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辛弃疾的英雄之词

2022-10-01

第一篇:论辛弃疾的英雄之词

论辛弃疾的爱国主义精神

摘要:辛弃疾是南宋爱国志士,杰出的词人,其词在南宋开一代新风。本文从辛弃疾的人生经历和词作的思想内容来探究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关键词:辛弃疾生平抒发壮志英雄失路批评朝廷

辛弃疾是南宋爱国志士,杰出的词作家,其主要文学成就在词这一方面,他的词在南宋开创了一代新风,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他的词内容博大精深、风格雄沉雅健, 确立并发展了苏轼所开创的“豪放”一派词风。辛弃疾生于南宋中期,中原早已沦丧,正是宋金对峙,民族矛盾尖锐,中原人民抗金要求不断高涨的时期。而在江南的南宋统治集团中,则分为主和、主战两派,主和派苟且偷安,妥协投降;主战派要求收复失地,北定中原。辛弃疾是主战派人物之一,其一生都在为收复失地、统一中原进行着不懈的斗争。现在就从辛弃疾的生平经历和词的思想内容这两方面来探究他的爱国精神。

一、坚持抗金反对投降的一生

辛弃疾的一生,按其人生经历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揭竿而起擒判南归:(1岁~23岁)

辛弃疾出生时(1140年),山东已沦陷金人之手,宋室南渡已经十三年,他的父亲早亡,由祖父辛赞抚养长大,辛赞富有民族气节,青少年时期的辛弃疾受祖父爱国思想影响很深。辛弃疾在(1154年~1157年)两次到北方察看地形,探听金军虚实,积极为起义作准备,志在收复失地,报效国家。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济南人耿京聚集十万人奋起抗金,声势浩大,威震一时。辛弃疾也随之揭竿而起,组织了一支两千人的起义队伍,投奔耿京,在耿京军中掌书记,与耿京共同谋划军事。这年正月,辛弃疾受耿京委派,辛弃疾领人前去建康(今江苏南京)求见高宗,在完成任务返回山东途中,得知耿京被投降金兵的叛徒张安国杀害,立即率五十骑杀向济州(今山东巨野),在有五万之众的金兵营地,活捉了张安国,并押回建康斩首。辛弃疾这一英雄壮举、体现了他非凡的胆略,得到高宗的称赞。辛弃疾从此成为南宋朝廷一名抗战将领,这年他二十三岁。行伍出身的辛弃疾,有着战场上横戈杀敌的战斗体验,他熟悉军旅生活,“少年横槊,气凭陵,酒圣诗豪余事。”(《念奴娇》)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千弦翻塞外风,沙场秋点兵。”(《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些都是他后来对当年抗金时军旅生活的深情回忆,也充分印证了他青年时期投身抗金战斗的经历,辛弃疾把自己的爱国热情投入到反抗侵略、保家卫国的战斗中去,奔赴沙场,义无返顾,为国杀敌,疆场搏命,这是何等的英雄豪迈!词人的这样的英雄壮举,使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湃,更令人钦敬佩服!

(二)辗转任职壮志难酬:(24岁)~42岁

辛弃疾南归后,从二十四岁到四十二岁,在江淮两湖间辗转任职,消磨了近二十年的时光。他相继作过江阴鉴判、建康通判、滁州知州、江西提点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路安抚使、隆兴知府安抚使、湖北、湖南转运副使等地方官,也曽作过司农主薄、仓部郎官、秘阁修撰与大理少卿等中央官吏。职务的频繁调动,使他不能在任职期间有所作为。但他在职权范围之中,为统一中原,收复失地时时做着努力。“隆兴和议”后,一一六八年,在任建康通判时,二十六岁的辛弃疾向孝宗上奏《美芹十论》,分析宋金形势,反对“南北有定势,吴楚之脆弱不足争衡于中原”的论调,提出自治图强,恢复中原的治国方略。三十一岁进献《九议》,从审势、察情、观衅、自治、守淮、屯田、致勇、防微、久任、详战等方面,陈述用人用兵之道,谋划复国中兴大计,贴实详明,却被置之不用。三十三岁时即预言金朝“六十年必亡,虏亡则中国之忧方大。”这也体现了辛弃疾的忠心爱国、智略超群及卓识远见。任江西安抚使时,旱灾严重,百姓粮荒,富商大贾却乘机谋取暴利。他一到任即发布“闭粜者配,强籴者斩”的文告,稳定了粮食市场,使“民赖以安”。并在后来给皇帝上书中提出:“民者国之根本,而贪浊之吏迫使为盗” (《论盗贼札子》)他希望朝廷改革吏治以减轻人民负担,使国家强盛。四十一岁时在湖南创建了雄震一方的飞虎军,为防止金兵南犯也在为北伐作准备。

辛弃疾南归后本来希望施展他的雄才将略,指挥千军万马,上阵杀敌,报效国家,“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破阵子》)。然而,自隆兴元年(1163)符离之役失败后,南宋王朝一战丧胆,甘心向金国俯首称臣,纳贡求和,使得英雄请缨无路,报国无门。他南归之初,被任命为小小的江阴佥判,六年后官职虽有升迁,但都在地方任职,而且每任时间都不长,从二十九岁到四十二岁,十三年调换十四任官职,使他在任上难以有所作为。进入中年之后,经历了宦海沉浮,他不能点兵沙场,只能落日城头,弹铗悲歌:“腰间剑,聊弹铗” (《满江红》)当年叱咤风云的少年将帅变成了“和泪看旌旗” (《定风波》)、“试弹幽愤泪空垂” (《鹧鸪天》)的失路英雄,英雄空怀报国之心,徒有收复中原的志向,有着不凡的雄才将略,却为南宋朝廷妥协投降的路线所不容,使他得不到重用,甚至遭受打击,壮志难酬。

(三)反复起用含恨而逝:(43岁~68岁)

辛弃疾在作地方官时,关心民生,改革弊政,纠弹贪官污吏,引起了一些朝臣的忌恨,加之他抗战复国的政治主张本来就与当时苟且偏安的政治环境相冲突,于是地方贪官污吏与朝中奸臣勾结,多次制造罪名,对他加以贬斥。四十二岁的壮年,被弹劾罢职,闲居江西上饶带湖十年;五十二岁时起复福建提刑,三年后又被诬陷落职,再度赋闲八年;六十四岁被起用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辛弃疾又制造万领红衲,准备招募丁壮建军,希望建功立业,不料却因得罪权贵,遭谗被贬,回到铅山故居;直至宋金战局逆转,金兵入侵淮南时,宋朝廷才加封辛弃疾枢密院都承旨,想让他力挽颓局,可此时的老英雄已经老病在床,六十八岁时含恨而逝。这二十五年期间,辛弃疾多次被贬,又多次被起用,他的仕途历尽坎坷。英雄壮志未酬,已入“头白齿牙缺” (《水调歌头》)的暮年晚景,常感叹“功名妙手,壮也不如人,今老矣,尚何堪。”(《蓦山溪》)这更使他因年华虚度,然国仇未雪,更觉时不我待,倍觉紧迫。尽管这样,他北定中原、收复失地的信念始终没有动摇,即便在多次罢官家居,弃置赋闲的境遇下,仍然一刻

也没有忘怀分裂的祖国,反而更加炽烈,直至含恨而终。

辛弃疾生于爱国志士之家,从小受祖父影响,青少年时投身抗金活动,身先士卒;南归之后又为北定中原,收复失地进行了不懈努力,虽遭嫉恨排挤,多次被贬,却矢志不渝,其心不改,其节不移,其爱国热情从未减弱。他的一生是在坚持抗金、反对投降中度过的,他是伟大的爱国志士,他的爱国热情和扶危济世的责任感,当仁不让、勇于献身的爱国情怀,一生奋战、一往无前的精神永远激励后人,并世代相承。

二、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主旨

靖康之变使中原沦陷,山河破碎,目睹中原人民遭受种族歧视与蹂躏,辛弃疾在青少年就立下了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他的这一志向不仅贯串着他一生的政治事业,同时也在他词的创作中有深刻的反映。辛弃疾的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但多数以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爱国思想为主题,并进行了多角度抒写。现就辛弃疾词的爱国思想的抒写角度进行要的分析:

(一)收复中原的壮志:

辛弃疾早年参加抗金活动,“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鹧鸪天》) ,即写自己以实际行动为收复中原献身;到晚年仍是“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贺新郎》),则抒发的是他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南乡子》)为民族事业而奋斗终生,是英雄强烈而执着的历史使命;辛弃疾萦绕心头的愿望,正如陆游以塞上长城自许一样,拥有一颗滚烫的爱国之心,更有崇高的为国献身精神。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

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

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首词为作者六十六岁时所作,他此时虽是垂暮之年,但因复出起用,看到收复中原有望,仍激流勇进,壮心不已,奋起筹划。他登临京口北固亭,缅怀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及其不凡的业绩,心潮激荡,写下了这首优秀的词章。词的上阕歌颂了孙权和刘裕,因为他们中一个打垮了北方的入侵者,保卫了国家;一个北伐胜利,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通过怀古,既歌颂了古代的英雄,又表达了自己的收复中原的壮志,又侧面地、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愤慨情怀。批评了南宋朝廷苟安的政策。下阕以刘义隆好大喜功导致北伐惨败的史实,告诫当局要谨慎备战,不可抄之过急;又以廉颇自喻,表述自己老当益壮,愿为北伐贡献力量的心愿。作者在怀古中吟今,在叙事中言志,一连用了四个典故,既切地、又切事、还切时、更切情,充分的表达了自己想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

(二)英雄失路的悲慨:

辛弃疾南归之后,他大量的岁月是在被贬谪闲居中度过的。“大仇不复,大耻不雪,平生志愿百无一酬” (谢枋得《记辛弃疾稼轩先生墓志》)这种壮志难酬、英雄失路的悲愤,形成了辛弃疾词作的另一主题。“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国。叹诗书万卷致君人,翻沉陆〞(满江红•倦客新丰》)道出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辛弃疾既有词人的气质,又有军人的豪情,他的人生理想本来是做统

领兵马的将军,在战场上博取功名,“把诗书马上,笑驱锋镝”﹙《满江红》﹚;平生以英雄自诩,渴望成就英雄伟业,成为曹操、刘备那样的英雄:“英雄事,曹刘敌”(《满江红•江行简杨济翁周显先》):“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鹧鸪天•》) 英雄失路,胸中的杀敌报国、收复中原的韬略得不到施展,这是何等的凄凉?悲痛、愤懑之情充溢于字里行间。国土沦丧、故土难回的焦虑漂泊感;英雄失路、壮志难酬的失落紧迫感,交织于胸、萦绕于心,刚强的老英雄也难免愤然落泪。《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他抒写这种英雄失路的悲愤之情的代表作: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水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

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

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烩,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相见,六郎

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

雄泪。

这首词也写了作者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上阕以阔大苍茫的境界和落日城头的背景,刻画了失意词人的自我形象。用抽刀凝视,拍栏长叹的具体细节,表现诗人的爱国激情,道出满腔忧愤。下阕用两个历史故事,从反面着笔,说明自己精忠报国的志愿,他既不作忘国思乡的张翰,也不学只图温饱的许汜,然而坐视年华流逝,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一腔孤愤、沉郁悲凉!由于朝廷苟且偏安、妥协投降的方针,使辛弃疾报国无门,正是这种英雄失路的悲愤,更集中集现了爱国词人、抗金老英雄那历久弥坚的一片赤诚爱国之心。

(三) 对南宋王朝的批评

南宋朝廷昏暗,一直妥协投降,苟且偷安,对抗金人士多加贬谪弃置。这种腐败状况令辛弃疾十分愤慨,他批判南宋朝廷忘了国耻家仇:“神州陆沉,几曽回首?” (《水龙吟》) 他慨叹国家分裂,而朝廷竟乐此偏安:“吴楚地,东南坼,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去,了无尘迹。” (《满江红》) 他谴责朝廷不思北伐,苟且偷安以致“西风塞马肥。” (《木兰花慢》);他批评南宋统治者是非不明、贤愚不辨、忠奸不分:“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 (《卜算子》);他痛愤英雄豪杰被压抑摧残、弃置埋没:“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 (《贺新郎》);更直接讽刺宋光宗迫使自己投闲退隐、罢官家居:“君恩重,教且种芙蓉。”(《小重山•与客泛西湖》)他愤怒地要清除抗金事业的绊脚石、蒙蔽君主、苟且误国的奸臣:“斫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太常引》)他指出投降派的苟且偷安,纵能快活一时,最后终难免落入可耻的下场:“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摸鱼儿》) 辛弃疾的这类词作,或委婉含蓄,或借古喻今,或直言慷慨,都揭露了当时的政治弊端,不仅富有战斗性,还突出反映了他多次上书献策,要求北伐;设想用多种方法建军备战,收复失地,这是多么强烈的爱国情怀、多么赤诚的爱国忠心!

辛弃疾青年时期,投身抗金战斗,金戈铁马,冲锋陷阵,闯金营、擒叛徒,为抗击侵略而战斗,胆略非凡、为民族事业而战,英勇豪迈;南归后无论是作地方官,还是为中央官吏,均以北伐中原、收复是他为目标,并为之作了不懈的努力,深谋远虑、智略超群;即使遭受打击,几度被贬赋闲,其心不泯,矢志不渝;辛稼轩的词作,无论是抒发自己北定中原、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抒写英雄失路、壮志难酬的悲愤,还是批判南宋朝廷的投降政策、苟且偷安,都突出表现了他精忠

报国、热爱祖国的一片丹心,忠心昭日月,千古一词人!

参考文献: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第129页—第133页.

于非主编《中国文学史》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6月.第75页—第81页.

第二篇:论苏轼、辛弃疾词风的异同

青山依旧,可怜白发

——论苏轼、辛弃疾词风的异同

摘要:苏轼。辛弃疾,同为宋朝最伟大杰出的诗人之一。两人也同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苏轼宏阔的词境,源于高神运思,自具风流标格,稼轩雄健的词笔,则饱蘸壮志豪情,满蕴英雄本色。他们的词风,即有同,又有异,共同推动了宋词的发展。

关键字:苏轼、辛弃疾、异同

茫茫潮水,朝代更替。当泱泱大宋屹立之时,另一种文学体裁也被人们渐渐了解熟悉,并且发扬光大,它就是,——词。而苏轼、辛弃疾,同为宋词的集大成者,同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词风上必然有相似之处。但是,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他们因为生活年代不同、性格不同、内在情感不同,词风上,必然有不同之处。

一:苏辛词的相同之处

两人都是至情至性之人,他们的词中,都饱含着浓烈奔放的豪情,表达了词人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和豁达乐观的态度。这种豪情壮志,决定了苏辛词的独特创作个性和艺术风格。由于苏辛词所反映的生活题材的扩展,词的意境的提高和加深,因而词人的生活和思想在词里得到更充分的表现,词人的创作个性和作品的艺术风格也就能更鲜明地呈现。

对人生、对功业执着的追求,要求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理想,也是其相同点。因此,两位词人才既具有豪放的个性,又共领豪放风骚。例如,如辛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豪迈激越的艺术风格,与苏词“大江东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就写作手法上看,两人都爱引经据典,思前人之事,感己之遭遇。如苏词中《江神子·密州出猎》具有较浓厚的叙事性和纪事性,但写射猎打虎的过程非三言两语所能穷形尽相,而作者用孙权射虎的典故来作替代性的概括描写,就一笔写出了太守一马当先、亲身射虎的英姿。词的下阕用冯唐故事,既表达了作者的壮志,又蕴含着历史人物和身身怀才不遇的隐痛,增强了词的历史感和现实感。如辛词中

《虞美人·赋琵琶》列举了“昭君出塞”、“贺老定场”许多有关的典故,且所用典故中情事都与词人内心的情感和生活经历有关,与当时时代特点有关,故典故虽多,却不为事所累,且抒情气氛浓郁。辛词广泛地引用经、史、子各种典籍和前人诗词中的语汇、成句和历史典故,融化或镶嵌在自己的词里,能够运用得恰到好处、浑成自然,或是别有妙趣。

二:苏辛词的不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道:“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东坡虽开创过豪放风格,但其主体基调仍为“旷达清空”。本文从选材内容、表现手法和对后世影响三个视角来分析其不同点。

选材内容:(1):写人

苏辛笔下都描写过大量的人物,但苏轼笔下的人大多是疏狂异趣的游仙、隐者、洒脱之士,多为自己的写照,这些在他的词中得到充分地展现。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中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老夫聊发少年狂”等词句都明显带有旷达色彩。辛词主要是写沙场点兵的将帅,执戈横塑的英雄,展现他们的坚贞性格和气吞如虎的豪迈。如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刘裕,“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权。

(2):写景

苏词写清风流水、疏云淡雨、青山碧水等,清旷古淡悠远静洁雅致,体现了清空的境界,其中蕴含着作者对人生的体验和感悟,作者也以此作为表达超脱、旷达之情的载体。例如《定风波》中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辛词长于描写飞腾壮阔的景物和场面,呈现极为浓郁的豪放色彩,往往带有沙尘味,如“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

(3)怀古:同样是怀古,苏词缅怀的往往是那些雅儒达士,对他们的人生遭际,往往以旁观者的身份加以评价赞咏,如《念奴娇·赤壁怀古》虽有些伤感,但最后“人生如梦,一蹲还酹江月”显得那样的洒脱、达观。辛词则引古人之同调、知己,在悲慨古人的同时悲自己的境遇,借古言今,与古人同命运、共悲戚,并最终落脚于对现实的批判和讽刺。隐逸,苏轼对此是真切向往,以忘却人间不平,现实苦难。他写这类词,实际上是他实现旷达、超脱的途径。辛弃疾却不甘隐居,二十年的闲居是其受政治冷遇打击后的无奈之举,写词聊以达观,用曲笔写挫折中的进取和抗争,以求心理平衡,表现了辛弃疾对现实的投入和执着,表达了豪壮之情。

表现手法

苏词表现手法具有时代的突破,“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提出“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使词像诗一样可以用来缘事而发、因情而作、抒情言志。辛词更富创新精神、独辟路径,不仅“以诗为词”,而且“以文为词”。

(1)用典:词到东坡,用典渐多。如《江城子·密州出猎》上写“亲射虎,看孙郎”,运用孙权射虎的典故喻太守亲自参加射猎,将自己雄姿英发显现出来。辛词不仅喜欢用典,而且善于用典,典中套典,引用得妥帖自然。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有怀》,典中带典,用典之多。

(2)修辞手法:苏词中善用比兴、比拟、比喻等修辞手法,尤其是比兴手法运用得浑然天成。辛弃疾善用比喻,如《摸鱼儿·观潮》形容潮水之盛,连用七喻,令人目不暇接、惊心动魄。还经常用“倒喻”“博喻”等,此外,辛词还善于用比兴寄托的传统手法,表现对国家政治局势的忧患和个人政治遭遇的愤慨。

(3)语言:苏轼在语言运用上革尽花间词人错彩镂金的词风,开创了“以诗为词”的境界,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开拓了更为广阔的词境。辛弃疾以文为词,比之苏轼,他不仅运用古近体诗的句法,还吸收了散文、骈文、民间口语之词入词,不仅经、史、诸子、楚辞,而且李杜诗、韩柳文和苏词中的戏谑手法,往往拈来就是,达到了刘勰说的“用旧合机,不自其口出”的地步,真正实现了“如诗如文”的境界。

对后世的影响

苏轼认为词可以言志,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开创了与传统婉约词风相对的豪放词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词的发展方向,具有划时代的突破。词的结构方面,他极尽笔力,将其豪故不羁的诗情融入词中,因而词文结构姿态横生,雄奇恢弘。苏词“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远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苏轼的词体解放精神直接或间接为辛派词人所继承,词到辛弃疾手中变得更加成熟,无论是内容境界、表现方法、还是语言的丰富性,都雄踞于两宋词坛之巅。词的创作完全摆脱种种羁绊进入自由的境界,使词获得了空前的艺术效果。如刘克庄在《辛稼轩集序》中所云,辛词“大声鞺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自有苍生以来所无”。他在继承苏词豪放的基础上独创“稼轩体”,终成豪放一派,“豪放唯幼安称首”对当时和后世影响十分深远。

苏辛词在表现豪放风格方面,都饱含着浓烈的奔放的豪情,表达了词人的对生活无比热爱和豁达的乐观态度,以及要求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理想.但又有明显的差别.第一,苏词主要表现为面对人生挫折时表现出达观情怀;辛词则表现为对国家前途的关心和恢复中原的决心,表现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第二,苏词善于将个人的遭遇与自然环境的描写融合在一起,豪放中蕴含着凄楚.而辛词则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连结在一起,豪放中蕴含悲壮.第三,苏轼以诗为词,使词的语言议论化.辛弃疾"以文为词",使宋词散文化:同时对典故的运用恰到好处。 苏轼是豪放词派的开山鼻祖,辛弃疾将之发扬光大将宋词推向一个新的高峰。苏轼提高了词的品格;丰富了词的题材;扩大了词的境界;改变了词的风格;他的词以豪放为主,风格多样。辛弃疾的词以慷慨激怆,悲凉况郁为主,又风格多样;豪放与婉约词交融;词的意境宏阔,充满英雄主义气概,想象奇伟,夸张大胆,气势飞动。

概言之,北宋苏轼创立了豪放词派,南宋辛弃疾将它发扬光大,并在他们的影响下形成了繁盛的豪放词派,无论东坡词之旷达,还是稼轩词之悲愤,在宋代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崇高的地位。

第三篇:论苏轼与辛弃疾豪放词的差异性

嘉应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诚 信 承 诺

我谨在此承诺:本人所写的毕业论文《论苏轼与辛弃疾豪放词风的差异性》均系本人独立完成,没有抄袭行为,凡涉及其他作者的观点和材料,均作了注释,若有不实,后果由本人承担。

承诺人(签名):

二○一七年五月九日

嘉应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目 录

中文摘要(含关键词) …………………………………………………………1 英文摘要(含关键词) …………………………………………………………1 正文 ………………………………………………………………………………2 引言 …………………………………………………………………………2

一、总体风格的差异 ………………………………………………………2

二、情感态度的不同 ………………………………………………………4

三、表现手法的区别 ………………………………………………………6 结语 …………………………………………………………………………8 注释 ……………………………………………………………………………10 参考文献目录 …………………………………………………………………10

嘉应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中文摘要

在宋代豪放词的发展中,苏轼和辛弃疾是两位极具代表性的人物,苏轼作为北宋文学家,开创了豪放词风,改变了词坛风貌,成为北宋豪放词发展和创新的开拓者。而南宋词人辛弃疾则集南北两宋词之大成,在苏轼的基础上,延展和壮大了豪放词的题材,使宋代豪放词的发展达到了顶峰,一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主要通过总体风格的差异、情感态度的不同、表现手法的区别这三个方面来比较苏轼与辛弃疾豪放词的差异,表现两者豪放词的独特魅力,在对比中更好的领悟豪放词的壮美。

关键词:苏轼 辛弃疾 豪放词 差异

ABSTRACT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old word, Su Shi and Xin Qiji are two representative figures,Su Shi as a song writer,created a bold word wind,change the style of ci. And Xin Qiji set the north and south of the two Song Dynasty Dacheng,on the basis of the Su Shi,extended and expanded the theme of bold words. 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the overall style of the difference and attitude differences and writing skills,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comparison between Su Shi and Xin Qiji the bold word differences,understand better in comparison to the bold word of the sublime. Key words:Su Shi Xin Qiji bold word

differences

1

嘉应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论苏轼与辛弃疾豪放词风的差异性

引言

宋朝词坛早期因受到晚唐、五代以来的柔弱绮靡的传统影响,不少人将儿女私情、羁旅愁思、春花秋月这样的题材创作视为词的正宗。文人大多奉承柳永词风而深受影响,导致词的创作题材单一而失去活力。在诗文方面有所成就而倡导诗文革新的苏轼,在熟悉了词的文体创作后,试图革新词体,改变词坛风貌。[1]

苏轼以诗为词,打破了传统的诗庄词媚壁垒,把诗歌题材引入词中,开拓了词的新境界,以其奔放的才情,洒脱飘逸的文笔,开辟了一代豪放派的新词风。在词中尽显放旷胸怀。南宋词人辛弃疾则在苏轼基础上发展创新,将广阔的诗歌题材与主题引入词中,擅长使用夸张、比兴等手法进行创作,表现出别具一格的壮美豪情。他与苏轼一样勇于突破传统的约束,进行大胆创新,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推向了又一个新的高度。在宋词的文学发展史里面,苏轼和辛弃疾作为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常表现出自然奔放、雄浑有力的特点。他们的作品不仅饱含报国的理想壮志,也充满面对困难时的乐观豁达精神,可贵之处更在于他们敢突破传统,用词人独特的眼光,从新的层面去面对人生起伏。如果说苏轼是豪放词发展的奠基者,那么辛弃疾则是把豪放词发展到顶峰的大成者。苏、辛二人的词风体现都视为“豪放”,但其中存在明显的差异。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云“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2]古人评苏词用放而不用豪,评辛词用豪而不用放。仔细探究,二者在风格、情感、创作手法等方面,还是具有明显的区别。

一、总体风格的差异

苏轼和辛弃疾在宋词发展中的地位,就好比唐诗中常被人提及的李白和杜甫。他们的词都展现出雄壮豪迈的气魄,对宋代豪放词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共同创造出一个璀璨辉煌的豪放词派,被后人并称为“苏辛”。但由于两位词人的生平经历不同、仕途遭遇不同、个人内在思想不同等等,二者所写的词表现出的豪放之气也就显得风格迥异。

苏轼,年幼时便展现了惊人的文学素养,七岁知书,十岁能文。虚岁二十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科举就一举成名,之后仕途一帆风顺,直到在新法实施问题上与新任当国王安石产生分歧,被迫离京。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苏轼在杭州任职三年后,被调往密州,才有了苏轼第一首豪放词的诞生。

初次创作豪放词,便成为豪放词典范,一首《江城子·密州出猎》可谓是豪情万丈,

2

嘉应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首句“老夫聊发少年狂”就奠定了一个慷慨激昂、气概豪迈的豪放基调,一个“狂”字贯穿全篇。紧跟着“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短短的四句就表现出猎者神气威武的姿态,随猎者声势浩大的场面,营造出众人出猎的壮大场景。“亲射虎,看孙郎。”中苏轼更以少年时期的孙权自比,显出一种狂放与豪迈的气势。

接着便是借景抒情,从出猎的景象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借打猎一事激发出起内心深处那股壮志豪情。“酒酣胸胆尚开张”,苏轼为人本来就豪放不羁,再加上“酒酣”,豪情便迸发洋溢了出来,酒酣后更具胆气,兴致越发浓厚。发出“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感慨。苏轼毫不掩饰自己的雄心壮志,虽年事已高,两鬓斑白,却满怀希望,盼着朝廷有朝一日能像汉文帝那样派冯唐持节赦免魏尚,重新对自己委以重任,得以奔赴边疆,抗敌报国。那时,他将把弓箭拉满,狠狠抗击侵入国土的西夏。

这首豪放词也成为被广为传诵、千古流传的苏轼词作代表之一。苏轼借出猎之行来抒发兴国安邦之志,将词的意境升华,把词的题材范围扩大,提供了全新的豪放词演绎。词中结合了叙事、言志、用典,利用不同的艺术手段形成苏轼独特的豪放风格。词中用不同的角度,层层递进的方式展现苏轼出猎行动的浩大场面,发出渴望报国抗敌的呐喊,表现出苏轼老当益壮、壮心不已的雄风和胆气,苏轼放旷的词风风格在此也可见一斑。

之后苏轼又在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后因“乌台诗案”,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这个时间段,便是苏轼豪放词喷涌而出的时期。在仕途上的屡经磨难,壮志难酬,或许是不得不自我排遣,苏轼此时的词具有诗化的倾向,抑或是将自然景色描写生成雄宏壮阔的画面,抑或是感慨古今往事,充满哲理的思考,这些词中更多的有一种旷达、超然物外的意境。《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则既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样的气势磅礴景物描写,也不缺“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超然态度,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中对人间悲欢离合的洒脱旷达情怀,“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永遇乐》)中悟得人生如梦,学会摆脱个人失意和愁绪达到心灵的解脱。苏轼更多作为一个文人,思考人生目的和价值,思考文人的进退出处问题,在进退中面对荣辱,达到泰然处之的态度。[3]这也是他词风总体风格的一个体现。

而辛弃疾就无法做到苏轼那种洒脱和旷达,稼轩诞生于金人统治区,自幼丧父,由祖父辛赞抚养长大。宋朝南渡,辛赞因族众拖累,无奈入仕金朝。但辛赞念念不忘大宋政权。他常带领子孙们登高望远,放眼山河,希望有朝一日能恢复中原。他对辛弃疾寄予的期望尤其殷切,在祖父的培养教育下,辛弃疾文武双全,充满爱国之心。年幼时就发誓用剑杀尽天下贼,用笔骂尽天下贼。二十二岁的辛弃疾就参加了耿京领导的抗金义军,并掌书记。耿京被叛徒杀害后,辛弃疾率领五十余骑直闯金营,生擒叛徒,带领义军投奔南宋国后,得到朝廷赏识,并留在了南方担任江东安抚司仪官,辛弃疾任职期间屡次主张、建议收复

嘉应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中原,抗击金人,却没引起朝廷的重视,他在极大的悲愤和苦闷中写了不少词,用大胆的想象,超越现实的角度抒发自己忧国忧民却报国无门,满腔热血却壮志难酬的不平和悲愤。

在《太常引》中他借助中国古代神话传说,表达出自己主战抗敌的思想和对现实朝廷不作为,妥协偏安的不满。在词中巧妙地运用嫦娥奔月、月宫桂树这两则神话传说构成一种超现实的艺术境界,以寄托自己的理想与情怀。借助月亮的神话传说,述说自己虽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己任,但残酷的现实使他的理想不能实现。想到功业未成却年事已高,只能无奈地对着皎洁的月光,迸发出摧心裂肝的一问:“被白发欺人奈何?”更幻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他要直入月宫,砍去遮住月光的桂树,还给人间一片光明。表达自己势必要扫除南宋投降势力,击破金人统治的黑暗笼罩,还人间一个太平的决心。词中运用奇特的想象,透露出远离尘世的意味,用慷慨激昂的方式展示了英雄怀才不遇的内心矛盾。[4] 稼轩的词中,人们称之为别调的豪气词占了主导地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这样评价道:“稼轩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特起,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迄今不废。”[5]辛弃疾的豪迈纵横,慷慨激昂的词风,突出表现在他杀敌报国、恢复中原的决心中,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说道:“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便是这种决心的真实诠释。与苏轼不同的是,辛弃疾的豪放词中,有不少写忧愁的作品,但这样的愁绪,不像是婉约词人所歌咏的那种春花雪月、离愁别绪的闲愁,更多的是对国家民族的担忧、报国无门的愤慨,如“白发宁有种,一一醒时栽。”(《水调歌头》)中为自己的遭遇感到愤愤不平,为时光的流逝而痛苦万分。“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渴望被重新任用的慷慨悲歌。

辛弃疾词中,偶尔也有些“意倦须还,身闲贵早”的思想流露,但与苏轼的放旷不同,他无法忘怀自己的理想,那个从小牢记在心中的恢复中原、抗击金人的夙愿。在《沁园春》里提到的“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带湖新居将成》中的“沉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便有所表露。他更多像是一个英雄将领,理想是专一而执着的,不管是出仕,还是居家,时刻不忘抗金报国、恢复中原。这种理想不能实现的悲愤,被写进词中,构成了稼轩词豪迈而沉郁的风格。

二、情感态度的不同

“苏辛”词中都有着豪迈的风格,但在苏词中更多地表现出的是一种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透露着浓烈奔放的豪情,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笑看人生起落。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中稍有年长却保持着少年的狂放姿态的苏

嘉应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轼,依然充满活力去狩猎。“亲射虎,看孙郎”以孙权自比,展现着东坡一股子“狂”劲和豪兴,这里苏轼更像是一个充满斗志的战士。“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苏轼虽有三十八岁,但是依然充满激情,对年龄丝毫不在乎,对以后的日子保有信心和斗志。“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中苏轼对报效祖国依然有着期望和强烈的追求。由此可见,该词并没有体现出苏轼被贬后的悲伤和郁闷,更不要说对生活的绝望或者对朝廷不公的批判。苏轼确信只要一身豪情壮志在,个人受到的不公待遇就算不了什么了。

苏轼性格受到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影响,是个非常乐观阔达的文人,几度位高权重,又几度屡遭贬谪,仕途坎坷,一生可谓是多灾多难。但是洒脱乐观的个性依然一样没被磨灭,即使在困境、逆境中照样能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去游览自然风景,感受古今豪情。保持着高度旺盛的创作活力,每首词都有所突破,即使贬于黄州处于年老阶段依然屡创经典。在《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把气势磅礴、雄浑壮阔的景物和英雄豪杰的逝去联系在一起,暗自嘲笑自己壮志未酬,却又自我感慨抒怀,让人体会到那种豪放的洒脱气质。同时又感悟出时光易逝,令人陷入到历史沉思当中。苏轼面对人生起落的积极态度的可贵性,正是在一个封建时代中面对人生困境的思考,而且敢于付诸实践,顺境则奋发有为,逆境则超然物外,不卑不亢,在任何地方都能体验到人生乐趣,活得潇洒自如。统而言之,苏东坡这样的广阔胸襟和乐观态度,造就了他在豪放词创作的不凡。

辛弃疾词中的情感似乎给人的印象更多是悲情苍凉,他生活在南宋时期,面对国破家亡,内忧外患的情形。陷入金人统治区的辛弃疾既有词人的豪放气质,更多是有军人的豪情壮志。辛弃疾面对的是一个国难深重、民族面临危殆的时代,带兵起义投奔南宋国后被朝廷任命为江阴签判,从此,辛弃疾便以恢复中原为报国理想。

但偏安的南宋小朝廷长期都是主和派把持朝政,他们不思进取,苟且偷安,对主战派更是多般排挤打击,辛弃疾作为一个刚毅果断、充满豪情壮志的战士,无论遇到什么挫折, 总逆流挺进,矢志不渝坚持自己的反对投降,坚持抗金的政治思想。辛弃疾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不料屡次上表进谏提出抗金主张都不被认可,因而在其词中,围绕当时的现实,为民族国家发出慷慨激昂的正义呼号。斥责南宋当局是“剩水残山无态度”(《贺新郎·答陈同甫》)、是“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摸鱼儿》)。他抒发报国之志,充满以身殉国的慷慨激情,道出一句“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被开裂。”(《贺新郎》),其词奔放驰骤,生气勃勃,凌厉向前,充满乱世创业的英雄气概。[6] 辛弃疾深深地热爱着自己的祖国,可惜一腔报国的热血、一片赤子的忠心,足以纵横天下的才能都无处可用,豪放桀骜的性格也使得他不愿与官场世俗之辈同流合污,因此仕途艰难,命运多舛。词中常常表现出一股自命不凡的气概和压抑已久的悲愤,如《水龙吟》中感慨到“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虽然如此,他仍能坚持自己的伟大抱负

嘉应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毫不动摇。所表现的爱国主义精神不仅真挚而且深沉。但是在南渡之后,空有忠肝义胆并不能挽救灭亡,辛弃疾感到无能为力又怨恨自己无所作为,这个时期的词作与前期的英姿勃发、豪迈、激昂略有不同,反而流露出一种难言的感伤,词中那苍凉的格调,读来使人压抑和沉痛。如《破阵子》中“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渴望一生报国立业,却未能出师人先老,表现得那样凄婉苍凉。朝廷的不作为,使得很多像辛弃疾这样具有军事、政治谋略的爱国志士得不到重用,空有理想而报国无门。辛弃疾将满腔的豪情壮志和悲愤转化为词,表现报国无门,不被重用的无奈和不满,这就使他的豪放词的情感中难免多了一些沉郁和悲伤。

他充满热情和斗志,从小立志抗金报国,矢志不渝的坚持到人生最后一刻,无时不刻希望着上场杀敌,甚至于在梦境中幻想“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词中他豪壮雄伟,大显身手,与将士们纵横驰骋,极力渲染威武雄壮的军营和激烈的战斗场面,显得风驰电掣,令人惊心动魄。相比于现实统治者偏安的不作为,他感到愤怒,无可奈何,又悲伤时光流逝,人已年老。表达的情感是壮志难酬的一腔悲愤,他像是在诉说自己未能完成心愿前,已经年老发白的无奈,更有一种落魄,愁苦。

辛弃疾面对破裂的河山和处于水深火热的人民,时刻渴望冲锋陷阵,欲将一腔热血洒于抗敌战场。他的词让人感受到的是那种英雄气魄,如同一个热血男儿、一个渴望恢复祖国河山的爱国将领。辛弃疾自己也以英雄自许,又以英雄许人,他内心还是认同自己的爱国英雄情怀的。这种专一执着的理想,使得辛词就有了比苏词更庄严、更凝重的情感色彩,形成辛词特有的豪壮而苍凉,雄奇而悲苦的情感表达。

三、表现手法的区别

苏轼革新词体,改变词坛风貌的做法,大致就是陈师道所说的“以诗为词”。这一说法也得到了后人广泛的认可。这种做法的创新在于苏轼打破了传统诗庄词媚的森严壁垒,将诗歌的题材与主题引入词中,扭转了词的日渐贫弱的趋势,开拓了词的词境。例如《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则是苏轼通过对韩愈作品《听颖师弹琴诗》的改编,改编之后使得整个作品更为集中、凝练、主次分明,同时又保留了韩诗的妙趣和神韵。如刘熙载言:“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也。”[8]诗歌在苏轼“以诗为词”的创作改变下,变得更为深刻和传神,使词获得了新的艺术生命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苏轼一样写过传统的婉约词,但可贵在于不为传统所束缚,他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虑一一笔于词中,涉及的题材范围广,内涵深,也得到后人很多的赞美。苏轼“以诗为词”还表现在他突破词乐的束缚,使词和诗歌一样,不再依附在音乐上面,而是成为一种新型的独立的抒情文体。词又可以称之为曲子词,一开始是合乐而歌的。由于苏轼的词

嘉应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好多不具备这个功能,人们认为他不懂音律。其实不然,陆游曾提到“与东坡别于汴上,东坡酒酣,自歌阳关曲。”[9]他在《江城子》中悼念亡妻,让人感到他的一往情深;在《水龙吟》咏唱杨花,透露出一种幽怨缠绵;在《蝶恋花》里面写佳人的欢笑搅动了墙外行人的春愁,显得风情妩媚动人。这都表示苏轼不是不懂歌乐,他只是希望词能像诗歌一样,更加自由的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他不愿意去迁就乐律,希望词能摆脱音乐的附庸地位,独立存在成为一种文学形式。词人可以表达情意,读者视为案头读物从中得到情感体会。对于这样的词的创作,苏轼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比于苏轼,辛弃疾“以文为词”的创新,则面临着另外一种挑战,前有苏轼打破诗词界限,将广阔的诗歌题材和主题引入词中,后有赵鼎、岳飞、张孝祥这样的前辈词人写出的大量爱国主义的英雄词,辛弃疾在这个基础上,必须有拓展和深化。辛弃疾在苏轼的基础上,扩大了对农村题材的涉猎,如《西江月》、《清平乐》这样的题材词作。通过对自然幽静的农村景物和劳动人民温馨的农家生活的描写,反映出社会现实的残酷,辛弃疾在屡次遭受排挤、贬斥后的开始学会自我排遣,因报国无门产生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之情。这种题材的创作达到的成就则在苏轼之上。

宋代潘紫岩和明代毛晋都认为“东坡以词诗,稼轩为词论,善评也。”以文为词,在词中借鉴散文的艺术优势,正是辛弃疾拓展词体的重要手段。辛弃疾在词中化用散文的句子,运用散文的句式和艺术手法,像散文一样铺陈事实,像散文一样议论、夹叙夹议。如在《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写到这样的句子“况怨无小大,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将杯子拟人化,通过自己与杯的问答,表面写自己要戒酒而怪罪杯子,实际风趣而又委婉地表达了对南宋政权的失望与自己心中的苦闷。这样议论式的写法虽在苏轼词中也有,然不常见,直到辛弃疾才将其发扬光大。

除此以外,辛弃疾驾御语言的能力也可称一绝,他不仅能够运用各种诗体的句法,还吸收了散文、骈文、民间口语入词;不论经、史、诸子、楚辞以至李杜诗歌、韩柳散文,往往拈来便是,真正达到了“以文为词”的境界。[10]如《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的“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则是以《三国志》中曹操的慨叹作结句。在《卜算子》“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万一朝家举力田,舍我其谁也。”中化用《史记》、《孟子》,达到了信手拈来、就地掷去的境界,让词的表达变得多样化。后人赞叹到稼轩别开天地,横绝古今。

苏轼与辛弃疾善用意象也存在不同,苏轼善用自然景物作意象,如明月、风雨、江水、高楼等。这些意象在苏轼经历乌台诗案之后,开始把表达的思想转向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好比明月这一意象,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明月”寄予了苏轼怀古念远,醉后怀念弟弟,思亲盼归的情感;同时也传递出一个人生的哲理,人生本来就有悲欢离合,就好比天上的月亮有阴晴圆缺一样,

嘉应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自古就难得圆满。应使人心境转为阔达洒脱,学会超然物外。[11]又如风雨类的词语,在苏轼的《定风波》中“一蓑烟雨任平生”,含有双关之意,把自然界的风风雨雨和自己仕途场上的坎坷艰辛浓缩在一起,表面上看苏轼好像过着洒脱、悠闲的日子,遇到自然风雨也泰然自若。而深层意象上已由自然界的风雨扩展到多年来的苏轼的现实遭遇,涵盖了官场中的风风雨雨、起起落落。用“烟雨”一词则更加淡化了自己对于仕途起落的看法,展示出苏轼在风雨人生中特立独行、安之若素的精神风貌。

辛弃疾也多用自然景物作为意象,但因为其存在的时代动荡不安,时有战乱,所以意象更多为战争时期的兵甲、刀剑、箭矢,甚至破碎的山河。稼轩词多通过具体意象的选用将抽象复杂的情感表达出来。因所作多为豪放语,故所选用的意象多为苍凉沉郁抑或壮大之物,以此托旷达豪迈情思。如《菩萨蛮》中“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此为辛弃疾中年驻节赣州书于造口壁的词。全词引入“江水”、“鹧鸪”、等意象,抒发怅然执着的爱国情怀。词中用江水代行人眼泪,表达对家破人亡不得归北的悲伤,用鹧鸪一词影射南宋君臣偏安南方,不思进取,不愿北伐来收复失去的土地之意 [12]。稼轩豪放词在意象选用上有着以柔化刚特色,将自然的柔和万物,化作一颗坚定,矢志不渝的爱国之心。

相比于苏轼,辛词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大量用典。苏轼豪放词用典多在壮阔磅礴的景物描写中夹杂古代英雄豪杰的往事,用来自比以抒发壮志。辛弃疾则不止于此,不难看出 , 辛词用典无不与词人内心的情感有关,情感所至,则古今往事具现,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一连用了五个典故,正是通过对典故的大量而准确的运用,含蓄、深刻地揭示主题,曲折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词中刘裕、刘义隆、佛狸、廉颇等典故,紧扣怀古,抒写个人情怀,非常新鲜生动。这不仅增强了表现力,也扩大了词的内容,以有限的语言表现丰富的内容。这是对自己南归四十三年沉痛经历的总结,也是辛弃疾才兼文武,富于韬略的突出表现,也是他壮志难酬,渴望被重用的内心反映。[13]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语言以少胜多的作用和词的精炼性、含蓄性。

辛弃疾以一生心血之力创作的豪放词笔下,没有不可描绘的事物,没有不可表达的意境,没有不可运用的手法,他以大胆创新的精神赋予了词抒情,状物,记事,议论的多种功能,使词这种文学样式获得了空前的艺术力量,辛词也成为雄视豪放词坛的典范。

结语

苏轼作词挥洒自如,自然天成,不炼字琢句,充满浓厚的艺术家气质。他反对绮艳, 既不雕镌句调,更无拙劣之笔。因此,苏轼豪放词读来明丽清朗,词中的浓厚情感会直达

嘉应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读者内心。而辛弃疾词读来则似乎有些生涩,然细细体会,实是他注重意境的设计,感情的变换和色彩的渲染,使词俊健而不只是粗犷,率真而又不流于浅露。[14] 苏轼作词凭借得天独厚的文学才华,配合其内心的丰富情感,使词的创作显得极具张力和阔达。辛弃疾则是以才学为词,他炽热的爱国情,经过精致的锤炼,成为了色彩斑斓的情感表达,结合跌宕的心境,使他的豪放词风显得既雄浑壮阔,又婉转含蓄,既郁愤凶猛,又温柔沉稳,表现手法也腾挪多姿,比苏轼词更精致。

苏轼的豪放即是把深广的内涵以漫不经心、自然流露的手法表现出来,苏轼以旷达的胸襟、乐观的情怀,超乎时空的束缚来体验人生,并带有参透人生的哲理性的感悟使情感从冲动归于深沉的平静,于豪放中蕴藏着达观与洒脱。辛弃疾词中则以炽热的感情与崇高的理想来拥抱人生,更多地表现出英雄的豪情与英雄的悲愤,于豪放中迸发出沉郁与悲壮。表现出坚定不移的爱国情怀。正是因为他们豪放词风的差异性,能在相同特征的基础上体现各自的特点和魅力,共同形成了繁盛而辉煌的宋代豪放词。

嘉应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注释:

[1][2][3][5][7][8][9]费振刚.苏辛词传[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5,15,18,17,21,7,8. [4][11][13]任耕耘.图解豪放词[M].合肥:黄山书社,2015:152,155,179. [6][14]杨小青.深广的内涵与炽烈的情感—论苏轼、辛弃疾豪放词风的区别[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1,(1):99,100. [10]陈景云.论苏轼和辛弃疾豪放词风格的异同[J].安徽文学,2017,(1):5. [12]宋瑞丹.南北宋豪放词的发展与流变—以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作为研究案例[J].赤子(中旬), 2016,(20):31.参考文献目录:

[1]费振刚.苏辛词传[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2]邓乔彬.豪放词萃[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刘熙载著、袁津琥注.艺概注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9. [4]任耕耘.图解豪放词[M].合肥:黄山书社,2015. [5]杨小青.深广的内涵与炽烈的情感—论苏轼、辛弃疾豪放词风的区别[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1,(1). [6]何欣.苏轼辛弃疾豪放词中的旷达与悲壮[J].商业文化,2007,(5). [7]秦晓梅.简论苏轼与辛弃疾豪放词风之异[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8]王艳芳.试比较苏轼和辛弃疾的豪放词[J].兰州学刊,2008,(7). [9]黄为.试论苏轼与辛弃疾豪放词词风的差异性[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8). [10]张海华.稼轩词沉郁顿挫风格研究[J].青年科学,2009,(8). [11]吴琼.浅析苏轼与辛弃疾豪放词的不同特色[J].才智,2011,(2). [12]王芳.苏轼和辛弃疾豪放词风的比较[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11). [13]刘淑娟.苏轼、辛弃疾豪放词风之比较[J].作家,2013,(4). [14]宋瑞丹.南北宋豪放词的发展与流变—以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作为研究案例[J].赤子(中旬), 2016,(20). [15]陈景云.论苏轼和辛弃疾豪放词风格的异同[J].安徽文学,2017,(1).

第四篇:不要吝啬你的赞美之词

魏志梅

每个人都喜欢听夸赞自己的话,孩子尤其如此。我记得我第一次上课时,我正讲着课,一个小男孩突然把脚伸出来,我特别疑惑的看着他,问:“怎么了?”他特别自豪的说:“老师,看我买的新鞋!”可见,孩子无时无刻不希望你夸赞他,关注他。

当我面对班里的一些爱捣蛋的学生时,我也是只要有机会,我就表扬他。其实,爱捣蛋的孩子不是不愿意表现的好,而是不知道怎么去表现的好。他只不过用了一些并不正确的方式去吸引别人的注意,让大家都注意他,他就获得了存在感。因为知道这一点,结合具体情况,当我面对这种“捣蛋学生”时,我会采用忽视法去对待他想哗众取宠的行为,让他明白,他的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而当他表现好的时候我会使劲的表扬他,让他在这种情况下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从而,他就会明白,只有表现好才会受到关注。

还有一些性格比较腼腆,不善于表达的学生,也是非常需要我们的赞美的。我们班里的这种学生还不在少数,特别是有些没上过幼儿园,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更是不敢在课堂上表现自己。当我提问时,如果我看他犹犹豫豫的,我就会试着多给他创造回答问题的机会,并让他尝试着起来回答。一开始,内心还是有些胆怯,不敢大声说,不敢回答,我就鼓励他,慢慢想,还让其他同学一些鼓励他。有些学生,一开始连一个字都说不出来,我就每节课都让他回答问题。慢慢的,这位学生对于简单问题已经可以大声说出来了。

所以,千万不能吝啬赞美之词,你的一句话,有可能就会使得一个孩子开心一天,甚至有可能会改变他的一生。

第五篇:老师,不要吝啬你的溢美之词

邹厚虎

我班有一名学生,平时不交作业,上课也不认真听课,不遵守纪律,学习成绩也不好。可谓是个不可救药的差生了,我真是拿他没有办法。就在我束手无策的时候,我不经意的运用的欣赏教育,得到了一个很大的惊喜。那天,他的课堂作业没有完成,让他课间补上作业 。他一副不无所谓的样子,我很生气。于是,我就说:你要是不做作业,就课间墩地吧。他下课后,拿起墩布就墩地,不但擦了整个教室,还把卫生区也擦的很干净,累的满头大汗。那天,正好学校查卫生,我们班得到了表扬。第二天,我也在班上表扬了这个学生。我带着欣赏的微笑说:“你昨天表现的真好,是个爱劳动的孩子,由于你的劳动给咱们班争得了荣誉。”他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笑了。此后,他每次值日时,都做的很好,尽职尽责。我发现他有点变了,做什么事都在尽力而为,虽然有时也做得不太好。我忽然意识到,这个学生已久违了这种欣赏,他是多么的渴望啊。他在努力的做着,以求再次得到这份赞许的欣赏。我顿悟作为一名教师,我是多么的吝啬。学生,尤其是“差生”多么需要老师的一次关注,一个微笑,一句欣赏的话语。只要我们真心的去欣赏差生,就像欣赏一件千年破碎的陶片,从中去想像发现它的价值,它的美,那么就会看到“差生”那熠熠闪光的一面。让我们每位教师都给“差生”一份真心的欣赏吧,因为伟大的诗人李白说过“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一个人都有它的优点,欣赏定会激发“差生”那份才能,那份智慧。

差生不是各方面都差,有的是学习差,有的是行为习惯差。对他们要多偏爱一点,采取“倾斜政策”,多关心、理解和帮助他们,为他们创设各种有利条件,促进他们尽快转化。1.学习指导优先一点。

差生多数基础知识差,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信心不足。为了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帮助他们进步,我在学习指导上对他们采取了适当优先的“倾斜政策”。课堂上分层次教学,努力做到每一课、每一个问题、每一句、每一个字都让差生听懂理解,并采取“三优先”(提问优先、批改作业优先、课后辅导优先)的做法。对于学习方法不当的学生,请同学向他们介绍学习经验,定期组织全班性的“学习经验交流会”,要求学生留心积累自己的学习经验,不断总结提高。对于有“瘸腿”科的,我采取帮的办法,让在这方面有特长的同学与他们结成“对子”互相帮助。对于有“短腿”,几科成绩都偏下的,我帮他们先让个别科目领先,特别是他们喜欢的那一科。帮他们分析学习上不去的原因,找出解决的办法。对于组织纪律性松懈,对自己不能严格要求的学生,对他们严格要求,注意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他们同自己的不良习惯作斗争,提高自制、自理能力。对于行为习惯差的学生,主要是自我约束力差。他们的心理一般都较为脆弱,遇到表扬敏感,遇到批评更敏感。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希望在生活中遇到理解他们的知音,并把他们引导到正确方向。为此,对于这些后进生,尽量做到:在办公室不批评;无意做错事不批评;做错题或回答错问题不批评;早晨不批评;在家长面前不批评;需要个别教育的不到班上去批评。目的是尊重他们,而教育成功秘诀就在于尊重和信任学生。

2.展示机全多给一点

尽管差生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他们有的活泼好动,有的性格内向,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特长和兴趣。平时,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多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多给他们创造一些表现自

己才能的机会,激发他们不断积极进取,奋发向上。无论是校运会,校歌咏比赛,都鼓励那些差生积极参加,而且无论结果如何,都加以肯定。中学生对爱、对真诚有着特殊的敏感,当老师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时,师生间会产生奇迹般的结合力,这个力能使每个人变成一块经得起敲打的好钢。

3.表扬奖励放宽一点。

差生也有优点,只是因为他们缺点多,优点往往被老师所忽视。教师要努力挖掘他们潜在的闪光点,帮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进步。学生都喜欢表扬,差生更是如此。平时注意对差生以表扬为主,哪怕是一点微小的进步,也加以表扬,使他们感到老师的关注和期望。这样有助于他们全面认识和评价自己,增强学习自信心,鼓起上进的勇气。长期以来,学校、班级的奖励多是授予各方面比较好的学生,差生很少有获奖的机会,这不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为此,我在班上提出,奖励也要向差生倾斜。班级自己设立了面向差生的“进步奖”。与此相配套,实行量化目标管理,确定了易于考查和操作的评比标准,从而使每个学生都有得到表扬和荣誉的机会,全方位的激励机制对班级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4.创造环境,多给一点集体的温暖

班集体是学生每天生活的主要环境。良好的班集体是学生精神生活的乐园,是差生性格得到矫正并不断进步的摇篮。老师的力量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每个学生都拴在手腕上,只有用集体的力量才能把他们团结在一起。为此,我重点做了:(1)创建良好的班风,使差生感到集体的温暖。(2)开展互帮互学,使差生生学有人助。(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差生不断提供表现才能的舞台。这些差生在集体的大熔炉里受到了感化,他们思想变了,学习努力了,有的已成为班上的骨干力量,有的在各项活动中为集体争得了荣誉。

转化差生,需要教师在工作中多一份宽容,少一份责备,把爱的甘露洒进每一个差生的心田。

总之,教育工作的对象不是静止的物,而是活生生的人,有思想、有情感 、有个性,千差万别,要做好这项工作,每一名教师要舍得下功夫,开动脑筋、不断研究和改进方法,只要施以爱心,期以耐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了解并尊重差生,给差生多以赞许,相信绝大多数差生是能够转化为好学生的。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劳务员专业基础知识下一篇:离退休工作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