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技能论文范文

2022-05-10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教学技能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本文以江苏省财会技能大赛项目为抓手,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会计技能教学的现状,介绍了技能大赛与会计技能教学有效融合的“四化,四提高”策略,将技能大赛的内容融入课堂教学,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会计专业教学质量。

第一篇:教学技能论文范文

探寻技能形成规律 提高技能教学效果

【摘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技能教学水平是职教工作者关注的问题,只有深入研究技能形成的规律,把握技能形成的各个阶段的重要环节,根据其形成的规律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保证技能教学的学习效率,才能促进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技能;动作技能;智力技能;技能教学

从企业的角度看,你采用的生产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你产品的品质与产能。对于职业院校,能否掌握一套良好的实训教学方法,就决定了你校学生能力水平的高低。怎样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是职业教育能否培养出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教师在实践教学方面的水平与能力。从教育心理学认识规律入手,深入研究技能形成的规律,才能保证探求、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实现提高技能教学水平的目的。

一、技能概述

(一)技能的内涵

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巩固的自动化了的动作活动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技能要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经过练习,使活动方式能够极少需要意识控制,能顺利、完善地进行时才形成。所以,技能的形成比知识的掌握要慢一些。技能形成以知识为基础,但知识的掌握也离不开技能,一定的技能、特别是智力技能的形成,又大大促进了知识的掌握。

(二)技能的种类

动作技能,又称操作技能、运动技能,俗称动手能力。是指以完善、合理的程序组织起来并且近于自动化或半自动化了的机体活动方式。如:打字、体操、使用工具、开汽车等。它是显性的、外在化的。他是以一定知识为基础,主要依靠运动分析器调节有关肌肉、关节、骨骼的活动,以及与之相应的神经系统的活动而实现的。

智力技能,又称心智技能、智慧技能。是指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以完善、合理的程序进行的并近于自动化了的智力活动方式。如:心算、鉴别诊断、案例分析等。它较为潜在,但也有其表现形式。智力技能是以抽象思维为主的智力活动。合理的压缩思维过程,是智力技能形成的关键。正确的思维方法,科学的思维程序,良好的思维品质智力技能的基本要素。

这两种技能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复合现象。如外科手术,汽车故障分析与排除、建筑施工放线、电视故障维修等。

二、动作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一)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动作技能是通过练习形成的,其形成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互相联系的阶段。

1.掌握局部动作阶段(模仿阶段)。任何一种动作技能的形成都是从掌握局部动作开始的。此阶段联系者只能把注意力集中在不连续的个别动作上,个别动作之间不仅不协调,而且往往发生矛盾,还常常出现一些多余动作。此时要靠视觉控制动作,情绪比较紧张,动作比较呆板。如:学习金属工件的锉削初期,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注重了锉削力量的控制就忽略了平整性的控制,而注重了平整性的控制就忽略了锉削力量的控制。

2.初步掌握完整动作阶段(形成阶段)。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练习逐步把个别动作联系起来,动作之间的联系由不紧密到紧密,动作之间的矛盾现象开始消失,多余的部分得到排除,已经大体上形成了一个较为协调的整体动作,达到半自动化的程度。此阶段练习者的紧张程度逐渐减低,动作开始由运动视觉控制。比如在学习金工技能的锉削操作的这个阶段,学生就能较为连贯地协调好锉刀的用力方向和锉刀的运动平整,能够连贯地完成整个动作。

3.动作的协调完整阶段(熟练阶段)。这是在初步掌握完整动作的基础上继续练习达到熟练技巧的阶段。此阶段各动作之间的矛盾和多余的部分已经消失,动作的协调性、稳定性、精确性和灵活性加强,形成了有机的整体。练习者的紧张状态消失,动作由视觉、动作觉共同控制发展到由运动觉控制,达到了自动化程度。在学习金工技能的锉削操作的这个阶段,学生就能够自如地、处于一种自然反应式地完成整个动作。

(二)动作技能的培养

操作技能的教学过程,其实质是不断地提高学生对特定操作项目操作的准确性、协调性、灵活性、稳定性和独立性。不断地提高学生对特定操作项目操作的速度。数量、速度都是质量的反映。

1.明确练习目的和要求。动作技能的形成,必须依靠有效的练习,而明确目的是决定练习成效的先决条件。因为学生明确练习目的后就能积极主动、有的放矢地去练习。教师在每次练习之前,都要阐明练习的目的要求,使学生明确练习什么,知道每次练习或每个动作的具体要求,怎样练习才能避免错误、少走弯路等。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练习效率,培养良好的动作技能。

2.掌握有关的知识和正确的练习方法。技能的形成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不掌握与技能有关的基本知识,技能就无法形成,所以在练习之前教师必须讲清有关知识,各个动作的具体要求。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可以避免盲目尝试,所以在练习前教师要通过动作示范和言语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并在头脑里形成实际动作的清晰表象。

3.根据技能形成的各个阶段的特点,适当分配练习的次数和时间。技能的形成需要足够的练习时间和次数,但也不是练习时间越长、次数越多越好,应当根据技能形成各阶段的特点适当安排。

(1)模仿阶段。学生方面:要具备相应的知识,要知道操作过程,要看懂教师的示范,要模拟操作。教师方面:首要的关键是教师的示教标准化程度。教师示范的标准化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对技能模仿的准确性。示范的方式可分为:教师本人示范、教师用电教手段进行演示。在进行电教示范时,合理运用其中的“慢动作”、“放大”、“缩小”等电教技术手段,将使示范更具典型化和表现力,观察效果更好。其次是做好“两个结合”:一是整套示范与分解示范相结合;二是示范和讲解相结合。示范应注意进行动作的合理分解,同时进行必要的讲解,提示动作中应注意的事项和重点部位。

(2)形成阶段。学生方面:一是要力求符合操作规范,二是要进行适量练习。教师要合理确定学生练习的方式、次数、时间间隔等,因为过度无休止的练习是不符合心理科学和教育科学的。当练习到一定程度时,达到了练习的心理的、生理的限度,巴甫洛夫对此称为“超限抑制”、“保护性抑制”。“精讲多练”是过时的提法,“精讲精练精测”是有科学道理的。教师方面:注重教学中的一般和个别教学指导,注重及时发现与及时纠正不规范的操作。注重个别化教学。不仅是“师→生”,也可以是“生→生”。不同的学生在技能的掌握上具有其个体特征,必须根据具体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个别指导是技能训练的基本特点。注重及时矫正。教师应及时发现与矫正学生某些不规范的操作。矫正即纠偏,矫正必须及时,否则就难以矫正。我们常常讲教师在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中,应嘴勤、手勤、腿勤就是这个道理。

(3)熟练阶段。熟练是巩固的、定型的、接近于自动化的操作模式。学生方面:主要靠不断强化,以便使初步形成的技能得以保持和日趋熟练,实现特定操作的“动力定型”。教师方面,要及时进行总结和反馈,提高练习效率。通过信息反馈,学生随时了解自己练习过程中的优缺点,就能集中力量纠正错误动作,巩固正确动作,提高练习效率。学生了解自己练习中的优缺点,除教师及时、具体的评价外,还要靠学生的自我检验,所以,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自我检验能力。

一般在开始阶段,由于学生要把有关知识转换为动作,比较困难,必须集中精力才能完成任务。所以,每次练习的时间不宜过长,随着技能的掌握,可以适当延长每次练习的时间和时距。低年纪的学生每次练习的时间和时距都不易过长;技能较复杂、难度较大的每次练习时间和时距也不易过长,但总时数要多一些。在安排练习时间和时距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情绪和体力等因素。

三、智力技能的形成和培养

(一)智力技能形成的标志

1.智力活动的各个环节逐渐联合一个有机的整体。智力技能形成的标志首先表现为活动结构的改变方面。在智力技能形成之前,智力活动的各个环节往往是孤立的,不能很好地联成一体,有些概念也容易混淆,思路也有可能中断。经练习,思维能连续进行,概念的混淆现象消失,智力活动联合成整体。例如,阅读技能形成后识字、认读、理解词语、领会段意等就能联合成一个整体,达到了“一目了然”的水平。

2.思维速度的加快和质量的提高。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所以,思维的速度和质量是智力技能形成的重要标志。思维活动是借助于内部言语来进行的,但在智力技能形成之前,智力活动还要套用外部言语的语法结构和逻辑系统进行,所以,速度较慢。在反复练习过程中,思维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它的程序在合理简化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结构,使展开式思维转变成简缩式思维,再经过一定的练习,当简缩思维的各个环节联合成一个整体时,智力活动的效率就大为提高。所以,思维的速度和质量是衡量智力技能的重要标志。

3.意志努力减少。智力活动离不开内部言语。内部言语的特点之一是发音的内隐性,即不发出能为他人听到的声音,只是进行内隐的发音反应—言语发音器官向大脑皮层发送动觉刺激相同的信号作用,但由于它对大脑皮层送去的刺激大大弱于语音送去的刺激。当智力技能形成,达到半自动化或自动化的程度时,就不需要更多的意志努力。所以,内部言语进行时意志努力的减少,是智力技能形成的标志之一。

(二)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

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贝宁及其学派认为,智力技能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1.活动的定向阶段。活动的定向阶段是指知道活动的任务,了解活动的方式、方法,为智力活动定向,如学生在思考某一课题之前,老师告诉他将要思考的内容,并指导他如何思考,在学生头脑里形成活动过程(本身)和活动结果的表象,为智力活动做好准备,这就是活动的定向阶段。

2.物质活动和物化活动阶段。物质活动和物化活动阶段是指智力活动以实物、模象、图表等为支柱进行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智力活动离不开事物及其表象,如离开了思维活动就无法进行。例如:幼儿用两块糖加一块糖或用形象语言唤起他头脑里糖块的表象才能计算,说明他的智力发展正处于物质活动和物化活动阶段。

3.有声的外部语言阶段。有声的外部语言阶段是指借助于出声的外部言语进行的智力活动阶段,即智力活动时总是“念念有词”,并按照外部言语的结构进行。这一阶段的智力活动已经摆脱了实物及其形象,以词为支柱进行。这样就克服了前一阶段智力活动的局限性,在智力活动内化过程中发生了质的变化。

4.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以词的声音表象、动觉表象为支柱进行。与上述有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差别只是不发出声音。

5.内部言语阶段。这一阶段的智力活动是以内部言语为支柱进行的,其主要方式是自问自答、自我表述。以内隐性、片段性、简缩性为特点。加里贝宁认为,经过练习达到了半自动化或自动化的程度,似乎不需要意志参与就能进行智力活动时,就是名副其实的智力技能的形成阶段。

以上五个阶段,可以理解为个体智力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做到了明确第一阶段的要求,尽快缩短第二、三、四段,提高第五阶段的质量,就能加快智力技能的形成。

(三)促进智力技能形成的方法

1.培养识别课题类型的能力和掌握解答不同类型课题的方法。不同类型课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其思维程序的简化、压缩方式也是不一样的。教师必须在示范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善于识别课题类型,认真体会解决不同类型课题的途径、方法和步骤,从而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培养解决不同类型课题的智力技能。其实,我们在《数学》课程教学中采取的例题教学方式就是典型的代表。

2.创设技能应用的机会,培养技能正迁移的能力。“诀不离口”与“熟能生巧”是人们总结的在实践中培养技能的经验。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经常、广泛地应用技能创造条件。特别要利用多种联想,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把解决个别课题的技能,概括为一般原则、方法,再把它应用到解决特殊事例上,以培养技能正迁移的能力。如采用相同类型案例的练习等。

3.培养认真思考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智力技能只有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才能形成。积极的富有独创性的思维训练是培养智力技能的前提。如果学生对思考问题抱消极态度,遇事不认真思考,只是人云亦云,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就不可能形成智力技能。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在学生领会知识的基础上,及时提出一些新颖的、富有启发性的、经过独立思考才能解决的课题,由学生自行完成,借以激发学生在灵活应用知识于实践的过程中培养智力技能。

四、深入教学改革,不断探索改进技能训练教学方法

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根据技能学习各阶段的特点与培养重点,选择、研究适合的技能教学方法。注意避免教学方法单一和普教化倾向严重的问题。可以采用“示范——模拟——评价”三段教学法、“讲(教师精讲)、演(教师示范操作)、练(学生练习)、结(教师讲评总结)”四环节教学法 “明确目标——精讲点拨——示范操作——操作练习——评议反馈”五环节教学法、项目训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行动引导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多种体现职教特色的教法。教学组织形式由班级固定教室、集体授课向课内外专业教室、实习车间、小组化、个别化学习转变;构建教、学、练相互促动的技能训练课教学模式,使技能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守臣,等.心理学教程新编[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张玉清

第二篇:职教技能大赛与会计技能教学融合策略研究

【摘 要】本文以江苏省财会技能大赛项目为抓手,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会计技能教学的现状,介绍了技能大赛与会计技能教学有效融合的“四化,四提高”策略,将技能大赛的内容融入课堂教学,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会计专业教学质量。

【关键词】职校;会计;技能大赛;技能教学;融合

作者简介:蒋秀娟,女,硕士,江苏省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中等专业学校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职业技能大赛赛项设计体现了行业前沿的技术和理念,竞赛任务为企业岗位典型的工作任务,赛事的技术规范要求引入了行业技术标准。它一方面展示出职业学校师生饱满的精神风采和精湛的职业技能,另一方面也像“灯塔”一样为职业教学发展的指明方向。然而如何以技能大赛为媒介,将行业中最新的内容与理念引入课堂教学,推动会计技能教学的改革,提高会计专业教学质量,成为当前会计职业教育改革中值得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一、技能大赛与会计技能教学融合的现状

1.高度重视技能大赛,会计技能教学普及不足

国家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作为落实教育方针的一项重大举措,受到了各级政府和学校的高度重视,“各校有比赛,各层有选拔,国家有大赛”已成为举办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的一种常态。2015年江苏省财会专业技能大赛参与院校高达56所,选手人数达310人,可见参与度之众,重视度之高。

通过调研,多数学校对竞赛结果过度关注,却没能把技能大赛的内容真正融合到日常技能教学中去。学校为了比赛临时组建参赛队伍组织教学,突击训练,由于参赛名额有限,未能参赛的学生则对技能大赛内容知之甚少,导致技能教学普及性不高。

2.会计技能教学内容与技能大赛比赛项目脱节

技能大赛项目内容来源于企业真实发生的业务,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并引入最新的财税制度。赛项任务以会计岗位工作任务而设定,如会计手工账务处理项目就是模拟企业一个月的经济业务,以仿真的原始凭证形式提供经济业务的资料,要求选手根据原始凭证进行账务处理,包括账证表的填制、纳税申报、装订凭证等。

目前,会计技能教学还停留在“实践是理论的延伸和应用”阶段,将技能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附属和补充。在学习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后,按照知识章节的顺序去安排相应的实训任务,这种课程内容的序化完全背离了实际工作过程,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技能竞赛内容学生完全无法适应。

3.会计技能教学实务层面的教材短缺

在现行会计专业教材市场中,只有会计理论教材和会计模拟实验作业两类。会计理论教材品种多、数量大,可谓是汗牛充栋;会计模拟实验作业教材只有习题没有规范讲解,实训内容往往也是辅助理论教学设置的内容,与实际工作大相径庭。真正立足于会计实务操作层面,贴近企业实际工作流程、内容紧跟财税制度的实训教材非常短缺。

同样,理实一体化教材也很缺少,比如会计电算化教材,市面上有很多,但都是立足软件操作的讲解,选用的例题很浅显,真正将业务和软件操作相结合的理实一体化教材也是寥寥无几。

4.会计技能教学师资薄弱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会计实训指导教师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之外,更需要真枪实战的实践操作经验。现在,职业学校的实训教师大多由专业课教师兼任,专业课教师多数是大学毕业后从教,虽然在大学接受了系统的理论知识教育,但没有会计工作的直接经验。因此,会计技能教学师资方面是一个瓶颈,教师的技能水平有待提高。

三、技能大赛与会计技能教学有效融合的策略

职业技能竞赛无疑对职业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引领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脱离常规教学的问题,如何实现技能大赛的最终目的“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我校在技能大赛与会计技能教学中采取了“四化,四提高”策略,已初见成效。

1.技能竞赛项目课程化,提高会计技能普及度

会计技能竞赛项目涵盖了会计前沿技术和职业技术新要求,凝练了会计专业岗位技能。从近几年江苏省财会专业技能大赛设置的项目来分:其中珠算、点钞、传票录入和票据录入项目属于基本技能项目;手工账务处理和会计电算化项目属于核心操作技能。会计技能教学设计中,将会计技能竞赛项目设置为课程,在课堂中学习和训练,既明确了教学时间,也保证了教学质量。

我校将珠算、点钞、传票录入和票据录入四个基本技能项目作为三门课程来开设,名称分别为“珠算”“点钞”“数据录入”。“珠算”在第一学期开设,每周4课时,在期末进行珠算普四六水平定级;“点钞”“数据录入”这两门课安排在第二学期开设,每周2课时,在期末进行校内考核。学生在课堂中使用与比赛一样的设备进行训练,教师指导技能方法,不仅能保证训练时间,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保质保量的训练。

2.会计技能教学标准化,提高会计技能实用性

技能竞赛的评判标准是基于企业会计实际工作标准,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要求。在会计课程教学中,对于某些岗位的技能操作标准,引入赛事规程的评分标准作为学生技能学习的考评标准,可以使学生对于真实企业岗位工作,有明确的达标界限和技术要求的认识,这更加凸显出会计职业要求,使会计技能竞赛有效地切入到会计技能课堂教学当中。如在会计手工账务处理项目中对二级科目的设置要求非常严格,应写而未写或错写的,记账凭证不得分。在会计教学课堂中可引入这一标准,一方面从规范性出发,另一方面,从学生职业习惯养成出发,从事会计工作就可无缝对接。

3.会计技能竞赛成果教材化,提高会计教学有效性

会计技能竞赛成果教材化,就是将技能大赛项目内容转化成会计教学资源,按照“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理念,选取教学内容,将岗位所需的技能与知识有机地融合到教材中,形成技能课堂教学有效的学习资源。如果能将技能大赛资源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从中萃取出不同的技能点和要求,形成校本教材、视频等形式的教学资源,将提高会计技能教学的有效性。

我校会计教研组以历年的技能大赛会计手工账务处理项目试卷为蓝本,编写了《财务会计实务》理实一体化校本教材。以教材是章节内容分成三部分:理论指导、实例解析和实战操练。理论指导部分分别介绍了相关业务的账务处理方法。实例解析部分,以仿真的原始凭证来呈现业务内容。接下来对原始凭证一一分析解读,详细解说原始凭证应作为谁的记账依据,如何从原始凭证中提取有用信息。解读完毕,最后呈现这笔业务应填制的记账凭证作为范例。实战操练部分,将历年技能竞赛试题中同类型的业务进行加工编成习题,要求学生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

4.会计技能师资团队化,提高会计教学质量

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标志就是专业技能的提高,而职业技能大赛则是教师专业技能学习重要途径。作为技能大赛指导老师,必须对职业技能竞赛的项目理论重点、技能特点、操作细节认识透彻后,才能对学生进行指导。赛项中设置了教师直接参与比赛的环节,这就要求教师对技能有直接经验。注重教师选手的培养和技能教练团队的建设,并与技能教学团队相结合,是提高会计技能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我校会计教研组以技能大赛为抓手,构建了教学研究团队,不断提升教学水平。现我教研组已组建了手工账务处理团队、会计电算化团队以及会计基本技能团队,在技能大赛中是教练团队,在日常技能教学中为教科研团队,团队成员通过分工协作、集体研讨、优势互补、传帮结带,不断提升自我,教师个体专业技能能力提升很快,教学效果也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技能大赛与会计技能教学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会计技能大赛作为职业学校会计技能教学的改革和创新的助推器,促进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会计技能教学改革为技能大赛提供了更强劲的理论和扎实的技术基础,学生活学活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也提升了技能大赛水平,两者有效融合实现了教学质量和竞赛成绩双赢。

参考文献:

[1]杨建良.技能大赛与专业教学有效融合的实践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19-24.

[2]周金琳.职业技能大赛视角下的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改革的探索[J].会计师,2015,(1):62-64.

[3]曹庆旭.关于职业技能大赛对课程改革的影响[J].职教论坛,2011,(23): 22-23+26.

[4]刘新勇.基于会计技能竞赛的课程教学内化研究[J].职业技术,2014,(9):68-69.

[5]王猛.以技能大赛为抓手,“五融合、五促进”,深化专业建设[J].江苏教育研究,2014,(110):61-63.

(编辑:郝婵)

作者:蒋秀娟

第三篇:关于职教技能大赛与会计技能教学融合策略研究

摘 要:众所周知,在我国普通的教育体系中包括主要中考和高考,而在职业教育体系中最常见的则是技能大赛,职教技能大赛主要检验的是教学成果,同时这也是推进职教技能不断发展的有效途径。在职业教学中,会计技能的教学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然而,在会计技能教学中,教师还是不能走出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忽视会计技能的实际应用。基于此,本文针对支教技能大赛与会计技能教学的融合现状进行分析,并简要提出几点融合策略。

关键词:职教技能大赛;会计技能教学;融合策略

引言:对于职业教育来说,技能大赛不是检测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这是因为技能大赛中普遍涉及到每一个行业最受关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同时对于相关岗位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和职业素养都是一定的检测手段。因此,作为职业教育中的会计技能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将其当做一门理论知识去教学,而是要将会计技能教学与职教技能大赛相融合,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职教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同时也是为学生的会计技能发展提供明显的方向。基于此,如何在会计技能教学中,将职教技能大赛完美融合,发挥两者融合的最大教育价值,这也是当今教师应该思考和重视的问题。

一、职教技能大赛与会计技能教学的融合现状

首先,对于两者的重视程度有所偏差,很多教育工作者只看到了职教技能大赛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学生会计技能的培养,如果学生没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就无法在职教技能大赛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很多教师只是重视职教技能大赛,可是却总是将其与会计技能教学分开来,并没有认识到将两者融合对教育成果的重要价值。其次,会计技能教学的内容与职教技能大赛有所出入,职教技能大赛重要考察学生的思维灵活度,而会计技能教学中,教师总是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这很大程度影响了会计技能教学的专业性和实时性,有很多教材中的内容并不符合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学生通过这种会计技能的学习自然也无法在职教技能大赛中取得满意的成果。

二、职教技能大赛与会计技能教学的融合策略

(一)在會计技能教学中加入职教技能大赛的项目

在当今的会计技能教学中,教师如果想要真正的提高学生的会计能力,就必须要对教材内容有所创新,不能只追求学生的会计理论能力,更加要注重的是学生对于会计的应用能力,这样才能加强学生会计技能的实用性。因此,教师在会计技能教学中,要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融入近年来职教技能大赛的项目,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和普及职教技能大赛的项目,这样在参加大赛之前才不会措手不及,让学生长期保持在职教技能大赛的氛围中,加强学生对于会计技能的重视。与此同时,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些职教技能大赛的场景,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感受到大赛的紧张感,促进学生会计技能的提升。

(二)将会计技能教学标准化

在职教技能大赛中,评判标准一般是与企业实际工作标准相同的,其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因此,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会计技能,为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保障,教师就必须要加强学生对于会计工作的重视。教师在平时的会计技能教学中,要将一些规定制定的趋于标准化,增加会计技能教学的实用性,在教学中引入职教技能大赛的管理和考核标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职教技能大赛的专业性和严格性。例如:教师对于一些会计技能的考核,要严格按照职教技能大赛的评分标准,这可以促进学生在今后实际的会计岗位工作中,也能保证端正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这一方面可以规范学生的会计学习标准,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三)教师要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想要将职教技能大赛与会计技能教学有效融合,发挥两者融合的最大价值,教师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必须要保证自己的思想能够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教师一定要定期进行培训和学习,保证能够对职教技能大赛的信息,以及近年来的主要考察方向有一个具体的了解,并能够将这些考察项目和考察方向与会计技能教学教材相结合,在会计技能教学中,在教学基础教材内容的同时,也要有足够的能力对职教技能大赛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并且能够应答学生的各种问题,保证学生能够有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当今时代对于人才的标准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当今时代发展的背景下,职教技能大赛与会计技能教学已经不能分开对待,而是要正确认识到两者融合的重要价值,相关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两者融合的不良现状,从中进行问题分析,针对现状找出将职教技能大赛与会计技能教学有效融合的策略,既要保证学生会计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也要保证学生在职教技能大赛中能够取得满意的成绩,为学生今后的会计岗位工作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蒋秀娟. 职教技能大赛与会计技能教学融合策略研究[J]. 新课程研究(中旬-单), 2015(5).

[2]葛新旗, 周虹. 职业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融合路径探索与实践——以会计技能竞赛为例[J]. 高等农业教育, 2014(10):105-109.

作者:朱远清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电大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语言哲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