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设计物资管理论文提纲

2022-08-14

论文题目:上海解放初期中共领导“粮棉之战”研究

摘要:粮食和棉花事关人民群众的吃穿问题,历来执政者都格外重视。上海解放初期,市场上有投机商人囤积居奇、军事上有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的封锁,同时上海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物价飞涨、通货膨胀,引起市场恐慌。此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多种措施打击投机、稳定物价、保障民生、巩固新生政权。本文通过对上海解放初期党和政府领导人民与投机商人和敌对分子进行的“粮棉之战”进行研究,旨在最大可能地展现“粮棉之战”的历史原貌。并对中国共产党在“粮棉之战”中所采取的多种措施进行分析,以窥探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新生的人民政权如何在物资匮乏、战争持续、内忧外患的社会大背景下,积极应对社会危机、整合全国资源,从而赢得人民拥护,实现有效管理城市、巩固人民政权,助推中国共产党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胜利而奋斗的党转变成为在全国执政并长期执政的党,同时也为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提供一些经验启示。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了“粮棉之战”的历史背景,并对其阶段进行了考察,“粮棉之战”的历史背景主要有建国前夕全中国面临的物资流通困难和上海解放后的投机猖獗、物价飞涨、人心恐慌,其中重点对“粮棉之战”的过程进行了阶段性的考察,并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分别为初战、复战和再战,这三个阶段贯穿了“粮棉之战”的全过程。第二部分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在“粮棉之战”中的应对之策,首先分析了“粮棉之战”的指导思想、指挥体制及决策部署;其次主要从调集物资、抛售物资、发行公债及稳定税收等方面分析中国共产党所采取的具体举措;最后则对中国共产党在“粮棉之战”中采取的调控机制进行了特点分析。第三部分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粮棉之战”胜利的结果,并对“粮棉之战”的意义及影响进行了分析。着重从平抑物价、保障民生、巩固新生政权等层面分析了“粮棉之战”的结果,并与国民党进行了横向对比。同时从对粮食安全及制度设计提供了启示、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早期经验等方面分析了“粮棉之战”的意义及影响。总之,本文通过对“粮棉之战”背景、阶段、应对之策、意义及影响的条分缕析,管窥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以及从以革命战争为中心任务迅速转向以全国执政和经济建设为中心任务的应变能力。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粮棉之战胜利的历史经验,从实证角度诠释了同样面临以粮棉之荒为特征的恶性通胀,国民党为何调控失败,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取得最终胜利,从学术和学理上尝试解开“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历史密码。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上海解放初期;粮棉之战;措施;启示

学科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2 研究现状

3 研究方法

4 创新之处

1 “粮棉之战”的历史背景及阶段考察—能否度过“革命的第二天”?

1.1 “粮棉之战”的历史背景

1.1.1 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执政面临的挑战

1.1.2 上海“粮棉之战”的前奏

1.2 “粮棉之战”的过程阶段

1.2.1 “粮棉之战”初战:中共与敌特残余和投机奸商的较量

1.2.2 “粮棉之战”复战告捷

1.2.3 为再战而备:巩固胜利成果的举措

2 中国共产党“粮棉之战”中的应对之策—一体两翼的组合战略

2.1 “粮棉之战”的指导思想、指挥体制及决策部署

2.1.1 “粮棉之战”的指导思想

2.1.2 “粮棉之战”的指挥体制

2.1.3 “粮棉之战”的决策部署

2.2 “粮棉之战”的具体举措及运行

2.2.1 “粮棉之战”的主要措施

2.2.2 “粮棉之战”的信用阵地

2.2.3 “粮棉之战”的经济杠杆

2.3 “粮棉之战”调控机制的特点分析

2.3.1 从政治的高度看经济问题

2.3.2 从全局的广度看经济问题

2.3.3 运用经济规律分析经济问题

2.3.4 从生产的源头看经济问题

3 “粮棉之战”的结果及其影响—一场经济战线上的淮海战役

3.1 “粮棉之战”的结果

3.1.1 平抑物价、保障民生

3.1.2 巩固新生政权、改观西方看法

3.1.3 同“涨”异趋:从1949年前后国共两党治理粮棉通胀比较看“中共为什么能”

3.2 “粮棉之战”的影响

3.2.1 对粮食安全及制度设计提供了启示

3.2.2 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早期经验

3.2.3 整体史视角下中共建国初期治国理政方略的管窥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施工组织设计通信工程论文提纲下一篇:人力资源会计确认探讨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