 ——记万家学校教师王文娟

王文娟,2000年通过宁国市教师进编考试来到万家学校,现在担任五年级班主任和数学教学工作。来到万家学校的第一天她就坚信自己一定能成为一名好老师。她这样定位,也就一直这样要求着自己。从教十余载,先后多次荣获校、市级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师称号。2003年被评为宁国市信息技术先进个人,2004年被评为宁国市第三届"教坛新星"。同年,参加了宁国市小学数学优质课大赛,荣获二等奖,辅导的范雪徽同学也欣喜地获得了宁国市小学生讲故事比赛二等奖的好成绩。每每在荣誉面前,她总是淡然一笑。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十几年的风风雨雨,扎根乡村,从一人一校的村教学点,从教学点到万家学校总部;从一个小女孩,到一位孩子的妈妈,从没有忘却自己当年的追求。一届届学生在她那儿找到了外面精彩的世界,一届届学生从她那儿,更是学会了什么是坚韧。而她自己,却从未因家庭之累,忽略学生、忽略学校,工作之中,从未因多承担几节课,而斤斤计较,唯独忽略的,也只有她自己。在教学上,她特别注重多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习惯,特别注重解放学生,还学生个性发展空间。她的课,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而她则是循循善诱的引导者。对于后进生,她总是给予特殊的的照顾,有时还要肩负起做妈妈的责任,留在身边辅导、谈心。作为寄宿制学校,班主任的工作更是琐细而繁重。她几乎每晚都要深入宿舍,查看学生就寝情况,及时解除学生因初次离开父母照顾而滋生的害怕和焦虑。

十几年来,班级浓郁的学习氛围,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秀的品行举止,赢得了学校和家长的称赞,王文娟也在教书育人实践中不断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无悔的坚守

——记胡乐初中教师张钒辉

十七年前青涩的他走进了胡乐中学,一个颇具规模但却僻远的农村初中,从此与他结下了不解之缘,结下缘分的还有班主任和语文教学工作。

任班主任的初始阶段,他向经验丰富的老班主任虚心请教,订阅《班主任之友》从中汲取经验,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明白学生需要什么。一段时间后,渐渐形成了清晰的思路:重视班风学风的培养,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抱着不放弃一个学生的宗旨,严格管理,积极与家长配合,研究教育学生的有效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能力,努力营造团结向上、富有朝气的团体氛围,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这是他的理想,也是他执着的追求,最终他实现了。

十七年来,一直承担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根据工作目标和教学任务,在了解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通过钻研教材,研究具体教学方法,力求每一个学生学会语文、会学语文,并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十七年如一日奉献给了农村教育,付出并不为了回报,但付出总会有回报,他获得“讲三德,做三好”师德标兵、“魅力教师”、“宁国市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深感一名人民教师的责任,成绩属于过去,未来的路还很长很长,唯有勇于进取、不断创新,才能品尝坚守的喜悦。(

第二篇:情系雪域 汗洒当雄 忠心谱写援藏歌

——记北京市第五批援藏干部陈北信同志先进事迹

陈北信,现任当雄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分管全县旅游工作。2007年6月,他积极响应全国支援西藏的号召,踊跃报名,带着“融入西藏、奉献拉萨、建设当雄”的特殊使命,怀着北京崇文区委、区政府的重托,来到平均海拔4300米的藏北明珠——当雄。在当雄援藏的三年里,陈北信副县长坚持发扬“缺氧不缺精神,吃苦不降标准”的实干精神,大力弘扬“团结奋进讲奉献,勤政为民谋发展”的工作作风,情系雪域、汗洒当雄,用自己的丹心在雪域高原抒写了对党的忠诚,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不留遗憾”的誓言,充分展示了北京援藏干部的良好形象,在推动小康、平安、和谐、生态当雄建设进程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实地调研 主动融入

为了尽快掌握全县的真实情况,陈北信副县长上任伊始,就克服高原缺氧,克服语言不通,不辞辛苦,在北京崇文区援藏干部当雄工作组组长、县委书记薛国强的带领下,深入全县8个乡镇进行了走访和调研,与县直部门领导、与乡镇领导、与牧民群众促膝交谈,了解他们的安危冷暖,倾听他们所思所想,聆听他们的意见建议,使之掌握了详细、 1

真实的第一手家底资料。他每到一处都从不把自己当作高高在上的政府官员,而是与当地干部群众推心置腹,其言切切,其意诚诚,干部职工莫不为之感动。在摸清“家底”的同时,还积极征求意见和建议,共想办法,共谋思路,在进藏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协助其他两位援藏干部确定了第五批三年援藏项目规划,为今后的工作开展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同时,结合“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为动力,大力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完善配套基础设施”的理念,亲自带领当雄县旅游部门相关人员深入全县各景区、景点调研全县旅游发展情况,积极与有诚意到纳木错投资的企业代表进行商谈,着手制定《当雄县旅游发展规划》。

真抓实干 发展旅游

当雄自然景观优美,历史文化底蕴丰厚,依托天湖——纳木措这一享誉国内外的景区,加上羊八井地质公园、念青唐古拉雪山、湿地资源及展现当雄民俗民风的“当吉仁”赛马节,使得旅游业已成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市场与文化的开发仍然得不到与其资源相称的地位,许多历史民族文化与观代文化还没有得到挖掘和有机结合。为切实做好旅游文化产业的开发和发展,打造一个驰名中外的旅游精品,把当雄塑造成生态、文化、旅游为一体的旅游强县,全面提升当雄在国际旅游文化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创造更大的社会 2

和经济效益。陈北信同志远离故乡、告别亲人,来到当雄后,把当雄作为第二故乡,并暗下决心,一定要为当雄的旅游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特别是2008年,当雄县受拉萨“3.14”事件的影响,旅游发展呈下滑趋势,全年接待游客仅9.58万人,同比下降60%。陈北信副县长多次带领县旅游相关部门人员赴景区(点)实地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着手制定了《当雄县旅游市场综合整治及管理办法》,完善《当雄县旅游发展规划》,经过一年的努力,到2009年旅游全面恢复,接待国内外游客达26.25万人,同比增长174%。在陈北信同志援藏的三年里,当雄获得了“中国生态旅游大县”、“十佳最具原生态旅游大县”、“中华旅游文化知名县”,纳木错景区荣获“东亚旅游十大知名景区”、“中国最佳旅游去处”、“中国国家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多项荣誉,进一步提升了当雄对外旅游新形象,有效促进了当雄社会经济发展进程。

恪尽职守 无私奉献

当雄地处拉萨的北大门,青藏铁路、青藏公路、兰西拉光缆、格拉输油管道横贯县境。因此,维护社会局势稳定工作显得十分重要。特别是2008年拉萨发生“3.14”事件以后,陈北信副县长及时返回当雄参与全县维稳工作,每天坚持在21:00后,陪同县委、人大、政府三套班子领导巡查铁 3

路护路、重点民生设施安保工作等情况,亲身感受广大干部职工维护全县社会局势稳定的激昂斗志,陈北信副县长在巡查过程中对每位坚守岗位的同志说:“你们是多吉次珠市长口中常说的"有苦不叫苦、吃苦不怕苦、苦中见精神、苦中立功业"的真正实践者”,听到他亲切的话语和对工作的肯定,广大护路队员和值班干部备受鼓舞和鞭策,纷纷表示要站好每一班岗,全力维护全县的社会局势稳定和长治久安。同年10月6日,陈北信副县长正陪同崇文区党政代表团在林芝考察,当他获悉当雄县格达乡羊易村发生了6.6级强烈地震,牧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他心急如焚,即刻返回当雄,与全县人民并肩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他那不怕危险、不顾劳累的精神激励着每个人,得到了灾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2009年11月,当雄县为加快纳木湖乡农牧安居工程整改重建工作进程,县委、县政府安排县级干部负责对各施工点进行监督指导。这项工作条件艰苦、任务艰巨,容不得半点马虎,陈北信副县长为认真贯彻落实好县委、县政府安排的工作,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工程施工知识,经常性深入施工点调查了解牧民群众的思想现状,征求他们对工程的意见和建议,实地查看该施工点的工程备料是否齐全、施工操作是否规范,并积极与该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交换意见,提出行之有效的监督指导措施。熟悉他工作 4

的干部和群众都说:“陈北信副县长真是一个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好领导,是一名真抓实干的援藏干部”。特别要说的是2010年6月23日这一天,陈北信副县长三年的援藏生涯即将结束,为圆满完成县委、县政府分派的重建任务,站好最后一班岗,他又一次带病亲赴纳木湖乡监督检查施工进程,当天返回当雄后,由于近期带病工作,深入工程一线,当晚突发高原病,病情十分严重,目前仍在抢救之中。

坚持原则 清正廉洁

坚持原则、廉洁正直是他的人格亮点。在廉洁自律方面,他也从不含糊。作为共产党员、县政府领导,他深知团结就是力量,深知“人心齐,泰山移”的道理,他非常注重班子团结和民族团结。办事公正,作风民主,决策透明,坚持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严格要求自己,要求班子成员和其他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并经常用“作风正派、律人律己”的意识警醒自己,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并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他负责的援藏项目中,严把工程招投标关,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援藏资金的每一分钱落到实处,积极联系北京崇文区为当雄干部进行电子政务信息化培训,从而提高了当地干部的业务素质。在他的影响下,分管部门的干部抓旅游、干事业的人多了,推诿扯皮、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现象少了,扑下身子、狠抓落实的人多了,高高在上、畏首畏尾声的人少了,上下形成了一心一意抓经 5

济、开拓创新求发展的良好氛围。

正是由陈北信同志为党的事业默默耕耘,兢兢业业,开拓进取和无私奉献,为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协调发展所作出的不懈的努力和积极贡献。在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所表现出来的援藏干部无私奉献精神,激励着全县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形成了全县干部职工“吃苦不怕艰苦”的良好工作作风。他用自己的言行,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所具备的高尚品质,他无愧于援藏大哥的亲昵称呼,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第三篇:失志教坛育桃李 优秀教师事迹材料

矢志教坛育桃李

——— 记********(单位)教师********同志

********:1994年参加工作,1995年任教至今,从刚踏上讲台的那一刻开始,他就立志做一名出色的教师,在工作中,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倾尽所有,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对教育事业的忠诚,把自己的一切献给神圣的三尺讲台,以忘我的精神和行动,以对教育的执着和奉献,谱写教育新篇章。他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具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从这一平凡、琐碎的工作中体验到了奉献的快乐。

在3尺讲台上奋斗了12年,学生遍布各大厂矿企业,成为各单位的骨干。接到来自学生的电话;看到一张张来自远方贺卡上的深情祝福;走过校园,听到一声声亲切的问候;看到教室里莘莘学子崇拜的目光,他常常感叹:“此生无悔!此生无憾! ”

在教学上,他切实抓好教学的每一个基本环节,认真备课,以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合理并创造性的运用教学方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加强培优补差,对于钳工方面的特长生,不断的拓宽其知识视野,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使这些学生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有步骤,有计划的加强指导,善于发现这些同学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让他们也能学好钳工技能,在********同志所带过的学生中,从未出现过钳工考试不合格的现象。

如果说默默奉献是********给人最深刻的印象,那么开拓创新则是他给人的第二大印象:“无私奉献,不断创新”是他的人生信条,在教学生涯中,他不断探讨创新,不断教研,为了更加便于教学,他利用业余时间绘制实习挂图,为了更加直观的让学生记忆,又加工制作了多媒体课件,结束了学校实习教学无课件的历史,也为学校的实习教学开创了又一个春天。凭着扎实的基本功,在2006年临沂市技术院校教学大赛中,********同志获得实习组教学能手称号,2007年在山东省优质课评选比赛中勇夺实习教学组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为学校为本人争得了荣誉。

为了提升学校品牌效应,突出技能的特色,打造我校强势教学专业。********同志在搞好普通教学的同时,勇挑重担,主持指导了多次钳工强化训练,在多次训练中,牺牲节假日,休息日的同时,还利用有限的休息时间,为学生制定训练计划,安排训练任务,总结训练成绩,为此,他经常在办公室或车间工作到凌晨。

成功来源与投入,成绩更得益于付出,在他的努力下,多次比武都取得了优异成绩。1996年8月主持指导的学校学生代表队参加全国煤炭系统技校学生钳工技能比武山东预选赛获个人二,三,七名,团体第二名。同年,该同志也被山东省煤炭教研室聘为山东省代表队指导教师。1997年6月,参加指导的山东省代表队在全国比赛中包揽个人前六名,以绝对的优势取得团体第一名。2000年4月,指导的学校学生代表队,参加临沂市技校学生钳工比武获个人第一名,团体第二名。2004年10月********同志参加临沂市技术院校教师工具钳工比赛获个人二等奖;2010年参加“临沂市职业院校教师钳工技能大赛”获得个人第一名;2010年8月参加“临沂市劳动之星技能大赛”获得矿井维修钳工专业第一名。

经过多年的努力,将钳工专业打造成为我校的强势专业,受到省,市领导的多次表彰,作为本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同志做出了巨大贡献。

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不同于一般的爱,她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师爱是严与爱的结合,师爱是教育的桥梁,师爱是后进生转变的催化剂,师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 ,为了学生一切”的博大无私的爱;她包涵了高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同志将爱事业和爱学生相结合,在班级的管理工作中,在严格要求的同时,更是真心爱护学生,坚持做到从思想上,生活上,学习上,全面关心和爱护学生。班里学生生病,他都去探望,指导学生就医,并为住院的学生垫付医疗费,让学生在学校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从而更安心的投入学习,同时也增强了班级凝聚力,经常找学生谈心, 做学生的知心人,从而得到学生的充分信任,了解学生心中的“结”,帮其排解不良情绪,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为学生排忧解难,对学生的爱,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使他们得以健康成长。

回首过去,有付出的艰辛,也有收获的喜悦,面对鲜花和荣誉,********同志没有陶醉。作为跨世纪的一代青年,他正用自己的知识和爱心去点燃红烛的事业,十年奋斗添佳绩,再创辉煌上征程,他正为教书育人的崇高理想奉献自己的一切。

第四篇:一腔热血育桃李 躬耕教坛著华章

一腔热血育英才

躬耕教坛著华章

——记市委联系的高级专家、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邢永亮

“无论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上,我的名字都叫邢永亮。”这是邢永亮在一次岗位竞选时的肺腑之言,也是邢永亮从事教育事业三十多年来,无愧于自己,无愧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神圣宣言。是的,他的名字就是自己的名片,彰显着他那崇高的人格魅力和对教师职业的无比热爱,印证着他无论是作为普通教师还是部门领导都谦虚谨慎、平易近人的优秀品质。作为晋城职业技术学院现任党委工作部主任、院第三支部党支部书记和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他在三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都努力实践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一职业准则,淡泊名利,辛勤耕耘,恪尽职守,教书育人,三十年如一日实践着自己的誓言,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受到了各级领导与学院师生的高度肯定和赞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初为人师,他面对的是比自己大很多的学生

1979年,刚刚毕业于山西师范学院不久,邢永亮就被分配到晋东南地区教师进修学校任教。这是一所特殊的学校,在校的学生大多是没有经过正规大学教育的中学教师。学员的年龄层次、学历层次差异很大,有的五十多岁,有的不到二十岁,有的是中专毕业,有的是高中毕业。学校的 1 教学形式也很特别,有普通教学式的,也有集中培训式的。对于一个初登讲台、缺乏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来讲,他从来没想到会有这样复杂的授课对象,更不知道在这样的课堂中应该来讲些什么。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他感到这些教师程度不一大都有一些教育教学经验,只是缺少正规的、系统的、前沿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这就要求在具体的教学中,授课教师不但要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而且要有渊博的学科教学知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体现时代性、创新性、前沿性的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他紧密联系中学教育教学实际,不但注重专业知识的讲授、教学理念的渗透,更注意引导学员学会思考,感悟教育的本质,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乐于学习。

“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这是他的一条基本教育思想。无论是上课、辅导自习,还是开会、上班,他从不迟到早退,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无论什么样的课程,他从不借故推托,而是勇于承担,接受新挑战。对于未讲授过的教材与课程,总是认真对待,刻苦钻研,努力理清讲课思路,不断改进讲授方法。作为一名教师,他热衷学习,善于思考,备课充分,讲解精到。对于每一堂课,他都尽力做到认真编写教案,精心组织教学,创新教学方法,注重能力培养,并从中体味到了教与学的乐趣。学生、同事都评价他讲课幽默风趣,精炼条理,深入浅出,让人在潜移默化中就学会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大家都说,听他的课,是一种享受。他主讲过的《数学分析》、《高等数学》、《解析几何》、《概率统计》等课程均受到了广大学员及同行的好评。

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同学、同行的认可,邢永亮也深深喜欢上了教师这 2 个职业。他也曾受一些部门领导的青睐和同学朋友的关心,有过多次改行到其他单位工作的机会,但这些优越工作待遇和舒适生活环境的诱惑,丝毫没有改变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忠诚,从没有动摇过他努力做一名优秀教师的决心和信心。他总是一心一意想着为晋东南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从讲台到教学管理岗位,始终不变的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由于工作认真出色,1994年他被提拔为副处级领导干部,先后被任命为教育学院函授处副主任、主任,数学系党支部书记、理科党支部书记、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但他对教学的热爱、对数学的热爱、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热爱从未改变,反而更加谦虚谨慎,平易近人。

在担任教育学院培训处主任时,培训处承担了全市高师函授小教专科2900多名学员、后续本科3000多名学员及业余函授专、本科学员共6000多人的教学培训工作,当时专职管理人员只有4人,人员少,工作量大,特别是节假日集中面授时,工作十分繁重,常常加班加点。从事成人教育培训工作以来,他没有度过一个完整的假期,别人阖家团聚,休闲娱乐,吃饭休息之时,他还在办公室里忙碌,但他从没有叫苦叫累。他感到只要自己把工作做得更加细致深入些,就可以让教师在教学中少一点麻烦,让学员学习有更多的方便,自己做出点牺牲也值。

每次函授,他总是精心安排,周密计划,尽量不影响学员的工作,使他们能安心学习,学有所成。所以在时间安排上他总是考虑再三,尽量照 3 顾学员们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面授前,对学员的食宿及教室情况,他都要认真落实,并逐一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学员生了病,他还常常帮他们求医买药;有带孩子的学员,也尽力为他们创造方便。他细致耐心的工作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

由于业余函授教学的特殊性,教学管理工作难度很大,必须遵循业余函授教育的规律,研究探讨函授教育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为加强教学管理,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他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了深入改革,制定了《学员考核管理规定》、《教师职责及考核办法》、《班主任职责及考核办法》等制度,打破了“干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怪圈,实行以质定酬,受到了学院师生及同行们的一致好评。学院函授处在全省教育学院系统开展的高师函授评优活动中,分别于1992年、1993年、1996年,三次被评为先进集体。1999年,省教委组织各地市教委师训科长、各教育学院领导,在长治、晋城两市教育学院召开了后续本科工作现场会,晋城教育学院在会上做了经验交流,省、市委领导及同行都对晋城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邢永亮本人也于1989年、1990年两次被省教育厅授予“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由于工作业绩突出,1996年再次被省教育学院评为先进工作者,1998年又被中共晋城市委、市政府评为劳动模范,2002年被省教育厅评为优秀教师。

努力把握高职教育的规律和特色,积极推动学院科学发展

2002年晋城教育学院从长治正式迁往晋城,“四校合并”为晋城职业 4 技术学院。合并后,邢永亮先后担任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培训处处长、教务处处长、党委工作部主任。岗位变了,但他对教育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从未停止。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筹备期和建院之初,他曾一人身兼培训处、高职部、成教部三个部门的负责人,事务繁重,头绪错综,但他不畏劳苦,精心谋划,为学院工作平稳过渡做了巨大努力。

2006年7月,受教育部委托,山西省教育厅对晋城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全面教学评估之际,他临危受命出任教务处长。上任伊始,他就提出了“以法治教,规范教学”等管理准则,他认为职业技术学院始终要坚持以教学为中心,规范教学质量应是是永恒的追求。“以教学为中心,就要一切想着教学,一切服从于教学,一切服务于教学”,他说。为规范学院的日常教学秩序,他带领教务处一班人,首先从建立健全制度入手,群策群力,以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他指出,制定制度要讲规范性、可行性,要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并亲自起草了关于听评课、调停课、征订教材等方面的三十余项制度规范,为科学管理,依规治教,创造了条件。

“教学管理要学会管理,更要学会服务”,在各类教学会议上,邢永亮反复陈述自己的管理思想和教育理念。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他深刻认识到,学院管理始终要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根本,为广大师生服好务。教学管理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从严要求,遵章守规。教学上,在做到科学管理、以法治教的同时,还要为广大师生创造一个宽松、适宜、民主、科学的教学环境;在行政工作中,要坚持原则,照章办事,做到科学高效,紧张有序。

5 他十分关心学院的长远发展,提出 “大学要有大师,要大气,要有文化品味”,为此他下了很大力气来提高师资水平。他特别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积极支持青年教师外出进修深造、有针对性的参加国内外的学术活动。尽管日常事务繁忙,但他还多次亲自登台讲课,组织广大青年教师进行教学实践,把自己多年积累下来的教学经验与方法感悟,无私地传授给青年教师,奉献给学院。他治学严谨,求真务实,致力于探索教学规律,追求科学真理,敢于抵制违背教学规律的人和事。他常说,“任何违背规律的做法,都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的。”

在多年的领导工作中,他广开言路,广纳民意,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要求身边工作人员“该谁做的事谁去做,谁做的事谁要负责”。日常工作既要做到职责明确,分工合理,又要注意团结协作,杜绝推诿扯皮现象。

淡泊名利求真知

躬耕教坛著华章

邢永亮在工作中不畏艰辛,勇于开拓,淡泊名利,勇挑重担,他的求实精神受到了领导的器重和广大师生的拥护。在遇到急难繁重的工作时,领导总是把困难比较大、任务比较艰巨的项目交给他,而他每次都能尽职尽责,凭着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凭着对党的忠诚和历练已久的领导艺术,出色地完成任务。多年来,虽然工作岗位与角色变换频繁,但他干一行、爱一行,在每个岗位上都显示了自己的才华,留下了闪光的足迹。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在搞好自己所担负的各项工作的同时,他还积极 6 参加教学、科研活动,积极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在教学、科研方面都取得了不俗成果。他总是积极探求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适应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路子。邢永亮曾说:“我记得日本有句名言:我们这个民族,既要学习牛顿,又要学习笛卡尔,前者代表知识,后者代表方法。真正的教育工作者就应该是一个既有知识又讲求方法的人。这是我工作的思想,也是我追求的目标。”他先后在《山西成人教育》、《教学管理》、《回顾与展望》、《高师函授通讯》、《中等教育教学研究论文选集》、《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创新研究》、《中国世纪改革与决策》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了《浅谈周期函数》、《局部定位法在证明三角恒等式中的应用》、《对高师函授、卫电数学辅导课教学探讨》、《以服务促效益,向管理要质量》、《高职教育适应市场需求的思考》、《社会实践是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加强自学环节,提高函授质量》等三十多篇论文,参与了《规律·方法·探讨》和《中国当代学术文选》的编写,并担任理科部分主编。

在2003年学院召开的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发展战略研讨会上,他的《对我院发展前景的思考》的发言,引起了各方代表的高度关注与好评。2005年他参于了教育部《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对策研究》,并获集体三等奖。同年,他获晋城市委、市政府第三届科技专家奖,2008年被聘为中共晋城市委、市政府联系的高级专家。

邢永亮常说:“做人要务实,做事要认真;做教师不但要务实、认真,还得有高尚情操。”担任数学系党支部书记和院部第三支部书记期间,他十分重视党员的学习教育,努力建设学习型、创新性支部。他常常组织党 7 员干部观看党课、党史录象,听学术报告,对党员干部进行传统教育与爱国教育。他重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常带领广大党员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义务修路,清扫垃圾等,既美化了校园环境,又使广大党员得到了锻炼、受到了教。1991年教育学院数学系党支部被晋城市委授予“先进党支部”。1993年到1998年,他本人也连续多次被晋城市教工委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员” 和“共产党员标兵”等光荣称号,并多次被学院评为优秀党员。邢永亮用自己的行为践行了自己的理想,践行了自己的承诺。

他对工作站的高,看的远,脚步实,要求严,而自己永远是那么诚恳、低调。他曾对搞宣传材料的人说:“要大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要积极宣传我们的模范老师和成功的学生,给广大师生正确的导向和鼓励。对于我个人,只要工作做好了,教学质量提高了,学院的社会形象树立起来了,我自然也就有荣誉和地位了。”

这就是邢永亮,一位辛勤耕耘的教师,一位名副其实的党员,一位受人尊敬的领导,一位朴实无华的长者。他将自己一生的心血和汗水都默默地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是邢永亮三十多年教育生涯的真实写照。

第五篇:《情系教育,爱洒教坛》演讲稿

情系校园爱洒教坛

何珍花

我喜欢学习充满着书香和花香鸟语的环境。看那一颗颗苍劲挺立的松柏,瞧那一朵朵用我们师生勤劳的双手培育出的鲜花,孩子们甜美的笑脸和一声声“老师好”的问候,还有随处可见的文化长廊,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画卷。在一阵阵歌声、笑声、读书声相交汇的氛围中,我们的生活充满了乐趣,充盈着纯美的童心。

我喜欢学校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敬佩为师生谋幸福,促教育发展的领导们,喜欢积极奋进、亲如一家你的同事们。从以前的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到如今的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转变中,学校领导们煞费苦心、不断改革与创新管理方法,积极筹划资金,努力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开展各项有益师生身心的活动,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广大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在工作上,他们是我的师傅,在生活上,他们是我的益友。同事之间互帮互助、共同发展早已成为优良的传统,老中青传帮带这个主旋律一直在演绎,这也正是我们学校年年取得辉煌成果的主要原因。

在我心里,学校是家,有温暖,有关怀;学校是理想的殿堂,有实现抱负的机会,有施展才华的舞台。校荣我荣,校兴我兴, - 1 -

我们的学校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难道我们不应该对我们的学校有所回报吗?答案是肯定的。

有句话说得实在:“教育是个良心活”。事实上,广大教师正是在用自己的良心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严谨治学,无私奉献,默默地从事着绿叶的事业。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在学校为我们搭建的舞台上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华,无私地奉献着。作为咱们女教师,更是付出了更多的精力。我们的青春是短暂的,自从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走上了学校这个舞台,我们的青春就注定要在三尺杏坛写春秋,多少个烈日炎炎的日子里,我们为了给学生排一个精彩的节目,搞一次有益的活动,任炙热的阳光晒黑了我们的脸颊……作为母亲,我们不得不在孩子还嗷嗷待哺的岁月里,带上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母亲一同奋战在教育战线上。有多少教育界的英雄用一片丹心照亮了教师神圣的光环。亲爱的教师们,我们虽然累,虽然苦,虽然有愧于家庭和孩子,但我们无怨无悔,因为我们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们是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民教师!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呕心沥血,以教为重的精神教育着我;现代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从教几十年,始终安于“粉笔生涯”的献身精神、鞠躬尽瘁的高尚情怀激励着我,增强了我热爱教育事业的信念。每天的教学工作、班级管理工作已经成为我生活必不

可少的元素,忙碌与学生之间,我感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特有的幸福和感动。虽然日常工作琐碎繁多,但只要看到孩子们期待的目光,灿烂的笑容,我都感到满足,只要听到领导同事们的赞许,我就更加感觉信心十足。作为学校的一员,我希望学校有更突飞猛进的发展,更高层次的提升,虽然有条件的限制,但我们可以做的仍有许多。学校目前面临各个方面的改革与创新,我们应该从学校实际出发,发现学校的不足,努力为学校改革探索方向,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对学校的新规定新做法给予支持和肯定,并积极的落实实施。

我是学校一份子,学校荣我荣学校耻我耻,我愿为学校的进一步赶超发展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愿以最好的成绩向学校领导汇报,为学校添光彩!为教育谱华章!

“年年岁岁春光好,乌江春色胜往年。”最后,我衷心祝愿我们崔召小学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

谢谢大家!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七五普法学习心得下一篇:潜心立德树人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