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积淀的农业旅游论文

2022-04-22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文化积淀的农业旅游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甪直镇是一个独具江南水乡文化特色的千年古镇,随着多轮经济的发展,已经形成兼有生态农业、先进制造业、文旅产业共存的宜业、宜居、宜游特色的城乡复合型小镇,2016年甪直镇以模具产业优势成为全国首批特色小镇,开启了模具特色小镇建设新征程。

文化积淀的农业旅游论文 篇1:

涵化理论视域下的中国农村居住文化探析

【摘 要】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浪潮下,中国农村居住文化研究已经成为了热点问题。本文在涵化理论的视阈下对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堰河村的农村居住文化进行探析研究,发现该地区是对中国农村居住文化如何保护、传承和创新的一个实践范例,在城乡二元文化涵化的过程中依然保持了美学、科学、功能三大文化内涵,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涵化理论;农村;居住文化;堰河村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快破解我国城乡二元结构迫切需要统筹城乡发展。”当前,农村文化公共设施陈旧老化,文化事业发展滞后;文化活动的开展不足,群众的道德观念下滑;文化活动落后,农民的文化素质落后等现实状况影响着农村文化的进步。在农村居住文化改造发展的层次大多处于水平较低的“设施建设”阶段,缺少了对农村文化内涵的深入研究。随着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推动,中国农村居住文化内涵建设将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从涵化理论视阈下对中国农村居住文化进行分析,湖北省堰河村正是中国农村居住文化涵化结果的典型案例,该地区在对农村居住文化潜移默化的涵化过程中将美学、科学、功能文化内涵相结合,而这体现了农村居住文化涵化的核心。

一、农村居住文化定义内涵

建筑设施的建设并不是最为重要的。建筑有它独特的语言,但意义不在建筑本身,更多的则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居住文化是一种以住宅为媒介形成的居住方式,是一个民族特定居住生活方式的整体,它既包括物质层面——住房结构及其选址等,又包括知识、精神层面——生活习惯、文化风俗。居住文化是人类在居住范畴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因此,居住文化的涵化研究主要包括对当地人民在外在文化的入侵之中其居住形式及居住地点的变化,以及当地人在生活习惯的转变及风俗的传承上发生了何种转变。

居住文化体系,具有丰富的内涵,并有突出的个性。吴强的《居住文化透视》一文中认为居住文化内涵可以包括三方面。第一,居住环境是居住文化萌芽与发展的基础;第二居住形态是文化形成的核心和中心;第三则是空间形态,主要是指住区是居住文化空间的表现形式。而就具体文化内涵的而言可以分为美学文化、科学文化、功能文化三部分:(1)美学文化内涵。农村居住文化体系,在其形成、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具有其独特的艺术美学文化内涵。农村居住文化体系,不仅仅是建筑设施物化实体的艺术美,更是寄托了农民“乡土性”情感美。农村乡土性美学是农村居住、环境、生态、人文多元多层次的美学结合。(2)科学文化内涵。科技文化包含了建筑设施科技、景观环境科技、人文生活科技三方面,是居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居住科学文化的发展和提高,不仅改善了农民居住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更是为农村传统居住观念引入了新的审美理念、审美情趣,丰富完善了农民居住设施、景观、人文的内容。(3)功能文化内涵。农村居住文化体系包含农民生存、生产、发展的空间环境和作为文化载体的建筑设施、景观环境、人文生活。农村居住文化在农村文化传播、文化传承方面具有媒介功能作用,对农村风俗、伦理、风尚等方面具有记忆功能作用,对新文化与旧文化的融合适应具有调和功能作用。

二、堰河村居住文化涵化现象

文化涵化研究自1910年左右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兴起,在五六十年代成为美国人类学家和文化学家主要探讨的课题之一。文化涵化现象是社会文化横向变迁的重要模式。1880年美国的鲍威尔(P.W.Powel)提出了文化的“涵化”现象,主要基于西方现代文明与当地土著文化的接触、磨合的过程及影响结果;随着城市现代化文明对农村固有的生活文化影响都属于文化涵化研究的范畴。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中国的文化涵化研究群体主要针对的是少数民族群体和移民群体的心理适应比较研究,而在应用涵化概念进行的研究中,鲜少有研究者以农村居住环境为媒介进行文化涵化研究。本文以湖北堰河村农村生态居住环境的变迁为例,来考察农村居住文化的文化变迁和文化涵化,并对中国农村居住文化的文化涵化研究中的盲点进行创新性探索。

十八大报告中提到“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应当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多方面推进一体化,才能真正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因此,农村居住环境的提高成为了热点。城市文化对农村居住文化的涵化作用是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的重要表现,是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重要手段,因此农村居住文化涵化的发展也是值得探讨的。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而中国农村居民才是构成中国社会基层的主要群体。为了大力发展农村城市化,农村进行了居住环境的大改造,在湖北一些农村地区始终保留了“拆旧房建新房”的思想,房屋建成了小高层,也新建了广场,但是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缺少了中国农村的“乡土性”,少了农村特有的文化风貌和传统文脉。农村居住设施的开发者过于急功近利,其最终结果是文化设施条件虽然有所提高,但是忽略了农村居住文化的内涵建设,忽视了固有的农村文化的延续性以及农民的日常生活。农民本应作为农村文化传播的主体却在居住环境建设的过程中成为了失语并被忽视文化表达权的群体。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文化变迁,既包括物质文化,也包括精神文化的发展变化。

中国大多数农村居住文化建设内涵的缺失正是由于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在长期持续的接触,从而导致的原有农村文化体系大规模变异的文化涵化现象。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的适应过程分为两种,一为融合,一为同化。美国文化人类学家J·H·斯图尔德的文化生态学理论认为,文化系统中文化核心的改变会产生文化的变迁,尤其是当两种不同的文化系统进行博弈时,弱势文化会被强势文化的特征所进行涵化,从而导致文化核心的改变变迁。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传播过程中,城市文化往往处于主导强势地位,而农村文化处于弱势地位,当两种文化系统在一起博弈时,较弱文化被强势文化所涵化从而发生变迁,二者难以产生对等的双向交流与调和。在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较量过程中,城市现代文化对农村本土文化强势冲击下,农村文化逐渐被城市文化所同化,这个过程亦是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相适应的过程,因此农村文化逐渐丧失没落,农村文化的乡土性逐渐减少,出现风貌已改、民俗渐易的边缘化现象。而这种“文化丧失”或“文化没落”现象在农村居住文化中尤为明显。受城市居住文化中的物质主义诱惑,农村居住环境也逐渐改变,根据城市文化的审美需求,将居住环境统一建造出来,形成了商品化的居住文化。过去的商品化过程往往是指土地、资金和劳动力等,但是其商品化的最终结果却是文化的复制,失去原有文化的韵味。农村居住文化的商品化现象破坏了农村固有传统文化的传承脉络,使农村文化被物化、庸俗化,逐渐与城市文化同化。2012年8月笔者在湖北农村进行了社会调研,在湖北堰河村进行了访谈和田野观察,从农村自然环境因素、农村社会经济环境因素、农村社会基层环境因素对农村居住文化涵化现象进行考察,发现当地在城乡二元文化涵化的过程中却保持较为良好的文化内涵。堰河村隶属于“湖北十大名茶之乡”襄阳市谷城县五山镇,位于鄂西北山区,该村版图面积大约12平方公里,山地占8平方公里,拥有1200亩生态茶园,茶产业成为带动全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同时生态旅游业逐渐成为该村发展的重点。该村下设4个村民组,人口936人,共247户,蕴藏着丰富民俗文化,体现了淳朴的乡村特色。

1.农村自然环境因素。我国封建社会实质上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农业社会,土地是最重要的一种社会资源。在农村聚落生成的最初阶段,自然界的气候、水文、将影响农村聚落区域分布的因素,尤其是具象的自然环境概括为抽象的土地资源更为重要,对于掌握农村聚落区域分布的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是社会的主要支柱,它不仅为构筑稳定的封建行政权力结构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而且深刻地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并左右着传统农村聚落区域分布和文化生产形态变迁的变迁进程。

农村土地资源的属性在于其质和量,无论什么样的形色,只要质量高、数量多、适宜农作物生长,都是农村聚落区域分布的优良资源,同时水源、气候等自然环境也可以通过土地资源得以体现。农村农业生产的特点决定了人口要相对稳定地集中在某一地域内,而农村聚落区域分布地理空间的拓展,则必然伴随着农业人口大规模的迁徙活动。在湖北襄阳堰河村的聚落迁移就恰到好处的体现了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十多年前堰河村的村民大部分集中于百日山附近的田地或道路旁,分布零散,道路闭塞,交通工具不方便,通讯设备几乎没有,同时山上环境也不适宜农民进行土地的劳作。堰河村当地村民为了摆脱闭塞所带来的贫穷,不得不选择迁徙,但是由于对百日山情感深厚,不愿远离,就选择靠山而居,迁徙至山脚。山脚土壤肥沃,适宜种植杜仲、茶叶等农产品,村民集中居住在田地附近,“形成了背山面田、面水的带状聚落”,而这样便于农村的城市工农化建设。居住地的迁徙,使堰河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更为密切和谐,充分显示了环境科学文化内涵。

堰河村作为新型的农村城镇化建设充分利用农村土地资源形成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注重农村的美学和功能文化内涵,结合茶文化打造生态小镇,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居住设施也在建设。堰河村重建了当地农村居住环境,但是在房屋改建过程中尽量不拆除老砖瓦房,古木畅园尽量保留,在外来传播者的专家提出改造方案。堰河村的房屋改建既促进了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的发展以及保护,同时也复兴创新了当地传统文化的同一性。在调查过程中,与当地村民进行访谈及田野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堰河村的部分村民依然以茶叶种植为主要的经济来源方式,因此在房屋建筑的建造过程中也依据当地村民的生活习惯,房屋以两层楼为主,房间宽敞,以方便村民的工作,邻里街坊依然随时串门,乡土社会的可靠性依然存在,提高了农村文化的适应性转化。

2.农村社会经济环境因素。农村社会经济环境是指农村中人们加工、改造自然以创造物质财富所形成的所有的生产条件,包括工具、技术、生产方式等。农村社会经济环境是农民与自然发生指直接关系的产物,农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一旦失去经济组织及其劳动工具,就无法对自然进行改造,进而无法生存,无法创造更高层次的文化。自2004年以来,堰河村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正是体现了农村社会经济的提升,堰河村在居住环境改善的过程中既融入了城市的社区文化,同时也保留了农村固有的乡土思想。该村以“建设生态化家园”为目标,进行了“一建四改”和垃圾分类的措施,注重农村生态功能和科学文化内涵,在一定程度上也保留了农村传统生产方式,正是乡村传统文化和城市文化相适应的表现。“一建四改”是指利用农村现有的资源沼气为突破口,以建设沼气池为主要的切入点,把改灶、改水、改厕、改圈相结合,改善农村原有的居住环境,全村二百多户人家,有一半以上农户建了沼气池,60%以上的农户使用了沼气、太阳能等环保能源。“垃圾分类”本应该是城市的社区文化,堰河村却实施了。垃圾分类是引导农民告别陋习,走向文明的开场戏。在当地,各家各户配备两个垃圾桶,每个村民小组建立一个垃圾分类中心,垃圾实行干湿分类处理,并且每天有专职的保洁员对垃圾进行二次收集和分类。“垃圾分类”措施不仅改变了堰河村的居住环境,同时改变了农民的文化认知。堰河村居住环境重建后统一保留传统古老的青砖灰瓦两层小楼房,但内外部居住设施与城市的高层楼房设施无异。堰河村在改造的过程中去除了传统农村的的人畜共住的恶习,将房屋功能规划阿德更加合理,更适宜居住。同时,堰河村在抗震节能农房建设、住区人居环境改善及基础设施建设等57项示范项目中符合农村居住建设,以低造价创建高科技的生态文化村。农民住宅节能示范楼的总体节能效率达到54.55%,村接待中心示范楼的总体节能效率达到50.01%。堰河村对于社会经济环境的提升和居住文化的改变,并非一种被动的承受,更多的是处于一种主动追寻态势来改变传统居住文化的不足,提升当地的美学文化和功能文化内涵。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农村居住环境的建设成为了城市文化涵化的主要媒介之一,同时居住环境的改造过程与农村受众接触面较广,传播文化时间长,城市文化对农村文化引起了文化变迁,使农村传统文化在与城市文化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创新复兴。堰河村的居住设施的改造是典型的农村传统文化与城市现代文化相适应案例。生态居住文化这个城市文化信息的产生,在堰河村内部的传播,以及到村民对该信息的适应接受的整个信息传播过程,是两种城乡不同文化涵化的过程体现。

3.农村社会基层环境因素。中国古代农村聚落的基层社会结构非常注重“血亲家族”,是以“家国同构”为网络组织起来的。堰河村居住文化具有血缘性、地域性、传统性的人情关系,其社会结构建立在保守、封闭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是形成现在堰河村聚落聚居形态变迁的社会基础,并与堰河村聚落地域空间层次中的基本单位具有某种对应性的关系。堰河村在一定程度上也保留传统乡村社会的人情关系,村内成员的关系紧密,村庄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较少,村内成员的联系相对紧密,人情的往来成为了堰河村传统乡村社会文化和居住文化最为典型的特征,人情互动成为巩固和延伸乡村人际关系网的重要因素,由于传统文化习俗和血缘、亲缘关系的促使,村民为了表达情感、实现利益获得帮助等,通常都会求助于人情,人情多表现为信息、劳动和物品的互换。而正是这种人情关系体现在堰河村聚落的形成以及居住文化涵化过程中。在对堰河村农村居住环境变迁的过程和结果来看,并未出现文化涵化影响带来的完全融合,即形成新的文化模式。同时,在这个文化涵化过程中,农村居住文化并不会因为城市文化的强势影响而导致农村传统文化的完全灭绝。农村居住在接受外来城市文化影响的同时,依然保留其传统的文化,保存了自身的本色。涵化的程度不同岁也导致了文化不同程度的同化、分化及边缘化现象,但是这只是文化变迁的表象,或者说是文化内涵建设的缺失。

三、堰河村居住文化涵化传播者

根据对堰河村的实际调研,农村居住文化涵化过程具有复杂性,居住文化涵化过程的传播群可以分为城市外来传播者和农村本土传播者两类群体。在农村居住文化涵化过程,传播群体也是文化信息的生产者,同时也可以作为信息消费者和分解者。在对堰河村农村居住文化涵化调研过程中,这些群体在一方面与城市现代文化进行频繁的信息交流,另一方面本土的传统文化也依然存在,多种文化相互交融但又相互碰撞,形成了当地特殊的生态居住文化涵化现象。

1.外来传播者。将堰河村居住文化看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外来传播者是指系统外的信息传播者生产信息并传播给系统内部人员,是外来信息与本土信息相互传播的纽带。堰河村在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动态转型中进行了居住设施建设,外来传播者的信息输入在这个时期最为活跃并对当地传统居住文化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改变,而这种改变正是居住文化涵化的过程。外来传播者的主要特点传播城市文化信息,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城乡差距明显,城市信息密度大,农村文化信息与城市文化信息的博弈过程中,城市文化对农村文化具有强势的冲击力,农村社会处于信息和文化弱势地位。外来传播者将城市文化信息强势型的扩散到堰河村,逐渐与农村本土文化相适应。堰河村的“垃圾分类”化来自城市文化观,但是在堰河村进行了旅游文化和居住文化长期规划之后,城市人群在逐渐融入了当地本土居住文化。外来传播者的迁移运动不同对农村居住文化的涵化效果也不同。政府对堰河村的居住设施进行规划成为了长期、固定的信息传播,这种有目的性的居住信息输入对堰河村本土居住文化影响很大。政府政策的实施让堰河村整体的居住设施大幅度提高,带动了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高校在对堰河村进行信息传播的过程对当地本土居住文化有一定影响。堰河村与多所高校形成了稳定的合作模式,但是由于大学高校对于堰河村的迁移运动属于间隔性的,在调研过程中,当地居民认为高校进入堰河村调研的时间不长,但频率较高,对当地居住文化的提升有一定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涵化效果不如政府的政策对堰河村本土居住文化影响。堰河村作为华中农业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的文化传播基地,高校对堰河村进行文化传播之前有一个选择过程,确定堰河村为适合的传播对象才进行传播活动,但是进行传播活动的时间较短,主要为每年寒暑两季,一旦文化信息传播目标达成,就会迁出。

2.本土传播者。本土传播者是指系统内部人员进行文化信息生产,再将信息输入给其他受众。而在堰河村内部,构成本土传播者的群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是当地的“意见领袖”,另一类是堰河村其他村民。农村意见领袖是指“那些掌握乡村话语权、具有广泛资源动员能力,处于乡村社会关键位置上的特殊人物”。堰河村的意见领袖主要是指当地在村民中具有较高声誉和“话语权”的人。意见领袖在当地是指能够“说得上话的人”,他们能够通过自身的社会资源,将个体与村庄公共文化事务紧密结合,确立了自身对他人的影响力。在堰河村主要的意见领袖是指当地的村干部、村教师、养种植专业户以及其他各方面骨干,在对堰河村的居住设施的改造过程中,他们接受了城市文化,充分发挥自己的话语权,并且对其他村民输入文化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堰河村居住文化涵化。“垃圾分类”的生态居住文化理念最初是由外来传播者的北京绿十字生态文化传播中心孙君主任进行传播,该理念是现代专业的生态文化理论知识,采取直接灌输和填鸭的方式对当地村民输入文化信息难以接受。孙君与堰河村村支部书记闵洪彦、妇联主任季达翠等意见领袖进行沟通,将双方的沟通后的生态居住文化信息重新编码成新农村建设、居住环境改建、生态旅游建设等信息,再召开其他意见领袖如党员及村民代表开会,让意见领袖能够充分吸收“垃圾分类”的理念,再由他们对堰河村村民进行通俗易懂的多种方式进行信息传播,使当地村民能够接受接受该理念。“垃圾分类是孙教授(孙君)村里的时候宣传的,那时候大家都不怎么懂,这些改造都是由党员、示范户开始的,先选几户人作小范围的示范,做好了、看到效果了,大家就跟着慢慢做”。本土传播者的另一部分群体是堰河村的普通村民,居住文化传播是一个信息共享与交流的过程。在居住文化涵化过程中,普通村民虽然主要是文化涵化的接受者,但同时他们也会对信息进行解码并进行自己的再次编码。居住设施的改造与当地居住文化的改变并非一个个体行为,而是一个群体行为,因此信息是共享的,而村民重新编码的信息也会进行相互交流。因此在居住文化涵化的过程中,多数村民对信息接受的程度也对文化涵化的程度产生了影响。

四、建设农村居住文化内涵对策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居住文化变迁,既是文化涵化的过程,也同时是文化涵化的结果。通过该文化涵化过程和结果的统一性,即可研究出农村文化变迁的过程虽然复杂繁琐,有的地区忽视了文化内涵建设,但是对于农村居民来说传统的文化始终作为主线保留其中,其核心文化的乡土性始终没有完全丧失,这应该成为文化内涵建设的动力。城市文化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对农村居住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在不同文化的接触影响过程中,农村文化仍然是保留其中这决定着涵化过程的发展方向,但是涵化的程度却离不开城市文化对农村文化的冲击强度以及村民的认可度和失语程度相关。因此农村居住文化内涵建设的提高离不开农村文化地位的确立,并且对现有的文化传统的进行创新与再发现。

1.确立农村传统文化的地位。现代化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文化的完全抛弃与超越。在中国农村居住文化内涵建设过程中,我们更应该确立农村村文化的地位。文化变迁现象是在文化接触中产生的,是文化传播过程中相互融合的结果,但是在文化涵化变迁过程中往往重视城市文化,忽视农村传统文化,最终造成了文化同化。在不同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应该发展文化的多样性,确立农村传统文化的地位。民间是生产文化的沃土,尤其独特的魅力,与城市现代文化各有特点,平分秋色。优秀的农村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积累的结晶,是民族精神支柱。农村传统的居住文化具有极强的凝聚力,是农民共同认同的象征,农村传统居住文化地位的确立,更能贴近农民的心理感情以及精神需求,农村传统文化内涵建设能够获得中国社会基层的主要群体的认同,共同以挖掘和发扬农村传统文化内涵为己任。

2.树立正确的农村居住文化观。文化亦是指生活习惯、生活方式,而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二者共同决定了生活习惯,因此文化只要与它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匹配适应,则该文化即为合理。因此我们不能一味地认为农村应为经济落后于城市而否定传统文化的优势,也不能因为农村居民固有的乡土性而对传统农村居住文化不进行改造。传统文化是不可再生的,是了解历史展望未来的重要参照物,同时文化也需要不断更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生活方式、居住习俗都是文化结晶,从居住文化价值来看,抛弃过去传统的居住文化也等于是扬弃了其中所包含的独特文化。中国农村居住的“乡土社会的信用”,“家”的感情都是现代化社会所缺乏的,将美学、科学、功能文化内涵相结合,而这正是对农村居住文化体现的核心。

3.创立新型的农村居住文化体制。文化不能够只是历史积淀的产品,更是现代的、更新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精华。传统文化创新不仅仅是传承农村村传统文化,文化涵化和变迁是必然规律,因此不能固守一成不变的“死文化”,并且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影响更多人对理解真正的文化,创立新型的农村居住文化体制,变种求新,往好的方向进行创新改变。农村居住文化的改变不能够仅仅只局限于物质的改变,更重要的是能保留传统文化精华,在文化自身完善和发展过程中引起了农民的价值观念、社会动机等多方面的提升最终促使农村经济与文化二者共同全面发展。

坚持三个代表思想中“始终保持最先进的文化方向”,与世界先进文化相互交流,吸取精华,摒弃糟粕,把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到与城市文化相同或相等的地位,大力建设先进的农村文化。农村居住文化是新农村文化内涵建设的新途径,是繁荣农村,满足农民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必然要求。农村居住文化是统筹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的重要手段。将农村居住文化建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能够科学合理地推动农村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促进我国农业物质与精神文化协调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卢成仁.涵化的另一面:文化传统的创新与再发现——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勐海县勐遮乡傣族艺术变迁为例[J].云南社会科学.2007(4)

[2]宋蜀华.民族学的应用与中国民族地区现代化.载乔健,李沛良,马戎编.社会科学的应用与中国现代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56

[3][美]克莱德·伍兹.文化变迁[M].云南教育出版社.1989

[4]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喻太安.把握居住文化的内涵[J].中国房地产报.2003(6)

[6]金正镐.东北地区传统民居与居住文化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2004

[7]费孝通.乡土中国[M].人民出版社,2008

[8]江娟.堰河村的传播生态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2011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课题编号:2012SC46)。

作者:彭光芒等

文化积淀的农业旅游论文 篇2:

全域游视角下甪直模具特色小镇融合发展研究①

摘 要:甪直镇是一个独具江南水乡文化特色的千年古镇,随着多轮经济的发展,已经形成兼有生态农业、先进制造业、文旅产业共存的宜业、宜居、宜游特色的城乡复合型小镇,2016年甪直镇以模具产业优势成为全国首批特色小镇,开启了模具特色小镇建设新征程。本文从“全域游”视角出发,剖析甪直特色小镇的旅游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甪直镇需结合全域经济、产业、文化和生态发展的需求,主动从工旅融合、文旅融合、农旅融合等方面入手,精准开发、优化全域旅游资源,提供多样化、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和体验,同时加强基础旅游设施配套和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旅游全要素品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需求,实现甪直全域产业经济跨越式融合发展,以期为甪直镇及其他特色小镇的建设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甪直 模具特色小镇 全域游视角 产业融合发展

甪直,古称甫里,与姑苏城同龄,2500年悠久历史孕育了厚重的文化,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旅游资源丰富。镇内保圣寺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中唐代塑圣杨惠之所塑的九尊泥塑罗汉,虽历经千年沧桑,却仍然保存完好。古镇里九条古街与河港平行而筑,纵横交错,40多座宋、明、清的古桥相连,被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古桥梁博物馆”,古街、古宅、廊棚、古桥、驳岸、河埠,构成了甪直古镇独特而优美的风情画(如图1所示),成就了“神州水乡第一镇”美誉。

甪直并没有在娴静的水乡里慢下发展的脚步,秉承吴文化开拓创新、精益求精的精神,历经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和新型城镇化三轮发展,拾级而上,一个崭新的甪直在江南水乡古镇深厚的历史沉淀中跃然而出。多规融合试点、工业地产分割销售等改革举措不断创新、深入推进,模具装备、科技制造等主导产业转型创新、质效双提,形成了模具装备产业园、节能环保产业基地等产业集聚,地区生产总值超百亿元。被誉为工业生产之母的模具制造业已成为甪直支柱型产业,2016年甪直镇凭借模具产业优势成为首批中国特色小镇(如图2所示),“模具小镇”正成为甪直古镇新名片。

甪直在致富百姓创新发展的同时,没有忘记自己是鱼米之乡溯源地。5500年前甪直先民就已从渔猎向稻作农业转化,开始种植水稻及其他农作物。甪直镇始终坚守着这片风物清嘉的美丽乡土和博大隽永的文化遗存,尊重保护水乡原始村落、生态水系肌理、人文历史遗址,传承“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水乡农耕生活和“水八仙”特色种植文化。25平方公里澄湖农业园,最大程度保留了自然、人文、生活的印记,保护发展最传统醇正的“原色”“绿色”“特色”江南田园水乡(如图3所示)。

当前,甪直镇开启了“三区并举、三业并进、三生并融”城镇融合发展新征程,既以“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并融为导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生态农业”三业并进为核心,全力发展“古镇片区”“新镇片区”“农业园区”三大板块,促进文旅产业、先进制造业、生态农业融合发展(如图4所示),完善城镇配套功能,加快城乡统筹发展,从全域游视角着力实现“三旅(古镇文化旅游、农业生态休闲、模具工业体验)融合”的绿色发展道路,全方位推进特色小镇培育工作,把甪直建设成繁华姑苏城边的“工业重镇、文旅名镇、美丽乡镇、幸福城镇”,实现从水乡古镇到特色名镇的全新跨越。

1 甪直模具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必要性与现状

对于特色小镇普遍认可的定义是2015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中的定义,即特色小镇是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区别于行政区划单元和产业园区。

由特色小镇的定义可以看出,特色产业与文旅产业、生态农业等全域融合发展是建设特色小镇的出发点,也是全球经济、文化发展的大方向,因此遵循客观规律地推进全域产业融合是建设特色小镇的关键。特色小镇建设要实现“产业+文旅+生态+城镇”的全域融合发展模式,培育功能完善、价值多样的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甪直镇是一个独具江南水乡文化特色的千年古镇,随着多轮经济的发展,已经形成兼有生态农业、先进制造业、文旅产业共存的宜业、宜居、宜游特色的城乡复合型小镇,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产业支撑有待提升,特色产业模具与国际先进水平有明显差距,文旅产业与同为水乡古镇的周庄、同里处于劣势,生态农业的品牌价值需要提升;(2)全域产业融合度有待提高,比如特色产业模具和文旅产业交叉渗入、生态农业与文旅产业紧密融合的产品都有待开发。甪直模具特色小镇的建设,要在规模和内涵上均衡发展,要緊紧围绕“工业重镇、文旅名镇、美丽乡镇、幸福城镇”的目标定位,不断丰富文化内涵,探索推动“生产、生活、生态”特色小镇全域融合发展,走“以镇聚产、以产兴镇、产镇融合”的特色小镇发展之路。

2 甪直模具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途径

特色小镇建设的成功与否不仅需要顶层的规划设计,更为关键的因素在于充分利用其历史的沉淀和“先天”的资源优势。甪直镇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产业特色鲜明,建设特色小镇不可照搬他人经验,需结合全域经济、产业、文化和生态发展的需求,练好特色小镇的“特”字内功,主动从工旅融合、文旅融合、农旅融合等方面入手,使特色小镇建设进一步适应新时代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

2.1 工旅融合,产旅一体

甪直模具特色小镇需强化“文化+”融合发展理念,打造富有工业文化魅力的特色小镇,充分发挥文化引领作用,主动做好“文化资源融入”文章,努力使特色小镇的工业人文气息浓郁深厚,产业文化特色鲜明,文化生态优美精致。因此,模具特色小镇建设要把模具文化根植其中,以构建模具文化博物馆的理念全方位多层次建设模具文化特色展示系统,实现产业与工业旅游全面融合。

一是在工业旅游文化设施的建设上,规划和建设模具文化博物馆、模具科创中心(博览中心),模具产业园打造成模具主题公园,通过模具工业旅游项目载体建设,打造区域模具科普基地,全方位展示模具产业的发展历程,吸引游客、学生、市民和业内人士来到甪直模具小镇参观体验,形成小镇工业旅游品牌效益。

二是鼓励具有资质的模具企业创建各类工业旅游示范点,指导工业企业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配套整改,构建完善功能区域,合理划分游客接待区、企业文化展示区、工艺流程展示区、工业产品加工区、游客休闲体验区、综合服务区等各个模块,提供设计、制造和检测等多方面的模具文化体验,从单纯旅游纪念品销售向产品制作工艺展示及体验转变,实现工业生产向旅游服务的转变。

三是在建筑风格、景观环境、特色街道及主要道路景观轴线和绿地广场,依据整体风貌设置与模具相关的雕塑小品、小镇Logo、绿化、铺装、广告、夜景照明和体验设施,展现特色鲜明的模具文化氛围,凸显小镇特色。

2.2 文旅融合,创新发展

甪直水乡古镇是江南六大名镇,26平方公里古镇片区是甪直“文旅名镇”金招牌和文化核心,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圣寺罗汉塑像和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甪直水乡妇女服饰是甪直二张靓丽的名片,为甪直平添厚重的文化积淀与水乡的灵秀妩媚。作为江南古镇联合申遗核心板块,坚持“保护利用并重”,突出“历史文脉”“河道水系”“水乡建筑”“古桥驳岸”四大特色,枕河民居的水乡风味,环绕古镇的河流水系,宋韵明风的古街古桥,独特淳朴的江南生活,精致典雅的水乡民居客栈,吸引文人墨客写生摄影纷至沓来,甪直古镇区就是一座活着的历史文化宝库。因此,传承保护古镇片区的“文脉、水系、水乡建筑风貌”“古桥驳岸”等特色,挖掘旅游资源,完善旅游配套服务,着力提升甪直旅游品质是关键。

一是进一步整合开发全镇旅游资源,加快规划建设圣陶书院,加快东市上塘街、下塘街扩容招商,实施古镇三期改造提升工程,修缮保护王韬纪念馆、萧芳芳艺术馆等古镇景点以及沈氏旧宅等历史传统建筑,有序推进申遗工作。鼓励传统中华老字号、特色茶馆等特色业态向游客开放职业体验,提高游客参与互动程度,提升旅游品质和竞争力。全球发布延圣寺重建奠基暨《碛砂大藏经》始刊800周年纪念庆典,广邀高僧大德参与,扩大国际影响力。把连厢舞邀请大赛和叶圣陶教师文学奖开发成全国颇具影响力赛项,进一步彰显古镇文化品牌影响力。

二是引入模具工业广泛运用的3D打印和测量技术,实现与古镇旅游全要素融合构建创新性旅游项目,以趣味性、纪念性、互动性为特色,运用现代设计理念,融合最新3D智能面部扫描、极速人体三维扫描、3D打印制造、多媒体互动展示等技术,展现从实物信息采集、3D模型设计到快速3D打印制造成型的全過程,通过甪直特色的文创礼品、文物复仿制、古镇模型、古宅模型、名人小像、民间艺术品等对象的3D打印制作,展示多类型3D打印制造技术(桌面型、内雕、全彩、陶瓷、蜡型等),区别于传统旅游纪念品,突出小批量、多品种,增加游客可选择性;引导定制化、个性化礼品服务,包括水乡服装定制、特色首饰定制、3D照相馆(三维人体扫描数据、3D增材制造、铸造、镀金)等,让游客既近距离感受3D打印制造技术神奇,也充分享受到个性化纪念品制作带来的乐趣。

三是为了配合古镇片区的文旅发展,对标5A标准,编制实施古镇环境综合提升方案,加快服务提效、设施改造、业态提升等环境综合提升工作,在古镇核心择址建设3D打印体验中心,创新发展3D打印特色旅游项目,开发建设游客接待中心,为游客购票、休息、停车观光提供便利,开发游客集中餐饮中心,便于游客安全卫生就餐,甪直中学初中部搬迁建设成为大型停车场,解决旅游大巴、自驾游车辆停放难问题,缓解古镇交通压力。

2.3 农旅融合,生态文明

党中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农业园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抓手,生态农业园区建设不仅改善村容村貌,更为生态农业旅游创造条件,也必为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生态文明对于以江南水乡闻名的甪直显得尤为重要。25平方公里澄湖农业园区突出生态优先,是甪直“美丽乡镇”生态区,近6万亩的基本农田,“水、田、湖、村”自然肌理有机融合,水稻、水八仙、水产和绿地湿地“三水一绿”相映成趣,甪直应转变单一的农业生产功能,逐步建成集产销、科研、展示、科普、体验、休闲旅游、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业示范区,培育农业、生态、旅游有机融合的慢旅游、慢生活业态势在必行。

澄湖生态农业示范园的建设理念上要使澄湖地区成为甪直镇重要的生态补充区、特色功能区和环境支撑点,同时具有现代旅游服务功能,为已经饱和的甪直旅游业承担分流作用,使得生态农业旅游与甪直古镇旅游相互促进发展;同时园区的建设以生态修复为前提,以景观改善为手段,以旅游开发为目的,使之成为汇集现代农业科技、展示未来自然田园、体现甪直水乡乡村文化、科技示范、生态观光旅游等功能的农业示范园区。

澄湖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的功能分区上要合理配置区域功能,形成“一点一项(企业),一链一产业,一园一功能”的空间布局,以点组链,以链成圆,特色各异,功能互补,构建以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农产品加工交易为主的生产功能区,构建以新农村建设、集中居住为主的生活功能区,构建以行政、科研、观光、餐饮等为主的综合服务功能区。形成一轴(园区主干道)、一线(澄湖水岸线)、两带(高速公路、苏同黎两侧生态绿化带)、五园(水八仙种植园、生态渔业养殖园、畜禽养殖园、生态林牧观光园、优质种源培育示范园)、三区(高效农业设施区、农产品加工贸易区、农耕休闲度假区)、一中心(游客接待中心)格局,建设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先行区、农业产业化的集聚区、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城乡一体化样板区和“国际慢城”休闲体验区。

澄湖生态农业示范园坚持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农旅融合发展,在3500亩水八仙生态文化园成功创建“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示范区”,澄墩六店桥、朱夏浜、甘蔗浜三个自然村成功创建市级美丽村庄,长浜里、万古浜、中马塔三个安居村及龚家湾、西湾、节子浜、沙湾四个康居村基本建设完成基础上,开发温泉度假酒店文旅项目和农家乐、农宿等农旅服务配套设施,加快推进万亩高标准农田整理、现代农业创业园、智慧农业园、市级蔬菜基地、瑶盛果品采摘基地等现代农业重点项目规划建设;推进澄湖两岸东西游船码头建设,使游客结束工业游、古镇游之后能乘游船快速抵达生态农业园;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田园自然景观,加快推进“国际慢城”建设,构建宜居宜游、低碳绿色环境,提升园区品味和档次,提升休闲观光生态旅游发展水平,推进园区农旅融合发展,打造清水绿田、蓝天白云的休闲观景新空间。

3 结语

苏州市甪直模具特色小镇具有2500年历史的江南水乡古镇,水多、桥多、巷多、古宅多、名人多,保圣寺、葉圣陶纪念馆、江南文化园、万盛米行、沈宅等旅游景点闻名遐迩,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旅游资源丰富,但在开发工业游、农业休闲游上目标定位不清晰、设施配套不完善,使得甪直旅游相比周庄、同里等古镇处于弱势,未达到甪直古镇应有的地位。甪直应抓住模具特色小镇建设契机,尝试从全域游视角建设发展旅游产业,利用好甪直镇特有的模具产业优势、人文环境优势、特色农业优势,因地制宜,促进旅游资源的统筹与优化,注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工业游和生态农业游产业形态,加强全域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全域旅游保障体系,推动甪直全域产业旅游化,形成甪直独特的文化标识,实现与特色产业高度融合,真正打造富有特色的模具特色小镇。

参考文献

[1] 浙江省政府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Z].2015-05-04.

[2] 韩絮.全域旅游视角下特色小镇旅游发展探究——以扬州甘泉镇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8(19).

[3] 胥莹莹,秦绪霞.全域旅游视角下平阴玫瑰小镇旅游发展探析[J].全国流通经济,2018(4).

[4] 胡梦姚,蔡雪洁.基于全域旅游视角的皖北特色小镇建设策略探析[J].铜仁学院学报,2018(5).

[5] 易开刚,厉飞芹.基于价值网络理论的旅游空间开发机理与模式研究——以浙江省特色小镇为例[J].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7(2).

[6] 钟娟芳.特色小镇与全域旅游融合发展探讨[J].开放导报, 2017(2).

①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课题名称:校镇协同助推模具特色小镇创新发展的研究与实践(2017ZDAXM020);2017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基于特色小镇的校政企协同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2017JSJG300)。

作者简介:陈洁(1965-),女,汉族,江苏无锡人,教授,学士,院长,主要从事职业技术教育方面的研究。

作者:陈洁 朱学超 袁梅芳 吴婧 郭南初

文化积淀的农业旅游论文 篇3:

火山古村落的保护及开发研究

[摘要]火山古村落作为海南琼北文化的源头和根基,是历史信息的载体,对研究海南历史、景观设计、审美文化具有很高的价值。本文以海口石山镇火山古村落为例,分析了目前火山古村落保护和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对火山古村落保护有所裨益。

[关键词]火山古村落 问题 对策

DOI:10.19499/j.cnki.45-1267/c.2017.02.010

古村落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经历久远年代而原状保存较为完好、具有鲜明的风貌特色、承载着传统历史文化的古建筑群,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海口市西南郊方圆108平方公里,有许多依附于火山生态衍生出的古村落。这些古村落的形成可以追溯到距今大约1万年到100万年前,海口市周边火山爆发,岩浆奔流、从而造就了一片神奇的土地,留下数十个众多以火山岩为主要建筑材料建成的古村落。火山古村落是琼北悠久火山文化的结晶,记载了人与石相伴的火山文化脉络,人与自然和谐的传统生态文化。发掘、保护、开发和利用好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和潜在文化旅游资源,把火山古村落培育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特色文明生态村,不仅是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深化“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当前海口火山古村落基本现状

海南省目前大约有2000多个古村落,27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08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而颇具特色火山岩古村落群主要分布在海口、澄迈、定安等地。目前海口的火山古村落涉及13个乡镇、575个自然村,而石山镇位于海口市秀英区西南面,区位优势明显,火山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其中三卿村、美社村和昌道村就是典型的火山文化古村落。三卿村、美社村分别于2014年和2015年获评第三批和第四批国家传统村落。

(一)火山古村落主要特点

1.村落历史源远流长。作为我国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乡土火山文化的活遗存,石山镇的火山古村落非常具有代表性。源远流长的历史,造就了丰富的历史遗存,火山古村落中大量的古建筑始建于唐、宋及明朝时期,历史印迹厚重。如美社村始建于唐代,村内的古石井、古石门、石敢当、鸟嘴墙、石磨、石臼、石墙、石庙、石屋等石器,古韵悠然,展示着美社村的沧桑历史。三卿村是宋代古村落,距今约有800多年历史,全村120户500多人,户主均为王姓,方言独特,青灰色的石面上白苔斑斑,显示出年代的久远。位于海口世界地质公园火山群第二大火山口—昌道岭山脚下的昌道村,也是石山镇古老的村庄之一,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2.村落风貌各具特色。历史的演进形成了火山古村落多样的风格。如三卿村是天然火山熔岩流形成的村巷,整个村庄被火山植被包裹,火山地貌因势利导,数百年来当地人就地取材利用火山石建成了这个石头村,全村保留较为完好的古石屋达上百间。村内有5条保存完好的火山古石巷,还有石道、石门、石屋、石墙、石井、石磨、石盆、石池、石臼,触目所及的居所、生活用品、劳动用具等都是用火山石材料制成。美社村交通便捷,生态良好,景色优美,村民以种植水果、瓜菜为主,全村有20多个果园农庄和果园庭院,是羊山地区较为富裕的村庄。全村遍植热带珍贵林木,其中“国宝花梨”尤为突出,是闻名遐迩的花梨村。昌道村是远近闻名的“金银村”,处处绿意盎然,盛开的金银花芬香沁人心脾,或点缀在村道闾巷,或融入村容村貌,与热带景观和火山风情相得益彰,每走一步看到的都是不同风景。

3.村落文化底蕴深厚。海口作为中国最南端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火山古村落以其厚重历史文化价值成为海口文化的根与魂。如美社村是海南十大文化名村,村内有村民抗击日寇的碉堡——“福兴楼”,还有被称为文化摇篮的福兴私塾,村里的“礼让休风”和“光分鳌极”两块石匾,分别为清末民初的海南著名学者王国宪、曾对颜所题,赞颂美社村民守礼谦让、村风文明。今天的美社村民勤劳淳樸,热心公益,修建了文化广场和文化室,成立了八音队和妇女秧歌队,文娱生活丰富,文化氛围浓郁。三卿村崇文尚武,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建于民国十九年村口的碉楼——“安华楼”就是历史见证,碉楼用于村口安保和防御。安华楼下有敬字亭,焚烧废纸字,表示敬惜,据说自清代该亭建成以后,村里文运昌盛,出过举人、贡生、监生、武生等,文武双全人才济济,受祖辈的影响,现在的村民们也很重视教育。石山镇大多村落至今还保留着代表火山农耕文化的特色民俗节日以及三卿八音表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水缸文化”是很有代表性,因地处火山地区,古时候村民开挖火山岩取水困难,但是这个地区降雨量又很丰富,所以村民们开动脑筋,用水缸来接济雨水使用,就形成了“嫁女送缸”的习俗。水缸不仅是一种生产、生活用具,它也是一种财富的象征,“不嫁金、不嫁银,数数门前的水缸就成亲”。还有石山民歌和八音表演传承至今,无不折射出火山古村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火山人对文化的敬仰。

(二)火山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

1.重视规划引导。近年来海口市十分重视对历史文化遗迹的规划保护,早在2011年出台了《海口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6-2020年)》。近年来,随着海南各级党委政府古村落保护意识的逐渐提高,在古村落的规划层面做了不少工作,如海南省于2012年下发了《关于印发海南省村镇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海口市委、市政府也出台了《中共海口市委关于进一步强化科学规划引领作用的决定》,通过编制规划,一方面使得每一个自然村的建设都有了“行动纲领”,有助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更是希望通过规划实现本土古村落的保护。如海口市秀英区作为率先完成村镇规划编制的单位,非常注重古村落传统风貌与现代化建设相结合,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名胜古迹保护相结合,石墙、古井等都被列入重点保护对象。同时,海南省住建厅等相关部门指导市县编制农村特色文化村落保护规划,制定保护政策,推广乡村特色民居建设,加强传统村落保护。

2.加强环境整治。自“十一五”以来,海口市大力开展以创建文明生态村为特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别是2015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以来,火山古村落的古民居和生态景观得到了有效整治和保护,这些措施既改善了村容村貌、提高了全村文明程度,又保护了特色文化资源。如昌道村村民积极参与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不少村民主动让出自己的土地,拆除自家围墙,原来狭窄坑洼的村巷路面都铺设火山石板,村民主动保留古老的火山围墙、火山石屋。在走访的火山古村落中,美社村已创建成为“省级文明生态村示范点”,全村从2004年起,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整治,拆除挡道围墙,搬迁猪圈牛棚,整治狭小巷道,硬化主要村道和环村道路,修建文化室、老人活动室和文化广场,制定“村规民约”,严禁黄、赌、毒、盗和破坏林木,通过以上举措形成了该村优美生态环境和淳朴民风。

3.探索开发利用。2015年石山镇开始启动互联网农业旅游小镇建设,以期更好地利用当地的火山特色资源和文化,通过互联网营销、品牌打造、文化导入、市场培育等手段,发展民宿、骑行、农业观光等旅游项目。如昌道村邀请了专业的设计公司,对村子里的火山岩古村居、庭院进行设计,深入挖掘火山古村落特色,打造“一院一景”,发展特色民宿,促进旅游经济发展。三卿村借成为“国家第三批传统村落”之机,积极宣传古村特色,传承和传递火山文化,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观光,并把农业和科普、农业和旅游结合起来,将特色农产品包括黑豆、蜂蜜、土鸡蛋等实现线上销售和线下体验结合,提升农产品营销模式,有效促进了村经济发展。美社村积极打造“新型休闲旅游度假村”,不但完善了周边相关的配套设施,建立村级运营服务中心,更好地为来到村中的游客服务,而且开发特色农家乐、家庭旅馆等项目,促进村民增收。

二、火山古村落保护和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随着城镇化进程越来越快,在保护开发火山古村落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部分古村落处于“空巢”状态。许多分散于海口石山镇的古村落,都因年久失修而渐渐破败和荒废。部分古村落的村民开始向村外搬迁,古村落逐渐成为空心村。如三卿村的许多年轻一代举家搬到了城里或镇上,或迁入城市谋生,导致古民居入住率不高。古民居无人居住或仅留老人居住,使古村丧失了生机和活力。

二是古村落保护重视不够。目前发现由于自然因素,一些古村落的风貌遭到破坏,民居普遍存在光线不足、阴暗潮湿、布局不合理等问题,自然损毁和老化现象十分严重,生活设施陈旧、采光通风效果差,存在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有的村内古树出现枯萎症状;另一方面,人为损害现象屡见不鲜,部分古村落的村民为了建新房,在百年古榕树附近挖地基,甚至会把古树砍掉,有的村民在古树下栓牲口,致使树皮伤痕累累,还有村民把古民居拆掉盖新房或在原址进行改建,甚至乱搭乱建,与传统民居格格不入,极大地减弱和破坏了古村落的整体性和古朴风貌。

三是古村落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不够完善,配套不全。目前多数火山古村落一般都只具备基本的服务功能,服务设施不健全,整体功能还不完备,多数古村交通不便,几乎只能通过自驾游的方式前往,而且街道狭窄,进出古村的机动车只能以单行线的形式通行。石山镇打造互联网小镇刚刚起步,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还没有实现全覆盖,互联网全程网络交易平台和运营中心建设还在进行中,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另外村容村貌有待进一步加大投入和保护力度。

火山古村落保护和开发中存在问题,需要对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从源头入手,为探寻对策奠定基础。

(一)古村落保护的正确理念尚未形成

从实际看,广大群众对如何保护古村落的理解不够,对古村落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不可再生性还知之甚少,除了为数不多的古村落被列为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得到一定保护外,大多古村落处于无人看管、自生自灭的状态。同时,随着经济状况的改善或工作就学的需要,一些古民居的居住环境已经不适应现代居住要求,加上房屋新建用地审批紧张等原因,村民为改善居住条件,随意拆掉或翻修古民居,这是导致古村落被破坏的主要因素,也是古村落的保护与村民生活住房之間矛盾的根源所在。

(二)缺乏具体法律和政策保障

从法律层面看,虽已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但难以适用古村落保护和开发的实际,古村落缺少专门的保护法。在政策层面上,目前海南省尚未出台地方古村落认定标准和细则,海口市也没有专门针对古村落保护开发的规范制度,造成实际工作难以有据可循。此外,在政策层面还存在产权问题。从调查情况看,古村落大部分的古民居都属于村民所有,作为产权人的村民一是缺乏经济能力,又难以获得政府资金补助,二是缺乏保护动力,无法得到及时保护,导致修缮和保护难以为继。

(三)资金与人力的投入不足

现实中保护和发展古村落最大的制约来自资金和人才。一方面资金投入不足。目前为了保持古村落原真性,主要采取“修旧如旧”的做法,即对乡土建筑、旧式民居、文物古迹进行结构上的加固和形式上的修缮,但修缮资金高昂,大多数古村落能申请到的资金量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现在海南省仅有19个村庄列入国家传统村落保护名录且属于中央财政支持范围,而对于各级政府而言,在现行财政体制中基本未设立古村落、古建筑保护、修缮专项经费。另一方面专业性、技术性人才严重缺乏,古村落所属镇、村委会等管理人员都属非专业人员,而且专业素质不够,难以开展全面修缮和保护。

(四)缺乏全面的开发策略

火山古村落旅游开发,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开发的水平总体偏低,难以适应客源市场不断增长和需求多样化的现实变化,游客的旅游热度不高,绝大多数游客都是海南人,火山古村落在外省的知名度不高。另外,在 “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中,除“游”外,五大要素均不足, “吃”的方面缺乏配套的农家餐饮,“住”的方面没有建起一定规模的民宿,“行”的方面没有形成火山古村落旅游热点线路,“购”的方面缺乏特色的购物体验,“娱”的方面缺乏娱乐性、趣味性服务项目。这些因素大大降低了古村落的吸引力,直接影响了客流量和游客在古村驻足的时长。

三、加强火山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的对策

火山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不仅在于历史文化遗产的抢救意义上,也在于新农村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上,科学保护开发古村落、建设美丽乡村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基本原则

1.保护为主原则。古村落是氏族繁衍生息的摇篮,展现了历史风貌,延续了历史文脉。保护必须放在首位,只有保护好这些古村落,才能留住宝贵的火山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资源。当前应集中力量保护已经进入国家传统村落名录的古村,不再破坏古村的石屋石巷,并对其进行抢救性修复,在加强保护的同时,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开发建设,并在古村落保护开发与村民现实利益诉求间找到共鸣点,形成古村落保护开发的良性循环,促进古村落可持续发展。努力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使古村落真正成为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内外一致、人与自然协调的亮丽风景线。

2.文化为本原则。火山古村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体现着农村的魅力与特色,是海口历史文化在民间的丰厚积淀。保护火山文化遗产,弘扬传统文化精华, 利用历史文化积淀打造自身亮点是实现古村落保护开发的应有之义和基本之策。应在充分保护和开发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名木等物质文化遗存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古村的历史文化资源,让文化吸引游客。同时,重视对火山民俗文化如当地曲艺、舞蹈和各种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的关注。通过对火山古村落蕴含的丰富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挖掘、整理,更好地发挥民间传统文化的独特作用。

3.科学开发原则。科学开发古村落关键是处理好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古村落的开发,应该是以保护为基础的开发。古村落有开发的旅游价值,但还有历史、民俗、审美等多重价值,保护古村落不能以旅游价值为首位。只重开发,过度商业化而忽略保护,会失去其本来面目和传统底蕴,同时也会误导村民把古村看作赚钱工具。开发不是目的,而是促使对火山历史文化遗存保护的一种手段。但只保护不开发,保护就难有好的前景,影响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旅游开发应与村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相适应, 解决村民的经济来源、改善村民生活质量,将村民的利益与古村落的保护开发联系在一起,在村民渴望富裕的现实需求和古村落保护之间找到共鸣点,激发村民保护古村落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二)对策

1.加大教育和宣传。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充分动员和引导群众参与到古村落的保护和发展中来,通过多种宣传途径让群众了解古村落的历史价值和相关保护政策。特别要加强与古村村民之间的沟通,培养村民保护古村和爱护生活环境的意识,提高村民参与保护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并依托村党组织、村委会等基层组织引导当地群众参与旅游开发。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现代传媒对火山古村落进行系列宣传,邀请国内外主要媒体前来考察、采访和报道,组织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活动,不断提高火山古村落知名度和吸引力。

2.争取政策扶持,细化规划方案。一是建议由政府主导,尽快出台一套关于保护和开发火山古村落方面的政策,并以法律的形式予以明确保护,尽量做到有规可循,有章可依。二是编制古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明确规划保护区内土地利用和住房建设要求,制定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传统文化保护、村域经济发展目标任务等。在充分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划定重点保护区,对重点保护区的古建筑物、民居统一造册登记,挂牌保护,未经批准,不得随意拆建、改建、添建。给村民提供空地重新建房,確保村民新建、改建、扩建房屋,古村落重点保护区内与风貌不协调的原有建筑,应当逐步整治或拆除。三是组织专家学者对火山古村落进行深入调查、评估、鉴定,有针对性地制定古村落认定条件、分类标准以及保护开发方案,建立完整的古村档案库和数据库。

3.加大资金投入,强化人员保障。一是拓宽融资渠道。建立政府资金、民间资金共同投入古村落保护开发资金筹措机制,申请省市一级的古村落保护开发的专项经费,在发挥政府资金主渠道作用的同时,探索引进民间资金,鼓励不同经济成分和各类投资主体,以多种形式参与古村落保护开发项目,可采取“政府+企业”合作方式,或“政府+社会+村民投工投劳”合作方式,让老百姓充分参与旅游开发,从发展乡村旅游中获得长期收益。二是重视人才培养。古村落保护开发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古村落所在的乡镇、村作为古村落保护和开发的实施主体,要特别加大古村落保护人才队伍建设,并鼓励历史、文化、建筑和旅游界的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共同成立古村落保护组织,为古村落保护提供力量。

4.强化设施配套,美化居住环境。首先,大力推动古村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因地制宜抓好道路硬化建设,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商业设施、医疗卫生、文化娱乐设施、公共停车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注意保护古村原始风貌和原有形态,确保公共设施的外部风格与传统民居和谐一致。其次,充分考虑不同村落自身的特色和优势,遵循“一村一特”的思路,在全面分析各个古村落历史文化积淀、村庄布局、发展类型、空间分布、人口规模等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采取不同等级的保护开发措施。再次,要继续以“双创”活动为载体,进一步美化古村人居环境,优化环境质量,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良好基础。

5.系统开发火山风情乡村旅游。一是打造一条火山古村落旅游慢道, 将三卿村、美社村、昌道村等古村串联起来,游客既可驾车也可步行,观赏沿途田园风光和古村风光。二是开发建设美社村、三卿村等火山古村落的火山民宿,让游客能有更充足的时间来古村休闲度假,体验古村生活。三是农家经营户可以通过“农家乐”的形式为游客提供餐饮服务,让游客能品尝到原汁原味、货真价实的火山农家美食。四是大力推广火山特色农副产品如富晒荔枝、金银花、诺丽果、石斛、石山黑豆腐、火山黑山羊、火山根雕工艺等,加快特色农产品培育、品牌包装和市场推介,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农产品流通平台,特别是积极开展农产品网上订购、送货上门的网络销售模式,让游客足不出户就能买到所需特色农副产品。五是充分利用独特的火山文化资源,开展火山民俗风情活动,如以公庙、婚俗、节日活动为内容的特色民俗节日及八音表演等,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传承民俗文化,丰富游览内容、增强古村吸引力。

[参考文献]

[1]傅得芳.金东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的探索[J].新农村,2015(1):67-68.

[2]陈光军.四川甘孜藏区传统村落保护的调查与思考[J].北京民俗论丛,2016(6):101-102.

[3]张宏展,刘凯.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加强古村落保护[N].运城日报,2014-04-30(01).

[4]谢大强.“美丽乡村”建设的再思考[N].海口晚报,2014-01-27(01).

责任编辑:顾 松

作者:刘素芳 安彦彦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我国大学生职业素质论文下一篇:初中美术多媒体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