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传媒与民族文化论文

2022-04-23

小编精心整理了《现代传媒与民族文化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本文概述了大众传媒下的民族文化艺术现状,分析了大众传媒对民族文化艺术的影响,探讨了应对其负面影响的对策,认为只有一方面发挥大众传媒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立足于本民族文化,深度发掘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用宽厚的文化底蕴接纳西方文明才是民族文化的正确出路。

现代传媒与民族文化论文 篇1:

漆画在当代传媒条件下的生存

摘 要 本文以探讨现代传媒情况入手,研究漆画怎样利用现代传媒条件扩大自己的影响,为自身发展争取到更多的资源。提出了自己关于漆画怎样利用现代传媒条件的策略的观点。

关键词 现代传媒 漆画 生存

现代艺术品的生存是与其生态环境息息相关的,而这种生态系统包括了时代背景、社会风貌、经济基础等等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要素。现代传媒就是这其中的重要要素之一,而且在艺术品的生存生态环境中扮演着越来越为重要的角色。这是由传媒是文化的载体和工具的性质决定的,这也是每一个关心漆画生存的人都应重视的问题。本文并不是对于漆画本身表现力展开论述,而是对于漆画在当前生存生态条件下,如何为自己争取到发展资源的讨论,是关系漆画生存的外部环境的一篇论文。

一、 哪些是漆画生存的现代传媒媒介

在文章的开始,我们首先要搞清什么是现代传媒。现代传媒是隶属于媒介范畴之下的一个子系统。媒介是英文medium(复数 media)的中文翻译,medium在《现代英语词典》中有如下解释:n.环境,媒介,手段 n.传播信息的途径 v.制造和传播信息机;器实验工具;调查手段,迫使我们的身体对它的工作方式作出反应。在当代,这个英文单词有泛化的现象,由于本文讨论的是传播领域,中文对应的解释可以分为三个词汇:媒质、媒体和媒介。

媒质是指:“物体系统在其间存在或物理过程(如力和能量的传递)在其间进行的物质。”象声音,它的传播就要依靠空气作为媒质,如果没有空气声音就无法传播。对人类传播领域来说,媒质是人类社会系统沟通的物理事实,包括声音、图像、音乐和影像等。

媒体是指“当代社会中向受众传播文化和娱乐节目的文化生产组织。”这个概念主要关系社会学内容,与本文关联不大,就不展开。

媒介是“利用媒质存储和传播信息的物质工具。”这个概念特指的是一种物质手段,包含了两方面的要素:一方面是信息或内容的载体,如书、相片、电影胶片等等媒质存储手段;另一个方面是传播信息的技术设备、组织形式、社会机制,包括通讯类、广播类和网络类三大类。在现代社会,媒介一般就是特指展示场所、书籍、电话、无线电、电视、电影、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工具。这些客观的物质技术仿佛和人类精神的产物——艺术,有着一定的距离,但正是传播中的物质手段的改变,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进而也改变了人类的艺术。目前,绘画、雕塑、影视等等各类视觉艺术都需要媒介来承载和传播,一件艺术作品最终实现其艺术价值,按照现代传播学的观点,只有实现了信息的传递,这件艺术品的价值才得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缺乏艺术品信息传递的媒介,艺术品是无法存在的。

而当一种媒介承载了审美沟通中审美符码的贮存、传达或表现功能时,其就转化为审美媒介。审美媒介是有着一个历史演变过程,在文字产生之前,有着工艺媒介、口语媒介,文字产生之后就有了文字媒介,随着印刷术的发明产生了手工印刷媒介。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之后,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出现了现代传播手段,催生出现代审美媒介,这是我们今天艺术品生存中必须要重点探讨的课题。其中,在机器印刷、无线电技术发明之后,就产生了现代大众传媒,包括象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录音带等等传播手段;20世纪以来,电子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技术传播信息的媒介技术,使被誉为“第四媒介”的网络媒介迅速发展,日益成为影响力巨大的审美媒介。就平面架上艺术而言,还有一种重要的审美媒介要注意,那就是由展览馆、博物馆、画廊等展出机构构成的展示媒介,这在平面架上艺术中还扮演者重要的传播信息的功能,也是艺术品价值存在的重要载体。至此,我们可以明了漆画生存的生态系统是由展示媒介、现代大众传媒和网络媒介构成的一个复合生态系统。

二、当代漆画在现代传媒中的生存策略

对于平面架上艺术而言,其本身的特质,并不适合现代主流传播审美媒介(现代大众传媒、网络传媒),所以整体上都遇上生存困境。而作为小画种的漆画,生存状态就更加艰难。

据不完全统计,长期从事漆画的画家大约在100位左右,创作人数远远少于国画家或油画家。清华美院教授、漆画艺术委员会委员程向君认为,漆画发展的历史比较短,还没有形成庞大的队伍,更缺乏职业性的漆画家。乔十光先生认为,漆画生存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人们对漆画的认识太少;第二,漆画作品尚未走进市场;第三,中国漆画整体水平不高。这些困难的产生,往往和漆画不适应现代传媒条件有关。也许有人就会提出,既然漆画不适合现代传媒条件,消亡是必然的结果,那研究漆画与现代传媒的关系有什么意义?其实漆画前景不是那样的悲观。首先,漆画还可以利用展示媒介传播信息,扩大影响。虽然现代主流传媒影响力巨大,但也无法一统天下。每个历史时期都会出现占主导地位的媒介,但也无法使原来出现的旧媒介断然的消隐或终结。同时,漆画也可以积极寻找利用现代主导的媒介的办法来实现与展会媒介相似的功能。

漆画相对适应的审美媒介形式是展示媒介,也一直是漆画主要的传播形式,在当代中国,展示媒介中的博物馆、展览馆、画廊等机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转变为既是一种文化机构,又是具有独立经济地位的法人机构。据此,笔者认为漆画利用展示媒介还是有自身优势的。首先,展示媒介有传播本民族文化的义务。漆画是一种脱胎于传统工艺的画种,具有很强的民族文化特色,这就决定了漆画具备成为展示媒介的宠儿的条件。另外,漆画本身也是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北京朵云轩负责人认为,从以下几点可以体现漆画的经济价值:第一,市场价格低。第二,漆画作品产量低。第三,收藏风险小。第四,漆画容易保存。”以上两方面,都可以使漆画在展示媒介中继续寻求生存的资源,但是目前,漆画在展示媒介机构中的表现还不尽如人意,关键在于漆画还应加快提升作品的文化品位和艺术表现力,同时应加强与展示媒介的联系,多推出一些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展览,这样才能使漆画争取到更大的生存空间。

在扩大展示媒介的作用同时,还应注重对于现代主导传媒的利用。对于以电视、影像为代表的现代大众传媒来说,应该充分利用其受众广泛的特点,多做漆画的推广宣传工作,如马未都先生在《百家讲坛》中对于漆艺术的介绍,就大大增加了漆画艺术的影响力,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由此可见,漆画还是可以利用这种传媒手段的。

对于“第四媒介”网络媒介的作用,漆画界就应该更加重视。上文中提到的展示媒介、大众传播媒介,在资讯传播、沟通方式、感受方式、经济效益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根据漆画目前的一些现状,利用以上两种媒介的程度还是受到一些限制,但相对于网络媒介来说,情况就有些不同。第一,网络媒介在信息传递上更加便捷,信息传递的效率大大提高,可以大大促进信息特别是图像信息的储存与传播。第二,在与受众沟通的方式中,改变了以往传媒信息单向性的传播方式,促进了传媒与受众的互动,可以使受众参与到信息构建之中。这一特点实现了“场”效应,是和审美活动有着很大的相似性。第三,网络媒介可利用文字、图像、影像、声音等多种因素结合,给受众带来了新的体验。第四,在目前的经济条件下,相对于其他媒介来说,网络媒介是最为经济的传播媒介。在漆画不能占据很多资源的前提下,选择网络媒介扩大信息传播是相对切实可行的策略。综上所述,漆画界应将利用网络媒介的传播作用作为加大漆画影响的发展方向。漆趣网的建立,就是在这方面的成功尝试。漆趣网以强大的资讯能力,为漆画创作者、漆画欣赏者提供了平台,极大的扩大了漆画的影响力。当然,漆趣网如果在漆画艺术品欣赏上做出更多有价值的探索,就将更快更好的扩大漆画的社会影响,为漆画的生存争取更大的空间。

三、结语

当代的传媒条件给平面架上艺术带来了挑战,漆画也不例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在继续强化展示媒介作用的前提下,漆画界更要深刻的思考怎样来实现漆画与现代传媒的契合,只有利用好以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传媒,才能为漆画的生存带来生机,这是摆在每个漆画创作者、爱好者、传播者面前的全新课题,是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并加快探索实践与研究的。

★基金项目:本文章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

参考文献:

[1]王一川.新编美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63-64.

[2]李红娟.漆画拍卖何日拨开雨雾.艺术市场.2008:31,33.

作者:陶 涛

现代传媒与民族文化论文 篇2:

文化学与艺术设计

【摘要】本文概述了大众传媒下的民族文化艺术现状,分析了大众传媒对民族文化艺术的影响,探讨了应对其负面影响的对策,认为只有一方面发挥大众传媒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立足于本民族文化,深度发掘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用宽厚的文化底蕴接纳西方文明才是民族文化的正确出路。

【关键词】大众传媒 文化艺术 影响 对策

“文化”这一概念包罗万象,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概括起来大致包括国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理想人格、道德情感、礼仪风俗和文学艺术诸方面内容。艺术设计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在艺术的前提下,关注社会的经济、市场以及人的需求,同时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服务,可以说,艺术影响了我们的全部生活空间。艺术设计以文化为基准,要以人为核心。大众传媒渗透了当代民族文化艺术的方方面面,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大众传媒下的民族文化艺术现状

近代中国的文化艺术一直缺少一条“民族根”,处于无主流状态。五四运动推翻了封建文化专制和封建礼教,同时也瓦解了以孔子儒学为代表的国学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文化大革命也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新一代人们中的印象淡化了,政治因素让马克思主义无限泛化。这样,中国民族文化在茫然地徘徊。在大众传媒的渗透下,“韩流韩潮”、日本“动漫”、美国大片在中国盛行,从而导致了民族文化的现状。

第一,“市场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的文化艺术传播原则。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以先进科技手段为基础、大众传媒和现代市场合谋的时代。传媒、市场、科技,当代世界最强势的三大元素纠合于一体,交叉覆盖,形成了一个强大文化艺术传播平台。这个文化艺术传播平台造成了一种比“实态真实”还要强的“拟态真实”。文艺家和他们的作品如果不通过传媒,不构成传媒现象的一部分,不进入“拟态真实”,就很难与民众、社会见面。文艺的作者、传者和受者,都只有经由文化艺术传播平台的折射才能确证自身的存在。大众传媒的拟态文化,会引发文艺生态和文艺的生产、传播、接受方式,大幅度的整合和构建。

文艺原有的传播手段,印刷出版、演出展览、影视发行,本来就是通过文化市场运作的,现在纷纷整合自身,搭载或纳入大众传播网络。大众传媒和文化市场合谋,以各种策略制造一波波欣赏和营销的热点,用眼球机制亦即利益机制诱迫文艺家去写什么、怎样写、用什么样式写、迎合什么情趣,而改造整个文艺的生态。这样,就出现了一条文艺迎合传媒.传媒取悦市场,市场追逐利润的生态链。总的来看,大众传媒始终以“市场第一、艺术第二”为准绳来传播民族文化艺术。

第二,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盛行。大众文化是当代社会的主导文化。大众文化渗透了当代人的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服装、旅游、服饰、广告、影视、音乐、舞蹈……,到处充斥着大众文化的身影。市民文化、消费文化、快餐文化、娱乐文化……共同构成了正在迅猛发展中的大众文化。大众传媒的扩张是大众文化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大众传媒的发展与20世纪科技成果的应用及交通通讯手段快速发展密不可分。铺天盖地的报刊杂志、无处不在的广告宣传、处于轰炸状态的通信网络、昼夜运转的广播电视、充斥于每一个角落的音像制品、各种各样的庆典活动、不断变换的社会焦点问题的宣传……构成了现代人五光十色的生活通俗文艺作品中的言情热、武侠热、侦探热、明星热、奥运热、足球热……左右着大众文化潮流的变化,产生出一个个新兴的大众文化产业,并正在产生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大众传媒还扮演着舆论导向的角色,甚至发展到控制并操纵着民众的生活与娱乐的地步。无孔不入的大众媒体既成为现代人了解信息和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成为公众娱乐和消遣的主要手段。文学在以往传统文化中的所具有的指导地位早已让位给大众媒体。大众媒体所特有的纪实性、复制性、同步性原则已使传统的严肃文学的市场越来越狭窄。西方文化中那些文化巨人与巨著们被文摘、晚报、明星生活之类快餐性文化所取代。大众文化时代是一个不需要、也产生不了文化巨人的时代。

消费文化包含两层含义:一个是市场制度:另一个就是大众的、比较通俗的艺术及其趣味。在这样的环境中,更为精致的、具有深厚思想性的作品还可不可能出现?艺术如何能继续不断地将生活的意义揭示出来。消费文化就是鼓励消费,崇尚消费,而消费也是不断抛弃,不断淘汰,不断变化的过程,在消费文化中没有“永恒”的位置,当代审美文化的发展在很多方面体现出平面化、碎片化、瞬间性的倾向。同时,有些艺术家一旦获得某种地位和名誉,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就忙于不断复制自己的艺术,创新探索的脚步停顿了,自我的艺术潜力也就得不到更深地开发。就拿张艺谋和巩俐来说吧.电影《红高粱》能获世界奖,就是因为它突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而《黄金甲》除了能引起网友们讨论“女人胸部”外一无是处。由此可见,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对民族文化艺术的影响之深、危害之大。

第三,娱乐化和媚俗化成为主导潮流。大众传媒的核心市场是“眼球”,核心价值观是利润,它必然催生以自娱为主体的大众文艺的强劲崛起。文艺取悦传媒和市场,有两大法宝,一是娱乐,一是造星。娱乐文艺、网络文艺、视听文艺、青春文艺、休闲文艺、喜剧文艺、“恶搞”文艺以及种种具有大众性和行动感的文艺盛行,而高雅的、思考的、悲剧感的、用于陶冶和积淀的文艺,则正在被边缘化。大众传媒使文艺对心灵美学的重视,转向倚重眼睛和耳朵的美学。大众审美的日常形象被夸张地视觉化、听觉化了,成为凌驾于心灵体验、精神追索之上的视听性存在。“美丽”不在心灵,而成为画在美女浓妆上的媚态:“诗意的栖居”也不再是精神的栖居,而成为别墅的代称。这种由视听表达与视听满足所构筑的美学现实,是对传统美学非功利要求的颠覆,也是在营造一种更具官能诱惑力的实用美学,以肯定追求感官享乐的合法化。

当代大众传媒还给文艺带来一些新的元素和质地,文化价值坐标大幅度转向媒体认同、眼球认同、市场认同。社会价值坐标由群体认同转向个体自足,审美价值坐标由仪态万方转向放浪形骸,例如“无厘头”、“戏说”、“恶搞”、“潜规则”。极个性和前卫的艺术,经由大众传媒的辐射宣扬,转化为“粉丝”族群乃至全社会的认同,大面积向市场铺盖。当下,对文化艺术生产、传播和接受过程的炫示、做秀,远甚于对艺术成果、艺术质量的评断。大众传媒组织、导演了各式各样的热点、冰点、亮点、黑点、黄点、拐点,以及庞大的娱乐“哄客”群体。刚刚制造了偶像,转眼间,又以“呕像”取代偶像,以花脸取代花旦,以“愚乐”取代娱乐。每次炒作无不有丰厚的广告效应和经济回报。

现代市场使经济一体化,大众传媒则将精神一体化。于是,现代文艺的欣赏群体在生

活中常常组合成各种族类,引发各种文化思潮甚至社会行为.诸如“乙醚”、“玉米”之类的粉丝团,网虫e族和短信强迫症患者群之类。可以说,当代的民族文化艺术是由文艺与传媒、市场三方共同“谋杀”了。

二、大众传媒对民族文化艺术的影响

大众传媒和现代市场改造了民族文化艺术,并给民族文化艺术带来了深远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有时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对民族文化艺术来说主要还是消极的。

首先、大众传媒的自娱、互动功能和文化市场的选择功能.使民众能更加广泛深刻地参与到文化艺术中来。人民以传播市场和文化市场主体的身份,拥有了对文化艺术更大的发言和取舍权,而文化艺术也以产业和商品的身份更自觉更机智地去贴近大众、服务大众。文化艺术的人民性增添了传媒时代新的内涵新的特色,文化艺术民主也在市场的公平竞争中多了一重保障。但是,由于大众传媒的诱导和遮蔽,拟态真实有时并不真实,传达民意常有偏差,市场又诱使文化艺术只去关注利好的产品,对娱乐、消闲甚至庸俗趣味一边倒地迎合,这又潜伏着文化艺术偏离人民根本利益和基本价值坐标的危险。

其次、大众传播价值观对文化艺术的介入,会以各种内容和形式上的新异要求和相应的名利回报,来激发文化艺术的创新热情、创新思维、创新成果,这为当代文化艺术发挥创造性提供了一个新的动力源。但是切要注意,传媒和市场对文化艺术创新的要求,常会流于新异、时尚、娱乐、做秀,这不仅容易使文化艺术泡沫化,陷入浮躁和浅薄,更会对国民精神和文化人格的深层构建起负面影响。

再次、传媒时代的文化市场,文化艺术能够得到前所未有的财力支持而强健起来,比这更重要的是,文化艺术作为艺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构成,本身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是世界市场瞩目的朝阳产业,在GDP中所占的份额稳步上升,正在为强国富民做出愈来愈大的贡献。文化艺术从未如此扬眉吐气。但是别忘了,利润无可阻遏的诱惑,拜金主义和唯物质、唯营销主义的腐蚀,给予文化艺术的负面影响。就像费瑟斯通说的,“具有崇高艺术规则的、有灵气的艺术,以及自命不凡的教养,都被‘折价转让’了。”这句话很好地描绘和显示了当代民族文化艺术的尴尬处境。

三、民族文化艺术应对大众传媒的策略

中国民族文化艺术源远流长,绵延至今,对人们的活动有着很大的影响,特别是深层次的观念形态文化,更是时时左右人们的言行。如何应对大众传媒对当代民族文化艺术产生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已经成为我们维护民族文化艺术不可回避的难题。我们认为应该从两方面着手:

一方面,大众传媒对民族文化艺术的积极影响已是既定事实,我们应积极合理利用大众传媒。这是因为当代艺术本身就是极其复杂的,批评家很难设立什么批评标准去把握它,尤其是中国当代艺术的现实状况迫使批评家不可能参照西方的艺术批评标准。国内当代艺术的发展并不是循序渐进地把西方现当代艺术按顺序演示一遍,而是同时借鉴不同时期各种流派的艺术。这种情况使艺术批评难免有所偏差。再说,由于艺术批评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为了满足展览、经营者和艺术家的某种目的。当代艺术需要广泛的传播.只有利用大众传媒才能获得最广大的欣赏者。每个人每天都不可避免地接触大众传媒,早上起来听到广播,睁开眼就看到无处不在的商业广告,随手翻开的是报刊杂志,打开电视或用电脑上网就能看到各种消息及有关文化艺术的报道和图片资料,这些都说明大众传媒终将影响现代人的视觉感受、审美意识、生活体验。当然,利用大众传媒并不是服从大众传媒,而是有效利用它。

另一方面,立足于本民族文化,深度发掘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用宽厚的文化底蕴接纳西方文明。传统文化艺术是中国人的骄傲.这种特定的民族文化,它为中华民族繁荣昌盛及历史的发展做出贡献。不同地域和生态环境造就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文化艺术,随着历史社会的演进,积淀起本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这种特定的民族文化艺术对人的情感修养、素质培养、历史知识、爱国主义等等德育的范畴起着重大作用,影响着人的一生。因而,我们培养的专业设计人才,一定要在“专”的基础上,加强社会历史文化多方面知识的素养,懂得求真、求善、求美、自觉抵制和排除假、丑、恶的东西。

物质是有限的.精神却是无止境的,我们应该到本民族的文化中去寻找其根源,寻找一脉相承、生生不息的精神。一棵茂盛的大树,如果没有树根,就不可能成其树干、树枝、树叶,更不可能开花、结果。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政治的、军事的都会成为过眼云烟,唯一留下的只有历史和文化。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殿堂的伟大、雄厚,要靠我们去品味、去思考、去挖掘,去寻找我们的立身之本和灵魂。总之,现代艺术设计,还是应该立足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融会西方文化优秀先进的东西,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及历史的发展作贡献。

我想梁启超对处理大众传媒与民族文化艺术作了很好的诠释:“第一步,要人人有一个尊重爱护本国文化的诚意:第二步,要用那西洋人研究学问的方法去研究它,得它的真相:第三步,把自己的文化综合起来,还拿别人补助它,叫它起一种化合作用,成了一个新文化系统:第四步,把这个系统往外扩充,人类全体都得着它的好处。”

现代传媒与民族文化论文 篇3:

现代科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挑战

【摘要】现代科技与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教化、推动社会发展等方面存在着契合性。同时,现代科技也对中国传统文化提出了诸多挑战,给传统文化中的封闭性、中庸信条以及伦理中心原则带来了冲击。我们必须选择正确的文化模式,运用现代科技的成果,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现代科技传统文化契合性

新的历史条件下,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对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挑战,但同时也赋予了中国传统文化新的内涵和活力。因此,我们要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之间的关系,充分认识和积极借助现代科技的优势,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纽带作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现代科技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契合性

现代科技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共同的社会功能。任何一个国家,都在社会存在的多元文化中确立一种能够占统治地位的主文化,并通过不断发挥主文化的教化功能。现代科技也是这样,人们发明的现代科技,只有被社会认同,才能发挥出应有的先进作用。而社会对现代科技的认同过程,也是现代科技发挥教化功能的过程。因此,现代科技和中国传统文化在共同的社会教化功能上,体现着二者的契合性。中国传统文化总起来说可以归纳为关于人的问题,是一种偏重于怎样做人,形成人生价值观的文化,人生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现代科技则是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促使人们去深化对社会、自然的认识,促进人生价值观跟上时代发展。同时,通过现代科技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影响和渗透,使人们的时间观念、劳动观念、消费观念、自我意识、家庭意识等也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体现了现代科技在人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功能。这说明,在形成人生价值观的功能方面,现代科技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也存在着契合性。

现代科技与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相同的促进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形成了一种相对独立的精神文化体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通过不同的表现形态,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对人们的思想行为起着影响和规范的作用,在客观上推动了我国社会向着现代文明不断发展。可以说,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长期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是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当然,现代科技对中国社会发展同样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这个层面上,它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不是对立的,而是一致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科技条件下将继续发挥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不断地吸收和容纳现代科技的新成果。同样,现代科技要在中国社会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也离不开已经深深植根于中国人民思想中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现代科技赋予中国传统文化新的科学特性和创造活力。一方面,进入20世纪以来,现代科技对人类文化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现代科技不但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和现代经济发展的强大驱动力,而且更重要的是,现代科技发展中形成的科学精神,包括现代科学思维方式、科学态度、科学的价值观念等,对人们现代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对中国传统文化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科技条件下,赋予了崭新的科学特性。另一方面,在现代科技条件下,传统优秀文化经过现代科技的陶冶和兼容,具有了新的创造活力,它既蕴含了现代科技的新成果,又指导着现代科技条件下的民族文化不断创新和发展,永葆生机和活力。具有新的创造活力的民族文化,既不守旧,又不封闭,既不教条,也不狭隘,是一种集开放性、多维性、创造性、辩证性为一体的崭新文化,充分体现着现代科技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契合性。

现代科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挑战

现代科技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在存在着契合性的同时,也对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冲击和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的封闭性受到了以开放性为特点的现代科技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始终是以自然经济为基础,以高度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为背景,以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为条件。这种在特定的经济基础、政治背景和地理环境条件下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中国传统文化,带有明显的封闭性特点。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新文化开始在中国传播,并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具有开放性特点的中国现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受到了这种现代文化冲击的同时,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并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不断扬弃,使优秀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弘扬。现代科技与工业经济和市场条件相适应,打破了地域和国界的限制,有著强烈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对仍然保留着一定封闭性的中国传统文化,无疑带来了一次新的冲击,促使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吸收和容纳现代科技的新成果,在新的条件下继续发扬光大。

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信条受到了现代科技条件下的竞争原则的冲击。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内容,是中国儒家思想的核心。中庸思想在中国人民的思想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但它与现代科技条件下所提倡的竞争原则相冲突。于此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要求人们的精神文化体系充分吸收市场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包括竞争观念在内的一系列新的文化价值观念。如果我们在现代科技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固守着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那么,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感到束手无策,甚至被淘汰。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中心原则受到了现代科技条件下的物质利益原则的冲击。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儒学的核心是“仁”,由此形成了浓重的伦理中心原则。在这种原则的指导下,中国传统文化突出了人性和人生问题,侧重研究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人的行为规范等宗法伦理问题。相比之下,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但研究并不突出,也不占中心地位。现代科技侧重于研究人对自然的认识和对自然界的改造与利用,与现代科技相适应的物质利益原则占了主导的地位。这样,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中心原则就受到了物质利益原则的冲击。

现代科技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所产生的新问题,对中国传统文化提出了挑战。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其影响和应用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引发出一系列新的问题,给传统文化提出了新的挑战。例如:社会进入信息化后,先进通信网络的形成使传统大众传媒走向没落,大众传媒原来拥有的道德传播、控制社会舆论的作用大大减弱,人们的价值取向、价值观念等受到多种渠道信息源的影响而日益多元化。另外,通信网络的发展,电话的普及减少了人们直接接触交流的机会,影响到对人们发展非常重要的人际关系,也会加深人的孤独感。

充分发挥现代科技优势,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和树立现代科技蕴含的高尚科学精神,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和基础。现代科学技术本身不仅蕴含着世界观价值、方法论准则和伦理学规范,而且蕴含着体现现代科学技术本质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和科学知识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三种精神形态。科学精神是科学研究者在长期科学活动中形成的一种高尚的意识、观念、道德品质和精神风貌,是人们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进行科学思维的前提,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大力弘扬的重要保证。有了科学精神,才能对中国传统文化采取科学的态度,才能在现代科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和挑战面前,形成科学的认识,得出正确的结论,采取科学的方法,取得有效的成果。因此,在现代科技条件下,培育和树立科学精神,仍然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丰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来说,现代科技具有许多的优势。现代科学技术在文化教育领域的应用,产生了广播教学、计算机教学等先进成果,我们运用这些先进科技成果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能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拓宽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不断加大发展的深度和广度。现代科学技术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应用,也极大丰富了文化艺术的内容,不断创造出新的审美方式。现代化的技术也极大地提高了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增强艺术的效果。将这些先进科技成果应用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将会大大丰富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更大的作用。

选择正确的文化模式,是现代科技条件下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措施。文化模式是从总体上和规律上解决文化发展的目标选择和结构特征问题。选准正确的文化模式,才能使我们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中避免失误,少走弯路,制定出科学的对策。在现代科技条件下,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要选择的正确文化模式是:努力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优秀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兼容和结合,形成主文化,并保证其在社会文化中占主导地位;同时,允许现代科技条件下存在着从属于主文化的多元亚文化,抵制和逐步消除否定主文化的反文化。选择这样的文化模式,既可以避免照搬或模仿西方现代文化的激进主义倾向,又可以避免盲目推崇传统文化的保守主义倾向;既为发挥现代科技优势提供了条件,又为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保证。(作者单位:河南中医学院)

作者:刘金鸽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旅游专业计算机教学论文下一篇: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