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信息技术小论文

2022-05-16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高中生信息技术小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针对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加以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第一篇:高中生信息技术小论文

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地理课堂“小老师”引领自主学习模式的研究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利用“小老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利用媒体与网络技术,以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呈现信息,以最快捷的方式传递信息。“小老师”成为教学各个环节的参与者、领导者、组织者、展示者、评价者,改变传统教育下一个老师教多个学生为多个老师(老师、小组成员和学生自己)教一个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为:学生自己和文本对话——和伙伴对话——和老师对话,而不是教师自己唱独角戏或是教师和个别优等生的对话。

关键词:信息技术;地理课堂;小老师;自主学习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小老师”的培养实质上就是做好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前提。基于此种情况,我们的“小老师”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就是结合我校的自主课堂五步教学法(目标导引——预习探究——讨论解疑——自我展示——总结评价),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来,在实践与探索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教师指导或引领“小老师”在班级开展互教互学活动。我校的“小老师”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具体实施过程为:

一、“小老师”是教师备课的参与者

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师备课时,给一个或几个“小老师”分配任务,让“小老师”利用网络搜集资料,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将“小老师”搜集的资料运用到自己制作的课件和导学案中,提高了“小老师”的自学能力,拓宽了“小老师”对知识掌握的宽度和深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制定教学目标的工作也可交给“小老师”,这样可以使以“小老师”为代表的学生更加明确每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力,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

二、“小老师”是预习探究的直接领导者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学能力,而预习恰好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创造了好的条件。学生依据导学案对每节课的学习任务进行预习和探究。学生通过预习可自行掌握的知识老师不再多讲,“小老师”要负责解决学困生学习上的疑惑。

这种形式的教学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合于主题性的地理知识教学,如宇宙中的地球、大气环境保护、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城市化特点、商业网点的分布、土地利用类型等。

三、“小老师”是讨论解疑的组织者

讨论解疑要解决学生在预习探究环节发现的不能解决的问题和老师预设的难题,这往往是教学的重难点。如果老师预设的问题较多,就把任务分配到各个小组。这些问题首先让“小老师”组织组内学生讨论,讨论解决不了的,鼓励学生利用网络搜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对于共性的问题,老师在全班范围内进行答疑解惑。

传统的讨论型模式往往受课时的限制,有时正讨论到高潮,就下课了,一些话题的讨论常难以深入进行。应用信息技术,教师让学生课后登陆校园网,将在课堂上讨论余兴未了的问题,在学校的 BBS上尽情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可指导“小老师”有目的地引导讨论向深层次发展,使校园BBS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

四、“小老师”是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者

自我展示阶段,每个小组的学生将自己学习中发现的新问题和老师分配的学习难点的思考结果在全班范围内展示。展示可分为当堂展示和综合展示。如展示的较为复杂,就由“小老师”负责展示;如展示的较为简单,就由“小老师”指派组员进行展示。这样人人可当“小老师”,充分锻炼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当堂展示即每节课通过电子白板这种现代化教学工具或者黑板,鼓励各小组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比如在讲述《世界的海陆分布》这一节中,我鼓励学生用简图完成世界海陆分布,让每个小组的代表去白板上画图,这适合普通组员展示。

综合展示是指利用网络以及多媒体等相关技术,由学生针对某一学习内容彼此合作,以达到学习、掌握该教学内容的过程。它的要求是让学生分小组利用网络资源收集相关信息,并制作成演示文稿,在课上分小组汇报。它适用于探究任务比较大,信息容量较大的内容。如学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师生共同拟出学习提纲,分小组选择专题。小组内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本专题的信息查找、资料整理,最后制成PowerPoint幻灯片,派代表上台交流本组的研究成果。

五、小老师是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者

学生每节课的学习行为都要通过表格进行总结评价(通过电子白板展示),对合作较好的小组,组织能力较强的“小老师”,积极参与学习的成员都要及时评价、表扬和激励。在我们的评价体系中,教师不再是单一的评价者,“小老师”将积极参与评价,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有利于互帮互学、思维火花碰撞和协作精神的培养。

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老师”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学习资源是多媒化、多样化的,信息是自己搜寻得到的,关注的是问题,强调的是过程,整个学习过程是开放的、自由的和相对宽松的。经过我们的实践证明,“小老师”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力、探究力、创新力、领导力,真正实现了从“教为中心”的讲授式静态知识课堂转变为“学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动态开放、启发探究、互动交流的生命課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魏希和.课程整合:构建自主学习模式[J].中国教育教学研究,2003(06).

[2]肖川.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J].基础教育:重庆,2003(02).

作者简介:刘飞龙(1970-),男,汉族,河南省开封市人,本科,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方法与教学管理。

作者:刘飞龙

第二篇: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

摘 要 针对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加以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信息技术;高中数学;课程整合

随着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以它强大的功能实现着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变革,使得数学教学从单一的黑板静态模式变为动态演示模式,从教师讲、学生听到“师生互动式”教学,从“学数学”转向“做数学”。它拓展的不仅仅是学习的空间,更打开学习思维的闸门。可以说信息技术给高中数学课程插上了一双腾飞的翅膀。然而,在整合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加以重视和解决。

1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师教学观念陈旧

当前,部分教师陈旧的教学观念还没有完全改变过来,课改意识不强,对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缺乏心理和技术的准备,甚至还有抵触情绪。很多教师只有在开公开课或学校要求时才使用信息技术,只有极少数的教师在教学内容需要或学生学习需要时使用。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远远不够,在制作CAI时费时费力,有时候因为怕麻烦就不使用信息技术了,在学校硬性要求用信息技术时就带上信息技术老师当助手。

1.2 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偏低

目前,绝大多数教师已经学习了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和一些信息处理软件的使用,但是其信息技术应用技能水平,与信息技术和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如与数学密切相关的软件几何画板、Z+Z智能平台、Advanced Grapher、TI图形计算器等,教师能够熟练掌握的并不占多数,能熟练制作课件并能在教学过程经常运用的教师也只有参加课题实验的几位骨干教师。

1.3 信息技术的运用被简单化

首先,部分教师把投影屏幕当成黑板。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完全用投影屏幕代替黑板,结果影响了学生视觉感知的一惯性,使学生对整课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受到影响;也因屏幕上的内容一屏一屏稍纵即逝,影响了学生领会定理、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对问题的逻辑思维推理,而且也影响了学生记课堂笔记。实验证明,课堂上记笔记的学生回想讲过的内容的概率是不做笔记的7倍。因此,完全用屏幕代替黑板,就会影响多媒体在教学辅助方面优势的发挥。

其次,高中数学信息技术的使用停留在较低的层次。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是把信息技术看做对电脑的使用,用PowerPoint来呈现教学的内容,罗列信息,使得教师和学生都被预先制作的课件拖着鼻子走,被动地接受课件所展示的内容,学生成为“信息的接受者”。

1.4 偏重多媒体,忽视教师的教学风格

一些教师在注重多媒体所带来的优越性的同时,却忽视了自己多年来形成的鲜明的教学风格。其实,其他媒体和教学手段的许多特色功能是多媒体无法完全取代的,如实物、简笔画、一个眼神、一个手势等。对于多媒体课件,教师必须亲自创作,把自身的教学风格融入课件中,体现自己的教育思想,这样学生易于接受。不能违背多媒体辅助教学“辅助”的本意,弱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1.5 信息技术的运用目的不明确

利用信息技术上数学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到底是为了突破教学重点难点,还是为了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常常一味地将教学内容全部搬上屏幕,并没有按既定教学目标积极地依照教学规律进行教学。有些教学内容甚至是别人做好的现成东西,并不符合学校、班级、学生的实际,不具有时代精神,甚至违背了课程改革初衷和教学原则。只有很少一部分教师会认识到运用信息技术是为了“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1.6 软硬件设施不完善的问题

受经济条件的约束,目前有很多地方还没有完善的信息技术的软硬件设施,可能教室里的多媒体演示器就是仅有的信息技术设备,而这个演示器的清晰度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越来越差,影响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效果。往往做不到教师人手一机(电脑),每间教室一个多媒体平台,想全面展开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只是句空话。

2 信息技术和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若干策略

2.1 树立全新教学理念

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积极参加信息技术知识培训,为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做好自身准备。对教师信息技术和教学技术的培训可采用“任务驱动式”进行。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学习信息技术和教学技术,使数学教师熟悉和亲身体验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学习环境(如几何画板、Z+Z智能平台等),形成信息技术是教学的一个天然的组成部分这种意识,从而在以后自己的教学中也把信息技术作为有力的工具。

2.2 观摩借鉴整合的典范

观摩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研究课或课堂实录的实践活动,在这些活动的开展中,分析他人整合成功的经验,发现他人在整合中的不足或值得思考的地方,深入探讨信息技术融入数学课堂教学的时机、环节和作用以及教师的作用。这样,教师在提高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的同时,又具备了现代的教育思想,就能够摆正教师、学生、信息技术等教学要素的关系,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有效地组织教学。

2.3 创设有利于整合的教学情景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必须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教师应仔细分析学生的特点并找到学习内容与学生实际的结合点,用最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外部刺激去促进他们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提高学习质量。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多种情境,不仅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和过去的经验去探索与解决问题,而且能促进知识的迁移。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数学课就会变得生动形象,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大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就得到培养。

2.4 明确整合中师生的角色

数学学习强调小组合作和师生间的交流。因此,整合过程中应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应当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情景、合作、探究等方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信息技术只是辅助教师教学的工具,起到为教学服务的作用,它不可能完全替代师生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因此,在整合过程中既要注重技术层面的优化,更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2.5 努力完善软硬件设施

首先,解决软件的开发和设计。一是努力搜集、整理和充分利用网上的已有资源,只要是网站上有的并且确实对教学有用的,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都可以下载为自己教学服务。当然对网上的资源使用,一定要符合教学实际需要。二是与相关的数学资源库进行商业或友情合作。国内有一些软件公司开发的多媒体素材资源库中的很多素材,都能被教师直接使用或稍加改造即可被使用。三是调动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教学时间许可的情况下专门组建制作小组自制软件,统一资源的配置使用。教师自制开发的课件,实用性很强,教学效果明显。并且利用这三种渠道可以建起豐富的高质量的教学软件资源库。

其次,配备完善的硬件设施。一是学校立足实际自筹资金购买可行、实用的硬件设备,所购设备不追求高档、不赶时髦。二是学校发挥优势资源取得与社会、电脑公司沟通,在不违背对方利益的前提下,尽量长期合作,来争得援助进行硬件建设。三是学校培养硬件技术过硬人员,使学校的所有硬件最大限度地运转,使物尽其用,不让硬件随意成为废物。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七树庄中学)

作者:姚建强

第三篇:从《中国历史小丛书》看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推广,新一轮校本课程编写将提上日程。《中国历史小丛书》的编纂出版,是新中国建立后新的历史观普及历史知识的一项重要举措。从“小丛书”的选题到内容的编写,从“小丛书”的作者阵容到书籍的装帧形式,均具有特色。小丛书将传播历史知识、普及历史教育作为出发点,将宣传新的历史观、发挥历史学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作为目的,这些对今天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有所启示。

关键词:《中国历史小丛书》;吴晗;高中历史;校本课程

2020年浙江将推广新版高中历史教材,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新一轮的校本课程编写也将提上日程。有意义的校本课程应该立足学生,以学生的需求为主要指向,是对高中历史教材和高中历史教学有益的补充。《中国历史小丛书》作为一套课外历史通俗读物,曾在传播历史知识和进行爱国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术化和通俗化有机结合”的编写形式也使小丛书获得了巨大成功。将这些成功之处迁移运用在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编写中将大有裨益。

一、 《中国历史小丛书》的编写特点

1958年,作为著名历史学家和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在北京市中学历史教师大会上建议为青少年编写一套课外历史通俗读物,并亲自担任小丛书的主编。1959年,中华书局共出版了第一批共36种小丛书,1965年,这套丛书共出版了147种。1983年,中华书局将小丛书的古代史部分分为“古代著名战役”“五岳史话”“中国历史的童年”“古代名将传”“古代经济专题史话”等15个专题,编印合订本,到1996年,小丛书合订本出版了18集,共24册。

《中国历史小丛书》的编写方针是“史实准确、文字通俗、图文并茂、雅俗共赏”。下面就小丛书的特点进行一下分析归纳。

第一,内容广泛、突出重点是小丛书的一个主要特点。选题范围涉猎极广,包括史前文化、古代经济生活与制度、传统文化专题、著名战役和将领、农民起义、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和旅行家、古代帝王、古代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等。小丛书的主要参与者李侃说:“我敢说,等到这套丛书出齐之后,恐怕任何一部通史,也比不上这套丛书的内容丰富多彩和详尽具体。目前因为出版的数量还不多,这一点看得还不明显,不过也已经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来了。……我们不论读哪一部中国通史,也不会看到专辟一章,来写五谷的历史,写漕运的历史,写邮电的历史,写钢铁的历史,写印染的历史,写京剧的历史……但是小丛书却对这些问题做了专门的通俗的介绍。”

从政治经济到思想文化、从历史事件到历史人物,均以专题形式集中在某一本小丛书的内容里,的确是“丰富多彩和详尽具体”;突出重点,指的是突出一般读者所关注和感兴趣的历史问题、突出影响历史发展进程的重大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突出与现实生活中关系密切的历史内容。

第二,《中国历史小丛书》的特点还反映在一个“小”字。每本小丛书基本都在一两万字左右,文字流畅易懂、精练生动。如此要求看似简单,实则不易。每本小丛书篇幅不长,却要做到史实准确、文字通俗、雅俗共赏,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向社会、向民众普及历史知识的基本要求。这也是小丛书能够获得成功、能够受到广大读者欢迎的最重要的原因。要达到这种要求,小丛书的作者是十分关键的。

第三,《中国历史小丛书》的作者群值得重视。参与编写小丛书的作者既包括历史研究专家,也包括中学历史教师,甚至还包括热爱历史、关心小丛书的业余作家。有许多著名的学者参与其中,如吴晗编写了《海瑞的故事》、侯仁之编写了《徐霞客》、任继愈编写了《韩非》、周一良编写了《明代援朝抗倭战争》等等。

更为值得一提的是,许多中学教师也参与到了小丛书的编写过程中。据统计,147种小丛书中有16本是由北京各中学组织编写的。“写的人原来绝大部分是北京市的中学历史、语文、政治老师,后来美术教师也参加了;原来是个人执笔,后来发展为一个教研组,以至几个教研组,甚至一个学校来写了。”如北京市第十一女子中学语文组编写了《屈原》、北京市丰台区未各庄中学集体编写了《苏武》、北京第九女子中学语文史地教研组编写了《郑成功》等等。据统计,到1962年10月,“已有五十多所中学的一百多个教研组,三百多名教师参加了写书,其中有些教师三年中编写了三本以上。”中学教师参与小丛书的编写,使小丛书的知识程度及行文风格更具针对性和普及性。

第四,为了增强可读性和通俗性,小丛书还采用了图文并茂、对难字和专有名词进行注解等形式。这同样也是小丛书吸引读者、产生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编者在对小丛书进行编排时,要求每一本书都要有插图,如人物画像、地图、工具的图片等,使读者对所介绍的历史知识有更直观的认识。如《五谷史話》中,就对谷子、黍、小麦、稻、大豆、大麻等附了图,读者就更容易对这些谷物进行区别,为了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这些谷物和我们生活的关系,书中还对这些谷物在生活中比重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列出了表格,包括“2800年前五谷比重示意图”和“1957年我国八种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百分比”。又如,在《汉字史话》中,书中对所叙述的“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等都附上了拓片。

二、 《中国历史小丛书》的编写对校本课程的启发

首先,校本教材的编写要立足唯物史观,在传播历史知识的同时,要主动承载宣传唯物史观的任务。《中国历史小丛书》的编者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问题,把普及正确的历史知识和宣传新的历史观视为自己的责任。编者从事这项工作的态度是《中国历史小丛书》得以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吴晗曾经写过《关于历史知识的普及问题》《有关历史人物评价和历史知识普及的问题》和《关于历史知识的普及问题》等文章,吴晗认为:“我们站在人民的立场,以唯物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实事求是地去研究历史,分析历史,解释历史;我们遵从毛泽东同志的指示,认识到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农民战争是推进历史发展的动力……”“专门的论文,专门著作要写,通俗文章,普及的小册子也必须写。”他批评了当时的一种错误观点,即“认为只有写专门论文、专门著作才是学术研究工作,才是学者,才是专家;至于写通俗文章,写普及知识的小册子,那是低一等的,是另一种人干的事”。张习孔回忆说:“他(吴晗)都出席主持编委会,每本小丛书的二校样,他都要亲自过目,做最后审改,特别是在政治性和科学性上认为没有问题了,才签字复印。”

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明确指出:“唯物史观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高中历史校本教材的编写要遵循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在编写中自觉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其次,校本教材的编写要坚持学术化和通俗化的结合。《中国历史小丛书》就将学术知识专业化和内容形式的通俗化进行了有机结合。白寿彝先生曾说过:“通俗的工作并不是多么简单的工作,没有一定的深度是搞不好的,通俗不是粗俗,不是浅薄,而是既有充实、正确的内容,又要能看得懂。”《中国历史小丛书》本身不是专门的学术研究专著,而是向广大群众传播历史知识的通俗读物,然而通俗并不意味着浅薄,小丛书的作者,不论是历史学家还是中学教师,都认真地、严谨地对待这项工作,努力做到“既有充实、正确的内容,又要能看得懂”。通俗更不意味着粗俗,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要求我们对自己的历史充满敬意,如果将历史知识社会化的行为以粗俗、媚俗或商业利润为第一位,那不仅意味着是对我们自己的历史的亵渎,还可能会因为一些不真实的或者被曲解的历史的传播而导致人们对历史的曲解和对现实的错误判断。

吴晗十分具体地阐述写作通俗历史书籍的做法:“第一稿子写好了以后,先给自己的幼年儿女读,孩子读懂了,而且有兴趣,那便算通过了,有不懂或不感兴趣的地方,必须改写;第二是把稿子交给外行读。……内行人读懂了不算,只有连外行人也能完全读懂了,才算达到通俗的地步。”这真正地做到了雅俗共赏的地步。

高中历史校本教材的编写要求中学历史教师在编写的领域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但不能曲高和寡、鹤立鸡群,在内容和形式编排上要符合高中学生的具体学情,在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和知识储备量基础上进行历史知识的传播和补充,坚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最后,校本教材的编写应该注意突出重点,有的放矢。由于新版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本身的特点:线索清晰,视野开阔,但历史知识容量过大、某些历史介绍不够翔实,校本教材的开发显得势在必行。教师在统筹分析整本教材之后,选取重难点部分难以完全落实的章节,结合核心素养,在校本教材中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阐述。这样的校本教材会成为高中历史教学和课堂最有益的补充。

高中历史校本教材当然应该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但是教材编写的出发点和主要目的还是需要明确的:一是要明确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将发挥历史学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为目的;二是要明确以学术化和通俗化相结合的方式传播历史知识和普及历史教育为目的。这样的高中历史校本教材才会是一本具有正确的历史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可研究性、学习性的好教材。

參考文献:

[1]中国历史小丛书专题合订本将陆续出版[N].人民日报,1983-1-28(14).

[2]李侃.读《中国历史小丛书》[N].人民日报,1962-10-11(5).

[3]柏生.传播通俗史地知识的读物[N].人民日报,1962-10-13.

[4]苏双碧.吴晗自传书信文集[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3.

[5]北京市历史学会主编.吴晗史学论著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62,150,348.

[6]中华书局编辑组.我与中华书局[M].北京:中华书局,2002:305.

[7]白寿彝史学论集(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271.

作者简介:

方宏,浙江省杭州市,杭州第七中学。

作者:方宏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公路施工管理对策论文下一篇:有关日本动漫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