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技术能源管理论文

2022-05-02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节能技术能源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能源管理体系标准是一套用于规范组织能源管理,旨在降低组织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管理标准。本文在介绍我国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内容的基础上,总结了标准的实施现状,分析了标准推广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下一步实施建议。

节能技术能源管理论文 篇1:

新工科背景下的高校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教学改革探索

摘 要:新工科的重要意义是应对新时代国际形势的变化,基于未来国家的战略发展需要,培养能够支撑我国产业的创造性卓越工程人才。为了培养车辆工程的学生紧跟目前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的趋势,本文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探讨,重点分析当前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课程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及产教结合等多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达到提升当前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教学效果的目的,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符合当前汽车产业发展潮流的需要。

关键词:新工科 教学改革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产教结合

Key words:new engineering,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 energy-efficient and new energy vehicl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teaching.

1 前言

隨着我国的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成为当前社会的关注重点问题,在此背景下我国首次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的汽车产业,也是达成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发展方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能够有效的提升汽车经济性和降低污染物排放的作用,同时能够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的升级,因此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是我国的重要国家战略。作为给社会输送人才的高校,有必要以新工科建设为背景,推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相关课程的发展和改革,培养符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人才支撑我国的产业升级。

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人才出现了较大的短缺现象,该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是当前高校本科车辆工程课程体系下,学生接受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课程较少,同时培养的人才也与市场和产业的契合程度较低。因此有必要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对现有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课程体系改革进行探讨和摸索,以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更加符合汽车电动化趋势发展以及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课程体系,实现培养学生助力我国汽车产业升级发展的目标。

2 目前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相关课程较少,知识体系不全

随着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目前较多企业单位存在缺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相关背景知识的人才[1]。但是大学课程体系改革较为严谨,因此在目前的大多数高校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课程开设相对较少,而且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课程通常为选修课,因此目前课程中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课程较少。同时较多车辆工程专业开设于机械学科,导致在大一、大二未专业分流前,学生的知识体系基本围绕传统机械学科,而后专业分流进入车辆工程专业后,由于学分限制,在优先满足《汽车理论》、《汽车构造》、《汽车设计》以及《汽车测试技术》等课程的学习后,留给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相关课程的学分明显不足,通常仅仅开设《电动汽车原理与设计》、《电机与拖动》等少数课程。上述两个主要原因导致目前大多数开设车辆工程专业的学校,现有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课程相对较少,仅有的少量课程难以支撑整个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课程体系,进而造成该课程体系的知识缺乏。

2.2 课程内容局限,难以紧追前沿

通常授课内容需要根据大纲而定,目前大纲主要是由教材的范围,然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过程,教材内容往往难以反应最近的行业技术和发展状况,导致学生的知识较为落后[2]。例如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在2016年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被列入新能源汽车的范围内,然而在当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中,仅剩增程式电动汽车依然作为新能源汽车,由此可见新能源汽车的定义会随产业的发展而更改,然后课本知识的更改会相对滞后,会造成学生知识存在一定的错误。另外,由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和知识处于不断更新迭代的时期,仅教授教材范围内的知识,也会造成学生知识的局限,难以跟随较为前沿的技术。

2.3 侧重理论知识,缺少实践环节

目前高校课程普遍都是侧重于理论教学,实践环节相对较为缺乏[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教育实践环节较为缺乏的主要原因有如下三点:第一,通常本科教学过程中,课堂上更侧重理论知识,在实践课程的安排上较少,再考虑到本身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体系的课程本身较少,因此该体系的实践部分更少。第二,即使能够安排适当的实践环节,但是目前高校教师普通缺少实际的工程开发经验,对实践环节的指导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即使高校教师具有一定项目经验,但高校的科研项目与企业的工程实际项目开发差异巨大,也进一步造成实践环节指导效果较差。第三,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实践环节较多,比如电控软件开发与测试、电机设计与开发、电池系统开发与测试以及新能源整车测试实验,因此在有限的课程内,实践环节显得更为有限。

2.4 教学手段单一,学习效果较差

受限于课堂环境,目前授课手段主要以PPT、视频以及板书为主[4]。然而课堂时间有限,仅依靠课堂内有限的时间和知识量,难以让学生更为系统、形象、全面的掌握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知识。同时关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设计开发流程,试验验证手段等,目前教材还是网络上的相关详细资源均极其缺乏,也会造成学生的知识体系不完全,导致学习效果难以达到预期。尤其针对一些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兴趣浓重的学生,目前的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资源不足,学生的学习过程难以达到心理的预期。

3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教学改革探索的目标

上文对目前高校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教育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称述和分析,针对当前存在的这些问题,下文重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等多个角度进行论述,探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从而构建系统、科学以及契合市场、产业需求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课程体系,探索适应新工科发展的教学改革机制、方法和手段,实现面向产业升级和人才个人发展的课程培养目标,为国家战略规划提供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

4 教学改革措施及方法

4.1 教学内容与时俱进,紧跟科技前沿技术

第一,在教学内容中增加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最近的产业发展以及科学研究成果。授课教师优先由从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研究的承担,由于相关教师从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研究,因此对于该领域的前言科学研究以及产业发展有更深的认识,在授课过程中进行上述知识的介绍可使得课程内容得到较好的补充。

第二,教师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设计开发流程、质量管理等内容进行学习,针对该部分进行专门的讲解,让学生对企业的研发、生产、测试以及质量管理有更多的了解,更贴近与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尤其是整车设计开发的V流程,该流程在新能源汽车的设计开发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结合V流程的介绍,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产品的市场定位、系统方案制定、软件开发方法、软件测试、实车测试以及质量管理均有一定的掌握和了解。

第三、在教学内容中增加電动汽车相关的最新科研成果的介绍,增加汽车产业最新的技术发展知识介绍,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对教学内容中与当前实际差异较大的内容进行改换,保证教学内容的实时性和正确性。同时授课教师需要根据当前国家政策、产业现状等,对课本中的相关知识进行更新,保证课本知识与当前的国家政策、产业现状更好的接轨。

第四、在倡导学科交叉融合的当下,将智能驾驶、汽车大数据以及网联汽车等相关知识引入课堂中,对课堂内容进行一定的扩展,尤其是目前上述汽车新技术主要均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紧密结合,通过上述知识的引入能够让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

第五、为了保证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据实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开发,制定较为简单,但覆盖整个开发系统流程的产品项目,通过该项目让学生能够对工程开发体系有更多的了解,也能够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之外的部分课程知识进行有效的链接,进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第六、增加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试验内容,尤其涉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台架实验、电机试验以及电池试验,在试验经费和试验场地受限制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虚拟仿真平台对上述试验内容进行展示,也可以增添更多的实验内容,让学生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实验认识了解更多。

4.2 教学模式多元化,注重理论实践结合

第一,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是课堂授课和实验为主,该模式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对授课老师的个人素质要求较高,需要授课教师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并将实践经验和成果应用于课堂之中。然而目前高校教师普通存在工程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因此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讲座类课程。讲座类课程可邀请从事相关研究的本校或外校教师,或邀请企业专业的工程师进行专业的讲座,从而达到更好的理论和实践结合效果。

第二,适当增加一些讨论和辩论的教学环节,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将课程知识与工程开发结合的思考。例如给出某款汽车的市场定位,让学生分析并讨论该款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通过技术路线的分析和讨论,学生会对不同类型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有更多的理解和认识。

第三,结合当地企业的产业现状,增加参观学习环节。结合当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技术特点,组织学生对企业相关的技术研发、制造生产以及试验进行参观学习,同时由企业专业的工程师对企业的相关环节进行讲解,能够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企业的实际经营生产,丰富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

第四,增多学生自学的环节,尤其是工程软件的学习和应用能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相比传统燃油车,更看重电控软件的开发,因此工程应用中更多的需要使用电控软件开发的响应工具,因此应督促学生学习Matlab/Simulink,并利用该软件进行一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性能仿真和电控软件开发的学习内容。通过软件的自学让学生具备一定仿真能力以及编程能力,不仅对日后从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开发工作,也对从事其他工程设计具有较大的帮助。

4.3 采用现代教学手段,辅助学生掌握知识

第一,由于疫情和网络的发展,线上教学的教学手段越来越被认可,同时线上的资源质量越来越高,因此可以充分利用线上教学的手段对进行教学手段的补充。同时也可以利用翻转课堂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让学生对从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团队和试验设备进行参观学习,让研究生对本科生进行一定的专业指导,通过学生来指导学生,利用学生之间更好的互动,让研究生站在学生的角度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进行一定的讲解和介绍。

第三,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相应的教具、模具以及虚拟现实等,通过丰富的设备,增加教学内容的可视性和形象性,更好的展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能量流、动力系统耦合模式以及系统零部件的结构等。

第四,教师也可以录制或者借用其它教师的视频,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学习,对课程知识适当的补充以及复现,让对课程兴趣浓重或课程内容未消化有更多的学习时间,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4.4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优化教学内容

第一、与新能源车企建立深度合作,例如本科生的“3+1”培养模式,本科生通过在企业实习,由企业给学生制定毕业设计要求,使得学生更早进入企业学习。

第二、利用新能源企业技术开放日,组织学生对企业进行参观学习,了解企业的发展历程、企业的文化背景、企业的战略规划以及企业最新的前沿技术。

第三、邀请资深工程师作为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参与本科生的毕业设计以及相关答辩环节,由资深工程师从工程师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更好的提升。

第四、邀请企业管理人员、资深工程师等企业专家,与教学委员会共同制定教学大纲,商讨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并与企业专家形成长效的教学优化机制,实现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的持续优化。

第五、由企业工程师担任某些课程的部分内容的授课教师,由工程师提供更加专业详细的知识,尤其利用工程师在企业工作得到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经验,让学生获得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同时也可使授课教师得到知识的拓展。

第六、由企业人力资源相关人员对学生的职业规划进行一定指导,通过职业规划指导,让学生在早期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路线、明确职业发展目标,使得学生能够更早的端正学习态度,更有目的的进行专业学习。

5 结语

为了解决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环境下,当前传统车辆工程的课程体系无法满足产业发展升级需要的问题,本文对现有车辆工程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分别从课程数量、课程内容、教学手段以及教学侧重角度等进行阐述,并根据存在的问题设定了构建合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知识结构和学习效率为目的,再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以及产融融合五个角度详细论述了达成目标的方法,上述方法重点在于通过授课教师讲解前沿科学技术,企业工工程师参与教学毕业设计、制定大大纲、设置专业讲座,学生参与工程实践项目开发等,进而实现在新工科背景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优化,学生能够符合当前汽车产业发展升级的人才需求。

为了解决新工科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无法满足汽车产业快速发展需求的问题,本文从教材知识、教学手段、授课内容、课程侧重点等角度论述当前教学存在的不足,进而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产教融合以及评价体系等多个维度进行探索,提出课程中引入最新科学研究、产业发展动态、企业开发体系流程、资深工程师授课以及实验室参观等措施和方法,实现产业需求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目的,从而让学生掌握符合当今汽车发展潮流的知识。

基金项目:2020年度重庆交通大学实验教学改革与研究基金资助项目《新工科背景下面向产业需求的电动原理与设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03028)。

参考文献:

[1]卢宗霞. 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长安大学,2015.

[2]杨姗. 淺谈新能源汽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J].时代汽车,2019(17):57-58.

[3]汪震,郑晋军,王雨蒙,李静.基于PDCA循环对车辆工程专业开放性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37(09):26-31.

[4]郑仕杰. 信息化教学背景下板书的创新设计与应用[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0, No.333(09):75-78.

作者简介

詹森:(1986—),男,汉族,湖北十堰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传动系统综合控制技术。

作者:詹森 贾涵杰 崔晓璐 肖勇

节能技术能源管理论文 篇2:

我国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实施现状与分析

摘要:能源管理体系标准是一套用于规范组织能源管理,旨在降低组织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管理标准。本文在介绍我国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内容的基础上,总结了标准的实施现状,分析了标准推广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下一步实施建议。

关键词:能源管理体系标准 节能 能源消耗 能源利用效率

1 引言

能源管理标准体系是在借鉴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等体系模式基础上,根据能源利用和管理特点,为各类企业能源管理提供一种优化模式,目的是通过建立、实施一整套系统完整的能源管理程序、规范,标准,促进企业最大限度地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我国能源管理体系标准GB/T 23331—2009《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于2009年早于国际能源管理体系标准进行了发布实施,在实践推广中取得了良好的能源管理效果,在世界能源管理领域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推动国际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诞生起到了积极作用。2011年,ISO 50001:2011《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国际标准发布,我国能源管理体系标准GB/T 23331—2012《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等同采用了ISO 50001:2011要求,于2013年10月1日实施,中国能源管理体系标准与国际标准正式接轨。

2 能源管理体系内容

对于企业来说,能源管理体系关注企业能源管理的全过程,包括能源购入、输送和使用等。能源管理体系能够为企业能源管理提供一个基本框架,帮助企业利用策划、实施、检查和改进(PDCA)运行各项管理措施,如制定企业能源方针,树立持续改进理念;做出管理承诺,并确定管理者代表负责协调各项工作;进行能源管理策划,实施能源评审,确定能源基准,制定能源目标和指标,制定能源管理实施方案等;实施运行控制,监测、测量和分析;记录控制;开展管理评审等,如图1所示。

理论上讲,所有的用能企业都可以建立并运行能源管理体系。对于企业来说,建立能源管理体系能够帮助企业满足法律、法规和政策等要求,更好地实现节能目标;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选择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认证,通过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将有利于减少信贷和保险机构的风险,吸引投资、产品销售和市场开拓等。

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相关方包括企业、相关政府部门(又分为节能主管部门、国家认监委等)、认证机构和咨询机构,如图2所示。在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中,相关政府部门要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宣传推广机制,影响并带动企业参与热情,培育咨询机构帮助企业实施能源管理体系等;在认证阶段,国家认监委要建立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制度并规范认证机构行为,认证机构提供企业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服务等。

3 实施现状

为了进一步推动能源管理体系在我国各个领域的推广和应用,继国家十二部委联合印发《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2011年12月)之后,2012年11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认监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万家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环资〔2012〕3787号),要求充分认识加强万家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意义,加强万家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指导,积极推动万家企业加强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开展万家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效果评价。自该文件下发以来,在相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制度进一步完善,相关的行业实施指南标准陆续发布,各省市陆续发布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方案及相应的效果评价方法,能源管理体系获得了更大范围的应用和推广。

3.1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在更大范围内获得企业的认可

在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为了对试点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研究制定正式的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制度,国家认监委组织开展了“中国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制度研究”项目,该项目于2013年12月正式通过验收。该项目对我国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试点工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分析,充分考虑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试点工作中的经验及存在的不足,结合各相关方包括主管部门、认证机构、获证组织等的意见和建议,研究编写了《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工作总结报告》《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规则》《合格评定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能源管理体系审核员注册准则》、21个行业(企业)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要求、管理体系认证机构信息月报填报说明、GB/T 23331—2009和GB/T 23331—2012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对比分析以及相关的行政文件等。其中,《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规则》《合格评定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能源管理体系审核员注册准则》构成了我国能源管理体系正式认证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5月,国家认监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规则》(2014年第21号公告),实施正式的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制度。

此外,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在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中被政府采信,《万家企业节能目标考核实施方案》中明确规定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可以获得5分,其中通过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或评价占2分,越来越多的企业申请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截至2014年底,获得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的企业有980家,其中约有70%的企业是列入万家企业名单中的企业。

3.2 各地积极推广和应用能源管理体系

为了积极推动万家企业建立和实施能源管理体系,重点用能省市地区如江苏南京、扬州、湖北、山东、山西、浙江、广东、河南、陕西、呼和浩特、深圳等地制定了地方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实施工作方案,对其所辖区范围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推进工作进行部署。同时,为了加强对地方能源管理体系的评价,浙江、广东、山东、山西等地还制定了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的评价方法。以山东为例,2013年6月,山东省制定了《山东省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效果评价办法》,组建《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效果评价专家库》,组织专家对山东省企业的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结论分为:优秀、符合、不符合。其中,得分≥90分的,为优秀;得分70~90分的(不含90分),为符合;得分<70分的,为不符合。

3.3 逐步完善能源管理体系相关标准和指南

2012年,伴随着我国能源管理体系标准GB/T 23331—2012的发布,同时发布的还有GB/T 29456—2012《能源管理体系 实施指南》,但是该指南相对比较通用,企业建立和实施能源管理体系时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实施指南。为此,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结合我国行业用能特点和能源管理现状以及能源管理体系试点推广经验,在GB/T 29456—2012框架下,开展了行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标准的研制工作。2013年12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了GB/T 30258—2013《钢铁行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B/T 30259—2013《水泥行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国家标准,对企业建立和实施能源管理体系提供了较为详尽的指导和说明。上述标准于2013年12月18日发布,并于2014年7月1日正式实施。2015年9月发布了GB/T 32043—2015《平板玻璃行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并将于2016年4月1日实施。其他行业的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标准还在组织制定过程中。

此外,国家认监委组织各认证机构,在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试点的基础上,根据各行业的用能特点,制定了《能源管理体系 行业认证要求》行业标准,作为下一步企业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的依据之一。目前已经有21个行业标准被制定和发布,这些行业认证要求也可以为相关企业建立和实施能源管理体系提供依据。

4 问题与建议

进入“十二五”以来,随着能源管理体系被列入“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并在“万家企业节能目标责任考核方案”中被单独作为1项考核内容对万家企业进行考核,同时随着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试点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并逐步建立和实施能源管理体系,但是在各企业建立和实施能源管理体系过程中以及各地方主管部门推广和应用能源管理体系过程中还存在如下问题:

(1)企业建立和实施的能源管理体系还处在初级阶段,未能完全利用能源管理体系系统化的思想实施企业的能源管理,从而导致能源管理体系对于企业能效提升的效果不明。

(2)相应的标准和指南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仅有部分行业的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已经发布,还有很多重点耗能行业没有制定相应的实施指南。

(3)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宣贯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目前,企业还停留在以前对于管理体系的认识中,认为只有需要认证的时候,才需要学习标准,如果没有对标准系统的学习,谈何有效地建立和实施能源管理体系?

(4)具备开展能源管理体系咨询机构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过程中,其专业性要远远超过其他管理体系,因此企业建立和实施能源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大部分都需要专业的咨询服务机构的支持,但是目前开展能源管理体系咨询的机构能力还比较薄弱,专业化的咨询机构比较少。

(5)缺乏统一的能源管理体系评价方法。目前,各地根据能源管理体系评价工作的需要,独立制定其地方的能源管理体系评价办法,然后组织专家团队对企业建立和实施的能源管理体系进行评价。由于各地方评价标准的差异,可能会导致评价结果的不一致性,从而对各企业的万家企业节能目标考核结果产生影响。

(6)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效果没有得到广泛的宣传。目前,各企业已经逐步认识并希望通过建立和实施能源管理体系来提高企业的能源绩效,但是目前可获得的案例比较少,企业不知道如何着手建立和实施能源管理体系,如何对能源管理体系持续改进。

针对我国能源管理体系推广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下一步工作中,应当进一步加强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效果的宣传,建立国家层面的能源管理体系评价方法,确保评价结果的一致性,加强能源管理体系技术服务机构的能力培育,继续制定能源管理体系行业实施指南,为企业建立和实施能源管理体系提供参考。

作者:王与娟 易田

节能技术能源管理论文 篇3: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

国发〔2012〕2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汽车需求量仍将保持增长势头,由此带来的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问题将更加突出。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既是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推动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也是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决策部署,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2~2020年。

一、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本规划所指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节能汽车是指以内燃机为主要动力系统,综合工况燃料消耗量优于下一阶段目标值的汽车。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是降低汽车燃料消耗量,缓解燃油供求矛盾,减少尾气排放,改善大气环境,促进汽车产业技术进步和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

中国新能源汽车经过近10年的研究开发和示范运行,基本具备产业化发展基础,电池、电机、电子控制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取得了重大进步,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开始小规模投放市场。近年来,汽车节能技术推广应用也取得积极进展,通过实施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和鼓励购买小排量汽车的财税政策等措施,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整车优化设计以及混合动力等节能技术和产品得到大力推广,汽车平均燃料消耗量明显降低;天然气等替代燃料汽车技术基本成熟并初步实现产业化,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但总体上看,新能源汽车整车和部分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尚未突破,产品成本高,社会配套体系不完善,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受到制约;汽车节能关键核心技术尚未完全掌握,燃料经济性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节能型小排量汽车市场占有率偏低。

为应对日益突出的燃油供求矛盾和环境污染问题,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纷纷加快部署,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战略,加快推进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同时大力发展和推广应用汽车节能技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国际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未来10年将迎来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目前中国汽车产销规模已居世界首位,预计在未来一段时期仍将持续增长,必须抓住机遇、抓紧部署,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促进汽车产业优化升级,实现由汽车工业大国向汽车工业强国转变。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项重要任务,立足国情,依托产业基础,按照市场主导、创新驱动、重点突破、协调发展的要求,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提高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推动汽车产业优化升级,增强汽车工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产业转型与技术进步相结合。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动汽车动力系统电动化转型。坚持统筹兼顾,在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同时,大力推广普及节能汽车,促进汽车产业技术升级。

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相结合。加强创新发展,把技术创新作为推动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加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和品牌。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深层次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探索合作新模式。

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驱动相结合。在产业培育期,积极发挥规划引导和政策激励作用,聚集科技和产业资源,鼓励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开发生产,引导市场消费。进入产业成熟期后,充分发挥市场对产业发展的驱动作用和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坚持培育产业与加强配套相结合。以整车为龙头,培育并带动动力电池、电机、汽车电子、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等产业链加快发展。加快充电设施建设,促进充电设施与智能电网、新能源产业协调发展,做好市场营销、售后服务以及电池回收利用,形成完备的产业配套体系。

三、技术路线和主要目标

(一)技术路线

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推广普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内燃机汽车,提升中国汽车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二)主要目标

1.产业化取得重大进展。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燃料电池汽车、车用氢能源产业与国际同步发展。

2.燃料经济性显著改善。到2015年,当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6.9升/百公里,节能型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降至5.9升/百公里以下。到2020年,当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5.0升/百公里,节能型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降至4.5升/百公里以下;商用车新车燃料消耗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3.技术水平大幅提高。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关键零部件技术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掌握混合动力、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汽车电子和轻量化材料等汽车节能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企业。

4.配套能力明显增强。关键零部件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充电设施建设与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相适应,满足重点区域内或城际间新能源汽车运行需要。

5.管理制度较为完善。建立起有效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企业和产品相关管理制度,构建市场营销、售后服务及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完善扶持政策,形成比较完备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体系。

四、主要任务

(一)实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工程

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是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中心环节,要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创新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国家科技计划、专项等渠道加大支持力度,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竞争力。

1.加强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大力推进动力电池技术创新,重点开展动力电池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研究和轻量化设计,加快研制动力电池正负极、隔膜、电解质等关键材料及其生产、控制与检测等装备,开发新型超级电容器及其电池组合系统,推进动力电池及相关零配件、组合件的标准化和系列化;在动力电池重大基础和前沿技术领域超前部署,重点开展高比能动力电池新材料、新体系以及新结构、新工艺等研究,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撑长远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加强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重点支持驱动电机系统及核心材料,电动空调、电动转向、电动制动器等电动化附件的研发。开展燃料电池电堆、发动机及其关键材料核心技术研究。把握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动向,对其他类型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加大研究力度。

到2015年,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最高车速不低于100公里/小时,纯电驱动模式下综合工况续驶里程分别不低于150公里和50公里;动力电池模块比能量达到150瓦时/公斤以上,成本降至2元/瓦时以下,循环使用寿命稳定达到2000次或10年以上;电驱动系统功率密度达到2.5千瓦/公斤以上,成本降至200元/千瓦以下。到2020年,动力电池模块比能量达到300瓦时/公斤以上,成本降至1.5元/瓦时以下。

2.加大节能汽车技术研发力度。以大幅提高汽车燃料经济性水平为目标,积极推进汽车节能技术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开展混合动力技术研究,开发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和机电耦合装置,支持开展柴油机高压共轨、汽油机缸内直喷、均质燃烧以及涡轮增压等高效内燃机技术和先进电子控制技术的研发;支持研制六档及以上机械变速器、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商用车自动控制机械变速器;突破低阻零部件、轻量化材料与激光拼焊成型技术,大幅提高小排量发动机的技术水平。开展高效控制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技术研究。

3.加快建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研发体系。引导企业加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研发投入,鼓励建立跨行业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联盟,加快建设共性技术平台。重点开展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混合动力商用车、燃料电池汽车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建立相关行业共享的测试平台、产品开发数据库和专利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整合现有科技资源,建设若干国家级整车及零部件研究试验基地,构建完善的技术创新基础平台;建设若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工程化平台,发展一批企业主导、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积极参与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企业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构建全产业链的专利体系,提升产业竞争能力。

(二)科学规划产业布局

中国已建设形成完整的汽车产业体系,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既要利用好现有产业基础,也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规划引导,以提高发展效率。

1.统筹发展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能力。根据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产业政策要求,合理发展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能力。现有汽车企业实施改扩建时要统筹考虑建设新能源汽车产能。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要注意防止低水平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

2.重点建设动力电池产业聚集区域。积极推进动力电池规模化生产,加快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力争形成2~3家产销规模超过百亿瓦时、具有关键材料研发生产能力的龙头企业,并在正负极、隔膜、电解质等关键材料领域分别形成2~3家骨干生产企业。

3.增强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能力。鼓励有关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加大投入力度,发展一批符合产业链聚集要求、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零部件企业,在驱动电机、高效变速器等领域分别培育2~3家骨干企业,支持发展整车企业参股、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专业化汽车电子企业。

(三)加快推广应用和试点示范

新能源汽车尚处于产业化初期,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开展推广试点示范,加快培育市场,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节能汽车已具备产业化基础,需要综合采用标准约束、财税支持等措施加以推广普及。

1.扎实推进新能源汽车试点示范。在大中型城市扩大公共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范围,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重点在国家确定的试点城市集中开展新能源汽车产品性能验证及生产使用、售后服务、电池回收利用的综合评价。探索具有商业可行性的市场推广模式,协调发展充电设施,形成试点带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有效机制。

探索新能源汽车及电池租赁、充换电服务等多种商业模式,形成一批优质的新能源汽车服务企业。继续开展燃料电池汽车运行示范,提高燃料电池系统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带动氢的制备、储运和加注技术发展。

2.大力推广普及节能汽车。建立完善的汽车节能管理制度,促进混合动力等各类先进节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加快推广普及节能汽车。出台以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和分阶段目标值为基础的汽车燃料消耗量管理办法,2012年开始逐步对在中国境内销售的国产、进口汽车实施燃料消耗量管理,切实开展相关测试和评价考核工作,并提出2016~2020年汽车产品节能技术指标和年度要求。实施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标示制度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公示制度。

3.因地制宜发展替代燃料汽车。发展替代燃料汽车是减少车用燃油消耗的必要补充。积极开展车用替代燃料制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鼓励天然气(包括液化天然气)、生物燃料等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替代燃料汽车。探索其他替代燃料汽车技术应用途径,促进车用能源多元化发展。

(四)积极推进充电设施建设

完善的充电设施是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保障。要科学规划,加强技术开发,探索有效的商业运营模式,积极推进充电设施建设,适应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1.制定总体发展规划。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总体发展规划,支持各类适用技术发展,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进程积极推进充电设施建设。在产业发展初期,重点在试点城市建设充电设施。试点城市应按集约化利用土地、标准化施工建设、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原则,将充电设施纳入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和城市建设相关行业规划,科学确定建设规模和选址分布,适度超前建设,积极试行个人和公共停车位分散慢充等充电技术模式。通过总结试点经验,确定符合区域实际和新能源汽车特点的充电设施发展方向。

2.开展充电设施关键技术研究。加快制定充电设施设计、建设、运行管理规范及相关技术标准,研究开发充电设施接网、监控、计量、计费设备和技术,开展车网融合技术研究和应用,探索新能源汽车作为移动式储能单元与电网实现能量和信息双向互动的机制。

3.探索商业运营模式。试点城市应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根据当地电力供应和土地资源状况,因地制宜建设慢速充电桩、公共快速充换电等设施。鼓励成立独立运营的充换电企业,建立分时段充电定价机制,逐步实现充电设施建设和管理市场化、社会化。

(五)加强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和回收管理

制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建立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和回收管理体系,明确各相关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引导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加强对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鼓励发展专业化的电池回收利用企业。严格设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企业的准入条件,明确动力电池收集、存储、运输、处理、再生利用及最终处置等各环节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要求。加强监管,督促相关企业提高技术水平,严格落实各项环保规定,严防重金属污染。

五、保障措施

(一)完善标准体系和准入管理制度

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准入管理制度和汽车产品公告制度,严格执行准入条件、认证要求。加强新能源汽车安全标准的研究与制定,根据应用示范和规模化发展需要,加快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以及充电、加注技术和设施的相关标准。制定并实施分阶段的乘用车、轻型商用车和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目标值标准。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2013年前,基本建立与产业发展和能源规划相适应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

(二)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

中央财政安排资金,对实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工程给予适当支持,引导企业在技术开发、工程化、标准制定、市场应用等环节加大投入力度,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对公共服务领域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给予补贴,鼓励消费者购买使用节能汽车;发挥政府采购的导向作用,逐步扩大公共机构采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规模;研究基于汽车燃料消耗水平的奖惩政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安排一定资金,重点用于支持充电设施建设、建立电池梯级利用和回收体系等。

研究完善汽车税收政策体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企业,经认定取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资格的,可以依法享受相关优惠政策。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企业从事技术开发、转让及相关咨询、服务业务所取得的收入,可按规定享受营业税免税政策。

(三)强化金融服务支撑

引导金融机构建立鼓励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信贷管理和贷款评审制度,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业链融资等金融产品创新,加快建立包括财政出资和社会资金投入在内的多层次担保体系,综合运用风险补偿等政策,促进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发行债务融资工具;支持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进行再融资。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管理规范、支持创新的原则,支持地方设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创业投资基金,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申请中央财政参股,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投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

(四)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大力发展有利于扩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专业服务、增值服务等新业态,建立新能源汽车金融信贷、保险、租赁、物流、二手车交易以及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等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体系,发展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质量安全检测服务平台。研究实行新能源汽车停车费减免、充电费优惠等扶持政策。有关地方实施限号行驶、牌照额度拍卖、购车配额指标等措施时,应对新能源汽车区别对待。

(五)加强人才队伍保障

牢固树立人才第一的思想,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以国家有关专项工程为依托,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培养一批国际知名的领军人才。加强电化学、新材料、汽车电子、车辆工程、机电一体化等相关学科建设,培养技术研究、产品开发、经营管理、知识产权和技术应用等人才。按照《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有关要求推进人才引进工作,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从国外引进优秀人才。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加大工程技术人员和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

(六)积极发挥国际合作的作用

支持汽车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基础和前沿技术领域开展国际合作研究,进行全球研发服务外包,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开展联合研发和向国外提交专利申请。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完善出口信贷、保险等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和服务出口。支持企业通过在境外注册商标、境外收购等方式培育国际化品牌。充分发挥各种多双边合作机制的作用,加强技术标准、政策法规等方面国际交流与协调,合作探索推广新能源汽车的新型商业化模式。

六、规划实施

成立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等部门参加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部际协调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综合采取多种措施,形成工作合力,加快推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各有关部门根据职能分工制定本部门工作计划和配套政策措施,确保完成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

有关地区要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落实方案,切实抓好组织实施,确保取得实效。具体工作方案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报送有关部门。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超市自有品牌营销论文下一篇:聚合服务移动网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