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新的道德精神努力生成新的道德主体

2022-09-12

1 中国传统文化对德育的影响

中国教育史实际就是一部道德教育的历史, 中国的传统道德教育强调“修德”与“修身”并举, “明道”与“践行”统一。但儒家哲学构建的“天人合一”、“天人相通”的文化传统所主导的学校道德教育, 虽十分注重“知行合一”, 然而, 这里的“知”却并不具有认识论意义, 而是生存意义上的, 它仅局限于对既有的道德规范的领会与把握, 并将这种体悟与自己的全部生活结合起来, 融为一体, 以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天人合一”的境界。而不是将自我从这种“合一”之中分离出来, 作为一个认识主体去探究自身所居于其中的自然与人文世界。在道德教育上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但它把作为具体规范的道德之“知”被视为生命的全部而忽视了人对自然、社会运行之内在规律以及道德自身的本质之知。儒家道德强调“克己”以“复礼”, 造成个人具体性的消解与人文意义的遮蔽。传统道德主要以人伦道德与“天命”思想为基础, 视野狭窄, 内容片面, 将道德局限于社会伦理与家庭伦理之中, 倡导孝、悌、忠、信, 主张修身养性、见贤思齐, 进而格物致知、治国平天下。在其指导下, 道德中所蕴涵的人的主体性与对世界万物执著探索的理性精神受到抑制。同时, 集道德政治化与政治道德化于一身, 使道德依附于政治, 对知识则持否定的态度。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思想对我们现在的学校道德教育产生着深厚的影响, 于是道德教育过分强调道德对人、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调节与控制, 使道德成为外在于人的东西, 学校道德教育中规范、条例成了主要的内容, 灌输、操练与惩戒成为主要方法。

2 重建新的道德精神的必要性

道德的源起是人的主体需要, 它是源于人的生命活动, 来自于人类对自身的利益与权益的尊重和保护, 人的生命活动是一切道德的内在依据。在东西方教育走向新世纪之时, 面临着同样的主题:回归“生活世界”, 重建有魅力的道德教育。因此, 我们学校的道德教育就不仅仅是从外部对青少年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与矫正, 而是要探索人的生命涌动与理性超越在生命活动中的有效结合, 即要回到人自身, 回到人的“真实的”生命活动之中。我们学校的道德教育缺的不是规范, 缺的是对道德主体的塑造、对学生道德理念——一种要成为道德的人的理念的培养与道德思维的训练。因此, 我们学校道德教育的改革便要同青少年学生的生命活动联系起来, 让他们在生活中接受具体、丰富的道德训练, 并在这种训练中发展出自己的道德智慧——对生命的理解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将课堂还给学生, 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重建新的道德精神, 努力生成新的道德主体反映了历史的发展的必然, 也是学校道德教育解决现实道德困惑与冲突的有效途径。

3 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塑造

随着教育的国际交流的增强, 我国传统的学校道德教育理念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我国教育领域对学生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改变, 学生作为一个认识主体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中来已经逐渐成为教师们的共识。在道德的认识上, 学生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参与到道德的认识之中, 学校道德教育的结果并非是培养学生掌握大量的道德知识、律令与教条, 而是一个以道德认知为基础, 学生情感、意志共同作用的过程, 是知、情、意等要素共同在发生作用。另外, 学生受到的道德影响也是丰富和多元, 既有物质的, 也有精神的;既有真实的现实生活世界, 也有虚拟的网上世界。正是由于学生的“整体性”, 我们应以整体性的教育观来看待学校道德教育, 转变过去单纯将道德教育视为知识学习和行为操练的道德教育观念, 重新反思我们过去对于学生主体地位与作用的认识, 对学生进行“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

3.1 塑造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必要性

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力图扬弃和超越道德教育中两种貌似对立的倾向:一是从脱离社会生活实际, 特别是脱离学生的道德生活实际的高远的道德理想出发, 将道德教育变为空洞的说教和粗暴的灌输。二是无视人的价值内涵和精神品性, 把道德教育变为琐屑的行为训练和消极防范。

主体性道德人格力图处理好生活中、特别是道德生活中, 自由意志和个人责任的关系, 自由意味着责任, 责任必然要以自由为前提。道德选择中的“意志自由只是借助于对事物的认识来作出决定的那种能力”。道德选择的自由度越高, 道德责任感就越强。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形成, 能使学生正确理解和处理其主体发展的未确定性与可能性和学校道德教育所施加的道德教育内容的约束与规范性之间的关系, 正确处理好个人发展与社会道德的关系。具有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学生将有利于我国今后民主法制的建设;有利于社会的文明程度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3.2 学校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塑造

学校道德教育要从构建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作为出发点, 给学生营造民主宽松的环境, 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的体验, 让学生对道德有正确的认识, 从而产生丰富的道德情感, 帮助学生形成坚强的道德意志, 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 让学生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以及社会实践中以一个自主的个体去体验真正的道德精神, 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信念。通过主体性道德人格的教育, 使学生形成主体性道德人格, 力图塑造新的道德主体, 这是学校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摘要:中国传统的学校道德教育过分强调道德对人、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调节与控制, 使道德成为外在于人的东西。而我们学校的道德教育真正缺的是对道德主体的塑造、对学生道德理念的培养与道德思维的训练。于是我们提出:“将课堂还给学生, 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重建新的道德精神, 努力生成新的道德主体, 这既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 也是学校道德教育解决现实道德困惑与冲突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道德,道德精神,主体性道德人格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共享经济背景下金融风险防范问题研究下一篇: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基层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