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帮扶企业情况汇报

2022-10-31

汇报是与我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对于一项工作或者一个项目而言,汇报贯穿于任务的始终,但是在不同的阶段汇报的侧重点是不尽相同的,那么你明晰不同的阶段应该如何更好的撰写汇报吗?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县帮扶企业情况汇报》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县帮扶企业情况汇报

县建设局包村帮扶工作情况汇报

县帮扶办:

根据县委统一部署和县帮扶办字[2008]1号文件精神,我局2008年还是安排在徐家渡镇的下兰行政村挂点包村。具体由局武装部长邹宏建和村镇股长晏学礼同志组成包村工作组,年初来,我局包村工作组的同志在县委帮扶办具体指导下,在局、镇党政的正确领导下,认真按照包村帮扶工作要求,积极开展工作,结合下兰村的实际,积极参与村、组的各项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我局领导和工作组的同志脚踏实地为农村整治环境,扶贫解困发展农村经济,并下乡开展“五送五同”、献计献策献爱心、为农村村民提供服务等活动,取得了包村工作的预期效果。

一、领导重视:

今年来,我局党委、领导对包村帮扶工作非常重

视,把它列入局机关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当作实践“十七大精神”重要内容来抓,新年伊始,局领导就带领工作组成员进驻包村点,深入村、组,农户家中慰问、调查了解情况,问寒问暖,并多次与下兰村干部群众座谈,召开包村工作专题会议,就如何搞好包村工作、壮大村级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等问题进行研究,认真听取村干部和农户的意见,制订了当年的工作计划和目标。

二、热心帮农、全心富民。

在局领导的带动下,根据往年帮扶的经验,我局全体干部职工对这项工作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各科室人员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从驻点下兰村来,工作组为村解决扶助资金

3.5万元,现金8000元,走访扶助贫困户12户,我局班子成员将一对一的帮扶。扶贫资金6500元。我局捐助一名贫困大学生,该学生系火溪村12队村民李振光次子,家庭经济困难。李振光身有残疾,劳动能力有限,长子就读于哈工大,次子又考取了江西师大,我局获悉该情况,立即筹备3000元资金资助其上大学。根据往年的工作积累,继续服务好基层,服务好群众,发扬包村点的优良工作作风传统。根据我局年初工作计划,继续为包村点送各类科技致富书籍100余册,为切实解决农户建房设计难问题,帮助全县66个新农村建设点搞村庄建设规划,每个减免规划设计费1000元,合计6.6万元。为发展农村经济,帮助发展种植大户8户,养殖大户10户,工作组的同志给合下兰村的实际情况,积极配合村领导对全村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一是品质优,粮食经济作物、生猪、瓜果等农副产品、优质良种品质率普遍提高,全村优质稻面积达850亩,占粮食播耕面积90%,三元杂交猪出栏600多头;二是规模扩大,调出山、水、田、坡地,种植经济作物共950亩。其中棉花400亩,花生200亩,甘蔗150亩,西瓜200亩;三是巩固了原有集体经济资源,着力抓了“山、田、水”的流转;四是进一步培植民间投资,加速发展民营经济步伐,积极引导个私企业主参与农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增强他们投资兴业意识;五是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发展该村经济、带领农民集体致富。目前,该村级集体经济有了显著增长,农民收入有明显提高,包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五送五同”活动中,我局领导带领全局机关

干部职工,分批进住包村点一个月,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为农村植树5000多棵,为村庄打扫卫生、修路、清理垃圾20多吨,特别是为下兰、火溪旧村改造工程我们工作组做了大量的工作,经过多方专业人员认证,目前下兰的旧村整体规划改造方案图、效果图已全部完成。

三、 加强自身建设,树立包村干部队伍形象。

严格遵守包村工作纪律,加强自身建设是提高包

村工作组成员思想政治素质,密切同村民联系,是做好包村工作的重要保证,今年来,包村工作组的同志都能树立“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目标,勤政廉洁,严以律己,严格遵守各项工作制度,包村干部每月有20天以上在包村点工作,坚持公务用餐“三项制度”,下村吃派饭,坚持分餐制,不给村里和农户增加负担,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今年来的包村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帮扶办的精心指导下,我们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工作落实,农村工作经验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总结,克服不足,脚踏实地,为实现我县“五年翻一翻,创建上高市”的目标而努力,为全面建设新农村小康社会而奋斗。

第二篇:县总工会“三帮扶”工作情况汇报

县总工会“三帮扶”工作情况汇报 县总工会在接到工联字1号文件后,迅速行动起来,成立了以副书记为首的“三帮扶”活动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我县“三帮扶”工作顺利实施。按任务分解表,全县县直机关党员干部766人,结对帮扶困难群众880人。截至目前,被帮扶结对低保已全部走访完毕并建立了帮扶档案。现将我县“三帮扶”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三帮扶”工作是我县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解决困难群众实际问题的有效载体,更是一次检验各级领导干部素质、能力和作风的

重要契机。开展“三帮扶”工作,我们县总工会是成员单位,因此,“三帮扶”工作,纳入了县总工会的总体工作之中,统一安排,统一调度,按要求进行。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为组长的“三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相关部门负责人具体分管,机关党员干部具体实施的工作机制,建立了“定任务、定时间、定进度”的工作制度;县总工会主席姜玉利主持召开了“三帮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实行了全体党员干部“一帮一”结对帮扶,统一思想,落实责任,提出要求,加压鼓劲,推动了我县“三帮扶”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认真调研,搞好对接

“三帮扶”工作是密切党群关系、促进民生改善、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的有效形式和重要载体。结合我县开展“胸中有全局、心中有百姓”主题实践活动。县总工会早部署、早安排,一是分解、建档,做好结对工作。“七一”节前夕,对全县内的困难劳模、困难职工、困难农民工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认

真对照,严格把关,为保证帮扶工作不漏一人、不丢一户,发动全县工会干部对帮扶对象进行排查,对其致贫的原因、困难程度、发展意愿进行了登记造册,确保了“三帮扶”对象应帮尽帮,为全县各级党政及企事业单位进一步做好三帮扶工作提供了详实的基础资料。为了保证帮扶质量,对他们进行“一对一”帮扶结对,县工会机关党员干部4名统一分配到辖区内各重点帮扶点,确定各自的帮扶对象,根据帮扶对象的困难程度、待解难题、发展意愿,对他们进行了捐款救助每人1000元,共计4000元。二是结合我县开展以走进村屯、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走进家庭为主的“四走进”活动,在活动中,县总工会领导多次与包保定点帮扶的河底村的干部进行座谈,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从发展村集体经济、扶持困难户、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黄烟种植等方面,深入调研,结合河底村当前遇到的发展难点,县工会帮助村解决了20吨水泥价值;又主动与县有关

部门沟通,帮助村里修水泥路争取上级资金15万元;在帮扶困难党员和群众方面,县总工会也积极扶持,帮助困难党员和群众走出困难,河底村特困户有3户,县总领导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实际困难,亲自到家中走访慰问送去慰问金每人1000元,共计3000元,并鼓励他们坚定生活信念,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送到困难群众家中。

三、结合实际,有效帮扶。 为了把“三帮扶”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一是加强培训,提高帮扶队伍素质。为实现工会帮扶工作数据统计上报的规范化、标准化、网络化,进一步推动工会帮扶工作实效性、针对性、动态性和联动性。二是积极发挥工会帮扶平台作用。今年6月份,为进一步推进“三帮扶”工作,县总工会全面启动女职工“关爱行动”活动,活动的主要内容是针对县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日常救助后,生活仍然困难的女职工,特别是单亲困难的女职工和女农民工进行帮扶救助。在这

次活动中,县总工会为20名单亲困难女职工发放了生活救助款。8月份,县总工会开展以“三帮扶“工作为主题”金秋助学”活动,广泛的宣传,制定了周密的救助方案,在这次活动中,县总工会累计筹集发放助学金2万元,为35名困难职工子女和困难农民工子女发放助学资金,有效缓解了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家庭子女的就学压力,充分体现了党、政府和工会组织对困难职工的关怀和关爱,已经成为困难职工中家喻户晓的工会组织的品牌工程。三是做好日常帮扶工作,发挥长效机制作用。以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为依托,对前来求职、求助的困难职工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救助。今年3月份,八道沟镇东兴村下岗职工于凤林、于风利、于风春和退休职工刘文太的遗属宋传琴四家因发生火灾,造成严重的家庭经济损失。为了帮助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我们为每户受灾户发放救助金1500元,共计6000元。6月7日,长松社区尹秀珍和徐兆强两户居民发生火灾,房

屋、家具、物品一烧而光,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县总工会及时送去救助资金3000元。7月份,省劳动模范王文有和石维俊因年龄大了,身体不好,常年吃药,现在生活困难,我们县总工会了解这情况后,及时送去慰问金元。今年两节后,我们就对四名临时特殊困难的职工进行了临时救助,每人救助500元或1000元,共计救助款2500元。受灾职工感慨万分,重新树立起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充分感受到了及工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工会党员干部也纷纷行动起来,到困难企业、困难职工家庭走访、通过钱款、物资救助、职业介绍、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等多种形式和多条途径,实现了帮扶档案人员的全方位多层次帮扶。开展“三帮扶”活动以来,县总工会投入帮扶资金四万余元,帮扶60多人。

四、强化督查,落实进度 为确保帮扶措施顺利进行,县工会把强化督查作为主要措施积极推进,领导决定定期到所包保困难户调研,了解帮扶

措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指导“三帮扶”工作。县总工会专门抽调人员组成1个督查组,有副主席带队,定期深入到困难户家中,检查工会“一对一”结对帮扶措施的进展和质量,确保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

县总工会在“三帮扶”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足,还需进一步发挥部门方面的优势,加大帮扶力度。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克服困难,全面落实市总的精神,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10月27日

第三篇:宁国市开展工业企业调研帮扶活动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

根据调研安排,现将我市开展工业企业调研帮扶情况汇报如下:

近年来,在省及宣城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市深入推进“五区”建设和“项目建设落地年”活动,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举措,工业经济的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全市工业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提供了强劲支撑。

一、规模工业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342.9亿元,同比增长54.6%;完成工业增加值94.1亿元,同比增长25.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7.1亿元,同比增长47.2%;实现利税40.9亿元,同比增长73.3%;实现利润28.1亿元,同比增长56.6%。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当前,我市工业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应清醒地看到,影响和制约我市工业发展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很多。从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来看,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工业用地紧缺限制企业发展空间。从此次调研的223家企业看,反映用地缺口共39家企业,用地需求高达1881亩。原因:一是用地指标偏紧。国家严控土地指标,紧缩“地根”,工业项目用地报批难度大,用地指标与实际需求存在较大的硬缺口,无地或项目等地问题普遍存在。二是征地手续繁锁。目前,国家从严掌握对新增工业用地审批条件,若涉及征用农用地,手续更多,更加费时费力,我市部分项目目前正排队“拿地”。三是一些租地生产企业,在无法满足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的现实需求下,降低了加大投入的热情。

2、资金短缺制约企业扩大生产。从此次调研来看,反映资金缺口企业共143家,占调研企业的64.1%,缺口178560万元,其中5000万元以上共10家,占7%;1000万元以上共55家,占38.5%。原因:一是银行信贷总体偏紧。2011年,国家6次提高银行准备金率,3次提高银行利息,加大了企业的融资难度,提升了融资成本。二是企业自身融资需求增加。一方面,部分企业发展步伐加快带来资金需求猛增;另一方面,因融资普遍难,企业之间货款拖欠加剧,2011年,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应收账款34.3亿元,增长10.6%,产成品库存12.1亿元,增长37.6%。三是企业融资成本上升。在企业生产经营交易中,承兑汇票大量出现,有些企业为维持正常的生产不得不提前贴息兑现,甚至从民间借贷,月息一般3分左右,其损失使得本已捉襟见衬的资金更加紧张。

3、劳动力短缺用工成本增长较快。在劳动密集型行业,用工需求缺口较大,急需新招大量普通工人,部分企业因为工人缺口大,不敢轻易接新订单;特别是工作环境相对差、劳动强度大的耐磨企业,招工留工难更为突出,据凤形公司反映,工人工资增幅高达20-30%,年人均工资4万左右,每年交“五险一金”7800万元,若不是交“五险一金”,工人流动将在40%以上,并且预测5~8年后这个行业将很难招到工。

4、原材料价格上涨过高挤压企业利润。2011年,全市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104.7,高于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

3.9个百分点。其中,有色金属类、黑色金属类和化工原料类上涨高达14.7%、10.4%和10.6%。电子行业原材料聚丙烯薄膜价格上涨25%,铝片价格上涨加快且需现金支付。

三、采取应对措施

1、深化帮扶活动,强化政策扶持。针对当前我市工业经济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市委市政府分别于去年7月份和今年2月份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企业调研活动,采取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表、走访企业等方式,从资金、土地、用工用电等方面,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在此基础上,市委市政府作出了两项决定:一是建立联系帮扶重点企业制度。为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有效缓解企业发展压力,选择100家成长性好、业绩优良的企业,建立了由市级领导和

市直单位一把手牵头的联系帮扶重点企业制度。二是出台扶持奖励政策。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宁发„2011‟44号)、《关于印发进一步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宁发„2011‟13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经济运行调度的通知》(宁政办„2011‟21号),从技术改造、用工、融资、税收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扶持奖励。

2、破解制约瓶颈,推进工业经济发展。把生产要素保障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尽全力破解土地、资金、用工、用电等生产要素制约。土地方面,清理长期闲置土地,盘活存量,防止土地被滥用和浪费。加大中小企业进标准化厂房政策扶持力度,激励企业建设多层厂房,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融资方面,鼓励金融担保机构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增加对中小企业信贷投放,加大银企合作力度,主动搭建银企合作平台,为企业融资创造条件,加大企业上市工作力度。用工方面,采取搭建招工平台、定期召开招聘会等多种形式帮助企业招聘员工,大力组织在岗培训、职业培训,逐步改善用工待遇,积极营造“留人”良好环境。电力方面,加强宣传引导,优化电力保护环境,坚持“有保有限”,呼吁错峰避峰用电,合理安排生产。

3、加大协调力度,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强化协调服务职能,创新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简化项目审批程序,

尽快办理项目包装、立项、审批、建设等手续;结合部门特色,运用政策手段,出台普惠政策;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功能,搭建好部门与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桥梁,加大扶持政策宣传;引导企业加强内部管理,适当提升劳动报酬待遇,改善劳动者工作环境,加强人文关怀,增强员工的归属感,降低员工的流失率;鼓励企业参加管理培训班、研讨会等,帮助企业分析形势、开拓思维、提高整体素质。

4.完善配套功能,加快项目建设。项目是工业经济发展的载体,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中,要立足当前、筹划未来,抓好重大项目的谋划与储备,加大服务协调力度,健全项目引进、项目建设和项目投产服务体系,确保重大项目梯次推进、有效连接,加强对中鼎新扩建、凤形整体搬迁、司尔特迁扩建等一批牵动性强、影响力大的重点工业项目进展情况的跟踪督查,认真研究分析项目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提出解决方案,逐一突破,确保项目如期开工投产达效。

四、几点建议

1、恳请抓紧制定出台全省工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意见。

2、针对各地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建议省、市、县经信系统联动,每年选择一批区域特色产业,整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资源,制定产业提升路线图。

3、建议进一步加大产业集群镇扶持力度。建议在专业镇的规划编制、产业链条延伸、完善产业配套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

4、建议加大“两化”融合试验区和示范企业扶持力度。

5、建议尽快出台小型微型企业的扶持奖励政策。

第四篇:×县深化企业改革情况的汇报

国企的改革和发展,是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县国企改革工作经历了17年的艰难历程,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从最初的松绑放权、承包经营、租赁经营、国有民营到产权制度改革,冲破了传统经济体制的束缚和观念障碍,在产权关系这个核心上进行“剔肤见骨”的改革,使企业制度和资产组织形式得以创新。一大批国有集体企业通过改制、改组、改造、改善,逐步摆脱困境,重焕了生机。在深化企业改革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体改部门“统筹规划、研究指导、综合协调、督促检查”的职能作用,凭借历经多年改革所积累的丰富经验,敢于触及敏感部位,触动深层次问题,从制度创新、机制转换、改善环境上寻找出路,在企业改革与发展方面取得较好的成效,主要经验是:

一、搞好一个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体改干部队伍是做好体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多年来,我们结合体改部门实际,加强体改部门自身建设。一是注重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干部政治素质。针对体改部门是清水衙门这一现实,要求全体干部要正确对待金钱、名利、地位,以全面深化我县经济体制改革、促进我县经济发展为已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努力做到身在体改、安心体改。二是注重增强业务学习。改革无模式可套,无先例可循,只能边改革边摸索。鉴于综改部门办公经费严重匮乏,根本无力到先进地区考察取经,我们便注重增强理论和业务学习,深刻理解和掌握上级有关改革方针、政策,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认真收集有关经济体制改革的政策性文件和先进典型材料,结合我县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对上,能为领导决策做好参谋助手;对下,能给企业提供全面的指导, 深受领导和企业的好评, 真正做到身在体改、精于体改。

二、抓住二个关键。领导重视、部门配合是深化企业改革的二大关键。经济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权力再调整、利益再分配等深层次问题,在改革过程会出现许许多多的难点和热点,只有领导高度重视、部门协调配合,才能把改革措施推进到位、落到实处。在改革过程中,我们注重争取领导重视、协调疏通部门关系以形成改革合力。全县各系统企业改革都成立了由县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任副组长的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并建立定期汇报制度。对每个系统企业改革方案的审批,先由我委、主管部门、企业形成初步方案,再协调有关部门研究论证,重大问题县分管领导亲自现场办公,最后形成切实可行的方案由县长办公会议审定。由于方案论证扎实,部门配合密切,领导重视支持,确保了企业改革的顺利推进。

三、扣紧三个环节。

1、扣紧调研环节。企业改制前,我们常年有序地深入各个企业调查研究,与职工广泛交流,广泛征求意见,掌握第一手资料,吃透情况,帮助企业选择改制模式。并牵头组织财政、国资、土地、建委、劳动、企业主管等部门研究探讨,形成企业改制的具体实施方案上报政府审批。

2、扣紧实施环节。改制方案确定后,积极协助企业选出职工代表,成立改革工作小组,制定改革任务目标。针对企业改制过程出现的具体问题和困难,我们又经常深入企业,帮助分析探讨,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对改制方案加以调整、补充、完善,确保企业改制方案得以顺利实施。

3、扣紧“回头看”环节。企业改制后,发生三大变化:企业体制从全民集体所有制转变为公司制;职工身份由原来的干部、全民工、集体工转变为新企业能进能出的股东或职员;企业经理、厂长由原来主管部门任命转变为职工民主选举、竞争上岗,使改制企业真正做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但新企业在内部管理和外部环境上还存在许多困难,要求我们经常深入企业跟踪调查研究。为保证改制后企业规范运作和健康运行,对内,帮助企业按《公司法》进行规范完善,对改制企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营班子的工作职责、会议制度、财务制度等规范运作问题,制定了指导意见,促进企业开拓市场,加强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对外,帮助企业协调疏通部门关系,为改制企业创造一个宽松良好环境。帮助企业联系招商引资,解决资金缺口问题,确保改制后的企业脱胎换骨,焕发生机与活力。

四、落实四项工作。

1、宣传工作。多年来,我们注重广泛深入宣传上级有关企业改革方针、政策。企业改制前,多次召集职工大会,深入群众宣传改革政策,反复向职工阐明改革的出路和不改革所面临的严重后果。通过广泛的宣传、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统一对改革的认识,使职工对改革从不理解到理解,最后支持改革,形成了领导重视改革、部门支持改革、职工参与改革、社会理解改革的良好氛围。

2、清产核资。一是为确保国有、集体资产不流失,要求改制企业按照《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的规定,委托取得省级以上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颁发资格的评估机构对企业的全部资产进行评估。二是合理处理企业历史包袱。对报废、残次资产据实从资产中剔除;对应收账款按规定提取坏账准备金,确已形成的死账,一次性扣除;对非生产经营性资产进行剥离;对企业的土地使用权在改制后三年内免收土地使用费。三是在改制中让金融部门参与企业改革的始终,充分让金融部门的同志出主意、想办法来解决企业债权债务的转移和担保落实等问题。

3、政策配套,优化环境。针对企业改制过程中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结合实际,由我们体改委撰稿,以县政府的文件出台了寿政[1997]11号《国有工业企业股份制改制若干规定》的纲领性文件,制定了《深化企业改革实施方案》等一整套文件。县财政、税务、工商、土地、建委、劳动、国资等部门也都制定了相应支持企业改制的措施。改制企业可动的资金

第五篇:×县深化企业改革情况的汇报

×县深化企业改革情况的汇报

国企的改革和发展,是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县国企改革工作经历了17年的艰难历程,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从最初的松绑放权、承包经营、租赁经营、国有民营到产权制度改革,冲破了传统经济体制的束缚和观念障碍,在产权关系这个核心上进行“剔肤见骨”的改革,使

企业制度和资产组织形式得以创新。一大批国有集体企业通过改制、改组、改造、改善,逐步摆脱困境,重焕了生机。在深化企业改革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体改部门“统筹规划、研究指

导、综合协调、督促检查”的职能作用,凭借历经多年改革所积累的丰富经验,敢于触及敏感部位,触动深层次问题,从制度创新、机制转换、改善环境上寻找出路,在企业改革与发展方面取得较好的成效,主要经验是:

一、搞好一个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体改干部队伍是做好体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多年来,我们结合体改部门实际,加强体改部门自身建设。一是注重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干部政治素质。针对体改部门是清水衙门这一现实,要求全体干部要正确对待金钱、名利、地位,以全面深化我县经济体制改革、促进我县经济发展为已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努力做到身在体改、安心体改。二是注重增强业务学习。改革无模式可套,无先例可循,只能边改革边摸索。鉴于综改部门办公经费严重匮乏,根本无力到先进地区考察取经,我们便注重增强理论和业务学习,深刻理解和掌握上级有关改革方针、政策,在

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认真收集有关经济体制改革的政策性文件和先进典型材料,结合我县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对上,能为领导决策做好参谋助手;对下,能给企业提供全面的指导,深受领导和企业的好评,真正做到身在体改、精于体改。

二、抓住二个关键。领导重视、部门配合是深化企业改革的二大关键。经济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权力再调整、利益再分配等深层次问题,在改革过程会出现许许多多的难点和热点,只有领导高度重视、部门协调配合,才能把改革措施推进到位、落到实处。在改革过程中,我们注重争取领导重视、协调疏通部门关系以形成改革合力。全县各系统企业改革都成立了由县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任副组长的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并建立定期汇报制度。对每个系统企业改革方案的审批,先由我委、主管部门、企业形成初步方案,再协调有关

部门研究论证,重大问题县分管领导亲自现场办公,最后形成切实可行的方案由县长办公会议审定。由于方案论证扎实,部门配合密切,领导重视支持,确保了企业改革的顺利推进。

三、扣紧三个环节。

1、扣紧调研环节。企业改制前,我们常年有序地深入各个企业调查研究,与职工广泛交流,广泛征求意见,掌握第一手资料,吃透情况,帮助企业选择改制模式。并牵头组织财政、国资、土地、建委、劳动、企业主管等部门研究探讨,形成企业改制的具体实施方案上报政府审批。

2、扣紧实施环节。改制方案确定后,积极协助企业选出职工代表,成立改革工作小组,制定改革任务目标。针对企业改制过程出现的具体问题和困难,我们又经常深入企业,帮助分析探讨,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对改制方案加以调整、补充、完善,确保企业改制方案得以顺利实施。

3、扣紧“回头看”环节。企业改制后,发生三大变化:企业体制从全民集体所有制转变为公司制;职工身份由原来的干部、全民工、集体工转变为新企业能进能出的股东或职员;企业经理、厂长由原来主管部门任命转变为职工民主选举、竞争上岗,使改制企业真正做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但新企业在内部管理和外部环境上还存在许多困难,要求我们经常深入企业跟踪调查研究。为保证改制后企业规范运作和健康运行,对内,帮助企业按《公司法》进行规范完善,对改制企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营班子的工作职责、会议制度、财务制度等规范运作问题,制定了指导意见,促进企业开拓市场,加强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对外,帮助企业协调疏通部门关系,为改制企业创造一个宽松良好环境。帮助企业联系招商引资,解决资金缺口问题,确保改制后的企业脱胎换骨,焕发生机与活力。

四、落实四项工作。

1、宣传工作。多年来,我们注重广泛深入宣传上级有关企业改革方针、政策。企业改制前,多次召集职工大会,深入群众宣传改革政策,反复向职工阐明改革的出路和不改革所面临的严重后果。通过广泛的宣传、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统一对改革的认识,使职工对改革从不理解到理解,最后支持改革,形成了领导重视改革、部门支持改革、职工参与改革、社会理解改革的良好氛围。

2、清产核资。一是为确保国有、集体资产不流失,要求改制企业按照《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的规定,委托取得省级以上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颁发资格的评估机构对企业的全部资产进行评估。二是合理处理企业历史包袱。对报废、12全文查看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网站工作总结和计划下一篇:小班保育员工作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