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与形式论文范文

2022-05-13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内容与形式论文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黑格尔认为艺术形式是内容本身所固有的,感性形式显现理性内容;马尔库塞的“审美形式”理论强调形式在艺术中的核心性,认为艺术形式是艺术的本体存在。内容与形式是构成艺术作品最重要的因素,优秀的艺术作品应当是丰富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的有机统一。

第一篇:内容与形式论文范文

戏曲内容与形式的双重变革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华剧坛涌现出了一批受到观众喜爱,有着长久艺术生命力的戏曲作品。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电影、电视以及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冲击,戏曲正面临严峻的挑战。戏曲在当代如何闯出一条更开阔的康庄大道,是需要我们戏曲工作者认真思考的课题。

本文试图从内容与形式的变革这一角度对戏曲的现代化进行一些阐述与分析,对当代戏曲如何发展提供一些思考。

一、内容变革方面:在继承传统剧目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创作优秀的新编历史剧,同时更好地创作出现代戏的精品,做到两者的协调统一发展。

卡西尔说过:“戏剧艺术是从一种新的广度和深度上揭示了生活:它传达了对人类的事业和人类的命运、人类的伟大和人类的痛苦的一种认识。”只有反映生活,反映人性的艺术,才是经久不衰的艺术。《梁山伯与祝英台》如是,《罗密欧与朱丽叶》亦如是。成功的戏曲作品必须能够体现当代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能够塑造出洋溢着本民族优秀品质,闪烁人性光辉的人物形象,能够发掘并突显出时代的伟大精神。今天,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代的戏曲艺术,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必须与广大人民的精神世界休戚相关。

反映现实生活是中国戏曲的优良传统,新时期以来的现代戏创作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诸多大胆的探索,众多戏曲人通过对生活的敏锐感知和思考,试图清晰地把握住生活的深刻内涵。当代戏曲改革,从新中国成立算起,已经有半个世纪,其最终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实现戏曲现代化,而现代戏则是戏曲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和试金石。然而尽管早在1951年5月5日周恩来总理便签署了《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戏曲改革也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但是现代戏无论从剧目数量抑或从总体质量上讲还是不能与传统戏曲相媲美,比之新编历史剧的成就也有差距。这主要是因为,与新编历史剧相比,现代戏在题材选择、主题开掘以及舞台表现方面,都还缺乏更大的突破。故而我们所说的协调统一发展即是说要创作出新编历史剧的精品,同时更应该努力发展现代戏,尤其是要创作出现代戏的精品。

当然,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戏创作还是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这一时期的作品生活基础丰厚,真实感和时代性强。像《榨油坊的风情》《土炕上的女人》《迟开的玫瑰》等一批现代戏都通过不同的侧面反映了新时代的新变化与新风尚,它们颂扬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积淀之下的美德,在观众心中唤起的是一种共同认可的内心期待,因此取得了社会各个阶层观众的广泛认可。然而,这些作品与时代和观众的要求还显得太少太少。

如何创作出更多的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优秀剧目,使得当代戏曲真正走近民众,笔者以为应该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需要注重戏曲创作的文化普适性,注重凸显戏曲当中孕育着的民间文化色彩。

从戏曲发展的源流来看,戏曲就是反映普通民众普遍关心的社会生活,所凸显的就是普通民众所普遍认可的道德取向与价值观念。正因为如此,对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创作来说,必须把握一个根本。这就是应该踏踏实实地反映民众的生活与情感。在戏曲舞台上,任何一部具有生命力的剧目,无论题材如何,无论是涉及家庭伦理还是社会问题剧抑或别的题材,只要它是能够真正让观众体会到是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使他们真切体味到人生百态,使他们获得感动,这样的艺术作品就一定是能够立得住的经典剧目。

因此,笔者以为,今天我们弘扬戏曲文化,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尤其是在现代戏的创作中,现代戏可以表现新的社会变迁,可以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社会重大的政治事件以及好人好事、英雄模范人物等新闻时事类的内容,但一定不能够是简单的说教,也不仅仅是把它变成歌颂好人好事的载体。否则一大批以歌颂为主旨的现代戏创作随着时间的推演便会失去应有的活力,最终却难以让观众有真正的亲近感。难以使观众有真正的情感认同。

第二,如何让新编历史剧与现代戏的内容表现更为丰富,应当成为改编的一个重要思路。

每一部传世的名著都有着超越时代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对名著的改编与再创作可以赋予这种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新的生命,使传统焕发青春。在中国戏曲史上有影响的经典戏曲作品,其中不乏是改编之作。

不过,在改编中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简单地移植,要注意一部作品是否适合改编。例如,京剧《雷雨》改编自曹禺的同名话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是曹禺作品中最适宜改为戏曲的。京剧《雷雨》改编的特点是突出创新,然而它并不影响原著如刀刃般在观众心头划落的悲剧精神,它完全没有削弱或者歪曲原著。戏曲要唱,不能不大量缩减原著篇幅。却仍然显耀着原著的丰富内涵。这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改编,京剧《雷雨》改编的创造性还在于没有沦为话剧与唱的简单相加,而是使之成为地道的京剧,该说的地方说,该唱的地方唱,饱含着京剧的风格韵味。这其实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当代戏曲要取得突破,戏曲本身所蕴含的地方文化色彩(从语言到举手投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容易获得观众认同的因素。京剧《雷雨》之所以能达到强烈的艺术效果,得益于剧本的文学内涵与京剧艺术表现形式的高度结合。

第三,在原有的艺术母题中注入新的文化元素,使新时期的观众能够获得更为激荡的生命体验与文化认同。

创新不仅是戏曲艺术发展的标记,更是其存在的理由,戏曲的创新是其生存发展的原动力。

青春版秦腔历史剧《杨门女将》在保留传统的前提下对京剧剧本进行重新加工,凝练精华。摒除繁冗,使剧情更加紧凑流畅,感染力更加丰富,舞台气氛更为浓郁,更加符合秦腔艺术的表现形式。这出青春版的传统大戏以恢弘的气势、曼妙的色彩,不仅为广大老戏迷热烈追捧,同时也征服了许多年轻观众。它不仅仅是一出单纯的新编戏曲,同时也是一次文化实验,是对传统艺术进行现代阐释的努力。

二、形式方面:在继承戏曲传统程式的基础上,对当代生活进行戏曲化的新的程式提炼和创造,使观众在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的观看中获取一种新体验。

强调戏曲内容的创新。与此相呼应则是戏曲程式上的创新。表现在舞台艺术方面。就是要能够比较自然地运用程式表现现代生活。当代戏曲如何从传统当中汲取表达中国人的情感的方式,使观众获取更多的精神依托,无疑是当代戏曲创作一个应该重点思考的话题。

克乃夫·贝尔认为,美是有意味的形式。戏曲艺术的审美价值就在于其独特的形式美,戏曲是形式与内容高度和谐的艺术,也是中华文化情感性和形象性的完美体现。中国戏曲就是反映中国民众生活的一种感性符号,在这样一种文化符号中,中华文明的精髓得以传达出来,中国老百姓的心态、趣味、对生活的追求得以传递出来。而在这样一种传递的过程中,程式起到重要的作用。戏曲的最大特点是程式化。表演,要求有规范的动作:

唱腔,则有固定的曲调。程式化有易于掌握剧种特色鲜明的优点,但也有形式呆板,千篇一律,内容易受束缚的缺点。许多年轻观众之所以对传统戏曲产生了疏离,就是因为僵化的程式和表现形式与现代生活脱节,与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失调,表现内容缺乏时代感,违背了艺术必须依托生活土壤的客观规律。现代观众对戏曲的审美要求的是节奏更快、感受更直接、心理更刺激的艺术样式。

近年来,虽然在现代戏和新编历史戏当中,都涌现出了一些为广大戏曲观众喜爱,为专家学者赞赏的优秀之作,如京剧现代戏《骆驼祥子》《华子良》、新编豫剧古装剧《程婴救孤》、眉户现代戏《迟开的玫瑰》等等。然而,至今戏曲的现代化仍然在探索阶段,并未实现根本性的突破。

戏曲艺术是一个庞大的、完整的、有机的程式体系,所谓程式化就是这个意思。程式化和程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这个体系中包含着不同层次的程式,它包括:具体的某个程式:程式的共同规范;行当,即演员综合运用程式的规范:还有演员在表演中行当与生活相结合的规律。程式并不是一般认为的只是某几个具体程式,它的内涵十分丰富。我们不仅要继承能够为我们所用的具体程式,而且要继承运用程式的法则、法规、规律。掌握了规律就能更自觉地改造、运用旧程式、旧行当和直接从现实生活中取材创造新程式、新行当。

扫描一个时期以来戏曲对新程式的创造。虽不及旧程式改造运用那么多,但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得到了宝贵的经验。比如,表演舞台上骑自行车,从湖南花鼓戏《张四块》,到豫剧《风流女人》;又比如,在川剧《四姑娘》和花鼓戏《奇婚记》中表现人物不同心理状态的“门里门外”的戏:在评剧《风流寡妇》中创造的齐老蔫赶大车;《骆驼祥子》中创造的祥子拉洋车;《华子良》中的“柴担舞”;还有在《吵闹亲家》中运用程式创造出一系列量衣、裁衣、剪衣、缝衣、烫衣等新动作。除此之外,还有新板式、新唱腔、新唱段等例子举不胜举。当然戏曲现代戏是一个新生事物,它的领域宽阔,潜在的创造性很大,与此相比,我们的创造还很不够,需要进一步地实践和探索,这就提出了一个戏曲现代化的问题。戏曲现代化不应只是一种口号,更应是脚踏实地的行动,好的戏曲舞台呈现方式要体现我国戏曲向现代转型的新面貌。

应该承认,戏曲在反映社会价值观的变化方面,要慢于剧场外社会价值观的变化。这一点在生活节奏慢、变化不多的农业社会显得不是那么突出,传统的戏曲观众也逐渐接受了这一特色。而在工业社会的今天,在电影电视等快节奏艺术形式的比照下,戏曲这方面的“先天不足”无疑就暴露得相对明显了。当代戏曲的发展形态如何变化应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党和政府多年来对戏曲艺术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关怀,然而,戏曲在当今社会的影响力日趋衰微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戏曲正越来越远离现代大众的娱乐消遣和艺术欣赏范围。戏曲舞台上多是传统内容的古装戏,而缺乏优秀的反映现代社会人生风貌的现代戏,以致戏曲给人一种缺乏生命活力、时代魅力的暮气,让人不愿亲近。戏曲的传播范围日益狭窄,以地方话为其语言载体的剧种其传播基本被限定在本地区内及懂得该语言的人群中,只有京剧等极个别在全国有影响的剧种能够大规模跨区域演出。大量由地方政府作为形象工程需要所排的“评奖戏”,以及由企业赞助的“服务戏”,也由于投入大、演出少、说教意味浓等原因,丧失了对广大普通观众的吸引力。

面对戏曲艺术的危机和挑战,戏曲不能仅仅依赖政府的保护扶持,而应当要正视、审视戏曲在当代社会的缺陷和不足,以进取的精神积极地从戏曲本身中去寻找走出困境的突破口,运用戏曲独特的魅力塑造符合时代精神的人物,从传统的优秀技法中,吸取营养,加工、提炼适合于现代人欣赏的新程式、新手段,创作出新的精品佳作,以自身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去展示时代精神风貌,去反映大众关注的现实问题,去表现民众情感、诉求,以现实题材、现代剧目来主导戏曲舞台,使戏曲作品充满强烈的时代色彩、人文精神,使戏曲舞台充满时代的朝气和青春的活力。只有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戏曲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创新。创作出观众喜闻乐见,经得起市场和时间考验的优秀剧目古老的戏曲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

作者:孙 昭

第二篇:从形式概念的演变看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摘 要:黑格尔认为艺术形式是内容本身所固有的,感性形式显现理性内容;马尔库塞的 “审美形式”理论强调形式在艺术中的核心性,认为艺术形式是艺术的本体存在。内容与形式是构成艺术作品最重要的因素,优秀的艺术作品应当是丰富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形式;审美形式;艺术形式;内容

“形式”是美学问题中的一个概念。古希腊时期的亚里士多德曾提出著名的“四因”说,他认为,任何事物的生成都有4种根本原因,即事物由以产生并始终存在事物之内的质料因,如塑像的铜、酒杯的银;陈述事物本质含义的形式因,如决定音程的二比一的比例以及一般的数;动静最初根源的动力因,如出主意的人;事物所“为了什么”的目的因。“形式”被亚里士多德看作是事物的存在。在此之后,古典美学形式论的集大成者黑格尔把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形式观念纳入到对艺术创造过程的解释中,而“审美形式”则成为西马代表人物马尔库塞艺术理论的核心概念。

一、古典美学形式论的集大成者黑格尔:感性形式显现理性内容

在黑格尔美学体系的诸种形式观念中,起核心作用的是外在的感性形象,它不但能显现美,而且构成了艺术美存在的理由。黑格尔认为,美的理念只存在于个别的具体的事物中。抽象的思想在艺术作品中虽然重要,但不能仅仅以抽象的思想出现,而应该化成有血有肉的感性形象,这样才能达到艺术所要求的理性与感性的统一。如果艺术作品不遵守这个原则,那么,艺术的想象和感性的方面就变成一种外在的装饰,而艺术作品也就被割裂开来,形式与内容就不相融合了。他说:“艺术的内容就是理念,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艺术要把这两方面调和成为一个自由的统一的整体。”[1](P87)在这里,内容或意蕴就是理性因素,形式就是感性形象,理性与感性的统一也就是指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当我们欣赏一件艺术作品时,首先是它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然后再追究它的意蕴或内容。

黑格尔进一步指出:艺术形式是内容本身所固有的。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内容与形式相互转化的思想。黑格尔没有把形式理解为外在于内容的东西,而认为形式是内容的形式,是质料和形式的统一,即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是辩证的,彼此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的。内容自身包含着形式,内容决定形式,没有无内容的形式;形式总是体现和反映内容,没有无形式的内容。就像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可能简单地将一个物体分为内容与形式一样,二者都隶属于事物这个统一体。

黑格尔关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学说在美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进步性,尤其是他把内容和形式、感性与理性、主观与客观等等对立的双方统一起来,为德国古典美学的主题思想划上了句号。

二、西马代表人物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的核心概念——“审美形式”

马尔库塞在其晚年的《审美之维》中,曾多次运用“审美形式”这一概念。在谈到艺术与实践的关系时,他说:“艺术与实践之间的根本冲突,就消解于巧妙地运用艺术的双重意义:作为审美形式的艺术和作为技巧的艺术。”[2](P215)这段话显示了马尔库塞的“审美形式”概念具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与内容相对的形式诸因素,这一形式概念就是西方近代文论中所说的技巧问题;二是从艺术作为形式这一本体论层面来运用这一范畴。他更多地是从第二个层面运用“审美形式”这一概念的。马尔库塞认为:规定艺术之为艺术的东西只能是形式。他指出:审美形式是指把一种给定的内容或事实变为一个整体所得到的结果。艺术作品由于具有审美形式而获得了它本身的意味。

在马尔库塞看来,艺术形式与内容相比,前者更加重要,因为构成作品之为作品的东西并不是内容,只有形式使作品成为作品。一方面,内容只有借助形式才能存在,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件独一无二的、特定的艺术作品的内容;另一方面,作品之所以能从现实中分离出来,进人到它自身的现实之中,都是由于形式的存在。这也就是说,形式成为了艺术本身的现实,成为了艺术自身,同时形式也是艺术感受的成果。马尔库塞认为,艺术因为具有独特的形式才使自己独立,艺术形式成为了艺术的本体存在。他指出:正是由于审美形式的存在,艺术作品的内容才被赋予了一种异在的力量,也正是因为审美形式的存在,才会产生新的意识和新的知觉。在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艺术形式”这一观念在马尔库塞的艺术理论中占据着异常重要的位置。

尽管马尔库塞非常重视形式,但他并没有否定内容的重要性。他在分析了构成了艺术的主要成分,即语词、色彩和音色之后,认为艺术的这些成分都是依赖内容而得到传递的。同时,无论艺术怎样改变自己的表现形式,无论它表达内容的词汇或语言有多么不同,这种变化都始终是围绕它的内容进行的。

马尔库塞的“审美形式”概念一方面强调了形式在艺术中的核心性,另一方面也强调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性,这应该说是他对艺术理论所做的重要贡献。

三、艺术作品应是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的完美结合

内容与形式是构成艺术作品最重要的因素。艺术作品的内容是指经过艺术家体验、加工和创造的人类生活,其中既包含着对客观存在的一定的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又凝聚着艺术家对一定社会生活的感受和评价,融入艺术家的知、情、意。在具体作品中,艺术作品的内容主要指题材、主题、人物、环境、情节等诸多要素的总和。题材和主题是艺术作品内容的主要要素。[3](P306)艺术作品的内容来自主客观的统一。艺术作品的形式,是指艺术作品内容的存在方式,亦即作品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形态。其内部联系表现为内部形式,包括内容诸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组织方式,主要指结构;其外部表现形态呈现为外部形式,即表现内容的方式和手段,包括艺术语言、艺术手法、类型体裁等,结构和艺术语言是构成艺术作品形式的最基本的要素。[3](P315)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间是辩证统一的相互关系,二者不可分割,它们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一方面,艺术作品就本身而言,有自身的内容。作品的内容就是作品的内在含义,即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和要表达的意义。内容具有主导作用,它决定和制约着形式,在艺术创作中,形式的选择和确定都应当以能否恰当地表现内容为原则。另一方面,形式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不但直接影响到艺术作品的内容的表达和体现,而且形式本身也具有自身的审美价值,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众所周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民间习俗,每当逢年过节或乔迁新居时,都要在大门的门框上贴上红色的对联。陈凯歌导演的《黄土地》中有这样一个场景:陕北农家少女翠巧家的门框上贴了一副没有写字的红对联。其实,从形式和内容的角度来看,对联这种形式本身已经蕴含了一定的内容,或象征喜庆吉祥,或表达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渴望。所以,尽管对联上没有字,但它已经和某种特定的内容联系在一起了。

四、结束语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讲过:“在真正的艺术作品——诗、戏剧、图画、歌曲、交响乐里,我们不可能从一个位置上抽出一句诗、一场戏、一个图形、一小节音乐,把它放在另一个位置上,而不致损害整个作品的意义,正像我们不可能从生物的某个部位取出一个器官来放在另一个部位而不致毁灭该生物的生命一样。” [4](P42)。可见,对于艺术作品这个有机的整体来讲,艺术内容与艺术形式实际上是不可分离的,它们共同构成了艺术的生命,没有内容的形式或没有形式的内容,都是不存在的。但是,当从理论上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时,又可以将作品划分为内容与形式两类构成要素,并对它们逐一加以研究和分析。

责任编辑:陈达波

参考文献:

[1] 〔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M].朱光潜译.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 〔德〕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 [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顾永芝.艺术原理 [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

[4] 〔俄〕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

To Se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tent and Form in Art Works from the Change of the Concept of Form

Xu Hui Huang Jing

Key words:form; aesthetic form; art form; content

作者:徐慧 黄静

第三篇:道德决策理论视域下师德培训内容与形式探究

摘要 教师职业道德是评价教师素质高低的第一标准。从道德决策理论视角可将师德决策分为师德认知、师德判断、师德意图和师德行为四阶段,为教师师德培训提供新的内容维度和开展形式。内容围绕提升教师道德敏感性、强化教师规范性师德推理能力和运用道德动机作出正确选择三个维度进行设计。通过开展自我研究、进行真实情境案例研究和构建教师师德学习共同体为师德培训提供新的形式,最终提高师德培训有效性。

关键词 道德决策理论;师德培训;道德敏感性;内容;形式

作者简介 高雅茹,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动教育系统中工作的有效开展,协调教师职业活动人际关系,提升社会各界对教师职业的满意度,吸引卓越人才进入教师职业。我国为全面推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基地支撑和落地实践。师德是责任,也是思想和行为的习惯。师德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随着教师的终身学习和行动反思而改变。因此,需要加强对师德培训的重视与实践。目前,我国中小学师德培训内容主要以讲授师德制度和相关法律政策规范为主,多以传统主题讲座、师德演讲、集中研讨和系列活动等形式展开,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也出现诸多现实困境,比如条条框框的理论型培训虽然可以改善教师对师德的认知和理解,但是无法从行为角度使教师失范行为得到根本纠正;传统师德培训形式费时耗力,缺乏与真实情境结合,导致理论与现实两张皮的情况出现,很难为教师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道德两难问题时提供及时有效的解决办法。创新师德培训的内容和形式,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升师德培训的质量和效率。文章结合道德决策理论,尝试对师德培训的内容和形式设计进行新的探索。

一、道德决策理论四阶段的内涵与关系

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教授雷斯特于1986年提出道德决策过程模型(Ethical Decision-Making),以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和吉利根关怀伦理理论等为基础,在道德决策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目前已广泛运用于金融从业者培训、医生和护士培训、商业管理者和员工培训等领域。该模型认为道德决策大体经历了道德认知(MoralAwareness)-道德判断(Moral Judgment)-道德意图(Moral Intention) -道德行为(Moral Behavior)四阶段,前三个阶段为个体心理决策过程,最后阶段为外显结果。

道德认知是指个体需要意识到在日常生活或者工作情境中存在着道德两难问题。简言之,只要个体行为会影响到他人,那便会存在道德问题。当个体遇到道德问题时可以准确地识别,谨慎对待。道德判断是个体面对道德问题时,对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作道义上的评价,即是否具有道德合理性,或者是否可以综合权衡的心理推理过程。道德意图是个体主观上针对多种行动方案作出选择,最终决定以一种道德或是不道德的方式行动。个体针对一个道德问题有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方案可以提升自身权力和财富,但是从道德维度考虑,这种行为并不可行;另一种方案具有道德正确性,但对自身提升并无帮助。在这种情况下,个体选择道德价值胜于资源价值的决定关乎道德意图。道德行为是指个体行为,与勇气、承诺和作出道德决策的能力等相关。该理论揭示了道德行为产生过程的本质,不仅重视行为发生之前的认知和判断过程,还特别重视意图与行动过程。雷斯特认为四阶段是相互独立的,并且相互影响、遵循内在的逻辑法则。任何一个阶段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个体无法作出正确的道德决策。

结合道德决策理论,教师职业道德决策也可以分为以上四阶段。教师是一个自治的道德主体,师德决策基于教师对职业道德的考量,是教师能够践行良好师德品行的核心。师德行为是认知结构和心理过程的结合。师德认知是师德培训的起点,师德判断和师德意图是师德培训的重点,改善教师道德行为是最终归宿。

基于道德决策理论的师德培训,不仅有助于教师对外在的专业标准和职业道德规范等进行学习和吸收,更有助于教师内在师德心理机制建设和德性的培养,从而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规范教师行为,并促进当前社会中存在的部分教师师德失范的问题的解决,保障学生和教师的权益,加强教师和利益相关者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道德决策理论视域下师德培训的内容设计

师德培训内容可以根据道德决策理论四阶段进行层层递进的内容设计。认知信念是在敏感情况下才拥有的相关知识,师德认知需要在师德培训中提升教师道德敏感性。道德判断以道德推理为基本路径,提高教师师德推理能力能够增强教师对师德规范的深入认识,并且减少教师受不良情绪的影响。师德意图必须能够使教师切实地产生指向实践、改善自身行为的坚定念头。基于道德决策理论的师德培训在内容设计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提升教师道德敏感性

道德敏感性是指識别道德问题并能够预测作出决定所造成的后果的能力。教师师德敏感性需要教师提升对教育情境的领悟和解释能力,察觉与师德相关的情境元素,并预测自身的道德行为是否会影响到他人。教师首先必须能够将抽象的规范文本与现实情境相结合,增强教师师德敏感性,识别与师德相关的元素。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对师德内容进行了规范,明确中小学教师在教育领域中的角色和关系,强调教师与学生、同事、家长和国家关系的道德敏感性,要求教师能够成为一名专业人员和好公民。2018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修订)》,对教师不当行为的具体表现和处分等级进行界定,要求教师能够恪守底线,创造健康有序的教学环境。因此,教师师德培训在教授中小学教师相关法律和政策知识时,更应该提高作为教师责任、教师主体体验和关涉自身发展的道德敏感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教师能够以学生为出发点,并以合乎规范的方式处理教学事务;关注和识别他人的情绪表达,保护学生免受任何形式的伤害;用适当方式表达自身情绪和管理愤怒;接受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关怀他人;处理人际和群体差异,识别、理解、积极应对和控制社会偏见;预测自己的行为产生的后果;等等。改变教师师德敏感性钝化问题,有利于教师从他律向自律转化,养成师德内在规约素养。

作者:高雅茹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大学社会论文范文下一篇:文化建设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