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英语教学论文

2022-05-05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职校英语教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职校英语教学改革比一般院校的教学改革有更大的特殊性和更高的难度,因而需要更加重视宏观层面的问题——哲学问题。在一切教学过程中,学生都是主体,但是职校英语教学改革的主体应该是教师而不是学生,因为职校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还没有达到能够自觉地意识到“为什么改”和“如何改”的程度。

职校英语教学论文 篇1:

让课堂成为学生表演的舞台增强中职校英语教学的实用性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職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增强中职学校英语教学实用性的方法和途径,强调英语教师应不断改进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让课堂成为学生表演的舞台,提高中职学校学生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进而提升其综合素质。

【关键词】中职英语教学增强实用性

英语是中职校公共基础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学生的英语水平是衡量其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中职校英语教学工作的质量,对提升中职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以及他们未来的发展均有着很大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跨国文化交际活动的日益增加,各行各业均要求中职学校的毕业生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和能力。但目前的现状是职业学校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必趣,英语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我就中职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增强英语教学的实用性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中职学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人们对中职学校英语教学的目标、地位、性质、要求的看法不尽相同,导致目前各地区职业学校使用的教材不一致,教学要求也不一致。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以及具有行业特点的技能性人才,中职校教学模式越来越倾向于技能型教学。广大英语教师锐意进取,兢兢业业,教学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仍存在很多问题,影响着中职校英语教学培养目标的实现,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英语教学资源不足、教学模式陈旧落后,教学方法单一。目前职业学校英语课堂教学中,仍存在严重的满堂灌现象。有的学校由于缺乏先进的教学设备,很多英语教师还是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课堂上唯一的信息源,而学生则是教学过程的客体,是被动的接受器。教师教学按部就班,缺乏创新,英语教学没有生机和活力。而这种仍以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法为主的课堂模式,严重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课堂上,大部分时间是教师领读单词、讲解词汇用法、翻译课义、分析语法等,学生只是听教师讲、跟教师读,没有时间去思考、去分析,去实践、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一切。这样的教学方式完全忽视了语言实践在英语教学中的主导功能,忽略了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2.各地区职业学校使用的教材不一致,教学要求也不尽相同。近几年,中职校英语教材层出不穷,各地区甚至同一地区不同学校选用的教材也不一致。这一现象导致各校教学要求也不尽相同,教学资源无法共享,区域性教学教研活动流于形式。大部分英语教学过程仍偏向应试教育,忽视学生实际应用语言能力的培养,以至于不少学生毕业后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达不到相关职业的要求,限制了学生的发展空间。此外,部分基础英语教材内容繁杂,难度较高,偏重语法教学,与学生所学专业偏差较大,加大中职生学习难度,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

3.中职校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弱,学生英语程度差别较大。目前,各中职校学生英语程度差别较大。成绩优秀的学生词汇量丰富,能流利地朗读课义,日常对话得心应手,具备相应的写作能力。而有些学生初中没毕业,有些甚至只有小学水平,甚至个别学生不知道二十六个字母的正确书写方法。这一类型的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后,学习缺乏动力,更无明确的学习目标,厌学现象普遍存在。他们在教学活动中被动应付,课堂交流不畅,课余时间也不主动复习,日常用语交流少,大部分学生厌倦学习英语,导致了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困境。

众所周知,英语是语言类学科,其作用在于交流应用。由于英语基础薄弱和课堂枯燥乏味等原因,不少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惧怕心理和沉重的心理压力。据观察,部分学生上英语课如同听天书一股,不知所云,无法融入课堂活动中。职业学校还有一部分学生虽然笔试成绩不错,但因没有受过专业的听力、语音方面的系统训练,进入职业学校以后,他们普遍感到听力、朗读有困难,课堂交流有难度。有的学生因为语音语调的偏差,羞于启齿,英语口语水平较低。

二、增强中职校英语教学实用性的方法和途径

基于以上问题,笔者认为,要增强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师资培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与专业技能相结合,采用灵活多变的教法。教师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要改变中职校英语教学的现状,必须先从教师自身入手。彻底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善于设计教学活动,在课堂引入竞争机制,以合作学习的方式,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录像等现代教学辅助设备,丰富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法,通过任务型教学法、归纳法、演绎法、比较法、分组活动、小组竞赛、趣味游戏,名曲欣赏等增强英语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例如,在《英语》基础模块二Unit 9 Everythingis made in China!的教学活动中就可以通过词语风暴活动,以竞赛方式拓宽学生在产品原材料方面的词汇量。而在对话练习环节,先通过跟读学习课文对话,再观看相关购物录像,最后创设情境让学生分组进行对话训练。

职业学校英语教学还可以与专业课相结合,如营销专业的学生可以在营销实训室现场再现购物情境的对话,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操练英语对话,真正做到身临其境。而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则可以分别在前厅实训室、客房实训室、餐厅实训室现场分角色模拟表演相关情境的英语对话。这样的对话训练环节,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既适当降低难度又层层深入,语言情境真实,更能达到掌握主要交际用语的目的,效果显著。

2.正确定位,合理选择教材,适当整合教材内容。在中职校英语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中职校学生的特点以及相关专业的要求选择教材,可将校本教材和基础教材相结合,适当增加与专业知识相关的辅助教学资料,拓宽学生的视野,加大英语教学的职业倾向,突出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兼顾读写能力的提高。近期我校选用的中职校英语教材已改变传统模式,倾向于语言交际能力的应用。但是受课时、专业、教学环境等因素的限制,教学内容仍有部分缺陷,教师应适当整合教材内容,听说读写训练互为渗透,以加强知识的系统性和听、说、读、写能力发展的综合性。基础教材重视语言知识的系统性和语法知识,校本教材注重听、说、读、写训练,二者应有机结合。还可以适当补充与各专业相关的英语辅助教学资料,如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可以多学习与商品营销相关的内容。例如广告、产品说明书及维护说明、业务信函、合同书以及简单的营销报告等,引导学生有计划地涉足不同类型的义章,主攻营销方面的口语对话,让他们尽可能全面地了解社会和语言使用

环境,加大英语教学的职业倾向,使学生在走向社会后,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同时,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拓宽知识面,要不断为学生提供新鲜的、实用的英语学习材料,与时俱进。

3.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重视口语教学,切实提高中职校英语教学的实用性。中职生是一群特殊群体,对他们的英语教学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中职生因为英语基础较薄弱,存在着一些自卑心理,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对英语学习积极性不高。有些学生对英语毫无必趣,甚至产生了厌恶的情绪。但是后进生也有上进心,他们也渴望进步,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如果教师能有效调动他们的内在动力,他们便会产生一种求知欲,对自己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教师要因材施教,特别是要关注那些后进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与他们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在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过程宜设置不同层次的活动任务,鼓励合作学习,互帮互助,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正所谓,“信其师,听其道”。对后进生要加以表扬和鼓励,给他们信心,及时肯定他们的进步,使他们具有一定的成就感,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俗话说:“必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某一事物产生了浓厚的興趣,那么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职专生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考虑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在课前准备阶段应精心设计一些情节丰富、切实可行、富有感染力的导入活动,多鼓励学生,并将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情况纳入学期总评成绩中,从多角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不知不觉地提高英语水平。

要增强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实用性,最重要的就是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和所学专业,寻找或创设专业情景,让乏味的课堂成为学生表演的绚丽舞台,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变被动练习为主动学习。课堂这个舞台上只能有一位主人公,当教师住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让出空间时,冲锋陷阵的是学生,摇旗呐喊的是教师,最后的胜利者是学生,同时也造就了教师。

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培养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的必趣,可以适当增加口语课时,加大日常英语口试的力度,扩大英语交际口语训练的范围。在日常口语操练以及口试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断句停顿、保证对话交流的顺畅,让学生敢说、能说、愿意说英语,充分享受英语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一些英语课外活动,如:英语单词接龙竞赛,英语角、英语朗读竞赛、英文歌曲欣赏、英语口语训练,英文求职面试技巧讲座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英语学习的渠道。总之,应利用一切空间、时间及手段提高学生对听说的兴趣,强化他们的听说能力,切实增强中职校英语教学的实用性。

三、结语

中职学校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教与学是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教的策略要靠学去贯彻,学的策略要靠教来引导。中职校英语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导师,不仅能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还要敢于让出讲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能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培养和训练学生相关专业的英语技能,进而提升其综合素质,增强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中职校英语教学的实用性!

(作者单位:福州对外贸易职业中专学校)

编辑 尹冉

作者:张刘芳

职校英语教学论文 篇2:

职校英语教学改革中的若干哲学思考

摘 要:职校英语教学改革比一般院校的教学改革有更大的特殊性和更高的难度,因而需要更加重视宏观层面的问题——哲学问题。在一切教学过程中,学生都是主体,但是职校英语教学改革的主体应该是教师而不是学生,因为职校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还没有达到能够自觉地意识到“为什么改”和“如何改”的程度。职校英语教学改革当然要由政府领导,但是主导却是社会,社会需求是职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职校英语教学改革之本是教材而不是大纲,因为教材比大纲有更多优点。职校英语教学考核形式的改革,应当适当增加面试或口试,它们是增强学生职业英语应用能力,减少学用脱节和学生舞弊行为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职校;英语教学改革;哲学问题;考核形式

作者简介:孔琳琳(1971-),女,江西鄱阳人,上饶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西方语言哲学、应用语言学;李旋(1988-),女,江西上饶人,上饶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频次效应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个体差异性研究”(编号:17YB206),主持人:李旋。

有诸多专家学者对英语教学改革的各个层面发表了极其精辟的见解,它们对于推动各级各类院校进行改革有重要意义,是多年来英语教育界进行改革的经验总结和宝贵财富。但是我们发现,对英语教学改革涉及的宏观理论问题关注不够,关于英语教学改革的哲学问题则更少有人问津。而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并不是世外之学,它深深扎根于社会并为社会服务,英语教学改革所涉及的很多宏观问题都是具有哲学意义的,它们需要正确的哲学思想的指导。例如,有的专家学者提出的对英语教学改革进行“本体论研究”[1]就是一种哲学尝试。

对于职校而言,英语教学改革的宏观层面的问题可能更为严重[2]。因为职校的英语教学不太可能涉及考研英语的问题而更需强调实用性;社会对职校学生的英语需求也使英语教学改革的主导问题更为突出;职校的英语教材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因而是教学之本;职校的英语教学需要更多地教会学生面试和口试的能力,即使现在还未要求的口试也应该未雨绸缪,从而为其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更为扎实的基础。为此,笔者愿意对我国职校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些哲学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希望得到国内职校英语教育界的关注。

这些哲学问题主要有:职校英语教学改革的主体是谁?职校英语教学改革应该以什么作为主导?职校英语教学改革究竟应该以什么为本?职校英语教学考核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有什么特点?应该如何改革?

一、关于职校英语教学改革的主体:学生还是教师?

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关于教学主体的争论已经尘埃落定:在一切教学过程中,学生都是主体,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代替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既然是一切教学活动的主体,在一切英语教学中,也必须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在英语教学改革、特别是职校的英语教学改革中是否学生也是主体呢?我们认为不能这么说,职校英语教学改革的主体应该是教师。

英语教学和英语教学改革是有区别的,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英语教学和英语教学改革都是人的活动,但是二者活动的性质不同。“英语教学”包括“教”与“学”两部分,而教师的“教”必须以学生的“学”为基础,以“学”为目的。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必须以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为前提,才有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英语教学改革”的中心词则是“改革”,在“英语教学改革”这样一種活动中,不再是纯粹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关系,而是要对“教”与“学”这样一个“统一体”进行“改革”。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可能是自觉的,因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还没有达到能够自觉地意识到“为什么改”和“如何改”的程度;教师则应该是自觉的,因为教师必须对“为什么改”、“如何改”等问题有一个大致的考虑。如果连教师都没有意识到“应该”如何“改”,朝哪个方向“改”,那么学生就根本不可能知道在学习中如何“改”,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无从调动起来。这是从理论上说明英语教学改革必须以教师为主体的理由。

从实践上说,英语教学改革之所以不能以学生为主体,还在于“改革”本身比“学习”的难度大,如果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势必使教学改革政出多门,呈现学生和教师都无所适从的乱象。学生的基础(包括外语基础和学好外语的中文基础)是千差万别的,学生的爱好、兴趣和价值观也是五花八门。如果英语教学改革也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那就难免出现与教学改革初衷背道而驰的消极后果。一般地说,学生会对凡是自己认为不满的教学改革方案进行抵制,极端的甚至会导致取消英语教学,因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习英语缺乏兴趣。职校学生在这方面比一般院校还更严重。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不利于职校学生在未来的择业竞争中增强竞争力。

认识到英语教学改革的主体是教师,对于各级教育管理部门更好地组织、实施英语教学改革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才能使教学改革既生动活泼,又卓有成效;其次,依靠教师进行改革,才能集思广益,越改越符合教学要求,因为教师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熟悉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只有教师才最清楚为什么要改和如何改;再次,明确教师是改革的主体,才能使教师放下包袱,大胆创新,防止因为害怕被学生批评而缩手缩脚,跟着感觉走,依着惯性随大流;最后,认识到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体,可以摆脱很多无谓的干扰,使教师能集中精力搞好教学工作。

二、职校英语教学改革的主导:政府还是社会?

我国改革开放30余年所走过的道路表明:任何一项规模宏大的改革,都必须有政府的领导,经济体制改革是这样,政治体制改革也是这样,教育改革同样不能例外。在我国,英语教育改革并非单纯是教育界的事情,它牵涉面广,人员众多,程序复杂,影响巨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关乎国家主权和文化政策,因此,英语教学改革稍有不慎,有可能引发严重的问题。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强调政府的领导地位、领导作用,由政府出面做好改革的组织、实施工作,是完全必要的。我国的英语教学改革所走的正是这样一条道路。

联系到经济体制改革,我们认为,要实现英语教学改革的真正意义的成功,应该正确认识政府与市场的不同作用。政府的领导和组织是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条件,但是只有社会需求才是改革的真正动力,我国的英语教学改革只有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立足于中国人才市场的现实,围绕社会需求进行改革,才能克服各种弊端,取得实效。对于职校英语教学改革尤其如此。长期以来,中国的英语教育存在着“全民必修”、“过度教育”、“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有不少是政府“过度干预”的结果。英语的“全民必修”制度,并没有彻底改变中国高端英语人才紧缺的现状,相反却用英语这把“手术刀”强行剪裁许多国家的英才,造成了某些不利的后果[3]。因此,把社会需求作为英语教学改革的主导,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职校英语教学改革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大有用武之地,包括多方面的内容。首先要按照社会需求确定教学科目和专业,大力增加社会急需的商务、旅游、科技英语科目和专业,坚决减少或取消社会需求量少、不太符合当前国家政策的科目和专业;其次要根据社会需求选择教学内容,组织人员编写教材,使教材能充分反映社会现实,增加自爱、友爱、慈善、环保、自强、自立、理财、和谐、救灾和自救等方面内容,删除那些鼓吹阶级斗争、宣扬战争、宣扬恐怖和暴力、宣扬人间对立和歧视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这些教材时初步了解社会、熟悉社会,增强适应将来走上社会的能力;三是在招生、就业等方面按照社会需求作出适当调整,对于社会需求量大、英语人才又相对短缺的专业应该适当扩大招生数量,反之则减少数量,避免将来更多的学生学非所用和用非所学;最后要大胆改革传统的教学形式,增加那些对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交际能力有重大作用的“自主合作学习”、“输出教学”、“游戏教学”等方法,对于传统的背诵、默写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改进,让其发挥更好的作用。

三、职校英语教学改革之本:大纲还是教材?

有两种说法,一种意见认为,英语教学改革应该以“教学大纲”为本,因为教学大纲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抽调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制定的教学规范,只有以大纲为本,才能使改革有章可循,有例可依,否则各行其是,改革是无法进行的。另一种意见认为,英语教学改革应该以教材为本,原因是教学大纲只是教材编写和教师教学的“纲要”,抽象性和原则性是其主要特点,它只规定了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目的和主要内容,因而英语教学改革是不可能以大纲为本的,只能以教材为本。

笔者认为,英语教学改革和其他课程的改革一样,应该以教材为本,原因不但在于如前所述大纲的抽象性和概括性,而且在于教材自身的许多优点。首先,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因此教材是教学大纲内容的全面展开。一本好的教材,体现了教学大纲的规范要求和基本精神。其次,教材在统一的教学大纲规范下,具有教学活动所需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好的教材就是为教学人员准备一些最基本的教学材料,在这方面,职校的英语教材已经有比较成功的范例。第三,教材并非教学大纲的翻版,它应该对大纲有所超越。教材编写者可以在大纲的要求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体现教材编写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学大纲只是规范了一些非常有限的内容,如果只就这些内容进行教学,则教师无法教,学生也无法学;而教材则不同,好的教材是选、编、写、评四者的有机统一。最后,教材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基础等方面的不同区别对待,编写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类型的教材。例如对于国际投资、国际商务、国际金融等这些不同的专业就可以编写不同的教材,对于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职业技术教育院校的英语教学也可以作出区分[4]。以上这些优点都是教学大纲不能比拟的。为此,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驟地组织专家学者编写各种英语课程的教材,并且把其母语国家的优秀教材加以有选择地介绍引进。这方面在过去几十年已经卓有成效,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

问题在于:既然教材是相对稳定的教学改革之“本”,在编写教材时又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把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东西充实到教材中去。如何把握二者的“度”呢?结论是:既然是改革,那么“变”就是常态,是绝对的;“不变”是特例,因而是相对的。就绝对的意义上说,教学大纲也不是完全不变的,当社会生活实践发生极大变化的时候,教学大纲也必须作出相应调整;从相对意义上说,在教学大纲相对稳定的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变化应该仍然能够保持“变”中之“不变”。因此,变动中的教材就仍然能够担当教学改革之本的角色。只要这个“度”把握得好,职校英语的教材是完全可以胜任教学之本的角色的。

四、职校英语教学考核形式的改革:口试与笔试?

英语教学改革30多年,从考核形式上说,最大的改革就是客观性试题比例大幅度提高,而主观性试题比例显著减少(近几年来这一状况有所改变,但并未从根本上改观)。一张试卷,学生所需要做的大部分工作就是简单地判断对和错。这样做的好处是评卷相对客观快捷,学生相对轻松;缺点是随机性增大,不但不能很好地检测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单词和句子的拼写、书写、准确记忆能力,音调、音准等发音能力),而且使学生能够舞弊的机会大大增多。笔者曾经注意到有的学生,平时成绩很差,从来没有及格过,但是在等级考试或比较重要的期末考试时可以考出良好甚至优秀的成绩。这显然是不正常的。

考核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必要手段,新时期往往把考试成绩与奖学金和其他荣誉挂钩,更是使考试成为学生高度重视的评价标尺。考试的公正与否,直接决定着考生的多种利益。不适当的考核形式既不能达到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还容易使学生滋生不良的道德习惯,实在是在必须尽快改革之列。也有一些学者早就指出过其弊端[5]。

形式和内容是一对哲学范畴。在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中,是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有什么内容,就需要有与之相应的形式,英语教学教的是“外语”即第二种语言,而语言的根本意义在于使用。语言使用当然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但是在社会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口头语言,能否正确地使用口语,是衡量一个人学习语言是否成功的最重要标准。所以,如果要检测学生学习英语的成绩,最重要的不应该是笔试而应该是口试。如果一定要分出一个主次,划定一个比例,那么英语学习考核中的口试分量应该不少于50%,因为语言的作用主要是说和听而不是写的。中文英语都是如此。

可能有人会怀疑:我们从儿童到青年再到成人学语文,基本都是只有笔试而没有口试,不照样可以考核出比较好的成绩吗?为什么学习英语就一定要强调口试呢?这里我们就要注意学习母语和学习英语的区别了。在学习母语的过程中,我们自始至终都是在既定的语言环境中生活,不但是学习,就是平时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使用口语,因此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书面语,口语并不需要单独考核。学习英语就不同了,英语是与母语很不相同甚至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语言,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并没有与生俱来的语言环境,因此口语完全是通过自觉努力“学”到的,它和母语的习得机制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只有在英语教学的考核中加大口试分量,才能真正检测出学生学习的准确效果。除此之外,增加口试还可以提高学生重视口语的意识,增强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减少舞弊的可能,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实在是一举数得的好事,值得尽快推行。对于职校的英语教学来说,增加口试的权重还有助于减少学用脱节问题的产生,抑制学生的舞弊行为,提高学生职业英语应用能力,增强未来的择业竞争力。有人认为现在教学大纲或教材都没有要求外语口试,职校英语教學改革增强口试是多此一举、自讨苦吃,这实在是一种误解。所谓“教学改革”,就是要把不好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改掉,现在证明过分重视客观性试题的笔试已经不适应教学的需要,为什么不能进行改革呢?学术论文也就是要研究如何改变不合理的现状而不是论证现实的合理性,我们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连续数年采用了增大口试比例的做法,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某些专家也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改革[6][7],这就证明了好的教学形式确实可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束定芳.呼唤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J].外语界,2005(6):2-7.

[2]刘茂万.高等职业教育外语教学改革之探讨[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5):114-115.

[3]黄姣玲:外语教育改革必须从制度改革做起[J]探索与争鸣,2008(12):86-87.

[4]桂国平.我国高校的专业外语教育与国家竞争力[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3):335-341.

[5]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回顾、反思和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6]张敏子.职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路探讨[J].当代职业教育,2016(2):88-90.

[7]陈文锋.职业英语教学与交际法语言教学[J].海外英语,2017(11):86-88.

责任编辑 秦红梅

作者:孔琳琳 李旋

职校英语教学论文 篇3:

形成性评价在职校英语教学中的激励作用

【摘要】本文笔者首先通过对职校英语教学评价现状进行介绍,再对职校英语教学评价单一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说明形成性评价在职校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最后就形成性评价在职校英语教学中的激励作用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职校;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沈文华(1990.10-),女,汉族,江苏苏州人,江苏省吴中中等专业学校,助理讲师,本科,研究方向: 英语教学。

一、引言

教学评价是教学中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运用恰当地评价手段对英语教学进行评价,不仅有助于教师了解教学的效果,改善教学的手段和方法,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的质量。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了解自己,激励学生进步。因而,本文笔者通过对教育现状的和教育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说明形成性评价的必要性,并且就形成性评价在职校英语教学中的激励作用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

二、当前职校英语教学评价现状

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受到高校和普通高中扩招的巨大影响,招生门槛被迫一再降低,导致生源素质也大幅度下滑。由此导致,普通高等职业学校中,有许多学生英语基础不好,另外,也有很多学生上学的目的完全脱离了素质教育,主要就是想拿个高中毕业文凭,出去工作。此外,作为文化基础课,大家都对其有畏难性,英语的学习状况不尽如人意。

形成性评价作为教师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如果能够较好地运用评价,对于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和兴趣都大有裨益。但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思想的根深蒂固,和教师的素质培养还不到位,学习评价的内容和方式仍较为单一、片面。评价的方式仍然停留在以期中、期末和英语考证为主要形式的终结性评价。只能从某个片面的角度体现英语学习中的知识目标,而忽略了对学生情感能力目标的培养,挫伤学生的信心。将形成性评价融入教师的教学设计中去,改变之前以学习成绩为单一的评价,是目前职校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职校阶段英语教学评价中存在的单一问题

1.评价方式单一。在职业学校中,往往只采取单一的终结性评价,一般是通过期中、期末和英语考证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情况。但考试成绩不能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忽略学生学习的过程进行评价,这是片面且不可取的。有些学生基础好,也许不认真也可以考过,而另一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可能非常用功也通不过考试,终结性的评价侧重横向的比较,而忽视了纵向的发展,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心态。

2.评价内容单一。英语其实是实践应用性较强的一门学科。但是目前我们学习英语的教学方法重书本课程和考试成绩,轻实际应用,从而导致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只会片面地从成绩出发,评价内容较为单一。评价内容的单一,让学生得到不全面的信息,不利于他们“自我审查”“自我批评”,限制了自我学习能力和其他学习策略等能力的发展,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会使我们的教育走向极端和功利化主义,大大降低了英语的实用性。另外,从素质教育目标出发,我们是绝不能仅满足于考试成绩的简单评价,应多维度深、层次地进行研究评价,才能确切地达到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

3. 評价主体单一。教师通常是评价的主要主体,特别是在职业学校教育中,教师常常通过对学生的一纸试卷进行决断。此外,教师的评价能力不一,评价也存在着主观想法的影响。而在评价的过程中,学生是被评价的对象,但没有参与到自我评价的过程,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性,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同时也忽略了家长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而鲜有被纳入评价主体之中。

四、形成性评价在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1.形成性评价的运用是改变职校学生学习现状的必然要求。职校学生本身基础较差,在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上都会有一定的欠缺,所以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优化职校学生英语学习现状,才是每一个职校学生实现英语学习根本性转变的保证。在平时的课堂中融入形成性评价的因素,能够更好地了解每位学生的上课状态和理解能力,在提问的时候便可以因材施教、给予不同的问题提问,以此来增强学生的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在平时沟通中融入形成性评价,发现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情感状态和策略应用,进而做出相应调整,给学生制订相应的计划。因此,在职校英语教学过程中实施形成性评价,对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很有帮助。

2.遵循英语课程评价变革的趋势与方向。苏联教育论专家斯卡特金指出,“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我们现在的教育条条框框特别多,但是却忽略了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学习。然而,人是情感动物,较积极的情感态度,可驱动其他的学习技能。形成性评价的教学,会让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课前课中课后的感情融入,会让教师更关注学生本生,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3.体现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的精神。《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职校英语要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发展,评价要注重诊断与指导功能,突出激励作用。”以此表明,形成性评价完全满足中等职业学校英语的大纲,在教学设计中是不可获取的一项,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形成性评价。

五、形成性评价的激励作用

1.形成性评价激励作用的理论依据。(1)加德纳的多元智能。根据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人类除了语言、数理逻辑两种基本智能以外,还有音乐、空间、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自我认识、自然观察和存在等七种智能。”人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个体,其智能结构的发展存在差异性,有些人发展迅速一些,学习能力强;而有些人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发展稍缓,个别能力就会稍差些;先天的影响加后天的学习,注定人的发展是不均衡的,没有一模一样的叶子。总之,个体本身存在的差异和环境的影响,导致每个人的每项智能并不是都能够最大限度地发展。

由此可见,我们如果只是选择单一的在校考试成绩,对学生的能力和学习状态进行考量,是片面且不公正的。评价模式的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以偏概全的问题,因而容易使学生有挫败感。而形成性评价通过多样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灵活的评价标准,多层次、全方位地去看待学生,使其有机会认识到自己的特长,并得以发挥,从而建立信心和成就感,从而激励学生发展自己的潜能。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在学习方法上强调:在教师指导下的、以生为本的学习,换而言之,我们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也不能忽视教师引导作用。教师是学习思维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减少被动的灌输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想在素质教育关注并重视的一项能力。教师应在提高自身的素质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个体化差异教学,因材施教,因势导利,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意识。教师主要起到引导的作用,让学生构建自有的学习思维模型,开发其主观能动性,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形成性评价激励作用的实证。在上海师范大学夏友红和河北师范大学苏燕的研究生论文中,均通过实证研究方法,选取两个在校的职校班级,一个采用形成性评价进行教学,另一班级沿用传统评价模式进行对比,最后以成绩对照和问卷调查的形式呈现。两人的研究均表明形成性评价的实施价对职校学生的英语学习起了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是值得提到的是,两者研究结果仍存在差异。苏燕的成果中,形成性比较的激励作用显著,而从夏友红的数据来分析,效果并不显著。这值得探讨,毕竟这些只是个案,而是否具有普遍意义,或者差异存在的原因需要进一步论证,才能使这种激励作用更好地发挥。

3.发挥形成性评价激励作用的反思。形成性评价之所以能够发挥其激励作用,是因为这种评价方式在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手段等方面都有其特点。但也正因为这些特点,激励作用的发挥也会受到不同的影响,需要我们辩证地去分析和思考。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参与评价的人员不应只限于教师,应包括教学活动的所有参与者,包含教师、家长、学校领导等以及其他参与教育活动的人。虽然多元化的主体评价,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评价,来以此改善学生的行为,达到激励和自我反思的效果;但是主體多元化,同样也带来了评价的主观化。也会由于评价主体的层次水平不一,导致结果大相径庭。

(2)评价内容的全面化。形成性评价最大的特点是能够改变单一的学习评价,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比如从平时的学习态度、学习策略、思考方式、学习能力等综合考虑。但是态度、兴趣、策略这种方面的考量标准也不是很容易确定,且因人而异。

(3)评价技巧的多样化。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当的手段,平时教学中可通过课堂作业、课堂提问、学生档案和日常观察等技巧,收集学生的信息,并制订相应的改进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状况。但正是因为纷繁复杂的评价方式,操作中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对于师生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而真正要将形成性评价落实到位,仍有难度。

六、结语

形成性评价在教学中起的激励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它作为终结性评价的补充,在构建和完成职校英语教学体系中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但如何恰如其分地运用,并将形成性评价同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仍需进一步研究和论证。

参考文献:

[1]王青.建职校英语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9):46-47.

[2]胡小鹏.形成性评价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新课程(教师),2010(04).

[3]程晓棠.英语课程评价改革的方向[OL]. http://xypj.cersp.com/XMYJ/XGZL/CZ/20060/678.html.

[4]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5]霍华德.加德纳,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56.

[6]陈越.建构主义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J].惟存教育,2002.

[7]夏友红.形成性评价在职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8]苏燕.形成性评价在职校英语教学中的激励作用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1.

作者:沈文华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小微工业企业论文下一篇:汽车营销创新论文