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道德教育思考论文

2022-04-28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学校道德教育思考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合适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其在价值的理解和道德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谁是德育者,德育者应从广义和狭义上来考虑,为此,主要从狭义的学校德育来分析;而德育的主体则是教师与学生的动态转移的互动过程。指出当代德育面临的困惑和问题并进行理论上的探讨。

学校道德教育思考论文 篇1: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校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思考与实践

【摘 要】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的文明进化足迹记录;当今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是人类的文明程度体现。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贯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主线,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学校道德教育新模式,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培养造就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型人才,学校应有“舍我其谁”的担当。而这一切,自始至终都离不开人的因素,“山高人为峰,海尽天是岸”。

【关键词】传承 传统文化 道德教育 实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發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作用,正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发掘它们蕴涵的现代性力量,争做中华文化的笃信者、传承者、躬行者是现代人的正确追求。

一、触目惊心的现状与引发的思考

道德是维持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它在很大程度上维持着一个组织、一个团体乃至一个国家的团结和稳定。当前一系列“道德滑坡”现象使得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道德建设问题。当硫酸泼向无助的黑熊,当枪弹射向无辜的教师,当汽油浇向熟睡的流浪者,当因学习上的分歧而掐死同窗,当因一句骂人的话而去投毒,当好心车主扶起摔倒的老奶奶被敲诈,当18位路人无视躺在路边濒临死亡的小女孩的时候,人人自危便在所难免。深层次思考,此类社会问题的出现,难道我们的国民真的是连最基本的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都没有了吗?其实不然,有些时候,人们的本性还是那么的淳朴,但是,社会上发生的很多的有关违背道德良心的事情,在给人们敲响警钟的同时,将人们乐于助人的热情同样浇灭了,由此导致了人们的冷漠性,不敢再去助人为乐,于是,社会上的人都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来对待社会上发生的事情。所有的事情都被人们蒙上了怀疑的面纱,我们已经“被冷漠”。我们已经在道德滑坡的环境里越走越深,我们的国民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不能正确的分析具体的情况,已经处于道德规范的迷茫期,困惑期,不知道,到底该不该坚持自己原有的价值观。那些冷漠的人,就是价值体系正在发生转变的人,就是道德判断上迷惘的一群人。道德的缺失,是周边正能量的缺失,正能量的缺失正是道德文化底蕴缺失的体现。

学校的教育是“校正教育”,去校正他们在家庭和社会教育中形成的不正确价值观、道德观。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大面积缺失和错位,基本行为准则教育的错误,给我们校正教育提出巨大的挑战。许多人感慨社会、家庭的巨大威力,叹息教育的苍白和无奈。有人说,“禾(稻谷)黄到处都黄”,“春天来啦,再冷也冷不到哪里啦”,说的就是大气候与小环境的重大关系。因此,学校教育应以时代精神为着力点,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抓手。力戒“高、远、虚”“假 大、空” 的德育虚浮现象,根除“重认知,轻体验;重物质,轻心灵;重公德,轻私德;重结果,轻过程”的德育模式。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把感恩教育作为切入点。

在新的形势下,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已成为许多有识之士的共识,也受到了党和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播,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以仁爱为主题,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及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正是弥补现社会道德缺失的一济良方。但是,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长期和系统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我们应该立足长远,遵循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在规律,探寻一种由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模式与教育方法。

二、我校的做法主要有如下五方面

1.开发系列校本教材,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正能量

以《弟子规》、《孝经》、《三字经》、《千字文》、《增广贤文》、《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及名言警句等儒家经典为蓝本,结合博罗本地文化和学校校情实际,取其精华,整理汇集成《传统文化校本教材》,做到人手一本。以蒙训经典《弟子规》为主体,从做人最起码的道理教起,引导学生“存好心、行好事、说好话、做好人”;百善孝为先,从孝道开始,引导学生懂得感恩、知恩图报;从礼义廉耻开始,引导学生懂礼仪、知善恶;从美文警句开始,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印发校本教材,利用家长会及家访之机,发至每一个学生家长,通过学生及家长的共同学习,传递优秀传统文化的正能量,形成道德教育大气候。

2.利用课堂阵地,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生根

磨刀不誤砍柴功。每学期伊始,组织全体师生进行为期一周的传统文化学习,平时每周安排两节课的传统文化学习课,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课堂。一方面,我们充分挖掘各学科中的传统文化内容,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提炼、升华,开展渗透教育,增加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另一方面,我们以班团队会活动、国旗下的讲话、早(晨起自勉文)、午(感恩词)、晚(夜暮省思文)诵读等等课堂活动进行集中的专题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每天都能以传统文化的教导对照自身的行为作自我检查,做到“吾一日三省吾身”,不断提升自己道德言行。通切实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净化心灵。进而大大增进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有效促进学生自我健康成长。

3.搭建活动平台,以优秀传统文化引领成长

创设传统校园文化环境,注重开展有特点的校园文化活动。以“道德讲堂”为依托,每周开展两次传统文化专题讲座;围绕孝文化,开展了“孝心少年”、“美德少年”评选活动,组织收看全国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感受这些先进典型孝敬长辈、自强不息、阳光向上、自立自强的感人事迹和美好情操;开展讨论、主题班会、征文、手抄报等相关活动,引导广大学生尊老、爱老、敬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围绕节庆文化,利用中国传统节日之机,组织学生志愿者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爱自己、爱家庭、爱学校、爱社区、爱祖国的情怀;通过校园广播,宣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行标兵,播放优秀的经典歌曲,陶冶学生情操;结合读书节,开展书香校园活动,以写读后感、举办朗诵、演讲比赛等活动,引导学生 “读经典文句,与圣贤为友”;结合学校文艺汇演,开展“学经典汇报表演”等等。通过各项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道德素养,以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学生成长。

作者:黄少雄

学校道德教育思考论文 篇2:

学校道德教育问题思考

摘 要: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合适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其在价值的理解和道德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谁是德育者,德育者应从广义和狭义上来考虑,为此,主要从狭义的学校德育来分析;而德育的主体则是教师与学生的动态转移的互动过程。指出当代德育面临的困惑和问题并进行理论上的探讨。

关键词:德育者;德育主体;德育困惑;德育问题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9.080

1 德育者与德育主体

从广义上来说,德育者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对个体道德发展起作用的各种因素,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而就狭义的学校道德教育这个层面来说,德育者就是教师,这里的教师包括专门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和非专门从事德育的教师。这两者在学生道德成长中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那么谁才是德育的主体,学生还是教师?教育学里有以下几种观点:单一主体论——教师主体或学生主体、双主体——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或互为主体、主体转化—教师开始是主体,然后学生逐渐成为主体。第一种观点必然会导致了教师中心论或学生中心论。教师作为德育主体虽然强调了教师在学生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但必然会忽视学生主体能动作用的发挥;而如果把学生完全德育主体,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就会导致教师在德育过程中的被动地位,从而导致德育效果欠佳。因为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对德育内容的组织,关于传授德育的各种教学艺术,课堂组织等等方面都需要教师的引导,只有在此基础上,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够充分发挥。那么到底谁是德育的主体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注重檀传宝教授的关于教育主体的“新保守主义”观点的提法:即应当坚持教师是整个教育或德育过程的主体,但是也应该吸收学生主体、双主体和主体转化理论对学生主体的强调。认为应当把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作为教师主体性发挥的核心或本质来看待。在理论上解決了德育主题的问题。

本文认为关于德育过程中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动态转移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比重,但教师作为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始终不会改变。不管是教师权威说、教师中立说及调和立场都忽视了一个前提:个体道德成长的阶段性。传统的教师权威下的德育效果是不尽人意的,在传统的教师主体的观念下,形成了师道尊严,教师被认为是道德上的模范,教师须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社会给教师这样的定位,无疑会给教师增加工作上的压力。教师权威观下的德育,学生的道德成长是被动的。在德育过程中,以学生或教师为主体必然是片面的,不利于学生的道德成长。因为知识的学习和内化以及最终的外显都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下,在学生自我认同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内化才能得到成长的。学生道德的自我建构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顺利进行,教师在学生道德成长之初起着关键的作用。我们知道个体的道德素养并不是先天的,而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教师相对于学生来说,道德素养即个人道德修养、教师职业道德以及专业素养等方面都要优于学生。在此阶段,教师应该处于德育过程的主要方面,是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只能处于从属和互动状态;这里不是传统的教师权威观,只是说教师占主导地位,即在课程安排、教學方法、教学内容上有的主导权,不断充实学生个体的认知图式网络。道德成长中的个体此时道德认知和道德理性思考与判断的能力不高,教师有责任把优秀传统道德或当下的道德价值运用合适的方法传递给个体,以促进其道德成长。而随着学生身体和心理方面的不断成熟,认知网络不断丰富,学生具有了充分的道德生理基础和心理基础,从他律逐渐过渡到自律,理性思维得到了发展。到这个阶段,教师的地位就应相应发生改变,教师应开始重视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德育过程中此时的师生关系因由主导走向师生对话,教师的作用不再简单的是道德规范、道德内容、德育方法的呈现,而应该以促进学生个体道德成长为中心,是道德教育的向导、指导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安排一个有利于学生道德成长的环境、和学生一起讨论、对话交流。在这时教师不仅仅是施教者,在与学生的对话交流中,其也是受教者,此为教学相长。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不是从主体地位退到非主体地位,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不变,学生也只是学习的主体。檀传宝教授的新保守主义理论可解释其中缘由,因为德育主体者主体性发挥的条件是学习主体道德主体性发挥,即教师主体性的发挥是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的条件。教师自始至终都是学生道德成长的引导者,其任务是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而在此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价值引导和尊重学生之间的关系。

2 德育所面临的问题及困惑

2.1 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矛盾

道德的发展和科技的发展不同步,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新产生的各个方面都需要相应的新的道德。而道德是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不可能马上产生并适应社会,这里造成了人们道德生活的冲突和矛盾。随着全球化的到来,道德多元主义也随之产生,从而使个体对道德产生了不同的认识,导致个体无法判断,听了别人的观点后,有的觉得在道理上应该赞同,有的认为在不同的道德价值观念都应该得到尊重和毫无原则的容忍,从而导致了个体价值观念的混乱和迷茫。

2.2 共同理想和信仰的缺失

在传统社会,在儒家思想的统治下,三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等是人们的共同道德信仰,士和君子也成了人们终生奋斗的目标,但是随着封建社会的解体,传统道德观走向衰落。传统的道德规范和信仰已然过时,新中国成立后虽然信仰马克思主义,但是随着物质技术的不断胜利和社会文化价值的多元,目前很难找到一种统摄人们的理想和信仰了。理想和信仰的缺失使人们陷入了无止境的物质追求和财富追求中,而物质永远也满足不了人们的精神空虚。

“道德是人类社会寻求种族保存与延续,与自然与其他人和谐共处而获得的实践经验和智慧。”不管是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道德只是起一个调节器的作用,传统社会追求仁义礼智信也好,现代社会追求物质利益也好,并不能说传统社会道德发展好,现代社会不好。这其中是由于人自身能在多大能力上满足自己关于物质和财富的需要,追求士和君子的道德人格,也是由其特定的社会环境所造成的。所以其追求最终目的是为了升官发财,其本质还是追求物质和财富。其终极目标并不是想成为有德性之人,而要满足自己对财富和物质的追求必须使其先成为一个社会承认的道德人。这也是为什么孔子说学而优则仕会成为封建社会学子的一直追求,因为人性是不断适应社会变化的。在个体无限制追求物质和财富的时候,道德的约束力还是会被人们提出来,则是由于人的理性思维决定的,其实质是为了保证更高的物质和财富的追求。正如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一样,其目的恰恰是为了更持久更大程度的追求和满足个体的需要。人如果没有统一的道德规范和信仰,都只为满足个人,其结果必然使社会一片混乱,甚至生存环境也会遭到威胁。所以道德是为了合理的约束人的欲望而产生的,但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满足更多人的欲望。只要个体的自然需求存在,道德作为合理约束其的反面就会一直存在。只是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两者力量的较量罢了。

目前学校德育只注重知识和规范的传授,只是把德育当作社会和国家要求的一项任务,德育目的层次模糊,要么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最高空洞的目标,要么就是降低到道德底线。从而使学生产生迷茫;道德对于个体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涉及很少,使个体对其产生怀疑和不确定性,因而个体只当作纯粹知识的学习,而没有内化成自己真正的精神需求。这就是为什么个体知道应该怎么做,而实际却是衡量利弊以后做出一个最符合自身利益的决定。我国德育是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德育,行政部门实施时往往对德育的各个环节有命令式的规定,而任何简单的、教条式的道德教育都是不能纳入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因为这样的道德教育对于个体的生活世界不具有现实意义,所以个体不会真正接受。德育成效想要提高,德育主体需重视这一系列问题。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3.

[2]易连云.德育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黎鹏

学校道德教育思考论文 篇3:

落实学校道德教育对策的几点思考

摘要:学校要真正落德育教育,实现德育教育的有效性与实效性,就要加强对德与教育工作者的培训,营造全员育人氛围,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创新德育教育内容和方法,让德育教育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

关键词:德育教育 ; ;对策 ;

一、学校德育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通过对道德教育工作的总结和反思,德育教育的现状可以概括为“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传授轻实践行动、重防范轻教育”, 德育教育“不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不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德育教育“不能真正直击学生的灵魂,达不到教育学何时能的目的”;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总结为“一是学校重视思想道德教育不够,重智育轻德育;二是思想道德教育脱离学生实际,教育效果不好。”

二、学校落德育教育的对策。

针对学校德育教育存在的现状和问题,落实学校德育教育,实现德育教育有效性的对策是什么呢?我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同行商榷。

1、加强对德育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员育人氛围。

学校要加大对德育工作者的培训力度,提高全体德育工作者的德育教育的工作水平和能力,加大宣传力度,统一认识,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并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兑现考核,营造全员育人氛围。

2.充分落实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

课堂教学是落实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主渠道包括思想品德课、各学科和周会课,其中,道德与法治课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中的主阵地、主渠道。

⑴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

道德与法治课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而开设的,因而它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在现行的教育教学中,道德与法治课开设的目的变了,变成传授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课堂上,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的记忆和背诵,关注学生的考分是多少?至于学生“如何做事?怎样做人?”方面,关注很少。如何来改变这种情况呢?我的想法是:一是教材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接受德育教育;二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必太关注学生的记忆和背诵,更不必太关注学生的考分是多少,最好是道德与法治课不列入考试内容。因为学生考了高分,不等于学生受到的德育教育就好。同时,应该利用道德与法治课课堂教育学生“如何做事?怎样做人?”,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同身受,真正受到德育教育。

⑵深挖教材中德育信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其他科任教师要根据各学科教材的特点和实际,要熟悉教材,知道教材的详细内容,而且要吃透教材的基础上,针对各科教材的特点和实际,在备课时充分挖掘教材中德育教育的信息,研究好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⑶充分利用周会课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各班主任要根据学校的安排和学生存在的问题,适时开好主题周会,利用周会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德育教育。

3、创新内容,创新方法,让德育教育的内容、方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要让德育教育的内容、方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一是学校要按照德育教育的新目标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把发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同借鉴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结合起来,本着有利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原则,提炼出能敏锐反映经济社会变革和文化创新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体现时代精神的,贴近和关注学生实际和生活的创新性的德育教育内容,使德育教育内容回归学生生活。二是学校根据德育教育的新目标、新内容,总结历史和现实的德育教育的经验,切实贯彻主体性、实践性的基本原则,实行人文教育方式与现代科技手段有机结合,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具有民主性的、符合学生张扬个性的、有利于学生自律的、有利于回归生活和塑造学生人格的有实效性的德育教育的方法。

⑴德育教育的内容不仅要具体化,而且要根据学生年龄差异,分年级提出不同的德育教育内容。如七年级重点抓学生行为习惯,学会尊敬老师,尊敬长辈,团结同学等;八年级重点抓学生心理疏导,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身心变化,正确对待荣誉和挫折等;九年级重点抓如何对待升学,如何与人相处、交往等内容。

⑵从小事抓起,从学生身边入手。如从尊重师长、日常行为习惯、个人卫生习惯等身边的小事做起,以小见大。

⑶建立民主性,與学生平等交流,实施德育教育个性化,允许学生个性张扬。

总之,学校要真正落实德育教育,只有加强对德育教育工作者的培训,营造全员育人氛围,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创新德育教育内容和方法,让德育教育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活,才能增强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作者:李永林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初中数学教学研讨论文下一篇:专业美术素描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