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STS教育思想与提升学生素质

2022-09-13

STS就是英文“科学” (science) 、“技术” (technology) 、“社会” (society) 三个词的缩写, 倡导把科学教育与当前社会发展、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我国专门研究STS的学者对STS给出了如下的狭义的定义:STS是一门研究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新兴学科。它把科学技术看作是一个渗透价值的复杂的社会事业, 研究作为社会子系统的科学和技术的性质、结构、功能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其他子系统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之间的互动关系;还要研究科学、技术和社会在整体上的性质、特点、结构和相互关系及其协调发展的动力学机制。

物理教学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 尽可能让学生接触生活, 接触社会, 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实际, 使他们关心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和新思想, 树立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真正将“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理念落实到实处, 明确科学、技术与社会 (简称STS) 的关系, 以便将来要解决个人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并参与社会问题时作出合理的决策。引导学生在一个更大的天地中去学习物理。

STS教育是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 新教材的章首语和STS栏目极大地体现了科技人文意识。反映了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生活和社会等方面的应用, 拓宽了学生视野, 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笔者认为通过一段时间的课改实践, 在物理STS教育方面颇有些感受。

1 用好章首, 激发兴趣。

新教材的章首语渗透了STS教育思想。充分利用章首语导入新课, 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手段。例如:在“光现象”的章首语中, 除了课文中讲到色彩斑斓的礼花、彩灯之外, 我还演示了七彩缤纷人造彩虹;播放了扑朔迷离的“海市蜃楼”。在“透镜及其应用”的这一章导入中, 我展示了品种繁多的照相机和望远镜。同学们见到实物一目了然, 无论它们是多么复杂和不同的作用, 则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部件——透镜, 透镜可以把像放大, 也可以缩小。神妙莫测的光学器材变得如此明了。这些有趣或有用的实例, 使学生产生悬念, 学习兴趣陡增, 并渴望在本章弄清其原理, 尝试亲身体验。

2 渗透情感, 鼓舞意志。

在教学中, 要像教材中的”伽利略对摆动的探究”一样, 适时准备一些反映科学家锲而不舍的探究科学的材料, 以提高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欲望。如法拉第坚持13年的反复实验, 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带来了社会文明的进步;牛顿在伽利略等前人的研究基础上, 再通过实验和推理, 得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还要通过介绍现代科学技术成就, 激励学生的进取精神。鼓舞学生的意志。如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 从高耸的大坝到巨型船闸, 从大型电厂到远程输电, 无不凝聚着现代科技的结晶。还有我国的卫星发射和航天事业, 超导研究与电气技术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通过这些生动事例,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情绪, 激发学生向往成功的愿望。

3 贴近生活, 扩大视野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是当今世界科学教育的一大趋势, 也是当前课改的一个重点。教材STS栏目中有“凸、凹面镜的应用”、“电冰箱”、“水的故事”、“球形闪电”等十分有用或有趣的一些知识。我在处理教材时, 以此为线索, 让学生回答二、三个问题, 培养他们查阅资料, 开展社会调查的能力。通过系列教学, 学生可以自主地学习很多新知识, 了解科技与社会的新动态。例如, 人人都可以接触的楼道开关, 可以是两个开关组合控制一盏电灯, 也可以是光控、声控、遥控开关, 还可以是定时开关。通过调查、交流、评估, 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应用。

4 扩充教材, 自主探究

在世界各国都在重视STS教育的同时我们把介绍、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相互关联的问题作为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一环。在“光现象”的教学中, 我增加了探讨针孔相机、望远镜等内容。可学生在制作针孔相机的时候, 总是看不到清晰的像。我告诉他们, 小孔太大了, 应该是“针孔”。同学们立即重做, 总算有了像, 但像不明快。我又指导他们给光屏加了个遮光罩后, 一举获得成功, 学生个个兴奋无比。探究望远镜实验很不容易做好。原因何在?通过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 发现了很多问题如下。

(1) 凭手感, 两个凸透镜的光心很不容易在一条直线上。

(2) 有杂散光的干扰, 成像效果不好。

(3) 选择凸透镜的焦距太大, 不好操作。于是, 同学们想到了光具座, 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在学生的交流合作中, 有人提出裹一个纸筒放在两透镜之间遮光。试一试, 效果奇好, 小动作解决了大问题。每当我介绍一些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时, 同学们都想亲手做一做。

5 开展科技活动, 培养创新能力

物理STS教育, 顺应了素质教育的历史潮流, 能激发青少年的创新能力, 我在课改实验的同时, 不忘坚持开展以小论文、小制作、小发明为主的“三小”活动。重视以STS教育为动力, 开发学生动手、动脑的潜能。通过“三小”活动的锻炼, 一批小作者脱颖而出。学生把观察到的一些与社会有关的问题写成小论文在班级手抄报上发表;一些“捣鼓”者更是活跃, 制作精巧, 富有创造性的作品在学校教改成果展示中独领风骚。

实践表明:物理STS教育, 能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情绪, 能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开展物理STS教育一年以来, 我们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学生撰写了大量的小论文, 如光污染, 无声的世界等等, 做了很多的小作品, 如潜望镜、相机、音调发声器等,

“一切为了学生”, 这将是老师心目中为之奋斗的目标;沟通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将是老师的重任;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究将成为教学规范;互动教学, 将使老师和学生在教与学中共同成长。STS教育思想就是将科学、技术和社会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 同时通过联系实际, 加深了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对知识有了全面的认识, 对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起到推动作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从生活走进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

摘要:本文提出了物理STS教育思想的实施方法, 体现出“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理念, 从而提升了学生的科技素质, 拓宽了学生视野, 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物理教学,STS教育,提升素质

参考文献

[1] 罗新湘, 文瑞明, 丁亮中, 等.STS教育评述[J].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2, (3) 44.

[2] 钟启泉, 孙可平.STS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张载道德哲学理论的现代意义——浅析当代知识分子理想人格的塑造下一篇:浅谈市政公用设施的高效维护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