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社区治理及其启示

2023-03-07

第一篇:美国社区治理及其启示

美国社区学院课程设置及其启示

梁万生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评论研究所浙江 金华343009)

摘要:作为美国高等教育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社区学院在其10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其中课程的开发是其特色的重要体现。本文试图通过系统地介绍美国社区学院课设置的特点,以期对对我国社区学院的课程开发和设置提供有益的借鉴。

以促使我国社区学院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社区学院; 课程设置

美国社区学院在其10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因课程设置丰富多样,办学灵活多变,学生 开放入学,学费低廉等优点,从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人称为美国高等教育的“沃尔玛(Wal--Mart,世界第三大连锁超市)”。并且以其“出售”的各种课程,成为社区学院运作的核心。我们知道,社区教育是通过各类社区教育课程具体实施的。社区教育作为社区教育的核心,它的建设将有助于社区教育的规范化发展,从而促进社区教育在新世纪高起点、高质量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的意义。美国社区学院在其1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探索出比较科学和系统的课程体系。了解美国社区学院的课程设置,将有助于我国借鉴其有益经验为我国社区学院的发展服务。

一、概念探析

课程一词源于拉丁语,原意是“跑”或“跑道”,西方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简称“学程”。当然,对课程的理解有多种理解与界定,诸如把课程作为学科理解,把课程作为学习者的体验理解,把课程作为计划或目标理解。这些理解都是从某种角度或层面强调课程的内涵,实际上也反映了人们对课程概念认识的一种历史轨迹。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课程的理解已经从静态的知识、内容结构化、系统化状态,到动态的实践性、弹性甚至是非结构化的活动和过程的变化,不仅扩大了课程的范围和外延,而且也反映了对课程内涵及其本质的深入认识和把握。

根据上述关于课程意义的定义,我们可以演绎出社区教育课程的定义:社区教育课程是由社区教育机构为一定区域内的各种学习者设计并提供,并由学习者自主选择的关于学习的内容、学习进程、学习活动和学习方式的全部安排。

课程设置是指一定学校选定的各类各种课程的设立和安排。以往,人们把“课程设置”仅仅理解为学科课程的开设,这是不够全面的。课程设置主要规定课程类型和课程门类的设立及其在各年级的安排顺序和学时分配,并简要规定各类各科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

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合理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合理的课程结构指各门课程之间的结构合理,包括开设的课程合理,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合理,各课程之间衔接有序、能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与训练, 获得某一专业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合理的课程内容指课程的内容安排符合知识论的规律,课程的内容能够反映学科的主要知识,主要的方法论及时代发

展的要求与前沿。课程设置必须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它是一定学校的培养目标在一定学校课程计划中的集中表现。

二、美国社区学院的课程设置特点

(1)重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的整合。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美国需要大量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而当时的美国教育并不能提供这么多数量的空缺,或者说即使培养出来的人也会因为缺乏熟练的技术不能顺利上岗。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鼓励社区学院通过课程与教学更好地整合学术课程和职业课程。目的在于:一是使职业教育从狭窄的、针对具体职业岗位的、技能本位培训的模式转变为宽泛的、针对岗位群的、以个性为本位的培训模式;二是随着经济和新技术的发展,毕业生不但要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学术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寻求工作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2)注重课程设置的多样化。美国社区学院的课程可谓是种类繁多。有的有学分, 修满必须的学分可获得副学士学位或者职业证书;有的没有学分, 仅以娱乐、休闲、提高素养品位为目的。这些种类繁多的课程向公众开放,目的是将高等教育的大门向普通民众打开,使每一个进入社区学院学习的学院都能够从中受益。

(3)课程的设置强调实践性。与普通高等院校可课程设置相比,美国社区学院的课程设置更加体现其实践性。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实验室或企业进行实习。他们认为,学习完一门课程就要真正掌握一项技能,并且能够熟练地应用它,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该课程知识的了解程度上。为了保证课程的实用性,美国社区学院的专业和课程都是在充分的社会调查基础上确定的,并强调与实践相结合,其专业系科的实践课程学时占总学时的50%或更多,实践课程由学院和企业派专人指导,学生必须到实际岗位上参加生产劳动。通过与社会的广泛接触,亲身参与到社会实践中,使得社区学院的学生在职场上更加具有竞争力。同时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4)课程的设置始终以社区为中心,以社区的需要为出发点。美国社区学院在诞生之初,其宗旨便是为本社区的发展服务。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始终以本社区为中心,突出本社区的特色,始终以以社区的近期、长远需要及当地工商业的需要和就业趋势为依据。在招生方面,也是以招收本社区学院为主,并鼓励学院在毕业后能留下来为社区建设服务。

(5)课程的设置注重因材施教理念的贯彻。由于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同,因此在课程的选择上也会大相径庭。美国社区学院为了能充分挖掘学员的潜能,根据学员的需要设置了众多的课程以便学员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这样做不仅满足了不同学员学习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把服务于个人的利益看作最优先的领域,其首要目标是认识、提高个人的尊严和能力。

(6)注重终身教育理念的贯彻。美国社区学院的课程设置自始至终秉承着终身教育的理念,即学习不光是为了谋取一份职业或是获得一项技能,更多的是领会终身学习的真谛。通过“ 学校—工作”方案,将职业技术课程融入学术性课程,克服了学生的长期“ 升学”

与“ 就业”的分离,并且在“ 学校—工作”实施过程中,通过角色扮演、企校合作、社会参与等方式,不仅获得了职业技能,更获得了一种兴趣和终身学习的思想。

三、对我国的启示

社区学院在我国存在的时间不长,在这短短的三十年间,我国的学院在课设置上主要是借鉴和摸索的道路。其中也不免走了一些弯路。以上是美国社区学院的课程设置的特点,其中是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社区学院的性质,决定了社区教育的课程比正规学校教育的课程具有广阔的外延和内涵。社区教育课程从价值取向上,应以居民需求本位为主,兼顾学科本位。因此,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应以居民学习需求的结构图来构建知识、技能体系。因此,非正规的课程资源在社区教育中应占有主体地位,发挥更大的作用。结合我国社区学院的基本情况,笔者认为我国社区学院课程设置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1)课程的设置应具有本土化特色。社区学院的首要职责是为本社区的发展服务。因此,社区学院在课程设置上既要与全国的的发展要求相适应,但主要是根据当地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的需求和条件。在经济发达的地区,经济实力强,人们的生活水平高,社区学院的课程的课程资源就应该相对丰富,能够很好的体现出当地现代化、国际化,体现满足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社区学院的课程应该根据当地的经济增长点,设置当地的优势产业课程,满足人们就业、致富的需求。比如,在浙江省萧山区的社区学院根据当地的优势农作物青梅而开发出了具有当地特色的“青梅生产标准”课程,提高了梅农的经济收入,很受欢迎。现在,进化“青梅生产标准”的培训课程,已经成为“青梅系列”的精品课程。

(2)社区学院的课程在设置上应该体现实践性和实用性。社区学院的课程必须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更强调实践性和实用性。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边工作,边学习。有条件的话,可以将课堂搬到田地里,搬到工厂里。这样,让学员亲身体验课程内容,而不是将一味地去接受书本上的理论知识。

(3)课程内容应该具有动态性。社区学院的课程内容要根据人的发展需要,要根据社区发展的需要进行不断的调整,社区学员课程的脉搏与人们的生活、社区的发展相一致。学校的课程重在给学生传授系统知识,具有基础性、相对稳定的特点;而社区学院的课程更多的是关注人们的生活需要和兴趣,课程是按居民需求设置的,居民有充分的选择权。社区学院的课程比学校的课程更注重课程的实用性与针对性,课程的内容与现代生活、现代社会文化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更加紧密,这使得社区学院的课程内容领域宽泛、实用性强,更加贴近社区居民的生活实际需求。因此,社区学院的课程内容应该具有一个动态的过程。

(4)课程对象的广泛性。社区教育具有全民教育的特点,教育对象十分广泛,包括所有生活、工作、学习在社区的人,不论年龄的大小,不论性别、职业。因此,社区学院的课程对象应该是区域内的所有成员。但是需要强调的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区学院的课程对象会应其社会背景的不同而发生改变。比如,现阶段的我国社区学院,其主要任

务是为国家培养有知识、有技能的社会劳动者。因此,课程应该集中在职业技能的培训上面。在一些发达地区,由于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这样自然会对精神生活、对知识有了更大的渴求。这样,社区学院的课程设置应该以更多的以社区生活、社区文化为主。

(5)课程目标的自主性。由于社区学院课程对象的广泛性,所以,表现在学习需求上就会呈现差异性。同时,普通学校教育更多的由于教育者确定的,而社区教育的目标更多的是由学习者自主确定的。社区学院课程目标,必须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因此,社区学院课程目标的制定应以学习者的实际需要为依据,它是由学习者自主确定的。

(6)课程的设置应以调查为前提。社区学院应该形成调查的好习惯,即在课程的设置前到社区实地考察,通过各种形式的调查,分析当前该社区最需要的是什么,并依此制定相应的课程内容。比如萧山社区学院,结合萧山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需要和造就新型农民的需要,制定了相应的课程。其课程的对象是以农民为主,重点关注弱势群体。其课程在实施上以小城镇为基本单位,课程内容的确定以来自小城镇的发展需要和农民的需要为依据,随发展需要和需求变化不断调整。总之,其宗旨始终是以服务新农村建设,造就新型农民为中心。

此外,在课程结构上,应该强调课程结构的非常规性。社区教育是为了满足不同的人群的不同的需要而开展的教育活动,除了部分课程是以学科本位呈现的常规性课程,更多的课程应该是以需求本为导向的。因此,社区学院在课程设置上,不应该像普通高校那样一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为价值取向的,而应该是以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为价值取向的。在课程管理上,应该强调开放性。不应该像普通学校的课程管理那样比较严格,而应该给其更大的自主权。这样,也就要求社区学院在课程的管理方面,能够大胆地创新,采取更为开放、灵活方法。

参考文献:

[1]刘晓保.美国社区学院课程设置的特点[J].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

(1).

[2] 李阳琇.美国社区学院课程设置特点及其基本理念[J].比较教育研究,2004,(4).

[3]黄丽娜.美国社区学院课程设置对我国高等专科教育的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2005.(5).

[4]何锡涛.借鉴国际课程理论与实践促进我国高职课程的改革[J]. 职成教育研究

[5]邵宏.社区教育新视野[M].浙江人民出版社.

第二篇:美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及其启示

汪中芳

2012-10-25 15:11:25 来源:《中国民政》(京)2009年5期

【英文标题】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Assistance System of America and Its Enlightenment

【作者简介】汪中芳广州市民政局

日前,笔者随团赴美参加美国现代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培训班,对美国社会救助进行了专题学习考察,并与中国社会救助体系进行了比较分析。

社会救助在美国称作公共救助或福利补助,是帮助贫困人群维持最低生活水平和享有某些权益的社会保障项目。1930年以前,美国政府所担负的救贫责任极少,多数的贫困者、不幸家庭与孤儿主要依靠民间的慈善组织和教会的社会服务机构进行救助。1929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危机,导致了严重的贫穷问题,政府开始介入社会救助。美国社会救助制度大致经历了两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一是20世纪30年代。1933年罗斯福总统实施新政,强调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包括实施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二是20世纪60年代,经过30年的经济发展,美国的社会救助制度基本建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这一时期的救助政策已不仅仅是单纯事后救济,而是转向预防与救助相结合的全面福利模式。

一、美国社会救助体系的主要特点及与中国的比较

(一)从政府责任与社会参与的关系看,美国政府社会救助责任定位明确,政社合作机制健全

虽然美国政府加强社会福利功能,积极推动福利国家建设,政府社会福利开支大规模扩张,但并没有挤占非营利组织的生存空间,导致非营利组织功能的弱化或被取代,相反民间非营利组织也同时取得了快速发展。一方面,政府社会福利职能定位明确,政府主要负责制定社会福利计划和制度政策、筹集资金等,具体实施福利项目由政府打包交由非营利性组织负责,包括受理申请、审核审批、发放救助款物、提供服务等等;另一方面,政府十分重视激励扶持慈善组织的发展。在美国慈善组织的注册程序比较简单,条件也很宽松。大部分慈善组织都可以向税务当局申请到免税资格,核心是必须保证该组织以非营利为目的。通过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合作,一则降低了行政管理成本,二则培育了社会功能,逐步形成了政社合作的共治机制。

目前,我国的社会救助职能主要还是由政府包揽,慈善互助只是补充;政府的社会救助项目,也主要依靠政府自身承担,并没有通过非营利性组织实施,使得政府既负责行政管理又承担具体服务,政事不分、政社不分;而且慈善组织的发育不健全,政府扶持、监管还不到位,社会功能发挥还有待加强。

(二)从社会救助与促进就业的关系看,美国社会救助政策十分重视克服“福利依赖”问题,强调受助者参加工作的重要性

美国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尽量减少“福利依赖”倾向,一个重要的转变就是强制领取救济金者工作。如果救济金领取者不配合“工作”要求,州政府可以减少或是终止福利,而且工作时间要求也很高,成人领取福利者一般需要每周工作30小时,双亲家庭则需要每周工作35小时。为确保就业政策的执行,联邦政府一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就业刺激计划,比如受助者参加工作后,仍然给予6个月的救助期限,直至收入高于贫困线50%以上才停止救助;参加工作的受助者工作收入50%可以豁免计算家庭收入等等。另一方面,联邦政府规定州政府有责任协助领取贫困家庭临时援助(TANF)福利的人遵守参加工作的规定,并将此作为联邦检查监督州政府发放社会救助资金的重中之重。如果州政府未能达到受助者参与就业标准,联邦政府将减少补助款。在其他食品券(FS)等救助项目中,也都对受助者参与工作作出规定。应该说,这一做法对增进公民责任、促进就业、自立发展、防止“养懒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我们的社会救助还基本停留在“福利给予”阶段,除要求参与一定的社会公益服务外,其他促进就业政策尚不完善,已经造成了部分“养懒人”现象和“福利依赖”倾向。

(三)从制度架构和实施形式的关系看,美国重视社会救助项目的多重受益互补性,形成了完善的综合救助体系

救助项目的多重受益性是美国社会救助制度设计的基本理念。政府通过建立多个社会救助制度,扩大社会救助覆盖范围和加强社会救助效果。但不同的制度本身是独立的,划定的准入资格是不一样的,覆盖的人群也相应是不一致的,比如食品券(FS)规定家庭收入低于联邦贫困线130%,妇女、婴儿和儿童特别补充食品项目(WIC)低于贫困线185%等。在实施形式方面,美国已经采用的主要有现金给付、实物发放、服务供给、代金券或税收减免等等,针对贫困人群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需求采用不同的救助形式。特别是食品券、教育券、住房券等形式,很多美国人比较认同,由于其目的在于解决贫困群体在食品、教育、住房等方面的特定需求,救助资金使用效益高,较少出现资金滥用情况,比较好地克服了现金救助存在的弊端。总体上看,美国社会救助体系呈现制度和形式之间互相渗透、互为补充、有机统一的运行局面,是一个比较完善的覆盖各类不同贫困群体,满足贫困群体不同需求的综合、系统的社会救助体系。

目前,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主要还是以现金发放为主,其他形式的救助尚未形成完善的制度,或多以慈善救助形式,出现比如慈善超市等。虽然我们也建立了低保、医疗、教育、住房救助以及消费性开支减免等制度,但大多集中在低保对象身上,少部分覆盖到低收入人群,导致了低保对象“受益累加”现象,社会救助覆盖面有限,边缘人群救助问题日益严重。

(四)从统筹城乡发展方面看,美国所有救助制度设计基本上是统一的,基本不存在城乡差异

美国十分重视保护公民的平等社会保障权。一个贫困者,无论在那个州都可以享受到社会救助。虽然受助者受益水平因居住地差别而异,但制度本身并不存在城乡分割。

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长期处于城乡割据格局,在制度设计上,没有考虑到城乡统筹。一些城市有的救助制度,在农村形成缺失。比如重大疾病医疗救助、低收入困难家庭救助等。特别是以户籍为前提的管理做法,进一步加深了社会救助的城乡标签效益,导致了社会救助在城市与农村间难以彼此融合和共通。甚至产生了即使共同生活的家庭人均收入符合当地城市低保条件,但只要家庭成员为非本地城镇户口的,该成员也不能享受到当地的低保待遇的不公正、不合理现象。

二、启示

(一)转变思想观念,强化政府责任和社会参与,创新社会救助运行机制

在现代社会,政府有责任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但政府负责并不意味包揽所有工作,大量的具体服务工作可以交由社会组织承担,政府主要负责筹集资金、制定政策、给予资助、加强监管。建议在以下方面开展改革试点:

1.开展社会救助社会化试点。选择低保和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领域率先试点。可以在低保工作机构之外成立非营利性居民家计调查中心,受政府委托,负责对救助申请进行调查、评估以及提供跟踪服务等事务性工作;成立非营利性流浪乞讨救助服务中心,受政府委托,开展日常流动救助、应急救助和其他具体帮扶服务。同时建立试点配套措施:一是建立政府资助和购买服务制度,根据非营利性组织工作绩效,给予政府财政补贴,扶持相关非营利性组织发展;二是结合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规定接受政府资助的非营利性组织必须配备一定比例专业社会工作者,逐步实现社会救助队伍职业化、专业化。

2.创新慈善组织登记认定管理制度。转变慈善组织等同于筹款募捐组织的思维,加快出台《慈善法》,建立统一的慈善组织登记认证体系。将非营利性作为慈善组织登记的核心,鼓励社会各界成立慈善组织,对符合条件的组织,由民政部门或其他政府部门作为业务主管单位。会同税务部门出台慈善组织免税认定制度,使从事非营利性公益服务的组织获得免税优惠政策资格。加强慈善组织监管,强化民政部门的监管权,探索组建独立第三方组织或行业自律组织,促进慈善组织和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二)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加快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综合性的社会救助体系

从美国的经验看出,社会救助制度的多重受益以及社会救助形式的多样性,可以增强社会救助反贫困功能。建议改革现行社会救助制度模式,建立起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的社会救助体系。

1.建立综合社会救助体系。认真分析目前各项社会救助制度的自身功能,科学界定各项救助标准、受助对象准入条件,克服简单的以低保对象为救助制度准入条件的做法,形成既各自独立,又互有补充的制度模式,真正建立起面向城乡居民,多种救助制度相衔接,覆盖多层次贫困人群的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扩大社会救助的覆盖面,提高社会救助水平。

2.实施食品券项目。改革目前相对单一的现金救助形式,根据物价上涨或经济衰退等情况以及贫困群体实际需求,适时推出弹性的食品券补助政策。建议参照机关、企事业单位发放节假日补贴的做法,在元旦、春节、五

一、国庆节期间,为低收入群体发放一定额度的食品券,改善贫困群体生活,体现党委政府的关爱,更好地实现社会普惠共享的目标;针对当前经济危机对困难群体生活可能造成的影响,在一定期间内实施食品券项目,一方面拉动内需,另一方面防止经济衰退加剧低收入群众的生活困难;在物价上涨较快时期,改变以现金形式的临时物价补贴为食品券,提高救助的效益。

(三)深化社会救助理念,采取措施克服“福利依赖”,促进社会救助对象参与就业

社会救助的本质是保障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为此,对于完全无工作能力的个人和家庭,如老弱残疾者,必须由政府兜底;但对于有工作能力的受助者,必须强化个人工作责任,积极协助其通过工作脱离贫穷,克服“福利依赖”。建议在以下方面进行尝试:

1.完善救助对象参加就业政策。会同劳动保障部门出台相关规定,规定有劳动能力的救助对象必须参加一定时间的工作,包括就业培训、接受就业推荐、参加公益劳动等,不符合有关工作规定的,不予救助;规定有劳动能力的救助对象连续救助的最长期限,督促其积极就业,防止消极就业或怠于寻找工作。制定救助对象参加工作的激励措施,包括工作收入适度豁免政策、就业奖励、救助待遇渐退办法,确保救助对象参加工作后获得相对更高的保障待遇。

2.积极开发社会救助公益岗位。针对目前社会救助任务重,基层人员严重不足的现状,建议在社会救助领域开发公益岗位,按照救助对象人数配备一定比例的社会救助协管员,优先安排有劳动能力,经过培训考核合格的受助人员,从事社会救助工作。

(四)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思路,加快社会救助城乡一体化进程

1.加快实现社会救助制度城乡一体化。贯彻中央、省、市统筹城乡发展的部署,对照目前城乡社会救助制度,尽快将城市社会救助制度向农村延伸,弥补农村的缺失。重点加快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和低收入困难群众救助覆盖农村进程。按照制度统

一、标准有别的思路,科学制定城乡社会救助标准,并逐步提高农村社会救助标准,防止城乡社会救助标准差距过大,率先实现社会救助城乡一体化。

2.加快基本福利服务覆盖农村。除农村五保供养服务外,目前针对农村贫困群体的社会福利服务仍很欠缺问题,要针对农村贫困群体,特别是贫困老年人、留守老年人群体的实际需求,将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等社会福利服务向农村推进。要加大投入,着力建设好敬老院、五保村,有条件的村,鼓励建设农村社会福利综合服务中心,作为推进农村社会福利服务的平台,率先实现城乡基本福利服务均等化。

第三篇:美国大学教师的评价机制及其启示

——以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富乐敦分校为例

吕淑青1 ,问筱平2 , 秦兴方2*

(1.扬州大学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办公室,江苏 扬州 225009;2.扬州大学 人文社科处,

江苏 扬州 225009)

摘 要:美国高等教育水平之所以在世界领先,其优秀的教师资源是关键因素,而美国大学教师资源的优质、优秀,又是与其有一套运行完善的教师评价机制分不开的。这不仅包括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而且考核机制科学且富有特色。对于中国高校来说,美国大学的教师评价机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美 大学教师 评价机制 考核机制

美国的高等教育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据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与IDP教育集团全球首发2011—2012年世界大学排名公布的数据,全世界高校前200名内,美国占据75所大学而稳占团体第一。其中,前10名大学中美国就占据了7席。究其原因,除了美国作为移民国家历来十分重视教育、高等教育体系非常健全等因素外,其优秀的教师资源是关键因素。本文部分作者通过对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州佛乐敦大学等不同层次的高校的考察、调研发现,美国大学教师资源的优质、优秀,是与其有一套运行完善的教师评价机制分不开的。这不仅包括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而且考核机制科学且富有特色。结合中国国情和高校的具体实际,学习借鉴美国大学教师评价机制,对于建设高水平大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美国大学教师的评价体系

美国大学对教师的评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摸索过程。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重点是比较分析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与权威一致。在20世纪50年代到 *作者简介: 吕淑青(1974—) ,女,江苏扬州人,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办公室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自然科学管理与研究;问筱平(1974—),女,江苏扬州人,扬州大学人文社科处综合科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与研究; 秦兴方(1965—),男,江苏常州人,扬州大学人文社科处教授,主要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与研究。

60年代,则侧重于教师个人素质的评价,即主要判断教师是否具有从事优秀教学活动所要求的个性特征。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评价重点转向教师的行为, 尽管不同类型的高校在教师评价的重点会有所差别,但评价的内容大多涵盖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个方面。

教学评价,在美国大学教师评价体系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在美国大学中,教学被看作是每一位教师的最高职责,尤其在州立大学和社区大学,教学的地位更为突出。在美国,任何教授都必须从事课堂教学,而且一些本科生的基础课往往是由名教授来担任。在教师评价体系中,教学包括课时量和学生评价两个部分。课时量是和本系其他教授相比而论的,属于数量评价。学生评价由主要是质量评价,一般在每一学期结束的两周前进行,根据校方统一给定的题目,一般有十几项,每项答分从5到0分,由学生无记名打分,然后由校方统一进行数据分析,得分将被存入该教师的档案,作为教师未来晋升职称的重要依据之一。

科研评价,主要是对大学教师科研能力和水平的考察。由于科研关系到学校的质量,声誉和排名,所以高校对科研都相当的重视。教师的科研评价主要包括:一是教师本年度获得的科研基金,包括主持项目的名称、基金数额、基金来源和基金的起至日期。二是本年度申报的各类基金情况,包括申报的项目名称、申请部门、金额、本人的贡献和申请结果。三是本年度撰写和发表的论著、论文情况,包括书的章节、正式期刊的文章(含发表的和在审的)和会议文献等。四是在国内外专业会议上被邀请做特邀报告和自己发表报告的情况。

社会服务,关系到高校的显示度,所以也是高校评价大学教师的重要内容。美国大学对教师社会服务的评价较为全面,一般包括三类:第一类是教师对本系、学院和学校的服务性贡献,包括参加各种专业会议、职称或学位评定,主办学术讲座,辅导学生撰写论文或开展社会活动等。第二类是教师对专业学会、专业期刊等方面的贡献,包括组织会议,学术带头和促进学科发展,从事专业期刊的编辑、审稿,制定发展规划或计划,参与国内外重大基金的评审等。这些活动都体现着教师本人的学术水平和地位。第三类为社区、企业、政府提供的专业服务或科研成果的转化。

美国的大学教师一般每年都要按照上述评价体系,对自己在过去一年的业绩进行一次书面汇报,并提供相关方面的佐证材料,包括本年度在相关方面的获奖情况以及该奖的重要性和被承认程度。系主任在审阅教师的书面报告和佐证材料后,需要对该教师写出书面评语,然后交学院备案。通常情况下,系主任会根据 2

按照材料情况进行打分,根据打分的结果并进行综合评估,将教师分为若干类别或等级。例如,分为“非常好”、“好”、“一般”和“不合格”四个等级。也有一些高校则进行相对模糊的评价,如在教学科研并重型的高校将教师评价结果分为以下四类:A类:对教学和课程发展有突出贡献但研究属于中等平均水平者;B类:教学和课程发展属中等平均水平但具有杰出的科研能力者;C类:教学和课程发展以及科研均属中等平均水平者;D类:教学和课程发展以及科研都具有杰出贡献者。如果教师对自己的评价结果存在疑义,可以向学院院长甚至学校主管校长提出复议申请,并由相关方面教授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进行仲裁。如果教师由于评价不公导致自己的权益受损,可以向学校工会提出保护自己权益的申请,并由工会与相关方面沟通,处理并解决相关问题。

二、美国大学教师考核机制的特点

尽管目前美国大学教师评价体系大同小异,但由于美国大学数量庞大,而且办学层次多样,所以,在实践中,不同的大学对教师考核的重点和具体要求有所差别,形成了以下鲜明的特点。

首先,考核重点因校制宜。美国大学教师的评价与考核的差异,主要与大学的办学层次有关。在美国目前4400多所大学中,层次最高的是约290所综合性大学或研究性大学,这类大学颁授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种学位,科学研究具有突出地位,学校不仅拥有设备先进、实力雄厚的研究机构,而且设有以向高校和社会输送教学和研究人才为双重使命的研究生院,所以,这一层次的大学更加注重教师的科研业绩,然后才是教学水平。第二层次的大学是四年制大学(约760所)和提供硕士学位的大学(约700所),其中四年制大学又分为两类:一类是文理学院或文科学院,另一类是独立的专科学院。这一层次的大学十分注重教师的教学考核,而科研考核则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第三层次的大学是两年制的社区学院(约2650所),这些学院分成两类:一类为过渡性文理课程,相当于4年制大学的头两年,学生习毕业后可申请转入4年制大学继续深造;另一类为终止性职业技术课程,此类课程一般是本地区社会所急需的,课程设臵和授课方式都比较灵活,学生毕业后直接就业。社区学院颁授的学位是准学士学位。所以,社区学院对教师的考核更加重视教学和社会服务,而科研则是第三位的。我们考察的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富乐敦分校,就是一个典型的第二层次的高校,所以其教师的考核评价的重点是教学,然后才是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的考核。

其次,考核得分质量至上。以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富乐敦分校为例,教学考核中不仅要考核是否完成规定的工作量,更主要的是考核都是是否提供“有效教学”,即教师是否实现了所授课题预定的教学目标,即学生达到何种水平,这一水平可以是知识性的,也可以是技能性的(沟通、演讲、写作等)。实际考核中,重点是看教师是否积极地参与课程开发?是否让学生得到更多的东西?是否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是否积极地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并给予帮助?因此,在教学考核中,学校和教师都十分看重学生的评价。在科研考核中,项目与成果数量仅仅是参考,质量更为重要。在科研项目方面,即使未能立项,但只要评价结果很好,也被认定为贡献;在学术期刊档次和论文质量方面,SCI或SSCI来源期刊并不是唯一标准,期刊的拒稿率、论文本身的引用率和同行评价是判断质量高低的重要依据;即使论文没有发表,但受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专门邀请进行主题演讲的论文,或在学术会议上得到同行专家高度评价的论文,也被视为高质量论文;另外,教师在科研活动中,是否将学生带进课题组,也是考核的重要内容。在科研考核中,考虑到学科之间的差异,对于艺术、历史等特殊学科,由相关学院和系科自行制定教师科研业绩考核办法。

第三,考核频次因人而异。大学对教师的考核是非常严肃的工作,教师也非常看重考核结果。但在教师成长的不同阶段,考核的频次和作用有所不同。在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富乐敦分校,教师一旦被学校录用,需要经历5-6年担任助教和助理教授的试用期,在试用期内,教师每年都要接受考核,但一般第

2、

4、6年进行“全测评”,即由最基层的学生评价、同行评价至学校层面的教务长(分管校长)评价,而第

3、5年进行“半测评”,即从最基层评价至院长评价。教师在试用期满并经过评定获得终身教授资格,同时成为副教授后,一般需要经过六年时间才能成为正教授。在这六年时间中,教师考核的频次和形式与前面基本相同。在教师进入大学的前十二年时间中,高校对教师的考核不只是判断教师是否具备担任终身教授或正教授资格的依据,而且更关键是,学校将评价或考核的过程看作是帮助教师成长的过程。在教师成为正教授后,考核频次大大降低,一般5-7年作一次评价或考核,考核的重点主要是科研和社会服务,而且教授也不需要提供太多的数量材料,关键是要提供证明学术或服务水平的材料。

第四,考核程序规范公正。在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富乐敦分校,每年考核时,教师根据考核要求提供书面汇报和佐证材料后,首先在系科内部同行之间进行测评,然后将测评结果交系主任签字后由学院终身教授组成的委员会进行评价,再 4

经院长签字后交教务长(分管校长)审核并进行评价,如果同行评价与学院教授委员会意见不一,或教务长(分管校长)认为有必要,可以召开评审委员会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将以纸质的形式告知教师本人。如果教师对相关评价结果存在疑义,可以提供新的佐证材料,向系科、学院直到学校评审委员会提出复议。一旦考核结果确定,将作为教师年度工作最重要的依据归档。

最后,考核结果的约束与激励功能并济。与美国其它高校类似,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富乐敦分校教师各年度的考核结果也是教师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而且,由于坚持“非升即走”的原则,即教师在试用期满后不能晋升为终身教授便须离校另谋出路,这就大大强化了考核结果对教师的职业生涯的重要性。而且,大学教师在晋升终身教授前,或在副教授期间考核特别优秀,也可以不受年限的限制,提出破格晋升终身教授或正教授的申请,这又大大增强了考核的激励功能。由于教师一旦获得终身教授资格,便取得了在退休前在该校任教的权利,学校除非有充分的理由并经过正式的程序不得予以解雇,但学校无法预料该教师所从事的专业或学科的发展前景,因此,学校在决定教师的终身聘任时非常慎重,对教师取得终身教授资格前的考核评价也非常严格,考核结果的约束力也很强。而一旦取得终身教授资格,考核的约束力相对弱化。如果教师在一个教师在取得终身教授资格后“跳槽”,则其在进入另一所学校后则需要重新申请终身教授资格。由于流动的机会成本很大,所以,美国大学教师在取得终身教授资格前的流动性很大,而在取得终身教授资格后的流动性很小。许多教授从博士毕业进校直至退休,都一直呆在某校。

三、对改进我国大学教师评价的启示

在我国高校,教师的年度工作考核也是常态化的工作之一。应该说,中国大学教师的评价或考核也富有自己的特色,但无论是从评价体系的设臵、考核过程的组织,还是从考核结果的功效来看,还有值得完善之处。美国大学的教师评价机制可以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第一,评价体系设臵必须体现大学功能或使命。在我国现行大学教师的评价和考核中,教学和科研是教师年度工作考核的重点,但社会服务基本被排除在外,包括一些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如农科、工科、医科、商科等,在教师年度工作考核和职称晋升等方面,也很少考虑教师为社会服务所作的贡献。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导致我国高校教师理论与实践脱节,特别是一些教师漠视社会工作的重要原因。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一样,是大学的四大功能之一,

理应成为教师尤其是大学中应用性学科、地方性大学、职业大学教师的重要职责,应该借鉴美国大学的经验,将之纳入教师年度工作考核之中,作为衡量教师工作绩效和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二、教师考核的实质是以学生为本理念的实现程度。在我国,大学教师的年度工作考核,大多是对教师工作完成情况尤其是教学科研能力或水平的一种评价,但在美国大学教师的考核中,处处体现着教师以学生为本理念实现程度的评价。例如,教学考核中“有效教学”的考核完全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科研考核中将是否把学生带入课题组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社会服务考核中将辅导学生撰写论文或开展社会活动纳入指标体系,等等。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大学被赋予的功能或使命越来越多,但无论如何,人才培养是大学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使命。因此,对大学教师的工作评价理应围绕人才培养这个中心来展开。在这方面,美国大学的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第三、教师评价考核要体现分类指导的原则。我国大学评价存在着“千校一面”的倾向,在一个大学内部,对学院和教师的评价或考核也存在着一刀切的现象。在这方面,美国大学分类指导的思想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也就是,在大学层面,每个大学根据自身的定位和发展目标,确定教师评价或考核的重点;在学院层面,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和学科特点(如艺术、历史等通识学科),科学设臵考核方式;在教师层面,根据教师成长的阶段,选择切实可行的考核频次和考核重点,等等。由此,使教师考核不仅起到一般的总结作用,而且真正起到帮助教师成长的作用。

第四,教师业绩考核的关键点是工作质量。我国大学教师考核中重数量而轻质量、重期刊档次而轻论文论著本身创造性、重校内工作轻校外服务的情况较为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大学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美国大学教师考核中,在考核教师能否完成一定工作量的前提下,教学考核中特别注重“有效教学”特别是注重课程开发、科研考核中特别注重创造性工作而淡化期刊档次、社会服务中特别注重学术界影响等方面的做法,值得我国高校学习和借鉴。

第五,考核过程充分体现教授主导的作用。我国大学考核中行政导向的色彩比较浓,教师考核的最终结果通常是在一定比例下由系主任或院长们协商或投票产生的,其公正性经常受到质疑。在美国的大学教师考核中,系教授委员会、院教授委员会和学校评审委员会对教师考核结果具有决定性影响,这也被美国大学作为教授治学理念的体现之一。大学教师考核中发挥教授的主导作用,在很大程 6

度上保证了考核结果的公正性,同时又避免了系主任或院长与教师之间的矛盾。这为改进我国大学教师的考核机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最后,强化考核结果与教师工资、职称晋升的挂钩。在我国,教师年度工作考核与职称晋升有一定的联系,但与教师的工资联系不大。因此,教师考核结果的约束性不大,激励功能也不足。而在美国,大学教师非常注重自己的考核结果,因为,它不仅关系到自己的职称晋升,而且与自己的薪酬有直接的联系。这样,考核机制既具有较强的约束作用,也具有较好的激励功能。对于我国大学来说,在科学设臵教师评价体系和完善考核办法的基础上,如何将考核结果与教师的切身利益挂钩,是大学教师评价考核机制创新中需要着力思考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蔡敏.美国高校教学评价改革及其启示[J].教育科学,2007(6):88-91. [2]堪启标.美国有效教师研究述评[J].集美大学学报,2006(6):42-46. [3]高洁,蔡敏.美国教育评价的元评价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2007(6):21-24. [4]唐善梅、裴育.美国教师评价研究对我国高校教师评价制度的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10(9):127-129.

U.S. University Faculty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echanism and Its Implications —— Citing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Fullerton as an Example

Lv Shuqing1 ,Wen Xiaoping2 , Qin Xingfang2

(1.Yangzhou University, General Office of College of Civi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iangsu, Yangzhou, 225009;2. Yangzhou University, Office for Humanity Studies, Jiangsu, Yangzhou, 225009) Abstract: The key reason that the United States enjoys world’s leading higher education is its faculty resource, whose excellent quality is inseparable with a well-functioning faculty evaluation mechanism in the universities. This requires that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chanism should be established with scientific nature and distinctive features. For Chinese universities, the U.S. university faculty evaluation system has valuable references. Key Words: China-US University Faculty Evaluation Mechanism Assessment Mechanism 作者简介:吕淑青(1974—) ,女,汉族,江苏扬州人,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办公室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自然科学管理与研究;问筱平(1974—),女,汉族,江苏扬州人,扬州大学人文社科处综合科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与研究; 秦兴方(1965 7

—),男,汉族,江苏常州人,扬州大学人文社科处教授,主要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与研究。

第四篇:美国保险业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保险业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人类在从事各种生产和社会活动的时候,总会伴随着许多风险。为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和生活的安定,人们对其所遭遇的风险总要采取这样或那样的处理措施,于是保险伴随着这种需求应运而生。 保险(Insurance),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行为。 我国的保险业起步较晚,无论是资金实力、产品开发技术、展业方式还是管理水平、市场应变能力等方面,与国外先进保险企业相比都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当今的中国保险业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竞争白热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发展背景,开放市场,融入国际保险业已成必然。美国是全球保险业最发

因此,关注美国保险业的发展状况,研究并吸收其有益经验,对于加速推进我国保险业加入全球经济一体化,更新观念,改善管理,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分为六个主要章节,即保险及其原理、美国保险业发展的历史沿革、美国现代保险业的经营特点、保险业对美国经济的推动作用、促进美国保险业发展的因素、我国保险业发展概况、矛盾和发展对策。 第一部分阐明了基本概念,介绍了保险的内涵、特征和分类等一些背景知识。指出保险的确立必须具备五个要素:一是可保风险的存在;二是大量同质风险的集合与分散;三是保险费率的厘定;四是保险基金的建立;五是保险合同的订立。同时重点阐明了保险业运作的原理,指出保险所依据的基础理论是概率论,保险原理就是建立在概率论的重要法则—大数法 WP=44 则之上的,大数法则是保险的数理基础。 第二部分则阐述了美国保险业发展的历史沿革。美国是当今世界保险业最发达的国家。早在1759年,美国就有了第一家寿险组织,

1792年成立了第一家寿险公司。从20世纪的30年代、60年代一直到80年代,美国保险业持续发展。到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社会的保险需求和保险品种变得越来越复杂,美国保险公司不断开发产品,同时加强内部管理,降低成本。发生在2001年的“9·11”事件,成为美国保险业的一个分水岭,它使美国保险公司从根本上重新审视保险的内涵以及当代美国保险制度和体系的缺陷,它对美国保险业的影响将会持续好多年。 美国保险业的发展走过了200多年没有间断的历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2002年,美国保险市场的保费收入高达10081亿美元,约占世界总保费规模的三分之一,雄居世界保险业之首。保险以其特有的经济杠杆的功能,深深地渗透到美国人的生活当中,对美国经济产生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第三部分论述了美国现代保险业的经营特点。指出经过长期发展,美国保险市场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结构。其经营也呈现几个方面的特点: (1)高技术;(2)高效率;(3)严格的成本控制;(4)优良的员工培训。

第四部分主要阐述保险业对美国经济的推动作用。主要包括: (1)促进金融稳定,减轻焦虑;(2)分担政府社会安全保障压力;(3)推动贸易和商务发展;(4)激活储蓄;(5)促进风险的有效管理;(6)鼓励减损和防损;(7)推进资本有效配置。 从以上七个方面的作用可以看出,保险业的特殊经济性质和其具有的比较全面的经济调节效能,使其在当今美国经济发展中具有着举足轻重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第五部分是本文阐述的重点,通过对销售系统、竞争、投资、监管和政府的支持等方面的研究,分析美国保险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总结出一些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发展规律。 WP=45 论文指出,美国保险业在长期

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销售系统,保险企业就是通过多种多样的销售系统,向客户推介和销售了数以千计的保险产品,使企业业绩不断得以提高。 充分的竞争是促进美国保险业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在当代美国保险市场,随着技术的进步,保险公司之间在价格、服务、承保模型、销售渠道等方面的竞争完全开放,空前激烈,这种竞争反过来刺激了保险业的不断发展。 另外,美国的保险公司主要靠投资组合实现保险资金的保值增值,弥补承保亏损,取得经营利润,其投资业务已经成为与保险业务并重的两大主导业务之一。 完善的保险监管体系也是促进美国保险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最终保障了美国保险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保险业成为监管的最终受益者。

最后,美国保险业的高度发达与政府积极的政策扶持密不可分。主要体现在政府坚持不与民争利和弥补市场失效的原则,通过政府发展政策性保险,完善保险功能和服务体系,同时,在税收和资金运用上积极支持商业保险的发展。 第六部分叙述了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概况,分析了我国保险业存在的内在矛盾及其成因,并在研究和借鉴美国先进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从我国实际出发,提出了我国保险业未来的努力方向,即:注重发挥商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为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和经济发展服务;发挥保险业在应对社会突发事件中的作

第五篇:浅析美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2010年3月21日晚,美国众议院以微小的差距通过了医改法案,同月2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使之成为法律。历时14个月的新医改进程终于暂时落下帷幕。民主党方面评估,这次医改的推行将会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目前美国有5400万人没有医保,医改方案将涵盖其中3200万人,从而使医改覆盖面从85%提升到95%,接近全民医保。

一、美国医疗保障体制改革历史及动因

自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历届美国总统就针对美国医疗保障体制进行改革,但均以失败告终,而诱发其对其进行改革,改变医疗保障体制现状有以下原因:

1、没有覆盖全部人群的基本医疗保险

如前所述,美国尚有约4568万人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占总人口15.3%,而到了2008年更是升至4600万,占总人口16%,比2000年的14%整整升高了2个百分点。19岁到64岁的成年人(2007年占总人口9%)保险不足的比例从2003年的9%增长到2007年14%。进入21世纪以来,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面正一步步地缩减,其中中低收入者是未获保人群的主体。而拥有医保的人群中,绝大多数是由其雇主购买。这意味着在美国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人需要自己负担昂贵的医疗费用,在患病时寄希望于医疗救助或以大大高出平均成本的价位购买应急医疗保险。而与之相较,如德国,90%的人口通过国家提供医疗保险,其余的也大多有通过企业或个人购买医疗保险。在英国也有90%的人口享受国家提供的免费医疗。

2、医疗支出高昂且不断增加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医疗费用支出一直以平均11.6%的速度递增,高出同期平均消费价格指数2.9%左右。究其原因,除了医疗技术的进步,还与美国的医疗付费体系有一定的关系。美国大部分医疗付费体系为项目付费制(fee-for-service),医院服务也存在着过度医疗情况,患者无法得到成本—效益比较高的服务。一次由美国医学会发起的调查表明,大约有40%的医生承认,他们所开出的不恰当可能导致医疗费上升50%左右。且据统计,有10%的外科手术从全身症状看是不必要。而医疗保障体制的分散性、混合性和复杂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管理费用的增加。

3、卫生产出与投入不成正比

在如此高昂的卫生投入下,美国人获得医疗卫生服务的总体水平却是低的,实际的健康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水平还低于许多发达国家。据联合国发布的《2005年人类发展报告》显示,美国的婴儿死亡率和人均预期寿命分别只列全球第34名和29名。2006年,美国人口预期寿命为78.1岁,在30个OECD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七(仅高于墨西哥、波兰等几个经济相对不发达国家),低于OECD平均值1岁。在1960年至2006年间,人口预期寿命仅增长了8.2年,远低于日本的15年和加拿大的9.4年。

4、参保人经济可及性差

即使拥有医疗保险的人群也存在着严重的“看病贵”问题,这主要表现为保费不断上涨和医疗费用攀升。2000年到2007年7年间,商业保险费用年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0.3%的水平,而参保人员平均工资增长率仅为3.1%,平均保费一般

占个人工资的14%左右,占一个家庭收入的17%左右。[4]虽然参保人的工资增长了,但商业保险费增长的幅度大于工资增长的幅度,这将很大程度加大参保人家庭的经济负担。

5、医疗服务的不公平性

由于美国医保体系是由私人商业保险占据主导地位,使得那些患有慢性病、遗传性疾病或其他疑难杂症等适龄患者容易被拒保。

美国的卫生资源除了城乡差异,还存在着严重的阶层差异。15%的私人医院的医疗设备、条件和医疗技术高于35%的公立医院,这些医院主要是为有钱人提供较好的医疗卫生服务,公立医院则只是给军人、残疾人、低收入者提供相对低廉和服务质量相对较低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美国医疗保障体制的进程

自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历届总统都为医疗保障体制的改革而前仆后继,但均以失败告终,直到2010年3月21日,新的医改法案获得通过,美国将继续经历新一轮的医改。

1、美国历年医改情况

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为了应对民众日益面临的疾病风险,借鉴19世纪末期英国医疗保障制度模式,美国政府逐步建立起以医疗保险为主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其法律依据是1935年8月14日罗斯福总统签署的《社会保障法》。可是,当时的公共卫生只覆盖城市居民。[7]

1945年,杜鲁门总统主张应当建立全国医疗健康保障体制,提出使每个人享有基本的医疗保障的主张。而后,数届美国总统都信誓旦旦要实现全民医保,但都以失败告终。直到1965年,林顿•约翰逊总统终于成功确立了旨在帮助贫困人群和残疾人士的美国公共医疗补助机制及为65岁以上老年人群服务的政府医疗保险制度。至此之后,只有1985年《联邦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案》算是小小的成功。1994年,时任总统的比尔•克林顿支持、提倡的全民医保方案没有获得国会通过。之后,布什总统也屡次在国情咨文中强调改革的必要。[9]

2、奥巴马新医改

美国医改立法过程实际上是不同党派和利益集团角力的过程,这也是历次医改的关口,而这次奥巴马新医改也无法避免这个博弈过程。

2009年2月26日,奥巴马向国会提交了首份预算案,进行医改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3月5日,奥巴马在白宫举行医疗改革高层会议,要求国会在年内全面启动医改计划。6月17日,美国参众两院开始正式分别讨论医改方案。10月中旬,参议院筹资委员会通过了基本符合奥巴马原则的医改议案。10月29日,众议院率先通过众议院版医疗改革法案。2009年12月21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关键的“预投票”。时隔3天,参议院正式表决通过了参议院版医改法案,医改取得突破性进展。

按照程序,接下来参众两院应就捏合两院法案进行磋商,形成统一版本后分别表决。由于两党对于医改在关键问题上分歧严重,医改进程陷入僵局,且在1月19日,马萨诸塞州国会参议员特别选举中,参议院民主党人失去绝对多数地位,更使医改案通过前景蒙上阴影。

直至2010年2月22日,矛盾双方仍然对峙,奥巴马亲自出马,推出首份详细的白宫版医改方案并于25日召开两党医改峰会,为方案最终成行重磅出击。白宫版方案基于参议院法案,采纳了共和党人的部分主张。峰会围绕控制医疗成

本、改革医疗保险市场、削减政府预算赤字、扩大医保覆盖面展开磋商,但仍未获共和党人让步。

针对共和党人利用“阻碍议事程序”来拖延医改法案通过的战略,奥巴马并没有气馁也没有拖沓,不断游说议员和公开演讲,奥巴马在3月初再一次推出修改版医改方案,并呼吁尽快安排表决,同时,开始启用“预算协调案”。这是医改成功立法的关键,也是奥巴马的权宜之计。3月18日,美国国会预算局公布最终版本医改案预算评估结果,为众议院周末就法案投票创造了条件。 3月18日,众议院民主党领袖公布最终版本医改法案,定于21日投票。

在3月21日的投票中,以220票赞成,211票反对,最终版本的医改法案在众议院涉险通过,3月23日,奥巴马签署这一法案后,标志着使3200万没有医疗保险的美国人获保,使全美医保覆盖率从85%升至95%左右的新医改即将拉开帷幕。

三、简析奥巴马新医改

在2008年美国大选中,建立一个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体系是奥巴马最重要的竞选承诺之一,旨在“降低医疗成本,确保所有的人都享有可以获得的,负担得起的医疗保障”。他的描述其新医改的文件《奥巴马——拜登计划》包括以下三个主张:降低成本;为所有人提供支付得起并能够享有的医疗保障;促进和加强预防保健性的公共医疗。

医改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扩大医保覆盖率

这是改革的核心问题。为达到让目前3200万没有医疗保险的美国人获保,提升医保覆盖率至95%左右的承诺,新医改提出两方面举措:一是通过政府提供财政补贴和费用为尚未得到医疗保险的个人和小型企业提供公共医疗保险,未按规定购买医疗保险的个人和雇主必须缴纳罚款税。二是强化政府对商业保险的监管。

2、改变筹资渠道

政府将向中产阶级提供税收减免以鼓励参保,而对收入在20万美元以上的纳税人和25万美元以上的已婚夫妇,增加0.9%税率,增加3.8%高收入人群非收入税,对医疗仪器销售征收2.3%的消费税,征收高额保单税等。

3、改善服务质量和可及性

主要包括提供更多预防性服务和规范医疗服务两方面。要求符合规定的保险公司提供一定量的预防性服务项目;建立国家预防、健康促进和公共卫生署;补贴社区服务中心110亿美元,提高服务可及性;增加老年人医疗主顾项目的预防心服务的报销比例至100%等。在规范医疗服务方面,强化医疗服务成本效益监控;推广标准化的电子医疗信息系统来提高效率;规范意识行为,降低不必要医疗服务等。

四、美国医疗保障体系改革对中国的启示

医疗服务供方的“市场化”是我国卫生改革的主要成果之一,但我们的国民却没有像美国人一样享受到一流的医技水平和服务质量,甚至在这个问题上出现了令人很难接受的倒退。一个竞争的市场的确可以刺激和鼓励新的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出现,从而提高医疗诊治水平,但前提是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公平的市场规则。为什么美国医疗市场没有象中国一样将经过政府有关部门审批后医疗服务

内容或药品在实际经营中偷梁换柱?为什么美国的医药市场能够做到真正的分离, 而不会出现医生介绍病人去其建议的药店购药而拿回扣的现象?笔者认为原因有三:一是美国社会崇尚诚信,“说谎”被视为非常恶劣的行为,而我国目标却不具备这样的人文条件,当然也就没有相应的诚信评价制度;二是一旦违规行为被发现,违规者将被重罚,且违规者有可能无法再从事这一行业,而我国在这方面的处罚力度以及监管体系的完整性却相去甚远;三是提供医疗服务和生产药品在美国可以获得相对较高的收入,使得投资者愿意投入人力和资金而不愿轻易放弃。因此,在不具备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必定出现种种不规范行为,造成诸多方面问题。

五、小结

轰轰烈烈的奥巴马新医改法案终于涉险过关,开始施行,尽管褒贬不一,且其执行之后是否能够彻底解决美国医疗保障体制的问题还存在一定的疑虑,但是,必然能使得美国医疗保障体制改革获得更进一步的完善,使更多弱势群体受益。而我国的医疗保障体制改革也应以美国的改革为启示,创建一个适应中国国情,符合中国特色,使最多人获益的医疗保障体制。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卖火柴的小女孩儿剧本下一篇:梦幻西游赚钱攻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