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粮食安全的粮食生产论文

2022-04-12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保障粮食安全的粮食生产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在于政治和政策正确。在发展和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依法治粮、依法管粮的框架体系,建立以最低保障制度为基础的人文关怀,推进精准扶贫,消除贫困。

保障粮食安全的粮食生产论文 篇1:

土地整治新增耕地弃耕成因及对策建议

摘要:土地整治是补充耕地、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探讨新增耕地弃耕成因及对策对于促进土地整治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文章基于我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演变梳理,重点分析了新增耕地弃耕成因,并针对项目选址、地块分布零散、质量难以保障、后期管护疏忽和农村劳动力人口短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对策建议,旨在切实解决新增耕地的弃耕现象,保护我国的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

关键词:土地整治;新增耕地;耕地占补平衡;弃耕成因;对策建议

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相對缺乏,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各项建设占用耕地不可避免。怎样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为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提供土地保障,一直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难题。我国《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现存的占补平衡制度有效地保障了耕地的数量,在某一程度亦保障了国家的粮食安全。但多年来,土地整治后的新增耕地仍存在一些地块分布零散、质量难以保障、后期管护疏忽等问题,导致弃耕现象日益增多,进而威胁到我国的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有鉴于此,本文从土地整治项目的整个过程入手,全面分析土地整治从工程项目选址至项目后期管护新增耕地的弃耕成因,旨在合理引导土地整治工作的推进,确保新增耕地数量质量生态到位,对解决新增耕地弃耕问题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一、耕地占补平衡的政策演变

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作为国家最严厉的耕地保护制度之一,不仅涉及区域占补平衡,同时包括异地占补平衡,在耕地区域及异地占补平衡中,解决补充耕地及基本农田补划的定量和定位问题,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998年8月,《中国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明确提出“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要求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耕地相平衡。此时耕地占补平衡策略仅停留在“占一补一”层面,主要侧重点是数量,对耕地质量并无明确而严格的要求。

2008年10月,中共中央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继续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2016年8月,国土资源部研究出台了《关于补足耕地数量与提升耕地质量相结合落实占补平衡的指导意见》,《意见》表明要在补充耕地数量的基础上,通过提质改造弥补数量上的不足,总体实现耕地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由此可见耕地占补平衡策略侧重点已逐渐转向提高耕地质量。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着力强调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长期以来,耕地占补平衡策略一直在不断调整。现阶段土地整治作为优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主要工具,已然成为提升耕地质量、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实施国土生态保护的重要载体,同时引导调整生产、生活、生态用地,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国土空间格局。

二、土地整治新增耕地弃耕成因分析

(一)地方政府过于重视指标

近年来,土地市场日益活跃,其交易量也不断增加,但与此同时土地市场在供给方面存在的问题也逐步显露出来。部分地区土地供给的功利性过强,其地方政府对于土地的供给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存量土地的盘活以及土地供给的速度和效率。由于对土地的需求量仍在不断增加,地方政府往往会通过增加土地的供给量来调控市场,但是有些则会为了争夺建设用地指标,对土地整治急功近利,许多丘陵地区根本不适合复垦为耕地,仍然投入大量的资金和劳动力进行整治,不考虑土地耕种的适用性,肆意选址,终致使山中有田无人耕种。

(二)新增耕地地块分布零散

耕地后备资源有限,耕地增加来源主要以开发未利用地为主,占补充耕地总量的63%。然而城市扩张需要占用的建设用地多为质量优、区位好的耕地,未利用地则常位于荒僻罕见、坡度较大的地区,致使新增地块分布零散、面积小且与周边的非耕地地块无法集中连片。细碎地块对农机具的使用和规模化生产造成了自然障碍,导致耕作过程交通极为不便,不仅整治工程实施过程受阻,整治后的新增耕地其耕作可操作性也不高,且无形之中增加了劳动力成本,致使农户不愿意去耕种,这类耕地久而久之必然抛荒弃耕。

(三)新增耕地质量难以保障

土地整治主要通过对未利用土地进行开发补充耕地,该方式获得的土地其耕作层厚度相比于一般农田要薄得多,很难满足农作物生长发育需要。因此在土地整治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则需逐年对新增耕地进行土壤改良和培肥,以使土壤肥力不断提高。但就目前而言,土壤改良培肥的措施普遍比较单一,而且措施落实难以到位,所以新增耕地的质量仍无法得到保障。此外,土地整治是微观层面以项目形式开展的土地利用活动,其中灌溉排水工程是构成土地整治工程项目之一。现实中常易忽视对农田周围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灌排设施,如果布局规划不合理且质量不佳,不仅不能有效地解决新增耕地的抗旱抗洪问题,而且容易损坏原有的水利系统,甚至导致区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四)新增耕地的后期管护疏忽

工程项目后期管护不足是阻碍土地整治项目推进的又一难题。土地整治中仍存在工程后期管护疏忽的现象。不容小觑的是,土地整治项目多是将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这类耕地的耕作层往往比自然形成耕地的耕作层要薄,耕作层以下的部分大多数铺的都是沙粒、石头,因此在整治之后,这类土地常常会出现产出率较低的现象,如果未能及时合理地维护,那么它的耕作层一旦受外在因素的干扰就极易被破坏。现阶段,国家虽然出台了相关规定要求对土壤改良进行后期管护,但土地整治工程的管护工作过于笼统,未制定专门地具有可执行性的详细方案,同时还缺少专业性的系统管护措施,而用于后期管护工作的资金也十分有限,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管护工作的落实到位,同时也不利于新增耕地的可持续利用。

(五)农村劳动人口短缺

就近些年的情况而言,农村的劳动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当前城镇的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比例仍在不断减小,面对农村劳动人口数量的双向减少,“土地到底由谁来耕种”的问题日益棘手。与此同时,农民种田收入比进城务工收入少得多的说法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土地整治后的耕地即使质量较好,但它平均每亩流转后的价格最高也不会超过1000元/亩,相比于进城务工,将农业作为农民收入来源实在太低,因此大量农民涌入城市谋生,农村的劳动人口短缺现象则日益严重。随着农户生计多样性及其生计策略非农化的观念不断深入,农业收入对农户收入影响越来越有限,农户兼业导致不少新增耕地弃耕、撂荒现象日趋严重。

三、 对策建议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土地整治虽然已经逐步走上科学有序的发展道路,但仍存在许多值得改进之处。无论是从项目选址开始,还是到施工过程乃至项目结束的后期管护阶段,都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当前国家对土地整治新增耕地的要求早已不仅是数量增加,而更加重视质量提升和生态保护, 因此土地整治新增耕地在完善土地整治工程的同时,还应兼顾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新保护格局,具体来说:

(一)合理规范进行项目选址

由于土地构成因素的不同量的不同组合,形成了表面形态和利用特性各异的土地,因而在土地整治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项目区的选取。在项目施工前,相关部门应遵循因地制宜原则,不同地貌形态的地区,考虑到其相关的自然条件和土地利用现状,对现场进行认真踏勘,将项目区的基本条件了解清楚,合理选择项目区地址,确定是否对其进行土地整治。同时,在耕地仍在不断被占用、补充的情况下,土地生态系统又能否持续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而由于耕地后备资源的大幅度减少,部分地区耕地占补平衡的落实只能通过减少湿地、林地来实现,这极易对我国的生态红线造成威胁,因此新增耕地的选址应避免生态脆弱区,并符合生态规划。

(二)重视新增耕地的质量提升

现阶段国家应该积极重视新增耕地的质量保障问题,而不是一味地寻求其数量的增加,而耕地质量则主要受到施工建设质量、农业基础设施质量以及农田本身质量的共同影响。对此,有关部门对于土地整治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控要落实到位,并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整治区的灌排及道路等设施条件,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和新增耕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针对耕地本身的质量,应积极开展土地质量提升工程,以保护和提高土壤肥力以及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为内容,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耕地质量的保护和提升,进一步改善农田管理和耕种措施,提升新增耕地的种植效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落实土地整治的验收环节

土地整治项目的验收是必不可少的。由于目前的验收技术规程和项目验收技术有待完善,在土地整治项目的验收阶段,一定要保证验收工作的客观、公正、透明,严格对土地整治项目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实施管理、权属管理、后期管护等进行全面验收,客观核实建设任务的完成情况、工程质量情况、基金管理使用情况以及耕地质量情况等。验收人员在有条件的基础上应该前往扩大核查范围,详细全面地落实土地整治验收环节。

(四)注重土地整治的后期管护

土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工程的落实开展,可以通过创建科学有效的工程管护制度,并进一步规范后期管护措施实现;同时还应积极整合资金,加大对管护补助经费的投入,可以考虑建立土地整治的后期管护基金,明确管护目标与措施,将提高耕地质量作为后期管护的重点管护对象,完善对各种工程设施的管理与维护,严禁杜绝管护责任指代不明的现象,以切实提高土地整治工程的后期管理水平。相关部门和农户都应该更为广泛地参与其中,严格监督项目的后期管护,自觉履行各自后期管护的责任,实现土地整治工程的可持续利用化。

(五)鼓励引导农民耕种

多年来,一系列惠农政策接连提出,仍无法大幅提高耕地种粮的收益,同时农药、化肥、器械等农业生产资料和机具的价格也一直呈现上涨趋势,不少农民仍不愿意耕种。政府应该加快对粮食生产相关政策的完善,提高对农民耕种的相关补贴,鼓励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加快完善土地增值收益的合理分配,合理引导农民主动保护耕种土地,切实保障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收入。

四、结论

当前,真正能够为人类所利用的耕地后备资源微乎其微,耕地保护面临多重压力保护耕地迫在眉睫。为了保证我国的耕地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不突破,未来土地整治将以提质改造和保护生态为主要目标,结合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培育高素质、专业化的新型生产主体,从而提高耕地的垦殖率和粮食产出率,全方位解决新增耕地弃耕问题,实现由引导农户耕种到农户自愿乐意耕种的转变。

参考文献:

[1]许丽丽,李宝林,袁烨城.2000~2010年中国耕地变化与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效果分析[J].资源科学,2015(08).

[2]王梅农,刘旭.我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变迁及今后走向[J].安徽农业科学,2010(33).

[3]李志红.改革开放以来党对耕地保护的认识与实践[D].湘潭大学, 2010.

[4]郧宛琪,朱道林,汤怀志.中国土地整治战略重塑与创新[J].农业工程学报,2016(04).

[5]陆萃.城镇建设用地批后监管的利益博弈与对策——以常州市新北区为例[D].南京农业大学,2016.

[6]张琳,张凤荣,薛永森,等.中国各省耕地质量占补平衡趋势预测[J].资源科学,2007(06).

[7]刘志杰,郭云峰.天津市复垦耕地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天津农林科技,2015 (04).

[8]管栩,金晓斌,魏东岳,等.土地整治项目综合检測体系构建[J].中国土地科学,2014(04).

[9]冯应斌,杨庆媛.转型中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重点领域与基本方向[J].农业工程学报,2014(01).

[10]王盼盼,王越.农用地分等及土地开发整理成果在耕地占补平衡中的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2016(11).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花津校区)

作者:李欣宇

保障粮食安全的粮食生产论文 篇2:

论粮食安全

【摘要】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在于政治和政策正确。在发展和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依法治粮、依法管粮的框架体系,建立以最低保障制度为基础的人文关怀,推进精准扶贫,消除贫困。

【关键词】粮食安全;生产;流通;储备;政策;计划;市场

粮食,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是一种极具杀伤力的武器,当下国际政治博弈中,依然被充当战略物资。西方某大国政要曾经毫不隐讳地说:“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人类。”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中国人的粮食安全决不能受制于人,换句话说就是“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文章就社会普遍关心的粮食安全问题提出讨论,并寻找全球化格局下贸易一体化趋势加快进程中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路径。

1影响和制约粮食安全的因素

在影响和制约粮食安全的诸多因素中,政治无疑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粮食安全问题,说到底是政治问题。历朝历代,凡是有所作为的帝王将相,无不将粮食的生产和积聍当作定国安邦、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来抓。史书留下过“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德惟善政,政在养民”的训诫。孔孟治国安民以足食为基础,孙中山手订《建国方略》亦以足民食为首要。“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任何时候都是一件比天还要大的事情。

党中央、国务院向来高度重视粮食工作,建国后通过土改激发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迅速恢复到战前最好水平,成功地抑制了战后国民党统治区的高通货膨胀,中国人开始走出饥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产量大幅增长,人民开始实现温饱;近十多年来,粮食持续稳步增产,2015年全国粮食总产达62143.5万吨,比2014年净增1440.8万吨,实现“十二连增”。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用不足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毋庸讳言,由于政策失误和自然灾害,曾导致1959-1961年大饥荒,并饿死了人;由于过度集中的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割断农民与市场的联系,粮食集市门可罗雀,人们获取粮食的渠道只有国有粮站(店),市场发展严重滞后;由于人为割裂粮食生产与流通、内外贸易、原粮与成品粮等事权,致使粮食供需、储备、进出口以及质量管理等政出多门;由于背离市场定价原则和规律,人为扭曲粮价,致使粮食购销价格倒挂,原粮与成品粮价格倒挂,国内粮价与国际粮价倒挂;由于过度强调储备的重要性,从中央到地方层层建储备,过量的储备严重掩盖了粮食市场真实需求,反复发生“多了多、少了少”的循环格局、出现“卖难”“收难”问题,也才有了“转圈粮”“出库难”“陈化粮”问题。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适宜农耕且注重积贮,似乎并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只存在影响粮食安全的政策问题。只要国家政治清明,吏治整肃,在治国理政中真正以人为本,把民生摆到第一的位置,坚定不移地将保障粮食安全作为农业政策调整的首要战略目标,充分利用好国际粮食市场资源,建立健全粮食贸易市场体系,遵循粮食工作规律,科学设置粮政管理部门,将粮食生产与流通,粮食内外贸易,原粮与成品粮等事权归口到一个部门管理;尊重市场规律,真正让市场来决定粮食价格,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和配置资源的作用,粮食安全是完全能够掌控的。

2保障粮食安全的基本要求

保障粮食安全最基本的要求是确保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买得到维持其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的粮食。简言之,即确保人们吃粮买得到。而保障市场任何时候都有粮卖的首要基础在于充分发展商品粮食生产,确保有足够的商品粮投放市场。

进入21世纪,我国粮食生产在强农惠粮政策的支持下,取得“十二连增”的骄人业绩,但当下制约粮食丰产增收和质量的因素越来越多,如耕地流转后非农化、非粮化趋势加剧;土壤肥力下降且重金属含量超标;地下水资源枯竭、水利设施严重老化失修、农业灌溉网破线断问题突显;气候复杂多变,不利农业生产的灾害性天气增加;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涨幅高于、快于粮价增长速度;种粮比较效益偏低,农村青壮年举家外出务工经商,责任地弃耕抛荒的越来越多;农业劳动力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滞后,农业科技化进程缓慢;种粮补贴明显不合理,价格补贴政策已悖离市场经济规律。而人们最为担心的还是无人耕地、无人种粮,粮食持续丰产增收难以为继,在市场需求刚性增长的情况下再次发生粮食生产急剧下滑的局面。

如何消解制约粮食丰产增收的症结,以确保商品粮产量持续稳定增长和质量不断改善,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一些专家学者开出对症良方,如政策方面的有:取消农业税,坚守耕地红线,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度,耕地流转制度,支持粮食生产的各项补贴政策,产粮大县奖励政策,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推进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加快推进现代种植业发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支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等,兹不一一赘述。

社会转型期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的不二法门在于加大科技投入和减少農业农村人口,坚定不移地走农业工业化的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面对原始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毛泽东主席说“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当前,我国农村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农民彻底改变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形象,在气候、土地、水资源、劳动力、农业机械和科学技术等影响粮食产量的诸多要素中,科技已成为至关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保障粮食优质丰产的关键在科技。袁隆平、李振声、李澄海等专家对水稻、小麦、玉米等种业的科研,为粮食优质高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良土壤、利用互联网技术精准施肥给水给药除虫害,为粮食优质高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机播机收等全程机械化作业,为减轻粮食生产劳动强度、节省农业劳动力、提高种粮效益创造了条件。要确保粮食安全新战略目标,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必须加大粮食生产科研投入,提高科技在粮食生产投入中的权重。

至于人们普遍担心的“无人耕地、无人种粮”的问题,是个伪命题,纯属杞人之忧。农业是弱质产业,种粮比较效益低,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更是效益极低。农民只要有机会进厂务工、进城经商,农民就不会守住那一亩三分地,政府为什么要硬性要求农民困守一亩三分地上找饭吃?但凡工商发展、社会转型时,就会有大批农民洗脚上岸,进厂进城另谋生计。蒋梦麟在其自传体著作《西潮·新潮》中说,1917年秋,他从美国回国返乡——浙江省余姚县蒋家村,去探望卧病在床的大伯母时得知:现在世界变了,女人不再纺纱织布,男人不再种田,都到上海进工厂或机械公司做工去了,他们进了新行业,赚钱比以前多,村子里种田的人很缺乏。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大批农民进了乡镇企业,随后沿海城市吸纳大量农民进厂,种田种粮的农民锐减,李昌平在《我向总理说实话》中说“2000年春节过后的正月初四,湖北省监利的公路上,农民成群结队外出打工,通往南方的公路上,不管什么车,只要你是向南走的,统统拦下搭乘。”他担忧农民外出,没人种田,粮食安全问题不容忽视。近十多年来,离乡进城的农民更多,种粮者更少,但土地上种出的粮食更多。事实表明粮食产量与种粮人的多少没有关系。值得思考的是,保障粮食安全,应在改革土地使用制度、培育种粮大户、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上下功夫,千方百计减少农业人口,培育职业农民,走农业工业化之路。

3保障粮食安全的先决条件

发展生产,把粮食种出来,为市场提供足够的商品粮,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先决条件之一。要确保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买得到粮食,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拓宽购销渠道,发展粮食贸易,搞活粮食流通,让人们获得粮食的渠道更加便捷顺畅。

只有市场充分发展、市场经济制度完善健全,粮食安全才有保障。2015年春耕时节,笔者到湖南苏仙区坳上镇一个小山村调研,在村口遇到骑电动车的一对夫妇,遂将其拦下,攀谈中得知其去城里种花草。放眼村前屋后的梯田尚未翻耕,问为何还不备耕。男的答:“谁还种田?村里十多户人家,半数务工经商,留下的都不种粮,不是种菜,就是种果。我小孩去年上大学,父母住在城里兄弟家,我俩在城里打零工,每人每天收入200元,两人1天的工钱买米,大半年都吃不完。如守在家里种这两亩多田,一季下来,满打满算才1500公斤谷,除了自己吃,赚不了几个钱,别说供孩子上学,人情开支都应付不了。如今市场有得是米卖,只要赚到钱,还愁没饭吃吗?”改革开放后,尤其是粮食市场化改革以来的事实表明,在一个市场充分发展、市场经济制度运行良好的社会,几乎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

当下的问题,是要尽快理顺原粮市场和成品粮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关系,将粮食市场的管理权限归口到各级粮政部门,纠正原粮与成品粮管理机构分设、内外贸分离、实体交易与互联网期货交易互不关联的弊病,形成原粮与成品粮监管的无缝对接,粮食进出口有序(不致出现国内粮食丰收,国外进口也同步增加;国内粮食歉收,出口不减反增的混乱局面),实体交易价与期货市场价趋同的格局。

要充分利用国际市场资源来调控国内粮食供需,善于利用粮食期货市场来化解可能出现的粮食危机,加快互联网电子商务建设步伐,促进粮食流通的现代化,实现粮食供给的精准配送。

4衡量粮食安全的另一重要标准

衡量粮食安全的另一重要标准,是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买得起维持其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基本食物。为确保国民任何时候都能够买得起粮食,而又不伤及农民利益,兼顾农商,传统的做法是平抑粮价。春秋战国时范蠡的“平粜法”与李悝的“平籴法”思想深远地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粮价政策,“谷贱伤农”“粮贵伤民”的观念深植人心。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谋求社会转型发展、保障粮食安全,不能囿于传统的粮价调控政策,应切实加快经济发展,消除贫困,努力增强国家、家庭以及个人获得粮食的能力,做好社会保障和精准扶贫工作。

加快经济发展,创造岗位,促进就业,支持创新发展,鼓励自主创业。提升国民就业率,提高劳动者工资收入,缩小收入差距,降低恩格尔系数,提高国民生活水平。

加大对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实施精准扶贫措施的力度,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对那些生产生活条件极端恶劣、不宜居、难发展地区的居民,实施移民开发帮扶,努力消除贫困,谋求共同富裕。

史载“路有饿殍”向来与“朱门酒肉臭”同在。阿马蒂亚·森认为,饥饿并不是现实世界不存在足够的粮食,是否发生饥荒不在于粮食储备的多少,而在于政府的政策,在于政府的政策是否能提高人民的“权利”和“能力”。如果一个政府能够重视对个人的“权利和能力”这种“社会机会”的建设,那么,不但可以避免饥荒,而且在经济冲击到来时也有足够能力应付。一个人避免饥饿的能力依赖于他的所有权以及他所面对的交换权利,而交换权利依赖于市场交换以及社会保障。因此,实施好最低收入困难群体社会保障救助制度,由政府对这部分人群予以基本生活保障,确保他们买得起粮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当今世界,不缺粮食。只要有市场、有订单,地球上能够生产出足够的粮食,种粮卖得出,卖粮收入高,人们自然会去种粮食。正如经济学家张五常所说:“只要糧价足够高,在公路上都可以种出大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要在提高国家和人们的粮食购买力上下功夫。经济贸易全球化背景下,没听说哪个经济发达国家有粮食安全问题,忧心粮食安全的只有穷国和穷人。我们常说要跳出粮食抓粮食,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国家经济发展和做好社会保障工作。

5粮食安全跃升到求质阶段

品种多样、营养丰富、绿色无公害,摆脱了饥饿、实现了温饱、奔往小康路上的中国人,对粮食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挑选购买粮食越来越强调安全健康和个人喜好,粮食安全已从保量跃升到求质的阶段。人们关注的已不再是买不买得到、买不买得起的问题,而是买到的粮食好不好,是不是转基因粮食,镉之类的重金属含量是否超标,面粉里有没有添加增白剂,大米加工生产中是不是采用了工业石蜡抛光。告别了短缺不足的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更多的是质量问题、品种结构问题。

粮食连年丰收、储备充足、市场平稳,为粮食生产調结构、提质量创造了有利条件。科学确立基本口粮、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种植比率,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发展杂粮生产,满足人们饮食喜好需要;加大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对确实不能改造的土地实行休耕或改种其他经济作物,以确保粮食中的重金属含量不超标;科学、严谨、积极稳妥地开展转基因粮种研究,严禁生产、销售和推广尚无绝对安全的转基因粮食,加强转基因粮食科研监管,确保粮食质量安全。

粮食质量事关粮食安全,必须实施严格的监督,从田间生产到餐桌消费实行全程监控,严厉打击粮食种植过程中过度滥用农药、加工过程中掺杂使假制假售假等行为。

6粮食储备在粮食安全方面的作用

“备战备荒”“积谷防饥”,一定的储备对稳定民众心理、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国家建立规模适度粮食储备以应对气候灾害和外敌入侵等非常因素引致的粮食歉收、市场供应不足、粮价大幅波动局面,通过建立一定的储备来调节市场供需、减少社会因粮食供应不足而发生剧烈震动的危险;粮食经营企业尤为大型国有粮食企业建立合理适度的周转粮储备,充分发挥企业储备衔接产需、平衡供求的“蓄水池”作用,自觉担负起应尽的社会责任;种粮农户家庭存足能满足全年的基本口粮,为“藏粮于民”的粮食安全战略的实现奉献力量。

粮食生产的季节性、不稳定性与消费的常年性、连续性和不可替代性要求政府、社会、企业和民众必须储备一定数量的粮食。然而,也要看到粮食储备的成本很高、作用有限,以及过度储备人为遮蔽真实市场供需、扭曲市场粮价的有害性。西汉文景之后,社会安定、百姓富足,国家粮仓积谷陈陈相因,以致“太仓之粟,红腐而不可食”;隋初“薄赋轻徭,务农重谷,仓禀有红腐之积,黎萌无阻饥之虑”,粮食储备充足的王朝统治者穷兵黩武、骄奢淫逸,致使皇权迅速瓦解,改朝换代。粮食储备不是越多越好,而要适度,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粮食安全储备为年消费量的17%~18%,低于17%为不安全状态,低于14%为紧急状态。

改革开放40年来,丰裕充足的粮食储备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要看到现行粮食收储政策由于一味强调为稳定农民收入、稳定粮价、提高种粮效益服务而人为扭曲市场粮价的负面影响,加上粮食内外贸分离,粮食进出口时常背离市场供需。国内粮食丰收时增加粮食进口,国内粮食歉收时仍在大量组织粮食出口,致使粮市反复出现“多了多、少了少”的局面,国家粮食储备的调控效率大打折扣,直接导致高仓满储和陈粮、陈化粮问题。

7结论与建议

1994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在其《谁来养活中国》的著作里断言“中国必将出现粮食短缺,进而造成世界性的粮食危机”。从此,“粮食安全”成了一个热词,“粮食安全问题”成了一个热点问题。政府官员反复强调,专家学者不断论证,研究粮食安全问题的专著、专刊、专栏举不胜举,百度搜索“粮食安全”,竟有1000余万个词条,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3年关注“粮食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将“粮食安全”纳入国家安全战略,明确要求“健全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完善粮食储备制度、流通体系和市场调控机制,健全粮食安全预警制度,保障粮食供给和质量安全。”

从某种角度来说,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粮食流通市场化形势下保障粮食安全,急需出台一部能够全面调整和规范粮食的生产与流通、分配、储备与管理、内外贸易、加工运输、消费以及质量监管和市价监控等方方面面的《粮食法》。法律缺失背景下,提倡“藏粮于民”,势必再度培植出叶德辉式的囤积居奇、为富不仁的豪民奸商;没有法律约束,流转后日益集中的土地非农化、非粮化趋势必将愈演愈烈,“藏粮于地”亦将成为一句空话;没有法律规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成本势必越来越高,国家宏观调控粮食安全的难度也将越来越大,经济贸易全球化背景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多元化利益诉求多样化格局下,保障粮食安全在于尽快颁布科学严谨、全面客观、准确规范、权威公正、责权一致、能够刚性约束粮食生产流通、经营贸易活动的《粮食法》。

俗话说“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在市场充分发展,经济持续向好的情况下,要坚信国力日益强大的中国完全有能力保障自身粮食安全。

作者:陈录仕

保障粮食安全的粮食生产论文 篇3:

粮食安全战略视野下我国区域粮食生产量度分析

摘要:区域粮食生产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在分析近年来区域粮食生产量度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粮食安全贡献度的概念,确定了其计算方法,并通过分析山东省1995—2012年粮食生产状况,验证了粮食安全贡献度作为区域粮食生产量度分析指标的直观性,证明了粮食安全贡献度是衡量区域粮食生产可持续性的较为科学的量度指标。

关键词:粮食安全;区域粮食生产;粮食安全贡献度

区域粮食生产,特别是主产区的粮食生产,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基础。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的自然禀赋、粮食生产条件、农业产业结构差异较大,如何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科学量度区域粮食生产,是科学划定区域粮食生产指标任务、建立区域粮食生产补偿机制的前提所在。

1 我国区域粮食生产量度分析研究概况

1.1 区域粮食生产量度分析研究的意义

区域粮食安全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近年来,随着对我国粮食安全的热议,作为全国粮食安全保障源头的区域粮食生产也备受关注。做好区域粮食生产量度分析,不仅为科学评价区域粮食生产提供了可靠依据,而且对健全我国区域粮食生产体制机制、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2 目前区域粮食生产量度分析的局限

近年来,不少学者对我国区域粮食生产量度分析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这些研究绝大多数都引用了区域粮食安全的概念,并且套用了粮食自给率、粮食储备水平、粮食产量波动系数、人均粮食占有量、低收入居民粮食保障水平等国家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1],部分学者利用耕地压力指数建立起了区域粮食安全量度模型[2],并结合区域粮食需求和供给,在综合粮食生产波动系数、耕地压力指数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粮食安全系数为指标的区域粮食安全量度模型[3],从区域粮食供求平衡的角度分析了区域粮食安全,但均未站在国家粮食安全的大局,从区域粮食生产对国家粮食安全贡献的角度进行量度分析。

曾福生等提出了粮食大省对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度的问题,并借鉴库茨涅茨的“农业四大贡献”理论进行了相关理论分析和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简单数据比较,但没有提出粮食大省对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度的计算方法,也未针对某一省份进行计算分析[4]。马树庆等提出粮食调出省也存在粮食安全问题,保证国家粮食供给是粮食主产省粮食安全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仍然运用了粮食总产量、粮食稳产系数、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贮藏系数、粮食商品率、粮食市场状况等国家粮食安全传统评价指标作为区域粮食安全的评价指标,进行了吉林省的粮食安全评价[5]。王兆华等提出了粮食主产区对全国粮食安全的贡献率,并列出了不同年份粮食主产省份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率数据,但没有明确阐述贡献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6]。算分析得知,山东省粮食调出量由1995年的891.4万t,下降为2012年的294.4万t,波动式下降趋势较为明显;粮食安全贡献度也由1995年的16.73%,下降为2012年的2.72%,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图1)。从以上量度指标可以看出,近年来,山东省粮食产量虽逐年增长,但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却在不断减小,正从粮食调出大省向粮食产销平衡省份过渡。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审视,山东省近年来的粮食生产状况是不可持续的。

由此可见,粮食安全贡献度更能较为直观地反映出区域粮食生产状况,特别是区域粮食生产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是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角度,衡量区域粮食生产是否具备可持续性的较为科学的量度指标,也是建立国家层面上的区域粮食生产补偿机制的重要参考指标。

参考文献:

[1]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宏观经济政策动态跟踪”课题组.粮食安全评估指标与方法研究综述[J]. 经济研究参考,2007(13):44-51.

[2]蔡运龙,傅泽强,戴尔阜.区域最小人均耕地面积与耕地资源调控[J]. 地理学报,2002,57(2):127-134.

[3]刘丽丽,刘金萍,李建国,等. 区域粮食安全度量研究——以重庆市万盛区石林镇为例[J]. 中国农學通报,2010,26(6):348-354.

[4]曾福生,匡远配. 粮食大省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分析[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29(6):662-666.

[5]马树庆,王 琪. 区域粮食安全的内涵、评估方法及保障措施[J]. 资源科学,2010,32(1):35-41.

[6]王兆华,褚庆全,王宏广.粮食安全视域下的我国粮食生产结构再认识[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2(3):257-260.

作者:王兆华 褚庆全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探讨论文下一篇:农民旅游限制性因素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