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教学论和普通教育学

2023-01-06

第一篇:大教学论和普通教育学

课教论和教学设计的联系和区别

课教论与教学设计的区别与联系

教育学 刘克娟 2013021371 课教育与教学设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平时的时间学习中,课程与教学设计的差别比较大,主要是教学论与教学设计容易混淆,在此,我重点会分析一下教学论语教学设计的联系与区别。

区别 1.起源不同

教学论,通常认为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标志,迄今已经有将近 400 年的历史。在我国“教学论学科性质”这一问题随着研究和实践的变化发生了变化,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国的教学论研究以国外有关思想的传入为起点,经历了引进学习阶段、独立探索阶段、受挫停滞阶段和发展繁荣阶段。 最初从日本辗转引进了欧美的教学方法,活跃了教育学术界的思想。 新中国建立后,在我国对教学论学科的研究主要是对外国教学理论的评价。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主要是介绍苏联的教学理论,当时从凯洛夫到赞可夫, 苏联教学理论充斥了整个教育科学领域。由于受苏联教学论的影响,我国最早的教学论是哲学取向的,但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以及对教学论困境的反思, 中国的教学论学者认识到空洞的教学规律本身不能解决现实中的教学问题, 因此他们时刻关注着如何使教学论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也开始主张既研究一般规律,也寻找教学的最优化途径和方法。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掀起了对欧美学者有关教学理论的引进, 介绍了诸如布鲁姆的掌握学习和教学目标分类学说,布鲁纳的认知发展、发现学习理论,以及奥苏贝尔的接受学习观等。随着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入,逐渐的和课程一起形成一门教育学的二级学科课程与教学论。

教学设计产生的直接动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于军事和工业培训的原理及材料的研究与开发的需要。当时许多心理学家根据所揭示的人的学习机制, 提出了一些教学原则。 视听专家运用这些教学原则设计出幻灯、电影等培训教材,并借助于评价和测量知识的帮助建立了一系列评价体系和训练方案。 这些都是把学习理论运用于设计教学实践的最初尝试, 而且是将心理学和教学技术进行整合的尝试。教学设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所以,通常都把系统理论、传播理论和学习理论作为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教学设计最早萌芽于军队和工业培训领域, 到 20 世纪 60 年代才逐渐被引入到学校教育中, 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学校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行业培训、远程教育以及教学软件和教学材料开发等各个领域。 教学系统既是教学设计理论所研究的对象,也是教学设计活动的产物。

2.内涵不同

教学论是从全方位的角度来研究一切教学问题和教学活动的,它的研究对象十分广泛,包括教学过程及其本质、教学目的与任务、教学原则、教师与学生、课程设置与教材、教学方法与形式、教学环境、教学评价与管理、教育组织形式,等等,其目的是探究教学的一般规律,寻求最优化的教学途径和方法。

对于什么是教学设计,国内外不同的学者对此进行了不同的阐释,在此我们不进行一一列举。 国内引用比较多的是乌美娜的定义: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笔者更赞同史密斯、雷根的定义:教学设计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材料、教学活动、信息资源和评价的具体计划(方案)的系统化过程。 可见,教学设计是一种教学问题求解的过程与方法,侧重于寻找和决策问题的求解方案。到目前为止, 教学系统设计一般可归纳为三个层次: 以教学系统为对象的层次———教学系统设计,以教学过程为对象的层次———教学过程设计,以教学产品为对象的层次———教学产品设计。在具体教学实践中,通常在课堂教学的设计和教学媒体的设计中运用教学设计理论。

3.研究对象不同

教学论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比较宽的,从抽象的教育规律到具体的课堂实践都是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在教学论中除了探讨教学过程的本质、功能、规律问题外,也对具体地如何开展教学过程进行探讨。研究的问题比较宏观

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教学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学目标设计,根据学生现实发展水平确定教学起点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时间设计,教学措施设计,教学评价设计。研究的问题比较微观。

联系 我认为二者都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都是与时俱进的产物,都与课堂教学有密切的关系。

以上是我对课教论与教学设计的一定认识。

第二篇:普通高中三生教育教学思考提纲

普通高中“三生教育”的教学思考(提纲)

临沧市第一中学

一、指导思想

“三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化,是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最终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构建现代教育价值体系,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落到实处。素质教育就是要弥补应试教育的不足,顺应社会的发展,为学生自身发展、社会发展和民族发展服务,使学生、国民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健康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基本条件之一。马克思把健康作为人的第一权利,作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前提。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

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可以从九个方面来考虑:智力正常、情绪适中、意志健全、人格统一完整、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和谐、生活平衡积极、社会适应良好、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二、教材内容选取的考虑

1.学习压力与应对

高中生如何适应学习和高考的要求,使自己的学习富有成效就显得具有紧迫性、现实性和重要性。

考试是高中生面临的主要应激源之一,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影响。高考生一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考试焦虑,即在考试期间心理上的紧张、不安、担心、忧虑、恐惧等情绪反应。考试焦虑产生时,会伴随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

2.把握学习策略

学习和考试都是有技巧的,这就是学习策略和考试策略。从终身教育的观点来看,学会学习比掌握知识更重要。

3.高考不是人生成败的标杆

由于许多高中生在思想上有意或无意地把高考结果与人生轨迹联系起来,把成绩好坏与人生成败直接等同,甚至认为人生的一切都由高考决定。

- 1

(一)课程起始评价

是指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评价。它的主要任务是评价学生进入新的教学活动前所具有的前提条件,包括对学生能力、个性特点、各种优点和缺点、各种心理或行为问题类型等的了解。还包括对课程目标进行评价,即评价教师设定的目标是否明确具体、是否针对学生的心理实际、是否偏离总目标的方向等。其目的是把握学生所具有的不同的学习准备状态,进而确定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选择有针对性的活动内容。起始评价可以通过查阅心理健康教育档案来进行。

(二)课程实施过程评价

是指在教学活动进行过程中进行的评价,即形成性评价。目的是对正在实施的课程及时进行监控和评定,对教学活动各个环节的实施情况进行诊断分析,找出哪些地方偏离了教学目标,为课程的调整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

(三)课程实施结果评价

是指在课程结束或一个教学方案结束时所进行的结果评定,即总结性评价。通常采用事先设计好的评价表或事先选定好的测验等,在课程结束时让学生填写,然后进行分析,了解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满意程度、活动感受及行为变化状况,以便客观地评定课程实施的效果。评价方式有几种:一是通过心理测试来了解学生在实施课程后心理素质的变化;二是对学生的内省材料进行分析评定,例如,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习体会、周记来对其心理变化进行评定;三是对学生课后发生的行为变化(如学习方法等)进行评定。

五、课程设计原则 1.真

2.以学生为中心

3.以情境为中介

4.以经验为起点

5.以活动为载体

6.以过程为重心

7.以合作为主线

8.保护学生

9.教师的角色 10.学生的角色 11.教材的使用

- 34 -

第三篇:论和谐社会

[摘要] 自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首次完整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诸多专家和学者关于和谐社会已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本文在分析总结解读报告的基础上,论述了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及特点,并就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

一、和谐社会的内涵

简单地从字面上说,和谐是指“配合得适当和匀称”,社会是指“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也叫社会形态”。因此,所谓和谐社会,就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衡量,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稳定有序的社会。具体说,就是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中外历史上都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进入21世纪后,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共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重要目标提出。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务的提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反映了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重要思想指导。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点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以下特点:

第一,通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这是因为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源泉,而创新的质量又在于社会的创造活力。假设一个国家不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其社会的创造活力,那么在创新这个层面上它必定落后于其他国家,而创新涉及到的又是这个国家综合素质进步的所有方面,所以其综合素质也会江河日下。

第二,通过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来维护社会公平。社会的公平被公认为实现和谐社会的关键,试想一个满是贫富差距的国家,贫者怨声载道饿殍遍野,富者却有无限骄奢淫逸的资本,那这个国家又如何可能和谐。公平最明显的作用方面非市场经济莫属了,假如一个国家只是支持其大中型企业的发展而去抑制小企业的成长,那么最可能的结果就是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假如一个国家会因其人民市场地位的不同而采取过分不同的对待方式,那么也会引起民怨;假如市场上的买卖失去公平公正而欺诈横行,那么市场和谐也只会走向崩溃的边缘。由于市场经济在一个国家具有作用,要是它失去平衡,那么结果可想而知。

第三,通过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来形成良好的人际环境。社会之中良好的人际环境相当生物学上细胞体中的细胞液。良好的社会氛围能促进社会各种关系的交流,无论是文化、经济还是政治。假如我们能充分学会处理好人际关系的方法并施于实践,那么这个社会的和谐氛围必定有质的提高。

第四,通过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来维护社会稳定。国家的制度是它存在的基础,假如没有明确而适合国情的制度,各种分化在所难免。民主法制是我们的制度,必须要加强以巩固社

会稳定。

第五,通过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来保证可持续的发展。自然是世界的客观存在,可以说是世界的本质,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免不了对其这样那样的改造,其中的很多甚至对其产生不可撤销的损害,这从除了人类自身利益之外的任何方面讲都是不恰当的;人不能为了一时的利益忽视了长久依赖的环境,毕竟自然是我们永恒的家园,破环它也就是不给我们自己留后路。人类每次对自然界的不尊重都是遭到报复的,因此为了避免更多来自它的报复,我们最好保持与自然和睦相处。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在实践上,建设和谐社会对于我们面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严峻挑战,解决现实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具有重要意义。在理论上,“和谐社会”的提出,是一个重大突破。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到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再到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对于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深入认识的过程,体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以人为本和全面的发展倾向。在战略意义上,“和谐社会”体现了国家发展的价值取向。和谐是社会发展的目标,体现了国家的“软实力”。

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主要应当考虑:第一,推进社会公平。建立一套全社会能够认同和接受的社会公平和公正的准则,在这个准则下,各个群体和阶层能够“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第二,完善社会组织,让公民、公民性的社会组织以主体姿态,以自助、自治的方式组织起来,参与社会管理,参与社会矛盾的解决;国家通过公共和公共财政政策,支持社会组织、志愿者组织活动,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第三,集聚社会资本,培养责任、信任和诚实为核心的价值体系。要提高社会资本的战略地位,充分认识到建设社会资本也是硬道理,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价值基础。

下一个阶段,建设和谐社会的重点在于:

第一,正确处理效益与公平的关系。经济增长、技术进步、收入分配以及社会现代化等等固然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但它们最终只属于工具性范畴,人的发展和人类福利才是目的。发展必须以人为中心,发展的最高价值标准就是公平与公正。发展要求消除限制以人为中心发展和实现公正与公平目标的所有障碍。

第二,扩大就业应成为重中之重,据有关部门估算,在宏观经济运行三大指标中,2004年就业指标最不理想,城镇真实的人口失业率从2003年的10.99%上升到了11.45%。因此宏观调控的重点应为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创造就业岗位的内容不仅包括为城镇居民创造就业岗位,也应当包括农村劳动力安置。

第三,缩小国内的不平等程度。2004年虽然农民收入增速达近几年的最高点,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势头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而且,城镇居民高收入组的收入增长显著快于低收入组,最富有的10%家庭与最贫穷的10%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将超过8倍,60%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不到平均水平。

第四,三农问题依然是最大的发展难题。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部分处于城市边缘地带的郊区镇、村逐步被划入城市市区管理,农民变身市民。如果城市不能为他们创造就业岗位,他们就会变成城市贫民,这种情况应引起警惕。从国际经验看,这种情况曾造成很大的社会经济问题。只有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城市化,才能为当地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也才能最终实现我们所期望的城市化目标。否则不仅会使那些改变了农民身份的市民因为无业而陷入贫困,也会给政府带来巨大的财政负担。

第五,社会安全网问题,中国的问题不仅仅在于失业率高和社会差距不断拉大,而在于缺乏一个覆盖全社会的安全网。首先,我国目前的公共卫生建设相当薄弱,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抑制了居民的消费。其次,由于“空账”情况严重,养老保险制度面临巨大风险,如果不进行调整,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将面临巨大风险。建立一个能够覆盖全国的

社会安全网是保证社会居民和谐相处的最基本条件。

第六,教育不平等将影响我国长期发展与和谐。在当前形势下,教育问题必须从社会发展中单独分离出来研究和解决。现在看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产业化、卫生产业化甚至社会事业产业化的目标和政策实际上是很模糊的,其模糊性主要表现在缺乏对于目的和手段的准确界定。教育事业不在于是否产业化,而在于是否严格区分教育事业产业经营和教育事业的社会目的。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

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马克思曾设想了“自由人联合体”的未来和谐社会模式,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表述,都是指未来高级的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把马克思的科学论述逐步变成现实,它完全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推进伟大事业的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是:一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二要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三要和谐兴国、和谐创业、和谐安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它既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最近目的和利益”,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未来”利益。它完全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进入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要保持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努力实现人民群众期盼社会稳定、和谐的愿望。这样,我们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社会主义才能充满活力。

现在,我国的改革与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改革在广度上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在深度上已触及人们具体的经济利益,发展方面已由单纯追求GDP上升到追求人文GDP、环保GDP,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统筹协调发展。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这个国家则进入了矛盾凸显期,由于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加剧,处理得好,能够顺利发展,经济发展能够很快上一个新台阶,处理不好,经济将停滞不前或倒退。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阶段,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经济社会问题,巩固改革发展的成果,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应积极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重构社会结构,完善社会组织,调整社会关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各组织的创造活力,化解各类矛盾和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社会形成合力,努力实现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 http://zhidao.baidu.com,《什么是和谐社会》

2. http://zhidao.baidu.com,《关于和谐社会的含义》

3. http://,《深刻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陈卓

4. http://,《建设和谐社会若干重点》,丁元竹

第四篇:普通地质学大题

一.试述如何识别沉积岩和火成岩及其主要岩石类型?(15分)

答:1.可以根据其地质产状进行识别,也就是根据其成因区别,一般认为火成岩是由于岩浆作用形成的,包括侵入作用形成的侵入岩和岩浆喷出作用形成的火山岩以及界于两者之间的次火山岩。而沉积岩是由于先形成的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和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最后经过固结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4分)

2.可以从其结构、构造上进行区分:火成岩可以有显晶质结构、隐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斑状结构、似斑状结构等,而沉积岩一般可以看到碎屑结构、泥质结构、化学结构和生物结构等。火成岩构造可以看到有块状构造、流纹构造、流动构造、气孔构造、杏仁构造等,而沉积岩有层状构造、示顶构造(如波痕、泥裂等)、生物遗迹构造等。(5分)

3.火成岩主要岩石类型有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脉岩等,而沉积岩的岩石类型有沉积岩按成因及组成成分可以分为两类:碎屑岩类、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类。另外还有一些特殊条件下形成的沉积岩。

碎屑岩类,主要包括沉积碎屑岩类和火山碎屑两个亚类。按颗粒大小沉积碎屑岩进一步可分为砾岩、砂岩、粉砂岩和粘土岩。据火山碎屑粒度,火山碎屑岩大体可以分为:火山集块岩、火山角砾岩和凝灰岩。化学及生物化学岩类,主要包括铝、铁、锰质岩类,硅、磷质盐类,碳酸盐岩类,蒸发盐岩类和可燃有机岩类。特殊沉积岩类有风暴岩和浊积岩等类型。

三.简述海底扩张的证据?(7分)

答:1.地质现象的对称性:从洋中脊向两侧,基岩的风化程度有逐渐变深的趋势,同时海底地层有由薄变厚的趋势。(2分)

2.洋中脊两侧磁条带的对称分布,正、逆向磁性异常的有规律的分布。(2分)

3.洋中脊两侧地层分布的对称性,由洋中脊向两侧地层由新到老分布,最老的地层不早于2亿年。

四.简述沉积岩的分类及其主要岩石类型(10分)

答:沉积岩按成因及组成成分可以分为两类:

碎屑岩类、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类。另外还有一些特殊条件下形成的沉积岩。(3’)

1. 碎屑岩类,主要包括沉积碎屑岩类和火山碎屑两个亚类。按颗粒大小沉积碎屑岩

进一步可分为砾岩、砂岩、粉砂岩和粘土岩。据火山碎屑粒度,火山碎屑岩大体可以分为:火山集块岩、火山角砾岩和凝灰岩。(3’)

2. 化学及生物化学岩类,主要包括铝、铁、锰质岩类,硅、磷质盐类,碳酸盐岩类,

蒸发盐岩类和可燃有机岩类。(2’)

特殊沉积岩类有风暴岩和浊积岩等类型。

五.阐述冲积物的特征。

答:河流沉积的物质称为冲积物。冲积物都是在流动的水体中以机械方式沉积的碎屑物。因而具有下列基本特征:(1)分选性较好。在一定强度的水动力下,只能有一定的碎屑物质沉积下来。(2)磨圆度较好。较粗的碎屑物质,在搬运过程中相互之间以及碎屑物与河底之间不断摩擦,变圆滑。

(3)成层性较清楚。就同一地点而言,洪水期沉积物粗而且数量多,枯水期的沉积物细而且数量少;夏季沉积物颜色较淡,冬季沉积物颜色较深,不同时期沉积物的成分也会有差别等等,因而在沉积物剖面上表现了成层现象。

(4)韵律性。河流沉积常具有韵律性。

(5)具有流水成因的沉积构造。 河流沉积物中常见有特征性的波痕、砂丘以及交错层理等原生构造。

第五篇: 教育教学大讨论

教育最终都是要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为指导思想。“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应当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理念。而且要把这种为学生终身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贯穿于教育改革的始终。教育不是捧着一张张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一个个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优秀率、合格率,而是追求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教育不是汇报时的总结、评比时的数据,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推进素质教育是对传统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要求根本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旧的思想观念。我国改革开放的经验表明:解放思想,带来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推动了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近年来,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素质教育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影响教育工作者行为模式的新的教育观念层出不穷。而课程改革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通过课程改革,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是提高全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措施。

一.教育教学观念有了转变,教学方法得到提高

1、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教师已逐步树立起“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新的教育思想,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全面发展。不在是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是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的相互渗透,并且将法制教育渗透各科教育教学之中,更加关注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2、课堂教学模式得到了优化

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师之间建立了平等对话、共同参与的民主关系。课堂上,教师不把结果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设置情境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时间及空间,有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主动建构知识,培养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探索中掌握知识,形成美好的情感和正确的态度与价值观。

另外,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开始走下讲台,不断对学生个别辅导,让学生勇于提问,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谁有不同的意见?”“谁能回答他的问题?”“还有其他的看法吗?”教师不断地用激励性的语言如“回答真好!”“真棒!”来评价学生、鼓励学生。

3、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变化

现在的课堂,由于班班通和多媒体等教学设备的使用,学生已不再仅仅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种学习活动中去,主动探索知识、敢于大胆质疑,发表独到的见解。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习,而且在生活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逐步学会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表现明显,分组合作、积极交流的场面屡见不鲜,学生的学习方式从模式化向多样化、从简单化向个性化发展。

二.教育改革取得成效

1、是教师队伍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更新,教师的角色得到了转变,自身的业务素质得到了提升。

2、是课堂教学得到了切实的改进,民主、合作、和谐的师生关系正在逐步形成,课堂教学出现了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提高。

3、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增强,主动学习、善于表现自我的热情得到了提高,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健康发展。

4、是教师的教学和教研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教师们踊跃参与课件制作,积极撰写课改论文。

三、教育教学有待改进和提高因素

1、教师的教育观念有待进一步更新,课堂教学方法有待进一步的改进。

2、校本课程开发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待改进和加强。

3、对教育教学、师生的科学评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让师生难以从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而更好地推行素质教育。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党建工作创新典型案例下一篇:党建工作年度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