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教育论文提纲

2022-08-05

论文题目:风险时代小学生韧性教育的课程开发研究

摘要: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韧性即是对这种坚强的心理品质的最好概括,其影响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厚积流光。在物理学、社会生态系统(SES)、社会心理学、经济学、系统组织学、教育学等研究领域中,我们都能感受到它的力量。韧性是个体从挫折与逆境中迅速恢复的一种能力,是帮助个体适应挫折,积极应对困难并战胜困境、恢复如初的能力,是个人实现自我和适应社会的必备能力。儿童是国家未来的主人,其韧性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这一群体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未来国家建设主力军的整体素质。由于独特的心理发展和变化特点,且当今社会的发展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小学生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干扰与影响,表现出多变的情绪波动和消极低落的心理状态。因此,加强对小学生的韧性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小学生韧性教育的课程开发也迫在眉睫。目前,韧性教育的研究主要是针对中学生与大学生,针对小学生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与此同时,对于韧性教育的课程开发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尚未形成基本的范式。在对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小学生韧性教育课程开发体系的构建,进而丰富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是支撑小学生健康全面成长的重要保障。影响小学生心理韧性水平的主要因素为内外保护因子。在运用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基础上,调查与分析小学生韧性教育的实施情况及课程开发概况,进而从影响韧性的内外保护因子出发,构建以思想品德教育为主阵地、以渗透为主要方式的小学生韧性教育的课程体系,可以有效提高风险时代小学生的心理韧性水平。

关键词:小学生;韧性教育;课程开发

学科专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有关风险时代的国内外研究

(二)有关韧性的国内外研究

(三)有关风险与韧性的国内外研究

(四)有关韧性教育的国内外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假设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假设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问卷法

(三)访谈法

五、理论支撑

(一)生活德育理论

(二)人本主义理论

(三)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

(四)课程开发理论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风险时代小学生韧性教育课程开发概述

一、小学生韧性教育课程开发的内涵阐释

(一)韧性

(二)韧性教育

(三)课程及课程开发

(四)小学生韧性教育课程开发

二、小学生韧性教育课程开发的价值表征

(一)适应社会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促进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

(三)焕发小学道德教育活力的切入点

三、小学生韧性教育课程开发的理念

(一)整体主义——韧性教育课程开发的灵魂

(二)实践导向——韧性教育课程开发的核心

(三)自主创新——韧性教育课程开发的追求

(四)以人为本——韧性教育课程开发的归宿

四、韧性教育课程开发的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二)适度性原则

(三)生活性原则

(四)显性与隐性课程相结合原则

第二章 韧性教育及课程开发的现状调查研究

一、调查设计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方法

二、小学生心理韧性现状的调查结果

(一)小学生抗逆力总体水平

(二)小学生抗逆力不同层次水平

三、韧性教育及课程教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小学生开展韧性教育的现状调查

(二)韧性教育课程实施困境的原因分析

第三章 小学生韧性教育课程开发的目标和内容

一、小学生韧性教育课程开发的目标体系

(一)总体目标

1. 建立完备的自主生长体系

2. 建构多样的社会支持系统

(二)学段目标

二、小学生韧性教育课程开发的内容体系

(一)科学合理的情绪管理方式

(二)积极乐观的自我认知理念

(三)清晰明确的人生方向意识

(四)简单有效的交际沟通技巧

(五)高效系统的问题解决能力

第四章 小学生韧性教育课程开发的组织实施与评价

一、小学生韧性教育课程开发的组织实施

(一)校内活动中的主题式韧性教育

(二)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式韧性教育

(三)社会实践中的沉浸式韧性教育

二、小学生韧性教育课程开发的评价

(一)评价内容综合化

(二)评价方式多样化

(三)评价主体多元化

第五章 风险时代小学生韧性教育课程开发的思考

一、适应小学生身心发展客观规律

(一)适应不同年级的学生

(二)适应不同性别的学生

(三)适应不同家庭的学生

二、注重课程开发渠道间相互融通

(一)校本课程开发与现有教材二次开发相结合

(二)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课程资源共享

三、打造“家校社”结合的开发共同体

(一)改善校园文化环境

(二)关注家庭课程资源

(三)拓展社区课程资源

四、运用优势视角为韧性生长赋能

(一)挖掘个人优势资源

(二)设置优势课程体系

(三)扩展环境优势背景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我国科技人才管理论文提纲下一篇:手绘线条视觉传达设计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