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下的伦理学论文

2022-04-21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小学语文教学下的伦理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长期以来人们谈及语文学科的价值,无非围绕着听、说、读、写能力的培育与提升来谈论。听、说、读、写的背后是什么,似乎谈得不多。这恐怕也是语文教学效益低下的原因之一。

小学语文教学下的伦理学论文 篇1:

孙双金的语文世界

孙双金的语文教学,大气。

孙双金语文教学的大气,是种大智慧。

庄子给大智慧下了个定义:“大智闲闲。”闲,空也;空也,无限大也。他是说,大智者关注世界,关注人类,有大胸襟,有大视野。

孙双金正是循着“大智闲闲”去探索、研究,去追寻、生长大智慧。于是,他走进了语文世界,而且,他正在努力建构一个属于自己的语文世界。我们不妨把他的语文教学叫做“孙双金的语文世界”。

语文课程、语文教学应当是一个世界。但实践中,我们常常将语文狭窄化、封闭化,用印度著名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的话来说:“我们在自己的四周筑起了一道墙,然后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秘密的世界里。”这种狭小的、秘密的世界,使学生的“语文呼吸”逼仄、急促,“语文边界”越来越收缩。而孙双金的语文世界,放开了边界,敞开了视界,他的语文课程、语文教学有了大格局、大手笔,让学生拥抱一个大世界。

语文课程、语文教学应当有属于自己的世界。但在实践中,我们常常生活在别人的世界里。这样,语文,总是别人的,而不是自己的;语文生活,总是为别人的,而不是为自己的。用梵高对自己弟弟的话来说,不能总是在巴黎的大街上徘徊,而没有自己的麦田;用海明威的话来说,不能不找到属于自己的句子。而孙双金的语文世界,是他带领学生共同建构的,他和学生都有自己的麦田,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句子。

这是孙双金的大智慧,是他语文教学的一大突破。孙双金用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启发我们,一个优秀的、有追求的语文教师应当去开辟一个语文大世界。当语文世界建构起来的时候,语文教学就会进入一个智慧的审美境界。

一、“13岁以前的语文”:重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让学生拥有当下语文生活的幸福,而且拥有未来美好的人生

“13岁以前的语文”,是孙双金自己建构的概念。概念不只是一个符号、概念的变化,抑或重建,而是意味着理念的变化和文化的重构。毋庸置疑,“13岁以前的语文”指的就是小学语文。初看,两者无甚大的区别,但继而细想,“13岁以前的语文”有着丰富的内涵、深刻的意蕴。13岁以前是人生开初的一段,但它已将这开初的一段融入了人生的长河,而人生的长河连绵不断,汩汩而流,流向人生的大海。显然,“13岁以前的语文”已链接了人的一生学习,纳入了终身学习的框架,融入了终身教育的理念,其眼光之长远,其视野之开阔,是显而易见的,已经超越了“小学语文”。这是其一。“13岁以前的语文”,更凸显了这一段语文学习的特殊性、紧迫性。因为,13岁以前是人的语文学习的一个关键阶段,用孙双金的话来说,少年之记,如石上之刻,在童年期播下什么种子太重要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啊!孙双金用“13岁以前的语文”来提醒我们,在大千世界里,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唯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为大。显然,“13岁以前的语文”更富使命感、责任感,也更富时代的色彩和要求。这是其二。小学,是学制系统的概念,而“13岁以前的语文”,则更多的是融合生理、心理元素的文化理念,它所指向的是儿童及其童年生活。这样,“13岁以前的语文”强化了童年语文学习的价值,彰显了语文教学的儿童立场和本质特征,将会一扫僵化的、成人化的语文教学所造成的童年阴霾,而充溢着童年语文生活的阳光。这样,儿童的未来是会幸福的,当下的语文学习也是快乐的。这是其三。由此,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认识:“13岁以前的语文”提升了语文教学的理念,它将会革新当下的语文教学。

孙双金明确地说,“13岁以前的语文”应当“重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这一体系就是一个世界。孙双金用体系的建构,给孩子们一个童年的语文世界。这个语文世界给孩子们带来了什么幸福的礼物?孙双金说,一是国学经典,二是诗歌经典,三是儿童文学经典。他又把这三种经典称作三根支柱,是这三根支柱支撑了童年的语文世界,而且将会支撑孩子们未来的人生世界。经典,总是与时间的磨洗、积淀联系在一起,从某种意义来说,经典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以至人类文化的优秀传统。因此,孙双金的这一命题自然涉及到如何对待文化传统的问题。美国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爱德华·希尔斯对传统有一个精辟的阐释:“传统是围绕人类的不同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一种对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同时也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性想象的沉淀。”行事方式、文化力量、创造性想象的沉淀,传统这三个要义告诉我们,传统,尤其是经典不仅属于过去,而且属于现在,也属于未来。孙双金把文化传统、文化经典送给孩子,就是把他们带进了文化历史的长河,孩子们领受幸福的礼物,在人类优秀的文化天空里翱翔,这,当然是幸福的,而且为孩子们一生的幸福奠定了基础。

当然我们也会提问,难道“13岁以前的语文”就是这些经典吗?现有的课程呢,教材呢?孙双金清楚地认识到这些问题,因而对现有的教材作了处理,把现有教材与所编制的教材融合在一起。这样,“13岁以前的语文”体系自然包括了语用文体的内容,语文的实用功能并未被边缘化,学生的语用能力并未被减弱,可见,体系是科学的、完善的。同时,新体系的建构促进了教学方法的变革,概括起来是:现有教材通读全文、理解关键内容、背诵精彩词语片段;国学、诗歌经典以诵读、背诵为主,辅以适当讲解,理解大意,“不求甚解”;儿童文学重在引导,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语文作业基本形式为写日记、写随笔、写读书笔记。如此等等,孙双金作了整体思考、系统设计、具体安排。确实,这是个体系,是一个变革后的语文世界,充满新意。

二、“情智语文”:重构语文课堂教学,在童年语文世界里,让儿童情智互动共生,拥有发展的本领和智慧

如果说,“13岁以前的语文”是一个大世界,那么,可以说“情智语文”更多地注重课堂教学,相对来说是个“小世界”;如果说,“13岁以前的语文”,主要是体系建构,是教学内容的调整、补充,是一种重构,那么“情智语文”则侧重于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态、方式,指向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而这一切,都涉及到孙双金语文教学的核心理念,由此,进一步丰富了孙双金的语文教学风格。可以这么说,正是语文“大”“小”世界的建构与融合,孙双金语文教学,显得更为大气,更为从容,更为优雅。孙双金又用他的发展与深入研究告诉我们,教学风格形成和丰富的背景应当是一个开阔的、开放的语文世界。于是,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或日语文名师都应当向自己追问:你建构了一个语文世界了吗?

问题还在于,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孙双金寻找并把握了语文世界的两个主要元素,那就是情与智。是情与智在语文世界里的相遇、碰撞、互动和共生,才使语文世界洒满阳光,充溢幸福,成为一个灿烂无比的世界,

也才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世界。

首先,情智语文所构造的世界是一个“人”的世界,是关乎人的生命的世界。孙双金常用“人”来作比,他说“人”的一撇上写着五个大字:“高尚的情感”;一捺上也写着五个大字:“丰富的情感”。他深入地说,情与智的和谐是为了造就“全人”,而不是唯智,或唯情,或唯理的“半人”。显然。情智语文是关于人发展的语文,是为了培养“全人”、健康人的语文,这是情智语文的宗旨。有人一定会有这样的质疑:语文教学本来就是关于人的,是为了人的。是的,这正是语文教学的立意、使命,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追求。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常常在语文教学中让人缺席,让人边缘化,让人工具化。把“人”立于情与智两个重要元素上,正是让人在情感与智慧的交融中,再次拥有人的感觉,拥有人的价值,拥有属于人自己的尊严和幸福。如果,当你抬起头仰望语文这一片星空的时候,你一定会在情与智的闪烁中发现一个大写的“人”字。

其次,情智语文构造的世界是一个“童年”的世界。孙双金认为一堂好课,应上得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这是一堂好课的外部表征,其内在的意蕴是,这才是真正的儿童。是的,儿童是情感的王子,儿童也是充满智慧、“未被承认的天才”,总之,儿童是本能的缪斯。如果仍用人来作比的话,那么,儿童的双翼是由情与智共同组成的,或者说,儿童有情的右翼和智的左翼,两翼的张开、扇动,才会使儿童这一艺术之神飞翔起来。但遗憾的是,在日复一日、天长日久的语文教学中,儿童的情被消磨、压抑,儿童的智被挤压、驱赶,剩下的,我们所关注的,而且所见到的,只是苍白、平庸的语言文字,只是一片符号。当语文成了符号世界的时候,儿童已失去了应有的色彩和意义,他们面对的是一片荒漠,儿童的心灵也成了灰色的世界,枯燥、干瘪,情与智均被风干了。而当你在情智语文世界里仰望星空的时候,你看到的是童年舞动的蓝天,蓝得透明、蓝得旷远,蓝得就像儿童纯净的心灵。于是,情感的王子在情智语文中回来了,充满智慧的天才被承认了。

再次,情智语文所构造的世界是一个想象的世界。语言文字是让人想象的世界,汉字更是一个让人思想飞翔的世界。情智语文,让儿童凭借着语言文字去想象,在想象中创造,在想象中腾跃和飞升。人不能没有想象。但,我们常常误读想象,总认为想象是肤浅的,是全感性的。雨果为想象正名,他说:“想象就是深度。没有一种精神机能比想象更能自我深化,更能深入对象……科学到了最后阶段,便遇上了想象。”雨果还把想象比作“伟大的潜水者”。古哲亚里士多德也说:“想象力是发明、发现及其他创造活动的源泉。”为什么?爱因斯坦的解释是:“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那就是想象力在语文教学中被折断了翅膀,这一知识和创造活动的源泉正在逐步萎缩、枯竭。我们需要拯救儿童的想象力,需要拯救人类的想象力。也许情感与智慧是拯救想象力的良方。是的,孩子们怀着情感去学语文,定会在语言文字的温度里敞开想象的心灵;孩子们用智慧去触摸语言文字的时候,语言文字里定会升腾起想象的云彩。于是,“伟大的潜水者”,让我们进入了语文世界的深处,而“伟大的潜水者”也在语文世界里探了个究竟。

其实,语文教学并不是一个“小世界”。大与小,有时候是很难区分的。由情与智编织的世界同样是个大世界。由此,儿童在情智语文世界里也不仅仅是一个待启蒙的小孩,而是一个伟大的创造者。

三、爬山与登峰:孙双金为儿童进入语文世界铺设了道路

孙双金构造的语文世界,呈现在孩子们面前,孩子们应当进入这个世界,而且应当浸润于这个世界。不过,现实是孩子们常常在这个语文世界的门前徘徊,摸不着门道,进不了世界,抑或刚进入,又会因种种原因退了出来。原因何在?原因很多,缺乏一条道路,不能不说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严格地说,缺少一条道路,缺少通向世界的梯子,孩子们进不了这个世界。如果这样,从某种意义来说,这个世界是无意义的,从本质上讲,这个世界是不存在的。

孙双金明白这一点。他要让孩子去拥抱语文世界,着力铺设一条道路。他认为这是一条登山之道,而且提出了登山理论。其理论是由一连串儿的问题构成的。为什么登山?登什么山?登山的路径由谁选择?怎么上山?登山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山脚下,山腰中,山顶上有什么不同的感受?……这一连串儿的问题,串起了我们的思考之链。是的,学习,语文学习好比是一次又一次的登山,只有站到了高山之巅,才能看到遥远的地方,才能看到最美丽的风景,才会“一览众山小”。此时,儿童的情智才会得到升华,情智语文才会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孙双金的登山理论,又具体化为积累之道、训练之道、濡化之道、不求甚解之道等。

积累之道。语言文字是一个不断学习、消化、吸收的过程,语文学习不是一次性过程,只有在不断吸收中不断积累,才能逐步形成语文素养。因此,我们不难理解,孙双金为什么主张现有教材与教学要背诵成语、句子、片段,为什么主张国学、诗歌经典教学要以诵读、背诵为主,为什么主张儿童文学教学要以自主阅读为主。积累多了,积淀厚了,孩子们才会有语言文字的功底,才会生长起语文能力,在语文世界里游刃有余。

训练之道。语言文字只有在运用中才会有意义,才会获得生命活力。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言说表达的方式是语言”,“诗人让语言说出自己”。他还说,语言常常有一种“语言的宣告”,那就是“语言作为这种允许活动着”,那就是“语言的本质存在是作为显示的说”。言说表达,活动,显示,等等,这些词语无非是在说一个道理:语言文字是需要训练的。孙双金向来重视语文的训练。当然,他追求的是科学的训练,是满含情智的训练。这样的训练,让孩子们有能力去爬山登峰。

濡化之道。从心理学角度看,濡化是一个内化的过程;从文化学角度看,濡化是一个文化的过程;从伦理学角度看,濡化是一个道德的过程。孙双金用情与智把多种学科知识和原理整合起来,通过朗读、字词句篇的训练,领会、体验,在语言文字及其所构造的语文情境里濡化,受到感染,悟语言文字之魅力,学运用语言之能力。

不求甚解之道。不求甚解,不是不理解,而是没有必要追求所谓“深入”的、“透彻”的理解。不求甚解,就会给学生留下很大的空间。其实,这个空间是留给学生的,是留给学生未来的。这是一种智慧。

一条又一条道路,为孩子呈现了进入世界的无限可能。孩子们进入语文世界了,这个世界才会热闹,才会丰富,才会让孩子喜欢。孙双金既是语文世界的建构者,又是孩子们进入语文世界的引路人。

作者:成尚荣

小学语文教学下的伦理学论文 篇2:

“听、说、读、写”的背后是思维及情感、态度、价值观

长期以来人们谈及语文学科的价值,无非围绕着听、说、读、写能力的培育与提升来谈论。听、说、读、写的背后是什么,似乎谈得不多。这恐怕也是语文教学效益低下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我们又似乎都清楚语言是表达思想与情感的媒介,听、说、读、写的背后折射的是一个人的思想与情感,听、说、读、写的质量是靠个体的思维质量、认知水平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来支撑的。(限于篇幅,这里主要谈听、说、读、写与思维之间的关系,当然也不可能不涉及其他方面。)美国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史蒂芬·平克说:“人类是语言动物,是一种以词语为生的物种,所以,如何使用语言,如何理解语义必然是人类思考、分享和辩论的主要话题之一”,“思想、情感以及那些构成人类本性的、透过语言方可清晰看到其他东西”[1]。为什么不少人听不清楚别人的言辞,读不懂具体的文字?为什么有不少人说不清楚,写不明白?说白了就是抓不住要领,弄不清观点,思想模糊,思路不清。

为什么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史蒂芬·平克认为“语言不是思维的唯一方式”,但“语言从嘴里说出,或被写在纸上,他人能够随意倾听和阅读,而我们的思想却深居于头脑之中。要知道他人心中所想,或与别人一起探讨思维本质,我们就必须使用语言,除此之外别无他途”[2]。维果茨基有言,“思维和语言在某种程度上用不同于知觉的方式反映现实,两者是开启人类意识本质的钥匙。言语不仅在思维的发展中起主要作用,而且在整个意识的历史成长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言语是人类意识的缩影。”[3]语文教学(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既然是指向听、说、读、写能力的培育与提升的,那就必须认识到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背后是思维能力的提升,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功能(或者说价值取向)在培养学生的思维。

中小学语文教学一直以来受人诟病,原因其实不在诟病者,而在我们这些语文教师,因为我们自己就没有搞清楚语文教学的课程性质与价值所在。

语文课程为什么必须重视思维的培育与提升?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教育要“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关键能力培养”——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在“培养认知能力”时,要“引导学生具备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学会学习、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的素养,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这当中,关键就是思维能力。布鲁姆将人的认知教育目标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分成六个层面,见下图:

这每一个层面牵扯的问题关键是思维。

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为的是“通过语言传承而成为人”这样的主张用来说明语文教育的价值,恐怕是比较合适的。“要成为人,须靠语言的传承方能到达,因为精神遗产只有通过语言才能传给我们”。“学习语言可以在无形中扩大个人的精神财富”,因为“语言替我而思”。所以我主张把教学活动的注意力和重心放在对学生生命成长的关注上,语文课上,师生的注意力要集中在关注语言现象背后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上。最近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谈及语文课程的性质时依然是这样表述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谈及标准的基本理念时说,“语言运用与思维密切相关,语文教育必须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论及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时的阐述是“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以及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在论及课程目标时对此则有更为具体的阐述。这些表述,明确了语文课程必须承担思维培育与提升的任务。

这些年我一直认为阅读教学是围绕文本展开的生动活泼的生命性的对话,作文训练重在思路的拓展,尤其是在素材的遴选与使用的思考上。语文学习过程是师生生命体验感悟的内在过程,而不是外在的、名目众多而枯燥繁琐的习题化练习,不是概念化的文本解析,当然更不是所谓的阅读技巧、写作技巧与解题技巧的训练。关于这样的认识我在拙文《教育价值应成为学科教学的追求和旨归》《语文学科价值之我见》中有较为具体的阐述,这里就不赘述了。

今天不少的语文课堂看起来热热闹闹,其实质对学生不仅毫无助益,甚至还是误导。不少阅读课热衷于倾盆大雨式的拓展,作文指导课拘泥于技法。好比“炒腊肉”,主料本应该是腊肉,结果配料远远的超过了主料。我们总以为拾到篮子里的就是菜,导致了很少去审视拓展延伸的那些材料跟今天所教的这一篇课文之间究竟有多大的关系,尤其是很少去审视这些引入的资源跟这堂课,这篇课文、这个单元的课文、这册书的教学目标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自然更不会去思考它们与发展学生的思维究竟有多大关系。“语言植根于个体的发展进程中,同时也伴随着语言社团的历史发展以及人类物种的进化”[4],作为同一学科的老师,平时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提醒与相互切磋也不够。我们几乎没有意识到生活在同一所学校、同一间教室的师生其实就是大小不一的“语言社团”,这些“语言社团”的生态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掌控着每一个个体的思考与表达。语文老师王顾左右而言他,支离破碎,不讲逻辑,学生如何能够观点明确,思路清晰?

语文教学如何实现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思维的培育与训练,除了为学生打开思路,更重要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对所见、所听、所言始终保持一种怀疑的態度,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批判性思维。玛莎·纳斯鲍姆认为“苏格拉底——与柏拉图不同——他认为所有民众都有反省能力,或者至少所拥有普通的理性思考能力的民众都可以进行反省”。

下面我以人教版必修3《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的教学为例来具体谈谈我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引导与培育学生的思维的。研读教材不难发现,教材的要求是要让学生学会在同一个材料面前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在从不同的视角的审视中寻找出一个合适的角度去立论,并在这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形良好的思维品质。同一样物件、同一桩事情、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个体,因为自身的知识储备、经验积累、人生阅历,乃至遗传因素、家庭背景及其环境的不一样,必然会有不同的认知,甚至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和不同的环境里都会有不同的见解。我们这些教师能做的只是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里调动他们各自的知识储备、经验积累、人生阅历等因素,在他们需要的时候为他们搭建相应的支架。这个内容我分别在大连某校的高二与重庆某校的高一上过,大连只给了我一教时,重庆给了我两教时。不同对象的两次教学,进一步提醒我,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策略与方法应该是不一样的,教学效果自然也不一样。这些也不是本文的主旨所在,所以就不展开了。需要说明的是,我一直认为作文指导排两课时是有道理的,大连的一课时带来的缺憾是,学生们的思路打开了,讨论也渐入佳境却下课了。必须引导的问题没时间展开,学生认知方面的问题没能得到教师应该给予的引导,有可能给他们以后的认知带来难以弥补的缺憾。这,再一次让我认识到教学之难,教育之难。

因为每个人的立场的形成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的,在特定的情况下,某种因素占了优势的话,就会形成某种特定的观点,就好比前几年上海的“打伞门”中的主角之一的老师被处分,就有著名的特级教师为其撰文声张正义,并由此大谈学生给老师打伞不仅没有“罪”,而且有“功”;因为学生给老师打伞是一种回报,是一种感恩。于是这样的文字获得点赞无数,点赞者考虑的大概是,不就是学生给老师打下伞吗,至于处分这个老师吗?其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兔死狐悲,我们也是老师,或者在某种语境下来讲,那美女老师做的类似的事情,我们教师身上或多或少都是有的,只不过那个老师被曝光了,而我们没有被曝光,万一将来一不小心也有类似的事情被曝光以后,那么对这位老师的处罚就是前车之鉴,我们也会遭遇处分……所以,当有人站出来“维护正义”“主持公道”的时候,我们就觉得说得太对了,于是理性就给扔掉了。许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事情”,而无视其背后的“事理”。对诸如此类的现象,奇普希思和丹·希思在《瞬变:如何让你的世界变好一些》中用了一个骑大象的比喻:骑大象的人代表着理性对他自己想往何处去有着自己的决定,而且,这―决定是以分析为依据的。他的结论合理,而且,他手头拥有一些数据来支持这些结论。但是大象却代表着情绪,骑大象的人也许企图在短时间内通过猛拉缰绳用理性来驱使大象,但很快,他的这种努力变得越来越艰难。到最后,大象只按照它自己的路线来行驶,不再顺从骑大象的人的驱使。

今天还有一个问题是我们不能不正视的:网络会使有智慧的专家更有智慧,但网络也会使人们在以往错误的路径上更坚定地走下去,同样,无论我们有没有逃离原有的体制,如果缺乏自我审视和自我批判的意识,就有可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身处每个人都可以出版的时代”“没有人可以神化为某一领域的可靠专家”。网络化的专家意见更多的时候就像一个充满了观点、知识和权威的嘈杂的市场。专家的个人性质一旦转化为网络的性质,就有可能会比某些聪明的成员要蠢,而且会变得更为固执己见,在愚蠢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作为教师,最为重要的素养之一是要有自己的思考,否则就有可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不仅会误人子弟,还会将自己带进泥淖。

语文教学如何实施思维培育与训练

《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的教学设计中,我分别从观察与思考的位置、观察与思考的视角、观察与思考者的身份、观察与思考的情绪、观察与思考的态度等方面给学生呈现了一系列素材供学生观察、讨论、分享,旨在帮助学生们认识到,一个人对一个具体问题的立场会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误导,所谓“立场正确”,往往是会将自己的认知带入泥淖的,看待任何事物,都要努力换个位置,换个视角,防止被情绪左右,防止先入为主。这当中靠教师的灌输是不行的,关键在教师适时合适的引导,帮助学生自己得出合适的认知。

实际的教学中,无论是高一,还是高二,我欣喜地看到,同学们对其他同学乃至老师的表述,并不是盲从的,他们会直截了当地指出“老师,我对你的定义并不是很清楚”。

为帮助学生认识到观察要仔细,思维要缜密,我给学生们呈现了三张“打伞”的图片让他们观察,这三张图片表达的分别是这样的意思:

一是,美国纽约皇后区的马路上,一对父子走在人行道上,父亲穿着衬衫、手提公文包,尽管全身湿透,右手的伞坚定地举在儿子头上,小男孩背着书包,迈着轻快的步伐,似乎并没有发现自己的父亲已经被雨水淋湿;一是,路人在珠海香洲总站某地下通道入口处拍到的一张“坑娃”图片,图片中,一位母亲在下雨天打着雨伞,竟没有遮自己的儿子;一是,在伦敦街头,同样是爸爸和一个五六岁的孩子,也是下雨天,这位英国父亲很自然地把伞打在了自己头上,蹦蹦跳跳的小女儿淋着雨,牵着父亲的手走在人行道上。从图片上看,地面湿了,看来雨也并不小……我没有设置问题,只是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所见所思。

从同学们读图的情况来看,共同的问题是,观察不仔细,只看表面,忽视细节。尽管学生们也意识到了除了整体观察,还得看细节,但事实上观察却没有细到那个程度。

高二有位学生知道第一张图片好像叫“中国的父子”,第三张图片虽然不知道叫什么,但好像是一对英国父女。第二张图片应该是一个母亲,自己打着伞,但她用手遮着孩子的头。从图片上看,孩子很快乐,带给人们的思考是到底什么叫做真正的爱。第一张图片和第三张图片就告诉我们因为生活的环境不同、文化的差异的原因,父亲对孩子的教育的理念是不一样的。至于第二张图片,因为没有看清楚,就说不清楚了。不过在我反复提醒“既然大家都清楚观察要仔细,大家就要仔细观察”后,终于有学生发现第二张图片中,母亲旁边还有个人,这母亲是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懂得照顧别人。

高一的学生看到的是第一张是父亲没打伞,给儿子打伞;第二张是母亲自己一个人打伞;第三张,好像不是自己打伞,而是旁边有把伞……可见高一的学生无论是见识还是思维不及高二的学生。但经过我的“观察要全面一点,仔细一点”的提醒,有学生说,看问题要先从整体上去考虑,然后要有自己的理解和猜测,接着要看局部,要去验证自己的猜测。也有学生说,应该客观的观察所有事物,不应该带着自己的观点,更不应该先入为主。慢慢地,他们有同学觉得这三张图片的背后是教育理念的偏差,第一张,父亲完全把伞给了孩子,他心里认为,孩子是最重要的,就算让自己淋雨,就算自己生病,也不能让孩子受到一丁点的伤害,是偏向于溺爱的一种表现。第二张,母亲并没有给孩子打伞,但是自己的手却为孩子挡了雨,说明她想让孩子有所成长,让她自己去面对一些困难,但也要给予他适当的保护,让他明白父母也是可以依靠的。第三张是属于“虎爸”式的教育,是完全放手不管的,让他自己成长,自己面对一切。

当然,如果我把这几张图片的来源与背景给讲清楚,或许学生们的观察与分析就有一步到位的可能了。没有呈现背景资料就等于给学生们设了一个思维陷井,所以学生的讨论出现偏差就不足为奇了。实际的教学告诉我们,学生的这个思维,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有潜力的。只要稍加引导,学生是完全可以由粗疏走向缜密的。

这样的设计跟我的课堂教学的理念有关系,我认为完美的课堂并不一定是好课堂,有问题的课堂才是有价值的课堂。课堂上时间进程与当时的情境往往不是我们所能完全预料与掌控的。所以当我提醒学生再看看,看看人物以外的环境时,他们终于发现了三张图片有两张是发生在国外的,一张是国内的,两张的主人翁是中国人,一张的主人翁是外国人,这就明白了环境与文化对教育理念的影响。

在两堂不同教学对象的教学设计中,我都安排学生们观看了罗胖的“逻辑思维”的短片《你选择哪道题目去做》,让同学们在观看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以及自己的选择。听也是个技术,听跟读一样,要能准确地把握讲话人的用心,敏捷地捕捉到言辞背后隐含的东西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提醒同学们在听的同时开动脑经,努力从言说者引述的材料,说话的内容与语气等方面搞明白罗胖这5分钟的言说是围绕怎样的主旨展开的,在听完以后与大家分享罗胖的言说给我们带来的信息,并作了如下的归纳:

人可以吃人吗?

人民和国家是怎样的关系?

宽容与自由之间有何联系?

个人和集体、国家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

如何看待真理病患者?

究竟有没有真理?

真理究竟能否被辩驳?

……

高一的教学时间充裕一点,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有时间从自己的视角出发用一段文字将自己选择的视角通过一段文字进行了简单的阐述。下面是两位同学的文字:

片段一:我认为没有真理,真理的定义瞬息万变,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真理。如古代的真理与“天地君亲师”有关,和现代的真理与“民主与自由”有关,不同的真理放在不同的时代并没有错,如果放在同一个时代,就不会被当时的人们同一认同和追求。真理与时代观念的变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固定的真理,只有人类对所处环境中的最高追求的不同。

片段二:从客观上来讲,我觉得这个世界上就不存在真理。对同一件事,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和意见,这个世界没有一个统一的,每一个人都承认,每一个人都认同的观点。所以我觉得真理只是一个人的道理和看法。所以,我觉得真理可以去辩驳,大家可以把自己的看法提出来,然后互相的去辩驳,提升自己的认识,理清自己的思路。像陈独秀这样的真理病患者,他为什么会不允许别人去辩驳他的真理,在我看来,就是他把自己的真理作为了自己的一个信仰,我觉得这是可以理解的。

看了这两个片段,我更觉得只要引导得当,学生的认知是远远超过我们所看到的“实际”的。这两段文字与帕斯卡尔关于真理的说法是何等相似:任何一个单独的真理都是不充分的,因为世界是很复杂的。任何一个真理如果脱离了和它互补的真理,就只能是部分真理而已。

在学生分享时,我提醒同学们对分享的内容进行评价,可以自我评价,也可以他人评价。标准只有一条:是否言之成理。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有没有讲清楚。丁肇中先生讲,“不管研究科学,研究人文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也许借班上课的原因,也许习惯的缘故,不曾有他者站出来评价,于是我让提供片段一的同学做了一个自我评价,她说,“是什么”可能说的比较模糊。“为什么”说得还是比较清楚的,“怎么做”只提到了一两句话,是比较简单而且也比较模糊的。

这正印证了苏格拉底所言,所有民众都有反省能力,或者至少所拥有普通的理性思考能力的民众都可以进行反省。

在“人可以吃人吗”的问题上,多数同学坚持认为即便是在极端情况下,为了多数人利益也不能吃人!如果开始吃人了,即便吃的是死人,我们就丧失了人性,就不能称之为人了,就是饿死,也不能是做出这样的事情。高二的学生对“吃人”的理解,相对要宽泛一点,已经不单单局限于具体的“人吃人”了,他们已经能够从社会生态视角来理解“人吃人”的内涵与外延了。

高二的同学由于阅历与心智发展的原因,有几位同学认为,在极端情况下是可以吃人的。有一位同学用“1972年10月13日,一架载有4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的客机因天气恶劣,在安第斯山脉坠毁。机上有16名来自乌拉圭橄榄球队的队员靠吃死者尸体,两个月后最终获救”来说明为了生存,可以吃人。当然是特定的情况下,他人既然已经失去了生命,是可以利用这种资源活下来的。虽然我们很不愿意承认,但这个现实社会是可以人吃人的,在迫于生存或者是关于自己的利益情况下,人是会作出吃人这种选择的。

遗憾的是,因为只给了我一课时,未能有时间同学生们从伦理学的角度深入地展开讨论。个别学生这样的认知告诉我们教育者的责任之大,任务之重!关于伦理与人性的问题,不是一堂课、两堂课能解决的问题!所以作为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我们读书的视野和范围真的要宽一点,因为某种认知的缺陷会导致我们认知的局限,这局限有可能误导学生。

所以,维果茨基提醒我们,“为了理解另一个人的言语,单单了解他的词语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了解他的思想。但是,甚至这样做也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了解他的动机。直到这个层面,对一种言词的心理分析才算完整。”[5]须知“言不是始物——行是开端;言为结尾,言使行圆满完成。”[6]

注釋:

[1][4]史蒂芬·平克.思想本质.浙江人民出版社.P27.

[2]史蒂芬·平克.语言本能.浙江人民出版社.P58-59.

[3][5][6]维果茨基.思维与语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03 P180.P178.P180

作者:凌宗伟

小学语文教学下的伦理学论文 篇3:

从孔融的谦让刚直谈学校的人格教育

孔融,是东汉末年的著名文人,建安七子之一。七子之称,最早见于曹丕的《典论·论文》,指的是东汉末年七位负有盛名的作家: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隅、应瑒、刘桢七位文人。他们以其贞正高洁的人格,清新隽美的创作,活跃在东汉末年的文坛。他们大多有着不凡的家庭出身,自幼受有良好的教育,为人正直且颇有才华。本文研究孔融,不是因为他的文采,而是因为他独特的人格魅力。他谦让、刚直、秉正高洁、威武不屈的优秀品格一直被后人所推崇。在当今社会人格有所缺失的背景下,讨论孔融谦让、刚直这一典型的传统文人人格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孔融的人格

孔融少年即聪颖过人,继而以博学知名于当时。他以“昂昂累世士” 的身份,“且当猛虎步” 的雄心,步入仕途,希望能在维护正统纲常方面有所建树。从孔融现存的几十篇或全或残的作品中,可以大略窥见孔融是个博学、正直的人,比如其《离合诗》中就体现出秉正高洁的品质及积极乐观的态度。但孔融之所以名著于世的重要原因并不只是因这些作品,更是因为其一生行藏中所体现出的人格。

所谓“人格”,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学科都有各自的解释和定义。在人们日常的理解和运用中,“人格”是指做人的基本品质。从人们所熟知的孔融的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最突出的人格品质。

孔融出生于圣门,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从小生长环境得天独厚,自幼饱读经书,身受儒家思想影响。由于受家风的影响,为人很谦和,最著名的故事当然是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孔融让梨”。据《融家传》载:“年四岁时,每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大人问起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 年仅四岁的孔融,就懂得谦让,实在让人啧啧称赞。孔融虽然以礼让闻名,但却有话直说,就算得罪人也在所不惜,这与他傲岸、刚直的性格是不无关系的。孔融的刚直性格是其家世自豪感的结晶,他的《杂诗二首》中的第一首可以明证:“昂昂累世士,结根在所固。吕望老匹夫,苟为因世故。管仲小囚臣,独能建功祚。人生有何常?但患年岁暮。幸脱不肖驱,且当猛虎步。安能苦一生,与世同举措。由不慎小节,庸夫笑我度。虽望尚不希,夷齐何足慕?” 诗中刻画了一个高洁刚正的形象,一身正气,一腔正语,表现了孔融不屈从曹操压力,决心保持高洁秉性的坚强意志。他在《与曹公论禁酒书》中为维护传统观念与秩序,一句“但惜谷耳” 揭穿了曹操敷衍辞令的虚伪,也包含了他对曹操的蔑视,再次体现出孔融仗理直言的性格。孔融为官正直,当时有规矩只要写信告官吏贪污,就可严加查办,当时孔融就揭发了好多宦官的亲戚。而管信访的官员受不,老收到孔融对宦官的揭发信。因为畏惧宦官的势力,就派属官去责问孔融。孔融却毫不畏惧,没有因此而有任何改变初衷的想法。这些都可以看出孔融正直的品质。孔融既反对东汉末年的宦官,外戚掌权的腐朽统治,又不同意曹操、袁绍“终图汉室”。他的敢言以及对汉朝皇帝的效忠,最后使他丢了性命。尤其是孔融对待曹操的态度上,尽忠汉室是孔融与曹操相处的原则,他曾夸过曹操“惟公匡复汉室,宗社将绝,又能正之”。 但是后来随着曹操的野心扩大,孔融觉察后就与曹操势不两立。经常发议论或写文章嘲讽曹操的一些行为,言辞过激。此时曹操已掌握政权了,孔融对此却全然不顾,对曹操肆无忌惮地侮骂。他的朋友都为他担忧,而他却不听从,终被曹操记恨所杀。孔融虽然死了,但是他据理力争、直道而行、严正刚直、一身正气、威武不屈的品格一直被后人所推崇。

孔融的谦让、刚直等这些人格品质并非与身俱来,而是源于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思想的深刻影响。传统的儒家与道家思想中有不少对这些人格品质的精彩论述,中国历史上也不乏具备孔融型的文化人格的卓荦才俊。

二、文化的渊源

我们的民族在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了伟大的精神文明,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博大精深的传统道德思想。不论是儒家思想还是道家思想,对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都有系统精辟和令人信服的论述,如孝敬父母、谦让礼貌、注重修身、精忠报国等。这些优秀的传统美德流传千年,指导着千万代的炎黄子孙找到人生中的航标,成就大业,无数中华儿女践之以行的动人故事也因之流传不息。

在诸多前人对于道德品质的论述之中,谦让一词,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谦让是一种美德,是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所必备的。儒家强调把忠信、礼义、仁义视为修身立世之道,崇尚尊让宽容、谦逊谨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原则。在与人交往的具体过程中,儒者的交友之道是强调要尊人尊己、恭敬谦让,严已律己、宽以待人,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孔子在(《论语.宪问》)中提出“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把“修己”看作关系到他人和社会的大事,要求人们用恭敬谦逊的态度对待一切事物,使自己的言行合乎原则和社会规范,以达到“安人”和“安百姓”的目的。《周易》中说:“谦谦君子,卑以自牧”,只有以谦恭的态度修养自己,才能成为有道德的君子。

说起谦让,我们中华民族有数不清的美谈。如中国古代帝制中的禅让制。尧帝作为皇帝时,爱民如子,天下事如同自己的事,国家治理得非常好。但是尧帝终会老去,必须有人要继承他的位置。尧帝知道自己的儿子无能为力,于是把位置禅让给了有才能的舜。舜也不负众望,把国家治理得很好,人民更加安居乐业。尧帝是谦让的,他没有从家人的利益考虑,让位给儿子,而是以国家利益为重,让位给舜。他的禅让是崇高的,令人钦佩。再观《完璧归赵》里的盖世英雄蔺相如,为了复兴赵国,顾全大局,处处忍让谦让老将廉颇的粗暴无礼,才有了后来的旷世谦让美谈——负荆请罪的出现。在清代中期,还有个有名的“六尺巷”的故事。据说清朝的宰相张廷玉和位姓叶的侍郎都是安徽人,两家相并而居,都要造房子,为争地皮,发生了争执。张老夫人便修书北京,要张宰相出面干预。这位宰相看完来信,立即作诗劝导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老夫人见书明理,立即把墙主动退了三尺,叶家见此情景,深感惭愧,也马上把墙让了三尺。这样,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张廷玉失去的是祖传的几分宅地,得到的却是邻里间的和睦及流芳百世的美名。

人格尊严是人之为人的重要标志。在做人的道德标准上,儒家崇尚的是一种“大丈夫”的道德标准,《孟子.尽心上》中提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就是说人在富贵面前不能放肆,在贫贱的处境中志向也不能改变 ,在权贵面前不能屈服,这样的人才能算得上“大丈夫”。《孟子》中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和《论语》中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这种人格尊严和道德标准也是儒家所推崇的。孔子曰:“儒者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其居处不淫,其饮食不溽,其过失可微辨而不可面数也:其刚毅有如此者”。 由此可见,儒者非常重视自己的人格尊严,他们不为权势、利益的诱惑所折腰。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儒者有高尚的处世原则和交友之道。孔子《季氏》中提到“盖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盖也。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也。” 可见孔子认为与正直、诚实、见多识广的人交友会从中受益,而与阿谀奉承、夸夸其谈的人交友则会从中受害。总之,儒家传统文化对人的道德修养,个人的品行操守非常之重视,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是这些崇高的人格精神,使我们中华民族经历了几千年的分裂、战乱,最终凝聚在一起,正是这种超脱的精神人格力量如“浩然正气”融化到中华民族的血液中,于是才有了无数的英雄志士,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为民族献身的浩然正气,“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高风亮節。像西汉的苏武,南宋的文天祥,明朝的郑成功等他们丹心报国、宁死不屈的气节流芳百世。

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追求自由、崇尚自然,轻视名利、蔑视权贵。庄子教人不图名位,他坚决反对以身殉名。他嘲讽那些达官贵人虽衣寇楚楚,却如同笼中之鸟,不得自由。在为人处世方面,庄子强调“顺人不失己”,“外化内不化”。庄子的“安时处顺”即表面上和顺万物,随波逐流,内心应坚持自己的原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外化”即避开现实的种种矛盾,“内不化”即坚持自己的主张,保持节操,要出淤泥而不染。庄子视名利如粪土,洁身自好,超凡脱俗,敢于抗争的精神影响了一大批人。

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之所以被人们所崇敬,首先不是他的文采,而是他伟大的人格魅力。司马迁曾这样评价屈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这种评价非常之高,但绝非夸张。屈原坚贞的品格和高尚的情操有他的作品和事迹为证。屈原虽出身高贵,但十分注重自身修养,一生光明磊落。“纯粹”和“耿介”是其做人的最高标准。他在《离骚》中说:“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名兴心而嫉妒”。 即世人都贪婪地向上爬,满有权势财富仍不厌于索取。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下,屈原却不同流合污。虽屡遭打击,却始终坚持堂堂正正做人,宁愿被放逐,也绝不随波逐流,却变得更加坚强不屈,至死不变其节。

人称“诗仙”的李白(后面说了“安能”句,这里就不能说),他在封建帝王面前傲岸狂放,对一些权贵、大官僚鄙视。据说,有一次李白奉命为杨贵妃作诗,在诗中把她比作汉武帝的宠妃赵飞燕,来赞美杨贵妃的姿色,而高力士却从中挑拨,说李白有意讥讽。以后每次唐玄宗给李白加官时,杨贵妃都会阻止。李白知道后,于是主动上书,离开了长安,开始浪迹天涯,由此记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再如我国文化史上的一颗巨星——苏轼,他秉性正直,为人坦率,曾自称:“言发于心而冲于口,吐之则逆人,茹之则逆余。以为宁逆人也,故卒吐之。” (《思堂记》)由此可见,苏轼对社会现实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考都毫不掩饰地表现在其文学作品中。他是个敢于直言,敢于批判是否的人。又因他刚正不阿,使其一生历经宦海沉浮,多次卷入北宋党争的政治旋涡中,屡遭贬谪,人生之路坎坎不平。“刚者必仁”是苏轼人生经验教训的总结,刚者之所以仁就在于他心中没有私心和偏见。

三、现实的困境

谦让、正直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人应具备的优秀人格品质。而在当今充满竞争的社会中,人们似乎对这些优良传统品质不屑一顾,几乎要让它们从我们身边溜走了。

俗话说:“满招损,谦受益”。“路要让一步,味需减三分”。君子厚德载物,雅量容人。谦逊处世,谦让待人是传统文化赋予我们的待人接物的基本处世原则。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却会经常看到,有些“血气方刚”的人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互不相让、恶语攻击,甚至大打出手,使事情发展到不欢而散直至无法挽回的地步。在现代社会中,谦让将被人们所忽视。在公共汽车上,你会经常看到一位老人或孕妇站在那里,而座位上坐的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或穿的花枝招展的年轻姑娘。在买东西时,很难看到人们排好队有秩序的购买,代替的是你争我抢,哪里还有谦让呢?也许在现代人眼中,现在是个竞争社会,谦让别人也就是害了自己,为了一个名义而不惜一切手段,更别提什么谦让了。谦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什么不能将这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呢?难道它真的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吗?其实不然,谦让是一种美德,在生活中,谦让是非常重要的,学会谦让,是一个人立身处世最平安最快乐的方法。谦让是一种豁达的挚爱,可以化冲突为祥和,化干戈为玉帛。谦让又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如别人不小心撞到了你,内心也会感到不安。你以谦让待人,自然会得到别人的理解与拥戴。谦让还是一种风度和境界,如果人人都能谦让,那么人人都能受益。比如走在山间小路上,两个人不能同时通过时,如果争先恐后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最终会导致同归于尽,但是如果自己先停下来,让他人先过去,那么每一个人都能安全的走过这条小路。所以在生活中,只有相互谦让友爱,才能避免纠纷,得到开心。只要大家能够自觉地谦让一点,退一步就会海阔天空。人与人之间相处,贵在谦和礼让,它能折射出做人的境界。俗话说得好:“与人方便,与己方便”,谦让不但能让你得到他人的尊重和感激,而且会使你拥有很多知心朋友,要知道,千金易得,知己难求,当你遇到困难时,他们会伸出援助之手,这是对你谦让别人的最大回报。而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是永远也体会不到帮助别人的乐趣的,他只能是孤家寡人,没有知心的朋友和他共度难关,这样的人岂不是很可怜吗?因此,为了把我们的社会变得美好而又和谐,让我们用谦让来对待他人,用真诚的心来关爱他人吧!

正直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用公正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和事,是社会对每个人提出的基本要求。正直的人胸怀坦荡、是非分明、嫉恶如仇,为了伸张正义常常挺身而出。所以古训云:“做人贵直”。然而当今的一些文人,不论是自封的,还是有权威验证的,表面愤世嫉俗,处处找当权者的毛病,毛病找的不少,可是从不敢当面指出,只喜欢在背后指点。一到公开场合就只会说官方语言,写官样文章。再放眼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快节奏的生活,复杂的人际关系,多元化的价值观念,使每个人都处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之中。因此,各種矛盾和问题都暴露出来了。如现在的领导干部“依附权势”的心理很重,把权利看得太重,怕丢官失权。因此,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察言观色、见风使舵、阴奉阳违、欺上瞒下,没有骨气,不敢讲真话,这实际上是领导者人格的蜕变。正如古语所云:“上用目,则下饰观;上用耳,则下饰声;上用虑,则下繁辞。” 但是对于领导来说,不仅要“做官”而且要做人,更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应该提倡人们讲正气,敢于讲真话,如果自己带头说假话,打击说真话的人,这个社会还有人敢说真话吗? 那么国家就要遭殃,人民必定不会幸福。因此,作为党的领导干部要善于分辨是非曲直,坚持真理,同时还要敢于同恶势力作斗争,需要有刚正不阿,不怕打击报复的勇气。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对自己不公正或被人误解的情况,而坚持真理,刚正不阿的品格,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会使你走出迷茫,走出恐惧,勇往直前。

当今社会,不仅成人缺乏谦让、正直等品质,儿童也是如此。因此,在对孩子进行知识文化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孩子的人格培养,所谓“先成人,再成才”。

四、教育的出路

人格的发展完善伴随着生命的始终,而小学阶段则是人生中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对将来人格完善有重大影响。人的发展是连续不断的,前一阶段的发展必将影响后一阶段。小学生人格尚在形成时期,他的生活、所受的教育必然会在心灵上留下深刻的痕迹。小学阶段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人格理论家如弗洛伊德、阿德勒、斯金纳等都把重要的成年人格特征与某些类型的童年经验相联系。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人格完善的人。因此,对小学生人格的塑造,不仅是社会的需求,也是小学生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

时代在进步,生活水平在一天一天地提高。现在的小学生从小就生活在幸福的环境中,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关爱:社会的、家人的、朋友的……可是在索取的同时,他们是否想到了付出?他们往往缺乏的是谦让、正直等优秀品质。

现在的小孩子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都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甚至是外公外婆都围着他一个人转,不管是什么事基本上是有求必应,要什么有什么,要怎样就怎样,家长们全都由着他,更不会有人跟他抢什么。他们基本上只懂得接受别人的关心和疼爱,尽情的享用自己所拥有的,却不懂得怎样去关心和疼爱身边的亲人老师和同学。他们误以为别人关心他是应该的,他们的享用是理所当然的。 一些孩子缺乏谦让的美德,做什么事都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忽视他人的需要,只顾自己而不为他人着想。因此,到了学校大多数同学都还是想其他同学都让着自己,没有为别人服务的意识。笔者在一次实习期间曾遇到这样一件事。有一次,放学后我留了几个同学下来帮值日的同学打扫教室,他们也很自觉的留下来了,他们在扫完地之后,有两个同学在一起抢一个簸箕,他们抢了半天也没有一个让步的,都想先用,结果就几个人拿者簸箕去找我,都说是别人抢他的,让我来解决。本来他们留下来帮同学值日是值得表扬的,可他们却又为了先把垃圾清理掉去抢簸箕,谁也不愿让谁,这时我该批评他们吗?那我又能置之不理吗?

社会的进步与繁荣离不开正直的人们,但在我们的少年儿童中也存在着诸多为人不正直的问题。如在班干改选时,他们会选择和自己关系较好的同学当班委;值周生检查卫生,他们发现别的班级包干区不太干净,给评“良”,查自己班级包干区时,即使发现不干净也给评“优”;班委平时执行工作不能抱公正的态度,不能做到实事求是等。实习期间还有几次我去班级监考,每次都会发现学生有考试作弊的不良行为,而且还不止一个,这么小就学会了弄虚作假。平时收作业时总是有那么几个同学不交,而且编出来的理由多种多样。

他们还是个孩子,竟存在着那么多不良行为,这样下去,必将影响孩子们的健康成长。那怎么办呢?其实小孩子是较容易改造的,他们学东西也很快。所以作为老师和家长应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他们健康完善的人格。为了不久的将来在我们身边会有更多的孔融,我们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小学生人格的形成来自于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教育虽然无法根本改变社会的大环境,但我们却可以通过整合学校、家庭的教育资源,努力为小学生营造健康成长的小环境,让小学生处处受到教育。

学校是孩子成长阶段最主要的教育平台,所以,将人格教育渗透进学校教育是最首要的环节。

(一)充分利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对小学生进行人格教育。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做到说理清楚明白,应注意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小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还处于比较低级的阶段,他们善于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能力、概括能力较差。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处在不断发展中,道德认识能力也逐渐在提高。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按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原则,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为此,具体方法就是说说事例,讲讲道理。如在教学“谦让”这一内容时,结合古代文人“孔融让梨”的具体事例,深入浅出地讲给学生,使学生懂得谦让是一种美德,教育学生从小要讲谦让,并让学生试着表演。也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平时的生活中所看到的或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些谦让的事例。如在教学“为人正直,说话、做事公道”的内容时,可向学生介绍包公在任知府时,依法办事,不殉私情,不畏权势,敢于直言的事例说明包公为人正直。教育学生正是由于包公公正、坦率,敢于坚持正义,主持公道,所以为世世代代人民所歌颂。除此以外,还可以布置学生自己去搜集有关谦让、正直的事例作为作业。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

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在于不断促进人的发展与完善。语文学科工具性、思想性、综合性的特点,使语文教学在培养小学生健康人格,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健康人格教育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人格教育因素。语文教学毕竟不同于专门的人格教育,在语文教材中,人格教育的有关内容是零星地潜隐在一篇篇具体课文中的。因此,要想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教师就必须首先将这些潜在的因素挖掘、整理出来,并融会于心。

第二,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讲究方式方法。如找准切入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找准切入点,也就是找到语文教学与人格教育的最佳契合点,只有找到这个点,渗透才能顺利实现。例如教学《墨梅》这首诗时,让学生领略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我们可以以“墨梅”为切入点,以“墨梅”的高洁品质作为例子,让学生去体会诗人借墨梅自喻,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老师在教学这首诗时,可将为人正直,面对邪恶刚直不阿,敢于主持正义,宁愿直死,不可屈生的孔融作为补充材料引入。这些都是我们进行人格教育的极好素材。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的运用这些具体形象的人格范例进行启发诱导,在学生面前树立一个个光辉的榜样,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这样通过语文教学,一方面增长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智慧、能力。另一方面又塑造了学生们好的灵魂,完成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的历史使命。

(三)发挥教师在小学生人格教育中的作用

小学生年龄小,他们对老师有较强的依恋之情,他们愿意接近老师,模仿老师,所以不管老师的积极或消极方面的影响都会在小学生身上发挥作用。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主张“正人先正己”,提出“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些至理名言,揭示了一个教育真谛,那就是:为人师者,必须注重言传身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应做到。由此产生的教育力量,将永远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具有高尚道德境界的老师,往往受学生的爱戴。教师的言谈举止、道德修养、人格品性,会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是学生的道德楷模。教师不仅要把道德的种子播撒人间,还要让道德生长的力量见证于自身。教师要处处以身作则,亲身示范来引导学生的行为习惯。

家庭,是孩子成长停留时间最多的空间,所以在学校教育之余,我们不能忽视家教中的人格教育,家庭的传统美德教育应与学校同步。正如《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修养,那么不管教师做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因此,家庭中的人格教育是小学生人格教育的重要一环,能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既然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如此重要,那么作为家长首先就要以身作则,率身正行,做孩子的榜样。俗话说:“己不正,何以正人?”父母要从自己做起,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做一个讲谦让、正直的人:对同事、亲友不说谎、不做假,不斤斤计较;在孩子面前信守诺言,不为了达到某个短期的效果而欺骗孩子;不在孩子面前说别人的坏话等,父母要让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以自身的高尚品格对孩子进行人格感化。

除了以身作则外,家長还可以引入榜样作示范。小学生具有可塑性大,模仿性强,富于理想等特点,而榜样又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小学生的思想、人格和行为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家长可以讲一些谦让、正直的小故事给孩子听。孔融的事例尤为典型,孔融的标准是曲于理而不畏于权,这是对孩子教育的最好榜样。孔融从小就讲谦让的精神和他在邪恶、权贵面前敢于直言、刚正不阿的品质正是当今孩子值得学习的地方。教育孩子做人需要忍让,但忍让是有原则的,忍让并不意味着退却不前或软弱可欺,并不是面对委屈、误解、甚至侮辱时无动于衷。忍让是为了顾全大局和未来着想。忍让是以平和的心态去感化他人的浅薄行为,以宽大的胸怀去包容他人无理的举动,最终以无可争议的成功来向世人证明。如蔺相如忍让为国家,韩信忍受胯下之辱,林肯受辱骂而不怒等,都被世人传为美谈。而对外风邪气和腐败现象就应做到刚正不阿,敢于批判,敢于和恶势力斗争。做一个是非分明的人。

正如前文所说,虽说社会大环境不是仅凭教育之力可以改变的,但社会的各阶层还是可以尽些棉薄之力来改善孩子的教育环境,比如舆论导向多一点正面教育,少一点反面“教材”。正面教育形式多了,对小学生耳濡目染,促使其心中升起对时代英雄的敬仰之情,自豪之感,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荣辱观。

总之,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形成协同一致的教育力量,才能使小学生在这个社会中健康地遨游、成长。

【作者单位:南京市竹山小学江苏211100】

作者:虞文婷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与家庭教育论文下一篇: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