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产业结构的措施

2022-11-19

第一篇:优化产业结构的措施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应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1. 逐步解决行政事业经费增长过快的问题

(1) 进一步精减机构,控制行政编制,提高行政支出效率。要严格控制政府机构的公共经费,

改革会议制度、公共用车制度和招待制度,减少会议费、车辆购置维护费和接待费支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2) 规范事业单位的财政经费供给。事业单位可分为三类:一是社会公益型,如基础教育、

技术推广等;二是准公益型;三是经营型。对这三种类型的事业单位,财政应保证社会公益型经费,对准公益型实行定额或定项补助方式,并适当核减部分经费,把经营型事业单位推向市场。

(3) 推行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统管。按照贯彻预算内外资金结合作用、统筹安排的原则,保证

单位的预算外资金和其它收入主要用于弥补正常经费的不足和促进事业的发展,建立一套能全面、系统反映单位财务收支状况的报表体系。

2. 改革财政投资体制

经济建设主体应由政府转向企业,财政只进行涉及国计民生的公益性基础设施的建设。要从直接投入生产领域,逐步转移到为生产建设的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上来,转向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公共服务项目,转移到共同需要方面来。要改革国家政策性投资体制,财政预算内投资不宜实行有偿使用的方式管理,宜采取无偿投资的方式;由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安排的投资,应采取国家资本金投入的方式。

3.优化社会文教支出

总的来说,教育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其中,基础教育基本上属于公共产品,整个社会成员都可以从中受益,具有正外部效应,其经费应全部或绝大部分由财政供给。高等教育是一种“准公共产品”,更多地带有私人产品的特性,其费用可由受益者来支付一部分。因此,按照公共财政理论,高等教育可以由政府来办,也可以由私人来办。对此,国家应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财政应为义务教育提供资金保证,为重点高校提供更多的财力支持。

4.逐步增加社会保障支出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很不完善,许多应由财政承担的社会保障由企业、行政事业单位负担。另外,社会保障支出划分不明确,支出比重低的现象仍然存在。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社会保障支出的投入力度,大力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加快失业保险制度改革,扩大失业保险实施范围,使各类城镇企事业职工都参加失业保险;尽快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体系;进一步深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建立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模式。

5.改革财政补贴制度

我国财政补贴主要包括价格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两大类。目前我国补贴的比重仍然较高,随着市场机制逐步发挥作用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尤其是市场价格体系的日益完善,对现行财政补贴制度应进行清理和整顿,减少补贴项目,压缩补贴规模,规范补贴方式,提高补贴效益。

第二篇: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方向

产业结构是指各个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内部的构成和相互关系,产业结构调整是当今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课题,调整和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目的是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改善。

产业结构优化是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的过程.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依据产业关联技术经济的客观比例关系,来调整不协调的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产业结构高度化主要是遵循产业结构演化规律,通过创新,加速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演进.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促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方面和核心内容。下面我将通过对《十一五规划纲要》的认识,来分析一下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方向。

一、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现状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一产比重持续降低,三产比重明提高,,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还相对有限。就业结构变化远大于收入结构变化。

2.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绝对主导力量,并呈现出内部结构升级特征。。我国出现了明显的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特点,重化工业的加速发展意味着产业向高加工度方向升级。

3.高增长产业交替出现,当前的高增长产业主要集中在重化工业和电子信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三轮以高增长行业推动经济进入高增长周期的过程,形成了结构变化推动经济增长的格局。这三次结构转变都与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相关,形成了消费结构升级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规律。

二、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1.三次产业结构失衡。第三产业比例偏低,而且近几年在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的水平上出现了比重增幅趋缓,甚至近两年出现比重下降。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第三产业内部存在着结构低水平。

2.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使资源供应和环境保护面临巨大压力。

3.产品的附加价值明显偏低,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差。全球价值链分工中我国工业处在低端位置。在许多工业领域,我国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加工组装环节,对国外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高度依赖,附加价值难以较大幅度提高,相应地实现经济增长投入的物耗、能耗也比发达国家高得多。中国工业的技术结构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三、十一五期间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方向和升级战略措施。

“十一五”时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内容是: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要任务,以增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根本目标,以提高产业的创新能力为核心环节,以体制改革和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政府管理体制为基本保证。

1. 加快发展服务业,以服务业的结构升级作为“十一五”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的突破口。

针对服务业发展滞后的突出问题,《纲要》把加快发展服务业放在突出位置,独立成篇,这是历次五年规划中的第一次。总的要求是: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拓宽领域、扩大规模、优化结构、增强功能、规范市场,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

具体战略:(1)把服务业当作产业对待。(2)优先发展主要面向生产者的服务业,以服务业的结构升级作为“十一五”期间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的突破口。(3)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这是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根本动力。

2. 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工业化仍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

任务。

《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时期工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坚

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继续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调整优化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布局,提升整体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1)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形成与我国经济增长阶段相适应的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

推进工业化的重点须实现根本性转移,从量的扩张为主向质的提高和结构优化升级转变。

(2) 依靠市场配置资源实现结构升级。这是针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特别是各级地方政

府干预过多的问题提出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必须以企业为主体,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政府主要通过经济手段进行有限、适度的引导,避免政府主导、过度干预和干预方式不当。

(3)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提高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的价值链。

(4) 调整优化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布局。改善和产业布局的优化。要支持企业重

组,实施品牌战略,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发展成为跨国公司。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发挥中小企业在自主创新、创造就业和满足多样性需求方面的作用。

3.保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变。在稳定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 继续搞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在国民中的比重将持续下降,但其重要性和基础地位不会改变。要加大力度大幅度提高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 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精细农业、绿色食品、创汇农业等项目的综合开发,调整产业内部结构,加强小城镇建设。

4.工业内部结构调整 。把传统产业改造与消费市场、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发展结合起来, 加快结构升级, 培植优势产业群。

(1)加快对装备制造业的更新改造。要以光机电一体化设备、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及数控系统、集成制造系统和柔性制造系统、新型工艺和自动生产线的成套设备为发展重点。

(2)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充分发挥技术组合优势、综合优势和尖端优势,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正在逐步替代传统产业变为主导制造业的部门。我国通过参与IT产业制造业的国际分工,既能实现充分就业,也能获得较高的比较利益,逐渐积累起强大的IT产业技术开发能力 。信息产业应该而且也能够成为我国未来的主导产业。

消费经济学:(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小康社会水平的基本实现,居民消费结构随之持续升级,即从吃饱穿暖、有耐用消费品可用、有屋可住,向吃好穿好、改善居住条件、提高耐用消费品质量、扩大服务消费转变。因此带动汽车、住宅、建材、通信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带动钢铁、机械、建材、化工等重化工业和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大力发展我们的汽车产业、通讯产业、稳定发展房地产业,适应消费结构升级,促进工业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发展。

(2)要适应消费结构的变化,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消费结构的变化有:食物消费消费比重下降、穿着消费有升有降,趋于稳定;用品消费比重提高,趋于稳定但内部结构呈现新趋势;住房、汽车、服务消费比重大大提高,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提高。因此调整产业结构的时候,要重视发展农业,稳步发展轻工业,合理调整内部结构;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文化消费、旅游消费、信息消费;大力发展汽车产业;稳定发展房地产产业,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

第三篇: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

国际经贸学院学年论文

题目: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

学 院 国际经贸

专 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 级 2010级国贸一班

学 号 20100414112 姓 名 陈玉博

指导教师 于建霞

二O一四年三月

山东财经大学学士学年论文

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我国利用外资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发展中国家第一位和世界第二位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然而,由于国内积累不足,外国直接投资成为影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减少外商直接投资的负面效应,合理利用外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对策

目录

一、我国产业结构现状问题 1

(一)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 1

(二)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2

二、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2

(一)外商直接投资的正面效应 2

(二)外商直接投资的负面效应 3 1.外资在三次产业之间及三次产业内部的分布结构不均衡 3 2.部分外资对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并没有起到真正的促进作用 3 3.从投资的方向上看,外商投资更注重投向最终消费产品 4 4.国际游资的大量流入很可能会增大我国的金融风险 4

三、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导向对策 4

(一)引导外商加大对第

一、三产业的投资力度,适当降低对工业的投资比重 4

(二)引导外商增加对重加工业的投资,相应地减少对消费品工业的投资 4

(三)引导外商增加对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相应减少对一般加工工业的投资 4

(四)引导外商投资更多地流向一些薄弱的第三产业部门 4

(五)限制投机性外资的流入,防止金融风险 5 参考文献 5

山东财经大学学士学年论文

一、我国产业结构现状问题

(一)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

在过去,从产业角度看,农业的作用尽管非常巨大,但是它的贡献度在降低,经济主要靠第二产业的拉动,其次是服务业,而主要又是来自于工业,从这可判断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

中国大部分人口在农村,中国的改革是由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的。无论在过去、现在和以后,农村对中国经济增长有着重大影响,农村经济增长依靠农产品产量的提高和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等因素。改革开放以后使大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到城镇,大量农村劳动力从低附加产值的农业转入到高附加产值的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等行业。今后,必需十分重视农村的改革与发展,以进一步促使经济持续稳定高速的增长。

针对目前农村情况,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村电气化,为农村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从而消化现有的过剩生产能力。中国具有一个广大的农村市场,而且市场的潜力很大,远未饱和。为了刺激国内消费需求,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项目如修筑乡村公路,架设乡村电网,建立广播电视接收、发送装置等。以新农村运动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道路、电网建设除了能把农村地区大量需求潜力释放出来,并且这类基础设施建设属于高度劳动密集,以使用农村劳动力为主,能够创造许多就业机会。开展这些项目,也有助于提高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并可能缩小城乡差距。

第二产业在整个经济中比重最大。而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包括电力产业、钢铁产业、建材工业、能源工业等等。电力产业。经过20多年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电力产业实现了从严重缺电到供需暂时基本平衡的重大转变,保证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为在今后进行电力产业的战略性调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经济将保持较快发展速度,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将进一步加大力度,电力工业发展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引入竞争机制。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今后20年中,仍将以电力发展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电力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中国电力产业结构调整是为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和全国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并建立合理的电价机制。市场竞争机制是促使电价降低的有力手段。

促进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在发电领域打破垄断。规范有序的电力市场运行机制和有效的监管体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地位,加强水流与电流领域规划研究,实现全国能源资源优化,建立全国电力市场等。从近几年钢铁行业生产运行情况及国内外总体经济走势看,钢铁行业发展势头良好,钢铁行业仍将是平稳增长的趋势。从制约钢铁发展的因素看,2006年钢铁协会先后为鞍钢、武钢等钢铁企业,多次与铁道部进行协调,以解决煤炭的铁路运输救急问题;以及在建项目规模仍然偏大,产能增长过快等问题,对钢铁企业生产经营稳定都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此外,钢铁生产的大量原材料铁矿石、进口废钢、煤、电、运输等,将继续呈现价格上涨的趋势,生产成本增加的压力没有缓解。

从目前宏观调控的成果看,钢铁行业平稳、较快发展。势头良好,钢铁行业发展既有很多好的条件,同样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好的方面包括:钢铁行业的下游产业发电设备、锅炉、内燃机等同比增长较快,电冰箱、空调、冷柜等行业增长较快。居民消费关注的房地产、汽车业快速增长的势头在减缓,但在消费结构升级中仍是钢材需求较稳定的支持因素。

国家将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强力推进增长方式转变,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减少能耗,提高资源效率,积极落实环保措施,推广清洁生产。转变增长方式,走上节能、环保和持续发展之路。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是为了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并会相应地延长经济景气周期,有助于钢铁工业保持较长时间良好运行态势。建材工业。建材工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的原材料行业,它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由于受宏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影响,全社会固定投资的拉动,从80年代始,中国建材工业的发展势头较为强烈。中国水泥产量年平均增速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水泥产量从1985年起持续走高。中国的石材工业中大理石板材生产,花岗岩板材产量居高不下。

能源工业。能源工业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国防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可靠的能源供应和高效清洁地利用能源是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在20世纪最后的20年里中国的能源消费量随着经济的发展翻了一番。但是依赖大量能源的消耗,虽然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环境污染严重。目前,研究能源,环境污染和经济发展的文章很多,其中有对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进行的分析的,又有对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的分析,又有对能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经济发展三者之间关系进行分析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是能源的主要构成因素,因此有专家选取这4种能源和环境污染治资对全国的GDP的影响进行过分析。

(二)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产业结构不合理。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及社会总需求的稳健增长,从根本上,还是供给的增长,而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为了实现总供给的增加,可见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实现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今后只有把经济结构理顺,才能真正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才能进一步扩大内需,增强发展的后劲。中国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水平低。这是中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的三大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中三大突出矛盾。

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生产结构不合理,生产供给结构不能适应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变化,一方面表现为低消费水平下地区性过剩,另一方面又表现为低配置下的高成本和低效益;第

一、第

二、第三产业结构比较粗放和落后,第一产业现代化程度很低,第二产业比重过高,但内在水平不高,低水平重复多,第三产业发展快,但水平仍不高,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各类产业内部,企业组织规模大而全、小而全问题突出,专业化水平低,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优势,产品结构不合理,低档产品多,多数行业中一般产品相对过剩同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产品短缺同时并存。地区发展不协调主要表现在:地区之间产业结构趋同化严重,由于在传统的计划体制下,重复生产、重复建设问题突出。由于地理、历史、观念因素的影响使得不同省、地区的市场要素流动的壁垒,从而阻碍了地区优势发 挥,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影响了全国范围内的生产力合理布局。 城镇化水平低主要表现在:中国的城镇化水平无论是与世界主要国家相比较,还是按现代化标准要求和工业化进程要求看都比较低,城镇化发展进程严重滞后,人均GDP已为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但城市化水平还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城市化水平。

二、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一)外商直接投资的正面效应

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鼓励和吸引外商来华投资,这恰好适应了世界的产业结构大调整的趋势。发达国家的产业由资本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升级。一些新兴工业国或地区正实现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换,迫切需要将已失去发展潜力的产业向海外转移。我国巨大国内市场、廉价劳动力和丰富资源等比较优势,使其成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理想地点。外商投资的适用技术和适用产品,大大提高了我国国内加工工业水平,促进了加工工业的改组和提高;同时,在较短的时间内,促进了我国轻纺工业以及以家电为代表的耐用消费品工业进口替代的完成,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是不同的。从1979年1991年,流人我国境内的外商直接投资以我国港、澳、台中小资本为主,受其规模和质量的限制,资本主要投于服装、鞋类、电子元件、箱包、塑料制品、皮革制品等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1992年之后,大型跨国公司资本开始大规模进入我国,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这类资本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大多数进入我国正在大力发展的产业,比如,微电子业、汽车制造业等,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也相对较大。

促进了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外资工业不仅拥有较好的设备、较高的技术、较强的管理,而且在加工工业中相对集中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深加工行业。在这些产业中,外资工业的比重较高,并且上升明显较快。这对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与国有工业和集体工业相比,外资工业中机电产业的比重明显较高,其中,尤以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更为突出。近年来,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纷纷投资于我国,就是实行以技术换市场为战略导向的产业转移,高新技术不仅可使投资国获得加速更新的强大驱动力,也使得我国开放较早的东部沿海地区由此加入高技术产业的国际分工网,从而带动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换。

(二)外商直接投资的负面效应

1.外资在三次产业之间及三次产业内部的分布结构不均衡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一方面推动了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升级,另一方面表现在三次产业之间及三次产业内部分布结构的不均衡。从国家统计局《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来看,2013年我国第

一、

二、三产业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比重分别为1.14%、57.28%、41.58%,第一产业比重很小,第

二、三产业比重较大。

在第一产业内部,农业利用外资多数还停留在生产性加工项目上,70%集中在广东、福建、山东等沿海地区,而我国农产品的主要产区、农业历史悠久的中西部地区,农业外商直接投资项目相对较少。外商投资种植业、养殖业项目较少,大规模投资粮、棉、油等开发和生产项目更是少见。

在第二产业内部外资过度集中于制造业,根据2007~2013年统计数据计算,2007年制造业占第二产业内部4个门类利用FDI比重达90.7%,2008年达94.62%,2010年达94.28%,而2013年其集中度高达95.58%。另外,目前制造业中的外资加工企业严重依赖于外方的供货、采购、技术、市场等,这种两头在外的投资方式,很易形成对外方的产业依赖。从利益分配角度讲,中方只获得部分工缴费(全部工缴费中按股权比例,有一部分也由外方获得),因此实际效益不高。同时,由于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绝对比重,也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改善乃至产业结构的升级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加工贸易所需要的技术、原料、零配件、生产设备等都从国外进口,与国内产业的关联度小,对国内产业升级、经济增长的带动并不大。

在第三产业内部,由于外资更多地集中在房地产业等投资周期短而投资回报率较高的领域,于是,外资流向第三产业数量和比重虽然出现了较快增长,但其产业内流向同样表现为非均衡分布现象。2013年的统计分析显示,房地产业吸收外资达到288亿美元,占当年我国第三产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58%。相形之下,流向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等10个门类就较少甚至很少:2012年这10个门类的FDI共计40.94亿美元,仅占第三产业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8.84%;2013年这10个门类的FDI共计30.1亿美元,仅占第三产业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5.36%。从国际外资流动的情况看,全球服务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占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2/3以上。我国第三产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不仅比例偏低,而且发展缓慢,这与全球FDI流动趋势并不一致,导致我国服务业的发展相对缓慢。

造成外商直接投资三次产业内部流向过度不平衡的原因,既有我国农业集约化程度不高,地区差异较大有关,也与第二产业中制造业在国际产业格局中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因素以及我国服务业相对较为落后而且开放较晚有直接关系。

2.部分外资对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并没有起到真正的促进作用

外商对我国投资所带来的技术水平总体来说不高,即使是跨国公司对华投资,但其投入技术也只是中等水平,或者只有生产技术,没有研究开发、设计技术和动态技术,而且所投入技术更多是以成套生产设备、流水线等形式体现的,在短期内使得其所投资行业的有关产品的生产能力大大提高,表现出良好的短期效益。但由于核心技术的缺乏和开发能力的欠缺,从长远看对行业水平的整体提高乃至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推动力小,甚至产生了阻碍作用,对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并没有起到真正的促进作用。

3.从投资的方向上看,外商投资更注重投向最终消费产品

我国的装备工业体系虽然非常完整,但这是模仿前苏联的工业化模式而建立起来的,在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几十年后,其潜力已经消耗殆尽。由于体制的原因,其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落后,资金严重缺乏,制约了自身的发展,也严重制约了消费品工业的发展,改革开放后,这种状况得到了好转。我国工业水平的最终提高,取决于工业装备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引进外资时,国家制定了优惠政策以吸引有较高技术水平的外资企业进入我国的工业装备行业,但外资的趋利动机却使其大都投向了最终消费产品。在外商携带其拥有的资金、技术及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进入我国时,纷纷投入到其有竞争优势的差异化消费品的生产中,工业装备行业的外商投资比例一直较少,即使是跨国公司进入我国也更多的是投入到最终消费品的生产而不是工业装备,这就给国内企业带来了相当大的竞争压力,也没有促进国内工业整体竞争力水平的提升。

4.国际游资的大量流入很可能会增大我国的金融风险

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等自由港是全球离岸金融行业的中心,据分析,目前从这些自由港流入我国的FDI很大一部分属于国际游资范畴,其中一部分甚至属于国内资金的回流。由于国际游资很少采用建设生产性企业以获得长期的稳定回报的投资方式,而更多地利用种种合法或非法手段进行短期投机,因此,国际游资的大量流入很可能会增大我国的金融风险,甚至影响金融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三、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导向对策

我国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曾对外商投资项目的产业导向做了一些总体性的规定。这些规定虽然对外商投资具有一定的产业导向意义,但并未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要求直接联系起来。

第四篇:关于优化木材产业结构工作的调研报告

——2009年7月2日在南平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

南平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我市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活动的安排和市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计划,主任会议决定,开展优化木材产业结构工作专题调研,组织了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荣才任组长,常委会部分委员及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调研组,于4月下旬开始对我市优化木材产业结构工作(未含竹业)进行调研。调研组听取了市林业局、发改委、经贸委、环保局等部门的情况汇报;深入到延平、建瓯、建阳、浦城等县(市、区)调研,听取了当地政府领导的情况汇报,并与相关部门、木业协会、部分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座谈;深入到福人木业、建阳六维等8家木材加工企业广泛听取意见,实地察看了解生产情况。现报告如下:

一、我市木材产业发展成效明显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近年来市政府十分重视木材产业发展,出台优惠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鼓励、扶持木材加工企业的发展,木材加工业发展迅速,取得明显成效。

——出台政策措施,推进木材产业发展。近年来,市政府实施突出工业,突破工业战略,在加快林产工业发展上,明确了培育发展产业集群的思路,出台了《关于加快木竹制品产业集群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竹木加工企业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将木材产业发展纳入我市重点发展的七大产业集群之一,作为我市产业组团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产业培育发展。各县(市、区)也分别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鼓励木材资源加工增值,扶持木材产业和龙头企业发展。建立产业集群发展基金,重点扶持投资规模大,带动效应强的新上项目。对企业建立原料林基地、品牌创优、科技创新、市场培育等方面给予适当的资金扶持,有力地促进木材产业的发展。

——木材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据林业部门统计,截止2008年底,全市有木材加工企业132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82家,占木材加工企业总数的21.23%。木材加工完成工业产值686314万元,占林业工业产值的48.82%,同比增长14.4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79199万元,占林业工业产值的41.2%。一些优势龙头企业得到发展壮大,涌现出了象邵武王斌、杜氏木业、建瓯万木林、建阳六维、延平元侨木业等一批产品档次较高、资源综合利用较好、规模较大的龙头骨干企业。如:邵武王斌装饰材料公司总投资3亿多人民币,以杉木中小径材为原料生产相框、细木工板、刨花板等产品,木材综合利用率高,木相框占国内市场半壁江山,2008年实现产值2亿元,税收2026 万元。目前,市级以上木材加工龙头企业16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家 ,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 ,市级龙头企业11家。木材产业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以木制建筑构件与材料、人造板、特色家具、家装材料和木竹工艺品等为主的木材制品加工体系。

——木材产业加工园区建设有进展。通过实施项目带动和龙头带动战略,推进木材产业加工园区建设,初步形成以森林资源为依托的建阳海西林产工贸城、建瓯笋竹城、邵武城南工业园区、南平大洲工业园等林产工业加工园区。如,建阳海西林产工贸城作为闽北经济开发区的启动项目,第一期工程已经建设完成,现引进入园企业有37家,总投资24.5亿元,总注册资金9.56亿元,其中注册资金6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有森岚、六维、鑫泉等8家企业。入驻企业总用地1820亩,约占一期工业用地的60%。目前,已有30家企业动工建设,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5亿元, 累计完成工业产值3.5亿元。此外,园区木材交易中心市场也开始正式运营,入驻商户近20家。

——科技创新与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有成效。一是通过出台政策鼓励引导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扶持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开发。一些龙头企业开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产品科技含量与档次有了提升,市场占有率逐步提高。如,建阳六维公司在当地政府引导与支持下,公司成立了专业的宠物文化研究中心和产品设计研发中心,拥有50多名设计和开发人员,具有自主研发和设计能力,成为我国专业的宠物用品供应商,产品远销美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瓯福人木业集团为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技术改造,生产工艺和设备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产品质量可与国内同行业进口设备生产的产品相媲美。二是加强项目对接,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近两年来,我市积极向省上推荐产品技术含量较高,有一定附加值的木竹加工项目22个,计划投资9亿元。被纳入省工业内涵技改提升工程计划的有14个,计划投资4亿元多。三是积极引导实施产品升级和品牌战略。通过设立创品牌奖励基金,对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的企业和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省名牌产品等称号的木材加工企业,给予奖励;帮助做好企业技术培训、协助申报等服务工作,加大了产品品牌建设力度。截止2008年底,全市木材产业共获福建省名牌产品11个,获福建省著名商标2个。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市木材产业迅速发展,但总体上产业水平还不高,特别是木材产业发展中出现的结构性矛盾,如:产业布局不合理、加工业结构不合理,资源结构不合理,资源的培育与木材加工业发展不协调等结构性问题逐步凸显,增加了森林生态保护的压力,影响了木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木材加工业结构问题。企业结构上,规模企业少,生产终端产品的企业少。规模以上企业282家,仅占木材加工企业总数的21.23%。产值上亿元的企业只有17 家,仅占木材加工企业总数的1.28%。企业规模偏小,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水平不高,在市场中的影响力比较薄弱。产品结构上,低值产品多。由于小企业比重大,大部分企业生产技术装备落后,工艺陈旧,产品的差异化不大,同质化现象严重;上游初级产品多、下游终端产品少;粗加工多,精深加工少;科技创新差、知名品牌少,难以形成品牌效应,产品附加值不高。资源配置上,市场机制不健全,资源利用效益低。木材加工业小企业多且分布散,资源管理难到位,市场不规范,资源配置难以优化。如:延平区王台镇就有60多家木材加工小企业,大部分小企业经营粗放,生产初级产品,资源被低效率地利用,影响了资源转化和木材加工业的效益。

(二)森林资源结构与木材加工业需求矛盾问题。我市虽然有比较丰富的森林资源,但木材加工业的原料需求与森林资源的树种结构存在矛盾。在商品林树种结构上,杉木相对过剩,加工不足,供大与求,而松、阔叶树种资源少,供给不足。据林业部门统计:2007年实际木材采伐蓄积量260万立方米,其中杉:松:阔的所占比例为:69.4 :23.8 :6.8 ,而我市已形成的杉木加工能力100万立方米,马尾松制浆造纸和胶合模板能力80万立方米,阔叶小薪材及“三剩物” 纤维板加工能力90万立方米。由此可见,按现有可利用资源结构,木材加工所需的杉木资源可满足供应,而制浆造纸和胶合模板所需的马尾松资源和纤维板加工项目所需的阔叶小薪材及“三剩物”却无法满足现有加工企业生产需求。资源结构不合理,阔叶树资源有效供给不足,造成资源结构性矛盾进一步扩大,盗伐阔叶树以及薪材的案件时有发生,增加了森林生态保护的难度。资源培育与加工需求脱节,工业原料林定向培育不足,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滞后,绝大多数木材加工企业没有建设原料林基地,原料需求完全依靠市场供给,企业对原料无法自我调节,成为企业发展的原料瓶颈。

(三)木材产业布局不合理问题。缺乏产业布局规划,建厂选址不科学,造成木材加工业布局分散,山边林边小企业多。专业工业园区建设力度不够,总量少,规模小。特别是我市受到自然地形地貌及土地成本高等因素的制约,加工园区建设十分困难,制约了产业做强做大。现有的一些工业园区,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仍滞后,影响到关联企业的进驻和产业的集聚。木材产业集中度和关联度不高,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不紧密,无法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同时,由于企业布局分散,林政资源管理困难,一些山边林边小企业在获得资源方面更具有“优势”,在资源配置上出现不平等竞争。

三、几点建议

综上所述,我市木材产业快速发展,促进了森林资源转化利用和增值,为农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增加了农民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木材产业发展过程中,加工业结构、产品结构、资源结构等结构性矛盾开始凸显出来,影响到森林资源利用效率,增加了森林生态保护压力,制约了木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现阶段,我市木材产业走向何方?我们认为:只要坚持生态优先,转变木材产业发展方式,即:变重外延扩大、重数量增长,为重内涵提升,重产业质量,调整优化加工业结构、产品结构、资源结构,木材产业仍可实现可持续发展。主要基于以下因素:一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林业是我市农民收入的重要的来源,林业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30%左右,尤其是林改后,林地使用权得到落实,农民造林营林积极性高涨,生产的木材需要加工升值,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加工企业解决了农民转移就业5万人。二是资源转化利用要求。我市是林业大市,林地面积3259万亩,人工商品林面积1427万亩,蓄积量9823.1万立方米,实施森林分类经营后,国家下达的年采伐蓄积量433.5万立方米,需要加工增值。去年有110万立方米原木外运销售。三是具有较好的工业基础。木材产业是我市传统产业,长期的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基础,是区域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四是林地有很大潜力。我市集体林比重大,相对经营粗放,林地产出率比较低,通过提高经营水平,可以有效地提高木材产量。五是市场刚性需求。我国是个少林缺材的国家,随着世界各产材国加强原木出口监管和提高关税,资源供应量相对减少,木材价格不断上行,而且木材及其制品是不可完全替代的战略物资和大宗商品,市场刚性需求旺盛。六是实行生态公益林与商品林分类经营。全市划分国家、省级生态公益林面积824万亩。又实施“三线林”的保护,面积64万亩。最近,市政府又提出三级以上河流的河岸生态地保护。分类经营以及有力的生态保护措施,为我市乃至全省的生态环境提供保障,为商品林资源利用创造了条件。为此,对优化木材产业结构,促进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坚持生态立市,科学规划,确保森林资源利用的多样性。我市实施生态立市,建设海西绿色腹地战略,森林生态资源是重要的保障。木材产业是资源型产业,产业的发展,必然带来资源的消耗。因此,要在建设海西绿色腹地,坚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科学做好产业规划,突出实现转变木材产业发展方式、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森林资源利用的多样性、产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措施等方面。一要加强森林资源消耗总量控制,适度下调采伐限额,严格控制实际采伐量,确保森林资源长大于消,提高森林的覆盖率和森林质量。二要明确森林资源培育目标,不断调整改善森林资源结构。要按林种的定位和市场需求,调整树种结构,改善林分结构,确保森林资源利用的多样性,如: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景观等森林资源多功能的发挥。三要优化产业布局,要科学规划,优化布局,加快加工园区建设。对生态脆弱地区,生态重点保护地区禁建木材加工企业。符合条件新办的加工企业,都要安排进园区。四要明确木材加工企业的准入条件,粗加工,产品附加值低、消耗资源大、污染严重的木材加工企业要严格限制,逐步淘汰落后产能。特别是以阔叶树及薪材为原料,对生态保护影响大的纤维板类项目一般不再新建扩建。五要明确鼓励支持的项目和产品目录,根据可利用森林资源杉木多的特点,提出重点发展项目和产品,如:重点发展杉木层集材、杉木建筑构件、杉木特色家具、板式家具、工艺品等。

(二)实施“扶优扶强”,优化木材加工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一要坚持“扶优扶强”,培育龙头企业,改变小企业多,规模企业少的现象,促进企业结构的优化。有针对性地继续出台和落实扶优扶强的政策措施,综合运用政策、资金、税收、技术等措施,加快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引导企业向集团化发展,实施企业重组,资源整合,实现强强联合,向上市公司发展。同时,要依法依规清理整顿无加工许可、无营业执照、无缴税、无环评的加工企业,优化木材加工业结构。二要提升产品档次,提高终端产品比重,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促进产品结构的优化。要通过科技支持、项目带动等措施,引导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改变产品粗加工,低附加值的现象,提高森林资源转化的经济效益。三要继续加强品牌经济建设,进一步鼓励和支持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提升我市木材制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

(三)加强加工园区建设,优化产业布局,提高产业集聚度。要在科学规划下,筹划加工园区选点布局,加快新园区的工程建设,形成科学合理的加工园区布点格局。对现有的加工园区,要搞好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各类配套功能,健全服务体系,实行“一站式”服务,提高服务质量。通过优质服务、税费优惠、项目扶持、科技支持等措施,引导支持木材加工企业和关联及配套的上下游企业进入园区,推进产业集群培育,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延长产业链,提高资源转化的附加值,尽快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四)加强资源培育,优化资源结构,适应产业发展需要。一要加强“林农+企业”办基地等模式的研究。我市集体林制度的改革基本结束,要重视发挥林农培育资源的积极性,鼓励林农采取多种形式造林育林。特别要重视研究林改后,林地经营单位以家庭、联户为主的生产经营形式与现代林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矛盾,引导林农兴办林业专业合作社,鼓励林农与企业联合办基地,推进“林纸林板一体化”项目等,发挥各自优势,提高林地产出率,实现“双赢”。二要继续落实“四大基地”建设,重点加快工业原料林的定向培育,提高工业原料的供应量,改善人工商品林的树种结构,使森林资源培育与加工生产原料需求相适应。同时,鼓励支持企业外购森林资源、原料和半成品来厂加工,提高外来资源的比重。三要实施科技兴林战略,加大工业原料林培育的科技投入,努力提高单位林地面积产量。特别要针对市场的需求,加强对阔叶树木材纤维利用的工业原料林树种的筛选,加强种苗驯化、繁育、造林等措施,实施科学的营林技术,缩短轮伐期,提高林地产出率和经济效益。通过加强资源培育,优化资源结构,为实现木材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五)用好政策, 加强扶持,形成政策导向机制。要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以及《福建省促进闽台农业合作条例》为契机,加强对台林产工业的交流合作,建立产业优势互补机制。将木材产业纳入对台农业交流合作范畴,加快制定对台产业合作的实施方案,促进资源、技术、设备、种苗(速生、优质用材树种)等生产要素的引进交流,畅通企业之间交流渠道,鼓励台商、台企在闽北落户。要对接国家、省上的政策、措施、项目,加强木材产业项目筹划,为产业发展提供平台。要强化政策导向作用,对出台的政策措施抓好落实,特别要对木材产业的产品自主创新,发展终端高端产品、创建品牌、建设原料基地和要素市场等方面,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形成政策导向机制,促进木材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第五篇:优化我县农业产业结构的几点思考

文 章

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kj.Co m来源论文[提要:PA地处川北东部,资源贫乏,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改革开放以来,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面方针政策,走脱贫致富之路,农业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农业内部结构得到明显改善。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面对中国加入WTO农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给农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县农业这一基础产业结构单

一、层次不高的问题突出显露出来,再加上生态环境恶化,市场竞争乏力,影响和制约着我县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为此,本文在对PA农业生产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旨在进一步优化我县农业产业结构,促使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为解决近13亿中国人民的渴问题、为工业及其它产业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健康快速发展、保持社会的长治久安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县农业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已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解决温饱的要求,为我县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这个阶段,也出现了新的问题,主要是粮油等农业产品出现了(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阶段性供过于求,品质不能完全适销对路,农民增产却不能增收,影响了我县广大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步伐。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在于:大力优化农业产业化结构,加大科学投放,提高农业自身利益。只有大力优化结构,并加大科技投入,才能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发挥我县农业优势,适应WTO及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只有大力优化结构,才能迅速扩展农民的就业增收领域,增加农民收入;只有农民收入增加了,才能使PA68万人民这个消费群众爆发出对工业和其他待业强烈的拉动力,通过扩大内需实现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优化我县农业产业结构必须要有新思路

1、优化农业结构必须改善我县农业所处的生态环境改善我县生态环境,首先要优化农业结构。从全县农业所处生态环境看,长时期以破坏自然生态所换取的农业发展已步入困境 ,因而改善生态环境是实现我县农业结构优化的先决条件。县内的生态环境已无法满足人口逐年增加对土地的需求,按原有的垦荒农业模式发展,只能导致更为严重的环境恶化。只有优化农业结构调整,改变农业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把农业的发展建立在通过保持特色生态环境来强化农业特色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2、优化农业结构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从农业内部看,导致结构优化都是农产品价跌卖难,但价跌卖难的范围一次超过一次。从回旋余地看,结构优化的只能都是发展销路好的产品,(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但销路好的产品数量越来越少。结构优化受资源制约的程度越来越轻,受市场需求制约的程度越来越深;从政府角度来看,由于结构调整优化受政策因素的束缚越来越少,因而政府的“放开”为主,通过破解束缚而释放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活力可能性也少,这种状况表明,农业已由主要受资源约束的发展阶段转入受资源和市场双重制约的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农民种什么养什么既不是农民随意决定的,也不是政府所能决定的,而是由市场来决定,所以目前我县的农业结构优化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3、优化农业结构必须应对农业发展的外部压力从我县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看,优化结构调整压力增大。首先是当前国民经济出现市场需求不振,发展速度趋缓。农产品数量过剩的矛盾完成靠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加以缓解,不能寄希望于国民经济出现新的“过热”来消化。第二,通货紧缩导致价格下跌的预期已经形成,使农业结构优化面临的障碍,价格信号未能很好地揭示农业结构优化的方向,农民的生产活动缺少明确的市场导向。第三,乡镇企业发展速度趋缓,难以在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帮助农业化解过剩矛盾。解决农产品过剩的矛盾,完全落在农业结构优化上。

一、优化我县农业产业结构必须要有新思路从以上可以看出,我县农业已由主要受资源约束的阶段转入受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新的发展阶段。因此,这个阶段就要走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增收为目标的结构优化之路。从我县农业产业结构的缺陷看:一是低质农产品供大于求,而某些优质农产品却供给不足,依然需要在外购进,于是出现了同一种粮食过剩与短缺并存的奇怪现象。二是种植业开发过度,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三是农业结构不完整,农民就业仍然集中在农业,导致农业经营规模过小、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收入增长受到极大限制。四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主要还只是在数量上做文章,哪些产业、产品在数量上短缺,就发展哪些产业、产品,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始终只局限于部分区、乡镇,且数量有限,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而粮食等大宗产品仍年复一年地发展低质的大路货品种。由此可见,再按过去的老路子调整我县农业门牌号结构,不但不能有效地解决当前所出现的现实问题,反而会给全县农业发展造成新的矛盾和困难,必须寻求新的思路。

二、优化我县农业产业结构必须要有新方法优化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要达到的目的:是一个综合性目标,可确定为;以国际国内市场为导向,按照经济和自然规律,本着合理规划,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原则,依靠科技进步,通过政策引导、信息服务、技术示范等多种手段,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形成区域布局合理,各具优势和特色,各业协助发展,市场供需平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统一的农业生产结构。具体讲,通过结构(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优化,要使我县农业发生三个变化:一是实现产量型农业向效益型农业的转变,使农产品总量供求基本平衡,品质适销对路,并在国内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二是实现普通农产品向优质农产品的转变,使我县农业全面转向优势、高产、高效的轨道,使务农的劳动力的收入逐步接近全县人均水平;三是实现趋同经济向特色经济的转变。要通过合理调整区域分工布局,不同区乡发展各具特色的专业生产。要实现上述目标,本人认为:我县农业结构优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依靠市场,使农业产品的调整与市场需求合拍。一是要认真研究市场,做好市场调研,摸清市场供求变化,可以减少生产的盲目性和风险系数,必须以市场需求为主地组织生产,同时,还要不断寻找和挖掘本地优势,出现市场空档及时补充,做到市场信息研究,预测分析,增强结构优化的预见性。二是要注重开拓市场,要针对农业产品的需求出现优势化、季节化、方便化的趋势大作文章,尽量避开趋同性的竞争手段,树立敢为人先,别具一格的竞争观念和策略,形成特色个性产品拓宽市场空间,让不同层次,不同地域和消费习惯的消费者都能在“错位竞争”中得到满足;三是着力培育市场,积极培育农村技术、劳务、资金、信息等市场,形成多特色、少环节,开放式、高效率的农产品流通网络。

2、加大科技投入,优化农业产品结构,推进农产品由低质为主向优质为主转化。在优化结构调整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依靠科技,提高农产品优质率和优质农产品产出率。当前,我国农产品供给数量不足的矛盾基本消失,农产品优势产出率很低,优质产品的出产率也很低,这个矛盾日益突出。依靠加大科技投入,解决农产品优质率低和优质农产品产出率低的“两低”问题,是优化农业结构的重要任务。具体要求是:要以优质品种替换劣质品种,提高农产品的优质率,保持优质品种的品质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单产、降低成本,提高投入产出比率,这方面,需要增加投入,加强科研,增加技术含量,但更重要的是应采取有力措施,解决 现有科技成果转化率太低问题,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观念,重在改革农业技术推广体制,使技术推广人员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

3、调整种植、养殖区域,发展林业和畜牧业,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结构(1)大力发展林业、畜牧业,改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国家现有退耕还林、还草、还源政策,有计划、有步骤地把不宜种粮的土地退耕还林、还草、还源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相应压缩粮食种植面积,转而发展高价值的林果业、畜牧业、水产林。大力发展畜牧业,世界上任何发达国家在农业中都重视畜牧业发展,并且畜牧业在农业中占的比重很大,我县绝大部分乡镇具有发展畜牧业条件,只有做好规划,发展各具特色的畜牧业是完全可能的;大力发展林业,最重要的是抓好经济林、用材林的培育和发展,要充分发挥现有业主经营成果,深度开发现有荒山、荒坡、荒地,根据市场需求,栽植如香料、核桃、板栗等优质适销对路品种;退耕还草还湖还要与农民经济利益结合起来,在退耕还草后,草山草坡能否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开发,根本问题是在于加强草场建设,应通过草场建设培育和增加牧草资源,实行围栏轮换养畜,提高产草量和载畜量,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畜产品深加工,多层资助地增加附加值,形成比开荒种粮高得多的经济效益;还湖还塘对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较大,需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对策,扩大河、塘、堰面积和蓄水能力,同时,加大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力度,增加经济效益。(2)充分发挥粮食主产区的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各区、乡、镇应当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质,大力发展粮食生产,除满足当地乡村居民口粮和饲料用料、加工用粮需要外,必须向国内大中城市提供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适应市场需求的商品粮,尽可能扩大市场占有率。在粮食生产上,可以在保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实行集中连片种植,可以考虑在几个村或乡甚至某两个区为单位连片建立生产基地,形成某一品种的大批量生产能力,以利于统一提供粮种和栽培技术服务,提高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也有利于大批量收购、贮运和加工,提高在粮食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竞争力。(3)县内各区和大的镇的“郊区”应减少粮食生产,大力发展附加值高的名优产品生产县内各区和大的镇的“郊区”应减少粮食生产,大力发展附加值高的名优产品生产,满足当地群众需要和市场需求,要根据“郊区”土地资源、科技素质高和市场信息灵、交通方便的特点,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价值高的名优产品,挖掘和发挥粮食生产区没有独特优势。然而,通过多年的发展,县内大的集镇的优(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势没有很好得到发挥,农业产业结构与主要的粮食生产为主的乡村没有实质性区别,也在大面积发展粮食生产,既影响了自自由式效益的提高,又增加了主产区的粮食销售困难。因此,大的镇的“郊区”应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削减粮食和其它大宗产品生产,集中发挥质量好、价值更高的农业生产项目。

4、调整农业经营方式,创造适应新型产业体系的组织形式(1)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扩大其经营规模,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PA农业参与市场的总体竞争能力较低,主要原因是受耕地等农业自然资源的严重制约,农户经营规模过小且又过于分散,不能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即时作出有效的反应。这种状况与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环节,产业链条过短有极大关系;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进一步发展和新型产业体系的日趋完善,有必要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按照市场需求变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扩大经营规模,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对传统农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国内农产品即使不出口也会面临外国农产品的激烈竞争,更重要的是以市场为导向,必须树立竞争意识,这是在市场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基本保证。(2)新型组织形式是龙头企业通过经济利益联结将农户带动起来当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各项重要任务,包括提高农产品优质率,建议区域优势产业分工,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以及发展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都要通过新型组织形式把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然而,对分散的农户实行有效组织的最好形式,绝不是政府运用行政手段,而是龙头企业通过经济利益的联结将农户带动起来,迄今为止,我国农户的组织化程度较低,主要原因就在于缺乏龙头企业的有效带动。今后如果仍然缺乏龙头企业的有效带动,我县农业中分散、弱小、低质、无序的状况还得持续下去,在市场竞争中很难摆脱不利地位,有了龙头企业的带动,至少可以有以下几点好处:一是龙头企业通常是有较强的经济实力、科技开发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安排和调整生产计划和营销手段,能够带动较大范围、较多数量的农户发展商品生产,并负责收购、加工和销售农户提供的初级产品。二是农户可以根据产销合同和专业分工进行生产,按照合同确定的时间、品种、质量、数量、规格等要求将农产品出售给龙头企业,不必承担直接与千变万化的市场打交道可能带来的巨大风险。三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可以借助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引导农户按照市场需求的变化,才能优化结构、推进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并大幅度地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三、优化我县农业产业结构必须重视解决新问题农业结构的优化要取得预期的效果,除了落实以上各项措施外,还需要处理好一些相关问题,使我们的观念和行为都转到适应中国加入WTO农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轨道上来。

1、要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必须突破农产品短缺取代“小而全”的局限,各地农业发展应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选择最具本地优势的农产品加以重点发展,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并通过市场竞争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应当看到,自给自足是以牺牲当地优势和效益为代价的,其结果必然是不经济的;提倡多种经营,并不等于各地样样经营,不能看到市场上某种产品价高好销,就不顾当地具体条件一哄而上,一哄而上的结果势必导致供大于求,结果造成产品价低滞销。比较稳妥的做法是:将当地条件与市场需求联系起来,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和社会化服务,注重改进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维护和提高产品的信誉,形成相对稳定的消费群体和销售区域,并不断增强产品竞争能力,努力开拓新的市场,使区域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得以充分发挥和逐步扩大。

2、要解决好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问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调动起来了,农业生产在规模上和数量上迅速扩张,摆脱了经济短缺的状况,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单个农户的小生产与浩大的大市场之间的关系非常不相称,矛盾尤为突出,小生产与大市场脱节,其生产受市场的制约越来越大,广大农民对不确定的市场束手无策,要解决这一矛盾,一方面需进一步完善政府的宏观管理,加大对农业的支撑、保护力度,转变政府职能,服务农业做好示范、引导、提供科技及市场信息工作;另一方面必须切实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依靠农民发展社会化服务,建立国家、集体和农民及其合作组织相结合的服务机制。

3、要增加农民的品牌意识,扩大农产品的市场份额我国农产品生产刚刚步入市场经济不久,农民对农产品的品牌意识还相当淡薄,不能充分认识品牌对收入可能产生的种种有利效益,这是导致农产品发展滞缓的原因之一。应当明确,优质与品牌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优质的产品需要借助于良好的品牌必须以优质的产品为基础,优质农产品及其标志是消费者认识和购买的主要依据,也是生产者和经营者开拓和扩展市场的重要手段,尤其在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离开良好的品牌,即使优质农产品也犹如“身在深山不人识”,难以实现其价值。因此,要增强农民的品牌意识,扩大优质农产品的品牌效应,以此扩大农产品的市场份额,使优势农产品得以顺利销售。

4、要重视培育“订单农业”的观念和行为在数量上供大于求,产品价格必然下降,经济效益也将受到影响。即使是目前市场上品种、质量看好的农产品,也不能过多过快地盲目发展,应当在对市场需求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决策,相应增加市场适销对路产品,力求保持供求基本平衡。以销定产,这个在工业是提倡了多年的方针,今年乃至今后已作为农业生产的主要标志。但是,这种以销定产不能停留在一般口号和号召上,必须付诸行动,这种(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行动就是全面推行合同制,并维护合法合同的法律效率,通过广泛利用购销合同确保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销路。实施“订单农业”,是防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出现盲目性的基本保证。目前,农民普遍感到不知道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生产出来往哪里销?充分说明推广“订单农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当然,对信息网络建设也必须加强,尽量延伸到乡村社和龙头企业甚至专重业和农民参与选择,这是推广“订单农业”的基础。

5、加大科技投入,解决科技与应用问题要改变农业科技不适应结构调整的认识,必须增强科技投入。一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走市场化的道路,形成按市场需求选定课题,按市场机制来推广应用农业科技;二是建立稳定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增加培训费和推广经费的投入,改善工作条件,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三是可采用优惠政策,吸引农业科研院校的专业人才来PA传授农业实用技术;四是应加大兴办科技示范园、示范片、示范户的力度,以直观实际的方式推广农业示范,又向农民出售粮种,提供技术服务,从而全面提高农业科技的贡献率。文 章

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kj.Co m来源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演讲稿范文百度文库下一篇:药监局党建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