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运用初探

2022-09-12

1 思想品德新课标与体验式教学

在2004年教育部颁发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已明确把“人文性”、“思想性”、“实践性”作为思想品德的课程性质, 并把“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 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探究和体验, 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1]写进课程的基本理念。可见, 新课程标准非常强调要重视学生的体验和实践。

而所谓体验式教学, 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 提供各种现实或者模拟的情景和活动, 使学生在亲历中生成情感、建构意义、形成价值观的教学形式。因此, 体验式教学体现了新课标改革的理念, 也是新课程改革中较好的教学形式。

2 思想品德课实施体验式教学的意义

2.1 有利于实现德育目的

新课程下的思想品德课突出的道德教育与行为训练的有机结合, 我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如采访、参观访问、社会调查、法制宣传、爱心捐款和公益活动等, 通过学生的生活体验促进学生将外部的道德要求转化为自身的道德体系, 达到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 充分发挥思想品德的德育功能。[2]

2.2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能力

教师通过提供一定的情景和活动, 让学生在亲身经历过程中学到知识, 培养能力。而这种情景和活动可以是小品、游戏、演讲等活动, 也可以是视频、音乐、故事等。而这些情景和活动都是比较有趣的, 都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这些活动和情景让学生在实践或者心理上体验, 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

2.3 有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有句名言:“我听见了, 就忘了;我看见了, 就会了;我做过了, 就理解了。”教师的千言万语的说教也比不上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的点地感受和知识。在国外, 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通过实践来开发智力、发展个性、培养能力, 提高学生素质。美国的学校教育注重在“做”中学, 而学生正是在完整地做完每一件事的过程中, 完整地了解实际境遇、完整地体验实际感受、完整地遭遇实际困难、完整地解决实际问题, 在接触真实的情景、完成真实的任务中, 必然会锻炼出处理问题的真实能力。

学生的各种能力并不是通过教师的课堂讲授而获得的, 而是学生在主动的探索过程中实践中通过自身的感受、体验、思考逐步积累的。让学生亲历亲为, 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 从而提升综合素质。[2]

3 体验式教学在思想品德中的运用的几种方法

体验式教学有这么多的意义, 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体验式教学在思想品德课程中应该如何实施呢?笔者觉得有以下的方法。

3.1 角色扮演法

是指让学生充当某种角色, 采用与角色相应的语言、动作、思维, 使学生理解不同角色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心理状态, 从而获得真切感受和体验的教学方式。[4]例如老师再讲初中品德课《了解意志》这一节时, 可以口述一下材料: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学生乙武洋匡, 天生没有四肢, 却什么都敢试。他用残臂和脸颊夹着笔写字、画画, 他还跑步、游泳、爬山、打球、拍电影, 丰富自己的生活。他说:“这个世界上总有什么只有你才能干, 残疾只是身体的一部分, 就像有高矮胖瘦一样。”老师可以让学生扮演乙武洋匡角色, 用肩膀和脸颊夹着笔, 试着写写字。同学们在扮演乙武洋匡的角色中, 知道了乙武洋匡是多么的艰难, 但又是多么的坚强, 而他们自己又是多么的幸福。

角色扮演活动有助于学生设身处地理解他人, 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发现自己, 完善自己, 并接纳他人, 促进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3.2 游戏法

就是有计划有组织开展由学生参加的团体游戏从而增进人际之间的理解、提高能力的教学方式。例如在讲责任这一节时, 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心理学游戏, 做法:先把学生分成几组, 然后每一组上来站成一排, 报数, 遇到“7”的倍数拍手代替。做错一次要大声说:“我错了!”并且蹲下暂停一次;做错两次, 淘汰出局。奖励坚持到最后的同学。[3]通过这个游戏, 希望同学们做错了之后学会不回避, 勇敢承担自己的责任。因此我们可以适时采用游戏体验法, 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3 课堂辩论法

课堂辩论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 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培养了学生演讲表达能力、灵活应变的能力、思维辩证能力等。例如在讲“男生女生”一节时老师可以举办一个辩论会:辩题是“男女应不应该常交往”学生能够在辩论的过程中畅所欲言, 阐述自己的观点, 举出大量自己体验过的具体事例, 去论证自己的观点, 在辩论中, 渐渐使问题明朗化, 从而掌握了知识, 明确了道理。在这个过程中, 老师要引导学生在谈出自己真实的体验和感受后, 及时给予引导, 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男女交往的观念。

3.4 情景模拟法

情景模拟是指老师通过提供模拟的情景, 从而使学生真切地理解教学内容, 进而在短时间内获得认知、提高能力, 生成意义和价值的一种教学方式。情景模拟适用于法律和心理内容的教学。[4]例如在讲财产继承的时候, 老师可以选择财产继承诉讼的典型案例, 组织一次模拟法庭。法庭情景模拟活动, 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了法律的权威, 也培养了他们运用法律维护自己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3.5 小品相声法

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 如演小品、说相声等形式, 再现社会生活, 使学生在小品、相声表演中, 体验当时的情景, 产生与之相一致的情感,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体验到快乐。例如在讲到诚信这一节的时候, 老师可以让学生收集关于诚信的素材, 然后让学生上台表演小品。还有在讲到正确认识自我的时候, 可以让两位学生上台表演相声《我比你行》。

总之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亲力亲为,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 体现了思想品德的新课标的理念, 教师要在掌握大纲要点和教材重点的基础上设计情景和活动, 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从而达到新课改的最终目的。

摘要:思想品德的新课改的理念体现了体验式教学法, 体验式教学法也是比较符合新课改的教学方法, 本文主要探讨了思想品德课程新课改形势下体验式教学的内涵、意义以及实施的方法。

关键词:思想品德,体验式教学,新课改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 蒋月菇.思想品德课实施体验式教学的意义与途径[J].德育创新, 2008, 10.

[3] 吴熙龙.中学思想品德教学活动设计[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6.

[4] 邹玉环.体验式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J].首都师范大学, 2007 (5)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德育教育呼唤人文精神与情怀下一篇:油茶嫁接与扦插繁殖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