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资源远程教育论文

2022-05-04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媒体资源远程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远程教育模式二媒体资源中的多媒体课件具有文本、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集成的优势,信息容量大,表现形式灵活。为农村小学的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更由于其媒体课件的丰富性和应用的简单性,为优化农村小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了可能。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多媒体课件,整合其他资源,优化问题情境的创设,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服务。

媒体资源远程教育论文 篇1:

远程教育网络流媒体资源的规范化建设探究

摘 要:教学资源建设是高校信息化建设重要内容,建设符合远程教育规范的教学资源有利于全面推动资源的共建共享,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在对我国远程开放教育资源建设和使用现状的研究基础上,从资源规范建设和资源整合的角度分析资源规范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在远程开放教育资源建设上的流媒体开发处理工具规范和基本技术制作规范的要求。

关键词:资源建设规范 远程教育 流媒体

在开展远程教育中,网络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是各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开展数字化网络学习的基础。由于各高校在制作网络教学流媒体视频资源格式标准的差异性,使得师生在使用这些教学资源时往往容易引起混乱和不顺畅,如一些不同资源访问需要下载安装不同的播放器以及一些烦琐网络设置等,这非常不利于高校同行之间的资源互补交换与共享,也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

为了进一步促进网络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有效各类提高多媒体教学资源数据共享,保障各地远程教育师生更简洁、有效和顺畅的访问网上教学资源,研究和探索我们常用的一些教学流媒体视频资源建设规范是非常有必要的。

1 远程教育网络流媒体资源的现状分析

近些年来,我国的现代远程教育事业获得了迅猛的发展,而且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绩,这得益于国家及社会的大力支持。在1998年,国家教育部制定并颁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该计划把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放在了突出的位置,认为它是教育改革的重点工程之一,是构筑人们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是区别于传统教育的教育形式,是办好满意教育的重大战略举措。在国家大政方针以及各种社会资源的支持下,远程开放教育从1999年在全国一些高校开始了试点工作,并且获得了国家教育部的认可,对推动远程教育的大发展做出了贡献。

网络流媒体资源是开展远程网络教育的重要保障。由于网络教学资源上的课程知识和教学管理中的课堂知识没能得到有效的交换比较,目前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分类缺少统一的标准。开发人员也都大部分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对制作的格式和标准进行定义和分类,这样就出现了不同的网络教育体系和各个高校的独立教育优质资源体系,就更难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和交流,阻滞了优质资源的推广和使用。如,各高校的WMV、RM、FLV、MP4、三分屏课件等各种视频流媒体格式资源,因制作的工具不同、编解码方式不同、设定的码流率不同、帧率不同等等,使完成的流媒体资源格式、质量千差万别,资源适应性差,同时,访问用户需要端安装不同播放插件才能访问。

2 远程教育流媒体开发处理的工具规范

近些年来,我国的现代远程教育事业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绩,网上教学资源丰厚、种类多,各高校对远程教育资源建设高度重视,投入也逐年增加,资源建设的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各领域、各专业涌现越来越多的网上精品课程资源。

2.1 流媒体资源的制作系统

在开展远程教育中,资源制作系统是网络流媒体资源的生产中心,良好的制作系统可以保障资源的生产质量。一般来说,资源制作系统主要包含有摄像机、录像机、教师电脑、特技切换台、流媒体采集系统、VGA编码器等生产工具。

2.2 资源制作生产设备工具的基本要求

随着电子技术和Internet技术的发展,流媒体(StreamingMedia)越来越普及,流媒体技术已逐渐成为互联网中视音频传输的核心技术,这一新技术的出现对远程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和生机。为保证高质量的制作流媒体教学资源,必须配备有较高性能的生产设备工具。

2.2.1 摄像机

摄像机是流媒体录播系统获取视频信号的重要设备,高质量摄像机可以获取高质量视频信号源,分标清和高清。为保证视频源质量,要求摄像机有效像素数达到1920X1080,信噪比≥54DB。高清摄录以其高分辨率和宽画幅比,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主流,我国现处于高标清过渡阶段。考虑目前各高校设备的不同情况,至少选用两台高标清兼容的数字摄像机,一台摄制教师授课,一台摄制学生听课时的课堂气氛,如学生的提问和发言,通过视频切换特技台可丰富我们教学资源节目制作和广播。

2.2.2 视频切换特技台

视频切换特技台是多路视频信号选择与合成系统,对各摄像机信号、录像信号、教师电脑信号等进行选取和特技处理。要求选用高标清兼容切换台,具备≥4路的标准配置模拟分量、DVI输入、HD/SD-SDI输入接口,为保证视频信号切换稳定,每路输入要有内置的10bit帧同步器,配备SDI及DVI输出。切换特技台的效果包括多路信号的平滑淡出淡入过渡、无闪烁硬切换、任意大小画中画,画面定帧等,这为教学资源节目制作提供了多种技术选择。

2.2.3 流媒体采集系统

流媒体采集系统是完成流媒体的内容文件,并将其放在服务器上。流媒体采集系统采集设备要求传输接口应与制作系统的整体传输架构相协调,其传输接口带宽应与采集到的前端视音频信息流量相适应,采集设备的信息传输控制方式与信息的特点相适应。采集系统要求支持H.264/AVC(MPEG-4Part10)流媒体格式编码,同时支持MPEG1(VCD)、MPEG2(DVD)、SVCD、VOB、SWF等。为保证网络流媒体的顺畅并兼顾视频质量,视频动态码流率设置在2.5Mbps~1Mbps之间。

2.2.4 VGA编码器

它主要是将电脑输出的信号转换为电视可以接受的信号,它是一个数字\模拟转换设备,是对教师机的电脑桌面(课件内容)信号变换成能接入切换特技台的数字信号。编码器要求具备有独立的水平/垂直位置调整、局部放大、电脑/电视同步显示等功能,分辨率要求达到1280x1024以上。VGA编码器解决了教师课件演示内容同教师视频如何整合传输的问题。

2.2.5 教师计算机

教师授课时用于运行课件、电子文稿、课程软件等,通过PC/TV转换器变换成能接入切换特技台的数字信号,并连到投影机来提供本地学生进行现场听课。因此,为保证录制质量,需配置较高性能计算机。其主要参数要求:有独立显示卡、内存≥2G、多核CPU处理器。

3 流媒体资源的基本技术制作规范

3.1 网络流媒体资源制作的基本准则

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已经成为远程开放教育中的核心问题。如何实现课程教学资源的科学化与现代化,保证制作出的流媒体资源既要高质量,又能最大限度的共享和交流互动,需要有一定的流媒体资源的制作准则。

(1)资源菜单风格的统一。在制作一个课程系列资源时,资源菜单要简洁明了,一门课程要有统一片头片尾包装设计,包含有课程名称、制作单位、主讲教师、课程适用对象等相关信息。

(2)课程知识表述要准确、生动。我们制作的课程网络流媒体资源主要是基于网络传输的、共享性的远程教育资源,影响范围大,面对的是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象,因此,老师要结合课程特点,充分做好备课,能通俗易懂、准确生动、并能结合现实实例地对课程内容进行讲述。

(3)媒体课程时长的确定。高校传统的一节课程时长一般是40~45分钟,但从课程的难易程度、学生对象的接受能力、选择课程学习的便捷性等多方面考虑,我们可以设计制作一些5分钟、10分钟、15分钟等不同时长的课程资源,老师可就课程的某个知识点、某个章节进行讲授和演示,这也有利于学生的网上自主选择学习和高效学习。

(4)媒体资源过程操作的便捷性。建设资源的目的是提供给学生使用,在远程教育中,学生所关心的往往是如何是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快捷获取所需的课程教学资源,因此,我们在制作网络流媒体课程资源中,要采用广泛的、通用的制作标准,做到简洁明了,能在各类浏览器能播放。尽量不需要学习者安装各播放插件,如需要安装,也应做到说明详细、操作简单。

(5)教师形象设计。教师的形象是学生学习的楷模和标本,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课堂授课形象是师生最直接的接触和影响。老师要注意授课过程中的自主表情和过程交流的互动表情。授课时精神要饱满,状态要自然。同时教师授课时衣着要大方整洁、清新淡雅。在录制课程中,多同后台的摄像、编辑技术员沟通以其达到良好的课程节目录制形象。

3.2 网络流媒体资源制作的基本规范

流媒体技术是远程教育网络教学资源制作中的主要技术之一。流媒体课件是以流式媒体为主要素材的教学课件,它是我们当前远程教育中广泛使用的一种课件格式,它能很好的再现教师授课实况,特别适用于远程教育平台。同时,流媒体课件资源还能为学生提供课后非线性的、异步的学习需要。表1是远程教育网络流媒体资源制作的一些基本规范标准。

3.3 三分屏流媒体课件的基本规范

三分屏流媒体课件以其便捷互动的课程索引、亲切的老师视频和清晰的课程文字内容而为各高校网络学院开展远程教育的主要资源。媒体制作完成后,所有的合成数据文件可立即通过网络传送到服务器上发布,供学生下载或浏览,是目前在开展远程教育中学生最乐于选择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各高校今后重点建设的网上资源内容。经过多年的流媒体课件实践研究,在三分屏流媒体课件资源制作中提出一些基本要求。

(1)能够把老师授课视频、音频、多媒体课件、VGA图像等多流合一,满足1600×1200分辨率,屏幕捕获帧率达到25帧/秒,可以实时生成流媒体三分屏课件,支持网页和flash方式点播。(2)从网络的流畅性考虑,如无特殊要求,视频录制窗口尺寸分辨率一般设置为240×180,录制生成的课件码流率控制在100kbps至250kbps之间,录制40分钟生成的课件大小在50M至80M左右。(3)为满足远程教育学生网上自主选择性学习,要能设计PPT文档、WORD文档自动生成文字索引功能。同时,支持自动生成网页文件,并能自动添加课程的片头、片尾节目中。(4)对录制好课件的音视频、屏幕、索引要能实现同步编辑剪切、同步合并,能提供教师在后期对课程的编辑修正。同时,能够清晰、流畅的捕获屏幕中辅助教学所播放的各种格式视频以及动画等。

4 结语

教学资源建设是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信息化建设也已列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以此为契机,研究分析和总结以往在远程教育资源建设中的经验,努力做好教学资源的规范化建设研究,这是实现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内容。同时,我们也要立足实际,理清目前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和规范教学资源的系统建设,对新规划建设的资源、交换或引进的资源要有统一的规范标准。让远程教育在追寻技术发展带来的变革和学习方式适应性改革的同时,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推动远程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玉红,王素然.网络教学信息资源系统的建设分析[J].中国成年教育,2007,11.

[2] 程鹏,李勇.加强网络与资源能力建设的思考[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09,1.

[3] 刘志敏.多媒体教学资源一体化设计的优化配置[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8,3.

[4] 任鹏,宋保维,王晓娟.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8.

[5] 精品课程提升网院教学管理水平—— 访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陈庚[J].中国远程教育,2009.

[6] 王玉华.对深化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的思考[J].济宁学院学报,2009.

作者:何一辉 黎竹娟

媒体资源远程教育论文 篇2:

应用远程教育模式二媒体资源优化农村小学课堂问题情境的创设

远程教育模式二媒体资源中的多媒体课件具有文本、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集成的优势,信息容量大,表现形式灵活。为农村小学的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更由于其媒体课件的丰富性和应用的简单性,为优化农村小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了可能。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多媒体课件,整合其他资源,优化问题情境的创设,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服务。

一、巧用资源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新课的导入阶段,教师可以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创设新颖有趣、针对性强的问题情境,使枯燥、繁杂的教学内容由静变动。由抽象变为学生可触、可感的生活实际。教学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用好多媒体所创设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如我在教学课文《平平搭积木》时,先让学生说说平时喜不喜欢搭积木,喜欢用积木搭些什么,然后再播放远程教育多媒体课件中平平用积木搭房子的动画。多媒体中愉悦轻快的音乐。丰富流畅的画面,来源于生活的情境,一下子便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然后我以“平平搭了几间房子,分别给谁住?”的问题导入新课,学生的学习欲望被充分地激发起来,认真地投入到课文的阅读中。

二、整合其他资源。创设学习新课的问题情境

教师要用连环的问题情境把新课中的几个知识点串起来,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积极深入地思考。并有所得。在教学重点、难点时,教师要善于设计动口、动手、动脑相结合的问题情境。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创设怡人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感知教材,获得新知;还要提供读、写、听、说、思的时间,使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如在教学课文《我是什么》时,理解“我是水,能变成汽、云、雨、雹子、雪,既能造福于人,也能给人们带来灾难’,这句话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时,我播放了远程教育多媒体课件,当学生回答“课文中的我就是水”后,画面中的小水珠说话了:“对了,我就是水,小朋友,你们真聪明。我可喜欢变化了,再读一读课文,小组合作,把我能变成什么找出来吧。”卡通形象的设计,动手、动脑相结合的合作学习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大门一下子打开了,他们很快便领悟了这个知识点。接着,我又播放了配以小水珠解说自己变化的动画,教学准备结束时又以小水珠提问的形式创设新的问题情境:“你们喜欢我变成什么呢?找出来读一读,注意读出感情。”由于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在画面的感染下找到了读的感觉。因此在朗读中,他们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在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后,我再接着播放远程教育多媒体课件,小水珠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小朋友,你们这么喜欢我,可把我乐坏了。我的脾气也一样多变,我高兴时能为人们做好事,但在我发脾气时却给人们带来了灾难。请你们再读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把我脾气有哪些变化,给人们做了哪些好事,又给人们带来哪些灾难找出来。”学生在环环相扣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口、手、脑并用,思维十分活跃,有效地解决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学有所得。

三、整合资源,创设课堂练习情境

练习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以及扩展思维。如果在练习时应用远程教育多媒体创设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练习的热情,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课文《平平搭积木》时,为了检查学生学习生字的情况,我播放了远程教育多媒体中的课件,“课文中的生字就躲在这些积木里,你想挑战吗?那么就请选择你喜欢的积木进行学习吧”。生字和要掌握的词语都藏在了以积木形式出现的链接里,学生选择喜欢的积木号码后,我点击链接随即出现要学习的生字和词语。这种以问题情境出现的练习,以其极强的未知性和挑战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练习的兴趣,学生积极参与,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达到了练习的目的。

四、创设情境,深化理解和拓展思维

一个好的教学结尾往往能收到“曲终而音犹绕梁”“茶后余香”的效果,而这样的一个收尾,需要教学材料的适当补充和延伸以及一个良好的情境。应用远程教育模式二媒体资源开展教学,可以整合其他资源,最终收到这样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课文《望庐山瀑布》时,在总结拓展阶段,我先用提问的形式总结:“李白写的是哪里的瀑布?”学生回答后,我接着提问过渡:“我们国家美丽的瀑布还有很多,想不想看看?”然后出示关于我国著名瀑布的课件,当学生人情入境后,再播放配乐朗读叶圣陶的诗歌《瀑布》的课件。最后,我以寄托性的语言结束教学:“老师希望你们好好学习,长大后到这些美丽的地方走走看看。”学生在沉醉中结束了学习,但思想却走了很远,学习语文的兴趣自然会更浓。

作者:黄启勇

媒体资源远程教育论文 篇3:

地方理工科院校移动学习需求分析

【摘 要】

本文依据班杜拉的交互决定论,针对地方理工科院校学生的特点,使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学生的移动学习现状与移动学习期望进行了调查,找出了现状与期望之间的差距,分析了学生在移动学习设备、移动学习媒体资源、移动学习方式、移动学习交往对象以及态度等五个方面的具体需求,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理工科院校开展移动学习提供参考。

【关键词】移动学习;需求分析;调查研究

一、引言

移动学习是基于便携式移动设备进行的数字学习。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各类便携式移动设备如手机、掌上电脑、平板个人电脑、个人数字助理、多媒体播放器等逐步普及[1],利用这些设备开展的学习涉及终身学习、有意学习、无意学习、独立时间地点的学习、泛在学习等领域[2]。目前,许多国家都很重视发展移动学习,如:美国政府鼓励学校在未来五年内用移动电子版教材取代纸质教材以减少成本[3];澳大利亚利用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进行移动学习的建模与仿真[4];韩国建立了大学生移动学习的行为意图模型[5],等等,研究内容包括移动学习和数字化学习的关系[6][7]、基于在线学习管理平台开发移动学习的方法[8]、移动环境下在线异步讨论的行为模式等[9]。总的来说,国外移动学习开展较广泛,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移动学习的有效性、评价方法、个性化系统研发方面,预计下一步主要研究移动学习策略和移动学习框架[10]。反观国内,尽管北师大、上海交大等对移动学习理论和技术都进行了较深入研究并开发了相关资源[11][12],大学生利用手机等移动设备浏览新闻、交流信息、观看微视频等也已蔚然成风,但总的来说对课程学习、技能训练、专业知识强化方面的研究并不多。为此,本文以中北大学为例,利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通过对学生在移动学习设备、移动学习媒体资源、移动学习方式、移动学习交往对象以及态度等方面的具体期望与现状的调研,开展移动学习需求分析,以期为中北大学及类似的地方理工科院校移动学习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二、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1. 问卷的设计依据

近几十年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都对教学产生了巨大影响。班杜拉在吸收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等的优点并摒弃其不足的基础上提出的交互决定论得到了广泛认可。该理论认为:行为、人的因素、环境因素三者之间是一种交互决定的过程:① 环境是决定行为的潜在因素;② 人和环境的交互决定行为;③ 行为是三者交互的相互作用[13]。实践证明,该理论可用于网络教学[14]。依据交互决定论,移动学习行为的发生,主要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

(1)移动学习环境。学习环境是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的一种动态组合[15]。学习资源包括支持学习的媒体、材料、认知工具、学习空间等。移动学习环境主要涉及移动学习设备、移动学习媒体资源、移动学习外围条件以及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往等。

(2)学习者和移动学习环境的交互。学习者的态度喜好、学习技能及与移动学习系统的交互方式等会决定其移动学习行为。

为此,本研究主要从五个维度进行调查:移动学习设备、移动学习媒体资源、移动学习方式、移动学习交往对象和学习者的态度。

2. 地方理工科院校学生的特点

首先,由于长期分科教学,地方理工科院校学生通常擅长动作思维、抽象思维和集中思维,而形象思维、分散思维不足[16]。移动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应当加强形象思维和分散思维的训练,如基于随机进入教学策略开发多媒体资源等。

其次,历届毕业生数据显示,地方理工科院校学生多选择就业而非继续深造,因而,他们更渴望实践技能的提升,更需要技术应用类资源的支持。

另外,理工类课程普遍具有公式符号多、过程类知识多、自然现象和物化成果产品多等特点,这就要求移动学习资源应偏重于图形、图像、动画、视频以及交互性。

为此,移动学习媒体资源的内容、类型、形式亦应着重分析。

3. 问卷的构成

学习需求是指学习期望和学习现状之间的差距,期望通常来自社会需要和组织制定的目标。所以上述五个维度又可分为期望和现状两个方面。因此,问卷的内容包括:

(1)被调查者基本情况:被调查对象的年级、性别、专业、移动设备拥有情况以及移动设备使用情况。目的是通过该类数据了解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拥有移动设备的差异及利用移动设备学习的能力、习惯等的差异,为后续移动学习资源设计开发提供参考。

(2)主体内容:包括被调查者对移动学习设备、移动学习媒体资源(类型、媒体形式)、移动学习方式、移动学习交往对象的期望与相对应的现状,学习者对移动学习持有的态度及影响移动学习的其它因素等。

(二)调查对象的选择

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为中北大学在校大学生。中北大学现有文、理、工、经、管、法、教七大学科门类,共56个本科专业、3万余在校生。为了保证所收集数据的有效性,本研究还访谈了学校有关部门领导、教师和学生,访谈提纲涵盖了问卷内容。

(三)问卷的实施与处理

根据中北大学学生分住校园东西两侧,而教学大楼、生活服务集中于中部区域的特点,采用了方便抽样的方法。调查采用“街头拦人法”在中北大学校园人群流量最多的中央大道发放问卷。统计结果表明,被调查对象覆盖了应用化学、地面武器、微电子学、音乐学、英语等30余个专业,保证了本次调查的代表性。问卷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亦100%。

本次调查共发放200份问卷,其中研究生12份,大一32份,大二66份,大三44份,大四46份;男生110份,女生90份。采用excel对问卷数据进行处理。

三、调查数据分析

(一)移动学习设备需求

1. 学生持有和使用移动设备情况

在200名被调查学生中,拥有手机的人数高达100%,远远高于中国手机普及率,拥有MP3、MP4等媒体播放器的比例达到59%,拥有平板电脑和电子词典等其他移动设备的学生数量分别达到24%和19%,还有6%的学生拥有其他如PSP等移动设备。可见,拥有移动设备的学生所占比例非常高,这为开展移动学习奠定了硬件基础。具体分布见图1。

图1移动设备持有率

关于移动设备的使用情况,如图2所示:学生使用移动设备主要是阅读网页、下载资料和用聊天软件与同学交流,分别达到87%、75%和74%。而看多媒体资源和查看英文词典的达到60%和48%,玩游戏、阅读电子书和收听音视频(含听英语和广播)的分别为44%、43%和54%,另有20%和17%的学生会读写BLOG和设置备忘录。这说明大多数学生都具备了利用移动设备浏览网页、下载网络资源、查阅多媒体资料的学习能力和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

图2移动设备的使用情况

2. 学生对移动学习设备的需求

关于对移动设备的期望,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79%的学生表示希望自己的移动设备具备反应速度快这一特点;位居其次的是希望携带方便和能够上网这两大特点,均占69%;希望屏幕大而清晰的占61%,价格合适的占55%;希望支持多种软件和存储量大的各占53%和49%。与此相对应,如图4所示,关于学生所持有的移动设备的现状,仅有36%的学生认为速度快,47%的学生认为携带方便,能上网的有58%,屏幕大而清晰的占31%,价格合适的占32%,能支持多种学习软件和存储量大的各有21%和23%。

图3 对移动设备的期望

图4 移动设备现状

两者相比,认为现有移动设备存在差距的比例依次是:能上网11%、屏幕大而清晰30%、速度快43%、能支持多种学习软件32%、价格合适23%、携带方便22%、存储量大26%。考虑到电子产品性价比提高迅速,加上移动设备的速度等与网络状况和移动学习资源密切相关,所以该问题可以和移动学习资源一并解决。

(二)移动学习媒体资源需求

1. 对移动学习媒体资源内容的需求

根据样本特点,将移动学习资源分为专业课程的辅助学习资源、外语学习资源、通知新闻公告信息、技术应用拓展、游戏益智五类。

图5是被调查者对移动学习资源内容的期望。排在前两位的是专业课程的辅助学习资源和外语学习资源,分别高达70%和67%,游戏益智为58%,通知新闻公告信息和技术应用拓展资源分别为47%和45%。与此相对应的现状是(见图6):仅有25%的被调查者表示可以获得专业课程辅导资源,36%的被调查者能获得外语类学习资源,能获得各种通知新闻公告信息和技术应用拓展资源的分别为23%和13%,而游戏高达60%。两者相比,认为在媒体资源内容方面有缺口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专业课程辅导资源45%,技术应用拓展资源32%,外语类资源31%,通知新闻公告信息资源24%,而游戏基本满足。

图5 对移动学习资源内容的期望

图6 移动学习资源内容现状

另外调查也反映出从大一到大四,学习者对媒体资源内容的需求并不相同:

(1)对专业课程类资源的需求随着年级增高呈“U”型,如图7所示。对大学充满期待的一年级学生需求最高,二年级、三年级比例逐步有所下降,到了四年级则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倾向,需求又有所回升。

图7媒体内容需求

(2)对外语学习资源的需求随着年级增高呈略微下降趋势,如图8所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依次为68.75%、67.65%、66.67%、60.87%。说明外语的考级考证一直是学生大学学习的压力之一,也说明加强外部引导与评价,对移动学习有促进作用。

图8 外语资源需求

(3)对技术应用拓展类学习资源的需求随着年级增高呈“倒三角”型,如图9所示。从大一的50.00%跌至大三的38.10%,到大四又重新回升43.48%。与前两项综合考虑,可以看出,应对考试依然是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之一,因此在培养兴趣、激发潜能方面尚需努力。

图9 技术应用拓展需求

(4)对通知新闻公告信息的需求从大一、大二到大三、大四呈阶梯状下降,如图10所示。说明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不再仅仅依赖校方的安排、通知。

图10 通知信息需求

2. 对媒体资源类型的需求

媒体资源类型包括图形、图像、文字、声音、视频、动画六类,期望依次是80%、82%、70%、60%、90%、95%,如图11所示。访谈表明,学生对各种媒体资源类型的期望都很高的原因是:以理工类学科为主的院校,教学内容常常涉及各种自然现象、工程设计原理、技术装置、操作过程、仪器设备使用等,学生希望利用多种媒体阐释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相关内容,变抽象为具体。而与之相对应的现状分别是仅有32%、48%、80%、42%、50%、36%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有该类资源,如图12所示。因此除了文字类资源以外,差距都十分显著,分别为48%、34%、18%、40%和59%。

图11 对移动学习资源类型的期望

图12 移动学习资源类型现状

(三)移动学习方式需求

关于移动学习方式需求,如图13所示:希望通过移动设备获得课程相关通知信息和下载观看教师授课视频者高达62%和66%,41%的调查对象希望采用在线完成作业这一新的学习方式。关于学习交流讨论,有46%的学生表示希望通过移动设备向教师提问并得到教师的答复,有53%的人表示希望使用移动设备与其他同学交流。而现状是(见图14):在线完成作业和向教师提问并得到教师答复这两项均没有超过10%,获得课程相关通知信息和下载观看教师授课视频者也仅有38%和42%。这表明目前仅有少数学生参加移动学习活动且主要是浏览通知信息和视频。因此,需要多样化的移动学习方式支持。

图13 对移动学习方式的期望

图14 移动学习方式的现状

(四)移动学习的交往对象需求

在移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82%的被调查者希望能得到专业教师的帮助,34%的人希望能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66%的人希望与同学交流。但仅有12%的人得到过教师的帮助,12%的人得到过相关部门的帮助,78%的人与同学交流探讨过。由此可以看出,认为教师和部门支持帮助不足的分别高达60%和22%。访谈当中,大多数教师都表示,仅与个别学生利用短信或微信进行过通知课程相关事项的联系;职能部门领导也表示与学生非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仅限于手机短信和校园网站。这也说明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鼓励专业教师和职能部门主动参与,是移动学习广泛深入开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五)学习态度及其他影响因素

1. 学生对移动学习充满期待

62%的被调查者愿意通过移动学习来弥补课内学习的不足,90%的人认为自己具备移动学习的能力。但有52%的人认为开展移动学习会增加其负担。可见,学生对移动学习的必要性认识与自认具备移动学习能力和持有移动设备的人相比,明显不足,因此,开展移动学习宣传十分有必要。

2. 其他环境因素对学习者有影响

在“如果你使用移动设备进行学习,你认为以下哪些因素是非常必要的?”一题中,有86%的人选择了“无线网络覆盖面广,无论在哪里都能收到无线网络”这一项,除了无线网络这一因素外,接近50%的被调查对象还表示方便的手机充电场所是开展移动学习的又一必要因素,78%的被调查者认为经济原因会影响其参与移动学习。因此,廉价、方便甚至免费的移动学习条件对开展移动学习具有促进作用。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可以得到如下结论:① 学生渴望丰富多样的移动学习资源,但学校提供的移动学习资源数量有限、形式单调;② 学生喜欢多样化的移动学习方式,但目前所支持的移动学习方式单一; ③ 学生希望拥有功能强大的移动设备,但目前所拥有的移动设备功能简单;④ 学生渴望免费的移动学习环境,但学校只具备收费的移动学习环境;⑤ 不同年级的学生对移动学习资源的需求不同。

(二)建议

1. 加快开发丰富多样的移动学习微资源

(1)移动学习媒体资源在内容方面,建议以专业课程辅导资源为主,以专业外语资源和技术应用拓展资源为辅。同时,利用已有的校园网等,加强通知、新闻、公告等信息的发布和管理工作。

(2)移动学习媒体资源类型方面,除了目前常用的文字以外,需要增加视频、音频资源等;其次,从资源数量和系统性方面,应变目前零散少量为丰富多样且系统全面;再次,移动学习资源应以内容简洁、形式生动的积件式微资源为主,弥补移动设备在速度、存储量等方面的不足。

2. 改善移动学习条件

(1)加快校园无线网建设进程,除了教学区以外还应覆盖生活、休闲娱乐等所有区域,为移动学习提供保障。

(2)改善收费管理体制,借鉴目前移动的“集成网”方式,进行校园内网流量管理。

(3)营造良好的移动学习校园环境[17],提供多渠道的移动学习服务[18],也是开展移动学习的必要举措。

3. 加大移动学习宣传和研究力度

(1)引导教师重视“非正式学习”、“无意学习”,通过课前预习安排、课后复习指导等环节,促进学生利用移动设备学习。

(2)大力开展基于学科特点的移动学习研究,学科特点不同,对移动学习方式、移动学习资源的需求自然不同。

(3)建立移动学习激励制度,以校园立项等多种形式,鼓励广大师生参与移动学习资源的建设、移动学习方法的交流等。

[参考文献]

[1][8] B.Kouninef,R.Tlemsani,S.M.Rerbal, A.Lotfi. et al. Developing mobile learning approach in platform LMSINTTIC[J]. Information technology journal,2012,11(8):1131-1137.

[2][7] Agah Tugrul Korucu, Ayse Alkan. Differences between m-learning (mobile learning) and e-learning, basic terminology and usage of m-learning in education[J]. 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1,(15): 1925-1930.

[3] Jongpil Cheon, Sangno Lee, Steven M. Crooks,Jaeki Song.et al . An investigation of mobile learning readiness in higher educatio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 computers & Education,2012, (59(3)):1054-1064.

[4] Ahmed Al-Hmouz, Jun Shen.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an Adaptive Neuro-Fuzzy Inference System (ANFIS) for Mobile Learning[J]. IEEE TRANSACTIONS ON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12, 5(3):226-237.

[5] Sung Youl Park, Min-Woo Nam , Seung-Bong Cha. University students’ behavioral intention to use mobile

learning: Evaluating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12, 43( 4):592-605.

[6] Nilcan Ciftci Ozuorcun, Feride Tabak. Is M-learning versus E-learning orare they supporting each other?[J].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2,(46):299-305

[9] Yu-Feng Lan, Pei-Wei Tsai, Shih-Hsien Yang. Comparing the social knowledge construction behavioral patterns of problem- based online asynchronous discussion in e/m-learning environments[J]. Computers & Education, 2012 (59(4)): 1122-1135.

[10] Jui-Long Hung·Ke Zhang. Examining mobile learning trends 2003-2008:a categorical meta-trend analysis using text mining techniques[J]. J Comput High Educ,2012,(24(1)): 1-17.

[11] 詹青龙,黄荣怀. 移动学习终端设计的价值取向和方法[J]. 中国远程教育,2009,(10):69-72.

[12] 王敏娟. Toni Barone,Scott Simpson等.移动学习的案例研究及内容分析——以mGage项目为例[J]. 现代教育技术,2011,(8):14-19.

[13] 洪显利. 教育心理学的经典理论及其运用[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4] 刘中宇,李延霞,杨艳萍. 基于交互决定论的网络教育资源互动平台设计[J]. 现代教育技术,2010,20(9):2,51-54.

[15] 何克抗,林君芬,张文兰. 教学系统设计[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6] 杨红娟,杨栩. 理工科学生管理学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 未来与发展,2013,(1):95-99.

[17] 吴文涛,吕旭佳,张新明. 校园移动学习活动探究与设计[J]. 中小学电教,2010,(12):12-14.

[18] 陈东毅,尹学松,张枝实等. 复合型教学支持服务平台模型及服务模式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1,(11):127-132.

收稿日期:2013-12-30

作者简介:蔺素珍,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北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030051)。

责任编辑石子

作者:蔺素珍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激励理论人力资源论文下一篇:会计技术会计信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