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稻种植模式对氮磷流失特征的影响分析

2022-09-11

目前, 我国在农业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污染状况日益严重, 已经成为国内外日益关注的话题, 农业上对化肥等大量农作物的使用对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等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问题。我国对氮肥、磷肥的使用量比较大, 而水稻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产品, 氮肥及磷肥的使用量也是名列前茅。氮肥及磷肥的使用, 一方面对水稻的产量有促进作用, 而另一方面对水土也存在着污染。所以, 应积极采取合理的方法措施, 在不污染水土的前提下, 充分发展我国的农业资源。

1 农业发展中水稻中氮、磷的流失原因

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 磷肥占施肥总量的15%~25%, 氮肥占施肥总量的20%~50%, 但氮肥及磷肥在施入后, 水稻只会吸收其中的约1/2, 剩余的一部分被土壤吸收, 另一部分会通过地表的流失, 或消失在地表层中, 或在空气中蒸发。而流失在土壤中的部分氮肥与磷肥会对土壤进行滋养, 使其水稻发展的更为营养化, 而流失在地下的氮肥及磷肥, 会流到大气层中, 从而形成温室效应[1]。所以为了避免化肥的大量流失对土壤、水分及大气造成的影响及污染, 针对农业方面应采取健康环保的技术, 减少氮磷的大量流失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对大自然形成一个良好的保护, 推动农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2 不同种植模式下水稻的发展状态

2.1 在不同种植模式下水稻产量的比较

在对常见种植模式、绿色蛙稻种植模式及有机种植模式这3种进行比较后发现, 在较为恶劣的天气状态下, 这三种植模式的结果误差也较大, 因此为了避免天气对其产生的影响, 针对常见种植模式、绿色蛙稻种植模式及有机种植模式进行了理性的分析。结果显示, 这3种状态下的水稻重度及长度并无太大差异, 但常见种植模式与有机种植模式的籽粒产量、实际产量与绿色蛙稻种植模式都存在着不同, 与常见的种植模式相比, 有机种植模式与绿色的种植模式的产量都明显降低。由于在常见种植模式下, 水稻未使用有机蛙稻肥等方法, 导致土壤中养分的流失。绿色蛙稻种植模式不会使用具有强力杀伤危害的药物产品, 采用的是绿色环保的肥料, 因此水稻的成长过程中会受到病虫害的危害, 导致产量下降[2]。有机的蛙稻种植模式是采用蛙稻的方法进行种植, 蛙本身可以排出粪便, 对土壤中有机质的发展及氮磷的控制都具有极大的影响, 具有一定的控制及改善作用, 因此有机种植方式产量比绿色蛙稻种植方式高, 但比常见种植模低。

2.2 水稻种植中氮与磷的变化特征分析

目前, 我国的水稻发展中氮及磷占据着很大的影响, 在常见模式、绿色蛙稻模式及有机的蛙稻模式条件下, 存在的流失动态特征及浓度的变化都基础一致, 而有机的蛙稻种植方式明显比其他两种方式发展的更为稳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有机蛙稻的活动特征及有机的种植模式中磷含量的较高, 通过土壤的吸收分解进一步释放。在这3种种植模式下, 有机种植模式流动负荷较高, 原因在于有机种植中磷含量较高, 虽然绿色蛙稻种植模式的磷含量较低, 但其总径流失负荷与有机的种植模式并无明显的差异, 或许与绿色蛙稻种植模式使用的肥料有关, 而有机种植模式的总径流失最高, 但其占据的磷含量却是最低的。通过这可以看出, 磷在被植物吸收了一部分之后, 其他的都留在了土壤中, 因此, 要合理控制农田磷含量, 保证农田水稻的健康生长。

2.3 水稻种植中氮及磷的比重分析

水稻种植中氮及磷占据着重要位置。据有关数据显示, 这3种种植方法中的氮浓度是:绿色蛙稻种植模式>常见种植模式>有机种植模式。氮流失的比重是:绿色蛙稻种植模式>常见种植模式>有机种植模式。对于磷的浓度比例是:有机种植模式>绿色蛙稻种植模式>常见种植模式。磷的流失比重则是:有机种植模式>绿色蛙稻种植模式>常见种植模式。通过显示可知, 氮及磷的含量多少对水稻的种植及产量多少是有其根本影响的[3]。

3 案例研究分析

3.1 农田试验情况

为了对水稻的发展进行深入的了解, 采取了一系列的试验方法, 利用野外的农田进行试验, 选择平均温度在16℃的地区, 降水量约1000mm, 对常见种植模式、绿色蛙稻种植模式及有机蛙稻种植模式3种种植模式进行统一验证, 进而分析其中氮与磷的流失状况。例如, 在常见的稻田种植下不放青蛙, 而在有机蛙稻里放蛙, 在绿色蛙稻种植模式下有机肥与无机肥进行搭配使用, 放入少量的药物产品, 而有机种植模式下放入有机的药物与肥料, 不用农药产品。通过这种方法对水稻的种植模式进行完善分析。

3.2 结果显示

在常见种植、绿色蛙稻种植模式及有机种植3种种植模式下, 可以看到稻田中氮的浓度及发展变化, 在这3种模式中, 水稻中氮的变化在第一次施肥中得到了明显的增长, 达到了顶峰, 但在几天范围内下降到了稳定的状态, 且不再发生变化, 在这3种种植模式下, 氮的流失存在明显特征, 其中在有机种植模式与绿色蛙稻种植模式条件下, 氮的首次流失都在其他次流失之上, 而常见的种植模式氮的发展始终在其顶峰, 没有下降过, 由此可以看出, 在首次施肥之后, 1周内氮的发展出现了3次波动, 而绿色蛙种植模式的氮的发展变化是在施肥后的次日, 但由于当时较大的降雨导致氮大量的流失[4]。绿色蛙稻模式是相比其他2种方式氮的含量较少的, 处于第三的位置, 所以在流失中占据的风险比例也较少。总体来说, 有机与常见的种植模式是在后期氮的含量才会减少, 所以控制好水稻中氮的流失对农田水稻的顺利发展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

4 结语

近年来, 人们对于水稻的关注逐渐加强, 而我国的农作物种植方面存在着大量的问题, 由于化肥的大量使用, 造成氮肥及磷肥的流失, 最终对水土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截至目前, 面积还在不断扩大, 因此, 在农业进行生产时, 对氮及磷的问题要进行重点关注, 从文章中可以发现常见种植模式对水稻的质量保护较差, 而有机种植模式与绿色蛙稻种植模式是严格对水稻进行保护管理, 改变土壤的发展状态, 提高水稻的产量, 进一步将我国的水稻发展成为优质水稻。

摘要:目前, 我国在农业方面面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而其产生污染的原因在于农村种植水稻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 造成氮、磷的大量流失, 使其对土壤及水稻造成了污染。针对不同种植方式对氮、磷流失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 调查研究对常见种植模式、有机种植模式及绿色蛙稻种植模式进行对比分析。这3种种植方法对生态系统条件下氮、磷的影响及造成的产量上的差异大小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不同的种植方法对水稻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主要通过对不同种植模式对氮磷流失特征的影响进行全面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水稻种植模式,氮磷流失,特征,影响分析

参考文献

[1] 岳玉波, 沙之敏, 赵峥, 等.不同水稻种植模式对氮磷流失特征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4 (12) :1424-1432.

[2] 王婧, 冯乃杰.探究不同水稻种植模式对氮磷流失特征的影响[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5 (6) :23-24.

[3] 夏小江.太湖地区稻田氮磷养分径流流失及控制技术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 2012.

[4] 汤秋香, 任天志, 雷宝坤, 等.洱海北部地区不同轮作农田氮、磷流失特性研究[J].农业科学与技术 (英文版) , 2012, 13 (10) :2206-221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谈建筑钢筋工程施工质量监理的必要性及其要点下一篇:节能减排技术在合成氨生产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